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核算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8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的优缺点一、优点1. 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标准成本核算制度可以让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的成本结构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部状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标准成本核算制度可以让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当中对成本情况进行强制控制,让企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冗余,从而保证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当中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保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 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标准成本核算制度可以让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成本结构,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和产品质量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做好成本控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通过标准成本核算制度,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二、缺点1. 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标准成本核算制度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施和维护,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流程和人员进行全面监控和调整,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方式对企业管理进行改进。
这种管理方式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才能够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2. 可能存在业务延误由于标准成本核算制度需要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延误。
因为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操作进行记录,因此可能对企业的业务开展造成一些细微的影响。
这种方式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需要企业在实施标准成本核算制度的时候,考虑到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业务流程。
3. 可能会影响企业员工积极性标准成本核算制度需要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和考核。
因为标准成本核算制度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所以会对员工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会让员工感到不舒服或是心情不好,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需要在实施标准成本核算制度的时候,合理设计考核方式,尽量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10篇成本核算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
1、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1、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的支出。
3、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各种捐赠支出。
8、各种赞助支出。
9、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成本核算制度标准引言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企业管理决策和经营者理财的重要工具之一。
因此,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管理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制度标准的定义、作用、内容和实施方法等内容。
什么是成本核算制度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标准是指在企业内部制定一个标准,用于规范成本核算制度,使其能够达到合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成本核算制度标准要素包括成本的定义、成本分类、成本核算方法、成本计算过程、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报表制度等方面。
只有制定合理、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才能够保证企业能够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掌控成本和盈利。
成本核算制度标准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标准,对于企业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帮助企业制定合理成本控制计划2.便于企业了解各个成本的构成3.将成本与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相关问题4.为企业提供成本决策信息,促进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成本核算制度标准的内容成本核算制度标准的内容应该具体而细致,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
成本分类成本分类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成本核算方法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成本计算过程成本计算过程一般包括成本分配、成本归集、成本核算等环节。
其中,成本分配是指将间接成本合理地分摊到各个产品中,成本归集是指将各项分散的成本相加得出生产成本的总额,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成本具体计算和核算出来。
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计划、执行、核算和分析三个阶段。
成本报表制度成本报表一般包括生产成本表、成本分析报表、成本控制报表、成本比率分析报表等。
成本核算制度标准的实施方法成本核算制度标准的实施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这需要考虑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产品特性、管理水平等因素。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标。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之一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预算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从而保持产品的成本在可控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绩效评估。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还在于通过标准成本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
3. 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还包括成本管理。
通过标准成本制度,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管理,找出成本构成中的各种因素,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激励机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之一还在于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决策支持。
