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统计指标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一、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指标1.师资资源:包括师资结构的合理性、师资数量的平衡和师资素质的提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师资力量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教育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物质设施建设等教育经费的投入。
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否均衡,能否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基本需求。
3.教育设施: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置。
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是否平衡,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育公平:主要指学生入学的公平性和学校的平等化。
这些指标反映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学生是否能够公平地享受到义务教育的资源和机会。
二、教育质量评估指标1.学生学业水平:主要指学生的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差异。
2.教师教育和培训:主要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管理水平:主要指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管理保障。
三、教育机会公平指标1.学生的入学率和流失率:主要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和流失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和政府在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和政策执行方面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学生的留级率和升学率:主要指学生的留级率和升学率。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在升学方面的机会公平性。
3.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主要指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机会。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生是否能够平等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机会。
总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指标涵盖了公共教育资源均等化、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机会公平等方面。
通过关注和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义务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推动义务教育更加公平、高质量、有活力地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评估指标是评估义务教育发展程度、公平性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合理的评估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帮助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均衡发展评估指标。
第一,学校分布指标。
学校分布指标是评估学校的地区分布是否均衡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不同地区的学校数量、学校类型、学校规模等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校资源的分配情况。
如果一些地区的学校数量远远不足,或者学校类型单一,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
因此,学校分布指标是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
第二,学生入学率指标。
学生入学率指标可以反映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均等。
入学率越高,说明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但需要注意的是,入学率高并不代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有的地区可能实际上是因为学生人口减少、家庭经济水平较高等原因而导致入学率较高,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的学习机会和质量就一定较好。
第三,学生流失率指标。
学生流失率指标可以反映学生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辍学和流失现象。
流失率越高,说明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出现辍学和流失现象的概率越大,可能是因为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够充分,学生面临的时间、经济、家庭等困难造成了其辍学。
因此,学生流失率指标是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第四,教师资源指标。
教师资源指标是评估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数量、教师素质、教师培训等都是教师资源的重要方面。
一些地区可能教师数量不足,或者教师素质不高,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
因此,教师资源指标需要纳入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中。
第五,教育经费指标。
教育经费是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经费指标主要包括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等。
通过统计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可以判断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各地区学生的基本教育需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一、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以便全面评估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
该评估指标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了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程度,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分类1.学校资源a) 学校数量:评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校的数量。
通过统计学校数量,可以确保学校的数量能够满足学生数量的需求。
b) 师资力量:评估这个地区或国家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时,需要考虑师资力量的充足性。
充足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c) 教育设施: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设施的完备性。
教育设施的完备性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数量和分布a) 学生总数: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的总数。
通过统计学生总数,可以了解学生数量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义务教育的覆盖面和均衡发展情况。
b) 学生性别比例: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性别比例。
通过统计学生的性别比例,可以了解男女学生的比例是否均衡。
3.教育质量a) 教学质量评估: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可以了解教学水平的高低和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
b) 学绩: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绩。
通过学绩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
4.教育公平性a) 地区间差异: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区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和资源分配情况,可以评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程度。
b) 社会经济地位差异: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情况,可以评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统计数据表格:包括学校数量、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学生数量和分布等数据的统计表格。
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02.24•【字号】教基一〔2018〕109号•【施行日期】2018.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引导各地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着更高水平推进,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将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
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转发给你们,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重要目标任务;是实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有力手段;是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走向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有效机制;也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豫政〔2007〕2号)。
10年来,各地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加强薄弱、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差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10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按照国家要求,今年年底85%的县(市、区)要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任务艰巨。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都要通过评估认定;已经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要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
附件资源配置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所有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2000元以上;2.所有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2500元以上;3.该值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A 7.网络多媒体教室数1.所有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达到2.3间以上;2.所有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达到2.4间以上;3.该值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A政府保障程度8.保障教育优先发展1.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5分);2.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措施完善,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人员编制、建设经费等得到优先保障(5分)。
B(10分)9.学校规划布局合理1.把义务教育网点布局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3分);2.规划建设一万人以上居民住宅区有配置小学,规划建设三万人以上居民住宅区有配置初中(3分);3.原则上每个乡镇应设有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
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原则上农村小学、初中分别按服务半径2.5公里和3公里,科学合理设置寄宿学校和教学点(3分)。
