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桡动脉穿刺技巧(精美图文)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7
图文讲解实战桡动脉穿刺1.开始穿的时候,下面垫一个绷带或其他什么并如图稍微固定2.穿刺由左手或右手穿刺不重要,先把顺手的手穿熟悉了,自然另外一只手也会了。
由于一般穿病人左手,所以用左手穿,可以避免和手术医生铺巾的时候抢地方。
3.初学者最好不要带手套,这样摸动脉的感觉更好。
清醒病人初学者一定要打局麻。
打局麻前一定要摸好动脉走行。
血压低的时候动脉搏动不清楚,可以给以升压药。
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1-2ml,打多了易局部隆起,不易摸到动脉搏动。
(注意无菌操作:消毒病人皮肤以及自己操作者的手指)4.一般在动脉搏动的正上方局麻,局麻药打的不要太深,浅浅的打个皮丘,再稍微往下浸润一下,以不穿到动脉为最佳。
局麻打好后,用酒精棉球压迫一下,一是可以使局部麻醉药散开,避免隆起;二是可以防止如图的出血。
5.先选取20号左右的留置针,(血液稀释的时候需18号以上),初学者把旁边的护翼去掉,以便置管不顺时,改为穿透法(穿透动脉,慢慢回抽,回血通畅时一边旋转套管针一边进针)。
进针要在动脉的正中进针,成30度左右的角度进针(正中很关键,角度不是特别重要,针的垂直方向要和动脉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如果偏离正中,即使穿到了,置管也有困难『置管困难可能大多在此』)6.慢慢进针,穿到血后,尽量放平。
如果穿不到,退到皮下,稍微改变方向,再进。
(注意要退到皮下再改方向,切切!!!)如果多次改变方向后,还没有穿到,可能导管已经堵塞。
7.再向前推进1mm左右(套管针和针芯一起),停止前进。
如果此时将导管针与针芯分离,容易使导管头损伤,影响以后置管『这也是置管困难的重要原因』。
PS:如果开始动作粗暴,就有可能已经进入动脉很多或已经贴近后壁,再推进1mm,就有可能贴到后壁,导致置管失败。
动作一定要轻柔。
8.扶住套管的针芯保持静止,同时另外一只手推进套管针。
推进套管针的手用力注意:置管经验的体会就在此,稍稍用力(阻力自己感受,此非文字能够表述也;判断是进血管的阻力与否,是最最重要,判断失误就会导致套管针头部损伤,以致置管失败即使使用后面所说贯通法也难以置管成功了)如果顺畅就很容易进,一下子就全送进去;如果不顺,切切不可用较大的力,这时将针芯再和套管针合好,一起推进,贯穿动脉,即行所谓的贯穿法了,以后再图片介绍)9.推进套管针至顶点,同时用手捏住『小指头,无名指,中指压住更好,因为一个人操作的时候,还有两个手指可以帮忙做其他事情,保证无一滴血流出』套管针的针头,拔出针芯。
【经验】⼿把⼿教你桡动脉穿刺技巧1、器械及药物准备2、穿刺点的选择①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越为表浅,但其分⽀也越多,因此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分⽀⾎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②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端,由于桡动脉的⾛⾏较深,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且⼀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常需要在向近⼼端前移重新选择穿刺点。
假如原穿刺部位过于靠近近⼼端,也会给重新选择穿刺点带来⼀定的困难。
③通常情况下,穿刺点⼀般选择在桡⾻茎突近端1cm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容易成功,⽽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相对较少,穿刺误⼊分⽀⾎管的⼏率较⼩。
④在局部浸润⿇醉时,穿刺前⽪下注射过多的⿇醉药物会造成穿刺部位的肿胀,从⽽影响术者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增加穿刺的难度。
⑤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下打⼀⽪丘,再进针,回抽未见⾎液后⽅继续推注利多卡因。
⑥尽量不要局⿇便刺到桡动脉,导致⾎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不适。
3、进针体会持针以拇指、⾷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朝上,沿局⿇针眼进针;进针速度⼀定要慢,⼀定要慢,⼀定要慢(如下图)。
⾸先当仔细感受⾎管⾛形,避开⾎管弯曲处,沿⾎管⾛形进针;穿刺失败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受此时穿刺针与⾎管搏动之间的关系,再退针重穿(如下图)。
进针的⾓度⼀般为30~45°,但对于⾎管深者,进针⾓度应稍⼤;⽽对于⾎管较细者进针⾓度应略⼩;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缓慢回撤(如下图)。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定要慢,要慢,要慢!不要“捅情敌”式的进针法,只有慢才有可能修正错误。
⼀定要沿动脉⾛形穿刺,不要“扇⾯”试探式进针,伤及分⽀、侧壁的可能⼤。
另外,在⼿术过程中,如果出现⾎管痉挛,硝酸⽢油有助于缓解痉挛,实在不⾏就换左⼿或股动脉,不能换⾎管就换穿刺⼈。
4、导丝植⼊体会①外撤穿刺外鞘时,切忌快速外撤,切忌扶鞘不稳,切忌见⾎⼼慌;②建议左⼿旋转式缓慢外撤;③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良好,左⼿⾷指和拇指固定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同时右⼿送⼊导丝,动作应轻柔,⼀旦遇到阻⼒,应⽴即停⽌前送导丝(如下图);④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度或旋转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导丝顺利前送,此时切忌强⾏推送导丝,以免误伤⼩分⽀导致前臂⾎肿的发⽣;⑤切忌暴⼒,必要时可借助X线观察导丝⾛向,甚⾄可⾏⾎管造影,以免发⽣前臂⾎肿等⽆谓的并发症;⑥通常情况下要求前送导丝⾄少应超过尺⾻鹰嘴⽔平后再沿送鞘管。