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还在于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分析,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来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充分重视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断优化标准成本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三、主要内容1.标准成本的制定(1)确定成本构成:与各项目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规定成本标准: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确定标准成本。
(3)定期更新标准成本: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2.成本控制(1)核算成本差异:每月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针对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成本偏离标准。
3.责任制度(1)明确责任部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和目标。
(2)设立奖惩制度:对于成本控制表现出色的部门给予奖励,对于成本超支的部门进行惩罚。
4.资料管理(1)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定期进行成本数据分析:对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并解决。
5.检查评价(1)定期进行成本控制的检查和评价: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2)调整规章制度:根据检查评价结果进行调整,不断改进成本控制工作。
6.保密条款公司的成本数据应该严格保密,不得外泄。
四、违反规定处理办法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适用不同的处罚措施,包括批评教育、罚款、停职、降级甚至开除。
五、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统一施行。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应当认真执行本规章制度,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以上规章制度为公司管理层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指导方针,希望各部门员工认真执行,共同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
项成本的预算和核算,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
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运用,有助于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首先,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
通
过对各项生产成本的分解和核算,确定生产过程中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这些标准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准,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依据。
其次,标准成本制度的运用需要与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进行动态的监控和调整。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此外,标准成本制度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通过对标准成本的预
算和核算,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在制定生产计划、定价策略、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标准成本制度都能够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成本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和改进成本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程序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在此方法下,企业以制定一个标准成本来衡量生产成本,并使用实际成本来判断生产绩效。
标准成本将生产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这种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和利润。
核算程序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制定标准成本企业根据生产量和成本信息制定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通常根据历史数据和技术要求进行制定。
2. 核实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核实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组成。
3. 计算差异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
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异”。
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差异为“不利差异”。
4. 分析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识别导致差异的因素,确定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
分析差异有助于企业评估生产绩效并改进管理。
5. 对差异进行控制通过对差异进行控制,企业可以控制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企业应该制定计划和程序来处理差异,并要求管理层在标准成本制度下进行管理。
核算的意义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是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实、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经营管理信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是一个基于预算的管理方法,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实、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制度的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 Costing System)是指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分析投入要素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制定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并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企业分析和监控生产成本,有助于管理层的决策制定,也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标准成本制度主要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差异以及对差异进行控制和纠正等环节。
首先,制定标准成本是标准成本制度的核心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出标准成本要素的量和价格水平。
标准成本制度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基准,用于衡量企业实际成本的合理性,并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基准。
制定标准成本需要考虑到实际运行的情况,合理的制定标准成本,有利于企业实现产品成本最优化。
其次,分析差异是标准成本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当企业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差异时,管理人员需要对差异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差异可以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有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不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
