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919.00 KB
- 文档页数:18
初中会考地理笔记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现代通过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相互平行。
- 特殊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 经线。
-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度之和为180°,且东西经相反。
- 特殊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 纬度和经度。
- 纬度。
- 划分:以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 - 30°为低纬度,30° - 60°为中纬度,60° - 90°为高纬度。
- 经度。
- 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
-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经过人们的长期探索,发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1.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一个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2.赤道的纬度是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
四、经线和经度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形状是一个半圆,长度相等。
2.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3.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4.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
同纬度地区,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的时间早。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3.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6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1、天圆地方。
二、认识过程2、根据太阳、月亮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4、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三、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3、海岸观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
5、月食现象。
1、平均半径:6371千米四、地球的大小2、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的长度)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仪。
五、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人们假想的)2、基本结构南极点(S)北极点(N)经线、纬线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定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1)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可称为纬线圈(2)长度:不等长。
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2、特点(3)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4)纬线与纬线之间是平行的(5)纬线的数量:无数条3、纬度的划分及南北纬的判别:(重在理解)将赤道作为纬度的起始纬线,即0°纬线,从赤道开始纬度分别向南、向北增大至90°。
此时会出现无数对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怎么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若一些纬度是向北越来越大,则这些纬度都叫北纬,在度数后标注字母N,例如30°N,若一些纬度是向南越来越大,则这些纬度都叫南纬,在度数后标注字母S,例如30°S。
4、南北纬也可这样判别: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5、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即: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南北半球就很好判断了,后面不再赘述。
低纬度地区:纬度0°~30°的地区6、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中纬度地区:纬度30°~60°的地区高纬度地区:纬度60°~90°的地区7、特殊纬线:(1)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最长的纬线、这样度数的纬线只有1条(2)30°纬线、60°纬线(其意义见第4点)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不等长B.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像两级逐渐递减【答案】 D【解析】【分析】解: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完整的一个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南北两侧纬线长度递减,到南北两极缩小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叫经线,是不完整、长度相等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不管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有无数条。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
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2.下列四幅图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世界政区图B. 自贡旅游图C. 亚洲水系图D. 中国地形图【答案】 B【解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选项中地图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地图、自贡地图,因此四幅地图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自贡地图、四川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故答案为:B。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所以在绘制大范围地区的地图时,往往采用较小的比例尺,而绘制小范围地区的地图时,需要采用较大的比例尺。
3.2019年6月28~2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日本大阪市召开。
图1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G20会议。
初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汇总地球与地图重难点直击地球与地仪球1.地球与地球仪1)东西经度的划分2)东西半球的划分3)低中高纬度划分4)五带的划分5)经纬网定位6)经纬网辨方向7)经纬网算距离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南北极点)2)产生现象(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的公转1)产生现象(太阳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公转轨道面)2)二十四节气(立春和春分不是一个节气、二分而至的时间、每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地图的阅读1.地图三要素2.比例尺(表示方法、比例尺单位要求、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3.电子地图(手机导航地图图幅换不了、道路导航牌不能实时查看车流量等)地形图阅读(等高线地形图)1.山体地形部位的判断2.等高线疏密程度与坡度大小3.等高距3.相对高度判断4.实际生活应用(山体地形部位开展合适的旅游项目;水库的选址)知识速记方法点拨一:经特网定位地球上每个地点的经纬度是固定的,记住一些特殊经纬线通过的地区非常重要,下面这些经纬线通过的地区你记住了吗?1.重要经线:0°经线:伦敦、英吉利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东侧、西非几内亚湾中部30°E 经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黑海海峡东侧、苏伊士运河、南非东海岸60°E 经线: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90°E 经线:叶尼塞河、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100°E 经线: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110°E 经线:包头、东胜、晋陕交界(黄河段)以西、华山、巫峡、怀化、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中部120°E经线:漠河西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澳大利亚西侧150°E 经线: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悉尼) 180°经线: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国际日期变更线120°W 经线:北美西海岸(洛杉矶)90°W 经线:哈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60°W 经线: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侧、南美洲中部2.重要纬线:0°纬线(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逊河口北回归线:撒哈拉中部、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古巴以北30°N 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40°N 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秦岭一淮河:34°N;南岭:26°N;阴山:41°N)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实际运用(1)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等。
2.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种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地球的形状的确定,地图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运动和地图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探究地球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为什么是圆形。