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树立桡动脉入路.顺遂进行桡动脉介入操纵的前提.比拟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渺小且易于痉挛,所以穿刺桡动脉的操纵难度要高于股动脉,尤其是对于消失桡动脉发育平常.精力重要等晦气身分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艰苦.所以说,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门路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巧难关.控制规范.合理的穿刺技巧有利于进步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本文将体系商量一下桡动脉的穿刺技能及罕有问题.桡动脉的胚胎发育胚胎时代,颈部第 6 或第七节间动脉 intersegmental artery 发出腋动脉并延续为肱动脉(Brachial),后者中断延续为前臂骨间动脉及手部动脉(图 1A).跟着发育的进行,骨间动脉远端退化,代之以中央动脉(Median)供给手部(图 1B).中央动脉形成,随之骨间动脉中断分化出尺动脉(图 1C).尺动脉形成后,浅肱动脉(Superficial brachial artery)开端发育并向掌部延长(图 1D).浅肱动脉与掌部血管吻合后,前者与肱动脉之间开端形成吻合支(图 1E).浅肱动脉与股动脉吻合支形成后,吻合后近端血管退化,远端延续为桡动脉(图 1F).上臂动脉胚胎发育示意图桡动脉的剖解及变异桡动脉剖解变异与入路平常是初学者最常碰到的难题之一,也是导致 TRI 掉败的重要原因.桡动脉剖解变异与入路平常的总体产生率为 22.8%,重要包含:桡动脉来源平常(高位桡动脉).发育不良.走行迂曲.狭小.桡尺动脉环及迷走锁骨下动脉等.3 种高位桡动脉(1-3)及正常来源(4)示意图;高位桡动脉患者往往是因为胚胎时代的浅肱动脉没有退化或退化不全所致,所以动脉管腔大小不一,且部分与肱动脉骨干之间另有交通.这部分患者多半可以耐受 5F 直径的造影导管,但因指引诱管较为粗大,所以在经由过程时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夹层或决裂而消失并发症高位桡动脉造影,提醒上臂段血管直径与肱动脉直径相似,此类不影响造影等检讨不合类型的桡动脉扭曲桡动脉襻,当导丝经由过程今后多半可以变直,但若襻弯处有分支血管,则在血管被捋直后可能导致分支血管断裂,消失局部血肿左位自动脉弓归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 为后前位,b 为左前斜位右位自动脉弓归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 为后前位,b 为右前斜位穿刺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可以或许下降术者穿刺的难度,有助于进步穿刺的成功率,所以穿刺点的选择平常重要.因为桡动脉越接近远端其走行越为表浅,但其分支也越多,是以假如穿刺点的选择过于接近远端,误入分支血管的可能性就会增长;而假如穿刺点过于接近近心端,因为桡动脉的走行较深,也会增长穿刺的难度,并且一旦在选定部位穿刺掉败,常须要在向近心端前移从新选择穿刺点.假如原穿刺部位过于接近近心端,也会给从新选择穿刺点带来必定的艰苦.平日情形下,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 1 cm 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轻易成功,并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相对较少,穿刺误入分支血管的几率较小.但在某些病例,因为受到桡动脉迂曲.变异等身分的影响,该部位可能并不是是最合适的穿刺点,所以穿刺点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幻想的穿刺点应选择在桡动脉走行较直且搏动显著的部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优越,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榨取止血.为何不直接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大多半人桡动脉最强处位于桡骨茎突以远,接近腕骨,此处虽便于穿刺,术后止血倒是难堪,非上上之选局部麻醉的技能在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刺前皮下打针过多的麻醉药物会造成穿刺部位的肿胀,从而影响术者对桡动脉搏动的断定,进而增长穿刺的难度,是以有人建议初学者运用「两步法」赐与局麻药物,即穿刺前皮下少量打针麻药,穿刺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填补必定剂量的麻醉药物.但是在打针麻醉药物时进针不宜过深,以免误伤桡动脉.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方中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乃至穿刺艰苦;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穿刺的手段在桡动脉穿刺时最好可以或许将患者的腕部垫高,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况,有利于进步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导患者桡动脉的走行偏向.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的偏向.这里须要防止的一种情形是,有些术者为更清晰地感到动脉搏动,有意手指加压触摸,如许反而造成桡动脉远端的血流受阻,工资增长了穿刺的难度.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但对于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假如针尾部见血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迟缓回撤(对于选用 Terumo 套管针穿刺者,应先退出针芯后再回撤套管,应留意的是在退出针芯时应确保固定套管的地位)直至针尾部喷血后再送入导丝.假如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不要急于回退穿刺针,可用左手食指断定一下此时穿刺针与桡动脉的地位关系,再回撤穿刺针至皮下,调剂针尖偏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假如未见回血,都应先断定针尖的地位后再从新穿刺.