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名词解释及代号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经济指标详细解读经济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读一些常见的经济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数据。
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
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该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居民和企业)生产活动的总价值。
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两种。
名义GDP是按当年的价格计算,而实际GDP则是经过通胀调整的考虑实际购买力的数值。
GDP的增长率可以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的重要主导指标之一。
二、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篮子常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的指标。
它反映了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的高低以及通货膨胀水平。
CPI的变化对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个人的消费决策都有重要影响。
CPI的上涨意味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而CPI的下降则意味着货币升值、购买力上升。
三、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它反映了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总水平的高低。
PPI的上涨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而PPI的下降则意味着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的盈利和消费者的购买力。
四、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
它是指在劳动力人口中正在寻找就业机会但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上升通常意味着经济活动放缓,而失业率的下降则意味着经济活动增强。
五、财政赤字(Fiscal Deficit)财政赤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的指标。
它表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的增加可能导致国家债务的增加,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_经济指标解读大全经济指标解读大全一、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包含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方面的经济活动。
1. 定义:GDP指的是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 计算方法:GDP的计算可以采用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出法是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统计不同产业的产出值并加总得到GDP。
3. 解读:GDP的增长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增长率高表示经济发展迅速,增长率低则表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衡量一段时间内消费品和服务物价变动情况的指标,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参考。
1. 定义:CPI指的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2. 计算方法:CPI的计算通常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并加权合成。
3. 解读:CPI的上升意味着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风险。
政府和央行通常会根据CPI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
三、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对分析通胀、预测企业盈利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 定义:PPI指的是衡量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情况。
2. 计算方法:PPI的计算通常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并加权合成。
3. 解读:PPI的上升可能对企业的盈利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生产成本的增加可能使得产品的售价上升。
四、PMI(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衡量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运行情况的指标,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扩张或收缩。
1. 定义:PMI指的是采购经理人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运行状况的调查指数。
2. 计算方法:PMI的计算通常通过采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新订单、供应商交货和就业等数据,并加权计算得到。
3. 解读:PMI值高于50表示经济活动扩张,低于50表示经济活动收缩。
常用经济统计指标与术语1. GDP(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核心指标。
它代表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用于计算的数据包括各个行业的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GDP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
CPI是监测通胀水平和价格稳定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CPI的计算方法包括选择代表性商品和服务、收集价格数据和计算价格指数。
CPI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经济中的通胀水平,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货币政策、调整物价和工资水平。
3.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简称PPI)是衡量生产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出售生产成品的价格变动的指标。
PPI反映了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化情况,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
PPI的计算方法和CPI类似,但它关注的是生产领域而不是消费领域。
PPI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情况,对于制定产业政策和预测通胀也具有重要意义。
4. 效率指标效率指标是衡量资源利用程度和经济绩效的指标。
常见的效率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比、全要素生产率等。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投入产生的产出量,资本产出比是指单位资本投入产生的产出量,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单位综合要素投入产生的产出量。
效率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经济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于提升经济增长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_经济指标解读大全经济指标解读大全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经济指标成为了评估和分析经济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经济指标的解读大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通常以货币数值表示。
它包括国内各类企业和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
该指数可以反映物价水平的涨跌情况,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CPI上升时,说明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消费能力下降,物价上升;反之,CPI下降则说明物价下降。
四、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的指标。
该指数可以反映企业原材料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
PPI的上升意味着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上升,而PPI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原材料价格下降。
五、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
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状况。
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意味着就业水平提高,经济活力增强,而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就业市场疲软。
六、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收入除以总人口后得到的平均值。
人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
七、贸易顺差与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减去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后的差额。
贸易逆差则是进口超过出口的情况。
贸易顺差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收支情况。
八、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总量。
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应对国际支付和维持汇率稳定。
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增强,经济稳定性提高。
九、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的人所占的比例。
常用经济指标含义及缩写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人均GDP 就是GDP除以人口基数。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有,CPI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电脑中的CPI(Characters Per Inch)、衡量计算机性能的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管理学中的CPI(Common Performance Indicator) 等。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 Producer Price Index):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汇总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
这些术语和指标对于理解经济形势、制定政策以及进行投资决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它们可能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下面,我将为大家汇总并解释一些常见的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简单来说,GDP 计算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这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年内生产了大量的汽车、粮食、提供了各种服务,并且出口大于进口,那么这个国家的 GDP 就会增长。
