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答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刑事附带民事一、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一)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五个起诉条件:(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2)有明确的被告人;(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二)提出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对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释:1、首先,受害人只能就物质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2、其次,受害人物质损失的原因就可以就是两种情况:人身权利受侵害或者财物被烧毁。
因为只能对物质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所以这里所讲的人身权利仅指身体权、健康权等物质性的人身权,而不包括姓名权、肖像权等精神性的人身权。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例子就是因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除了人身损害以外,财物被毁坏的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诸如交通肇事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放火罪等案件,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法律明确规定姚学甲提出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形:(一)精神损失不得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如果受害人的财物被强占或非法处理,而不是被烧毁,不可以提出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
必须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的上述规定,如果受害人的财物不是被毁坏而是被侵占或非法处置,是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的解释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由于被告⼈的犯罪⾏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这⼀法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因被告⼈的犯罪⾏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进⾏的诉讼活动。
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的,⼜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为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先是⼀种民事诉讼。
也就是说,这种诉讼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是民事损害赔偿。
在实体法上应当受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在程序上,除刑事诉讼法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应当适⽤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诉讼证据、先⾏给付、诉讼保全、调解、和解、撤诉反诉等,都要遵循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
附带民事诉讼⼜是⼀种特殊的民事诉讼。
这种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是由被告⼈的犯罪⾏为引起的。
被告⼈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为,在刑法上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民法上⼜属于民事侵权⾏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两种责任虽然性质不同,却根源于被告⼈的同⼀违法⾏为。
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在⼀种诉讼过程中同时解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这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基础。
⼆、附带民事诉讼成⽴的条件由上述可见,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
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的,因此,只有刑事诉讼已经进⾏,才有可能进⾏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刑事诉讼不成⽴,就谈不上附带民事诉讼。
所谓?⽪之不存,⽑将焉附?。
被害⼈直接向⼈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则成为独⽴的民事诉讼。
2、被告⼈的犯罪⾏为对被害⼈或国家、集体造成了物质损失,应当负赔偿责任。
这⾥所指的被告⼈的犯罪⾏为,⼀般理解为被告⼈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为犯罪的⾏为,⽽不是实际上确已构成犯罪的⾏为。
【司法考试】司考刑事诉讼法考点:附带民事诉讼本文“司考刑事诉讼法考点:附带民事诉讼”由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2016年司法考试临近,关于司考刑事诉讼法一些还不熟悉的重要考点,朋友们一定要弄懂哦!一、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法律均限定为物质损失。
最高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2、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而且,如果刑事诉讼结束,被害人就精神损害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3、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至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
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2、侦查、起诉阶段特殊情况的处理在侦查、起诉阶段已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是刑事案件因法定原因而在侦查、起诉阶段终止,对于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告诉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1、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调解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检、法机关都可以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即使调解,而且也已经履行,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教育网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最高法院解释》第90条)。
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向法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时行使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这种诉讼方式既可以提高司法效率,也可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当中,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
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效力等方面的内容,依法进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有法律效力。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适用于犯罪行为触犯了个人、财产、名誉等民事权益的情况。
例如,在盗窃案中,被盗窃财物的所有权人可以同时进行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受害人可以要求刑事处罚肇事者,并要求经济赔偿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受害人或者其他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报案或者控告,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向受害人告知其在附带民事诉讼方面的权利;然后,在刑事案件宣判后,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该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并作出相应的民事判决。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效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效力是指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作出的判决或者裁定,对于民事赔偿的诉讼具有直接的证据效力。
即使在刑事审判已经结束后,受害人仍可以依据刑事判决结果,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执行程序,要求被告进行相应的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效力保证了受害人权益的得到有效的维护。
总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了明确规定,为受害人提供了行使刑事追究和民事赔偿权利的途径。
这种诉讼方式的有效实施可以保障司法的公正性和效率,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解析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他民事诉讼主体依法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行使民事权益的一种诉讼形式。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将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法律基础、适用条件、效力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具体解析。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被害人对犯罪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提起的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包括原告起诉、被告答辩、证据交换、庭审等程序,以及判决、裁定等法律效果。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既涉及刑事追究,又涉及民事赔偿,具有双重性质。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基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基础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被害人的民事诉讼权利;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民事诉讼程序。
