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七单元第二十一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4·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开垦、开垦、再开垦”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B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改革的内容;C项是列宁时期;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A2.(2014·合肥高一模拟)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
”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解析:从题干“粮食很紧张”可知,当时苏联农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所带来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3.(2014·揭阳高一检测)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 )A.促进农业市场化B.推动农业集体化C.进行农业改革D.加快工业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时代特征、分析材料的能力。
题干事件为赫鲁晓夫改革推广玉米运动,C项正确;A项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C4.关于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A项正确;但取得了一定成效,D项错误;B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C项在苏联时期没有出现。
答案:A5.(2014·长沙高一检测)俄罗斯民调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让学生明白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教学重难点】1.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然后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观上都希望突破“斯大林模式”,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他们对“斯大林模式”均缺乏科学认识,对改革的科学性认识不足,使得他们的改革成效不大,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归纳为“三、二、一”三、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四、全面认识赫鲁晓夫改革1.失败原因(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1)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六、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收购制。
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
这些做法()A.意在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苏联社会现实需要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农庄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2.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正在()A.促进农业市场化B.推动农业集体化C.进行农业改革D.加快工业建设,C项正确;A项在斯大林体制下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3.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A.未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并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故选B项。
4.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这主要是指勃列日涅夫改革()A.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坚持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D.坚持原有体制并有所新发展“斯大林模式”下进行了一些改革,他把改革的重心放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方面。
在他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美国相对抗的军事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D项符合题意。
5.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推行农业改革〔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
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
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即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原因。
这些原因之一,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3年9月7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中部分内容,该决议是根据赫鲁晓夫所作报告内容制定的。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2.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博列日列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材料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
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
工业产量增长迅速。
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3亿吨,肉类为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1.8亿吨,肉类为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
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
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1945—199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0年4月5日,赫鲁晓夫之子撰写的《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莫斯科出版面世。
赫鲁晓夫作为改革者,其措施有(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②鼓励发展家庭副业③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④注意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赫鲁晓夫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④不正确。
答案:C2.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B.推广玉米种植获得成功C.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D.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故A项正确;推广玉米种植在西伯利亚地区并未获得成功,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答案:A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是指赫鲁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答案:D4.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表(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20世纪60年代苏联经济持续增长②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民收入持续下降③工业领域是其发展的重点④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的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A.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1961—197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都呈上升趋势,说明20世纪60年代苏联经济持续增长,故①正确;从1971—1980年,每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分别是5.7和4.3,说明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下降,但国民收入是在上升,故②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工业是发展的重点,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农业,故③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年平均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下降,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 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我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隶属于第八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
本课再现了斯大林之后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经济改革的情况,以及在改革中逐渐走向解体的过程,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本课既承接着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又和它一起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完整过程;同时它也开启了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而经济格局的全球化也日益地明显。
而且本课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同时也考虑到高中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②能力:通过对三次改革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②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
3、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了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教学难点:探讨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处理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后总结的办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课时素养评价二十一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0·太原高一检测)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垦荒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由于苏联推行了( )A.新经济政策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选B。
根据材料“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垦荒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着手在农业领域进行改革,故选B。
2.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解析】选C。
通过“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适度向地方放权,实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正确。
【补偿训练】斯大林认为,农民必须为工业化交纳“贡税”,必须义务交纳农产品,赫鲁晓夫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彻底解决了苏联农业问题C.促进苏联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解决了苏联粮食不足问题【解析】选A。
据材料“斯大林认为……必须义务交纳农产品,赫鲁晓夫……改为收购制,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故选A。
3.(2020·汉中高一检测)1956—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
第7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他的玉米种植计划。
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
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如何评价“秘密报告”? 积极:否定斯大林模式及个人崇拜值得肯定;消极:全盘否是的极左思想,容易造成思想混乱,走向另一个极端。
约三分之一;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历史纵横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
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历史纵横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
