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摘要】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已经影响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顺利发展,而我国现有的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存在许多问题。
文章阐述了地质灾害的种类、相关性以及一些日常发生频度较高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征兆,并对相关灾害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方法;管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在制造着各种各样无情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有时简称地灾)就是其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和事件,如地震、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目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工程活动的加剧,决定了人类所面对灾难、灾害事件概率的增加。
1 地质灾害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种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大。
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房屋、铁路、公路、航道等工程设施的破坏,此外还破坏资源和环境,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例如, 1976年7.8级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多。
此外,国家还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参加抗灾、救灾,更严重时,灾害还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动乱。
由此可以看出,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同时从灾害经济学角度而言,减轻灾害无疑是在减少损失的效果,它产生一种被称为“负负得正”的经济效益。
2 地质灾害的种类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它的主要类型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煤与瓦斯突出、火山活动等。
赵星涵学号:201222030207 商学院财务管理1202班浅谈地震灾害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震对人类,对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和类型和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同时就地震的前兆和目前在地震的预测方面的努力表达了对未来可观前景的希冀。
了解地震有关知识,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地震!关键字:地震环境灾害危害预防正文:一、引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有69142人遇难,17551人失踪,374065人受伤,4624万人受灾,同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2013年4月22日20时30分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86人,5800余人受伤,累计造成152万人受灾,震区共发生余震2036次。
这些血淋淋的数字,着实让人心痛。
加强人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二、地震的介绍2.1.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在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和地表活动引起的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地震等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灾害预防、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方案。
一、灾害预防1. 加强地质调查与监测:建立完善地质调查与监测体系,深入了解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貌、构造、气候和地下水等信息,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
2.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灾害区域的重点治理方向和措施。
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监测预警1. 建立灾害监测网络: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包括遥感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变形监测等,以实时掌握灾害形势。
2. 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对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研究,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为相关部门和群众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3. 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建立灾害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数据交流合作,提高灾害监测与预警的整体效能。
三、应急救援1.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规模,制定不同地区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加强救援队伍建设: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灾害救援工作。
3. 增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救援装备、食品、饮水、医疗物资等,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防灾减灾1. 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包括建设防洪堤坝、加固山体、梯田治理等,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2.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在潜在地质灾害高发区进行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土地的防灾减灾功能。
