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研究性教学方法初探及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5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基于工程实践的《采油工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郭超华*,周红,潘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一、概述采油、油藏以及钻井是石油工程学科的三大主要方向,油藏工程方向主要立足于研究地下原油的流动规律,钻井工程主要立足于通过钻完井将地下原油举升到地面,而采油工程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注水井或者采油井采取各项工程技术的总称。
作为培养石油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油工程》一直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采油工程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2.高效地将原油举升到地面,提高原油采收率。
作为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各种采油方式(如自喷、气举、有杆泵、无杆泵等)、增产工艺措施(注水、压裂、酸化等)、以及复杂油藏开采技术(如出砂、含蜡、堵水、稠油、低渗透)的原理和设计步骤,从而解决采油生产过程中的设计和故障处理等问题。
该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井筒多相流、自喷及气举、有杆泵与无杆泵采油、注水、水力压裂、酸化、复杂油藏开采技术、完井方案设计等内容,该课程涉及问题多、难点多、综合性和针对性强。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本科生而言,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采油工程》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免觉得知识零散、内容繁杂,从而很难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多年的《采油工程》教学及科研经历,认为目前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授课教师过多关注理论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未能真正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二是课堂教学的模式导致学生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从而在实际现场工作中无法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三是理论知识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笔者考虑到本科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结合自身采油工程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采油工程实训报告总结一、实训背景本次采油工程实训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对采油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采油基础知识的学习、现场勘探与调查、钻井工程、完井工程、人工举升及注水压裂等方面。
二、实训过程1. 采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采油原理、常用采油方法及其优缺点等方面。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对采油工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现场勘探与调查在现场勘探与调查环节中,我们分别参观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油田,并进行了现场勘探和调查。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不同类型油田开发方式的差异性,并且对于如何进行勘探和调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钻井工程在钻井工程环节中,我们参观了钻井平台并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对钻井工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钻井的基本工艺和流程,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钻头和钻杆等知识。
4. 完井工程在完井工程环节中,我们参观了现场并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对完井工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完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套管和射孔技术等知识。
5. 人工举升及注水压裂在人工举升及注水压裂环节中,我们参观了现场并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对这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人工举升和注水压裂的原理和流程,并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泵、管道以及操作技巧等知识。
三、实训收获通过这次采油工程实训,我收获颇丰。
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采油原理、常用采油方法及其优缺点等方面的认识;其次,在实践操作方面,我掌握并熟练运用了一些基本的采油工程技术和方法,例如钻井、完井、人工举升及注水压裂等;最后,在团队合作方面,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团队合作的经验。
四、实训建议在这次采油工程实训中,我认为可以进一步完善以下几个方面:1. 实训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采油工程的各个方面。
2. 实训内容可以更加细致和全面,例如可以增加对于采油设备的介绍和操作等方面。
采油工程实训报告一、引言在采油工程实训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我对采油工程的流程和关键要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本报告将对实训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实训目的采油工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培养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采油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将来从事采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内容1. 采集地质岩心样品在实训开始阶段,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采集地质岩心样品。
通过观察和记录样品的性质和特征,我们可以对地下油层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为后续的油层评价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2. 地质勘探和测井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地质勘探和测井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测量井口的物理性质和岩石特征,提供关于油藏规模、含油性质和地层构造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油井的开采潜力和采油方案的优化。
3. 油井钻井与完井在实训中,我们还进行了钻井和完井的操作模拟。
钻井是创建井孔以便获取地下资源的基础工艺。
通过模拟实际钻井过程,我们学习了钻井设备的使用和钻井工艺的要求。
完井是指在钻井结束后,通过安装套管和固井来保护井壁、控制井内压力和防止井涌。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完井的流程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采油工艺与生产管理在采油工程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学习了采油工艺和生产管理。
采油工艺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地下岩石中的油井开采到地面的过程。
我们研究了不同的采油方法和采油设备,了解了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辅助驱油技术的应用。
生产管理则是针对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行精细化管理,以获取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四、实训心得通过这次采油工程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面对挑战、克服困难,通过合作完成了实际操作任务。
我也意识到采油工程实践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态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能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采油工程》课堂教学研讨题目参考一、建议研讨题目内容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特定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讨、油气田现场新工艺新技术调研与研讨、教材中规划的自主学习内容的拓展研讨。
二、建议组织形式提前1-2次课将下次研讨题目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做适当资料调研等准备。
课堂上组织专门研讨,发表意见和看法,可以口头、图片、PPT或其它文字材料形式。
三、参考研讨题目工程设计案例类研讨题目请各课堂老师根据自己工作特征自行收集组织。
1.目前实际工程设计领域使用的油气井井筒多相管流计算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背景来源、主要适用条件、在油气井生产系统设计中起到的作用、实际案例等。
如果油井出砂或携砂生产,固相对井筒流动机理以及压降计算有哪些影响?2.自喷与气举作为重要的油井生产方式,目前在油田现场并未像抽油机、电泵那样常见。
其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哪些地区有大规模的气举工艺应用,调研应用案例,分析其能够应用的原因。
3.双管采油是一项大井眼高产量分层开采技术,包括双管自喷、双管电泵、双管气举等。
调研目前双管采油的实际应用情况,举出案例。
分析双管电泵、双管气举在哪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分析其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4.螺杆泵采油方式目前在我国油田的实际应用现状、主要技术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
5.水力活塞泵作为重要的油井生产方式,目前在油田现场并未像抽油机、电泵那样常见。
其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哪些地区有大规模的应用,调研应用案例,分析其能够应用的原因。
6.电潜泵是目前高产井和海上油田开采的主要举升方式之一,是高度集成化举升设备。
目前在电潜泵的制造、监测、控制等方面有哪些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被哪些国家、公司所掌握?我国的技术形势如何?调研阐述。
7.注水是目前我国油田开发最主要的地层能量补充形式。
目前油田上注水工艺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有哪些?未来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8.水力压裂和酸化是主要的增产增注措施,目前油田上相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采油工程》研究性教学方法初探及实践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利用各种地质技术和工程手段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采到地表并输送到相关设施中的过程。
在现代石油产业中,采油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对采油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采油工程教学中的意义研究性教学是指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并进行研究的教学方法。
