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全域旅游背景下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研究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各地纷纷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特色小镇的开发。
淮安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逐渐成为全域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探讨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研究。
淮安地处江苏省中部,北濒淮河,南临长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淮安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民俗文化等。
淮安古城区是一个可以体现淮安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景点,拥有众多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是淮安的象征和代表。
淮安还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洪泽湖、金盾湖等,以及民俗文化村落,如双港古镇、五亭村等。
基于淮安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开发淮安特色小镇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色小镇是指根据当地特色资源和优势,整合相关产业和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吸引力的小镇。
开发淮安特色小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深入挖掘淮安的旅游资源。
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淮安的旅游资源特点、需求和潜力,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
在挖掘淮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确定开发淮安特色小镇的方向和定位。
确定淮安特色小镇的主题和发展方向。
根据淮安的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特色小镇的主题和发展方向。
可以考虑以淮安的历史文化为主题,打造历史文化特色小镇;或者以淮安的自然环境为主题,打造生态旅游特色小镇。
整合相关产业和资源。
通过整合相关产业和资源,形成特色小镇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可以考虑将淮安特色小镇与周边景区、特色产业和当地特色产品相结合,形成产业互补和联动发展的格局。
注重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淮安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淮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传承,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要注重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开发淮安特色小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挖掘淮安的旅游资源,确定特色小镇的主题和发展方向,整合相关产业和资源,注重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以打造具有淮安特色和吸引力的小镇,为淮安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探究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淮安市作为运河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为了发挥这些资源的潜力,淮安市推进了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从淮安市运河文化旅游的背景介绍、目前的问题和现状以及创新模式的提出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背景介绍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运河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
运河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运河的代表之一,其从北京延伸至杭州,全长1776公里。
运河通航大约20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淮安市是运河的要冲之一,有着许多重要的运河文化遗址和历史建筑,如淮安运河古城、曹园堤、李公堤、香山亭等。
这些历史文化景点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还在深入挖掘和利用中。
二、目前的问题和现状尽管淮安市运河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其开发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游客来源不够广泛,游客构成单一。
其次,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游客体验不佳。
再次,旅游价格不透明,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后,缺乏创新的营销模式,不能充分地推广文化旅游资源。
三、创新模式的提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淮安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运河文化旅游营销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品牌建设。
将淮安市打造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文化底蕴和优质旅游资源的品牌城市。
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增加市场竞争力。
2.开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结合当地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开发多种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比如,开展运河文化考察、古城游览、名人故居参观等主题旅游活动。
3.加强旅游交流。
开展公益性旅游推广活动,推进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共同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旅游资源。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4.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服务队伍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效果评价淮安市在推进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于淮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淮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切入点,分析了淮安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论述了旅游产业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此基础上,为淮安旅游业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必须尊重自身特色,结合实际,运用差异化策略,深挖旅游产品的内涵,培育自己的品牌的建议,这将对发展淮安旅游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淮安旅游业现状;文化底蕴;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的旅游业也慢慢地由“奢侈品”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在国际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
淮安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较多,旅游资源丰富,且地处经济发达的华东经济圈,客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旅游行业的努力,淮安旅游行业取得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成绩,景点建设不断地进行大力的推进,内外交通变得日臻完善,美食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些赫赫战绩为淮安的经济和江苏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淮安作为苏北地区的一个发展大市,目前所辖人口500多万,那么目前它的旅游发展现状如何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淮安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一)淮安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目前淮安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经过“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淮安市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前发展势头良好。
