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立方根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15.85 KB
- 文档页数:6
立方根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立方根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2. 让学生学会使用立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引入立方根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立方根的意义。
2. 讲解立方根的性质,如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等。
教学步骤:1. 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教学练习:1.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立方根计算练习。
第二章:立方根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如用立方公式进行计算。
2. 讲解如何运用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2. 讲解如何运用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学练习:1. 让学生进行一些立方根的计算练习。
2. 让学生运用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章:立方根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立方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立方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体积等。
2. 讲解如何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立方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如何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练习:1. 让学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让学生进行一些与立方根相关的应用题练习。
第四章:立方根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立方根的知识。
2.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进行立方根的综合练习,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教学步骤: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教学练习:1. 让学生完成一些立方根的综合练习题。
第五章:立方根的拓展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拓展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9课时《6.2立方根(1)》教案一. 教材分析《6.2立方根(1)》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定义,会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实数的概念,对有理数、无理数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立方根的运算法则。
3.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多媒体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另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三次方等于另一个数。
”通过PPT和板书,呈现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进行一些立方根的运算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立方根数学教案标题:立方根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立方根的基本性质。
2. 能够正确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解决与立方根有关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立方根的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和运用立方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比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27立方米,求其边长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sqrt[3]{a}$。
(2)基本性质:①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②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③零的立方根是零。
3. 练习巩固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如何用立方根解决问题。
例如:“求-8的立方根”,“已知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64立方米,求其边长”。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立方根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如何计算立方根。
5.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与立方根相关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立方根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关于立方根的扩展知识,如立方根的历史、应用等,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立方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立方根》优质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6章第3节《立方根》。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立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运算方法,以及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 立方根的运算方法。
3.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提出问题:“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正方体的体积是边长的三次方。
2. 立方根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数的立方是另一个数,那么我们如何求出这个数呢?”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可以得出这个数就是原数的立方根。
教师给出立方根的定义,并解释立方根的性质。
3. 立方根的运算方法:4.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边长。
”学生运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得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立方根的定义。
2. 立方根的性质。
3. 立方根的运算方法。
4.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数的立方是27,求这个数。
答案:3。
2. 题目:已知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边长。
答案: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立方根的知识,哪些学生需要进一步辅导。
2.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巩固立方根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1. 立方根的定义:教师在讲解立方根的定义时,应强调“立方根”就是一个数乘以自身两次后得到的结果。
《立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3)能用开立方运算求数的立方根,体会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立方根的意义、性质.2、教学难点:本节难点是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三、教法分析:定义推导上:采用引导探索法.定义应用上:采用递进练习法.用类比及引导探索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立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四、学习方法:观察、猜测、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口答:(1)平方根的概念?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0)的平方根?(2)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负数有没有平方根?0平方根是什么?(二)合作学习:给出一个3×3×3魔方,并提问这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单位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三)想一想:1、要做一个体积为27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模型,它的棱要多少长?你是怎么知道的?2、什么数的立方等于-27?归纳:1.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X3=a,把X叫做a的立方根.如53=125则把5叫做125的立方根.(-5)3=-125则把-5叫做-125的立方根.数a”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2.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也是互为逆运算,因此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立方运算来求.