分析差异能够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对差异进行控制和纠正是标准成本制度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有利差异,企业应该鼓励,予以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员工继续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对于不利差异,企业应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寻找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进,以避免将来的差异再次发生。
通过对差异的控制和纠正,企业能够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和内部管控,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总之,标准成本制度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差异以及对差异的控制和纠正,企业可以提高管理层对成本的控制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有益,也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核算工作。
第三条成本核算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成本核算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应当坚持经济、准确、及时、透明的原则,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成本核算的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第七条企业应当进行成本核算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章成本核算基本原则第八条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相分离,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二)成本分摊应当公平、合理,体现各部门、各产品的成本;(三)费用归集应当精确、明细,确保费用发生的准确性;(四)成本核算依据应当清晰明确,遵循统一的核算标准。
第九条成本核算应当加强对成本项目的分类和管理,确保相关成本能够有效控制和监督。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标准,明确各成本项目的核算方法和依据。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核算定价机制,确保产品定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加强对成本核算数据的监督和审计,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成本核算流程第十三条企业成本核算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成本数据采集: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费用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计算成本:根据成本核算标准和方法,计算各成本项目的总额;(三)成本分配:根据成本项目和成本中心,进行成本分配;(四)成本核算:对各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形成成本报表;(五)成本分析: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报告制度,定期向管理层报告成本核算结果。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核算数据保密制度,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第四章成本核算管理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核算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任务。
成本核算制度细则完整版一、成本的分类根据成本的性质和分类原则,可以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历史成本和标准成本等。
在成本核算制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分类细则,确保成本的准确归类。
二、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分配法、边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三、成本计算表成本计算表是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材料成本计算表、直接人工成本计算表、制造费用计算表等,用于记录和计算不同成本项目的具体金额和分配方法。
成本计算表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
四、成本核算记录成本核算记录是指企业对成本核算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的过程,包括成本台账、成本凭证和成本报表等。
成本台账用于记录成本的发生和变动情况,成本凭证用于记录成本的起源和去向,成本报表用于展示成本的总体情况和分项数据。
成本核算记录需要规范和细致,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措施是指企业为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包括成本管控过程中的监控、评价和预防措施等。
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以上是成本核算制度的一些细则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
成本核算制度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压力。
只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制定和应用标准成本来评估和控制企业的成本。
它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划分、核算和分析,旨在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应用的优势和限制,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制度。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标准条件下完成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心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要求,制定出适用的标准成本,并将其作为比较和控制实际成本的依据。
在实施标准成本制度时,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成本,这通常是通过研究技术数据、历史成本和市场价格来确定的。
然后,将标准成本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实时监控和测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优势1. 促进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使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企业可以追踪成本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
2. 提高决策质量:标准成本制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通过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企业可以确定哪些因素对成本的差异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进而进行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 激励员工绩效:标准成本制度为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员工的绩效可以通过衡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这将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 强化预算管理: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资源的使用。
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预算,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和分配资源,实现成本和预算的有效管理。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限制1. 标准误差:制定标准成本时,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变化、市场波动等,这可能导致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标准误差会影响企业对成本差异的分析和决策,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