B(9分)10.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四统一”标准1.按照《JX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城乡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为师生比1:19,初中统一为1:13.5;3.城乡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不低于省定标准,并逐年提高;4.城乡小学、初中基本装备分别按照《JX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要求进行统一配置。
A政府保障程度11.小学、初中音乐、美术专用教配备1.小学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室1间以上,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2.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室1间以上,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精品1.师资力量:评估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包括教师数量、学历、职称、教学经验等。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2.教育资源:评估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
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能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3.教育经费:评估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包括财政拨款、教育费用占比等。
足够的教育经费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充足和可持续发展。
4.学生数量:评估学校的学生数量,包括学生总数和学生班额。
均衡的学生数量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5.教育质量: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包括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等。
优质的教育质量是学生发展的关键。
6.教育公平:评估学校的教育公平情况,包括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家庭背景差异等。
追求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
7.学生安全:评估学校的学生安全情况,包括学校安全设施、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
学生的安全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8.教育:评估学校的教育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不断推进教育是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9.家长满意度:评估学校的家长满意度,包括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学生发展等的评价。
家长满意度是学校工作质量的重要参考。
10.社会参与:评估学校的社会参与情况,包括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程度。
社会的参与能够促进学校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这些指标是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行评估的参考,可以全面评估学校的工作情况,促进各地教育的改进与提高。
河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河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河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有关内容说明一、《河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所称的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含教学点)、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特殊教育学校。
二、督导评估主要依据年度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和全省教育经费统计数据进行。
三、对资源配置评估时,不含特殊教育学校、职业中学及不足50人的小学教学点。
四、对于一个独立代码、一个独立法人、但有多个校区的“学校”,以独立校区为统计单位。
其中,对于教师在多校区上课的,记入其人事档案管理所在校区。
五、除“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县域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外,其他指标均包含县域内民办学校。
六、统计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时,对50人以上但不足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可包括交流轮岗、兼职、走教的体育、艺术(美术、音乐)教师。
七、有关数据拆分方法。
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网络多媒体教室数等四项指标需要做拆分处理。
九年一贯制学校,需根据小学、初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LLl”的比例进行拆分,将其小学部、初中部占有部分分别作为单独小学、初中数据。
完全中学,需根据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LL2”的比例进行拆分,将其初中部占有部分作为单独初中学校数据。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需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1:1.1:1.32”的比例进行拆分,将其小学部、初中部占有部分分别作为单独小学、初中数据。
对于少数地区存在的小学附设幼儿班、初中附设小学班、高中附设初中班的情况,可按照上述办法做相应比例的拆分。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申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市(地、州、盟、师)县(市、区、旗、团场)报送时间:年月日报送单位:津章)16—表I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基本情况注:1.“自然情况”和“经济情况”按评估前一年国家(地方)统计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填写,其中,“人口总数”和“农业人口数”按常住人口统计,其他数据按最新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填写。
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统计指标介绍一、简介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统计指标是为了促进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监督评估工作而制定的一套具体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对各县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统计,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二、指标体系1.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评估县域教育发展的基础指标之一。
包括学校数量及类型、教师数量及结构、教材和教辅资源等。
通过统计这些数据,可以全面了解每个县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为发展均衡的教育提供数据支撑。
2. 教育质量优质的教育是均衡发展的关键。
评估指标中将教育质量纳入考量范围,包括教育质量考试成绩、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情况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每个县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改进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3.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评估指标中重点考察各县的师资力量情况。
包括教师的学历、资质、流动情况和培训情况等。
通过统计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每个县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4. 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估指标中将学生综合发展情况纳入考察范围。
包括学生日常表现、社会实践活动、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数据统计。
这些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5. 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保障之一。
评估指标中统计各县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教育经费的来源和支出情况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每个县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水平,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政策依据。
6. 均衡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中还包括计算每个县的均衡发展指数,形成均衡发展的综合评价。
该指数综合考虑了上述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各县的表现,旨在直观地展示每个县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水平。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需要对各县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发布时间: -04-09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豫政办〔〕131号)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关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申报和验收(一)申报条件1、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以前(含)的评估验收,按豫政办〔〕131号文件中《河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执行,之后的,按《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豫教基〔〕162号)执行。
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实行综合评分的办法进行,具体评估内容、标准和评分办法见《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试行)》(附件1,之后,此评估表按要求进行调整),总分在85分以上的学校为办学基本标准达标学校。
2、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状况达到《实施办法》要求,即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的差异系数,小学、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小学、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分别是小学、初中8项指标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差异系数计算方法见附件4)。
以上有关教育统计数据,均采用上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年报数据。
3、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到《实施办法》要求,即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
具体评分办法见《河南省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表(试行)》(附件2)。
4、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较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是对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和决策者了解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之处,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公平发展。
下面是几个可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
1.教育资源投入:评估一个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需要考察该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情况。
具体指标可以包括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学校建设和维护费用等。
目标是确保各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保持均衡。
2.学校布局与规模:学校的布局和规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
评估指标包括学校的数量、分布是否均衡,学校规模的大小是否合理等。
例如,较为分散的农村地区应该合并小规模学校,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3.师资力量:评估一个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考察师资力量是否均衡。
