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现代化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展望论文摘要在引领中国改革方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赫然在列,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及经济腾飞意义非凡。
本文从政府治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论文关键词治理理论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一、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当市场失灵出现时,需要政府充当消防员的角色,对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进行补位。
但政府干预并不能代替市场,政府也会出现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甚至寻租行为。
所以,只有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并相互配合补位,社会的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而当今中国的实际是,政府职能边界不清,对经济生活干预过多,严重干预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个方面,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不完善,缺少法制的规整。
特别是在地方层面,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导致在各自领域都有错位、缺位。
社会分化不足,公民社会尚待发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了新鲜的血液,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开始崛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中产阶级不足,民众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注尚未觉醒,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有待进一步分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民间组织由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初步显现。
但这些民间组织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甚至日常经费都是由政府拨付,其部门负责人也是政府任命,发挥作用的空间缺乏独立性。
权威体制与多元治理在当代中国,中央政府通过掌握行政管辖权,特别是人事安排和资源分配的权力,建立起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这种权威体制的运行主要通过科层制和一统的观念来进行维系。
权威体制的治理方式也颇具特点,中央政策的一统性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相结合,通过政治动员的运动性治理方式,在当今社会某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浅谈中国建筑如何现代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建筑已经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然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建筑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中国建筑如何现代化。
首先,中国建筑现代化需要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倡导和谐、平衡的设计风格。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更需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人们对于舒适、便利以及实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师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使用需求,将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人性化和现代化的建筑。
其次,中国建筑现代化需要巧妙地应用科技创新。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新型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智能建筑系统可以提供自动化调节和管理能力,通过智能化的监控和控制系统,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此外,3D打印技术、机器人施工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大大加快建筑施工速度,降低成本。
因此,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建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然后,中国建筑现代化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节能、减排、低碳的原则。
比如,建筑应该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
此外,建筑应该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建筑应该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因此,建筑的现代化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最后,中国建筑现代化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建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载体之一、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只追求新潮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建筑师应该注重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感的建筑风格。
浅谈中国现代化延误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现代化。
而为何被延误,不同的研究切入点有不同的方法。
用哲学的观点来讲,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就内因方面而言,中国传统文明的落后性、稳定性以及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中国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连续性,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有朝代更替,但是文化政治根底却从来没有被隔断过,这也形成了牢固性超乎想象的的小农经济形式,这种经济结构对其他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这也造成了西方国家足足用了300多年的时间最后借枪炮才强行入渗中国。
内因方面主要是“传统——现代性”的对立。
就外因方面而言,中国的近代史始终贯穿着“侵略——反侵略”这条主线。
西方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巨大的原料和市场需求推动了殖民主义的浪潮席卷世界,而中国的广阔市场和原料让西方殖民者垂涎已久。
殖民主义的侵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火苗,但是这也造成了中国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状态。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开始产生联系,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在长期的海外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说中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反而是西方受到中国的冲击,也是这种长期领先的事实造就了“中国中心”的心态,对外来人员谓之“蛮夷”。
而且当局统治者常常用“以商制夷”的方法来解决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一旦与哪个国家产生摩擦,便终止与其的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的2个多世纪里,中国可以与任何一个新兴的海上势力相抗衡。
西方各国千方百计的贸易渗透和武装侵略都未能获得成功。
在这个期间殖民主义席卷整个南亚、东南亚时却未能越过中国的大门。
整个亚洲也只有中国可以如此长久的成功抵抗西方海上扩张,从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结构够的牢固性。
但是在西方各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这种封建结构便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下慢慢解体。
这种外在力量作用下的解体是的当时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缺乏内在的衔接性,当这个庞大的王朝轰然倒塌,中国便处于混乱状态,没有任何人、任何阶级有能力承担建设现代化的任务,这也阻碍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浅谈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反思作者:李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2期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国现代化使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以及二者的契合,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发展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当代中国现代化传统文化反思现代化是一种社会的发展阶段,是世界范围内的、以工业化为发端的、以一个个民族实体为其裁体的整个社会的变革。
这一过程最早发端于西方,至今是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建构的一种发展阶段。
中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阶段,但中国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能走全面西化的老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差距甚大,并深刻影响整个中国社会。