持针办法: 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穿刺针表里鞘衔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30°~45°,沿血管走形迟缓进针;待针回血后中断进针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细心感触感染血管走形,避开血管曲折处,沿血管走形进针.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领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乃常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细心感触感染此时穿刺针与血管搏动之间的关系,再将穿刺针退到皮下,调剂落后针成功率会进步许多外撤穿刺外鞘时,切忌快速外撤,切忌扶鞘不稳,切忌见血心慌撤出穿刺针的内针后,迟缓外撤穿刺外鞘,待回血十分优越后,送入直导丝送入导丝假如穿刺针尾端喷血优越,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针柄以确保穿刺针地位不动的同时右手送入导丝,动作应轻柔,一旦碰到阻力,应立刻停滞前送导丝,可部分回撤导丝后,经由过程转变穿刺针的角度或扭转穿刺针调剂导丝的进步偏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导丝顺遂前送,此时切忌强行推送导丝,以免误伤小分支导致前臂血肿的产生.平日情形下请求前送导丝至少应超出尺骨鹰嘴程度后再沿送鞘管.送入直导丝时须无阻力方可中断送入导丝,切忌暴力,须要时可借助 X 线不雅察导丝走向在导丝送入进程中,须用左手按压住血管穿刺点邻近,放置导丝进入时出血置入鞘管置入鞘管前,为削减患者的苦楚,有时需在穿刺部位填补必定量的麻醉药物,并做一皮肤瘦语以削减鞘管送入时的阻力.今朝运用的动脉鞘管概况多附有亲水涂层材料,鞘管经水浸润后有助于下降鞘管送入时的摩擦力,防止桡动脉痉挛的产生.送入鞘管时,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导丝的地位,拇指压住导丝的体外部分,右手持鞘的尖端,保持与血管走形偏向一致,迟缓推动.如遇阻力应经由过程前送和回撤导丝来断定鞘管是否穿出血管.置入鞘管后一同撤出扩大管及导丝,如能经侧管顺遂回抽出动脉血,可剖断鞘管位于血管真腔,桡动脉穿刺成功.沿导丝切开皮肤后,可用止血钳尖端钝性分别,不轻易毁伤血管沿导丝送入血管鞘时,导丝尾端必定要露出鞘管,不然可能导致导丝脱落入血管内部植入血管鞘后,用打针器排空鞘管内空气排空气体后,沿血管鞘赐与肝素行全身肝素化桡动脉穿刺进程中罕有的问题及处理1. 统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消失这种情形的罕有原因有:⑴未能刺中桡动脉:假如此时仍消失桡动脉搏动,不要急于反复穿刺操纵,应起首剖析导致穿刺掉败的可能原因,再针对不合情形转变穿刺手段落后针,例如对于较硬易于滚动的桡动脉,患者的动脉搏动很强,但难以刺中,这种情形下选择裸针穿刺更具优势,穿刺时恰当加大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常有助于刺中桡动脉;相否决于桡动脉较细.搏动较弱的患者,选择套管针穿刺进入真腔的成功率较高,这种情形下应小角度穿刺,同时迟缓进针常有利于穿刺成功.⑵穿刺部位桡动脉走行迂曲:平日在这种情形下难以包管穿刺时的进针偏向与桡动脉走行一致,是以穿刺难以成功,多须要改换穿刺点至桡动脉走行较直部位后再行穿刺.⑶桡动脉产生痉挛:这种情形下常表示为桡动脉的搏动削弱甚至消掉,此时选择盲目穿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桡动脉痉挛的程度,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刺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也有学者以为皮下赐与硝酸甘油有助于缩短桡动脉痉挛后的恢复时光.⑷穿刺局部形成血肿:此种情形下在原部位中断穿刺很难获得成功,应避开血肿部位后从新选择穿刺点.桡动脉痉挛,a 为痉挛时穿刺针外衣造影,可见血管显著渺小;b 为局部赐与硝酸甘油后造影,显示血管直径显著扩展2. 穿刺针刺入桡动脉,但穿刺针尾部血流不畅.平日引起这种情形的原因有:⑴穿刺针尖斜面未完整进入血管腔:在这种情形下,针尖的地位可能位于桡动脉的前壁或后壁,术者常可经由过程调剂穿刺针的深度和进针角度使针尖完整进入血管腔.⑵桡动脉痉挛:多半情形下,穿刺配套导丝常可顺遂前送,一般不会对桡动脉入路的树立带来太大的障碍.⑶穿刺针进入桡动脉分支:在调剂穿刺针地位后仍无法顺遂前送导丝常提醒此种可能,穿刺点过于接近腕部时多见,常须要向近心端前移穿刺部位后再次进针.3. 穿刺针回血优越,但送入导丝时阻力较大.罕有原因包含:⑴导丝进入桡动脉分支:常表示为送入部分导丝后中断前送导丝时觉得阻力,此时可沿导丝送入部分动脉鞘管,经由过程鞘管侧管回抽血液证实鞘管位于血管真腔后,再沿鞘管送入长的超滑导丝,因为该导丝前端曲折且较软,导丝常能塑形成袢后成功前送至主支血管远端,随后再沿超滑导丝置入动脉鞘管.⑵桡动脉轻微迂曲:可沿送鞘管确保鞘管位于血管真腔后,换送长的超滑导丝,常有利于经由过程迂曲血管段.⑶导丝顶在桡动脉壁上:多是前送导丝不久即感阻力,可回撤导丝,经由过程扭转穿刺针偏向调剂导丝的进步偏向或转变穿刺针的进针深度后再次送入导丝常能获得成功.(4) 桡动脉轻微曲折:透视下调剂导丝的进步偏向后再试行经由过程曲折段血管,须要时可能须要改换穿刺部位.(5) 桡动脉畸形:如高位桡动脉.桡动脉发育渺小等原因也会造成前送导丝时阻力增大.穿刺成功后导丝进入艰苦,造影提醒高位桡动脉,血管直径平常渺小,固然其与肱动脉之间有交通支,但局部血管显著扭曲,且襻弯处有渺小分支,此类桡动脉不合适进一步操纵穿刺成功后导丝进入艰苦,造影提醒高位桡动脉,血管直径平常渺小,桡动脉其与肱动脉之间有交通支,经局部血管无显著扭曲,调剂导丝进入肱动脉后,可进一步进行造影等操纵4. 置入鞘管时阻力较大:导致这一情形的重要原因有:(1) 鞘管送入桡动脉分支:此时可先部分回撤鞘管,经由过程回抽血液证实鞘管已退至主血管腔后,沿鞘送入长的亲水涂层导丝至肱动脉程度,随后沿送造影导管,在造影导管的帮忙下沿送鞘管;⑵桡动脉痉挛:可经造影证实,碰到此种情形时可斟酌沿鞘管走行偏向追加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有助于解除动脉痉挛;须要时须要改换小外径桡动脉鞘管(如 4F 动脉鞘管),此时应先沿原鞘管送入长的超滑导丝至近心端,随后沿导丝撤出原鞘管并沿送 4F 动脉鞘管.(3) 鞘管穿破血管壁:常表示为送入鞘管后经鞘管侧管不克不及顺遂回抽血液,可在保持中断回抽状况的同时回撤鞘管,一旦可以或许顺遂回抽血液解释鞘管已进入桡动脉管腔,此时沿送长导丝顺遂前送至远端后,再沿送鞘管.。
椀动脉穿刺采血方法
