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体系的构建_以澳大利亚相关法律法规为参照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4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反思与完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完善路径。
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国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立法理念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动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文将首先回顾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历史演变,分析现有法律法规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动物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本文还将关注动物保护法的实施效果,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法律意识等途径,确保动物保护立法得到有效执行。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工作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还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不足。
我国动物保护法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动物保护行为,为动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一些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新兴问题,如生态补偿、动物福利等尚未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仍需加强。
因此,我国动物保护立法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体系,将新兴问题纳入法律保障范围,提高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加强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08动科营养(2)班彭晓明 200830360412动物福利摘要:动物福利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性贸易。
长期以来的传统的动物饲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悖于动物保护的意识。
在我国动物福利刚刚起步,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我国目前动物福利落后的状态,发挥农业大国的优势。
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畜牧养殖业都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养殖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却基于人为创造的畜禽设施环境下进行的集约化生产。
长期以来人们过于强调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福利的关心。
由于养殖场一味强调经济利益的提升,长期将饲养动物置于不利于健康生长,甚至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这不但给动物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及生理痛苦,而且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也带来了许多的生物安全问题。
随着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国内,目前,有关“动物福利”的问题在我国广泛引起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人类的朋友,或者仅是可利用的资源?保障动物福利是文明进步的体现,还是虚伪的口号?动物福利”是否应该立法?动物福利概念动物福利是指为满足动物康乐所必须的外部条件, 而动物康乐是指动物有机体的身体及心理与其环境维持协调的状态, 满足动物的康乐就是满足动物的需要。
英国家畜动物福利局(1992)指出,应给予动物五大自由:第一,免于饥渴之自由;第二,免于不舒服之自由;第三,免于疼痛、受伤、疾病之自由;第四,自由表现正常行为之自由;第五,免于恐惧和不良紧迫之自由。
现行动物生产是否符合这“五大自由”,是衡量生产方式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动物福利的标志。
正方:在我国实行动物福利可行一、保障动物福利实质上是保障人的福利1、促进畜牧生产能力的提升重视饲养动物的福利,为其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给予营养完善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明显加快饲养动物的生长速度,还能提升动物机体疾病抵御能力,降低疫病感染风险,同时亦可减少动物的异常行为的发生,降低饲养动物的死亡率并促进动物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生长,提升了畜牧生产的质量和能力。
动物福利的法律与伦理研究动物福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日益重视动物的保护和福利问题。
随着动物福利的法律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把个体权利保护作为止于至善的伦理理念也被更多人关注和认同。
本文将从法律与伦理两个方面探讨动物福利的研究。
一、动物福利的法律研究1. 动物保护法的制定动物保护法是我国的基础性动物保护法律。
它的制定恰逢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是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强调保护动物安全、福利和伦理的一部法律。
动物保护法自实施以来,对于保护动物的生命、健康、自然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作用。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定,如《反虐待动物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家畜家禽遗传资源保护条例》等,这些法规和规定进一步切实保障了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2. 动物福利的司法保护动物福利受到了司法保护,在中国法律体系以及其他国家法律体系中,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司法保护措施,如对虐待动物的刑事处罚,对动物虐待行为的民事赔偿。
这种司法保护的形式不仅强化了法律惩戒力度,也起到了对公众进行教育的作用,提醒他们不要对动物进行虐待和伤害。
同时,法律保障也是预防动物虐待的有效措施。
3. 动物福利的立法瓶颈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定,但动物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立法瓶颈。
一方面,立法缺乏系统,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依然存在动物保护法规培训、执法等问题。
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优化动物福利保护措施的重要问题。
二、动物福利的伦理研究1. 动物福利的伦理哲学基础伦理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判断,是一种对于非法律性的行为评价的判断,是一种对于人与动物、场景和情境关系的判断、批判和调节。