在采油工程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性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参与实践和调研,在实践中感受学科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采油工程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研究性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采油工程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采油工程教学中的实践在采油工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以下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并进行思维碰撞,激发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教学:在采油工程教学中可以设置相关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实践中感受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或院外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采油工程实际工作,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4.小组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科研项目或工程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资源整合、问题解决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可以使采油工程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采油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法在《釆油工程》课堂上的应用文/冯静怡摘要:《采油工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由于其教学内容繁杂,涉及范围广,知识更新速度快、重视实训 效果等特点,需要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科目特色,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相互结 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
关键词:理论与实际结合采油工程教学法《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中以原油开采和加工为 主的教学科目。
其通过对石油开采原理及相关技术的理论讲解及实际观摩,帮助学生掌握油水井的设计施工原理,促进其 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专业生产工作等方面的发展。
近年 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油工程教学理论内容更新越来越快,为适应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尽快熟悉其今后可能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并利用现场观摩和实 训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为其适应工作节奏打下 基^础。
―、采油工程专业教学现状《采油工程》专业属于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 体知识有机械采油、自喷采油、三次采油等内容,是在学生学 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深化教学。
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 采油机械、采油方式、采油条件、采油方案设计等各方面的内容,对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都较高。
另外,现当代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学校不仅需要关注对学生基础理论学习能 力和基本课堂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 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内容。
伴随着这些内容的增加,学生的专 业课程学习时间不得不压缩,但是课程涉及内容众多,对学生 未来的发展又至关重要,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系统并 保证学生在短时间的学习中学有所成,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 的问题。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进行初探,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阐述了研讨型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新时期《采油工程》教学现状,探讨了研讨型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详细探讨了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方面的作用。
强调了研讨型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学习积极性、能动性、问题解决能力、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采油工程作为石油工程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采油工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开展关于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不高,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而研讨型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开展关于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探讨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工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而采油工程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采油工程作为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资源的更新换代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单向传授,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而研讨型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通过讨论、探究和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针对采油工程这一特殊领域的研讨型教学,将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开展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效果评价、改进方向和示范案例,以期为采油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的机会。
而研讨型教学则强调学生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入研讨型教学模式,在《采油工程》课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讨型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研讨型教学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研究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意义在于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探索适合当前时代的教学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了解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采油工程作为石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研讨型教学方法来开展《采油工程》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课程教学中的意义1.促进学生主动性采用研讨型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参与讨论、分享思想和交流意见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油工程》课程的内容。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研讨型教学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讨论,并就特定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这就需要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协调一致。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和技巧,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研讨型教学强调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并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采油工程》课程中,许多问题需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学生在讨论中不仅可以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还可以学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其创新精神。
二、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确定研讨课题在《采油工程》课程中,可以设置多个研讨课题,涵盖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
这些研讨课题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也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研讨课题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研讨活动在组织研讨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设置研讨形式。
比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采油工程》课程的内容。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一、研讨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1.1 研讨型教学模式的概念研讨型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引导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讨论、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研讨型教学模式的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研讨型教学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2)重视问题解决与知识应用。
研讨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注重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
(3)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互动。
研讨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促进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成员。
2.2 研讨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1)选题和讨论:在《采油工程》课程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实际的油田开发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
如何选择合适的油井工艺?如何提高油井的产量?如何保障油井的安全?通过这些具体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导向的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和模拟:《采油工程》课程中,可以组织一些实验和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油田开发过程,了解和掌握油田开发的关键技术和工艺。
可以通过模拟油井的开采过程,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3)小组讨论和报告:在《采油工程》课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油田开发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讨论,并撰写相关的报告,通过分享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