地震灾害中的应急管理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不仅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还会对建筑、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
因此,在地震发生后,及时的应急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地震灾害中的应急管理。
一、预警与预测地震发生时,如果能够提前获得相关的预警信息,就可能有更多的时间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因此,预警和预测是地震灾害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目前,国内外都有许多的地震预测和预警系统被研发出来,例如我国的地震预警网络、日本的“东海大地震预警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如地震波传播速度、地磁场变化等,提前预测出地震的发生,并进行相应的预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地震预警和预测也存在一定的误判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二、应急救援措施在地震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可以帮助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并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援措施:1.疏散群众:地震发生后,及时疏散受灾区域内的群众是非常必要的。
疏散时需要遵循安全原则,避免引发更多的灾害。
2.寻找被困者:地震发生后,可能会有一些人被困在建筑物、车辆等处,需要通过专业的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3.组织救援物资运输:在地震发生后,灾民需要得到足够的物资救助,如食品、医疗用品、安全器材等。
需要组织专门的救援物资运输队伍,将物资送到受灾区域。
4.保障供水供电:地震灾害可能会损坏供水和供电系统,需要组织专门的技术队伍进行修复和保障。
5.心理疏导:在地震灾害过后,受灾群众可能会处于精神上的恐慌、紧张等状态。
需要组织专业的心理救援团队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三、防止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还可能会引发许多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也是地震应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在地震过后,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检测和防治,尽量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地震是一种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其破坏性极大,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
一、地震灾害的概念与危害分析地震是指地球地壳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它是由地震波的传播产生的地质灾害。
地震的震源是地球内部的岩石中发生的破裂或变形,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波传播到地球表面。
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灾害的危害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破坏,包括建筑物的坍塌、人员伤亡和死亡、交通中断等;二是间接影响,包括水电站和核电站的破坏导致的环境污染、社会秩序的混乱导致的人民生活问题等。
因此,制定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
二、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1. 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包括地震台网、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大数据中心等,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情况,提前掌握地震灾害的发生和破坏程度。
2. 地震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设地震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做好防护准备措施,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3. 建立应急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建立应急机制,包括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物资储备和调度等,以应对地震灾害的发生和应急处置。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地震科学研究: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灾害评估的科学性,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震灾害防范应对措施1. 建筑物抗震设防: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施工,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同时,加强对老旧建筑物的加固和整治,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及防灾减灾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波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的地方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后的次生灾害与预防措施地震是一种地壳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破坏,还会引发各种次生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将从地震后的次生灾害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后的次生灾害1. 地震引发的次生地震地震会导致地壳发生明显破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会引发次生地震。
次生地震在地震后一段时间内会频繁发生,其破坏力可能会超过主震。
因此,在地震后的应急处理中,要特别注意次生地震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地震引发的土壤液化地震震动会使原本松软的土壤失去内聚力,形成液态状态,这就是土壤液化。
液化土壤的强度极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容易受到破坏。
特别是在河岸、湖底等水土结合地表面,液化现象更加容易发生。
因此,在地震后要特别关注地区的土壤液化情况,避免在液化地带进行建设。
3.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和地面塌陷地震震动会导致山体的抗剪强度下降,进而引发山体滑坡。
