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程启越张松涛杨刚
[摘要]阐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目的和内容,并以庙塘水库工程为例,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取水水资源论证、取水和退水影响等多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论证结果表明,庙塘水库来水量、水质等能够满足用水需求,水库取退水不会对生态环境和第三者产生较大影响。
工程实施后可以灌溉0. 395×104 hm2农田(其中水田0. 168×104 hm2、旱地0. 227×104 hm2) ,解决工程区3. 51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庙塘水库工程的建设将极大改善项目区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议尽快实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 取用水; 退水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7175(2013) 11-0043-02
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目的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在于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调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项目区周边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和审批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2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内容
水资源论证报告是贯彻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具体形式,依据水利部发布的《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 525-2011)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主要介绍分析范围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气候特征和水文条件等,并结合现场调查和收集的资料,根据分析范围的实际供水量、各行业实际用水量和需水量资料,进行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和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②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是取水是否合理的基本要求,应从节水产业、节水型社会的原则出发,做好取用水合理性论证; ③取水水源论证。
主要是分析论证范围内现状与规划水平年来水量、用水量和可供水量以及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现状取水水源的水质和取水口设置合理性等; ④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
应从水资源基本条件、水功能区管理、水域纳污能力使用、水生态保护及对第三者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取水和退水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⑤取水可行性分析。
根据前述的几方面论证结论,综合分析取水的可行性。
3 实例分析
3. 1 工程概况
为解决贵州省正安县庙塘镇、小雅镇、和溪镇等乡镇的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问题,拟在清溪河一级支流庙塘河上游修建庙塘水库,建设地点位于正安县西面的庙塘镇教良村。
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07 km2 ,河长17. 5 km,河道比降28. 8‰。
水库总库容730×104 m3,
属小(Ⅰ) 型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取放水建筑物等。
工程任务为农田灌溉及农村人畜饮水供水。
水库取放水建筑物布置于右坝段,坝内埋管,放水管末端通过管(渠) 道将水输送至灌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833. 00 m,死水位817. 00 m,大坝取水口进口底板高程为814. 00 m,取放水建筑物设计流量为2. 36 m3/s(其中灌溉流量2. 07 m3/s、农村人饮流量0. 09 m3/s、生态用水流量0. 20 m3/s) 。
3. 2 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
庙塘水库从庙塘河上游取水,工程供水范围为庙塘河两岸及清溪河下游两岸地区,根据水库所处地理位置、取用水特点、退水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情况,确定庙塘水库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为清溪河全流域,流域面积共计1 503 km2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庙塘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流域面积107 km2 ,退水影响论证范围主要是水库灌区退水影响范围。
3. 3 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清溪河属乌江二级支流,芙蓉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域面积1 503 km2 ,河长82.
0 km,河道比降8. 90‰。
分析范围(清溪河全流域) 多年平均流量27. 8 m3/s,水资源总量为8. 77×108 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 650 m3、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 220 m3。
分析范围内无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现仅有1 座小(Ⅰ) 型灌溉水库,4 座小(Ⅱ) 型水库,其余均为小山塘、小型引水及提水灌溉工程,共有农田灌溉工程74 处。
另外,还有47处集镇及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得到分析范围内现状供水量为2 118×104 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 42%; 耗水量1 521×104 m3,占水资源总量的1. 73%。
由此可见,分析范围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说明区域属工程性缺水地区。
3.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庙塘水库供水对象主要为灌区农村人畜饮水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用水定额根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及《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 52/T 725-2011) 拟定,经预测分析,庙塘水库多年平均总取水量为1 424×104 m3/a,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取水量为1 224×104 m3、农村人畜饮水取水量为200×104 m3。
庙塘水库是一座具有农田灌溉、农村人畜饮水供水的综合性小型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建库蓄水改变径流在时间上的再分配,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远景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中,随科技发展和技术升级,以节水、高效为目标,改造灌溉设施和技术,推广节水品种、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结构调整等亦可降低灌溉用水定额,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加强对输水管网的监测,降低管网漏失率等; 加强节水知识宣传,推广节水设备;加强领导,健全节水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等亦可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由此可见,区域是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的。
3. 5 取水水源论证
根据1975-2011 年水文资料,坝址上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 240×104 m3,坝址以上耗水规划水平年较现状水平年增加114×104 m3,占水库多年平均设计径流量的1. 8%。
灌区农田灌溉及农村人饮用水从水库直接有管(渠) 道输水,设计取水量1 424×104 m3/a。
经水库调蓄后,能够满足取水量和取水保证率的要求,工程取水可靠性强。
供水水质达到Ⅲ类
标准,满足用水户对水质的要求。
庙塘水库坝址河床稳定,取水口河段具备成库建坝的地形地质条件,同时取水口的设置也能够满足水库泥沙淤积需求和取水量的需求,因此取水口位置的布设是合理的、可靠的。
3. 6 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
水库供水扣除流域内用耗水、生态流量及库损后来水还能够满足用水需求。
其取水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下游河段生态环境用水方面,工程建成后按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放生态流量为0. 2 m3/s,能够保证坝址下游河段的生态需水量。
水库建成蓄水后,因流速变缓、扩散能力减弱存在水库水质受污染的可能性,但随着库区耕地被淹没、库区居民外迁,库区农业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源将有所减少,在做好蓄水前库底卫生清理以及划定水源地水质保护区控制上游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和限制水产养殖的情况下,水库水质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水库兴建影响的第三者主要是受淹没影响的农民,在移民安置及占地补偿方面按国家的有关法规做到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妥善安置移民。
退水主要是农田灌溉用水退水,属面排放,退水难以集中收集处理。
为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退水造成的面源污染,灌区应尽可能使用低毒或无毒农药,多使用有机肥、少施化肥。
庙塘水库的建设其不利影响确实存在,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予以消除、减免或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同时由于该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有着非常显著的效益,所以其取用水是利远大于弊的,是可行、可靠且经济合理的。
3. 7 水资源论证结论
庙塘水库是贵州省正安县骨干供水水源工程,是庙塘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07 km2 ,主要任务是农田灌溉及农村人畜饮水供水。
水库建成后可灌溉农田面积0. 395×104 hm2 ,并解决农村3. 51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多年平均农田灌溉用水取水量1 224×104 m3/a,农村人畜饮水用水取水量200×104 m3/a。
通过以上对庙塘水库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可知,水库来水量、水质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 水库取退水对生态环境和第三者影响均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同时,水库的建设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4 结语
以庙塘水库水资源论证为例,通过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取水可行性分析等几方面内容做了简要的分析后得出论证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通过对项目取用水方案合理性、取水水源的质量可靠性及取用水量等作出综合分析,进而明确水资源论证结论,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取水许可申请和审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资源司.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M].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案例汇编(2011)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3] SL 525-201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
[4]肖志娟,解建仓,王少波,等.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2):67-70.
[5]孙照东,刘永峰.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水资源论证[J]. 水资源管理,2011(17):40-43.
[作者简介]程启越(1982-),女,贵州遵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规划工作; 张松涛(1976-),男,贵州余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及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作;杨刚(1985-),男,四川绵竹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水文水利计算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