而文化是历史传统在人们思想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烙印,是会通过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来引导人们的各项活动的,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只能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实现其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进而推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全面现代化。
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与中国现代化的契合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含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指标,而其中,人的意识的现代化尤其重要。
人的意识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和生活方式等等,它规定着文化类型的核心和灵魂,其每一进程,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巨大挑战、冲击与考验。
因此从传统文化心理状态向现代化心理状态的过渡,是一场最为复杂、最为艰巨、最为深刻的现代化革命。
可以说对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不完善的现代化,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有益的东西,但决不能全盘学习和照搬。
我们在引进、吸收西方现代化的经验、成果的同时,应以多元开放的心灵,以审慎负责的态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重新审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清除其与现代生活不合时宜的部分,发掘、继承其合理的内容。
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多元开放发展的系统,在它的多层次的传统之中,有的经过某些创造性转换或加以改造,就能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浅谈中国近现代代史学习体会中国近现代代史是指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中国历史的一个阶段,包括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
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变革,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下是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浅谈中国近现代代史学习体会:首先,中国近现代代史是一个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逐步接触到西方现代文明和科技,开始了现代化的探索。
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这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近现代代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其次,中国近现代代史是一个全球化进程的缩影。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与外部世界更紧密地交流和联系。
这种交流和联系,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负面的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近现代代史,了解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实践和体会,以及在与外部世界交流和联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中国近现代代史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变革,如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劳动改革等。
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正义、平等和自由。
这些变革虽然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社会不稳定和政治纷争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近现代代史,了解中国的社会变革历程,以及如何在变革中寻求平衡和稳定。
总之,学习中国近现代代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方向,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浅谈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逐渐启动了一连串的现代化进程,以追赶欧洲列强的步伐。
这一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标志性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土地改革、计划经济等。
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政治方面,中国从封建王朝到民族共和国的转型伴随着政治权利和体制上的变动。
这一现代化进程包括的主要措施有:废除科举制、实行选举制度、制定宪法以规范政府权力、设立立法机构等。
在这一方面,尤其可以看到科技进步与社会制度改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局限于文字传统的科举制度与自由市民社会的建立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对选举制度的制定(选举制度首次出现于1909年)。
文化方面,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始于西方的知识、文化和科技。
这一进程中,中国倡导自己的糅合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神方向,即所谓的民族精神。
以之为例,新文化运动期间,运动先驱们认为采取西方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做法既是继承传统精华的必要之举,也是全新文化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
这一新模式在社会心理和社会观念上创造了新的标准,并在后来的文艺、教育和娱乐活动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方面,中国近代化进程兵分多路,但最根本的一条路是“民主共和”道路。
这一道路表现为政治制度上的民主化,包括选举制度的确立、民主宪政的建立等,以利于实现社会的进步、合理的分配公共资源、促进群众自主的发展。
这种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儒家政治的影响力的减退,新的思潮和良心勇气在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解放。
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一些挫折如图“文革”和政治隔离的变故,在后来的经济和文化改革和经济崛起中,得以做出正面应对。
从经济角度分析,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成果显著。
199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了印度和南非的总和,而200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170万辆,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销量。
浅谈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人摘要:中国社会正全力向着现代化的目标挺进。
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内涵不仅指物的方面,更应包括人的现代化。
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人。
而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我国国民素质的现代化。
加强人的现代化研究对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理想。
我国也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呢?我们普遍的观点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整体水平,是一种综合发展的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发生的巨大变迁。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普遍的、深刻的变化,体现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和变迁,而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人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当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的现代化必须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最终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
一、正确认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一)社会现代化與人的现代化的含义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场席卷全球、内容广泛、影响深刻、变革激烈、形势特殊的社会变迁。
[1](P.421)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旋律。
社会现代化表现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一个内含着社会发展若干方面,由众多子单位相互影响、共同协作完成的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发展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丰富的系统,是一场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总体性的变革过程,社会现代化是多维的、立体的综合概念,缺少哪一部分都不能全面实现社会现代化。
