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11.47 KB
- 文档页数:2
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推广。
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内容和考试体系,新课程更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通过新课程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适应新学科、新课程和新教学方式的变化。
一、挖掘学生内在的兴趣点和需求
实施新课程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
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比如,将奥林匹克数学、生动的物理、新媒体技术等与原有课程进行融合,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实践和探究,来加深自己的认知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此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非常重要。
比如,在文化和语文教育中,可以采用影视剧、情境剧、沙盘游戏等方式,拉近学生与学科内容的距离,提高对文学和语文知识的兴趣。
三、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
课程改革旨在重视学生的差异化学习。
因此,建立一个用于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个性化学习档案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系统,教师可以得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需求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习能力,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组织针对性的辅导活动
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科掌握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有序。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要,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补习、强化训练、科技守护等活动,让学生感知专业辅导和个性化服务的力量,提升学生自身和学科的素养和能力水平。
总之,实施新课程需要全面照顾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学生提供质量高、内容新、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践新课程时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只有把握了这个核心,整个学习过程才能够走向深层次、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