3. 探究地球的运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4. 地图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习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图例等基本要素,并练习阅读地图。
5. 地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学习地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地图的投影、比例尺的确定、图例的绘制等,并进行实际操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并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地球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
2. 评价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识别、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的绘制技巧等。
3. 评价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地球科学的新进展和地图制作的技术发展。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第一章:地球的认识1.1 地球的形状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讲解地球的赤道和极点的概念。
1.2 地球的运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知识2.1 地图的种类介绍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分类。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和用途。
2.2 地图的阅读讲解地图的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第三章:经纬网3.1 经纬度的概念讲解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及其度量单位。
让学生了解经纬度的作用,如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3.2 经纬网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经纬网在地图中的应用,如确定城市、国家的位置。
培养学生运用经纬网判断地理位置的能力。
第四章:地图的绘制4.1 地图的投影介绍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投影方式对地图形状和面积的影响。
4.2 地图的绘制方法讲解地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如地图设计、制图资料准备、绘制等。
培养学生绘制简单地图的能力。
第五章:地图的使用5.1 地图的获取介绍地图的获取途径,如购买、等。
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适合自己的地图。
5.2 地图的应用讲解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如导航、旅游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气候和天气6.1 气候的概念讲解气候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气候是某个地区长期天气状态的平均值。
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强调气候是对长期时间的平均描述,而天气是短期的具体状况。
6.2 气候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通过图表和实例展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候的形成。
第七章:天气系统7.1 气压系统介绍气压的概念和气压系统的类型,如高气压和低气压系统。
讲解气压系统如何影响天气,例如高压系统通常带来晴朗天气,而低压系统则与阴雨天气相关。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 属燕山山脉。
山区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 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海坨戴雪”的景观。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将在小海坨山进行。
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要求赛道海拔不低于1000米, 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 其中速降比赛要求线路长度不少于2000米。
下图示意小海坨国家滑雪中心赛道分布及景观图。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形成半山腰云的水汽主要来自 (哪种风向)。
(2)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四条滑雪道坡度最小... ;落差均超.......(3)国家高山滑雪场中心比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的市场潜力更大,其主要影响因素....................(4)从地形角度分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在小海坨山的原因。
(5)请你为小海坨山冬奥会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结合生活地理学习, 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但对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
所以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做题的能力。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第1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和地球仪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让学生明确运用地球仪, 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并能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达到了解地球仪, 经纬网的目的。
2.学习目标确定7.课堂教学反思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汇总笔记选择题1、为监测石漠化治理状况以及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情况,环保部门最需要利用到的是A.世界政区图B.旅游景点图C.当地遥感图像D.铁路交通图答案:C遥感地图具有覆盖面大、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等特点,更具有快捷、直观的优势,在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为监测石漠化治理状况以及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情况,环保部门最需要利用到的是当地遥感图像,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电子地图的优势。
2、下列图例代表国界的是()A.B.C.D.答案:B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读图可知:A图例表示的是公路,B图例表示的是国界,C图例表示的是长城,D图例表示的是首都。
故选B。
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港口的水面高D.海平面上升答案:B图中反映的事实是从远年归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反映的是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与其余三个事实无关,故选B。
小提示:4、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4万平方千米B.6371平方千米C.5 .1亿平方千米D.960万平方千米答案:C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 .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 .1亿平方千米,故选C。
5、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答案:B地球自西向东围绕着地轴在自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按照逆时针方向自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在1:50000000的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是10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A.500千米B.2500千米C.5000千米D.50000千米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1:50000000,即图上距离1cm代表实地距离500km,那么两点间的距离是10cm,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5000千米。
初中地生易错常考知识点赤峰初中地理知识点之赤峰赤峰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东的边疆地带。
赤峰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以下是初中地理中与赤峰相关的易错、常考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1.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18°53′03″-122°03′36″,北纬41°27′-43°51′之间。
2.赤峰市东临呼伦贝尔市,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西北部与包头市毗邻,西南与鄂尔多斯市接壤,北界俄罗斯。
3.赤峰是内蒙古东部的交通枢纽城市,中心城区离锡林浩特市约30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约440公里,距北京市约650公里。
4.赤峰市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少,蒸发量大,风力较大。
二、自然地理:1.赤峰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约1000米。
2.赤峰市属于石炭纪石英岩地区,地下资源丰富,矿藏主要有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
3.赤峰市境内有多条河流,主要有黑龙江、呼伦河、克尔伦河等,并有较多的湖泊,如乳山湖、太阳湖等。
4.赤峰市属于典型的草原景观,其中有丰富的草原植被,典型的动物有熊、狼、鹿等。
三、人文地理:1.赤峰市是中国的煤炭重要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2.赤峰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护城河遗址、文庙、万佛山石窟等。
