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650.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堂考点探究【易错警示】1.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开端,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
2.广义上的维新变法运动指的是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抨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开始到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止。
狭义上的维新变法运动指戊戌变法。
【易混辨析】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性质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疑难解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观上: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②脱离人民群众;③既想保留封建王朝,又想发展资本主义,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改革,本身就有矛盾的一面。
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太强大。
知识点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二:警世洪钟《天演论》2.(2014·江苏盐城)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
这表明他主张()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知识点三:短暂的“百日维新”3.(2014·江苏连云港)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维新变法运动内容序幕:“”,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背景:1895年《》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代表人物:、主张:变法图强,变法维新①经济方面:②军事方面:③文化方面:创办,开放,开办培养人才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主设计人:刘兆恩曹新山八年级历史授课时间:20098年9月日【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重难点解析:重点是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难点是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预习导学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民族矛盾激化运动序幕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揭开序幕:公车上书:年和联合应试举人上书,请求变法。
维新派人士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思想舆论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
译著《》把西方进化学说介绍到中国,鼓吹变法维时间:年6~9月标志:光绪帝颁布“”宣布变法新目的:通过变法,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变经济上法百日维新内容:军事上运(运动高潮) 政治上动教育上作用:性质: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年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
运动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被杀害,变法失败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走不通。
【三、】主动探究、拓展延伸;材料分析: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绝命诗材料二:“我向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请回答:1、“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2、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3、“去”、“留”分别指的是谁?谁是生者,谁是死者?4、谭嗣同为什么称自己“死得其所”?5、上述诗句反映了谭嗣同怎样的精神?你如何认识他的这种精神?【四、】课堂练习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为救亡图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强学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 《天演论》的译述2、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3、戊戌变法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 B.同治 C.慈禧 D.光绪4、通过出卖维新派得到慈禧太后信任的是A.李鸿章 B袁世凯 C.荣禄 D.刚毅5、为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得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四项建议。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学习目标1、 了解严复及其思想主张。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2、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学习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 等联合了l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历史上称之为 。
2、严复译述《 》,把西方的 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3、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政治上:(2)经济上:(3)军事上:(4)文化教育上:4、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在社会上起了 的作用,推动了 的进程。
探究交流: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19世纪6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倡导的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却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的富国强兵道路。
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民族危机又再一次牵动了国人的心……。
⏹ 活动主题:我看“戊戌变法”⏹ 步骤一: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阅读下面插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图3 图4 图5 图6图 1 图2●配一配:把资料和对应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图1——图2——1、图1宣传了什么学说?主要观点是什么?2、图2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有什么作用?3、图3、图4、图5和图6四个历史人物的名称步骤二:辩一辩: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思想的异同步骤三:1898年(农历戊戌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国外,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
变法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谈一谈: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巩固练习选择题1、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和得失,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课前进行预习,查阅并提取有关严复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和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2、通过讨论,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戊戌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爱国进步的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逐步形成关心时政、关心国家的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有很多仁人志士,他们为挽救民族危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甚至不惜生命唤醒国民。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在本节课中,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先人所谱写的壮丽悲歌!2、展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图片,教师讲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
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维新派”。
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
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迹来贯穿的。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在他们四人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4、播放公车上书的视屏,通过视屏更具体了解公车上书的过程及影响。
5、师生共同总结公车上书的经过,教师重点强调: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6、教师过渡:公车上书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请问:中国人唤醒了什么?甲午战败后寻求什么救国方法?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主张用改良的方式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制度,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观点)。
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
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迹来贯穿的。
第一主题:开始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一、康有为公车上书资产阶级维新派公车: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以“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1、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的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经过:时间、地点,发起人:1895.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3、内容,目的:从课本上找出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
4、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材料分析: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洋洋洒洒写了一份万余言的上皇帝书阐明变法的迫切性和变法措施,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不过文章却辗转传诵,轰动了全国,风行一时,上海、广州等地还特地刊印,广泛宣传。
各省举人回到本省后,也多少传播了这些言论,扩大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要求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警世洪钟《天演论》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1、维新派的活动:创办报刊北方的《国闻报》南方的《时务报》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开办学堂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广州)梁启超的时务学堂(长沙)译述西方著作严复的《天演论》作用:制造舆论,为维新变法提供组织、思想、人才基础第二主题:发展警世洪钟《天演论》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学习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