旅游业的各项指标快速发展、旅游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高、营销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各种旅游节事效果突显,迅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取得了巨大综合效益,首先得益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淮安。
按照《淮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和旅游发展的一体化仍然有待提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兄弟城市比较,营销投入处于劣势;古运河旅游产品尚未真正完善进入国际和国内市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精致化程度仍然需要改进。
探究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淮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作为中国“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淮安市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着独特的运河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运河文化,淮安市旅游部门不断开拓创新,在运河文化旅游营销上也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淮安的独特魅力。
一、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淮安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运河的重要通道城市。
淮河、大运河等多条水域贯穿全市,遗留下了大量的运河文化遗产,如魏碑、淮安古城、运河码头等,这些资源为淮安市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积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体验淮安的独特魅力。
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淮安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何更好地将这些资源挖掘和推广出去,成为了当地旅游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的运河文化旅游营销模式以往,淮安市的运河文化旅游营销模式主要是以传统的宣传推广和旅游线路开发为主。
传统的推广模式以地标性景点为主要宣传对象,通过旅游宣传册、广告宣传等形式向游客推广淮安的运河文化资源。
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也主要以游览运河风光和参观历史遗迹为主要内容,游客体验单一,缺乏新鲜感和互动性。
旅游部门在推广和营销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为了更好地推广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淮安市观光旅游,当地旅游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不断提升营销效果。
他们开发了淮安运河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淮安市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以淮安独特的运河文化为创作灵感,开发了多样化的运河文化主题旅游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观光游览线路,更将运河文化与美食、民俗、手工艺等深度结合,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淮安市旅游部门与当地商家开展合作,推出了运河文化特色衍生产品和旅游周边商品。
基于游客需求视角的淮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景优美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要实现淮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制定一套基于游客需求视角的旅游发展战略。
本文就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分析淮安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淮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淮安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淮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运河文化、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等。
京杭大运河是淮安的重要旅游资源,沿河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淮安市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给游客提供了较好的旅游体验。
市内的旅游导游、景区管理等服务也比较规范,为游客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 旅游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淮安地处江苏省北部,紧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拥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二、存在的问题1.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淮安地区的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景区开发、娱乐项目等方面。
游客在淮安旅游时,很难感受到独特的特色。
2.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虽然淮安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是一些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并不高。
比如景区导游的专业水平不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缺乏整体的旅游规划淮安地区的旅游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特色。
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较为滞后,无法形成合力。
1. 提高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要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淮安地区可以从文化、历史、自然等方面,挖掘特色资源,开发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比如推出运河文化体验游、田园风光游等。
2. 加强旅游服务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导游、服务人员的培训,规范景区内的秩序和安全措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全域旅游背景下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研究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强调旅游全程全时空的可持续发展,突出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整合性。
淮安作为江苏省下辖地级市之一,自古就是商贾往来之地,也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展望进行研究。
一、淮安特色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需要优势亮点的支撑,而淮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
淮安是苏北平原的中心城市,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具有丰富的水资源。
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代状元嫡孙府、明清古街等。
淮安还是一座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有着独特的农耕文化和美食文化,如清江豆腐、金坛鸭等。
二、淮安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目前,淮安特色小镇的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规划不足,目前淮安特色小镇的规划还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是产品单一,很多特色小镇的产品线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是宣传不足,由于宣传渠道有限,很多特色小镇的知名度低,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是人才匮乏,特色小镇的管理和运营团队相对较弱,无法保障特色小镇的良性发展。