1、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手掌朝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绷紧,手指自然放松。
必要时使用腕枕保持角度和定位。
2、操作者站位:动脉血是离心血,采血时应确保针尖斜面朝向病人心脏方向,利于血液进入动脉采血针内。
为保证针尖向心,采集患者左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左侧肢体内侧。
采集患者右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右侧肢体外侧(简称“左内右外”)。
3、穿剌点确定: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距手臂外侧0.5-Iem处,食指单指定位相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
4、消毒: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规局部皮肤消毒两遍,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自然待干。
5、穿剌采血:用已消毒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
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
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与皮肤呈45-90°角缓慢刺入。
见血后停止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6、按压止血: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5-10min止血。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时间较长,应在穿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7、标本处理:拔针后第一时间单手完成动脉采血器安全防护操作,将封闭
后的利器部分单手弃至锐器盒中;封闭样本,第一时间轻柔完成抗凝动作。
之阳早格格创做乐成的桡动脉脱刺是修坐桡动脉进路、乐成举止桡动脉介进收配的前提.相比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所以脱刺桡动脉的收配易度要下于股动脉,更加是对付于存留桡动脉收育非常十分、细神紧弛等不利果素的患者,脱刺大概会变得更为艰易.所以道,桡动脉脱刺是桡动脉道路介进治疗的第一个技能易闭.掌握典型、合理的脱刺技能有好处普及桡动脉脱刺的乐成率.本文将系统探讨一下桡动脉的脱刺本领及罕睹问题.桡动脉的胚胎收育胚胎时期,颈部第 6 或者第七节间动脉 intersegmental artery 收出腋动脉并延绝为肱动脉(Brachial),后者继承延绝为前臂骨间动脉及脚部动脉(图1A).随着收育的举止,骨间动脉近端退化,代之以中间动脉(Median)供应脚部(图 1B).中间动脉产死,随之骨间动脉继承瓦解出尺动脉(图 1C).尺动脉产死后,浅肱动脉(Superficial brachial artery)启初收育并背掌部蔓延(图1D).浅肱动脉取掌部血管符合后,前者取肱动脉之间启初产死符合收(图1E).浅肱动脉取股动脉符合收产死后,符合后近端血管退化,近端延绝为桡动脉(图 1F).上臂动脉胚胎收育示企图桡动脉的解剖及变同桡动脉解剖变同取进路非常十分是初教者最常逢到的易题之一,也是引导TRI 波折的主要本果.桡动脉解剖变同取进路非常十分的总体爆收率为22.8%,主要包罗:桡动脉起源非常十分(下位桡动脉)、收育不良、走止迂直、渺小、桡尺动脉环及迷走锁骨下动脉等.3 种下位桡动脉(1-3)及仄常起源(4)示企图;下位桡动脉患者往往是果为胚胎时期的浅肱动脉不退化或者退化不齐所致,所以动脉管腔大小纷歧,且部分取肱动脉主搞之间尚有接通.那部分患者普遍不妨耐受 5F 直径的制影导管,然而果指带领管较为细大,所以正在通过时大概引导血管痉挛、夹层或者破裂而出现并收症下位桡动脉制影,提示上臂段血管直径取肱动脉直径类似,此类不做用制影等查看分歧典型的桡动脉扭直桡动脉襻,当导丝通过以去普遍不妨变直,然而若襻直处有分收血管,则正在血管被捋直后大概引导分收血管断裂,出现局部血肿左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 为后前位,b 为左前斜位左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 为后前位,b 为左前斜位脱刺面的采用采用符合的脱刺面不妨降矮术者脱刺的易度,有帮于普及脱刺的乐成率,所以脱刺面的采用非常要害.由于桡动脉越靠拢近端其走止越为表浅,然而其分收也越多,果此如果脱刺面的采用过于靠拢近端,误进分收血管的大概性便会减少;而如果脱刺面过于靠拢近心端,由于桡动脉的走止较深,也会减少脱刺的易度,而且一往正在选定部位脱刺波折,常需要正在背近心端前移沉新采用脱刺面.假若本脱刺部位过于靠拢近心端,也会给沉新采用脱刺面戴去一定的艰易.常常情况下,脱刺面普遍采用正在桡骨茎突近端1 cm 处,果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走止较直且相对付表浅,脱刺简单乐成,而且桡动脉正在该部位的分收相对付较少,脱刺误进分收血管的几率较小.然而正在某些病例,由于受到桡动脉迂直、变同等果素的做用,该部位大概并不是是最符合的脱刺面,所以脱刺面的采用应一视同仁.理念的脱刺面应采用正在桡动脉走止较直且搏动明隐的部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搏动普遍较为良佳,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脱刺.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里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为何不间接采用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果为大普遍人桡动脉最强处位于桡骨茎突以近,靠拢腕骨,此处虽便于脱刺,术后止血却是为易,非上上之选局部麻醒的本领正在局部浸润麻醒时,脱刺前皮下注射过多的麻醒药物会制成脱刺部位的肿胀,从而做用术者对付桡动脉搏动的推断,从而减少脱刺的易度,果此有人修议初教者应用「二步法」赋予局麻药物,即脱刺前皮下少量注射麻药,脱刺乐成后正在鞘管置进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醒药物.然而是正在注射麻醒药物时进针不宜过深,免得误伤桡动脉.正在拟定的脱刺面处进针,躲启体表静脉,于皮下挨一皮丘,再进针,回抽已睹血液后圆继承推注利多卡果.