根据刑诉法规定,被害人有权自己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诉讼中申请加入为民事诉讼相关方,行使自己的民事权益。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条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的条件是:刑事案件中有犯罪行为,且该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或其他民事诉讼主体造成了损害。
被害人或其他民事诉讼主体有权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行使民事权益,并且提起的民事诉讼与刑事案件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效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一方面对刑事案件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对民事权益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刑事判决中涉及到民事赔偿问题时,该判决对被告人在民事上的义务、被害人在民事上的权益有直接约束力。
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应用和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中,被告人小明盗窃了被害人小红的手机,造成小红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小红可以依法申请加入为附带民事诉讼主体,同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部分可否适用民事
诉讼法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部分是否适用民事诉讼法问题的答复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86)津高法刑字第6号《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部分是否适用民事诉讼法问题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此,审理这类案件中的附带民事部分,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并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如: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人可以撤回诉讼;人民法院可以调解等。
但是,鉴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单纯的民事诉讼在性质上有区别,人民法院不宜收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费。
附: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部分是否适用民事诉讼法问题的请示
(86)津高法刑字第6号
最高人民法院:
据我市基层人民法院请示,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对附带民事部分能否按照民事诉讼法程序审理,并收取附带民事当事人诉讼费。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关于“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第五十四条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的规定以及钧院1980年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指出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办理,但应限于附带赔偿物质损失的民事诉讼”的函复精神,审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也不能收取当事人的诉讼费。
当否,请批示。
最高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期限)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
如刑事案件已审结,则应单独作为民事案件审理。
一般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应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有时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延迟,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所引发的诉讼。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第一,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这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诉讼已经成立。
第二,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是被害人的物质损失。
此处的物质损失,包括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而精神损失并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三,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即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四,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只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不收取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发文字号】法释〔2000〕47号【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00.12.13【实施日期】2000.12.19【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已于2000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200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47号)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第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第四条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五条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f3663--010109zkj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及法律依据大全(2018年最新整理)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支持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被抚养(扶养人)生活费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以及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确定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九条各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及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之规定可知,残疾赔偿金及死亡赔偿金均属于物质损害赔偿金(财产损失)的范畴。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款及第二款:“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及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相关的民事纠纷。
这一制度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使其能够在刑事程序中得到相应的经济赔偿和法律救济。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我国法律中的具体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适用于犯罪行为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侵犯他人人身权益的情况。
这些情况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
对于这些犯罪行为,被害人有权在刑事程序中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其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安排。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立案到判决以及执行过程中,与刑事诉讼程序相互衔接。
被害人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提出民事赔偿请求,法院会依法受理并进行审理。
此外,对于刑事判决中确定的民事赔偿数额,被害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再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标准。
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要求经济赔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害人可以获得被告的赔偿金,并可以获得相关利益的损失补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赔偿标准一般由法院根据案情、损失情况以及相关证据进行具体裁量。
最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效力保障。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结果对民事案件具有约束力,而民事诉讼结果对刑事案件则没有直接的约束力。
这是因为刑事诉讼具有公益性质,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进行追究和制裁,而民事诉讼则主要涉及个人的权益和经济利益。