1.完善规划要想提升淮安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首先需要完善规划。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特色小镇的布局和景观,统筹规划好小镇内的建筑风格和规模,确保各项设施的完备和便利。
2.多元产品淮安特色小镇的产品线需要多元化,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农耕特色,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故事性的手工艺品,也可以举办一些农耕体验活动。
也可以引入一些现代休闲项目,如民宿、SPA等,提升小镇的吸引力。
3.多渠道宣传淮安特色小镇的宣传需要多渠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广告、旅游杂志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
也可以通过与旅行社的合作,将淮安特色小镇纳入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
4.人才引进特色小镇的运营团队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可以通过薪酬激励、培训提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提升特色小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淮安市漕运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研究——以旅游产业为例作者:吕天娥,刘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5期吕天娥刘浏淮安市漕运文化资源丰富,但需要保护与开发。
开发中存在开发内容上偏重景观、仿古建筑等硬件建设,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并且硬件建设上存在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根据生态之城的目标定位,本文认为在漕运文化资源开发中旅游产业应注重整理旅游行业的散乱布局,重点开发廉政游、体验游和文明游三个方向。
淮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与京杭运河漕运关联甚密。
自隋代起,朝廷便在淮安设立漕运专署。
明清时代漕运总督公署也设立在淮安,因此,历史上的淮安是一个经济重地。
追溯历史,淮安曾经是清朝漕运总督府之所,商贾云集之地,鼎盛时期,是古运河上的四大都市之一,漕运文化在其淮安历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漕运造就了淮安。
一、淮安市漕运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与分析(一)资源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苏北漕运文化资源丰厚,其中遗址、古镇、民俗居多。
而且徐州、淮安两地都属于重工业城市,交通便利。
宿迁和淮安与漕运相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较多。
共性的文化资源为水利工程文化资源、曲艺舞蹈、仓储文化、民俗资源,淮安的个性的文化资源为名人文化、造船文化、古镇文化等。
具体说来,淮安的漕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水利工程建筑遗产(包括堤坝、水闸、运道、码头等),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资源、里运河沿岸历史资源以及漕运总督公署遗址、河道总督署遗址等建筑遗迹、宗教建筑遗迹为主。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共计六大类27项,包括运河及治河相关的神话及民间传说,民俗,传统民歌、戏剧、舞蹈,传统技艺,历史地名和古诗词等。
(二)现状与问题漕运对淮安的社会阶层的构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上的淮安是一个可与南京并称的大都市。
在乾隆时期已有54万人口。
甚至被过往外国使者称为中华帝国的第八大城市。
因此,淮安传统古民居数量较多。
但多数破坏严重,需要加以保护或有选择地恢复。
水城淮安开展旅游文化产业思考摘要。
因水而兴,因运河漕运而盛的淮安“四水穿城”(盐河、淮河、里运河、大运河),这在中国城市中是极其罕见的。
独特的水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载体。
通过凸显运河文化,张扬地域魅力;树立品牌意识,激发个性活力;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商品引力等的论述,充分拓展挖掘水城淮安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多样化。
并用适当的方式把内涵外化,以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继而创造价值,产生效益,为地方经济开展效劳。
关键词:文化资源;水城淮安;旅游文化产业;开展思考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黄、淮、泗、运等水系的交汇地。
大运河开凿之后,它更是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四大古都”。
在明清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
境内有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众多的胡泊镶嵌其间。
有人说,历史是从水路进入淮安的,淮安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是水托起淮安从远古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
所以,淮安的文明是悠久和绵长的;淮安的运河是长远和宽阔的;淮安的运河遗存是集中和典型的;淮安的运河文化是丰富和厚重的。
如此的厚礼是上苍赐予淮人的。
淮人理当用心珍惜,慎重保护利用这份遗存,开发这些资源文化的底蕴,让更多的人来淮安探寻古老的大运河文化,让旅游给淮安经济开展注入活力。
让古老的运河文化焕发青春,继续给人们带来航运、灌溉之便,给人们带来生态之利,让古老的运河文化闪耀出更精彩的光辉,给淮安的旅游文化的开展谱写出更出彩的乐章。
那么,如何开掘以大运河为代表水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昭示南船北马的深厚的底蕴,彰显淮安独特的地域魅力,在当前“全域旅游”战略下,成为地方必须专力思考的问题。
年,在首批创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62家中,江苏有8家,其中淮安的“金湖县”榜上有名;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38家中,江苏获批20家,其中淮安的“洪泽区、淮安区、清江浦区、盱眙县”成功入选。
这为淮安开展旅游文化,促进经济快速开展提供了支撑条件。
淮安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正步入后工业经济社会,面临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驱动经济的增长主导要素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和人的创造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加。
创意产业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开了一扇新的窗,让人们能够看到在新的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下,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构新的产业的一条光辉通道。
这也是短短十年创意产业能够席卷全球,受到热烈追捧的深层原因。
事实证明,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
一、淮安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淮安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1121.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9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41.48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409.30亿元,增长15.8%。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6.1:47.6:36.3调整为15.2:48.3:36.5,第一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
按照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个“门槛”,人们对文化的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当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则会出现对文化消费的“井喷”。
按常住人口计算,淮安2009年人均GOP达到2.33万元,折合美元计算,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市文化消费需求已步入迅速增长阶段,一个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
摘要:旅游产业融合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
