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谈我国刑法立法的积极与谨慎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2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谈我国刑法立法的积极与谨慎【摘要】现代法治社会下,只有法律得到民众的普遍尊重,法律精神成为国民的普遍信仰,才能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刑事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立法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部分,维护社会秩序是法律是本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定的宽容性,让公民的自由能够保证。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到刑法的积极性,用谨慎的态度对传统刑法理念更新,要坚持刑罚谦抑原则,将刑法这种硬性并强制有力的手段放到最后,防止泛刑法化的倾向。
【关键词】和谐社会;刑法立法;积极与谨慎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名词,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
在200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对和谐社会做出了解释:和谐社会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的,在建设过程中着重于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协调发展。
因此研究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谈我国刑法立法的积极与谨慎具有重大意义。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也飞速发展。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上层建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刑法是上层建筑中核心组成部分,所以这成为了急需调整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1.1我国刑法面临的新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刑法也应随之改革,目前出现的一些传统的犯罪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调整相应的对策,加大打击力度,比如毒品犯罪和贪污腐败犯罪、走私犯罪等;还有比如证券犯罪和金融犯罪,破坏自然环境、危害公共安全、非法交易等市场经济规律的犯罪方式,这些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新型犯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我们对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一些新型犯罪行为要在刑法中做出相对应的规定。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权保护的逐渐重视,以往一些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也有必要将其规定为犯罪,比如组织未成年人从事乞讨、危险劳动等侵犯人权的犯罪等。
如何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现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刑事司法政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
把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党中央在新的社会政治形势下向司法机关提出的刑事司法工作指针和工作要求。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1 全面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内含宽严相济是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实施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也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内含,就是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实行区别对待,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
对严重犯罪依法从严打击,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对严重犯罪中的从宽情节和轻微犯罪中的从严情节也要分别予以宽严体现。
2 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原则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必须以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消积因素为目标,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既要反对重刑主义,又要反对单纯的轻刑化思想;既要注重教育感化,又不能忽视有力打击,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全面理解、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原则。
2.1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前提是必须严格依法办案。
刑事政策是刑事司法的灵魂,是在一定时期对刑事执法和司法重点及方向的指导,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结合执行相应的刑事政策而最大化的实现刑法的功力,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一个重要标志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因此,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必须在国家现行刑事法律的范围内实施,并实现政策指导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统一。
宽严相济必须坚持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认真执行各种对犯罪从轻、减轻和从重处理情节,对刑诉法规定的强制措施、侦查手段以及不起诉等诉讼行为的适用条件,在刑事司法中,都要认真斟酌,执行得力,做到宽严有度,于法有据。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一、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对重罪实行严打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了对轻刑宽松的一面,渗透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从宽处理轻罪原则等内容,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对待不同的犯罪行为人,坚持区别对待的策略思想,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蕴涵着符合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深刻的政治要求,是刑事执法的灵魂,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同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
要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及实质,必须了解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初期到1982年,我国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1979年刑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作为刑法的立法依据之一。
1983年以来,根据转型时期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实际,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制定了‚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此时,虽然刑法确立的是‚疑罪从无‛的原则,但司法实践中‚有罪推定‛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进入新世纪,我国继续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严打‛斗争,但所处的时代背景与1983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实际司法运用过程中,此时的‚严打‛已经与1983年的‚严打‛大不相同,整个司法运作更加冷静、理性,司法体系的程序意识已经明显提高。
2004年12月22日,罗干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同时要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2006年的‚两高‛报告明确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区别对待,对严重刑事犯罪坚决严厉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做到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慎重逮捕和起诉,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做到当宽则宽。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政策犯罪问题不仅仅是刑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若想要有效的防制犯罪,必须要有与犯罪相关的各种社会政策相配合。
