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的学前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学前教育史——外国学前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外国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1. 欧洲: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英国。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Friedrich Froebel)被认为是幼儿园之父,他在1837年于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强调通过游戏和自然探索进行学习。
2. 美国: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学前教育理念也传入了美国。
19世纪末,美国开始出现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园,旨在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和社会化的机会。
二、20世纪的发展1. 苏联:苏联在20世纪初期对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认为这是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途径。
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理论对苏联及全球的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国家在20世纪中叶开始实施广泛的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平等和包容性,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环境。
三、现代趋势与挑战1.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也在不断交流与融合。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技术整合: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如何有效整合技术,同时保持儿童的身心健康,成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项挑战。
四、未来展望1. 早期干预: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早期教育对于儿童长期发展的重要性,预计未来各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和支持。
2. 家庭与社区参与:家庭和社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未来的学前教育模式可能会更加注重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与互动。
总结: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演变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实践是指在苏联时期,针对幼儿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强调全面发展、社会化和集体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新人。
本文将从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背景、实践探索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背景1.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苏联学前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发展:苏联学前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社会化和集体主义教育:苏联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苏联学前教育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劳动观念和技能。
2.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前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为他们进入学校教育奠定基础。
(2)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动等方面,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学前教育的方法:强调直观性、趣味性、游戏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学前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强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提倡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幼儿教育。
三、苏联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1.幼儿园教育苏联幼儿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核心环节。
苏联幼儿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发展教育: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生活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
(3)游戏教育: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促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前比较教育学单选1.二战后,强调幼儿园是正规学校机构,受文部省管辖的文件是 A.《学校教育法》2.下列国家中,学前教育不隶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的是 C。
德国3.标志日本学前教育制度化进程基本完成的文件是 D.《学校医、幼儿园医及青年训练所医令》4.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文件是 C.1918年《费舍法》5.以非师范型方式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典型国家是 D.美国6.下列课程模式中,以侧重幼儿认知发展为主要特点的是 C。
海斯科普课程模式7.下列苏联学前教育机构中,主要设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的机构类型是 D。
学校幼儿园8.二战后,日本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大纲是 B。
《保育大纲》9.下列课程模式中,以教学过程高结构化为主要特点的是 A。
蒙特梭利课程模式10.下列国家中,实行地方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是 B.美国11.二战后,被称为是真正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计划是 B.郎之万-瓦隆方案12.幼儿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工资列入国家预算的国家是 C.法国13.下列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措施中,属于德国采用的是 A。
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14.旨在实现学前教育均等目标的学前教育计划是 A.先行计划15.近代日本学前教育发展史上,明确规定学前教育隶属文部省管理的文件是 B.《教育令》16.著名比较教育研究学者康德尔的代表著作是 B.《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17.下列课程模式中,以埃里克森等人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是 B.银行街课程模式18.将有组织作业教学引入幼儿园大班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是 A。
乌索娃19.下列课程模式中,以方案活动为主要课程形式的是 D。
瑞吉欧课程模式20.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是 A.《儿童权利公约》21.下列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中,被称为“就让孩子玩"的课程模式是 B.河滨街模式22.下列国家中,实行两层次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的是 D.英国23.比较研究中,搜集各种文献资料非常重要,下列文献资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 D.书籍2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英国学前教育机构使用的教育途径的是 D。
论述外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外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在这个时期,
英国和美国成为了学前教育的先驱地区。
当时,一些慈善组织和私人
机构开始成立了幼儿园和托儿所,为贫困家庭和工人家庭的孩子提供
早期教育和照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国学前教育学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始发展早期教育,成立了许多幼儿园和托儿所。
在20
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学前教育学在欧洲和美洲开始繁荣发展。
同时,很多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也相继出现。