此外,地震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地面塌陷。
这些次生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对周围的居民和建筑物构成威胁。
因此,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开展地质灾害调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4. 地震引发的火灾和爆炸地震会破坏电力设施、燃气管道等,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尤其是在高密度人口居住的城市区域,火灾和爆炸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燃气,同时加强火灾预防和安全疏散工作。
二、地震后的预防措施1. 建设抗震设施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选用适宜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此外,对于老旧建筑,要进行抗震加固,确保其安全性。
2.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地震科普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地震灾害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社区、媒体等各个渠道可以组织地震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提高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
武汉大学通识课《地震减灾漫谈》结课论文浅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惨痛的教训,在地震预报不准确的情况下,震灾预防是减轻灾难发生的重要途径。
本文浅谈了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特征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类型;特征;预防措施0 引言汶川8.0级大地震不仅在四川省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在邻省市也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还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
据统计近7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36万人受伤,1500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累计受灾人数达到4550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比地震灾害本身还要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威胁更甚于地震;因此,对其有效预防是灾后重建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仅从灾区的地质结构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出发,浅谈如何进行震灾预防。
1汶川地质条件的分析汶川大地震发生于龙门山地震带。
对龙门山的地质结构、地震活动起到控制作用的,是与龙门山脉走向平行的3条大断裂。
这3条大断裂把龙门山分成两个条带,自川西平原向西依次是:江油一都江堰大断裂,前龙门山,北川一映秀大断裂,后龙门山,茂县一汶川大断裂。
江油~都江堰大断裂是四川I盆地与龙门山区的天然分界线,又称龙门山的主边界断裂或主前缘断裂,其东侧由一系列的冲积扇发育成广阔的山前扇形平原;前龙门山山势较和缓,山体主要由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至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自垩系)的地层构成;北川一映秀大断裂是前龙门山与后龙门山的天然分界,为龙门山的主中央断裂;后龙门山主要是中山和高山,山势高峻陡峭,海拔多在3500m以上,山体主要由前武系的花岗岩类岩石以及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及岩石构成;茂县一汶川大断裂是龙门山的西部边界或后缘边界,又称龙门山主后缘断裂,是龙门山与邛崃山、岷山的分界。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地质灾害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尽可能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从综合防治、风险管控、科学监测等方面提出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在地质灾害预防中,综合防治是关键措施之一。
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保护可破坏区域、合理规划领域、提升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等。
首先要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科学评估和划分,明确重点防治区域。
同时,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此外,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借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早发现和处置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风险管控是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环节。
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经验,要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科学测算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前制定救援方案和疏散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应变能力。
另外,要强化社会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促使民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提高整体防灾自救互救水平。
科学监测是地质灾害预防的技术支撑。
建立定点、实时地质监测系统,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各类地质灾害的变化趋势,为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完善监测手段和方法,提升监测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灾害预防过程中,除了综合防治、风险管控、科学监测等措施外,还要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学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监督,确保各项预防工作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最终,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1072.7 加强配电设备接地网施工和维护接地网是隐蔽工程,为了确保接地网能迅速释放强大的雷电流,则接地网必须从设计抓起,将接地极整组焊接好然后再进行热镀锌,确保焊口质量,加强防腐作用,同时也避免了施工时人为因素的影响。