刑事政策是政府及结合民间力量,基于犯罪原因论上之认识,以防制犯罪为直接目的活动。
本文将重点分析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形势政策。
一、和谐社会语境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自从“和谐社会”命题出现以来,其内涵得以不断拓展。
刑事立法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与稳定的重要法律手段,其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应将犯罪活动予以打击和遏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利益,为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确立是刑事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回应。
和谐社会基于自身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和价值诉求必然对其语境下的刑事政策提出相应要求,那么本文接下来将论证和谐社会为什么会选择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其基本刑事政策,该刑事政策又是如何相容于和谐社会这一语境。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在价值追求的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诉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立法上,通过罪与非罪以及刑罚的设定来规范和引导人们和谐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在司法上,通过对环境犯罪高破案率和从“严”的定罪和量刑来促使人们和谐的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人与社会和谐的促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治和谐方面,最大限度的保障言论自由及通过破坏选举罪确保公民的民主权利;第二,在经济和谐方面,可以对人民的财产予以保护,防止不正当的侵害;第三,在道德和谐方面,可以通过尊重人伦道德的观念对现有罪名或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矫正;第四,在文化和谐方面,应认真分析文化多样性和违法犯罪的区别。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处理上,提倡宽和处世,一次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侵犯的犯罪时,要着眼于矛盾的有效解决,特别注意社区矫正制度、协商性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对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
论文《和谐社会法制先行〉征文及参考文献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建设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必然先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法制建设是其坚强后盾和重要保障,只有在法制完善的社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开展与深化的,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体现在法制上,就是我国立法与法制建设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向国民和全世界承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制政府的目标。
此后,朝着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加快步伐:《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法制政府的框架更加清晰。
一、在新时期新阶段,立法既重效率,又重成果。
(一)、灾后重建有法可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瞬间,大地痉挛,山崩地裂,中国进入“汶川时间”。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里氏8.0级地震灾害,整个国家进入了紧急状态。
面对无情灾难,依靠《突发时间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尚方宝剑”,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急速锤炼。
抗震救灾,作,赢得了国民的信任,也被国际社会打了高分,面对更为繁复的灾后重建工作,国务院又一次选择了法治——用刚性的法规,更好的促进和规范灾后重建工作。
(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紧急出台首部针对一个地方震后恢复重建的行政法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高效出台,在中国立法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也将在中国法制史上留下大写的一笔,这生动诠释了一个人民政府对13亿人民的理性承诺,标志着政府依法行政理念的深入,体现了政府行政水平的提高。
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引言刑法是保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的法律体系,其核心目标就是维护法益,包括人身健康、财产权益、公共利益等。
作为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对于保障公民权益、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益保护原则的意义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和其他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原则。
在刑法中,法益保护原则贯穿于各项法律规定中,以保护和恢复被侵害的法益为出发点,为被害人提供司法保护和救济机会,还原社会公正和法治的价值。
二、法益保护原则的具体内容1. 生命权益的保护刑法中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罪行的追究,旨在保护公民的生命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生命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刑法通过追究犯罪分子的刑责,捍卫和彰显了法律对于生命尊严的坚定立场。
2. 财产权益的保护人民的财产权益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保障,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刑法通过打击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的财产权益。
只有维护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为人们的生产和创新提供稳定的保障,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3. 公共利益的保护刑法中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予以打击,旨在保护公共利益的稳定和发展。
公共利益是整个社会利益的集合,涉及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刑法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既是对于犯罪的惩罚,更是对于法治的坚守。
三、法益保护原则的适用在刑法中,法益保护原则是根本的依据和指导。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院需要根据案件的特点和情况,灵活运用法益保护原则,确定刑事责任和刑罚的适用。
同时,法官还应该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充分考虑被害人的权益和利益,保证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恢复。
四、法益保护原则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在具体的立法过程中,应该注重社会矛盾的反映和复杂情况的应对,有针对性地完善法益保护原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确保刑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刑法的发展方向中国刑法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法律工具,其发展方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挑战。
本文将从防范犯罪、维护人权、促进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刑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刑事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犯罪手段也不断升级。