尽管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引导血管痉挛以致脱刺艰易;亦不要近离拟定脱刺面.脱刺的脚法正在桡动脉脱刺时最佳不妨将患者的腕部垫下,脆持腕闭节处于过伸状态,有好处普及桡动脉脱刺的乐成率.脱刺时将脱刺者左脚的食指、中指、知名指自脱刺部位由近至近依次沉搁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止目标.食指所指部位即为脱刺的「靶面」,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的目标.那里需要预防的一种情况是,有些术者为更领会天感觉动脉搏动,蓄意脚指加压触摸,那样反而制成桡动脉近端的血流受阻,人为减少了脱刺的易度.进针的角度普遍为30°~45°,然而对付于血管较细或者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付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如果针尾部睹血液流出,可再前收脱刺针少许后,缓缓回撤(对付于采用Terumo 套管针脱刺者,应先退出针芯后再回撤套管,应注意的是正在退出针芯时应保证牢固套管的位子)直至针尾部喷血后再收进导丝.如果进针后已睹针尾部回血,不要慢于回退脱刺针,可用左脚食指推断一下此时脱刺针取桡动脉的位子闭系,再回撤脱刺针至皮下,安排针尖目标后再次进针,屡屡进针如果已睹回血,皆应先推断针尖的位子后再沉新脱刺.持针要领: 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脱刺针内中鞘对接处,针尖斜里往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取患者上肢约莫成角 30°~45°,沿血管走形缓缓进针;待针回血后继承进针脱刺切忌慢于进针,尾当小心体验血管走形,躲启血管蜿蜒处,沿血管走形进针.初教者脱刺不可功多果进针前已能体验血管走形,盲目进针,尾针已睹血管真乃常事,此时不要闲于退出脱刺针,小心体验此时脱刺针取血管搏动之间的闭系,再将脱刺针退到皮下,安排后进针乐成率会普及很多中撤脱刺中鞘时,切忌赶快中撤,切忌扶鞘不稳,切忌睹血心慌撤出脱刺针的内针后,缓缓中撤脱刺中鞘,待回血格中良佳后,收进直导丝收进导丝如果脱刺针尾端喷血良佳,左脚食指战拇指牢固针柄以保证脱刺针位子不动的共时左脚收进导丝,动做应沉柔,一往逢到阻力,应坐时停止前收导丝,可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脱刺针的角度或者转动脱刺针安排导丝的前进目标后再次试收导丝以好处导丝乐成前收,此时切忌强止推收导丝,免得误伤小分收引导前臂血肿的爆收.常常情况下央供前收导丝起码应超出尺骨鹰嘴火仄后再沿收鞘管.收进直导丝时须无阻力圆可继承收进导丝,切忌暴力,需要时可借帮 X 线瞅察导丝走背正在导丝收进历程中,须用左脚按压住血管脱刺面附近,搁置导丝加进时出血置进鞘管置进鞘管前,为缩小患者的痛苦,偶尔需正在脱刺部位补充一定量的麻醒药物,并搞一皮肤切心以缩小鞘管收进时的阻力.暂时使用的动脉鞘管表面多附有亲火涂层资料,鞘管经火浸润后有帮于降矮鞘管收进时的摩揩力,预防桡动脉痉挛的爆收.收进鞘管时,左脚食指战中指牢固脱刺面导丝的位子,拇指压住导丝的体中部分,左脚持鞘的尖端,脆持取血管走形目标普遍,缓缓促成.如逢阻力应通过前收战回撤导丝去推断鞘管是可脱出血管.置进鞘管后一共撤出扩弛管及导丝,如能经侧管乐成回抽出动脉血,可判决鞘管位于血管真腔,桡动脉脱刺乐成.沿导丝切启皮肤后,可用止血钳尖端钝性分散,阻挡易益伤血管沿导丝收进血管鞘时,导丝尾端一定要暴露鞘管,可则大概引导导丝脱降进血管里里植进血管鞘后,用注射器排空鞘管内气氛排气氛体后,沿血管鞘赋予肝素止齐身肝素化桡动脉脱刺历程中罕睹的问题及处理1. 共一部位反复脱刺不可功:出现那种情况的罕睹本果有:⑴已能刺中桡动脉:如果此时仍存留桡动脉搏动,不要慢于沉复脱刺收配,应最先分解引导脱刺波折的大概本果,再针对付分歧情况改变脱刺脚法后进针,比圆对付于较硬易于滑动的桡动脉,患者的动脉搏动很强,然而易以刺中,那种情况下采用裸针脱刺更具劣势,脱刺时符合加大进针的角度战速度常有帮于刺中桡动脉;差同对付于桡动脉较细、搏动较强的患者,采用套管针脱刺加进真腔的乐成率较下,那种情况下应小角度脱刺,共时缓缓进针常有好处脱刺乐成.⑵脱刺部位桡动脉走止迂直:常常正在那种情况下易以包管脱刺时的进针目标取桡动脉走止普遍,果此脱刺易以乐成,多需要调换脱刺面至桡动脉走止较直部位后再止脱刺.⑶桡动脉爆收痉挛:那种情况下常表示为桡动脉的搏动减强以至消得,此时采用盲目脱刺大概会进一步加沉桡动脉痉挛的程度,等待桡动脉搏动回复后再止脱刺或者许是更为明智的采用,也有教者认为皮下赋予硝酸苦油有帮于收缩桡动脉痉挛后的回复时间.⑷脱刺局部产死血肿:此种情况下正在本部位继承脱刺很易赢得乐成,应躲启血肿部位后沉新采用脱刺面.桡动脉痉挛,a 为痉挛时脱刺针中套制影,可睹血管明隐细小;b 为局部赋予硝酸苦油后制影,隐现血管直径明隐夸大2. 脱刺针刺进桡动脉,然而脱刺针尾部血流不畅.常常引起那种情况的本果有:⑴脱刺针尖斜里已真足加进血管腔:正在那种情况下,针尖的位子大概位于桡动脉的前壁或者后壁,术者常可通过安排脱刺针的深度战进针角度使针尖真足加进血管腔.⑵桡动脉痉挛:普遍情况下,脱刺配套导丝常可乐成前收,普遍不会对付桡动脉进路的修坐戴去太大的障碍.⑶脱刺针加进桡动脉分收:正在安排脱刺针位子后仍无法乐成前收导丝常提示此种大概,脱刺面过于靠拢腕部时多睹,常需要背近心端前移脱刺部位后再次进针.3. 脱刺针回血良佳,然而收进导丝时阻力较大.罕睹本果包罗:⑴导丝加进桡动脉分收:常表示为收进部分导丝后继承前收导丝时感触阻力,此时可沿导丝收进部分动脉鞘管,通过鞘管侧管回抽血液道明鞘管位于血管真腔后,再沿鞘管收进少的超滑导丝,由于该导丝前端蜿蜒且较硬,导丝常能塑产死袢后乐成前收至主收血管近端,随后再沿超滑导丝置进动脉鞘管.⑵桡动脉宽沉迂直:可沿收鞘管保证鞘管位于血管真腔后,换收少的超滑导丝,常有好处通过迂直血管段.⑶导丝顶正在桡动脉壁上:多是前收导丝不暂即感阻力,可回撤导丝,通过转动脱刺针目标安排导丝的前进目标或者改变脱刺针的进针深度后再次收进导丝常能赢得乐成.(4) 桡动脉宽沉蜿蜒:透视下安排导丝的前进目标后再试止通过蜿蜒段血管,需要时大概需要调换脱刺部位.(5) 桡动脉畸形:如下位桡动脉、桡动脉收育细小等本果也会制成前收导丝时阻力删大.脱刺乐成后导丝加进艰易,制影提示下位桡动脉,血管直径非常十分细小,虽然其取肱动脉之间有接通收,然而局部血管明隐扭直,且襻直处有细小分收,此类桡动脉不符合进一步收配脱刺乐成后导丝加进艰易,制影提示下位桡动脉,血管直径非常十分细小,桡动脉其取肱动脉之间有接通收,经局部血管无明隐扭直,安排导丝加进肱动脉后,可进一步举止制影等收配4. 置进鞘管时阻力较大:引导那一情况的主要本果有:(1) 鞘管收进桡动脉分收:此时可先部分回撤鞘管,通过回抽血液证据鞘管已退至主血管腔后,沿鞘收进少的亲火涂层导丝至肱动脉火仄,随后沿收制影导管,正在制影导管的帮闲下沿收鞘管;⑵桡动脉痉挛:可经制影证据,逢到此种情况时可思量沿鞘管走止目标逃加局麻药物如:利多卡果等,有帮于排除动脉痉挛;需要时需要调换小中径桡动脉鞘管(如4F 动脉鞘管),此时应先沿本鞘管收进少的超滑导丝至近心端,随后沿导丝撤出本鞘管并沿收 4F 动脉鞘管.(3) 鞘管脱破血管壁:常表示为收进鞘管后经鞘管侧管不克不迭乐成回抽血液,可正在脆持持绝回抽状态的共时回撤鞘管,一往不妨乐成回抽血液道明鞘管已加进桡动脉管腔,此时沿收少导丝乐成前收至近端后,再沿收鞘管.。