另每年宜在冬季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 结语供电企业在分析10kV配电线路防雷效果时,要从防雷措施的选用和维护管理方面去进行,防雷方案、设备选择是先天性,是主因,没有按期对防雷设备或装置进行试验和维护是后天性,也十分重要,是确保优良防雷设备是否仍处于优良状态。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可以让供电企业了解防雷措施的选用和维护管理的重 要性。
参考文献[1] 殷俊河.电力线路故障实例分析及防止措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6).[2] 王茂成,吕永丽,邹洪英.10kV 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分析和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07,33(1):102-105. 作者简介:容瑞章(1965-),男,广东台山人,广东电网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工程师,技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研究方向:立体地网设计和测量、配电网运行管理和防雷。
(责任编辑:文 森)四川省和其邻省市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不仅在大范围内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而且还殃及到了全国多数地区甚至是境外地区,这次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地震。
据统计,近7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36万人受伤,1500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累计受灾人数达到4550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相较于这次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其本身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更为严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所以,灾后重建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
本文从汶川地区所特有的地质结构和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所具有的特征作为出发点。
1 汶川的地质条件龙门山是汶川大地震的地震发生带,平行于龙门山脉的三条大断裂控制着龙门山的地震活动和地质结构。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
虽然如此,从古至今,地震一直追逐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并频频疯狂地破坏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在地球上就要经受地球的“抖动”。
地震被称作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是因为地震带来的灾害太多了也很严重的影响力人们的生活。
一:震后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1.地震发生后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
地震发生后直接造成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河流改道、地表变形,以及喷沙、冒水、大树倾倒等危害。
如果地震发生在海边或海底,还会形成海啸。
1960年5月22日智利8.9级特大地震引发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啸,不仅智利海岸遭到袭击,十几米高的巨浪还以640千米的时速横扫太平洋,22小时之后在日本沿岸登陆,造成灾害。
2004年12月26日一场大地震引发印度洋海啸、导致大约23万人死亡或失踪以来,造成的灾害之大,令人震惊。
此外,在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2.间接灾害即(次生灾害)地震发生后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层面的,例如:地震时电器短路引燃煤气、汽油;公路、铁路、机场被地震摧毁会造成交通中断;通讯设施、互联网络被地震破坏会造成信息灾难;化工厂管道、贮存设备遭到破坏会形成有毒物质泄漏、蔓延,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城市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厂、水厂、煤气厂和各种管线被破坏会造成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卫生状况的恶化还能造成疫病流行;二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
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预防摘要:汶川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密度大、明显的成群成带性、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且崩塌远多于滑坡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存在的特点。
通过简要分析汶川大地震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各种地质灾害分布的大致范围,提出了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策略,并对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特点,预防,重建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引言5. 12汶川大地震是继1976年唐山发生7. 6级大地震以来,在我国大地上发生的灾情最为严重,伤亡最为巨大,社会经济影响最为强烈的一次大地震。
它给千万的炎黄子孙带来了巨大的磨难,也使国家蒙受了惨痛的代价。
根据全国地震台网的资料以及全球地震台网的资料和四川省地震台网的资料可知,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其发震准确时间是2008年阳历5月12日(阴历四月初八)14点27分57秒,震中位置是北纬31.01°N,东经103.40°。
震源的深度是15 km,属于浅源地震。
震级用面波来衡量的话,面波的震级是里氏8. 0级,如果用地震器衡量的话,地震器的震级是7. 9级。
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进一步加重了震害,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乃至改变了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