反之,如果生产减少、消费下降、出口小于进口,GDP 可能会下降。
GDP 的增长通常被视为经济繁荣的标志,而 GDP 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
但需要注意的是,GDP 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如环境质量、社会公平等方面。
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普遍上涨水平的指标。
它表示一段时间内物价上涨的速度。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意味着同样的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变少了,也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这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使得储蓄的价值减少,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等。
通常,通货膨胀率是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指标来计算的。
如果 CPI 从去年的 100 上升到今年的 105,那么通货膨胀率就是 5%。
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给经济带来不稳定和风险。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常用经济指标含义及缩写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人均GDP 就是GDP除以人口基数。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有,CPI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电脑中的CPI(Characters Per Inch)、衡量计算机性能的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管理学中的CPI(Common Performance Indicator) 等。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 Producer Price Index):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
经济学指标名词解释1. GDP(国内生产总值):哎呀,GDP 呢就像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总成绩单!比如说,咱中国每年的 GDP 增长,那可真是厉害啦!就像一个学生成绩越来越好一样让人兴奋!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咱平常说的国家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看这个 GDP 啦!2.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嘿,CPI 就像是衡量物价这个小怪兽涨得快不快的尺子!比如说,这个月 CPI 涨了,那可能我们买东西就要多掏钱啦!它反映的是居民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要是CPI 一直涨得厉害,那咱老百姓可得头疼咯!3.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哇塞,PPI 可以看作是工厂生产东西成本变化的晴雨表呢!好比说,PPI 上升了,那工厂的成本可能就高啦,那最后到我们消费者手里的东西可能也会贵哦!它衡量的是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这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呀!4. 失业率:哎呀呀,失业率就像是经济健康的警报器呀!要是失业率高了,那好多人找不到工作,多着急呀!比如说一个城市失业率上升了,那人们的生活压力可就大了。
它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政府可得好好关注这个指标呢!5. 利率:嘿哟,利率就像是资金的价格标签!比如说银行利率提高了,那我们存钱可能就更划算,但借钱可能就更难咯!它决定着借款的成本和储蓄的收益。
这对我们的理财规划可重要啦!6. 汇率:哇哦,汇率就像是不同货币之间的跷跷板!当汇率变动时,我们换外币的钱数也会变哦!比如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了,那我们出国旅游或者买进口商品的花费就不一样啦。
它表示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对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影响很大呢!7. 通货膨胀率:哎呀,通货膨胀率就像是物价上涨的小火箭呀!要是它太高了,那我们的钱可就不值钱啦!比如说以前一块钱能买好多东西,现在就不行咯。
它衡量的是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程度。
1、CPI (英文全称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
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
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2006年我国某个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7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我国2007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2006年为基期)=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我国CPI增长率从07年5月开始一直高于3%,一直到08年2月创高峰%(有不少人认为雪灾与春节等因素是导致2月份CPI继续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下,今年下半年CPI增长率逐步降低,11月为%,也就是表示,生活成本比之前前平均上升%。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2、PPI(英文全称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经济指标名词解释失业率:Unemployment 他作为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预示着该国当前与前景发展的好坏,势必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对汇率产生重大影响。
非农就业人口: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美国的就业报告数字,与失业率一同公布,通常公布时间为每月第一周的周五。
国民生产总值:GNP 目前各国每季度公布一次,它以货币的形式表现了该国在一个时期内所有部门的全部生产和服务的综合,是不同经济数据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
生产价格(物价)指数:PPI 显示了商品的成本(生产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未来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今后消费的价格,消费心理的改变。
消费价格(物价)指数:CPI 反映了消费者目前所花费在商品和劳务等的价格变化,显示了通货膨胀的变化状况,是人们观察该国通货膨胀的一项重要指标。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包括一切从工资及社会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
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包括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
消费信心指数:反映该国国民对其经济发展的看好程度,预示了未来消费支出的变化。
工业生产指数:Industrial Production 工业生产指数反映了该国生产和制造业的总生产情况。
住房开工率:Housing Starts 衡量该国建筑业活跃程度的指标,由于建筑业为经济发展变化周期中的先导产业,预示未来经济的变化。
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分界线,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的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经济的萎缩。
全美采购经理人协会指数:NAPM 美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与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在前后两天公布。
常用经济指标与术语一、综合经济指标1、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
即所有常驻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以此有三种计算方法:(1)、生产法:即从生产角度来说,地区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后的差额。
总产出是指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中间消耗是指在相应的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公式为:地区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2)、收入法:即从要素收入角度来说,地区生产总值是各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
公式为:地区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性收入,实物收入和为劳动者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
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基本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
生产税净额是指常驻单位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支付给常驻生产单位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它包括一是生产者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二是从专营专卖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中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和利润。
三是依照规定向政府支付的有关规费。
营业盈余:是体现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代表常驻生产单位因承担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3)、支出法: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说,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国内投资加消费加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
公式为:地区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净出口是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全部生产活动的成果,既包括物质生产成果,也包括劳务活动成果。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指按人口平均的地区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2、三次产业: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汇总经济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领域常常会涉及到各种专业术语和统计指标。
对于经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的含义和用途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进行解释和汇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领域的知识。