但是,在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结果往往会对相关民事案件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民事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往往基于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
总的来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法律规定旨在使被害人在刑事程序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赔偿。
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司法实践中的操作规范,确保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有效运行,并为被害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救济。
最高院工作答复: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法办﹝2011﹞159号)最高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议案的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法办﹝2011﹞159号签发人:张军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039号建议的答复孙晓梅代表:您提出的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与“法释(2002)17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赔偿范围是否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司法实践中争议很大,各方有不同意见。
为规范附带民事诉讼审判工作,我院曾先后下发过四个司法解释。
随着形势的发展,刑事政策的完善,当事人更加重视民事权利的维护。
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当事人经济状况不同,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出现了“执法标准不一,赔偿数额过高,空判现象严重”等新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引发了许多涉诉上访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社会各界反应强烈,要求尽快解决。
为了规范和做好附带民事诉讼工作,解决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院于2007年启动了规范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标准的司法解释起草工作,但由于各方意见分歧,司法解释暂时还难以出台,有关问题正在研究中。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我院的倾向性意见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调解不成,被告人确实不具备赔偿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坚持在物质损失赔偿之外要求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却有困难的被害人,给予必要的国家救助。
主要理由是:(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经济损失”的规定,这里的“物质损失”和“经济损失”仅指物质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
哪些类型的案件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
讼
如果被害人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同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
那么,哪些类型的案件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呢?今天,我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哪些类型的案件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
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
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内容由我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建议去学习专业。
致力于为大家打造优质的法律学习服务平台。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司法解释在法释〔2012〕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的第六章附带民事诉讼一章节中,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事宜,即该司法解释的第138条到第164条。
就该章节的规定,总结如下。
特别声明:该去看原文的,别偷懒。
1、什么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回答是被害人。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哪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是不予受理的?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3、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一)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二)有明确的被告人;(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收取诉讼费。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可以调解?答:可以调解,调解的空间非常大。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达成协议并即时履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制作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可以很宽很大。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那么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哪些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
2、因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
3、实质损失和必然遭受的物质损失。
4、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5、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6、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第一百零四条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学习或者其他事项不明白的可以致电在线解答,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到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犯罪而产生的民事赔偿问题。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0年通过一份名为《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进行规范。
问题在于,该司法解释于2015年被废止,使部分问题产生争议。
一、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根据《刑事诉讼法》102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有三类:1、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2、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3、人民检察院。
值得注意的是,被害人必须是遭受物质损失者,不包括精神损失。
另据刑诉法108条的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此外,刑诉法并未明确规定近亲属是否包括因收养等关系而形成的法定父母子女关系。
笔者认为,应将已形成抚养关系、继承关系的拟制亲属或者朋友纳入起诉主体范围。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则会综合考虑抚养与继承等具体情况判断特定主体是否具有诉权。
二、提起方式:附带民事诉讼与另行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亦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由此可见,刑事案件被害人可通过另行起诉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权利救济。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及时处理案件,减少被害人的诉累。
此外,在刑事案件中许多被告人为了减轻刑罚,通常会积极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有利于被害人及时获得赔偿,有效解决赔偿的执行问题。
其消极方面在于,受制于法律规定等原因,被害人获得赔偿的范围有限。
刑诉法修改后的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范围是怎样的下面这篇文章是由我为大家的一篇有关刑事附带民事的知识,其中针对赔偿范围包括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
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具体相关知识,请阅读以下文章。
一、刑诉法修改后的刑事附带民事的赔偿范围是怎样的?1、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3、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
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期限是多久?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有效期限是一年。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过程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理论上说,在这三个阶段被害人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单位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检察院应当在公诉书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而不需要另行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内容由我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怎么样的一、最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怎么样的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所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活动本质上是具有民事诉讼特征的经济损害赔偿,属于民事诉讼,但它又是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的损害赔偿。
