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还原问题-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9.50 KB
- 文档页数:11
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错把个位上的5看作3,把十位上的6看成了9,得出的结果是210.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解:5-3=2
90-60=30
210+2-30=182
答:正确的结果是812.
2、在做一道加法题时,小刚把个位上的8看作2,把十位上的5看作9,结果得出和为129,那么正确答案应为多少?
解:129-92+58=95
答:正确的答案是95
3、小明爸爸用一根绳子拴摘回来的玉米棒,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还多2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9米,那么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米呢?
解:[(9+15-10)×2+2]×2
=[14×2+2]×2
=30×2
二60(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有60米.
4、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
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解:[(78-12)×2-12]×2
=[132-12]×2
=240(吨)
答:这个仓库原有大米240吨.
5、李奶奶卖鸡蛋,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少10个,最后还剩下35个,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解:[(35-10)×2+10]×2
=[50+10]×2
二60x2
二120(个)
答:李奶奶原来有120个鸡蛋.
6、一位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除以4,然后减去12,再乘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爷爷现在多少岁?
解:(100÷10+12)×4-12=76(岁)
答:这位老爷爷现在76岁.
7、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李子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李子多少个?
第14讲按章办事
——复原问题
【教学内容】
"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暑期版,四升五年级第14讲"按章办事——复原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复原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运用从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数学思考
能回忆倒推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历,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情感态度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复原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运用从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卖鸡蛋,她好奇地问:"老奶奶,您这一篮鸡蛋有多少个?〞〕老奶奶说:〔泡泡语〕我第一次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半少2个,现在篮子里还剩下12个。〔泡泡语〕你知道这一篮鸡蛋有多少个吗?
小红一会儿就算出来正确的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红是怎么计算的吗?
2、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同桌讨论交流,把你的思路说给同桌听听。
4、师:我们遇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时,可以将复杂的条件通过线段图的形式简单明了的表示出来,则谁愿意将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5、从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6、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7、请几名学生汇报讲解其解题思路和过程,其他同学进展评析。
8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用复原法解决问题时,一半多几、少几与算式有什么关系?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还原问题的的解题思想,并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还原问题的本质以及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你心里想一个自然数(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把这个数加上3,再乘以5,然后减去你想的这个数,然后再加上5,再除以2,最后减去10.好了,告诉我最后得的结果,我马上可以猜出你想的数是多少.你信不信?
一定会有小朋友说,这个游戏我也会玩,我反过来算就可以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数.比如你最后的结果是10,我就将10先加10,再乘以2,再减去5,再….
哦,再怎么办?不好办了吧.
其实这个游戏计算程序是事先设计好了的,最后的结果总是你所想的数的2倍,比如你想的数是7,按设计程序计算,最后结果一定
是14.我们把算式写一下:
[(7+3)×5-7+5]÷2-10=(50-7+5)÷2-10
=48÷2-10=14.
因此只要告诉我最后结果,我一定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数。
二、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不过刚才那个小朋友说的方法也是解下面一类问题常用的方法.
某数经过一系列的四则运算后,结果知道,要求这个数.
我们就采用反推的方法,从结果开始,原来是加,现在就减;原来是乘,现在就除,最后一定可以求出这个数.
这样一类问题,我们称之为还原问题.
2、还原问题的本质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倒推法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
xx年xx月xx日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成果与反思目
•参考文献与附录
•个人简历与教学经验分享录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介绍
01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奥数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2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其中还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
题型。
03还原问题是一类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需要学生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逐步推算
出前提条件,这类问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还原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解
决这类问题。通过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倒推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详解
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还原问题。教学目标介绍倒推法的概念和解题步骤,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倒推法的思路和具体应用。教学重点如何判断和识别还原问题,并灵活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在实例中,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倒推法的应用时机。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教学难点与重点
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还
原问题,并引出倒推法的概念。导入新课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逐步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实例讲解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还原问
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讲义(附答案)还原问题
【知识梳理】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四则运算的结果,或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
【例题精讲】
【例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减去8,等于12,求某数。( 1)【例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76)
【例3】XXX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多少?( 57 )
【例4】某数加上5,再增加7,结果等于61,这个数是?
(49 )
1
【试一试】
1、某数减去4,再减少6,结果为2,这个数是?( 12)
2、XXX把某数减去5,再增加6,结果是12,这个数是多少?( 11)【例5】某数扩大3倍,再缩小4倍,正好是6,这个数是?(8 )
【试一试】
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了一半,第二次又用了剩下的一半,还有6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24 )
2、XXX对XXX说:“你的年岁是11岁,你的年岁是我的2倍少9岁,你知道我的年岁吗?”