一、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的指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衡量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比较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二、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用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CPI常用于通货膨胀程度的衡量,也可以用来进行国际物价比较。
三、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一篮子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
PPI 用于反映生产环节的物价变化,通过对比PPI和CPI的变化,可以了解生产环节的物价压力。
四、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普遍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潜力。
六、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形成的外汇收入超过外汇支出的现象。
贸易逆差则是指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形成的外汇支出超过外汇收入的现象。
贸易顺差有利于国家的外汇储备的积累,而贸易逆差则会加剧国家的外汇压力。
七、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在劳动力人口中没有工作但有就业意愿并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
八、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流通的货币总额。
主要(zhǔyào)经济指标解释1、地区(dìqū)生产总值: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chánɡ zhù)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其计算方法有三种(sān zhǒnɡ):(1)生产(shēngchǎn)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支出2、财政总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财政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几经变化,目前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等。
(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chéngshì)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bāokuò)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ɡuó yǒu qǐ yè)计划亏损补贴(bǔtiē):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3、公共(gōnggòng)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就是一般预算收入。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
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常用经济指标含义及缩写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人均GDP 就是GDP除以人口基数。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有,CPI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电脑中的CPI(Characters Per Inch)、衡量计算机性能的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管理学中的CPI(Common Performance Indicator) 等。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 Producer Price Index):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
最全常用经济指标及解释经济指标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在经济领域,有许多常用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以帮助分析家和决策者了解经济的运行情况。
本文将介绍最全常用的经济指标,并对其含义和解释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我们对经济指标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济指标及其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主要指标。
一般分为实际GDP和名义GDP,前者考虑了物价因素,后者未经物价调整。
2.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篇短文的水平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篇短文一篇短文的购买力变化,并用以评估通货膨胀的程度。
CPI的计算方法通常涉及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加权平均价格。
3.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篇短文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价格的指标。
PPI的变动可以预测价格潮流,对企业决策和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
4. 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空闲程度的指标。
它是指在劳动力人口中,没有找到工作但主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对经济有重要的影响,高失业率意味着经济不景气,低失业率则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
5.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总量。
它通常被分为不同的货币供应量,如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6. 对外贸易顺差/逆差对外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贸易上出口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超过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逆差则相反,表示进口超过出口。
对外贸易顺差/逆差是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投资增长率投资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增长百分比。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直接用于生产的固定活动资产,如房屋、设备、土地等。
常见的经济指标简称和含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查看数据的时候,发现一些缩写字母表示的指标,比如GDP、GNP、CPI、PPI、PMI,一眼看过去挺眼熟的,但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或者会对相似的几个指标张冠李戴?以下小编为大家带来在数据整理中常见的5个指标的缩写及释义。
GDP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汇率;反之,则利润微薄。
一般情况下,如果GDP 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经济衰退。
GNP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该国家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驻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驻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驻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
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CPI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经济指标名词解释及代号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 P=C+I +G+(X-M);用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
注:C---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
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
I---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G---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X---出口M---进口X-M:净出口(进出口的差额)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4、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如增值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经济指标名词解释及代号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 P=C+I +G+(X-M);用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
注:C---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
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
I---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G---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X---出口
M---进口
X-M:净出口(进出口的差额)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4、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如增值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5、个人收入(PI):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净税收:指生产与进口税和补贴的差额。
统计误差:指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账户中统计劳动者薪金收入时出现的误差。
个人各项支出指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利息支付及个人对本国政府和国外的转移支付。
7、两部门经济: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
公式:Y=C+I
8、三部门经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
公式:Y=C+I+G
9、四部门经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及对外贸易。
公式:Y=C+I+G+(X-M)
10、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
政府借债一般有短期债、中期宅和长期债三种形式。
短期债一般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利息率较低,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三种。
中长期债一般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期限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
11、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2、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4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3、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
货币工资(W)
价格水平(P)
就业量(N)
资本存量(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