桡动脉(RA)是最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之一,我国在2007年成为首个经R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数量超过股动脉的国家。
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RA途径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早。
在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18)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樊冰教授就RA穿刺的基本技巧及问题处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图1 经桡动脉穿刺方法——直接穿刺法图2 经桡动脉穿刺方法——穿透法RA穿刺技巧1. 穿刺点选择➤穿刺点不要过于靠近远端,也不要过于靠近近心端➤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1 cm处。
因为该部位RA的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更易成功➤理想穿刺点应选择在RA走行较直且搏动明显的部位2. 局麻技巧➤用“两步法”给予局麻药物:第一步,穿刺前皮下少量注射麻药;第二步,穿刺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药➤在注射麻药时进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RA3. 穿刺手法➤患者腕部垫高,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术者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感觉RA搏动最强处,指示RA走行方向➤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靶点”,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方向➤进针角度一般为30°~45°,根据血管粗细调整进针角度,见血流出,稍前送再缓慢回撤至喷血,然后送入导丝➤如果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可回撤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后如未见回血,应先判断针尖位置,再重新穿刺4. 送入导丝➤穿刺针尾端喷血良好,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将针固定,右手轻柔送入导丝;如果遇到阻力,调整穿刺针角度或旋转穿刺针,再尝试送入导丝➤切忌强行推送导丝,以免损伤小分支导致前臂血肿5. 置入鞘管➤置入鞘管前在穿刺部位补充一定量麻药,皮肤切口适中,以减小阻力➤保持与血管走行方向一致,缓慢推进鞘管➤置入鞘管后一同撤出扩张管及导丝,经侧管顺利流出血液,鞘管位于血管真腔,桡动脉穿刺成功6. 技巧小结➤选择RA最表浅、搏动最强、走行直的部位➤建议分两步给予局麻药物➤进针方向与皮肤呈30°~45°,与血管走行方向一致➤避免反复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1. 反复穿刺不成功原因:➤未刺中RA➤注射麻药过多,导致局部皮肤涨起,造成RA搏动减弱➤穿刺部位RA走行迂曲➤RA痉挛导致无回血或回血缓慢对策:➤穿刺皮丘应<1 cm,穿刺成功后补充麻药➤局麻时,混合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使用➤依次上移穿刺点1~2 cm,新穿刺点先不注射麻药,待穿刺成功后补充少量麻药➤更换穿刺点至RA走行较直的部位,再次穿刺2. 搏动良好,但穿刺不成功原因:➤多见于老年体瘦患者➤RA搏动良好,但周围组织较少,缺乏固定➤如果RA发生粥样硬化会出现滚动,导致穿刺针滑向边侧对策:➤用中指、食指将RA推向肌腱,进行固定➤穿刺针斜侧穿刺➤进针速度要快3. 穿刺针刺入RA,但针尾部血流不畅➤多见于穿刺针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轻缓进针、退针,微调针尖角度、方向➤RA痉挛:导丝可顺畅进入RA➤穿刺针进入RA分支:如果调整穿刺针位置后仍无法顺利送入导丝,常提示此种可能➤穿刺点过于靠近腕部:常需要向近心端前移穿刺部位后再次进针,进针方向与RA走行一致4. 穿刺针回血良好,但送入导丝时阻力较大➤导丝进入RA分支➤RA严重迂曲:需在透视下观察血管走行;实施外压迫,令血管伸直;考虑PTCA导丝;上半鞘➤穿刺针移出血管:需重新穿刺➤RA畸形:如残余RA、RA发育细小等常见并发症及对策1. RA痉挛RA痉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10%。
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建立桡动脉入路、顺利进行桡动脉介入操作的前提。
相比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所以穿刺桡动脉的操作难度要高于股动脉,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
所以说,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术难关。
掌握规范、合理的穿刺技术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本文将系统探讨一下桡动脉的穿刺技巧及常见问题。
桡动脉的胚胎发育胚胎时期,颈部第 6 或第七节间动脉intersegmental artery 发出腋动脉并延续为肱动脉(Brachial),后者继续延续为前臂骨间动脉及手部动脉(图1A)。
随着发育的进行,骨间动脉远端退化,代之以中间动脉(Median)供应手部(图1B)。
中间动脉形成,随之骨间动脉继续分化出尺动脉(图1C)。
尺动脉形成后,浅肱动脉(Superficial brachial artery)开始发育并向掌部延伸(图1D)。
浅肱动脉与掌部血管吻合后,前者与肱动脉之间开始形成吻合支(图1E)。
浅肱动脉与股动脉吻合支形成后,吻合后近端血管退化,远端延续为桡动脉(图1F)。