评估指标包括教师数量、教师素质和教师分配的均衡程度等。
例如,农村地区应优先保证高素质教师的分配。
4.教育质量:评估一个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考察教育质量是否均衡。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毕业生的就业率、升学率等。
目标是确保各地区的教育质量基本平衡。
5.学生流动性:评估一个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考察学生流动性对教育均衡的影响。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流动的数量和频率等。
例如,农村学生流动到城市地区接受更好教育的情况应得到关注。
6.目标求学率:评估一个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考察学生的目标求学率。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升学率、高考录取率等。
目标是确保各地区的学生在升学方面具有相对公平的机会。
7.教育满意度:评估一个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考察教育的满意度。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家长、学生和教师对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满意程度等。
目标是不仅追求教育资源的均衡,还要追求教育满意度的均衡。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可以从教育资源投入、学校布局与规模、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学生流动性、目标求学率和教育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引言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为实现教育公平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评估和监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情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
1. 学校资源配置指标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学校资源配置指标:- 学校数量指标:评估一个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可以考虑该地区的学校数量是否足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学校数量是否相对较少。
- 教师配备指标:评估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可以考虑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 教育设施指标:评估一个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生学习条件,可以考虑教室数量和面积、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学校设施的齐全性和质量。
2. 教育质量指标教育质量是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育质量指标:- 学绩指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可以考虑学生的平均分数、及格率、升学率等指标。
- 教学质量指标: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可以考虑教师的教学评估结果、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等指标。
- 学生参与度指标: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可以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外活动参与度等指标。
3. 教育公平指标教育公平是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育公平指标:- 学生流动指标:评估学生的流动情况和转学率,可以考虑学生的流失率、转入率等指标,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学生流动情况。
- 教育资源分配指标:评估不同地区或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平衡,可以考虑不同地区或学校之间的学校资源配置指标的差异。
- 教育机会均等指标:评估不同学生之间的教育机会是否均等,可以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校背景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计算方式说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实现城乡、贫富地区、不同民族、残疾人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衡发展。
为了评估和监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计算和衡量。
下面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式进行说明。
1.学校基础设施指标:该指标用于评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等。
计算方式包括统计各类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并计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设施资源的平均值。
例如计算学校的教学楼指标,需要统计教学楼的建筑面积、防火设施、教室数量等,并计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学楼面积。
2.师资力量指标:该指标用于评估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包括教师数量、学历、职称等。
计算方式包括统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并计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师资源的平均值。
例如计算学校的教师数量指标,需要统计教师的人数、教师的年龄和教龄等,并计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师数量。
3.学生入学率指标:该指标用于评估学校的招生政策和学生入学的公平性。
计算方式包括统计招生人数和宣传政策的透明度,并计算学生入学率的比例。
例如计算学校的学生入学率指标,需要统计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并计算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
4.教育经费支出指标:该指标用于评估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包括教育经费总额、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等。
计算方式包括统计教育经费的数额和比例,并计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育经费的平均值。
例如计算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指标,需要统计教育经费的总额、教育经费的占比和学生的数量,并计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育经费金额。
5.教育质量评估指标:该指标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计算方式包括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结果等。
例如计算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指标,需要统计学生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并计算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分数。
总结起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的计算方式都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根据具体的计算公式进行统计和计算。
· 26 ·2021年1月20日投稿网址: 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的梳理与评价*宋红霞(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934)摘 要 经过十数年的发展,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符合河南省情的、相对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这一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但也存在着偏静态评估、缺动态监测,偏县域均衡、少市域均衡,偏基本均衡、缺优质均衡等不足。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制度建设,兼顾市域均衡监测,探索优质均衡监测。
关键词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监测制度 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政府强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确有成效,各地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估监测制度,河南省也不例外。
从2005年至今,经过十数年的建设,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符合河南省情的、相对完整的、操作性强的监测制度,有力地保证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
但依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通过对这一制度体系的梳理、分析和评价,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实施。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的梳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的萌芽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同年8月27日河南省人大通过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提出要普及义务教育,并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
同时,《实施办法》从“学校”“管理”“教师”“经费”和“奖惩”等五方面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督、检查等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要求逐步建立基础教育督学(视导)机构。
1995年10月31日河南省人大又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决定》,对许多条文进行了补充规定,对目标责任制问题进行了重申和强调,同时,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既督学又督政。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一、概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是用于评估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一套指标体系。
它包括了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学业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指标,旨在全面了解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情况,并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二、教育资源配置指标1、学校数量及分布情况1.1 学校总数1.2 学校类型及比例(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等)1.3 学校分布是否合理(城市、农村等)2、教育投入情况2.1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2.2 学校设施设备更新情况2.3 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均等情况三、师资队伍建设指标1、教师数量及结构1.1 教师总数及比例1.2 具备相应资质的教师比例1.3 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2、教师待遇和激励机制2.1 教师薪酬水平2.2 评聘晋升制度2.3 继续教育机会及参与度四、学生学业水平指标1、年级合格率1.1 学生学科考试及格率1.2 学生年级晋级率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及实施情况2.2 学生道德品质、体育运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2.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及应用情况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阅附件部分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教育资源配置:指分配到各地区的教育资源数量。
2、师资队伍建设:指教师人数及其素质水平的建设工作。
3、学生学业水平:指学生在各个学科方面的掌握程度和成绩表现。
4、综合素质评价: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包括道德品质、体育运动、科技创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