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比地震灾害本身还要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威胁更甚于地震;因此,对其有效预防是灾后重建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仅从灾区的地质结构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供灾区重建过程中参考。
1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地理地质背景“5·12”汶川8级大地震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板块活动的结果。
从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开始,南方的印度板块一直向北方推移。
首先经过强烈挤压,使原来的古地中海东延部分逐渐消失。
然后又经过挤压,生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与次生灾害地震是一种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但它也可以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
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断裂、地震滑坡、地震波侵蚀、地壳塌陷等,而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引发的火灾、洪水、气体喷发和土壤液化。
本文将分析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与次生灾害,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1. 地震断裂地震断裂是地震爆发时地壳断裂形成的一种现象。
当地震引起地壳断裂时,地面上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能因此受损,甚至发生倒塌。
此外,地震断裂还可能导致地下水逸出,破坏农田和供水系统。
2. 地震滑坡地震滑坡是地震产生的震动使土地表面沿斜坡滑动的一种地质现象。
这种滑坡可以造成山体滑坡和土壤流动,直接威胁到下方的人们和建筑物。
因此,在地震后应重点关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3. 地震波侵蚀地震波侵蚀是地震波穿过松软地层时会引起地下水逸出,使土壤变得松软,导致建筑物和桥梁的基础不稳定。
这种侵蚀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下陷,甚至倒塌。
4. 地壳塌陷地震可能引起地壳塌陷,使土地下陷。
这种现象对低洼地区的人们和建筑物造成威胁,尤其是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塌陷可能导致洪水和其他附带灾害。
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1. 火灾地震可能导致火灾。
当地震发生时,天然气管道或电力线等可能损坏,引起火灾。
此外,地震可能使火灾燃烧得更具破坏性,因为震动会使水源不稳定,难以灭火。
2. 洪水地震可能导致洪水。
地震可以引起土地下陷和河流岸边的土壤液化,进而造成河水泛滥。
洪水会对周边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3. 气体喷发地震可能导致气体喷发。
地震活动可能释放存储在地下的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引发火灾或伤害周围居民。
4. 土壤液化地震可能引起土壤液化,即原本固态的土壤因地震震动而表现得像液体一样。
这会导致建筑物沉降或倾斜,破坏下水道和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
三、应对措施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地质灾害应对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应对地质灾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少损失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1. 地质灾害的分类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形式各异,但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2. 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还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比如,在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可以加强防范措施,加固危险山体,搭建避难所等。
4. 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及时的应急响应是保障人们安全的关键。
各级相关部门应当迅速行动,组织人员疏散,救援被困者,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5. 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警惕各种潜在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威胁。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才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们的安全。
在面对地质灾害时,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做好准备,并加强相关应急响应和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减少损失,保护生命。
次生灾害及其防护要求范本一、引言自然灾害在我国是一个长期存在且频繁发生的现象,其中次生灾害是灾害中的重要一环。
次生灾害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有效预防和应对次生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次生灾害及其防护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次生灾害的定义次生灾害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因素引发的新的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断裂等。
次生灾害通常是由原灾害诱发、引发或加剧的,其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并且会对灾后救援、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次生灾害的类型1. 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土壤、岩石等沿一定面上倾覆、滑动或流动的现象。
滑坡可以由降雨过程、地震、地下水位变化等多种因素诱发。
滑坡具有速度较快、破坏范围广、危害性大的特点。
2.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由山区高地流下来的大量含有泥沙、岩石和水的混合物体。
泥石流具有水流速度快、坚硬物体冲击力大等特点,容易冲毁建筑物和交通设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崩塌崩塌是指山体或人工堆坡等由于自重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坡体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对周边建筑物和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破坏。