上臂动脉胚胎发育示意图桡动脉的解剖及变异桡动脉解剖变异与入路异常是初学者最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也是导致TRI 失败的主要原因。
桡动脉解剖变异与入路异常的总体发生率为22.8%,主要包括:桡动脉起源异常(高位桡动脉)、发育不良、走行迂曲、狭窄、桡尺动脉环及迷走锁骨下动脉等。
3 种高位桡动脉(1-3)及正常起源(4)示意图;高位桡动脉患者往往是因为胚胎时期的浅肱动脉没有退化或退化不全所致,所以动脉管腔大小不一,且部分与肱动脉主干之间尚有交通。
这部分患者多数可以耐受5F 直径的造影导管,但因指引导管较为粗大,所以在通过时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夹层或破裂而出现并发症高位桡动脉造影,提示上臂段血管直径与肱动脉直径类似,此类不影响造影等检查不同类型的桡动脉扭曲桡动脉襻,当导丝通过以后多数可以变直,但若襻弯处有分支血管,则在血管被捋直后可能导致分支血管断裂,出现局部血肿左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 为后前位,b 为左前斜位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 为后前位,b 为右前斜位穿刺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能够降低术者穿刺的难度,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所以穿刺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由于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走行越为表浅,但其分支也越多,因此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入分支血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心端,由于桡动脉的走行较深,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而且一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常需要在向近心端前移重新选择穿刺点。
假如原穿刺部位过于靠近近心端,也会给重新选择穿刺点带来一定的困难。
通常情况下,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 1 cm 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容易成功,而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相对较少,穿刺误入分支血管的几率较小。
但在某些病例,由于受到桡动脉迂曲、变异等因素的影响,该部位可能并非是最合适的穿刺点,所以穿刺点的选择应因人而异。
理想的穿刺点应选择在桡动脉走行较直且搏动明显的部位。
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
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
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
为何不直接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大多数人桡动脉最强处位于桡骨茎突以远,靠近腕骨,此处虽便于穿刺,术后止血却是为难,非上上之选局部麻醉的技巧在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刺前皮下注射过多的麻醉药物会造成穿刺部位的肿胀,从而影响术者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而增加穿刺的难度,因此有人建议初学者应用「两步法」给予局麻药物,即穿刺前皮下少量注射麻药,穿刺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
但是在注射麻醉药物时进针不宜过深,以免误伤桡动脉。
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
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
穿刺的手法在桡动脉穿刺时最好能够将患者的腕部垫高,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行方向。
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的方向。
这里需要避免的一种情况是,有些术者为更清楚地感觉动脉搏动,故意手指加压触摸,这样反而造成桡动脉远端的血流受阻,人为增加了穿刺的难度。
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但对于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血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缓慢回撤(对于选用Terumo 套管针穿刺者,应先退出针芯后再回撤套管,应注意的是在退出针芯时应确保固定套管的位置)直至针尾部喷血后再送入导丝。
如果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不要急于回退穿刺针,可用左手食指判断一下此时穿刺针与桡动脉的位置关系,再回撤穿刺针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后再重新穿刺。
持针方法: 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30°~45°,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续进针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仔细感受血管走形,避开血管弯曲处,沿血管走形进针。