( 10)
【例6】XXX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XXX的奶奶今年多少岁?(79 )
2
【试一试】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4 )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以2,结果得60,求这个数。(11 )【例7】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480)
还原问题(一)
还原问题是指条件中只说明了中间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要求最初状态的一类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逆向思维很重要,通常要运用倒推法(还原法),即从最后一步出发,一步一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解决。
例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求某数。
例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例3.在做一道加法式题时,某学生把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例4.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了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完。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练习与思考
1.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结果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数学爱好者俱乐部成立的年份数加上2后,缩小100倍,再扩大4倍,最后减去25,正好是55。这个俱乐部成立于哪一年?
3.有一个说:“把我的年龄加上28后除以15,再用8乘,就是32岁。”这个人多少岁?
4.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5.王大爷去粮站买米,粮站的陈叔叔因粗心,错把一袋米少算了20千克,把另一袋米多算了3千克,合计卖给王大爷60千克米。王大爷实际购买了多少千克米?
6.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了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教学文案
标题: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教学文案
介绍:
还原问题是奥数中的一种重要题型,能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本文案针对四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有趣、实用的还原问题教学方案,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还原问题的定义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掌握还原问题的解题技巧,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通过展示一组还原问题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出这些图片的完整形态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第二步:引导解题思路
介绍还原问题的解题思路:通过观察题干中已给出的信息,找到线索,推理出图片的完整形态。引导学生注意每个细节,从整体和局部角度思考。
第三步:学习解题技巧
通过示例题展示不同类型的还原问题,并结合步骤讲解解题技巧。例如,通过逐步添加丢失的图案、比例关系、位置关系等,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推理方法。
第四步:合作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组还原问题,让学生尝试在小组
内合作解答。鼓励学生分享思路和交流解题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步:个人练习
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还原问题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第六步:总结与扩展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强化学习成果。同时,提供更多的拓展题目,让学生继续锻炼解决还原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独立解题能力;
小学奥数还原问题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奥数还原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还原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还原问题的概念;
2. 掌握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还原问题的例题和解题方法;
2.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还原问题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简要讲解还原问题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解题方法和策略。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式:
1. 以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多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还原问题练习,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多进行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小学奥数还原问题教案的撰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原问题
例1、一个数减24加上15,再乘以8得432,求这个数是多少?
练一练
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减去8,等于12。求某数是多少?
2.某数加2,乘5,再减3得27。这个数是几?
例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了7,十位上的9看成了4,结果得到的和是148。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练一练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个位上的4看成7,十位上的8看成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2.小英在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几?
例3、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的公路比全长的一半还多1千米,第二天修的比余下的一半还少3千米,还剩15千米没有修。问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练一练
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2、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质量比总数的一半多12吨,第二天售出的质量比剩下的一半多12吨,结果还剩下12吨。问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例4、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年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练一练
1.竹篮内有若干个李子,取它的一半又ー个给第一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个给第二人,剩下的李子平均分给余下的两个人,每人3个。竹篮内原有李子多少个?
2.兄弟俩争着挑26块砖,弟弟抢着装了一些,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去一半,弟弟不服,哥哥就还给弟弟5块,这时两人一样多。问弟弟最初准备挑多少块?
第八讲还原问题A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流程图或树状算图解决还原问题。
2、能够利用表格法来表示题目的意思
例1:请一位小朋友不要把年龄告诉你,由你来猜。但是你要他把年龄先乘3,再加上3,再除以3,再减去3,然后把得数告诉你。这时,你再把得数
加上2,就是他的年龄了。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呢?
先画流程图再列式计算。
流程图:
试一试
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例2:小胖再做一道两步递等式时把乘36看做了除以36,把减24看做了加24,最后得到的结果是4,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先画流程图再列式计算。
流程图:
试一试
小胖再计算一道两步递等式时,把乘18看做了乘16,除以3看做了除以8,加5看做了减15,得掉的结果是1,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例3:猴子摘桃,第一天摘了树上桃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又摘了余下桃子的一半少1个,这时树上还有15个桃子,原来树上有多少个桃子?
先画出线段图,在画流程图解答。
树状算图:
试一试:
小朋友们分一堆苹果,先把一半再加3个给年龄较小的,然后再把其余的一半加2个分给年龄较大的,最后还剩4个苹果。
练习:
1、某数的2倍与80的和除以4,把这商减去300,再乘以2,结果是100求。某数。
2、小胖再计算一道三步递等式时,把乘46看做了乘50,除以6看做了除以8,加5看做了减5,得掉的结果是1,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3、有一挖运土方工程,计划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部任务,第一个月完成了全工程的一半少40,第二个月完成余下的一半,第三个月又完成余下的一半多20。第四个月挖运280方土而如期完成任务.问:总共有多少方土?