2. 成本波动:企业的成本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成本的波动等。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标准成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计算和核算,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标准成本制度中,核算程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概念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通过确定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管理和分析的方法。
它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将直接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三部分,并分别确定每种成本的标准单价和标准数量。
标准单价是指单位成本,标准数量是指每单位生产成本所需的材料、人力和费用的数量。
标准数量可以通过历史资料、工艺标准和工程估算等方法进行确定。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包括标准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的核算、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成本控制和决策等环节。
标准成本的计算标准成本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的。
它由标准成本单价和标准数量两部分组成。
标准成本单价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标准成本单价 = 直接成本 / 标准数量其中,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三部分。
标准数量可以通过历史资料、工艺标准和工程估算等方法进行确定。
例如,在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直接成本为100元,标准数量为500件,则其标准成本单价为:标准成本单价 = 100 / 500 = 0.2元/件实际成本的核算实际成本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实际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对标准成本进行审核和调整。
实际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实际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三部分,间接成本包括生产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例如,在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实际成本为120元,则其直接成本为100元,间接成本为20元。
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成本差异是标准成本制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成本核算制度及办法一、成本核算制度概述成本核算制度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各种资源和经济行为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比较,以便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经济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能够合理地处理和运用各种资源,以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二、成本核算的分类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成本核算分为直接成本核算和间接成本核算两个部分。
1. 直接成本核算直接成本核算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计算、核算的成本。
这种成本通常分为两类,即直接原材料和直接加工费。
•直接原材料是产成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如纺织厂的棉花和衣服。
•直接加工费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发生的用于加工、组装或装配的人工和其他费用。
2. 间接成本核算间接成本核算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方便直接计算和核算的成本。
这种成本通常被视为企业的固定成本或间接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会因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变化的成本,如租金、保险费等。
•间接成本是不便于直接计算和核算的成本,如折旧、修理费等。
三、成本核算方法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将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与企业预算和计划进行比较,以确定企业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建立标准成本,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2.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成本加总进行核算,以确定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以及成本构成和利润率。
3. 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指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综合核算,以确定企业的总体成本和利润。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通常会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四、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生产和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及时分析企业经济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只有准确地核算成本,才能更好地优化产业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要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规范和体系,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1、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2、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3、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差异帐户;4、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本;5、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摊进入在制品成本;6、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7、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造差异”。
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生产成本的量差;8、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要素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
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物料成本子要素: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是指关税、长途运输费、物料供应部及PMC部发生的与材料采购、计划、仓储费等费用。
标准成本法核算制度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它通过对产品和服务成本进行预算、计划、控制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管理。
标准成本法核算制度是基于该方法的一套规范和流程,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一、标准成本法的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法是指以预定的标准成本作为企业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基础,通过与实际成本对比来评价运营绩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控制和盈利分析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