以江苏淮安为例,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淮安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五大模式,从而探索出环城市“一圈一带四区”模式和“岛式圈层”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以及以农业科技为助力等创新路径,进一步推动淮安市乡村旅游开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创新1引言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1]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而学术界对此的广泛关注和研讨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数字技术革命而引发的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
2011年国家旅游局明确了加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2014年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2]2016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3]江苏省政府已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那么如何挖掘淮安的比较优势,开发其乡村旅游?2 淮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构建关于乡村旅游的建设,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崇尚生态环保的日本注重“绿色旅游”,地广人稀的欧美国家因地制宜推行“度假农庄”,依照独特气候的台湾发展主题农场等,对淮安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但国内外旅游消费特点存在差异,又应探索出适合本土的特色模式。
根据淮安各景区的不同特点,参照大地风景研究院分析归纳的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七大模式,把淮安乡村旅游整合为以下五种模式:2.1 城市依托型城市依托型即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它源于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理论。
它是指在城市郊区为居民、旅游者提供游憩设施、公共场所。
依托该理论,在淮安市城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
淮安位于苏北核心地带,南临省会南京,近年来也一直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致力于跨区域资源整合,有重点地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成为苏北乡村旅游领导者,发挥其资源优势,打造成为南京乡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淮安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淮安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淮安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淮安旅游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淮安旅游业现状淮安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淮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
旅游业已经成为淮安市的支柱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居民收入、改善民生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淮安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淮安楚剧、平泉古镇、洪泽湖和淮河生态旅游景区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然而,淮安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一些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其次,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游客对于交通便利性、舒适度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再次,旅游营销手段和渠道亟待创新,提高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淮安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开始显现。
二、淮安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1. 深度体验旅游随着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深度体验旅游成为了新的旅游趋势。
游客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
因此,深度体验旅游成为了淮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开展各种特色体验活动,比如参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品尝当地美食、参与传统节日等,游客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感受淮安的独特魅力。
2.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淮安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的盐都和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可以为淮安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推广营销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和消费体验,同时也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比如,可以开发淮安特色手工艺品、文化创意衍生品等,吸引游客购买和收藏。
淮安旅游发展现状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自然风光的旅游城市。
目前,淮安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淮安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淮安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加楼遗址、淮阴文庙、清江浦长江大桥等。
此外,淮安还有一批文人墨客故居和纪念馆,如陈潭秋故居、徐玉兰纪念馆,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其次,淮安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旅游者。
城市内部有很多美丽的湖泊和河流,如洪泽湖、淮河、涟水等,有着优美的水乡风光。
此外,淮安还拥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华盖山风景区、云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这些都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再次,淮安的特色旅游产品也在不断丰富。
近年来,淮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一系列农家乐、采摘园等特色民宿和农业观光项目,吸引了更多游客。
此外,淮安还举办了一些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淮安夏季水上嘉年华、中国·淮安淮剧
文化旅游节等,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
最后,淮安旅游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仍然有待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
另一方面,淮安的旅游宣传力度相对较小,知名度有限,需要加大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
综上所述,淮安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
然资源。
通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工作,相信淮安的旅游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探究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创新模式一、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概况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下游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水乡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里运河自北而南贯穿淮安市区,全长76.6公里,流经淮安市区的运河沿线景点众多,包括择善桥、运河文化长廊、里运河游船等,这些景点均是淮安里运河文化的代表性景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还体现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上。