4.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层中的岩层或土层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地表下陷或形成坑洼。
地面塌陷常常由于地下水开采、岩溶等活动而引发,给城市和农田的利用带来严重威胁。
5. 断裂断裂是指地壳在地下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抗拉或抗压的力作用而发生的岩石的破裂和错动的现象。
断裂的出现会引发地震、山崩、地表塌陷等次生灾害,对地区安全造成威胁。
四、次生灾害的防护要求1. 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次生灾害预警体系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预警体系应包括灾害数据监测、信息传递和灾害评估等环节,以及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
同时,应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民众自救能力。
次生灾害及其防护要求次生灾害是指在一次灾害发生后,由于原灾害的影响或因其他原因而引发的进一步灾害。
常见的次生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洪水、火灾等。
这些次生灾害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还会给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护次生灾害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次生灾害及其防护要求的详细介绍:1.滑坡灾害:滑坡是指地表的土壤或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失去稳定性而产生的倾倒或滑动现象。
滑坡的防护要求包括:选择建设场所时要避开滑坡易发区;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定期巡检滑坡易发区;采取土方工程措施,如固结加固、加强排水等,提高地基稳定性;建设抗震设施,减少地震震动对滑坡的影响;加强对滑坡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滑坡风险。
2.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是由于降雨、融雪等原因引起山坡上的土壤和岩石溃坝而形成的高速泥浆流。
泥石流的防护要求包括:建设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泥石流风险,采取紧急疏散措施;加强植被保护,提高土壤的固结力和抗冲刷能力;修建拦砂坝和挡土墙,阻止泥石流的流动;开展泥石流治理工程,如悬崖加固、河道疏浚等,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公众的泥石流防护意识,加强教育宣传。
3.洪水灾害:洪水是指河水、湖水、海水等水流量超过河流或水库的泄洪能力,进而漫过岸堤,进入原本不应存在水的区域的现象。
洪水的防护要求包括:加强河道和堤防的检查和维护,提高防洪能力;建设水库和蓄洪区,调节洪水的流量;开展防洪工程,如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等;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加强防洪教育宣传;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洪水风险,采取紧急疏散措施。
4.火灾灾害:火灾是指火焰在一定范围内无法受到有效控制,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的现象。
火灾的防护要求包括: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及早发现火灾风险,采取紧急撤离措施;加强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施工,提高建筑物的耐火性;设置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提高火灾扑灭的速度和有效性;开展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加强对火灾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减少火灾的发生。
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一、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1、地震次生灾害概述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地震引发的火灾、泥石流、滑坡、瓦斯爆炸等灾害,对地震灾区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2、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处置原则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次生灾害损失、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3、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1)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灾害评估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信息;
(2)组织救援队伍和物资,确保救灾物资的及时运送和分发;(3)加强对次生灾害的防范和监测,及时疏散受威胁人员;(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后重建和安置工作。
4、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流程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置→加强次生灾害防范和监测→灾后重建和安置工作。
5、地震次生灾害应急处置要求
各级应急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地震次生灾害。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范文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突发性异常事件。
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以3000字左右的篇幅阐述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搜集和整理地质灾害信息地质灾害预防的第一步是对灾害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
通过查阅历史灾害的记录和相关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频率和特点。
同时,收集该地区的地质图、地形图、水文图以及地下水位信息等,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后续的评估和预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预测基于搜集到的地质灾害信息,结合现场考察和测量数据,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预测工作。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影响区域。