动物福利的伦理哲学基础在于,我们不要将动物仅仅视为人的道具、人的资源,而应该充分尊重动物的生命和尊严,做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对动物福利立法的思考动物福利立法的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动物福利问题逐渐引起了全球的。
动物福利立法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动物福利立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以及法律角度的分析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和改善动物福利。
一、动物福利立法的现状与问题当前,世界各国对动物福利的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动物福利立法。
然而,在实践中,动物福利立法还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立法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足以及公众对动物福利意识不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动物福利立法。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明确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其次,加强执行力度,确保立法得到有效落实。
此外,加大处罚力度,对侵害动物福利的行为给予严厉惩处。
最后,提高公众对动物福利的认知,加强对动物福利的宣传和教育。
二、动物福利立法案例分析1、英国动物福利立法英国是全球最早制定动物福利立法的国家之一。
其立法体系完善,包括《动物福利法》、《宠物法》等多部法规。
这些法规明确了动物福利的标准和要求,为保障动物福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英国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立法得到有效执行。
英国的动物福利立法对国内外的动物福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动物福利的,还促进了其他国家动物福利立法的进程。
2、中国的动物福利立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饲养国之一,也开始重视动物福利立法。
近年来,我国制定和修订了多部与动物福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此外,一些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动物福利法规,如《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保护动物福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还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动物福利立法,加大执行力度,提高公众的动物福利意识。
三、从法律角度分析动物福利立法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实施性1、合理性:动物福利立法符合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原则。
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虐待动物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倡导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对动物命运的关注已经成为关乎人们道德和良知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动物福利法的今天,我国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无论从结构还是内容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根据动物保护的意义并借鉴其他国家动物保护立法的情况,对完善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动物保护基本法法律规制国情一、概述(1)动物保护的概念:动物保护,是指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物种或使动物个体免受伤害,由人类社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动物得以安全、健康地生活和繁衍后代。
(2)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意义: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代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势必要求我们在尊重人类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动物的生命。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其对待动物的态度看出来,因此,作为一个法制国家,加强动物的立法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是顺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必然趋势。
自乌拉圭回合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已经频频体现在国际贸易交往中。
近年来,wto绿色贸易壁垒就以“不合格”为由多次抵制我国的出口肉品,皮革制品等,如果我国仍不能对动物的生存状况给予足够重视,将会导致相关商品的国际贸易遭受巨大损失;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证。
从医学角度来看,关注动物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通过完善动物保护法,使动物养殖和屠宰等程序规范化、法制化,必然会对人类健康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在追求数量的增长、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畜产品质量和生态效益,健康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可以使动物保护有法可依。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反思与完善一、概述动物保护立法,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公众对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动物保护立法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动物保护立法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在体系上尚不完善。
虽然已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针对伴侣动物、实验动物等其他动物类别的保护法律尚显薄弱,导致这些动物在面临虐待、遗弃等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动物保护立法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执法力度不够,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处不够严厉,导致一些人对动物保护法律置若罔闻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对动物保护案件的处理存在一定困难,如取证难、定罪难等问题,影响了法律的有效实施。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在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方面也有待加强。
公众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直接影响立法的效果,而当前我国在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力度尚显不足,导致公众对动物保护法律的了解和认同度不高。