淮安市区内的古建筑遗址、传统民居、碑刻石刻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里运河文化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支撑。
在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还深受当地人民生活和节日民俗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里运河文化节庆活动。
每年的中国淮安淮扬运河文化节和大运河国际龙舟邀请赛等传统节庆活动,均是展示里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为淮安市区的里运河文化旅游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以其丰富多样的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受游客的喜爱。
如何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推动里运河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是淮安市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构建互联网+里运河文化旅游营销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淮安市里运河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淮安市旅游部门积极推动里运河文化旅游的互联网+模式,通过构建里运河文化旅游线上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精准的旅游推广策略,实现对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增强了里运河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淮安市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参与里运河文化旅游线上平台,提供线上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通过线上平台的构建,实现了里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线上营销和线下产品提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里运河文化旅游业态的多元化发展。
2.构建多元化的里运河文化旅游产品淮安市旅游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拓展里运河文化旅游产品的多元化,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线路和主题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淮安文物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摘要:充分利用淮安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章通过对淮安文物资源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文物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淮安文物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整合利用的四大举措: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战略,搭建文化旅游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江苏淮安;文物;文化产业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抵制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有力支撑点。
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旅游资源被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部分,后者也被称为文化旅游资源。
文物是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亟待开发利用的富矿。
淮安文化历经数千年文明的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较为丰厚的文物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夯实了了基础,提供了开阔的空间。
近几年,漕运总督部院遗址的发掘,运河沿线人文景点的修复和重建,韩信遗迹的建设和相关旅游线路的开辟,有效地将文物发现、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标志着具有淮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如何充分利用淮安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淮安文物资源的现状分析淮安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淮扬菜之乡。
至2009年底时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铸造和革命遗存等不可移动文物共1 762处,其中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1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19处,市级140处,县级46处。
浅析淮安乡村旅游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乡村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淮安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积极推动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本文将从环境资源、乡村特色、政府支持等方面,对淮安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浅析。
淮安地处江苏省平原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资源。
其丰富的水域资源,如洪泽湖、淮河和秦淮河等,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洪泽湖是淮安最大的湖泊,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湖泊生态资源。
淮河和秦淮河则是淮安的母亲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资源为淮安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此外,淮安乡村旅游还具有独特的乡村特色。
淮安的农村区域被誉为“中国四个韵”,即“杨梅之乡、菱角之乡、沙丁鱼之乡、荷花之乡”。
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品质优良,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此外,淮安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特色手工艺品,如编席、挂历、荷花画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别样的魅力。
而淮安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和推动。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发展部门,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管理。
政府还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培训农民的导游技能、提供旅游基础设施等。
这些政府支持的举措无疑促进了淮安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然而,淮安乡村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还不完善,无法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其次,一些乡村的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够充分和有效,缺乏精心设计和规划,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此外,乡村旅游发展还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在未来,我认为淮安乡村旅游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并引导和监管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发展,以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淮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对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谋求与生态环境长期和谐共存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强调旅游资源开发要与保护相协调,发展速度要与发展质量相协调,发展规模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效益要与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处在良性循环状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才能促进人们将旅游愿望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