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
最后,结合历史灾害的经验和案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三、制定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是防范地质灾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该系统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预测结果,结合监测数据和传感器的实时反馈,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系统分为预警等级和预报周期,根据不同灾害类型和严重程度,设置相应的预警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给公众,并制定应对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为了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应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首先,在潜在灾害隐患地区设置监测站点,对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地震趋势等进行持续监测和数据的实时采集。
其次,建立监测数据的数据库,并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三,研发新型的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预警系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武汉大学通识课《地震减灾漫谈》结课论文浅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汶川发生的8.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惨痛的教训,在地震预报不准确的情况下,震灾预防是减轻灾难发生的重要途径。
本文浅谈了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特征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类型;特征;预防措施0 引言汶川8.0级大地震不仅在四川省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在邻省市也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还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
据统计近7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36万人受伤,1500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累计受灾人数达到4550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
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比地震灾害本身还要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威胁更甚于地震;因此,对其有效预防是灾后重建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仅从灾区的地质结构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出发,浅谈如何进行震灾预防。
1汶川地质条件的分析汶川大地震发生于龙门山地震带。
对龙门山的地质结构、地震活动起到控制作用的,是与龙门山脉走向平行的3条大断裂。
这3条大断裂把龙门山分成两个条带,自川西平原向西依次是:江油一都江堰大断裂,前龙门山,北川一映秀大断裂,后龙门山,茂县一汶川大断裂。
江油~都江堰大断裂是四川I盆地与龙门山区的天然分界线,又称龙门山的主边界断裂或主前缘断裂,其东侧由一系列的冲积扇发育成广阔的山前扇形平原;前龙门山山势较和缓,山体主要由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至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自垩系)的地层构成;北川一映秀大断裂是前龙门山与后龙门山的天然分界,为龙门山的主中央断裂;后龙门山主要是中山和高山,山势高峻陡峭,海拔多在3500m以上,山体主要由前武系的花岗岩类岩石以及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及岩石构成;茂县一汶川大断裂是龙门山的西部边界或后缘边界,又称龙门山主后缘断裂,是龙门山与邛崃山、岷山的分界。
汶川大地震的震中落在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即北川一映秀大断裂的断层上。
这个断层的运动特征,是上盘岩体向上运动,下盘岩体向下运动,即逆冲运动,同时还伴有水平方向上的顺时针滑动。
地震由震中的断层发生突然破裂开始,并使破裂沿着龙门山主中央断裂的界面迅速扩展,同时也使两侧的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和主后缘断裂加速运动和变形,断层破裂的长度达到300k m左右,破裂延伸扩展的平均速度高达每秒3.1k m,从而造成极大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
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地震可引发多种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沙土液化等。
这些灾害又可能衍生成其它灾害,如崩塌滑坡产生的巨量松散岩土可能导致泥石流;地裂缝可发展衍生成崩塌滑坡;崩滑体堵塞江河形成的堰塞湖,有可能对上下游造成灾害;失稳的破碎山体和崩滑堆积体存在再次崩滑的危险等等。
由于它们不是由地震波直接产生的地质灾害,因此被称为次生地质灾害。
2.1崩塌崩塌发生于整个灾区,不仅在3条断裂带上随处可见,而且在前后龙门山亦比比皆是,是最常见的次生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风化强烈、节理发育的灰岩、砂岩中。
根据崩塌体的运动特征,崩塌可分为崩落和剥落两种类型。
发生崩落的地层主要是轻变质砂板岩和砂砾生物碎屑岩,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崩落一般发生在靠近背斜轴部张性裂隙和断层破碎带发育的陡崖地区,发生崩落时,岩块在坠落过程中解体成巨大滚石,最后停积于沟谷,崩落区往往形成悬崖峭壁和倒石堆。
崩落对地表的破坏相当严重。
由于巨大岩块从很高的山崖往下坠落而具有强大的动能,崩落体滚动常常直达沟床底部才停息。
一旦发生崩落,从崩落发源地到河谷底部整个斜坡的森林植被、建筑、基础设施、工程设施等都会被摧毁。
由崩落形成的倒石堆的地表成土过程缓慢,地形一般崎岖不平,岩块架空,地表水渗透速度快,地下水潜水面较深,极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
发生剥落的地层岩性主要是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和断层角砾岩。
这些岩石岩性硬脆,在强烈的区域地质构造力作用下形成密集的网状构造微裂隙。
岩体一旦暴露在陡坡上,受风化作用和岩体重力引张作用,网状构造裂隙便迅速扩张,最后导致陡坡岩体呈碎块状剥落。
剥落的规模一般较小,然而却连绵不断,同一地区剥落的间歇期较短。