针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和不足,有必要进行深入反思和完善。
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和司法实践、提升公众参与度和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不断向前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1.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上,更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进步。
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每一种动物的存在都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消失将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动物保护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的基石,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食物、药物和生态服务等。
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浅析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作者:李文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动物福利的概念入手,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动物福利保护的现状,进而分析我国进行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
本文旨在呼吁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出台,协调人与动物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福利动物福利必要性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76-01一、动物福利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不断发展,“动物福利”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要了解“动物福利”的概念,我们首先要清楚“福利”的概念,关于“福利”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辞海》的解释为:幸福利益,即指在生活上给予好处,尤指对儿童、工人、穷人、残疾人等的社会照顾和改善;①《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第一,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第二,使生活上得到利益。
②那么,“动物福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由以上关于“福利”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福利”是对人的幸福利益的诠释,而“动物福利”是将“福利”用于动物利益的拟人化的结果。
“动物福利”最早由美国人休斯(Hughes)1976年提出,是指饲养农场中的“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鉴于此,笔者认为:“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为了使动物能够康乐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给动物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
③二、中国动物福利保护的现状客观的说,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还是令人堪忧的,无数残害动物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我国目前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少目前,我国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几部法律法规,其他有关动物保护的规定只散见于《森林法》、《渔业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之中,没有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动物保护的总括性法律。
动物福利制度摘要:一、动物福利制度的定义和意义二、动物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三、动物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四、动物福利制度的实施现状五、动物福利制度的重要性六、我国动物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挑战正文:动物福利制度是一种针对动物的福利保障体系,旨在确保所有动物得到合理的照顾和保护,免受虐待、折磨和残忍对待。
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动物的基本权益、促进人类道德进步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福利制度起源于19 世纪的英国,随后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物福利制度。
动物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制度的萌芽,主要表现为对动物的残酷对待进行限制;第二个阶段是制度的初步建立,政府开始对动物福利进行立法保护;第三个阶段是制度的完善,动物福利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动物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禁止虐待动物、保障动物的基本生活条件、提供动物医疗保健、对动物进行合理饲养和运输、限制实验动物的使用、保护野生动物等。
这些内容旨在确保动物在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动物福利制度在各国的实施现状各不相同。
在许多发达国家,动物福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动物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动物福利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动物的基本权益仍得不到保障。
动物福利制度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护动物福利是维护动物基本权益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其次,动物福利制度有助于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培养人们的爱心和同情心;最后,完善的动物福利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我国动物福利制度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我国动物福利立法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其次,动物福利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够,监管部门对动物福利问题的关注度不够高;最后,公民的动物福利意识较低,动物保护观念普及程度有限。
因此,我国在动物福利制度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动物福利立法伦理基础保护动物,最终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及维护人类的利益。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动物福利立法伦理基础,希望大家喜欢!动物福利立法伦理基础现代的动物保护伦理肇始于18 世纪的以反对残酷对待动物为主旨的“仁慈主义运动”(humanism movements)。
西方思想家们为保护动物的行为提供了三条伦理根据。