传统的刑法手段对现代化犯罪的打击力度逐渐削弱,因此,新时代的中国刑法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刑事预防措施。
这包括加强监控、提高警力效能、推广智能化技术等多种手段,最终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同时,应该加强公民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预防犯罪的发生。
二、切实保障人权人权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权利。
中国刑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加注重保障人权。
比如,通过鉴定证据的合法性、调查证据的真实性等来确保审判过程公正、合理。
另外,应该加强执行程序监督制度,保障人权的实现。
最终,通过依法打击犯罪,切实维护人权。
三、促进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犯罪问题愈加猖獗。
跨国犯罪、经济犯罪等已成为当前刑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推进国际合作已成为中国刑法未来的一个必要方向。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安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共同把握犯罪线索,最终实现有序、效率的打击犯罪的目的。
四、推进司法改革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国内的司法难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司法不公,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公正正义的需求,因此,未来的中国刑法发展方向应该紧紧围绕司法公正和民意需求展开,制定合理的司法政策。
比如,建立全面的刑事诉讼制度,加强审判监督,社会监督,从而落实人民群众对公正法治、司法公正的诉求。
五、加强惩罚力度最近几年,国内犯罪率有所上升,这也需要加强刑法惩罚力度。
“严打”就是中国刑法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加强刑法法规,打击恶势力、涉黑涉恶犯罪、贩毒、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铲除罪恶分子的社会根源,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公正。
积极刑法观积极刑法观是一种以预防为主导的刑法理念。
它强调通过刑法手段预防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当前社会治安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积极刑法观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积极刑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积极刑法观的理论基础积极刑法观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前瞻性刑法理论。
该理论主张要通过刑法手段预防犯罪,而非仅仅是对犯罪者进行惩罚。
这种预防性刑法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被引入,成为中国刑法学界的热门话题。
积极刑法观的主要理论支持者是中国现代刑法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宪庚。
赵宪庚认为,积极刑法观的核心是预防犯罪。
预防犯罪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社会行为。
2.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 加强社会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4. 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
5. 通过刑法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预防。
二、积极刑法观的实践应用积极刑法观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依法打击犯罪行为。
刑法作为国家的强制性法律,具有惩治犯罪的功能。
通过依法打击犯罪行为,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
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自觉和遵法意识。
这有助于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3. 推进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是积极刑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执行机制,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4. 加强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积极刑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规范社会行为,增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积极刑法观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积极刑法观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法治建设。
论功利主义的刑法理论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追求最大幸福最大化或最大利益最大化。
在刑法领域中,功利主义被用来解决如何平衡社会正义和个体权利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大化整体利益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功利主义的刑法理论,并探讨其优点和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刑法理论的基本原则功利主义刑法理论的核心原则是追求最大利益最大化。
根据这一原则,刑法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行为来保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并预防和减少犯罪活动的发生。
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刑法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最大幸福原则:刑法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整体社会的幸福感和福祉。
通过惩罚犯罪分子,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从而使整个社会受益。
2. 最大利益原则:刑法的制定和执行应当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包括受害者、社会大众和罪犯本人。
在权衡利益的过程中,应该追求最大化整体利益。
3. 公平正义原则:刑法应该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确保刑罚的分配是公正的。
这意味着刑罚应该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以确保公平的惩罚和公正的复仇。
二、功利主义刑法理论的优点1. 形成公正的刑罚体系:功利主义刑法理论通过追求最大化整体利益,可以帮助形成公正的刑罚体系。
刑罚的确定和执行应当依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以保证刑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 强调预防和治疗犯罪:功利主义刑法理论注重预防和治疗犯罪行为。
除了通过惩罚来制止犯罪活动外,功利主义主张通过矫正措施、康复措施和再教育来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以避免再次犯罪。
3.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功利主义刑法理论注重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追究和制裁,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一个安全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功利主义刑法理论的局限性1. 忽视个体权利:功利主义刑法理论的主要批评是其忽视了个体权利的重要性。
由于功利主义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个体的权利和尊严可能会被忽视或牺牲。
这可能导致对个人权利的侵害和不公正的刑罚。
关于加强中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的协调与衔接的建议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国际犯罪严重危及到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因而加强对国际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一项严肃的课题。
应该说,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已经为严密预防和惩治国际犯罪的法网作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由于当今世界各国在文化传统、社会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国际社会在惩治国际犯罪方面,很难达成协调一致的全球一体化的刑事法律规范,即使是已经达成的国际公约,如果没有国内法的支持和呼应,其效力往往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得到执行。