还原问题(一)
问题1 小明的爷爷今年年龄减去7后,除以9,再加上2,最后乘10,恰好是100岁,小明爷爷今年多少岁?
[解析]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乘10后是100岁,那没有乘10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那没加2之前应是10-2=8(岁);除以9后是8岁,那没除以9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后是72岁,那没减7之前是72+7=79(岁)。所以,小明爷爷今年是79岁。列式为:(100÷10-2)×9+7=79(岁)。
练习:
(1)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20×□÷8+16 = 46。
(2)一个数除以10后再增加80,然后乘3,再减去85,得200,求这个数。
(3)东东问张老师今年多少岁,张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8,除以4,减去2,再乘5,恰好是45岁。”张老师今年多少岁?
问题2 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这时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分层线段图。
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这时还剩95台”向前推算,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时剩下的95台加上下午多卖的20台的和,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与10台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所以原有洗衣机的台数是240×2=480(台)。
列式是:[(95+20)×2+10] ×2=480(台)
三年级还原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还原问题的概念,掌握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推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还原问题的定义及解题步骤。
2. 常见还原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还原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还原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还原问题的案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和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还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还原问题的定义、解题步骤及常见类型。
3. 示范:教师展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解题步骤解决问题。
4. 练习:学生独立解决教师提供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还原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策略: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还原问题的解题过程。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拓展: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还原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原问题教案
教案:还原问题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还原问题”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还原问题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 能够运用还原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还原问题的概念和思维方法。
2. 运用还原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运用还原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投影仪。
2. 教学案例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请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只蚂蚁,你如何才能判断地球是圆的?”
2.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给出答案:“你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如地平线的弧形、航空器的飞行轨迹等,然后根据
这些线索还原出地球是圆的。”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展示还原问题的定义及解决方法的PPT,让学生了解还原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
2. 解释还原问题是通过寻找线索、联系事实、推理和归纳,将已有的信息还原成未知的问题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还原问题的思维方法可以用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应用场景。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1. 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引导学生运用还原问题的方法分析并找出答案。
2. 让学生按照还原问题的方法,先列出这个问题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线索和已知信息,然后联系这些线索和信息,进一步推理和归纳,找出问题的答案。
3. 指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的案例,并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
四、综合应用(20分钟)
1. 分发教学案例集,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数学(还原问题)教学案一、基本知识
一、还原问题的意义
还原问题是指从所给的结果出发,利用逆运算的关系,由后向前一步一步逆推,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解决。
二、解决还原问题的基本思路
将最后的结果依次进行已知运算的逆运算。即一步一步退回去:原题是加,倒推用减,原题是减,倒推用加;原题是乘,倒推用除;原题是除,倒推用乘。换一句话说,就是一步一步倒推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所以这类问题也叫逆推问题。
三、例题讲解
例题1(广州市真光中学分班卷)夏培培在计算一道两位数的加法算式时,由于粗心,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3,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所得的和是128。这道加法算式的正确答案是
( )。
方法点拨
该题属于还原问题,考查逆推方法的运用以及性确计算的能力。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3那么和减小了8-3=5;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1看成了7,那么和增大了(7-1)×10=60。所以和总共增大了60-5=55。而现在所得的和是128。由此可知这道加法算式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28-55=73。
【答案】73
例题2(长沙市培粹实验中学招生卷)王丽读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读了全书的一半少30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8页,还剩下53页没有读。这本科幻书一共有多少页?
方法点拨
该题是一道还原间题,解决这类问题时通常用逆推法,根据题中条件从后一步步往前推。第二天读了剩下的一半多18页,还剩下53页,那么剩下的一半应该是53+18=71(页),则第二天还没开始读的页数为:71×2=142(页)。第一天读了全书的一半少30页,还剩下142页没有读,则全书的一半是142-30=112(页),那么全书的页数为:112×2=224(页)。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四年级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奥数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第24讲-还原问题
授课类型
T 同步课堂
P 实战演练
S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①学习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变化规律; ②利用逆运算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T (Textbook-Based )——同步课堂
一、还原问题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二、解题策略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解析】 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典例分析
知识梳理
增加1倍;第二次把B瓶的水倒一部分给A、c两瓶,也使A、c两瓶的水比瓶中已有的水增加1倍;第三次把c瓶的水倒一部分给A、B两瓶,使A、B两瓶的水比瓶中已有的水增加1倍.这样倒了三次后,三瓶水同样多.问三个瓶中原来各装水多少千克?
【解析】我们可以用倒推法来做这个题目,由题意可知,最后一次倒水后,A、B、c三个瓶中各有24÷3=8千克水,由题意可推算出第二次倒水之后A、B、c三个瓶中的水分别为8÷2=4、8÷2=4、8×2=16千克,再用同样的方法推算出最初A、B、c三个瓶中的水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