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6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作者:庞晓彤
来源:《西部学刊》2020年第13期
摘要: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进行儿童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该理论符合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符合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从不同角度指导着今天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其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难当头,教育救国;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拨乱反正,重振幼教。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以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五指活动课程”为基础,衍生出了我们当代学前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五大领域课程;采用游戏法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在批判继承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道路。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历史影响;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3-0119-03
陈鹤琴(1892 - 1982 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而伟大的贡献。陈鹤琴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尤其是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自己伟大的理想抱负,并且付诸实践论证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方向。陈鹤琴先生的一生就像是一盏奋进在逆境中的明灯,用自己的双手将幼儿教育托举到新的高度。
一、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赋予其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陈鹤琴先生这五条要求无一不体现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陈鹤琴先生注重人的身体发展,主张人首先要有健全健康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才是个人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建设祖国、建设社会、建设每一个小家庭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力代表着一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与潜能,代表着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程度,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性。同时,人还要学会互助合作,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在追求远大志向与理想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实现。最后,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服务精神,要有服务精神的意识和态度,懂得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最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先生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只有自然、社会中的教育要素才最能促进幼儿自然的发展,让幼儿感受自然状态下自然环境的魅力,感受伟大的大自然给予我们宝贵的礼物。只有让儿童把自然、社会中的要素当作所需要学习的书本,儿童才能在原生态环境中汲取最为原生态的知识,在自然的环境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理解世界、探索世界,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回报祖国。陈鹤琴先生认为,传统书本上的知识较为分裂,知识与知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是相互孤立的存在,不应该将传统的课本看作唯一的教材,传统的教材过分拘泥于课程上死板的知识,儿童如若不能亲身体验知识的趣味性,那儿童学到的知识就将永远是不可利用的知識,不会利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迁移,不能够学以致用,导致知识本身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儿童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下感受自然的教育,同时也可以激发儿童对于大自然探索的积极性与好奇心。
“活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以往的学科中心组织形式,对儿童的教育并不是传统分科进行教育,而是将所有科目看作一个系统的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课程”。按照陈鹤琴先生“五指活动课程”的设想,儿童是学习的主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学习特点,并且这种自主性的活动代替了以往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儿童更高效的吸收所学的知识。“五指活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是割裂开的独立部分,追求的是完整的儿童发展过程,追求的是整体的儿童生活。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 [1]。“活教育”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儿童的自主行为。也就是儿童的学习是以“做”为基础,确保
儿童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在教学中鼓励儿童独立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只有这样,儿童才能真正的消化吸收这些书本上的知识。这才是激发儿童主体性与主动性的最有效的手段。第二,需要教师积极适时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钻研自己的教育技巧,仔细观察学习中的儿童,善于去引导、鼓励儿童,用积极的引导语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站在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进入课堂,进行朋友式教育,与儿童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互动,主动激励儿童,而不是惩罚式和灌输式的教学。
二、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
(一)国难当头,教育救国
1923 年,陈鹤琴先生萌发了一个想要进行教育探索的想法,并于同年的秋天进行了一次中国化、科学化、本土化幼稚教育的尝试与探索。他在江苏省南京市自己的住宅内开办了鼓楼幼稚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亲身的实践中去,经过不懈的实践与实验,不断地摸索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之路。
20 世纪 30 年代,国内战事不断,国内时局的动荡和国民政府的态度,让陈鹤琴先生清楚地意识到,战争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境地。1935 年,在国家、民族和千百万儿童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陈鹤琴先生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2]。在文中,他提出了充满温情的九条夙愿。陈鹤琴先生的夙愿不仅是对儿童权益进行保护的体现,也是他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这也是陈先生的肺腑之声,埋藏在心里最急迫的宏愿,也是他对儿童真挚之情的体现,陈鹤琴先生对儿童教育的关注淋漓尽致地体现到他这发自肺腑的夙愿之中。
国难当头,陈鹤琴先生更感到了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重大,他被推举为上海各慈善救济团体难民教育委员会的负责人,为数十万难民的生活救济、生产自救和普及教育而奔走,他的足迹遍布各租界的难民收容所 [2]。在国难当头的时代境遇下,陈鹤琴先生毅然愤起,努力实践教育救国。
(二)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表示:“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很喜欢我。”[3] 他在 1914—1919 年间受到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熏陶,系统地掌握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这也为陈鹤琴科学儿童观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使其儿童观为大众所认可、被社会所认同,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正确地看待儿童、教养儿童。
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充分体现了其辩证地看待事物的科学方法,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有所利用也有所摒弃,他结合了我国当时教育事业发展的境遇,提出了中国儿童的三个特点。他把自己的儿童观建立在中国儿童的“三个不同于”之上:即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不同于洋人、儿童不同于古人 [4]。这“三个不同于”,是陈鹤琴儿童观的理论支撑,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远不同于成人的,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给予他们独特的发展空间,不能揠苗助长。儿童是不同于洋人的,国家社会制度不同,儿童从出生后所受到的思想上的影响也就不同,与洋人是有区别的。儿童也是不同于古人的,时代在发展、在变化,教育儿童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跟随儿童发展而不断的变化,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是完整的、科学的,体现出了现代儿童观的一般特点,同时还反映着当时中国儿童的现实发展状况。
(三)拨乱反正,重振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