其一,残酷论(cruelty argument),该观点认为残忍地掠夺和杀害动物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残酷行为(不管这一行为的受害者是谁) 本身有悖于人性。
而且,残忍对待动物的行为会使人养成残忍的品性,从而对同类也变得残忍、冷漠、麻木不仁。
持此种观点以洛克、康德等为代表。
残酷论是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主流。
其二,感觉论( sentience argument),该观点认为凡带来痛苦( 快乐) 的行为就是恶(善)的行为,不管感受主体是人还是动物。
这是现代的动物解放论(以P。
Singer 为代表) 的前驱,其哲学基础是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其三,权利论( righ ts argument),该观点认为生命和感觉是拥有天赋权利的基础; 动物也拥有生命和感觉,因而动物也拥有天赋权利(而且一点都不比人少)。
它们的这种权利应得到保护。
以T.Regan 为代表的现代动物权利论继续为动物的权利进行辩护,并把“作为生命主体”的动物所拥有的“天赋价值”( inherent value) 视为动物拥有权利的根据。
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是现代动物福利运动(animalw elfare movements) 的精神旗帜。
伴随着动物福利理念和相关法律规范出现、成熟乃至日臻完善的背后,在伦理道德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 两大派系的争论。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类基于生存与发展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必然导致对自然的滥用和掠夺,导致动物物种的迅速灭绝和减少。
“人类中心主义”这种极端不负责任地粗暴对待自然万物的论调,已遭到越来越多的声讨。
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动物也是生命,有着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然而,在我国,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相对滞后,动物遭受的虐待和伤害现象屡见不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推进相关立法的工作。
一、我国动物福利现状在我国,动物福利问题主要体现在家畜养殖、动物园、马戏团、流浪动物等方面。
在家畜养殖方面,许多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常常采取种种不人道的养殖方式,比如狭小凌乱的饲养环境、不足的饮水和食物、过量使用抗生素等。
这些不良饲养条件,不仅会给动物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导致对人民健康的风险。
在动物园和马戏团方面,由于缺少监管,动物往往处于不适宜的环境中,并被迫进行不符合其本能和自然行为的活动和表演,这对其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在流浪动物方面,许多人无法负担养动物的成本,因此将其遗弃或者虐待,导致许多流浪动物无法得到妥善的照顾和保护。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动物的保护力度较低,导致动物福利受到严重的侵犯。
二、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1. 保障动物的权利和尊严与人类一样,动物也是有感情和生命的生物,有着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和保护。
我国制定动物福利相关的立法,不仅是一项法律安排,更是诠释人文精神,彰显我们对于大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对于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确立合理的立法,可以让动物有合法的生活平台,得到必要的生存保障和尊严保护。
2. 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动物福利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为了照顾动物的生命与权利这一管理理念,我们需要在制定、执行、监督管理规范上,反复推进这个概念的发扬普及。
这样不仅可以规范人们的动物管理行为,让人们没有伤害和虐待动物的行为,同时也能够文明人类承认、保护和尊重其与动物共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3. 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应提高全社会相关人员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理解,上下级政府合作,强化对立法的推广和执行,从而促进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加强。
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体系的构建——以澳大利亚相关法律法
规为参照
赵国栋;韩强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3)007
【摘要】为了健全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相关动物福利制度,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应该加强,构建一个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在澳大利亚,不论是国家还是各州都制定了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法律体系.这为构建我国相关法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赵国栋;韩强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
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468
【相关文献】
1.试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制度构建 [J], 尹萌
2.澳大利亚的动物福利立法体系以及启示 [J], 赵国栋
3.论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及其法律体系构建 [J], 王立林[1];孟庆瑜[2]
4.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立法检视与司法适用——兼论我国《民法典》第
1185条法律规范的体系化构建 [J], 蒋华胜
5.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立法检视与司法适用——兼论我国《民法典》第1185条法律规范的体系化构建 [J], 蒋华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福利立法构想摘要:随着动物保护主义的兴起,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动物的福利成为现代国家动物保护的重要模式。
西方很多国家已建立了动物福利法律体系,尽管我国也陆续出台了几部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但是与动物福利保护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阐述动物福利立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国外动物福利立法经验,对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法律构想。
关键词:动物福利;立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改变,我国的社会形态正处在转型时期,在此过程中产生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有关动物的权利问题也较为突出。
社会公众对动物保护仍意识淡薄,从而使得虐待动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如网络上疯传的虐猫案、不断出现动物园中的老虎被累死、给活猪灌水以增加重量、刘某某硫酸伤熊等类事件不断出现。