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体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乃常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受此时穿刺针与血管搏动之间的关系,再将穿刺针退到皮下,调整后进针成功率会提高很多外撤穿刺外鞘时,切忌快速外撤,切忌扶鞘不稳,切忌见血心慌撤出穿刺针的内针后,缓慢外撤穿刺外鞘,待回血十分良好后,送入直导丝送入导丝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血良好,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同时右手送入导丝,动作应轻柔,一旦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前送导丝,可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角度或旋转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导丝顺利前送,此时切忌强行推送导丝,以免误伤小分支导致前臂血肿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要求前送导丝至少应超过尺骨鹰嘴水平后再沿送鞘管。
送入直导丝时须无阻力方可继续送入导丝,切忌暴力,必要时可借助X 线观察导丝走向在导丝送入过程中,须用左手按压住血管穿刺点附近,放置导丝进入时出血置入鞘管置入鞘管前,为减少患者的痛苦,有时需在穿刺部位补充一定量的麻醉药物,并做一皮肤切口以减少鞘管送入时的阻力。
目前使用的动脉鞘管表面多附有亲水涂层材料,鞘管经水浸润后有助于降低鞘管送入时的摩擦力,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送入鞘管时,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导丝的位置,拇指压住导丝的体外部分,右手持鞘的尖端,保持与血管走形方向一致,缓慢推进。
如遇阻力应通过前送和回撤导丝来判断鞘管是否穿出血管。
置入鞘管后一同撤出扩张管及导丝,如能经侧管顺利回抽出动脉血,可判定鞘管位于血管真腔,桡动脉穿刺成功。
沿导丝切开皮肤后,可用止血钳尖端钝性分离,不易损伤血管沿导丝送入血管鞘时,导丝尾端一定要露出鞘管,否则可能导致导丝脱落入血管内部植入血管鞘后,用注射器排空鞘管内空气排空气体后,沿血管鞘给予肝素行全身肝素化桡动脉穿刺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1. 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出现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有:⑴未能刺中桡动脉:如果此时仍存在桡动脉搏动,不要急于重复穿刺操作,应首先分析导致穿刺失败的可能原因,再针对不同情况改变穿刺手法后进针,例如对于较硬易于滚动的桡动脉,患者的动脉搏动很强,但难以刺中,这种情况下选择裸针穿刺更具优势,穿刺时适当加大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常有助于刺中桡动脉;相反对于桡动脉较细、搏动较弱的患者,选择套管针穿刺进入真腔的成功率较高,这种情况下应小角度穿刺,同时缓慢进针常有利于穿刺成功。
⑵穿刺部位桡动脉走行迂曲: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穿刺时的进针方向与桡动脉走行一致,因此穿刺难以成功,多需要更换穿刺点至桡动脉走行较直部位后再行穿刺。
⑶桡动脉发生痉挛:这种情况下常表现为桡动脉的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此时选择盲目穿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桡动脉痉挛的程度,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刺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也有学者认为皮下给予硝酸甘油有助于缩短桡动脉痉挛后的恢复时间。
⑷穿刺局部形成血肿:此种情况下在原部位继续穿刺很难获得成功,应避开血肿部位后重新选择穿刺点。
桡动脉痉挛,a 为痉挛时穿刺针外套造影,可见血管明显细小;b 为局部给予硝酸甘油后造影,显示血管直径明显扩大2. 穿刺针刺入桡动脉,但穿刺针尾部血流不畅。
通常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有:⑴穿刺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在这种情况下,针尖的位置可能位于桡动脉的前壁或后壁,术者常可通过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进针角度使针尖完全进入血管腔。
⑵桡动脉痉挛:多数情况下,穿刺配套导丝常可顺利前送,一般不会对桡动脉入路的建立带来太大的障碍。
⑶穿刺针进入桡动脉分支:在调整穿刺针位置后仍无法顺利前送导丝常提示此种可能,穿刺点过于靠近腕部时多见,常需要向近心端前移穿刺部位后再次进针。
3. 穿刺针回血良好,但送入导丝时阻力较大。
常见原因包括:⑴导丝进入桡动脉分支:常表现为送入部分导丝后继续前送导丝时感到阻力,此时可沿导丝送入部分动脉鞘管,通过鞘管侧管回抽血液证明鞘管位于血管真腔后,再沿鞘管送入长的超滑导丝,由于该导丝前端弯曲且较软,导丝常能塑形成袢后成功前送至主支血管远端,随后再沿超滑导丝置入动脉鞘管。
⑵桡动脉严重迂曲:可沿送鞘管确保鞘管位于血管真腔后,换送长的超滑导丝,常有利于通过迂曲血管段。
⑶导丝顶在桡动脉壁上:多是前送导丝不久即感阻力,可回撤导丝,通过旋转穿刺针方向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或改变穿刺针的进针深度后再次送入导丝常能获得成功。
(4) 桡动脉严重弯曲:透视下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后再试行通过弯曲段血管,必要时可能需要更换穿刺部位。
(5) 桡动脉畸形:如高位桡动脉、桡动脉发育细小等原因也会造成前送导丝时阻力增大。
穿刺成功后导丝进入困难,造影提示高位桡动脉,血管直径异常细小,虽然其与肱动脉之间有交通支,但局部血管明显扭曲,且襻弯处有细小分支,此类桡动脉不适合进一步操作穿刺成功后导丝进入困难,造影提示高位桡动脉,血管直径异常细小,桡动脉其与肱动脉之间有交通支,经局部血管无明显扭曲,调整导丝进入肱动脉后,可进一步进行造影等操作4. 置入鞘管时阻力较大: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1) 鞘管送入桡动脉分支:此时可先部分回撤鞘管,通过回抽血液证实鞘管已退至主血管腔后,沿鞘送入长的亲水涂层导丝至肱动脉水平,随后沿送造影导管,在造影导管的帮助下沿送鞘管;⑵桡动脉痉挛:可经造影证实,遇到此种情况时可考虑沿鞘管走行方向追加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有助于解除动脉痉挛;必要时需要更换小外径桡动脉鞘管(如4F 动脉鞘管),此时应先沿原鞘管送入长的超滑导丝至近心端,随后沿导丝撤出原鞘管并沿送4F 动脉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