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背景介绍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陷入了经济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苏联领导人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试图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这些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深刻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经济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由一个中央计划委员会统一规划和决策。
经济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全都按照预先规定的计划进行。
这种体制强调国家掌控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市场调节机制、低效益等。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上,而农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
国家投资大量资金进行重工业建设,特别是军工生产。
这导致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农村地区因缺乏投资和技术支持而落后。
三、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领导人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以提高苏维埃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1. 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苏联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65年。
1965年11月,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23届全会上,贝利亚被捕,勃列日涅夫和顿涅茨克尔克雷姆林宫的力量对决,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苏联各层级的领导人感到必须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第一步是开放经济市场,鼓励农民和工人生产更多的物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出售给市场。
这些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消费品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领导人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改变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这有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3. 科技革新和现代化苏联领导人也认识到科技革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在高科技、能源、电子和材料等方面投入巨资,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四、对苏联经济改革的评价苏联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问题也不少。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体制的过度集中和计划化,导致了产品效率低下、供应不足、质量不佳等问题。
同时,苏联对于追求高质量、卓越标准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的认识是滞后的。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主备课人:课标要求:概述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苦性和曲折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通过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归纳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突破传统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教学要点:(1)重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作用、失败原因。
(2)难点: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课时)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
2、内容:(1)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2)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 评价(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 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 改革内容:对赫鲁晓夫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2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授课的重点。
3重点难点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活动2【讲授】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讲授新课一、赫鲁晓夫改革1.改革的背景(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让学生明白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教学重难点】1.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2.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然后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是必然失败的。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观上都希望突破“斯大林模式”,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他们对“斯大林模式”均缺乏科学认识,对改革的科学性认识不足,使得他们的改革成效不大,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归纳为“三、二、一”三、苏俄(苏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四、全面认识赫鲁晓夫改革1.失败原因(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1)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六、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以苏联二战后的经济政策调整为基本内容,向学生展现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系列探索。
作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之一,既与必修一的苏东剧变相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给予了丰富的经验和教教训,从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
1.重点:苏联改革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2.难点:苏联改革失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的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学%科网【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赫鲁晓夫改革问题情境赫鲁晓夫为何要改革?原始资料思考(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1)总结: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2)总结:“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_____________ ___日益显露。
(2)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稳固了自己在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地位之后,开始对“___________”进行改革。
(3)1956年苏共“___________”召开,大会闭幕后,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
问题情境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1)我认为“秘密报告”没有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全盘否定斯大林,容易造成思想混乱,靠将别人踩在脚下的方式树立起来的威望是靠不住的。
(3)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点“头痛医头”的味道,“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问题固然严重,但幻想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扩大耕地面积等办法解决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幼稚的,因为盲目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改革的背景:1)改革的必要性: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特别是农业的消极影响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政策。
3)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2、主要措施:(1)农业方面:(P98)(2)工业方面:(P98)3、结果及原因:成效不大;4、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2)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问题,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2、主要内容:(P99)3、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4、改革的结果:失败?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推行严重束缚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社会动荡、经济下降的局面3)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2、改革的内容:A、经济体制:(P100)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异同?两者都是首先改革经济体制。
不同点在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人民公社制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不够,未能深入下去。
B、政治改革:A)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B)宪法删去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C)苏共“二十八大”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首先是改变指导思想,其标志是1988年他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其次,是改革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改革的结果: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史料,激发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目标。
二、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习使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情分析对于本节课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第21课二战后xx的经济改革一.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对照课程标准概述xxxx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本内容xx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xx改革失败的原因和xx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xx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教案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过程与方法:材料解析、图片展示、问题探究、师生互动、讲述法等,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的过程,认识到改革道路是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
本课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预备铃声之后展出本课课标、重难点,以备学生明确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以复习方式导入,导入内容如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斯大林模式,了解到其在短期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看来其模式的弊端却日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二战后苏联的执政者不得不进行改革,那么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何呢?今天让我们通过新课的学习来共同了解(同步多媒体展示导入课图片和斯大林模式弊端)。
(本课第一子目过渡语:首先我们先学习此时苏联第一位执政者的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问题探究一:赫鲁晓夫改革背景?(通过一段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结合课文介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材料:(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
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站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图片材料为: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信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使日用品紧张市民要排队购买。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呢?结果如何?如何评价呢?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再强调一下改革内容的重点。
表格展开完成)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1982)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背景内容结果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改革农业和工业的管理体制,重点在农业成效甚微,结果以失败告终(世人喜用盖棺定论评价一个人一生的功绩,那你是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呢?) 评价:(掘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打开改革之门;(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讲述内容】复习提问: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是什么?A主要特征:(1)单一的公有制;(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过渡: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说明改革不可避免,第一个站出来担此大任的人是雄心勃勃的赫鲁晓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1913年~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合作探究1:从上面的数据能得出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危害?(1)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2)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3)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
(4)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稳固领导地位后,开始对“斯大林模式”改革。
(5)苏共二十大(1956 “秘密报告”)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中的赫鲁晓夫手持玉米的照片,并对玉米运动作了简单介绍,提问:“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农业(1)农业改革。
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
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③扩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2)工业改革。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②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与原因(1)结果: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
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
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但最终失败。
(2)原因:①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合作探究】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提示:(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过渡:赫鲁晓夫改革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改革成效甚微,赫鲁晓夫也因此黯然下台。
但苏联的改革没有就此终止,仍在继续推行。
与此同时,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开始了新一轮大张旗鼓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又是如何改革的呢?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1)赫鲁晓夫的下台与勃列日涅夫上台;(2)美苏处于争霸的状态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1)在企业管理方面,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改革的结果(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
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
工业产量增长迅速。
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3亿吨,肉类为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1.8亿吨,肉类为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
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
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1945—1992)》。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4、改革失败原因:(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
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3: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点是什么?①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方面,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于农业,后者终于工业;③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④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过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不佳效果不能说明他们改革是错误的,但改革的思路错了。
苏联的改革必须果敢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苏联会出现这样的领导人吗?还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又是怎样改革的呢?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材料一: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
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还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其形象大损,同时每年还要花掉几十亿卢布。
材料二: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
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材料三: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
材料四: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4、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影响(1)存在的问题:①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②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苏联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影响: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合作探究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1)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