这些现象表明,我国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存在许多缺陷。
从人类长远利益发展来看,保护动物福利,禁止虐待动物,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因此,完善动物福利立法已迫在眉睫。
1动物福利立法的逻辑起点1.1动物福利的界定。
动物福利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休斯提出。
他认为,动物福利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由此可知,他将动物福利分成精神上的动物福利和生理上的动物福利两类。
1990年台湾学者夏良宙认为,从对待动物的角度,动物福利可以概括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1]。
上述学者对动物福利所下的定义与理解,有利于动物福利理论的研究。
尽管国内外对动物福利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普遍认为其是指动物的心理和生理要尽可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恐惧,使动物得到幸福、安全和健康,即在康乐的状态下生活[2]。
动物的康乐是指动物“精神愉悦”的感觉状态,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生存与生活,包括无疾病、无异常行为、无精神紧张抑郁等。
1.2动物福利的伦理基础。
近代西方思想家们关于动物福利的必要性提供了三条理论根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7月Jul.,20091822年,英国人道主义者理查德·马丁提出的“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马丁法案》)在英国国会顺利通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反对虐待家畜动物的法案。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有关不虐待动物、保护动物福利的法律。
“然而,在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定中,有关动物福利保护内容的法律规范制定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尽管有关主管部门以及不少专家学者已经提出进行相关立法的建议,但是在实际行动上的进展却一直没有前进多少。
”[1]27与我国相比,动物福利保护在澳大利亚得到重视。
该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或实践标准以规范人们对于动物的利用行为。
其立法的体例丰富并且复杂,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为先进的。
在我国的现代化法制发展过程中,法治思想的指导意义有着相当的重要位置,环境法律的发展亦是如此。
纵观环境法的几十年发展,对于动物地位的考量发生着重大变化。
动物保护在我国的出现时间并不长,但起点并不低,相对于发达国家中有关于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的激烈争论,国内关于此点的争议并不是那么激烈,绝大多数的环境法学家都较为赞成把维护动物福利作为我国动物保护的一个基本理念。
尽快完善动物福利的立法在我国法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已达成广泛共识。
但是我国动物福利法的基本内容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是否完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律,我国动物福利法中的独特内容包括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福利立法模式,对完善我国的此项法律法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动物福利的相关理论1976年,美国人休斯提出“动物福利”一词,原意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要具备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健康的状态。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动物福利包括动物身心健康两个方面,它涉及到动物感受痛苦和快乐的各种广泛感受。
[2]63目前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动物福利的概念并不是我们不能利用动物,也不是一味地去保护动物,而是应该怎样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人道对待。
[3]6也就说,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动物进行各种必要的活动时,也即无论进行繁殖、饲养、表演、实验、展示等活动,都要尽量减少这些活动带给动物们的痛苦。
动物福利就是对于依靠人生存的动物或由人饲养管理的动物,不论是伴侣动物(宠物)、动物园的观赏动物,还是农场动物或实验动物,都要按照它们的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体系的构建——以澳大利亚相关法律法规为参照赵国栋,韩强(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为了健全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相关动物福利制度,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应该加强,构建一个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
在澳大利亚,不论是国家还是各州都制定了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法律体系。
这为构建我国相关法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关键词:动物福利;动物福利立法;澳大利亚中图分类号:DF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09)07-0068-04收稿日期:2009-03-16作者简介:赵国栋(1983—),男,山东单县人,山东大学法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生理和行为本能的需要,满足它们的生活条件,提供“5项基本要素福利”(又常称作“5个‘F’”或“五大自由”):第一,享受不受饥饿的自由,也即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主要目的是满足动物的生命维持的需要。
第二,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为它们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或房舍,使它们能舒适地休息和睡眠。
第三,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疼痛,预防疾病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治疗。
第四,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的自由,保证避免动物遭受精神痛苦的各种条件和处置。
第五,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为它们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应的设施以及与同类伙伴在一起。
[4]66这“5项基本要素福利”全面包括动物的生理、卫生、行为和心理上的需求,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所认同,其中专家们特别强调农场动物的福利,指出农场动物是供人吃的,但在成为食品之前的饲养和运输过程中,或者因卫生原因遭到宰杀时,它们的福利都不容忽视。
例如,在禽流感、狂犬病和口蹄疫爆发,必须扑杀相关的动物时,应当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给以人道的方式处死。
这是在动物福利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有关动物福利的最基本的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对于动物福利有这样一种认识,据剑桥大学教授布鲁姆(Donald M.Broom)的观点,福利是指每个动物(包括人在内)个体本身的特征,而不是人们给予的外界的东西。