3.赤峰市地处交通要冲,是中国最早开通的四座铁路通过的城市之一,也是面向俄罗斯和蒙古的重要口岸城市。
4.赤峰市民族构成复杂,主要包括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形成多元文化的特色。
四、地理问题:1.赤峰市地处边疆地区,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因过度开采导致的环境污染。
2.赤峰市地处地震带,地震频发。
需要制定相应的地震灾害防治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抗震能力。
内蒙古赤峰市地形地貌
赤峰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
山地约占赤峰市总面积的42%;丘陵约占24%;高平原约占9%;平原约占25%。
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
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郊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
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A. B. C. D.(2)拍摄此照片可能在()A. 谐趣园B. 十七孔桥上C. 中午D. 傍晚(3)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4)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A. 政治中心B. 文化中心C. 科技创新中心D. 国际交往中心(5)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A. 北宫门B. 东宫门C. 新建宫门D. 南如意门【答案】(1)B(2)D(3)A(4)B(5)C【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进行,A天气符号为小雨;B 天气符号为晴天;C天气符号为小雪;D符号为雾。
(2)由图可知,谐趣园在颐和园北部,离桥洞较远,在十七孔桥上无法观赏到桥下全部桥洞的“金光”;通过小明朋友圈的内容可知,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不在中午;朋友圈的内容中,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为傍晚。
(3)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金光穿洞”现象,与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
(4)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符合北京城市职能中的文化中心。
(5)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知,新建宫门距离十七孔桥最近,所以应该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新建宫门。
故答案为:(1)B;(2)D;(3)A;(4)B;(5)C;【点评】(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等高线地形图包括了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图中四个地方中,④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左图为家住北京的子欣某天外出时拍的一张照片。
右图为子欣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子欣影子的朝向是()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2)子欣拍照的时间是()A.清晨B.中午C.下午D.傍晚(3)子欣拍摄照片当日,地球公转运行到右图所示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答案】(1)B(2)A(3)A【解析】【分析】(1)由图1中指示牌所标注的方向可知,子欣影子的朝向是正西方向。
故答案为:B。
(2)从图1指向标得知,此时影子朝向正西,说明太阳从东方升起,此时为清晨。
故答案为:A。
(3)从照片上的拍摄日期来看,3月21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图2中的①位置,此时是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故答案为:A。
【点评】(1)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2)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自西向东进行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3)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由南向北流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4.关于下面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B. 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 C【解析】【分析】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M点位N点的东北方向,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160°W,40°N.应位于西半球、北温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赤道)时,N点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5.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两分两至日),完成下列小题。
(1)6月16日地理中考时,地球公转位置接近()A.①B.②C.③D.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湘潭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B.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湘潭春暖花开C.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D.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极昆仑科考站(80°25′S,77°07′E)出现极昼【答案】(1)A(2)A【解析】【分析】(1)6月16日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①点(6月22日前后)。
(2)图中①位置为夏至,此时位于北温带的湘潭太阳高度最高,因此正午时刻影子最短;②位置是秋分,湘潭春暖花开时应为春分前后:③位置是冬至,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湿季草木茂盛;④位置是春分,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点评】(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6.“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让我们随小康一起看世界。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小康晚上给在非洲的表哥打电话,表哥正在午休,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大气运动B.地球自转C.纬度差异D.海陆分布(2)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
这种现象主要与有关。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D.四季冷暖差异【答案】(1)B(2)A【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面的时间比西面时间早。
从图中能够看出,非洲位于亚洲的西面,因此时间比亚洲晚。
(2)根据“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可知,这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
【点评】(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结果。
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1小时。
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7.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A.山地和丘陵B.高原和平原C.山地和高原D.平原和丘陵(2)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A.2.5千米B.5千米C.10千米D.100千米【答案】(1)D(2)C【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图中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2×5=10千米。
【点评】(1)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起伏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
8.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中纬度B.乙地位于高纬度C.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D.丁地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答案】(1)C【解析】【分析】(1)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所以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丙点,故答案为:C。
(2)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的纬度都是50°,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丙地是50°N,是五带中的北温带,丁地是南纬50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9.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A.①地-在山顶俯瞰泰陵B.②地-在山谷观察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C.③地-在鞍部观赏全景D.④地-在陡崖可开展极限攀岩运动项目(2)甲地与泰陵之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A.50米B.100米C.150米(3)影响图中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气候B.河流、交通C.地形、河流D.气候、河流【答案】(1)B(2)D(3)C【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地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不是山顶,故A错误;②地位于山谷,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故B正确;③地不是两个闭合的等高线中间部位不是鞍部,故C错误;④地等高线没有重合在一起不是陡崖,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