一、淮安市旅游业现状淮安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旅游前景广阔。
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4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2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
初步形成了红色教育游、运河文化游、西游主题游、湖滨观光游、温泉养生游、乡村休闲游、研学体验游、宗教朝觐游、美食品味游、商务会奖游等十大主题游。
星级旅游饭店48家,其中5星级旅游饭店1(鼎立)家,4星级旅游饭店7家;旅行社109家,其中4星级旅行社2家、出境社2家;持证导游4000多人。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旅游业发展,全市紧紧围绕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社会齐上”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名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城市旅游品牌,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09年至2016年,淮安市旅游人数和收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平均增长幅度都分别保持在10%和15%以上。
截至2016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0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05.64亿元,增长15.8%;旅游外汇收入1704.53万美元,增长9.4%。
接待境内外游客261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82万人次,增长24.2%。
二、淮安市旅游业swot分析1.淮安市旅游业的机会分析。
X X X X论文题目: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日期 20XX年XX月
淮安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一、淮安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一)直接利用开发模式
即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把现有的旅游景区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
在淮安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明祖陵、吴承恩故居等有特殊感染力,资源特色十分明显,品位高,且不可代替度高,是全省公认的优秀旅游资源;镇淮楼、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淮安运河博物馆群、清晏园、东岳庙等有很强的人文感染力,资源特色明显,品位较高,是可以替代的,是全市公认的特色旅游资源。
这些高端、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资源可直接加以利用,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构成淮安市文化旅游体系中的主要产品。
(二)整合提升开发模式
即整合一个地方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和提炼,组合成文化旅游景区。
淮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现状和特点是知名旅游资源发展较好,知名度低但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开发较差,郊县的开发较好,市区的开发较差;例如清浦区的都天庙街区、文庙街区、淮安区的河下古镇街区等虽然有详细的规划,但都没有很好的开发。
这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整合提升形成文化背景性景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创造文化旅游品牌,烘托旅游区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规模和精品效应。
(三)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即指地方利用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举办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使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更多的参与文化活动,从而获得文化体验。
例如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中国金湖荷花美食节、中国洪泽湖大闸蟹节等。
应该将现有的几个节庆活动做精做优,丰富活动项目,增强节庆影响力,鼓励各景区根据自身特色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实现旅游活动项目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整合淮安旅游节庆资源,营造浓烈的旅游氛围,提升淮安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实现县市互动合作,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节庆旅游发展体系。
(四)主题公园开发模式
即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景点设置方式,将娱乐活动、参观游览和服务接待等多种项目集于一体的旅游方式。
可对淮安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主题公园型开发,以更深刻体现文化内涵。
例如淮安自古为水运枢纽,千年运河在此延绵,素有“运河之都”之称。
2013年开始进行建设的里运河水文化长廊工程将以文为脉,以水为魂,在里运河文化长廊一期“承”、”转”两段,将世界著名运河、经典水城景观浓缩其中,沿十里古运河岸边徐徐展开一幅以“黄金水岸、十里金粉、水舞间、田园水乡、运河春天、榷关怀古”为六大主题和实景体验的世界运河文化画卷,打造淮安的世界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
二、淮安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增加产品体验值
在淮安的文化旅游中,静态文化观光较多,但游客的动态参与较少,游客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
游客很难真正体会淮安文化的深刻内涵。
因此,增加旅游产品体验值,加强文化旅游景点的深度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改变导游讲解,游客当听众的传统旅行模式,让游客由被动听讲变主动参与,增加游客深入文化、体会文化的主动性。
其次,要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可参与的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文化体验由视觉、听觉向触觉、味觉、嗅觉等全方位感知延伸,多方面吸引和激发游客的兴趣。
例如在淮扬菜老字号专线游中,不仅局限于吃,还可以通过游客的参与,比如观看烹饪比赛、观看茶艺表演、学做淮扬菜等活动激起旅游者强烈的探索欲和模仿欲。
(二)构筑多元化的产品类型与空间结构
在淮安,有很多文化旅游景点单体规模较小,如同明珠一般散落,如果可以编排到文化旅游线路中,就能组合成一种新型的观光旅游产品。
因此,必须以淮安传统文化为主线、为灵魂,采取联合经营的方式,构筑淮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而在游览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根据景点的距离,合理组合景点类型,推出淮安市文化旅游一日游项目,做到参与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同时,黄金旅游线路必须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历史时期文化演变的时间线路,例如形成秦汉—唐宋—明清—近代的时间序列旅游线路;二是文化景观的空间聚集线路,主要是根据景区的文化共通性与空间分布安排线路,例如体现淮安近现代名人文化的名人故居专线游,
体现明清建筑文化的历史文化街区专线游等。
(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为了保持淮安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文化旅游过程中的组织者、服务者,其实质就是淮安文化的传播者。
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旅游工作人员能够在做好服务员、讲解员的同时,担当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才能使游客在文化旅游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因此我们要加大文化旅游人才的引进力度,扩大引进范围,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优秀旅游人才来淮安。
同时,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如送往高等学校深造或是请知名专家讲学等,提高文化旅游专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质、服务水平等,从而促进淮安文化旅游的发展。
作者:洪海清单位:中共淮安市清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