例如,蒙台梭利教育
法和瑞士幼儿园教育模式等。
进入21世纪,外国学前教育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全球范围内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领导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
同时,新兴科技和信息根据理念的发展,也不断地被应用到学前教育中。
总的来说,外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
在未来发展中,学前教育学将持续探索课程、方法和教育环境,以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7近代俄国的学前教育近代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贵族阶层的家庭教育到逐渐普及的公共教育机构,这一过程反映了俄国社会结构和教育理念的变迁。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社会改革的深入,俄国开始重视儿童早期教育,认为这是培养未来公民和工人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俄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家。
例如,1861年,莫斯科成立了第一所公立幼儿园,这标志着学前教育开始向普通民众开放。
随后,圣彼得堡和其他大城市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机构。
这些幼儿园不仅提供基本的照看服务,还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道德教育。
同时,俄国的教育家们开始研究和推广学前教育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康斯坦丁·乌申斯基(Konstantin Ushinsky),他被誉为俄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
乌申斯基强调学前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他的理论对后来的俄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随着女性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到学前教育工作中来。
她们不仅作为教师,还作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者,对俄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学前教育机构经常面临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等问题。
尤其是在苏联时期,学前教育体系经历了重组,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灌输,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目标。
总的来说,近代俄国的学前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它既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历史背景,也影响了俄国儿童的成长和未来社会的建设。
苏联第一次学前教育改革的主题
1958年的教育改革。
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
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
《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
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拉长义务教育年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苏联时期的学前教育:苏联是20世纪公共学前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一)20世纪20年代学前教育的奠基工作1、明确机构性质(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任务(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教育任务:解放妇女)十月革命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苏联学前教育制度基本确立的时期2、大力建设学前教育机构网3、培养学前教育干部和教师1918年在彼得堡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国立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学府——学前教育学院(二)30至40年代幼儿园教育的正规化1、1938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前者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任务,组织,基本类型,对儿童的营养和幼儿园房舍的要求,后者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2、1944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则》,对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性质,任务,内容,方式,开设等问题一一作了规定这个规定的制定表明具有苏联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定基本形成(三)战后苏联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发展1、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一体化改革:出现第三种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2、60年代末开始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加强幼小衔接,强调智力发展;1970年修订后的《大纲》加强了婴儿期的护理和教育,加强了入学准备班的教育内容的知识性;1978年,把学前儿童分成4个年龄阶段,并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统一要求3、1989年“个性定向式教育策略”改革标志:1989年《学前教育构想》的公布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以“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取代以往的“教学——训导相互作用模式”苏联学前教育的特色及其利弊1.苏联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保证教育的质量但管得太死,缺乏灵活性,国家力量有限,导致幼儿园发展供不应求2、教育工作与保育工作机密结合3、“教学——训导相互作用模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目标: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并使之听话。
苏联时期的学前教育:
苏联是20世纪公共学前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
(一)20世纪20年代学前教育的奠基工作
1、明确机构性质(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任务(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教育任务:解放妇女)
十月革命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苏联学前教育制度基本确立的时期
2、大力建设学前教育机构网
3、培养学前教育干部和教师
1918年在彼得堡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国立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学府——学前教育学院(二)30至40年代幼儿园教育的正规化
1、1938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前者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任务,组织,基本类型,对儿童的营养和幼儿园房舍的要求,后者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
2、1944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则》,对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性质,任务,内容,方式,开设等问题一一作了规定
这个规定的制定表明具有苏联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定基本形成
(三)战后苏联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发展
1、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一体化改革:出现第三种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
2、60年代末开始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
加强幼小衔接,强调智力发展;1970年修订后的《大纲》加强了婴儿期的护理和教育,加强了入学准备班的教育内容的知识性;1978年,把学前儿童分成4个年龄阶段,并对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统一要求
3、1989年“个性定向式教育策略”改革
标志:1989年《学前教育构想》的公布
强调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以“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模式”取代以往的“教学——训导相互作用模式”
苏联学前教育的特色及其利弊
1.苏联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
保证教育的质量但管得太死,缺乏灵活性,国家力量有限,导致幼儿园发展供不应求