标准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要素,通过对这些成本要素进行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二、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通过制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变化情况,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2.提高管理效率:标准成本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前瞻性管理,通过及时的成本反馈和分析,可以有效地优化产品或服务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3.促进盈利分析: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盈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盈利点和提升空间,实现最大化的盈利。
但是,标准成本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预算调整难度大:标准成本法需要进行准确的预算和计划,一旦预算出现偏差,就需要进行调整,但是调整会比较困难,导致标准成本法实施起来比较复杂。
2.实际情况复杂:标准成本法基于预测和计划,而实际运营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人工计算错误等,这些实际情况较为复杂,也容易导致标准成本的失效。
三、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流程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是一个比较系统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标准成本的预算和计划标准成本的预算和计划是标准成本法核算制度的第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要素进行详细的预算和计划,确定标准成本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审核和调整。
2. 实际成本的捕捉和记录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需要对实际成本进行捕捉和记录,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制造成本等各个方面,这些成本的捕捉和记录是标准成本法核算制度的关键环节。
成本核算的制度有那些类型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经营策略提供支持,同时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成本分配和利润分配。
而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制度,本文将会介绍成本核算的制度有哪些类型以及其应用范围和优劣势。
##1.全面成本核算制度该制度认为,只有所有成本都记账并分析,才能对生产成本进行全面核算,从而较真实地计算产品成本。
该制度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商品竞争激烈、成本核算估算较难的行业。
该制度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各种因素,为企业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能够加强对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
缺点是:需要广泛地收集各项成本费用,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该制度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不太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2.工序成本核算制度该制度以工序为单位,对每一个工序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并分析,对于生产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比较精细,而且可为产品优化提供建议。
该制度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多品种、多品质、多规格、多工艺的生产型企业。
该制度的优点是:完整地记录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对成本构成的各种因素分析和成品成本测算非常准确。
缺点是:核算过程比较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适用于少量生产或单一生产的企业。
##3.标准成本核算制度该制度是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设定来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
通过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材料、人工、能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因素,为企业设定标准成本,从而为企业管理和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该制度的应用范围适用于需要生产多批次、多种规格和单一产品的企业。
该制度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对于预算成本分析、成本调整和经济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缺点是:标准成本的制定与调整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力,要求企业能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4.直接成本核算制度该制度是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组成,能够对企业的直接成本进行核算,适合于生产、加工、制造的企业。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管理中,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而在众多的成本核算方法中,标准成本法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预定成本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偏差的一种成本法。
预定成本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材料、劳力和制造费用等进行推算得出的。
标准成本法有助于企业监控和控制成本,并且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三、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标准成本:这一步需要将各项成本分别计算出来,如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制造费用等,并将这些成本加起来得到总成本。
2.确定标准数量:这一步需要将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数量确定下来,以便计算出标准成本。
3.计算标准成本:这一步需要将标准成本与标准数量进行相乘得出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
4.监控实际成本:这一步需要将实际成本与预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是否存在成本偏差。
如果存在偏差,则需要对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调整和改正。
四、标准成本法的优点1.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标准成本法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因为在计算标准成本时会将产品或服务质量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
3.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定价,因为在计算标准成本时,已经将各项成本进行了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成本确定售价。
五、标准成本法的缺点1.标准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工作量和时间进行计算和监控。
2.标准成本法可能存在误差,因为在预定成本的计算过程中可能会有偏差。
3.标准成本法可能无法预测未来的成本变化,因为它仅仅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计算的。
六、结论标准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并且让企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经济状况。