2.3 教学评价和反馈在研讨型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和反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采油工程》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表现、小组报告成绩、实验操作评价等。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1. 引言1.1 背景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石油勘探、钻井、油气开发等多个领域。
随着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和油田复杂程度的提高,采油工程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研讨型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实施研讨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希望通过对研讨型教学的初步探索,为《采油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的初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研讨型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特点、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现有《采油工程》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研讨型教学的理念,旨在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研讨型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促进作用,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通过对研讨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采油工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采油工程》课程教学现状《采油工程》课程在当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授,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由于《采油工程》课程内容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传统的单向传授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于具体操作技能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采油工程》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和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脱节。
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更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摘要:本文以《采油工程》这门课程为例,探讨研讨型教学在新时期的应用与实践。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研讨型教学模式的比较和分析,指出新时期采油工程教学需要实现转型升级,从学科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转变,并提出在研讨型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研讨型教学,采油工程,思维方法,教学效果一、引言研讨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采油工程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结果往往导致缺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采油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1. 教师主导教学在传统的采油工程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只是传授知识,学生只是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使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 浅尝辄止传统的采油工程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许多教学内容只是简单介绍,学生只是对知识有一些了解,而没有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3.单一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采油工程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课和实验。
讲课方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相对单调,贫乏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实验教学虽然重视实践性,但狭隘于自己的局限性。
实验教学系统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缺乏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失去了更多的挑战和深挖。
三、研讨型教学在采油工程课程中的应用1.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研讨型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意识、思考方法和实践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动手实践。
并且,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和思维方法,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得到全面的提升。
采油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注意字数采油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目前,采油工程的学科教育改革正在加速,成为高校新兴学科考试的发展趋势。
采油工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收获。
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总结采油工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首先,在采油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根据采油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采油本科生的能力特性和就业前景,结合实际经验,综合筛选合适的本科教学改革计划。
改革计划要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相关专业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的实践需求,特别注重实践性教学,增加学习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
其次,采油工程教学改革实践要围绕采油行业深刻理解,立足于实际,从学科本身特点出发,以及学科本身的新变化、新思维出发,优先处理现有教材、题库、教学方法以及参赛技术等问题,不断改进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此外,要落实学校教学改革的实施,以发展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更好地服务采油行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与采油行业相适应的采油工程本科,不断提升采油专业的学科水平,为未来采油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最后,采油工程教学改革实践要与行业紧密结合,与采油知识体系以及实践实验紧密结合,注重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以教学灵活性、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大量实践训练带动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有效学习、自学能力,促进采油工程本科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总之,采油工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应用性,可塑性和多元性,在本科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以推动采油本科教育的发展,提高采油行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采油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内容,以下是本文的结束语。
采油工程教学改革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和支持,在采油工程本科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改革计划,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把采油工程教育的改革实践推向更加高校的新高度。
779字。
高校专业主干课混合式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收稿日期:2017-07-18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改革项目:《采油工程》微信辅助教学平台建设作者通讯:韩国庆(1969-),男(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工程。
一、引言专业主干课不同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专业的核心部分进行学习和理解,在搭建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加深正确的专业理解等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国高校大部分专业主干课都采用传统课堂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普遍滞后于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成果。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为9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
也就是说,学生群体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中流砥柱”。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吸引到课程中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考验。
高校本科生专业主干课大多开设在大三年级,该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明确目标,对专业知识极度需求,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为“低头族”,课堂教学模式面临改革,突破创新才能有更快发展。
二、以“雨课堂”和微信平台为网络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即结合线上数字化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式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新形势下的一种全方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实时有效、覆盖范围广、可视化强、传播速度快等优点,通过面授教学弥补网络所带来的诱惑性强、信息冗杂、答疑困难等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采油工程》课程,充分利用了“雨课堂”和微信平台,将网络教学时间平均分布在每周教学间隙中,督促学生在面授教学之外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课学习,网络教学大多以课后发布习题和上传分享由教师亲自录制的自学视频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时期《采油工程》研讨型教学初探近年来,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工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石油资源的采集和开发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高素质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地质勘探、油藏工程、油井工程等众多领域。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现实工作环境的要求。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些高校开始尝试研讨型教学方法。
