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4
3.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教材与学情分析1、本节教材"温度的变化" 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人手,从图象中获取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经历从数学的角度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体会图象在表达两变量间变化关系的直观性,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教材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函数思想,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为以后顺利过渡到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对用图象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体验,积累有了一些生活的经验;具有初步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3、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4、理解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对变量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语言描述的合理性,培养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和准确性.情感与态度目标:从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所蕴含的数学美.教学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图象,再根据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对图象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教学难点从图象中获得一些信息与在现实情景下用语言进行描述之间的等价转化;用图象法来反映两变量之间关系,解决自己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根据图象的特点来研究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同学们见过股市走势图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你能看懂这些图象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图象来表示一些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上证指数271 3,02 T-2.81滋3.23%2.18%1.09%□%-1.03^-2.13^-3益玄&30 -10:30 -11:30 -14rDO 15:00下图是老师绘制的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直观形象地表达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你能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吗?温度/C(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12时呢?(2)这一天的最咼温度是多少?是在几时达到的?最低温度呢?(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低温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营造良好根据老师联系生活氛围,激发学提出的问实际创设生好奇心,引题,联想问题情导学生快速刖面学过境,激发进入状态. 的知识,学习兴2、启发引导积极思趣,调动学生思考分考,探求学生的积析,从多个角最佳方极性与主度展开联想. 案. 动性.1、让学生展1、学生根通过对层示自己的分据自己的层推进的析过程. 生活经验问题串的2、引导学生积极寻求形式逐步将新旧知识最佳表述引导学生联系起来,发方式. 获得图象现新问题,利2、学生展所传达的用所学知识示自己的信息,熟解决新问题,分析与解悉图象语引导学生进决过程. 言,培养行自主探究,3、在老师学生自主获得新知. 的引导下探索的意分组讨识和能论. 力,使学4、与同桌生在探索进行交的过程中流. 形成自己5、总结. 的观点,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多少时间?(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B点呢?就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象特征,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得出哪些看法?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小结: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1)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变量,因变量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图象中准确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使学生感受函数思想,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为以后顺利过渡到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并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教学难点: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设置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4、理解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对变量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语言描述的合理性,培养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和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所蕴含的数学美.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能准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会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利用图象深刻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等。
四、教学策略分析
首先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从图象的角度进一步感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思想,体会几何直观的作用,进一步积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探究新知,知识迁移,实践操作等环节,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经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知识迁移,实践操作等环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根据图象预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为后期学习函数图象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