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福利”一词来描绘给穷人支付福利金,这个用法不十分准确,其意思同科学或法律的福利含义无关。
二、澳大利亚有关动物福利法律或规则在澳大利亚,关于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的立法已经相当的完善,建立起了一套全面的法规和实践准则,来规范人们对待动物的行为。
这不仅来源于较高层次的国民素质,也深受英国普通法的影响。
澳大利亚的动物福利法覆盖了包括普通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农业动物和野生动物。
一般来讲,该法将动物分为驯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两大类。
根据制定机关层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澳大利亚的有关动物福利法的文本作以下的分级:(一)国家层面的立法规范1.《宪法》并没有明确保护动物福利的内容,其中除了提到鱼以外并没有提到其他动物,但这并不表示宪法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没有任何作为。
澳大利亚《宪法》第51条规定,联邦政府有制定外交关系和公司方面法规的立法权力。
这表明联邦政府可以根据动物福利保护的国际公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此外,如果国内公司的贸易往来涉及到动物的话,联邦政府也有权制定相应的法规来规范这种商业行为。
2.现行的联邦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是关于环境保护、南极海洋资源保护以及大堡礁资源保护的联邦一级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该法自2000年生效以来,取代了原有的多部联邦级法律。
它是澳大利亚以保育为核心的管控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的法律基础和依据,也是澳大利亚履行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义务的主要机制,是澳大利亚在环境保护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最重要的法律。
[2]213这部法律主要是通过国家授权的方式而允许个人或企业从事涉及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例如,有关进出口活牛羊的贸易活动,就受到该法的控制,从而保证进出口的行为没有使得这些活牛羊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二)统一的动物福利实践准则近年来,联邦政府的初级工业、渔业和森林部开展了很多关于动物福利保护的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动物福利实践准则(Codes of Practice for the Welfare of Animals)。
实践准则的制定对于各类动物利用行为提供了具体指南。
这套实践准则的保护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了农业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而且也将实验动物的喂养和使用纳入其中。
它规定的是有关不同种类的动物福利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指南和信息,其宗旨就是促进人道的对待动物,设定各类动物处理运作的最低行业标准。
目前,澳大利亚的动物福利实践准则主要包括:《牛福利实践准则》、《猪福利实践准则》、《羊福利实践准则》、《家禽福利实践准则》、《销售场的动物福利实践准则》、《陆地运输的牛福利实践准则》、《陆地运输的马福利实践准则》、《陆地运输的猪福利实践准则》、《陆地运输的家禽福利实践准则》、《海上运输的牲畜福利实践准则》、《空中运输的牲畜福利实践准则》、《铁路运输的牲畜福利实践准则》、《公路运输的牲畜福利实践准则》、《饲养的水牛福利实践准则》、《密集饲养的兔福利实践准则》等20多个关于动物福利的实践准则。
[5]虽然这些动物福利实践准则是联邦级的行政部门颁布的,但它们并不是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规范,而仅是供有关行业参考的行业标准。
但很多准则已被一些州根据其动物福利法规接受或者规定为强制性的。
如果只是采纳的话,则还是仅具有指导作用。
如果某个州的立法机构规定某一实践准则是该州的动物福利法的强制性规定的一部分,则该实践准则就具有了法律性质,违反该实践准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各州的动物福利法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法规澳大利亚的每个州都有防止残酷对待动物的法规,现行州一级的动物福利法包括:首都领地的《动物福利法》(ACT)、北领地的《动物福利法》(NT)、新南威尔士州的《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法》(NSW)、昆士兰州的《动物关照和保护法》(QLD)、南澳的《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法》(SA)、塔斯马尼亚州的《动物福利法》(TAS)、维多利亚州的《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法》(VIC)、西澳的《动物福利法》(WA)等。
这些法规的宗旨一般都是为了防止对待动物的残酷行为和改善动物福利。
以昆士兰州的《动物关照和保护法》为例,它的宗旨就包括了促进对动物负责任的关照和使用,提供动物关照和使用的标准,保护动物免受无理由、不必要和不合理的痛苦,以及确保用于科学实验目的的动物的使用是能承担责任、透明和负责任的。
该法不仅列举了实现以上宗旨的途径,规定了该法的执行机构,而且规定了违反该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综上可见,澳大利亚关于动物福利的法规或标准是相当完备的,层次也是分明的,除了在国家层面有总领动物福利保护的联邦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以及实践标准之外,各州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州级法律规范。
层次分明的立法模式对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构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体系的现实依据我国要建立较为完整的动物福利法,以动物福利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较为现实,也是较为社会大众所最为能够接受的。
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古今关于动物作为道德客体的深刻观念。
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就像动物福利主义的学者一样都是将动物看做是道德评价的对象。
认为动物依它们的认知水平,永远只能被评价和被感知,只能是人类道德关怀的客体对象。
它不能像人一样有意识地行动,它的价值在于被人们利用,归根到底它是作为权利主体的作用对象而存在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将动物视为权利客体,它们和植物、土地一样都是权利作用的对象,其本身没有任何权利而言。
这种观念也移植到了现代人的权利观念体系中。
其次,法律上的矛盾。
如果将动物作为权利的主体会导致体系上的困难——权利、义务的失衡。
法律因调整社会关系的需要而产生,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法律是人类的法律。
[6]53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组成的,建立法律关系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权利义务。
如果将动物作为权利主体,因其并不具有自主能动性,这不仅将打破现有的权力义务体系,而且会因动物本身并不能主动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使得所谓的动物的权利将很难实现。
再次,客观情况不宜将动物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