(四)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8 (2) 8(3) (4)0.216 (5)0 引导学生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得出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2、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3、0的立方根还是0.让学生说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是本身的数分别是多少?.练一练:抢答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827的立方根是±23(2)25的平方根是5 (3)-64没有立方根 (4)-4的平方根是±2 (5)0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0(6)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例2、求下例各式的值:(教师讲解,可以提问学生)(五)当堂检测计算:(六)归纳小结:学生概括: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那些知识?2、你能总结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异同点吗?教师概括:相同点: (1)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有一个是0(2)平方根、立方根都是开方的结果.不同点: (1)定义不同.(2)个数不同.(3)表示方法不同.(4)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不同.(七)布置作业827-+《立方根》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3、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4、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已经有一定掌握。
但是,立方根与平方根虽然在概念和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把握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和示例。
3.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
例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的棱长与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性质,与平方根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以及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可能在理解立方根时会受到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会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2.难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例法:教师运用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立方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立方根的定义,解释立方根的概念,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立方根的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知识,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
2023立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6.2立方根》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或计算器求某数的立方根.3.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过程与方法】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情感态度】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能作出正确的处理.【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填写,并探求交流立方值与平方值的不同.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表述各自总结的结论.【教学说明】求立方运算时,当底数互为相反数,其立方值也互为相反数,这与平方运算不同,平方运算的底数为相反数时,平方值相等.故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值,但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值.引出立方根定义:若x3=a,则x为a的立方根,记为 .根据上述定义,请学生口述下列问题的结果,并推广到一般规律.《立方根》课后练习一、认认真真选(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的立方根是-1B.-1的平方是1C.-1的平方根是-1D.1的平方根是±1立方根同步练习要点感知2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0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预习练习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B.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负数没有立方根D.一个不为零的数的立方根和这个数同号,0的立方根是024.很久很久以前,在古希腊的某个地方发生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人们找不到水喝,于是大家一起到神庙里去向神祈求.神说:“我之所以不给你们降水,是因为你们给我做的正方体祭坛太小,如果你们做一个比它大一倍的祭坛放在我面前,我就会给你们降雨.”大家觉得很好办,于是很快做好了一个新祭坛送到神那里,新祭坛的棱长是原来的2倍.可是神愈发恼怒,他说:“你们竟敢愚弄我.这个祭坛的体积不是原来的2倍,我要进一步惩罚你们!”如图所示,不妨设原祭坛边长为a,想一想:(1)做出来的新祭坛是原来体积的多少倍(2)要做一个体积是原来祭坛的2倍的新祭坛,它的棱长应该是原来的多少倍立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立方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立方根。
2. 掌握立方根的符号表示。
3. 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立方根的概念。
2. 简单的立方根计算。
教学难点:1. 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复习一下平方根的知识。
例如,“请问√16等于多少?”等。
Step 2: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教师解释立方根的概念,并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
例如,“假设一个木块的体积为27立方厘米,那么该木块的边长是多少?”等。
Step 3:讲解立方根的符号表示教师介绍立方根的符号表示。
例如,“3√8表示什么意思?”等。
Step 4: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立方根计算题目,让学生完成。
例如:1. 计算 3√27。
2. 计算 2√8。
3. 计算 2√64。
Step 5: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家的花坛体积是216立方厘米,边长是多少?”等。
Step 6:总结和拓展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下节课要复习和做作业。
Step 7: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完成课后练习题、应用题等。
Step 8: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Note: 教案中的例题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立方根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立方根的定义。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步骤。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的概念。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1.4 教学准备立方根的定义PPT。
求立方根的例题PPT。
1.5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概念,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立方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步骤,让学生通过例题学习并巩固。
第二章:立方根的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性质。
让学生能够运用立方根的性质解决问题。
2.2 教学内容立方根的性质。
运用立方根的性质解决问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性质。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立方根的性质解决问题。
2.4 教学准备立方根的性质PPT。
运用立方根性质解决问题的练习题PPT。
2.5 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立方根的概念,引出立方根的性质。
2. 讲解:讲解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立方根的性质解决问题。
第三章:立方根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让学生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准备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PPT。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PPT。
3.5 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立方根的性质,引出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讲解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立方根的综合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6章立方根
教学设计
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立方根的定义