三级核算成本制度什么是三级核算成本制度?三级核算成本制度,也被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企业管理成本的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按照科目划分成多个层次,并根据成本项目进行划分,以实现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这一制度的实施需要对企业进行准确的核算,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三级核算成本制度的组成三级核算成本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作业成本记录、标准成本制度和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记录作业成本记录是指对生产、制造和加工等作业过程所产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进行明细的核算。
其目的是将成本按照各个环节进行记录,以达到精细化核算的目的。
作业成本记录的内容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将作业成本记录中的各个成本要素综合核算后,以各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基础制定一份基准成本表。
标准成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企业成本的标准体系,以便于管理者根据基准成本表对实际成本进行核实、比较和分析。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核对,以及制订出差异分析报告的过程。
核算成本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自己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决策依据。
三级核算成本制度的优势三级核算成本制度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丰富的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更加精准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三级核算成本制度相比于其他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优势:基于科学的标准成本法三级核算成本制度是基于科学的标准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即将生产成本分解到单个产品,并将生产单元的成本拆分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这能够充分反映出不同产品的成本构成,便于管理者对比和核实实际成本。
精准的成本核算三级核算成本制度将生产、制造和加工等作业过程分解成各个环节,将成本要素进行单项核算,最终得出各个产品的成本构成。
这种方法可以对实际成本进行精准的核算,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成本汇总不准确等问题,便于及时进行调整。
成本核算制度中的基础标准是什么?在各种企业中,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到生产成本的构成以及运营成本的控制。
在成本核算制度中,基础标准是核算成本的起点。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制度中的基础标准及其重要性。
什么是成本核算制度中的基础标准?基础标准(Basic Standard)是指对于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劳动力和其他材料的需求量进行预定、计量并分类,用于成本核算的基础。
它是制定成本计划、控制成本以及评估经营绩效的基础。
在生产流程中,所有的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都需要被计算到成本中。
这些成本需要先有一个预估值,这些预估值构成了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的意义基础标准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基础标准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
当企业制定成本预算计划时,需要先了解各项预算费用,并以此来合理规划消费。
其次,基础标准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通过基础标准,企业可以了解到预设的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成本高于预设成本,企业就需要减少成本,或者调整生产方法,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最后,基础标准是评估经营绩效的主要依据。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估。
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成本核算。
如果成本核算准确,就能较为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
基础标准的种类在成本核算制度中,基础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种类:1.定额基础标准(Fixed Standard):也称为规定基准。
定额基础标准是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计算出成本基础标准。
例如,在制造过程中,每个成品需要多少劳动力、多少原材料,制造过程需要多少时间等。
2.弹性基础标准(Flexible Standard):是根据设定的实际产量,在定额基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成的。
弹性基础标准可以随着实际生产量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这种基础标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产情况。
基础标准的制定企业在制定基础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生产线路的特点:生产线路的不同特点,会导致相应的成本不同。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的优点1. 明确成本结构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
通过确定每个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能够让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制造费用等。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流程和资源分配,以及更加准确地衡量产品的效益和价格。
2. 促进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
通过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企业可以发现成本超支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同时,标准成本核算制度还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识别哪些成本项目需要控制和优化,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成本。
3.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企业可以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纠正。
标准成本也可用于监测产品质量,包括在质量控制和检验中进行成本测量,并将其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
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4. 提高管理效率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确立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控制生产成本,轻松地识别问题并迅速采取措施。
此外,标准成本还可以用于计划和监控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5. 提高决策质量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决策质量。
通过准确测量成本并进行比较分析,企业可以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包括制定更准确的产品价格和业务策略。
此外,标准成本还可以用于预测和模拟运营效果,在做出决策前提供更多信息和支持。
总之,标准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成本结构、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决策质量。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1、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2、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3、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差异帐户;4、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本;5、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摊进入在制品成本;6、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7、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造差异”。