2、教育工作与保育工作机密结合
3、“教学——训导相互作用模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目标: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并使之听话。
师生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
教学组织:按小学上课形式进行,游戏除了受时间上的限制还被成人严格加以规定
主要后果:形式主义泛滥,成人与儿童关系疏远,儿童消极性增加,主动性丧失
苏联幼小衔接举措及问题“
1、20世纪50年代:采取有组织的作业教学
2、20世纪80年代:小学设置零点班
3、存在的问题:都把重点放在学前教育去适应小学的要求和变化上,是学前教育的自
身价值被贬低,阻碍儿童健康发展
俄罗斯: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俄罗斯《教育法》的颁布,使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市场经济的调节,教育必须满足家长的多层次的需要,并使儿童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
这种状况使俄罗斯的学前教育的福利性质发生改变,它不再是社会公益事业,受市场经济的调节。
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幼儿园。
改变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家长、社会团体和企业都可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1.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环境,使儿童免受一切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儿童身体的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向儿童介绍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创造的兴趣,发展儿童的智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3.向儿童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培养儿童热爱祖、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教育儿童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帮助儿童养成愉快、乐观的心境,满足儿童情绪交往的需求,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4.给儿童提供学习民族艺术作品、民间工艺品的机会,培养儿童的美感。
5.对缺陷儿童进行矫治、给予帮助,保证他们获得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受教育权利。
三、学前教育的途径一日活动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儿童的一日活动中,注意通过游戏和各种活动来促进儿童体力、智力、道德、艺术能力的发展。
1.游戏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教学活动:有严格的专门的教学活动、标准化课程和无严格规定的一般教学活动,虽然都对儿童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现在则更加重视后者,以充分发挥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特殊活动:要引导儿童了解艺术,可选择不同民族或地方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的作品,不同民族或地方的民间创作和民间工艺精品,通过建筑活动、美工活动、音乐活动、戏剧活动等独特形式,来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
4.交往活动:主张师生要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进行合作、交往,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5.自由活动:儿童既有年龄特点,也有个别差异,应把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个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让儿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从中受益。
四、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特点1.注重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
俄罗斯学前教育界认为,学前时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否则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俄罗斯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是这方面的最权威的机构,除了这个机构以外,在一些地方教育研究所和各地主要的师范院校就积极开展有关学前教育的各项研究,并为全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幼儿教育的各种大纲、规划、计划和教材。
2、在教育非国有化过程中,加强国家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宏观指导。
俄罗斯联邦在学前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有关理论作为依据,定期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专门的鉴定,提出资格认
证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学前教育标准,对学前教育大纲进行宏观指导。
考虑到各种不同情况,教育科学学院又同时制定7个内容彼此有别的学前教学示范大纲。
五、俄罗斯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1.俄罗斯教育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
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
教育要为人服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的知识,以便使受教育者能够自己去选择世界观和信仰。
2.教育管理体制向民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的民主化是俄罗斯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包括教育体制在管理上实行民主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民主化等。
各学前教育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将有更大的自主性。
3.教育面向个人,强调个性化教育俄罗斯目前正在实行教育的个性化,教育面向个人,承认个性人格的惟一性,充分发展个人的潜力。
俄罗斯的个性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要求受教育者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学前儿童的自由游戏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4、教育表现出强调传统化和民族化趋势苏联时期的教育不强调民族性,淡化了民族观念。
苏联解体后,各民族都开始复兴自己的文化。
俄罗斯文化在学前教学内容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由于东正教是俄罗斯民族传统的支
柱,教育的民族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表现为教育的传统化。
东正教教会正在积极地介入学前教育事业,其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幼儿师资培养的课程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重任。
学生在校学习的科目主要有:生理学、心理学、外语、儿童文学、儿童语言发展、儿童身体训练、儿童音乐活动、律动、学前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每门课程都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例如,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要向学生传递以下学习内容:第一章《专业入门》,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和职业特点;第二章《教育学一般原理》,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前教育的发展体系、幼儿园教育大纲;第三章《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任务》,分别讲解自出生第1年至第7年儿童发展的特点、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里儿童的生活安排和教育任务;第四章《各种活动中个性形成的条件》,重点讲授如何通过游戏、体育活动、认知活动、艺术活动、劳动促进儿童的成长;第五章《建立社会行为的基本原则》,阐述培养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和周围人建立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第六章《学前教育机关教育过程的组织和指导》,简介学前教育机关的地位、作用和条件。
通过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未来的教育者对职业有浓厚的兴趣,对儿童有爱心,并能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较强的教育能力,注重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把职前教育作为工作的起点,并重视在职进修和业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