为了满足打击国际犯罪的现实需要,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惩治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举措,为惩治其境内的国际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国在惩治和防范国际犯罪方面一向重视和努力。
建国后不久,中国就明确承认1946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关于禁止和制裁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的决议,并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后,中国又陆续加入了《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等一系列同国际犯罪作斗争的国际条约。
为了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进一步严密打击国际犯罪的刑事法网,1997年较为全面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许多方面均较过去更加明确地规定了惩治国际犯罪的诸多刑事法律规范。
例如:我国刑法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战争犯罪、毒品犯罪、环境犯罪、恐怖犯罪等的规定,就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国际刑法规范的内容。
但也毋庸讳言的是,中国关于国际犯罪的刑事立法还存在不少缺陷,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其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效能。
本文拟对中国现行刑法典在体现国际刑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中国刑法与国际刑法协调与衔接的措施进行研究。
迄今为止,一些国际规范性文件树立生命权的特殊保护观念,确立严格限制并逐步废除死刑的目标,并确立了一系列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如死刑适用的范围为最严重的犯罪;任何人只要其在犯罪时未满18岁,便不得被判处死刑;对孕妇或新生婴儿的母亲、精神病患者不得执行死刑等等。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投稿专用邮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者:张丽刑事科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刑事科学的角度看,它至少表现为犯罪得以有效遏制,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充满活力。
具体而言,刑事科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犯罪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严重犯罪得到有效遏止。
和谐社会应是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但和谐社会绝不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控制在合理数量范围之内的犯罪行为是社会有机体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正常情况。
第二,刑罚措施整体趋于轻缓,刑罚功能积极有效,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能够及时得以修复,民众的生活不会因为一定数量的犯罪行为存在而感受到威胁和压力,犯罪行为人及时得到社会救助,心理失范得以矫正,人身危险性得以消除,从而顺利回归社会。
第三,刑法调控力度合理科学,社会稳定而富有活力,民众的自由权利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
和谐社会必定是持续稳定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稳定与民众自由权利有效保障动态平衡的社会,忽视任何一方面而致社会运转异常均非和谐之本意。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基本价值追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刑事司法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点体现在“宽”、“严”、“济”三个关键字中。
所谓“宽”,意味着“对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依法从宽处罚”;所谓“严”,即对于某些严重的刑事犯罪、惯犯、累犯,应当依法严惩;所谓“济”,则是指协调、配合,将宽、严不同的刑事策略在不同具体案件的处理中结合起来,针对犯罪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有宽有严,宽严适度。
惩罚和控制犯罪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刑事法律的适用和刑事政策的施行,构建和谐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才是刑事法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
以“权利保障”和“公平正义”为旨趣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有机整体,其视野开阔,政策兼容性强:既尊崇罪刑法定的刚性原则,又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既强调刑法的谦抑性和最后手段性,也不忽视刑法防卫社会的积极功能;既强调应首先注意对犯罪人从宽处断的可能,也注重对少数罪大恶极的犯罪人依法予以严厉制裁,能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二者之间保持合理的动态平衡,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积极主义刑法观积极主义刑法观是一种强调刑法对于社会的积极影响的观点。
这一观点主张刑法的制定和执行应该以预防罪行和犯罪人的改造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仅仅惩罚罪犯。
它认为,刑法不仅仅是一种反应性的羁绊力量,而且还能够成为一个积极的社会调节工具。
积极主义刑法观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惩罚主义刑法观的一些问题。
惩罚主义刑法观认为,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罪犯,从而阻止其他人犯罪。
但是,惩罚并不能够彻底解决犯罪问题。
人们仍然会犯罪,因为他们没有适当的社会支持和道德教育。
此外,惩罚也会对罪犯产生负面的影响,增加其犯罪倾向和复发率。
相反,积极主义刑法观主张实行预防和改造作为刑法的核心目标。
这可以通过提供教育,职业培训,援助和支持等途径来实现。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罪犯恢复自尊和信心,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减少他们回到犯罪的可能性。
积极主义刑法观主张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推广公民意识方面发挥刑法的积极作用。
积极主义刑法观对于社会的影响可能超过了对罪犯的改造和预防。
它也可以促使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社会福利和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等方面问题。
积极主义刑法观认为,通过刑法,社会可以更加平等和公正地进行工作,以便进一步减少犯罪行为。
总之,积极主义刑法观主张以预防和改造为主要目标的刑法制定和执行,以减少犯罪行为,提高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
它强调刑法既是一种反应性的法律工具,也是一个积极的社会调节工具。
此外,它通过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社会福利和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等途径,改善整个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减少犯罪行为出现。