浅谈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的现象。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 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 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 卡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 涵相近。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经济 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 化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 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 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 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 (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 西方社会(一)、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进行 :① 、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力水平高,农业方面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产量丰富, 科技得到大程度利用,城市乡村建设程度高,人民生活质量高② 、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政民主在 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 管理,政治透明化③ 、社会层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共存和谐;公民素质高④ 、文化层面:继承先进文化精髓,并发展,呈现百花齐放健康发展的场面 两大阶段在18—21世纪期间, 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 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当今某些学者认为,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 应该称为后现代化。
(二) 、对于我们国家现代化的理解关于现代化的内容,吴增基等人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一科学 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 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等。
吴增基等 人的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所以其关于现代化的定义非常具体与全面 且注重社会性,而官方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则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 学化、理性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的现代化。
浅谈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口李洁依跫””…“22“’、|‘“’’。
j。
:j。
’i。
~:。
|‘j4镩i.摘要本文阐述在旧体制、文化、国际环境等众多内i外因素作用下,中国所走的,乃至所能走的是一条不得争不被延误的现代化道路,而且这注定也是一条扬弃传,爹统文化和西方丈化的、中国所特有的现代化道路.:《关键词现代化被延误的现代化半边缘化扬弃,£;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褫。
,,:?一:f∥,;:绣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由此开始了一段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变革一波接着一波。
随之掀起的社会、文化变革也此起彼伏,社会风起云涌。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中寻找出路的历史。
同时,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从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良,再到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走向现代化探索的道路。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
短短几十年间,社会进行了多次大变革,而且每一次的变革还未彻底完成便被中断。
一条变革之路走不通,另一条马上就被开启出来,但总是未等其有机会建构,就被强大的内外反动势力打垮。
罗荣渠曾指出,中国近代的变革贯穿着四条明显的线索,即:(1)自身衰败的过程:(2)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过程;(3)革命化过程;(4)现代化过程。
在这四个过程中,内外因素诸种力量交错作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与中国走向衰败、沦为半殖民地以及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以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波折式推进,难以控制的强大外来因素以及盘根错节的传统力量引起中国现代化的反复、曲折。
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的现代化。
国内有学者分析强调,延误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内部,特别将之归于清政府进行现代化主动权的自我丢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雷颐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竞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进退失据,步步被动,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丧失了主动变革、主动‘现代化’的机遇。
浅谈中国的现代化1000字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程。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
在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中
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一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和困难。
首先,在经济方面,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中国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中扮
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了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要节点。
但是,我
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的经济结构依然依赖出口,对国内
需求的支撑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在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需
要不断提升。
其次,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的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中西部地区的
经济发展仍需要更多的支持。
同时,我们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
比如收入差距、就业压力、社会保障等等。
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
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改革,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在国际上,中国的现代化也面临着许多障碍和挑战。
对外经
济贸易和科技合作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
建立和完善有关的外交关系以及国际组织的参与。
总之,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性的过程。
我们需要继
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加速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两种文明”之于中国式现代化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建立在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上。
不同国家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存在差异,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尽相同。
中国式现代化是镌刻民族文化基因、流淌民族文化血脉的系统工程,而文化自信自强则是重要基石。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文化自信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固的文化根基首先是提升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竞争,也表现为更深层次的软实力竞争。
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一个民族要充满生机活力,实现繁荣富强,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强大力量。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度自信,不断实现自身的完善,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借助文化传播向世界阐明和宣介中国发展的独特价值与核心理念,展示中国历史深厚底蕴,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才能逐步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掌握话语主动权。
其次是坚信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文化自信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习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来自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厦滋养,来自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源于文化自信,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度自信,才能更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竭力抢占价值观的制高点,鼓吹自己价值观的“普世”意义,因而,我们坚信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浅谈中国式现代化心得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近年来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口号。
中国面临
的是发展之路,我们的时代和其他国家的时代一样,不断推动着发展,有
必要探讨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政
策都应当秉持着现代化的理念,践行现代社会的经验。
在这种现代理念的
引领下,中国应该具备发展自己经济和社会的能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