2. 立方根的运算规则
3. 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4.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立方根的概念:通过实例或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立方根是什么。
2. 解释立方根的定义:简明扼要地解释立方根的定义和符号,并给出几个例子。
3. 讲解立方根的运算规则:介绍立方根的运算规则,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4. 示范立方根的计算方法:通过多个例题,演示不同类型的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5. 练与巩固:在黑板上出示若干立方根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计算。
6.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选择一个与立方根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立方根的知识。
教学资源
- 教科书《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课件或投影仪
- 黑板和白板笔
- 学生作业本
评估方式
1. 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和解题过程来评估他们对立方根的理解程度。
2.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立方根的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
1. 邀请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立方根的小实验,加深他们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
2. 让学生自主搜索并分享立方根在工程、建筑等实际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该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对于乘方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是新的知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数的认识也是初步的,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难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立方根的定义、实例、练习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小组合作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用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
同时,讲解求立方根的方法,如用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求立方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第七章:立方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6.2立方根”章节的教学设计。
在学习此章节之前,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知识点:平方数、完全平方数、立方数、完全立方数、乘法分配律、乘除律、指数运算等。
此章节是整个教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是介绍立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和数学基础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熟练掌握计算并简化立方根的方法;•锻炼学生的代数计算能力。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严谨精神。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回忆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让学生反思:如果根号内的数字是2的幂次方,我们会怎么计算它的根号呢?当数字为3的幂次方时我们怎么计算它的立方根?3.2 讲授环节3.2.1 立方根的概念立方根是一个数的三次方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我们可以将∛a表示为 a的 1/3 次幂,即∛a=a^(1/3),或者写成 a 的 3 次方根。
3.2.2 立方根的计算方法•性质1:对于a、b为非负实数,则∛ab=∛a×∛b;•性质2:对于a、b为正实数,则∛(a/b)=∛a/∛b;•注意事项:当数字a为负数时,则∛a为负数。
3.2.3 立方根的应用掌握了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将学习一些关于立方根的应用。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以一些例子来说明:例1:水箱的体积为1000升,求水箱的边长。
解析:设水箱的边长为x,则水箱的体积为x³,因此,题目所求即为1000=x³,解得x=10(单位:m)。
例2: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96平方厘米,求正方体的边长。
立方根教案人教版【篇一:立方根教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6.2 立方根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立方根.3.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立方根)的大致范围.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及求法.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及求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的教学.二、新课教学1. 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 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该是多少?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 m,则x3=27.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因为33=27,所以x=3.因此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为3 m.归纳: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2. 探究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你能发现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吗?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因为()3=0.064,所以0.064的立方根是();因为()3=0,所以0的立方根是();因为()3=-8,所以-8的立方根是();因为()3=-88,所以-的立方根是(). 2727归纳: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类似与平方根,一个数a的立方根,用符号“3a”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3. 探究因为=,-=;因为27=,-27=27.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数,一般地,3 a=-a.三、课堂小结1. 立方根和开立方的定义.2. 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的特征.3.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四、布置作业教材p51、p52习题6.2第1、2、3、5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一、复习引入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的教学.二、新课教学1.问题:350有多大呢?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因为33=27,43=64,所以3<<4;因为3.63=46.656,3.73=50.653,所以3.6<<3.7;因为3.683=49.836 032,3.693=50.24 349,所以3.68<<3.69;?? 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得到更精确的3的近似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50=-3.684 031 49??事实上,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它们.2. 利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的步骤及方法: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和求平方根的步骤相同,只是根指数不同. 步骤:输入→ 被开方数→ =→根据显示写出立方根. 例:用计算器求-5(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可以按照下面步骤进行:→ 被开方数→ =→ 1.709975947. 所以,-5≈-1.71.三、练习教材p51练习2.四、小结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2.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五、作业教材p52习题6.2第4、8题.【篇二:(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课题:6.2 立方根教学目标: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重点:立方根的运算难点:立方根的概念及其运算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问题1:什么叫做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即: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记作:_______9的平方根记作:_______144的平方根记作:_______答案:,追问:怎么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填空:(1)2的平方根是________;(2)0的平方根是________;(3)-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答案:0,没有平方根问题2:平方根具有什么性质呢?