大学期末考试思修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B)A、实践员劳动U自我意识D、社会关系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A、集体主义B、〃八荣八耻〃U爱国主义D、为人民服务3、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原则是:(B)A、爰国主义B、集体主义U整体主义D、平均主义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C)A、爰国守法B、勤俭自强U诚实守信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5、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A)A、行为准则B、生活习惯C、法律规范D、公共秩序6、法律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并不意味着:(A)A.国家提倡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B、国家反对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C、国家禁止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D、国家要求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7、职业活动中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特征是:(C)A、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广泛的社会性B、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无限性C.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D、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角色性、普遍的约束性8、人才素质的的灵魂是:(B)A、智B、德C、体D、美9、符合爱情三个基本要素的是:(A)A、性爱、理想、责任B、喜爰、恋爱、情爰U恋爱、情爱、性爱D.恋爱、事业、地位10 .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是:(C)A.婚姻关系B、家庭关系C、婚姻和家庭关系D、夫妻关系11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B)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1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法律、法规中不属于行政法的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3.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A)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U审判机关D、立法机关14、教唆未成年人进行了犯罪活动的,对教唆者应当(C)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U从重处罚D、免予处罚1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多项选择题:1、维系道德的途径主要是:(BCD)A、政策引导B、社会舆论U传统习俗D、人们的内心信念E、道德意识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ABE)A、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B.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C.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D.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E、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BCD)A.集体利益的至高无上性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E、个人利益服从长远利益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划分的层次有:(BDE)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民无私奉献.一心为公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先公后私、先人后己E.公私装顾,不损公肥私5、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是:(ABCE)继承性B、基础性&广泛性D、自由性E、简明性6、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ABCDE)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U爰护公物D、保护环境E、遵纪守法7、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可分为:(ABCDE)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U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E、教育作用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E)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U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9、恋爱中的道德要求是:(ACE)A、尊重人格平等B、摆正爱情位置U自觉承担责任D、明确权利义务E、文明相亲相爱10.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有:(ABCDE)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最夫妻和睦D、勤俭持家E.邻里团结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ABCDE)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E、逮捕12、我国刑法规定的具体的量刑制度有:(ABCDE)A、累犯B、自首U立功D、数罪并罚E、缓刑13、新时期爰国统一战线包括(BCDE)A、各民主党派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U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拥护社会主义的爰国者E、拥护祖国统一的爰国者14、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ABCDE)。
当代中国刑法应该具有的三个理念
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是一个活动的体系,其稳定平衡是它可持续发展和持续
繁荣的重要基础。
因此,刑法的立法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和谐稳定,尽可能减少社会的冲
突和矛盾,考虑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当代中国刑法立法应当既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法律,又要考虑社会效益。
在刑法立法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一切影响社会效益、
损害社会利益和安定发展的行为,并加强效益管理,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营造良好
的法治空间和土壤。
三、自觉担负好守法责任。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它规范了公民与其他公民及国家
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使国家的社会机构能够正常
运转。
刑法立法要正确蔑视和传播宪法的精神,弘扬宪法规定的守法精神,让公民树立起
自觉担负好守法责任的信念,积极弘扬勤劳守法、尊重法律、敦促公民自觉遵纪守法的理念。
《论积极刑法观的合理性》篇一一、引言积极刑法观,是指以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为目标的刑法理念,强调在刑法实践中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本文旨在探讨积极刑法观的合理性,从其理论基础、社会需求、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刑法体系提供参考。
二、积极刑法观的理论基础1. 预防为主:积极刑法观以预防为主,强调在犯罪行为发生前采取措施,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这一理念符合预防医学的原理,即预防胜于治疗。
在刑法领域,预防犯罪行为的措施可以减少社会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2. 保障人权:积极刑法观强调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同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理念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即法律既要保护社会秩序,也要保护个人权利。
在刑法实践中,积极刑法观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刑法观的社会需求1. 社会治安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行为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传统的惩罚性刑法已难以满足社会治安的需要。
积极刑法观通过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为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公民安全感的提升:积极刑法观强调在保障公民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提高公民的安全感。
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积极刑法观的实践效果1. 降低犯罪率:积极刑法观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有效降低犯罪率。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司法效率、加强普法宣传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2. 提高司法效率:积极刑法观强调在预防犯罪行为的同时,提高司法效率。
通过加强司法机关的协作与配合,优化司法程序,提高司法审判的质量和效率。
这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
3. 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刑法观强调在维护社会安全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