制度,保护社会公正,行使公民权利等,只有实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才
能保证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现代化。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应该坚持依据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把现代化的
理念和中国的国情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应该把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融入中国
的文化传统,通过加强文化熏陶,培养全社会的现代化意识,推进社会的
文明进步,以践行中国式的文明发展道路,把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打造成
真正的文化强国。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注重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全社会优先
发展科学教育,减少社会不平等和内部差异,做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改善民生。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800字“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这个重大论断庄严宣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新道路和中国方案,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和中华文明所必然具有的特征特色,鲜明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和时代精神。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
反观中国,党百年奋斗的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我们在确定奋斗目标时,虽然借用了“现代化”这个术语,但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简单套用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而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创造性地凝练形成的全新科学术语。
作为原创性科学概念,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蕴含着丰富的独特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本身就具有文明进步的价值意蕴,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文明贡献。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后发国家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路径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当之无愧。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还深刻体现在它代表着人类道义和人民意愿。
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归,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光辉灿烂、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浅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认识维度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变化。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新时代青年要自觉增强政治担当,把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人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金钥匙”。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只有找准角色定位和切入点,才能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能够入脑入心取得学习实效,切实指导思想和行动。
一、历史维度切入的认知共鸣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充满艰辛,而中国人民则是在伴随着在屈辱中反抗、在反抗中学习的历史进程中开启现代化探索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实现现代化,实现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但关于现代化谈论的主题、效仿的对象、追求的目标大多都是西方的,很少有我们自己独立的“主张”。
无论是实业界的洋务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中关于“德先生、赛先生”的讨论,基本上是现代化在中国怎样具体实现,这是“现代化在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可喜的进步。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拥
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建立了一些新式的城市和国际大都市。
中国的现代化的基础是工业的发展。
中国的工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按照国家发展战略,中国重点开发重要的领域,如:航空航天、航运、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不断完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
同时,
中国大力推广新兴产业,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建立起国家新型工业化体系。
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的改善。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很快,城
市的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互联网技术以及新一代通信技术
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如今,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全
面依托着中国的智能化体系。
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
现代政治理念也正在不断引领中国的
政治发展,劲向民主化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宪政民主以及通过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正在
大力实施政治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例如,政治改革聚焦于参政、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统筹等
领域,宏观政策上,健全了人权保护机制、。
浅谈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一)、对于现代化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进行:①、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力水平高,农业方面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产量丰富,科技得到大程度利用,城市乡村建设程度高,人民生活质量高②、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管理,政治透明化③、社会层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共存和谐;公民素质高④、文化层面:继承先进文化精髓,并发展,呈现百花齐放健康发展的场面两大阶段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当今某些学者认为,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应该称为后现代化。
(二)、对于我们国家现代化的理解关于现代化的内容,吴增基等人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组织功能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空间城市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的发达等。
吴增基等人的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所以其关于现代化的定义非常具体与全面且注重社会性,而官方历史教科书的解释则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及科学的现代化。
既然现代化的内涵如此丰富,那发展现代化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最大的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承担着多重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战略。
(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与进程反思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推论到洋务运动时期。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现代化共经历过起步阶段(1840-1895)、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这一划分是从现代化发展程度与速度上来区分的。
如王思斌等认为,参照罗荣渠等人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即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大约半个世纪;第二个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第三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迄今。
这一观点比较成熟,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及官方的认可。
(四)、中国现代化的现状从上述的一些比较成熟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等。
发展是一个褒义词,代表着文明与进步。
我们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大大扩大了发展的内涵。
当今,研究中国现代化已成为很多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这一研究又由于得到国家的极高的关注度,因而现在关于现代化的研究观点、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可谓硕果累累。
