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记叙文阅读(二)精练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7
专题八记叙文阅读(二)
(一)那本韭菜换来的书
(2016年遵义市第55中学模拟)
居著培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很多“文革”中被打为“毒草”的书籍被解禁,姐姐她们一群同学可以放开手脚传阅很多名著。一本书从别人手里借来总还保留着其他人翻阅时留下的温度。每次姐姐借书回来,我俩总是一刻不停,有时一个昼夜就能读完整本五六百页的书。不忙不行啊,因为后面还有好多人在排着队呢!
②那次,姐姐拿回一本《三家巷》,不久,在盼望中,姐姐又借回了《苦斗》。从内容提要中我们知道这两本书是著名作家欧阳山的《一代风流》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我们还知道第三卷是《柳暗花明》。但姐姐的那些神通广大的同学也没有这本书。于是,大家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③无可奈何中,姐姐和我商议,我俩去邮购一本吧。通过研究,我俩发现前两卷书都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我俩先写了一封信给出版社,言明想买书,问清出版社是否有存货,还有价格。对方很快回信,回答有存货,欢迎邮购。
④但另一个烦恼不期而至,到哪儿搞到这笔钱呢?那时候全家靠父亲做教师的微薄工资生活,是不可能有这个余钱给我们买书的。正好,天无绝人之路。邻居小荷姐姐当时已经工作,是在镇上烧饼店工作,她给我俩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可以把家里的韭菜割下来,卖给烧饼店做烧饼。这个好主意让我们欣喜若狂。
⑤一箩韭菜卖了九毛钱。姐姐捏着钱拉着我的手走过门口烧饼炉,一炉烧饼正好出炉,黄灿灿,散发着诱人的韭菜香气。旁边小黑板写着:烧饼每个六分钱。我不由得使劲咽了咽口水。姐姐像觉察到什么,看着我说,不想买书了?想!我坚决地回答。姐妹俩于是很满足地回家了。
⑥我们耐心
.......。从开始筹款到寄出这笔钱历时大约一个季度。这期间,爱吃韭菜炒鸡蛋的我俩..地等待韭菜长大
硬是没舍得吃一根韭菜。
⑦不久后的一天傍晚,放学回家看到邮递员绿色的自行车停在家门口,我的心很快跳到了嗓子眼。我接过邮递员送到手中的用牛皮纸包着的书,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那本崭新的散发着纸张清香和油墨气味的书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选自2015年4月24日《扬子晚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我和姐姐读了作家欧阳山的《一代风流》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没有办法借到第三卷,我们省吃俭用,通过卖韭菜,筹集买书的钱,终于买到了心仪的书。__
2.第⑥段画线句中“耐心”怎样理解?
__“耐心”是“不急躁、不厌烦”的意思。表达了“我们”为了买书,对韭菜长大的期待,从而表现了“我们”对读书的渴求。__
3.在筹钱的过程中,我们抵制了哪些诱惑?
__①不买烧饼吃;②爱吃韭菜炒鸡蛋的我们没舍得吃一根韭菜。__
4.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示例:为了追求某事物,必须要舍弃诱惑,才能获得成功。__
(二)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2016年遵义市航天中学模拟)
朱成玉
①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
②她把钥匙丢失,打不开自己的家门,就像人间的祈祷,打不开耶和华的门。
③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
做饭糊锅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④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折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⑤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⑥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⑦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⑧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抱起,毫不优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⑨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⑩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⑪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
⑫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噼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窜出来为母亲鼓掌。
⑬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所以,我家的炊烟是有着葱花味儿的炊烟。我家的炊烟也是最好客的炊烟,总是微笑的。或是点头,或是招手,欢迎你,挽留你。
⑭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⑮今夜,我又想起故乡的炊烟,可是我无法回到故乡,无法回到母亲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斜。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母亲,今夜我们梦中相见。
(选自《辽宁青年》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中心。
__本文通过写炊烟里“我”对母亲的回忆,赞美了母亲的勤劳以及对儿女无私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重与感激、怜爱与思念之情。__
2.请分析第⑤段“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这句话的作用。
__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起点明主旨(点题)的作用,暗示了母亲对儿女的付出之多,也显示出儿女就是母亲的全部,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__
3.请按要求答题。
(1)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__该句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厨房”比作“舞台”,将“围裙”比作“道具”,将“锅碗瓢盆”比作“乐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甘愿为一家人做饭的场景,从这样的场景可见母亲持家的勤劳付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