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并且同刑事案件一并解决的,其成立与解决都依附于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依附于刑事诉讼的特殊的民事诉讼。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必须以刑事案件成立为前提;2、必须是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4.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
二、最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理范围1、只有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刑事案件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由于犯罪行为而遭受人格、名誉、精神或者婚姻家庭关系方面损害的,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就非物质损害案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只有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遭受物质损失,被告人并没有因此占有或者获得被害人财物的刑事案件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杀人、伤害、故意毁坏财物等。
对虽因犯罪行为遭受了物质损失,但是由于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而造成损失的案件(如抢劫、盗窃案件等),被害人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只能按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通过追缴赃款赃物、责令退赔途径解决。
赃款赃物尚在的,应一律追缴,已被用掉、毁坏、挥霍的,应责令退赔。
被追缴、退赃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情节予以考虑。
刑事案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都包括什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
依照《解释》第84条、第85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范围包括以下几种:1、被害人。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4、人民检察院。
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不仅要进行查证还要对当事人进行问询,而且如果在查证和问询中发现刑事诉讼中还有民事纠纷,一般这个时候都会一并处理,但是往往当事人对刑事案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体不太了解,的小编马上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刑事案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都包括什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
依照《解释》第84条、第85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范围包括以下几种:1、被害人。
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条件,被害人能可以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必须存在着物质损失且该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被害人已死亡后,其近亲属以自己名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
《民法通则》的规定近亲属的范围较合理,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已死亡被人的近亲属可以作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并享有原告人的诉讼地位,应符合以下条件:近亲属对于已死亡的被害人生前存在着抚养关系的,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被害人确已死亡情况下进行; 被害人的近亲属能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必须存在着实际的物质损失且该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4、人民检察院。
《刑诉法》第77条第2款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依《解释》第8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且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是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并非是其他财产与人身权利。
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应先由受损失的单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受损失的单位知情后仍不提起的,检察院才有权代表国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院工作答复: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
(法办﹝2011﹞159号)
最高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议案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法办﹝2011﹞159号签发人:张军
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039号建议的答复
孙晓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与“法释(2002)17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赔偿范围是否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司法实践中争议很大,各方有不同意见。
为规范附带民事诉讼审判工作,我院曾先后下发过四个司法解释。
随着形势的发展,刑事政策的完善,当事人更加重视民事权利的维护。
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当事人经济状况不同,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出现了“执法标准不一,赔偿数额过高,空判现象严重”等新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引发了许多涉诉上访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社会各界反应强烈,要求尽快解决。
为了规范和做好附带民事诉讼工作,解决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院于2007年启动了规范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标准的司法解释起草工作,但由于各方意见分歧,司法解释暂时还难以出台,有关问题正在研究中。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我院的倾向性意见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调解不成,被告人确实不具备赔偿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坚持在物质损失赔偿之外要求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于却有困难的被害人,给予必要的国家救助。
主要理由是: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经济损失”的规定,这里的“物质损失”和“经济损失”仅指物质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
同时,刑事犯罪造成财产损失与单纯民事侵权行为造成损失在应当赔偿、能够赔偿以及法理上存在明显不同。
依据法律规定,对附带民事案件与单纯民事案件不应适用同样赔偿标准。
(2)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绝大多数是农民、无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非常贫穷,几乎没有什么财产可供赔偿,如果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判其高额赔偿,必定要打法律“白条”。
由于无法得到实际执行,既影响裁判的权威,更常常引发被害方上访、闹访问题,法律与社会效果均无法保障。
(3)简单套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的数额标准高达十几万、二三十万元,常常使被害方对巨额赔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一旦被告人不能足额赔偿,就认为其没有悔罪诚意和表现,导致民事调解根本无法进行,并进而在刑罚诉求方面坚决要求对被告人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甚至以缠讼、闹访相威胁、要挟,严重影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慎重适用死刑”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影响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4)高额赔偿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有的学者和部门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应与单纯民事赔偿执行统一标准的主要考虑,但由于刑事案件被告方实际赔偿能力很低,甚至没有,而被害方“要价”又太高,导致实践中
许多被告人亲属认为,与其东借西凑代赔几万元被害方也不满意,索性不再凑钱赔偿,结果造成被害方反倒得不到任何赔偿。
命案中这种情况尤为普遍,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被害方的境遇更加悲惨,既不利于被害方权益的切实维护,也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及时修复。
(5)解决这一问题应当立足实际,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严格依法审判,并着眼于案件裁判的实际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感谢您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