剥落使山体基岩大片裸露,土壤尽失,摧毁森林植被和农田,极大地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
2.2滑坡山体滑坡多发生在构造破碎带或严重风化带形成的凸形山坡上,这类破碎岩体滑坡规模一般较大,其滑动蘧多沿岩层、裂隙面以及坡积体与基岩交界面分布,在地震的侔愚下,当上部岩层滑动并挤联下部时沿滑动面产生滑动变形,启动后滑动速度较快,呈楔形环谷外貌,对坡面和坡脚处的村镇构成严重威胁,形成巨大灾难。
如北岗老县城大部分区域顷刻阀被麓滑下来的基大出体所掩埋,数千入死亡和失踪,80%以上的建筑全部垮塌,县城周边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形成多个堰塞湖,对下游地区形成严重威胁。
2.3泥石流泥石流主要在震后灾区持续降雨,短时间内在三面环山陡峭地形区内积聚了大量雨水、崩塌、破碎岩土体在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作用下,夹带大量泥砂与石块突然迅猛直泻,并最终在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大量堆积。
泥石流暴发在深风化和易风化的岩体之上,风化厚度越大,剥落越多,为泥石流提供的松散固体物质越多。
地震后,灾区泥石流将十分活跃,历史上出现过的泥石流可能大面积复活,由于剥落堆积体、崩塌和滑坡体的形成,很容易出现新的坡面型泥石流或者小型河谷型泥石流,一旦条件成熟,可能造成危害。
这类泥石流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由于数量多,在林区和农区都可出现。
目前,泥石流灾害点由于数量太多,尚难以统计。
由于地形地势的决定作用,泥石流多发生于后龙门山中。
3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3.1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延续时间长,反复性大强震之后发生大量的滑坡和崩塌,为形成大型的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对河床进行下切,两岸进行冲刷和刮挖,这样使边坡又失去平衡,产生新的滑坡,这样循环反复互为因果,因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从地震开始将一直延续数年以至于数十年。
3.2次生地质灾害的规模大,形成时间短滑坡因地震的突发作用,使处于极限平衡或接近极限平衡的山坡在刹那间就完成裂缝、下滑的全过程,泥石流也是在震时或震后降雨时迅速暴发。
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比普通地质灾害形成时间短,规模大。
4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在灾后重建中,预防次生地质灾害将是各项工作的首要步骤。
预防地质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长远的措施和短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
4.1进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监测,圈定危险区,制定防治规划对灾区进行一次普遍的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圈定次生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区段,并对灾害的类型和规模进行预测,对重点的滑坡、泥石流进行动态监测,制定防治和应急救灾规划。
4.2工程建设和居民点避让剧烈的次生地质灾害源合理进行震区工程规划和建设,修建铁路、路、桥梁、工厂、城镇等,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不能造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尽量避开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尽可能少对边坡进行开挖或不开挖;矿山必须进行科学地开采,在开采中要有排水措施;矿渣、废土堆放在少水、低洼的开阔地区,不盲目乱开、乱采和乱堆废矿渣,以防止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4.3植树种草,保护和恢复植被贯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植被恢复,同时保护幸存植被,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工作。
植被保护和恢复的重点是各类崩塌体、滑坡体和泥石流源头。
4.4工程治理重要建筑物如水库堤坝、村镇、交通干线及枢纽等附近有危险的滑坡、泥石流,进行工程治理。
滑坡治理工程分为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两类。
减滑工程在于改变滑坡的地形、土质、地下水等状态,而使滑坡运动停止或缓和;抗滑工程则在于利用抗滑的工程建筑来支挡运动的全部或部分滑坡,减轻或免于滑坡灾害。
其主要措施为:(1)排除滑坡体上的地表水并防渗处理。
建设水沟排水工程,把滑坡区内的雨水迅速汇集,排除。
到滑坡区外。
水沟分集水沟和排水沟。
集水沟是以沟渠为主,横贯斜坡,汇集雨水和地表水;排水沟为将汇集的水排出滑坡区。
同时进行防渗处理,即对边坡的坡项及坡面进行被覆处理,在透水性强的地段,对已发生的裂缝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充,并用薄膜覆盖;在透水性弱的地段,对重要部位也应采取防渗处理。
(2)排除地下水。
对于地表以下3m的浅层地下水,可采用暗沟和明沟结合排水。
暗沟分集水暗沟和排水暗沟,一般每20-30m建一个集水池或检查井。
对于超过3m深度的地下水采用钻孔排水。
其中深度3~5m的地下水采用水平钻孔排水,5m以下的地下水采用斜孔排水,孔径60ram 左右,可同时布设2-3层钻孔,不仅排除深层水,也可以排除浅层水。
地下水从其它区域沿着含水层或其它通道大量流人滑坡区时,应在滑坡区外设置地下水截水墙,将流人滑坡区的地下水予以截断,并用钻孔诱导排出地表。
(3)削方减重。
主要用于小型滑坡。
在掌握滑坡的规模、滑坡面的分布及可能滑动的情况后,削去滑坡后部的土体,前沿填土镇压,加强滑坡的稳定性。
(4)建抗滑桩。
在滑坡前沿用孔径35~40cm的钻头垂直地穿过滑动面,再插入钢管或工字钢,桩基应打人滑面以下三分之一。
也可用直径1.5~2.Om的竖井来代替钻孔,井中全部要用钢筋混凝土充填。
抗滑桩既有抗滑阻挡作用,又有铆固增加预应力的作用。
(5)修档墙。
滑坡前沿挖开后,以网架方式建筑钢筋混凝土墙,作为滑坡前沿反压填土的支挡工程,以稳定单个滑坡体,同时对上部斜坡的滑动块体也起到稳定作用。
(6)修建河流建筑保护物。
由于河流的侵蚀,河床下切,河岸遭受冲刷,损害坡体的稳定,往往在地震时发生滑坡。
可应用防护堤护岸、加固河床或用导流工程防止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以保护岸坡的稳定。
对泥石流影响范围,首先宜避免修建工程设施和居民建筑。
在无法躲避时要加强对泥石流的监测与治理,结合具体环境,诸项措施配套进行,综合治理。
(1)修建蓄水、引水工程。
在水体补给区修建调洪水库、引水渠和截流水沟等,集中截留、切断泥石流上游的水源。
(2)修建拦挡工程。
包括拦沙坝、谷坊、挡土墙和护坡,层层拦截泥石流可能经过的流通区。
(3)修建排导工程。
在流通区和堆积区修建排导沟、渡槽、急流槽、导流堤、顺水坝等,尽量把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泥石流形成区。
(4)修建停淤工程。
一般在下游开阔平坦的河床段或平坦低洼的堆积扇上修建停淤场和拦淤库。
(5)固结泥石流物源。
用水泥浆,通过浅钻和浅井进行加压灌注、电渗等方法固结松散物质,用化学凝固剂胶结矿渣,以防止松散堆积体液化形成泥石流。
5结语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多难兴邦,我们必须从这场灾难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