研讨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在《采油工程》的教学中,研讨型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已知的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可以提出一个真实的油田开发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地质条件、确定开发方案等。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以小组形式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汇报给全班。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然后,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到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挑战和困难,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实地勘探、操作设备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评价,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采油工程》的研讨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广和应用研讨型教学方法在《采油工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油工程》研究性教学方法初探及实践
作者:马新仿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4期
摘要: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对本科生《采油工程》专业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了《采油工程》专业课的研究性教学新方法,形成了《采油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新模式,探索、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堂讨论;专题调研;考核方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95-03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向[1]。
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在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类似。
所以高校教师应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2]。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陈小鸿等[3]认为,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专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吸收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卢德馨等[4]认为,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就是尽可能地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把科学的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合作精神和严谨作风结合到教学中去。
刘伟忠[5]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命题,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和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获取和应用相关知识,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谢秉智[6]则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新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寻求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组织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研究性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的问题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对于不
同性质的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形式、探究的方法、学生主体性和教师引导性的发挥都是各不相同的。
二、《采油工程》专业课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方法
1.补充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采油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在确保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前提下,完成研究性的教学,最终使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为此,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大纲规定的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取舍,并进行重新组合,把重点讲授、一般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体现本课程各个知识点与采油工程的相互关联。
同时补充教材内没有、而对整个课程非常重要的部分内容。
如相关课程中与采油工程关系较密切的其他课程中的问题,通过给学生提供参考材料、教师适度讲授和学生自学的方式,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
2.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方法。
采油工程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实践性强。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每一小节的重点难点内容为依据,设计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是启发式的问学生,也可以是讨论性的问题,或者由学生自己上讲台给其他学生讲解。
这样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通过这种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营造出了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氛围,使课堂理论教学效果最佳。
3.进行专题文献调研,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专题文献调研的目的是让学生能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自己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自我消化吸收、分析和总结。
通过阅读文献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
本课程总共设置了3~4个文献调研专题,每一专题内容为相对独立的问题。
将全班分为7~8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分组进行文献调研,要求每组学生每人都要查阅不同的文献,自己阅读理解后,各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都理解同组其他学生查阅的内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完成相应的调研成果综述报告和多媒体汇报材料,并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参加全班的研讨会汇报。
每人汇报10~15分钟,同学提问和回答5~10分钟,最后老师点评。
在汇报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能提出问题,汇报小组成员回答,各小组成员还要对汇报小组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评定的内容包括调研的具体内容、汇报者的表达能力、多媒体的准备情况,以及演讲者的表情等方面。
每个小组的汇报者所得成绩为该组成员的成绩。
这样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专题研讨会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培养广大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二是能培养同学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三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在采油工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聘请国内相关专家进行采油工程新技术的专题讲座,或是国外相关院系和专业的老师来校给学生进行授课。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国内外采油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同时也了解了国外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国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改革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传统的期末笔试的考核笔试可能不太适用,因此在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平时学生的各种表现都纳入考核的范畴,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闭卷考试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进行考评,并统一纳入到最后的考核中。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的考勤、课堂回答问题和讨论、期中考试、专题文献调研和最后的期末考试。
强化了学生平时研究性学习的成绩,弱化了期末考试笔试的成绩。
三、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讨论不够积极。
对于老师提出讨论的问题,有部分同学不积极参与,对老师的提问不能回答,对其他同学的讨论没有足够的积极性。
因此,还需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文献调研专题讨论汇报。
通过实践,文献专题汇报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①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专题要求每个学生自己都要查阅文献,并先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然后再汇报。
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或者小组没有很好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执行。
比如有的小组在准备时,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汇报人一人完成,其他人基本上不参与。
主要体现在回答问题,除汇报人以外,其他成员基本上对汇报内容不了解。
②成绩的评定还需要更科学的方法。
目前成绩的评定,除老师的评定以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定也占一定的比例。
但学生的评价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评定的结果不够真实。
总之,通过两年多来在三个年级对《采油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探索出了《采油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尽管还不是很完美,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在今后的实践总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和再实践。
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相信《采油工程》研究性教学模式一定能形成,并在更多的班级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文华.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1):85-86.
[2]武玉红,刘强.关于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6):168-169.
[3]陈小鸿,黄亚平.关于高校研究性教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1):6-9.
[4]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24-25.
作者简介:马新仿(197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和油气藏增产改造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