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生产成本的量差;8、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要素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
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物料成本子要素: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是指关税、长途运输费、物料供应部及PMC部发生的与材料采购、计划、仓储费等费用。
关税海外采购件的关税成本,作为一项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体现在海外采购件标准成本之中。
此项物料管理费,计费基准是物品价值,费率就是关税税率长途运输费所有的海外采购件,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运费。
运费的计费基准是物品价值物品管理费根据物料供应部、PMC部职能,其发生的费用属于物料采购的间接成本。
因此,为了提高间接费用进入成本的分摊合理性,将这些部门发生的费用,以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物品管理费”的形式,分摊进入成本。
采购件物品管理成本的费率=物料供应部、PMC部等部门的年费用总额 /(年物料采购总价值+外协加工费用)三、资源资源成本子要素:在物料清单模块定义的每项资源,都是资源的成本子要素,包括模具资源、人工及生产线资源。
资源费率的确定方法:总装生产线资源总装生产线资源费率=总装车间所有生产设备年折旧总额 /年总装车间生产线加权开工总工时数总装人工资源总装人工资源费率 = 总装车间生产工人年工资总额 / 总装车间工人年完成总工时维修生产线资源维修生产线资源费率 = 维修车间所有生产设备年折旧总额 /年维修车间生产线加权开工总工时数维修人工资源维修人工资源费率 = 维修车间生产工人年工资总额 / 维修工人年完成总工时贴片生产线资源贴片生产线资源费率 = 贴片车间所有生产线年折旧总额 / 贴片车间年完成总贴片点数贴片人工资源贴片人工资源费率 = 贴片车间生产工人年工资总额 /贴片车间年完成总贴片点数各项模具费用资源费率 = 同一物品多付模具总的建造费用 / 多付模具合计的折旧产量四、外协资源外协资源成本要素,反映的是外协加工费。
外协资源的标准费率,就是核定的外协加工费标准。
五、资源管理费我们只设置一项资源管理费成本子要素——其他间接费用。
各项制造费用在发生时,借计制造费用的二级明细帐户。
但对于总装生产人工工资、长途运输费等等,凡是已经以其他方式直接进入物品成本的费用项目,在费用发生时,直接借计各自待摊费用性质的吸收帐户,而不再通过制造费用帐户。
期末,将制造费用余额结转到,资源管理费成本子要素——其他间接费用的吸收帐户,等待被分摊进入自制品成本。
其他间接费用的分摊标准费率:总装部门(总装车间本身发生的部门费用+总装车间需承担的其他制造费用) / 总装工人年完成总工时维修中心(维修中心本身发生的部门费用+维修中心需承担的其他制造费用) / 维修工人年完成总工时贴片车间(贴片车间本身发生的部门费用+贴片车间需承担的其他制造费用) / 贴片车间完成的总贴片点数第二部分标准成本维护与更新程序目标:是规范公司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标准成本的维护和更新,为产品成本和存货计价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奠定基础。
范围: 包括//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存货。
一、新产品标准成本的维护1.1 项目经理负责对整个BOM的统筹工作:硬件开发部门负责电子材料部分物料清单(BOM)的编制;结构设计部门负责产品的结构物料清单(BOM)的编制;平面设计部门负责包装物料清单(BOM)的编制;1.2 工程部负责提供各机型的辅助材料清单,同时负责提供新产品的生产线资源和人工资源;1.3 物料供应部负责提供模具资源、进口材料关税税率、以及壳类和电池类材料的外协加工费;物料供应部负责提供新产品中采购件的标准成本,采购件根据供应商的竞价或相似材料来确定标准成本,由会计部导入到ERP系统中,已有采购的材料沿用原来的标准成本;1.4 生产一部负责提供贴片点数、贴片的外协加工费;1.5 部品工程部按照编制的工艺路线将物料清单导入到ERP系统中;1.6 会计部负责提供各种资源费率、以及物品管理费、售后维修费、长途运输费和其他制造费用的费率,同时在ERP系统中维护;1.7 待上述数据录入到ERP系统后,会计部进行成本卷积,计算出新产品的标准成本,经检查标准成本无误后,进行成本更新,确定新产品的标准成本二、日常标准成本的维护2.1 采购件的标准成本维护与更新2.1.1采购件禁止以零标准成本入库,在任何材料办理采购入库前,物料供应部必须保证其有标准成本;2.1.2一般情况下,只对新的采购件的标准成本、以及材料采购价格差异超过±20%或单位采购价格差异超过±20元进行更新;2.1.3新的采购件的标准成本等于P.O.的价格、或与供应商协商价格、或相似材料的价格;2.1.4对于材料采购价格差异超过±20%或单位采购价格差异超过±20元的材料,由物料供应部检查《采购价格差异报表》,并提交更新标准成本的申请(见附表);2.1.5会计部根据物料供应部提交的维护和更新标准成本的申请,经复核后,在ERP系统中进行标准成本的更新;2.2 更改《物料清单(BOM)》2.2.1当因(设计改善、降低成本等)原因需更改《物料清单(BOM)》时,由部品工程部进行更改。
应采用标准的《工程更改指令(ECO)》格式对有关内容进行更改;2.2.2会计部根据《工程更改指令(ECO)》在ERP中检查部品工程部更改的物料清单(BOM),确认无误后,进行标准成本的更新;2.3 标准资源用量的更改2.3.1实际资源耗用是以过去一个月的平均值进行计算;2.3.2需要对实际资源耗用与ERP中的标准用量的差异超过±20%的进行更改;2.3.3工程部提出更改申请,由部品工程部在ERP中进行更改;2.3.4会计部复核无误后,进行标准成本的更新;2.4 ERP中错误的工艺路线,需要及时更改,同时通知会计部进行成本更新2.5 进口材料关税的变动,物料供应部应及时在ERP系统中修改,同时通知会计部进行成本更新三、季度标准成本的更新3.1季度采购件的标准成本更新3.1.1季度末, 物料供应部通过检查《采购价格差异报表》发现在本季度材料采购价格差异达到±5%或单位采购价格差异达到±5元的材料,同时根据下季度的预期采购所产生的成本向会计部提出更新标准成本的申请;3.1.2对于多家供应商不同价格的供货必须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成本;3.1.3对于没有采购计划的采购件,用本季度的加权平均成本来决定其标准成本;3.1.4非正常的采购如样品、缺料、紧急采购等排除在成本计算之外;3.1.5会计部根据物料供应部提交的更新标准成本的申请,经复核后,在ERP系统中进行成本的更新;3.2标准资源用量的更改3.2.1实际资源耗用是以过去一个月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只计算正常的生产活动,不正常的生产不计算在内,例如第一周 0.85 第二周 0.92第三周 0.65 第四周 0.90第三周将不能计算在内3.2.2需要对实际资源耗用与ERP中的标准用量的差异超过±5%的进行更改;3.2.3工程部提出更改申请,由部品工程部在ERP中进行更改;3.2.4会计部复核无误后,进行成本的更新;3.3资源费率与费用费率的更新3.3.1资源费率与费用费率的更新由会计部来实行;3.3.2资源费率与费用费率更新的范围包括:人工资源、生产线资源、贴片资源、物品管理费、售后维修费、长途运输费和其他制造费用的费率;3.3.3新的资源费率与费用费率根据本季度的实际费率及下季度的预测来决定,由会计部在系统中更新;3.4待以步骤完成后,会计部进行成本卷积和更新,完成季度标准成本的更新四、标准成本维护与更新操作规程4.1由会计部标准成本维护员负责实际操作;4.2标准成本维护与更新操作流程4.2.1采购件标准成本维护(待定成本类型):根据物料供应部提出的采购件标准成本维护与更新申请,经复核后,确定并维护采购件的标准成本;4.2.2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标准费率维护:通过“成本成批编辑”的功能来完成物料管理费标准费率的调整4.2.3成本卷及(待定成本类型);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进行成本卷集(待定成本类型):4.2.3.1物料清单发生变更;4.2.3.2工艺路线发生变更;4.2.3.3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费率更新;4.2.3.4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分摊方法变化;4.2.3.5采购件标准成本更新;4.2.4标准成本更新(冻结成本类型):成本卷集完成后,可以根据待定成本类型的成本信息,更新冻结成本类型的标准成本;采购件标准成本更新与维护申请表申请人:日期:申请号:批准:(物料供应部部长)日期第三部分成本帐户及成本事务处理一、成本帐户成本差异处理相关帐户所有成本差异处理相关帐户,都在帐户第二段,按库存组织进行区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设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核算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本期的发生额,来自采购价格差异、发票价格差异、外协资源采购价格差异,以及库存标准成本更新金额。
待处理成本差异汇总帐户待处理成本差异汇总帐户,是成本差异处理的中转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