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二、探究1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棱长应该是多?追问1:你还记得正方体的体积与棱长有什么关系吗?答案:v=a3追问2:谁的立方等于27呢?解:设这种包装箱的棱长为xm,则x3=27∵ 33=27∴ x=3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三次方根).即: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 33=27∴____是27的立方根答案:3练习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解:(1)∵(-3)3=-27∴-27的立方根是-3(2)∵(333)=3 2833的立方根是 82 ∴ 3(3)∵(-4)3=-64∴-64的立方根是-4填空:答案:1,-8,27,-27,1,-2,3,-3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追问:左右两图中的运算有什么关系?想一想:到现在我们学了哪些运算?答案:加、减、乘、除、乘方、开方.三、探究2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2 )3 =8,∴ 8的立方根是();∵()3 =0.064 , ∴ 0.064的立方根是();∵()3 = 0,∴ 0的立方根是();∵()3 =-8 ,∴-8的立方根是();∵()3 =-88 ,∴-的立方根是(). 272722,- 33答案:2,0.4,0.4,0,0,-2,-2,-追问:你能发现正数、0和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吗?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2)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3)0的立方根是0. 一个数a读作:“三次根号a”,被开方数:a;根指数:3;根指数3,不能省略!8的立方根,表示为:__________的立方根8的根指数是2,根指数2,可以省略!思考:你能归纳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异同点吗?(2) 25的平方根是5 ()(3)-64没有立方根()(5) 0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0 ()追问1: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那些?追问2: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有那些?答案:0,1四、探究3填空,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2,-2,=,-3,-3,==.例:求下列各式的值:1(2);(3.13-;(3- 24解:(2)14;练习3:求下列各式的值:1(2);(3)3.3=-;(3)3=-9 5解:(2)-12;五、探究4问题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0.001).解:(1)8 、=,显示:2.=2.(2)1845、=,显示:12.264 940 81.≈12.265.强调:有些计算器要用到第二功能键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答案:如第(1)问中,按键顺序为:2nd f、8 、=问题2: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规律: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3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1位.问题3:0.001)吗?并利用刚才的得到规律说出≈4.624≈0.4624≈46.24 想一想:答:不能六、应用提高1. 你能比较3,4解:∵33=27,∴ 3=∵ 43=64 ,∴4=∴3 4强调: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立方根也越大.2. 求下列各式中的 x:(1)9x3+72=0;(2)2(x-1)3=54.解: (1) 9x3+72=09x3=-72【篇三: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立方根教学设计】数学课时教学计划。
人教版立方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立方根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一道立方根相关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习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介绍立方根的概念和符号。
解释立方根与立方的关系,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含义。
3. 计算方法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步骤演示,讲解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首先介绍开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推导立方根的计算公式。
最后,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计算练习。
4. 计算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立方根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练习。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解决。
例如,计算一个立方体的边长、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等。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6.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些与立方根相关的拓展应用问题,如立方根的逆运算、立方根的近似计算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7.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立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回顾和梳理,加深学生对立方根的理解和记忆。
8.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讲解、计算方法讲解、计算练习、实际问题应用、拓展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理解立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人教版立方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立方根的方法。
3.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立方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提问和示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你能猜出这个数是多少吗?”Step 2 讲解立方根的计算方法教师讲解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包括近似计算和精确计算两种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示计算立方根的步骤和方法。
Step 3 练习计算立方根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计算立方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值计算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立方根的技巧。
Step 4 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某个物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你能猜出这个物体的边长是多少吗?”Step 5 总结和拓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立方根的相关知识。
Step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作业可以包括计算立方根和解决实际问题两部分。
Step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概念、讲解计算方法、练习计算和解决问题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并掌握计算立方根的方法。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立方根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人教版立方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科书、练习册等。
2. 材料准备:相关的立方根计算题目和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与立方根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立方根的概念,即一个数的立方根是指与该数相乘后等于该数的数。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含义。
3. 计算方法:向学生介绍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即利用数表、近似估算和计算器等工具进行计算。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计算方法的使用技巧。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个立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厘米,让学生计算该立方体的边长。
5. 拓展应用:通过更复杂的题目和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某个球的体积是8000立方厘米,让学生计算该球的半径。
6.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与平方根进行对比,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7.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展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帮助改进。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知识,再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