可以说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理论非常成熟。
可是,反思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很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西方国家都没有遇到的问题在我国不断涌现,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现代化程度到底有多高,以下是摘自网上的一篇研究报告公与社会矛盾的加剧等众多的社会问题。
如果体制改革不实行,不进行体制现代化,现代化的速度与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我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可是我国的公民素质、创新能力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不断增高而相应地提高。
只有国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所需的素质,形成一种理性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改变传统文化中的以人情关系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性,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向社会的现代化迈进。
(五)、感悟与思考在这里我就自己对于中国当前现代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角度作出了一些反思与思考。
1、学者的研究偏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转变成生产力和实施的规划的比率较低。
关于学者们的研究不被关注的问题,这一点我所掌握的资料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但我结合日常的观察及自己的思考认为,这一点除了政府机构应加强反思以外,还有就是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贴近地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且要注意与政府机构等互相配合,为政府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相关的数据分析。
当前我国的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及程度较低,我认为这一点值得政府及我们学者的深入思考。
2、政府的大政方针及规划的偏向性过大,导致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
我认为政府这些年的发展规划过分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即对于经济指标、GDP等数字的追求,而忽视了社会、民生、公共福利、公共事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此国家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时就提出了六个统筹的思想——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可见这一问题近几年也逐渐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
但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从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发展存在的巨大误解对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恶化。
改变地方各级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及地区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方面的尝试就需要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调查,在掌握了充分的地区实际资料后通过科学分析摸索出适合地方发展的能使社会得到整体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这一点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改变以往的观念,加深对于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对长远规划及地区规划的理解,而不再是以往的拍脑袋决策,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只有对当地的各种实际情况调查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及制定科学的规划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进程。
3、体制的滞后制约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我认为体制上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反过来又严重阻碍了整体的发展。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部分功能的发挥,但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部分的构成结构对于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实行城乡两元发展模式,通过把农村变为原料供应地和“剥削”农村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发展城市与工业化。
而当前我们已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其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及我国因此取得巨大成就已有目共睹,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最大的一点就是体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及观念的深入人心,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提供。
因而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进行,体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尽管我国在体制改革上亦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甚至关系到国本,因而国家的体制改革这一动作就比较保守与滞后了。
然而,近几年的社会现状昭示了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人民群众对于这一点的呼唤与要求的呼声不断高涨。
为什么当前社会充斥着对富人的仇恨或憎恨,人们对于商人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无商不奸”的状态?很多人认为这是由改革开放时领导人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福”的政策及政府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导致的中国当前贫富悬殊过大导致的。
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尽管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尽管香港的经济很发达,但是其社会贫富悬殊也是相当大的,但为什么就很少听说香港有仇富的现象或极端事情发生呢?这时因为在香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大家在社会上生存时是站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只要你勤奋努力有能力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而我们的社会则不是如此,很多人富起来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投机靠关系靠手中的公权或权钱权色交易,因而导致了人们及社会舆论对于富人的这一看法与观点。
我们且不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一言以蔽之:体制的弊端!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医疗的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监督体制的改革等等,对体制的改革已成为了共识,这一点就需要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中央政府能否有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进行体制改革,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改革的顺利实现。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可以向清末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学习,尽管其行为本质是在旨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官僚阶级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洋务运动着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作为汉官,掌握了满清朝廷的诸多大权,虽不是权倾朝野可也是国家的支柱大臣,他搞洋务运动办海军办近代企业修铁路建轮船招商局等等对内需要运用各种手腕来平衡慈禧太后、顽固派大臣、满清贵族、洋务派的利益关系及面对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对外则要与各虎视眈眈中国企图瓜分中国的列强周旋,结果硬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传统与深受保守势力与思想控制的中国开展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较大规模的实务运动,从而开始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
在文化观念意识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建立了“以工商立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在社会经济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先进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领域推进了现代化运动,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若干特征,使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开放和现代化迈进了一步。
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梯。
”虽然最后这一运动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笔者因此认为,中央政府应在加强自己的权威的同时,可以效仿李鸿章的政治手腕,充分利用各种利益集团及势力间的矛盾及舆论的支持来推动体制改革的进行。
4、理性思维的缺乏与理性社会的未形成,公民素养偏低等制约了现代化的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