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
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不仅如此,由于耕作粗放,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结果: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教材主要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知识点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在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措施3.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知识点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
2.内容(1)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工业: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结果(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知识点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2.内容(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存在的问题(1)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4.结果:在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图解历史】赫鲁晓夫改革【历史纵横】 (教材P98)本段文字阐述了赫鲁晓夫改革中开垦荒地的具体情况。
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时间内给苏联带来了粮食的增长,但由于管理不善,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并且有些地方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名师点拨】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推行农业改革〔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
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
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即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原因。
这些原因之一,首先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3年9月7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中部分内容,该决议是根据赫鲁晓夫所作报告内容制定的。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2.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因。
”其中首先原因是,“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材料二说明:1.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在这次全会上做出重大决定,对农业“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
2.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在这次全会决定对农业改革的任务为,“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
在这次全会上,赫鲁晓夫被选举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农业改革决议,也标志着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开始。
2.增加谷物,开垦荒地〔材料一〕苏共中央全会认为,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
在短时期内增加谷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完全现实的来源,就是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开垦熟荒地,以扩大谷物的播种面积。
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苏共中央全会向苏联农业部和苏联国营农场部,向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和北高加索等地区的党政机关和农业机关,向这些地区的机器拖拉机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提出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这就是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 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材料二〕苏共中央全会认为,为了完成增加谷物生产的任务,除了要求开垦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各地区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外,还要求在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以及扩大这些地区的播种面积。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54年3月2日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说明:1.赫鲁晓夫及苏联领导人认为,解决苏联农业问题,“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义”。
原因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收。
”2.该决议具体确定了开垦熟荒地和生荒地的区域。
具体为“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
3.该决议为有关部门下达了1954—1955年开垦计划任务:“在1954—1955年内至少开垦1 300万公顷的熟荒地和生荒地以扩大谷物播种面积,并在1955年从这些土地上收获11亿到12亿普特的谷物,其中要有8亿到9亿的商品谷物。
”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不仅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等地区,而且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非黑土地带开垦没被利用的土地及产草很少的草地和牧场,清除灌木丛和丛林,排干沼泽地”,反映出开垦荒地运动涉及到全国各地区。
从该决议开始,苏联国家在赫鲁晓夫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土地运动。
在1954~1958年间,苏联共计开垦土地4 000万公顷,约占苏联全部耕地面积的1/5。
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实施的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运动在初期见效,1956年获得丰收,1957年遇到寒流收成不佳,1958年获得丰收,当年垦荒区所收获的谷物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但是好景不长,新开垦的土地出现了问题。
由于垦荒区地处边陲,人烟稀少,无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能使人们长期定居,而且开垦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物力。
开垦荒地也破坏了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风沙侵蚀日益严重,所以这种垦荒运动所获得的成果很难继续真正巩固下去。
3.有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问题〔材料一〕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经济方面,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将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水平,并且将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量方面占第一位,将保证人民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制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创造条件。
──在社会关系方面,将消除阶级之间存在的差别的残余,各阶级将融合为共产主义劳动者的无产阶级社会,将基本上消除城乡之间的、而后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各民族在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共同性将增长,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特征将得到发展,高度的思想性、渊博的学识、纯洁的道德和完美的体格将在他们的身上和谐地结合起来。
──在政治方面,这意味着,全体公民都将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极广泛的发展,社会将准备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自治原则。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材料二〕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劳动者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技术水平将大大提高,人人都将在物质上得到充足的保证;所有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都将变成生产效率高、收入高的经济单位;苏联人对设备完善的住宅的需求将基本上得到满足;繁重的体力劳动将消灭,苏联将成为工作日最短的国家。
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这样,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上述材料选自苏联共产党于1961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所作的苏联共产党新党纲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说明:赫鲁晓夫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应该是“将保证人民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为制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创造条件”。
在社会关系上应该是消除“三大差别”,即消灭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
在政治上应该是“全体公民都将参加社会事务的管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极广泛的发展,社会将准备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自治原则”。
材料二说明: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具有极大的主观盲动性。
赫鲁晓夫及当时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将“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未来的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的和文化的财富;苏维埃社会将紧紧地接近于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将逐渐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4.赫鲁晓夫有关管理体制的改革认为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在现有的边疆区、州的范围内一般成立两个独立的党组织:──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学校、科学研究所、设计机构以及其他工业生产和建筑服务的机关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实验站、农业学校和科学研究所、农业原料加工企业、采购机构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机关和组织中工作的共产党员联合起来也成立一个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
在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中分别设立:──领导工业生产的边疆区和州的党委会;──领导农业生产的边疆区和州的党委会。
为了改进对国民经济的领导,认为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立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解读】这是1962年11月23日,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根据赫鲁晓夫所作的报告中,做出《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议》的部分内容。
这份材料说明,赫鲁晓夫对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把苏联党和国家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条条”管理,转变为“块块”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上的不足。
赫鲁晓夫认为,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以生产原则为基础自下而上地改组党的领导机关,从而保证对工农业生产的更具体的领导”。
在具体做法上,实行以工业、农业划分,一般以边疆区或州为单位分别设立两个党组织体系,在加盟共和国党中央也设立同样的中央工业生产领导局和中央农业生产领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