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马铃薯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马铃薯,别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
普遍栽培的马铃薯种它有两个亚种ssp.andigena和ssp.tuberosum,二者同为四倍体。
在南美洲栽培的有7个品种。
每100g 块茎含水分75-82g、淀粉17.5g、糖1.0g、粗蛋白2.0g,以及各种维生素。
欧、美一些国家多用于主食,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则粮菜兼用,华北及江淮流域多作蔬菜;也可作饲料和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的原料。
马铃薯分布遍及欧、亚、非、美、大洋洲,从阿根迁南部到挪威、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南美高山和中国青藏高原均有栽培。
起源和传播: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驯化。
据秘鲁利马发掘的材料证明马铃薯的栽培约有8000年的历史。
马铃薯亚种ssp.andigena 分布于南美洲,ssp.tuberosum最初在智利南部沿海栽培,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才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1570年左右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经过两个世纪才遍布欧洲;1621年传入北美洲;17世纪末传到印度和日本,1650年传入中国。
植物学性状:须根系。
块茎发芽后,先从幼芽基部长出初生根,后在茎的叶节处抽出匍匐茎,发生3-5条匍匐根。
初生根先呈水平方向扩展,约30cm后转而向下,有的深达60-70cm,开成马铃薯的主要吸收根群。
匍匐根主要向水平方向伸长约20cm。
地上茎为绿色或着生紫色斑点,横断面棱形,具波状或直形棱翅,称茎翼。
茎端顶芽形成花芽,呈假二叉分支。
茎上各叶腋均能发生侧枝。
地下茎一般有6-8个节,节上叶退化成鳞片状,从叶腋抽生匍匐茎,在湿润黑暗条件下呈横向生长,见光时则转而向上形成枝条。
匍匐茎尖端短缩膨大形成块茎。
块茎上分布很多呈螺旋状排列的芽眼,靠匍匐茎的脐部周围芽眼分布较稀,顶部较密。
顶部芽眼发牙势较强,长势旺,块茎表面分布很多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初生叶为单叶,心脏形,后发生的叶为奇数羽状。
马铃薯,⼜名⼟⾖(potato)【药名】:马铃薯【别名】:洋芋、⼭药蛋、洋番薯、⼟⾖、蛮蛮、⼭洋芋、地蛋、洋⼭芋、荷兰薯、薯仔、茨仔【汉语拼⾳】:ma ling sh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tuberosum L. 【功效】:和胃健中;解毒消肿【考证】:马铃薯,原名阳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
绿茎青叶,叶⼤⼩、疏密、长圆形状不⼀,根多⽩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
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似薯⽽淡,羹臑煨灼,⽆不宜之。
叶味如豌⾖苗,按酒侑⾷,清滑隽永。
开花紫筒五⾓,间以青纹,中擎红的,绿蕊⼀缕,亦复楚楚。
⼭西种之为⽥,俗称⼭药蛋,尤硕⼤,花⽩⾊。
"根据以上⽂字描述及现其附图,与本品原植物相符。
【科属分类】:茄科【拉丁⽂名】:RhiZoma Solani Tuberosi 【主治】:胃痛;痄肋;痈肿;湿疹;烫伤【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或晒⼲。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动植物形态】:⼀年⽣草本,⾼30-80cm。
⽆⽑或被疏柔⽑。
地下块茎椭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黄⽩⾊,内⽩⾊,具芽眼,着⽣于匍匐茎上,成密集状。
奇数不相等的⽻状复叶;总叶柄长3-5cm,⼩叶柄长1-8mm;⼩叶6-8对,常⼤⼩相间,卵形或矩圆形,最⼤者长约6cm,最⼩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钝尖,基部稍不等,全缘,两⾯均被⽩⾊疏柔⽑,叶脉在下⾯突起,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
伞房花序顶⽣,后侧⽣;花萼钟形,直径约1cm,外被疏柔⽑,5裂,裂⽚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射状,⽩⾊或蓝紫⾊,直径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先端渐5裂,裂⽚略呈三⾓形;雄蕊5,花丝短,花药长圆形,约为花丝的5倍长;雌蕊1,⼦房上位,2室,花柱较雄蕊稍长,柱头头状,结实少。
浆果圆球形,光滑,直径约1.5cm,熟时红⾊。
马铃薯基本知识介绍
一、马铃薯基本介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落叶灌木,
属于茄科马铃薯属植物,植株高达60厘米,具有较强的耐寒和耐旱能力,性喜温暖干燥的气候,如秋季、冬季和春季可采种,以应季和晚熟种植品
种为主,营养价值较高,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用蔬菜。
二、营养价值
马铃薯营养丰富,具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
营养成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多糖(淀粉)、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和木质素组成,可以提供身体能量,蛋白质可提供人体必需的氨
基酸,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可以
促进人体免疫力的生长发育,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磷、铁、锌和铜等,营养价值极高。
三、遗传育种
通过遗传育种可以获得更优质的马铃薯,这一育种方法可以根据植物
的营养、品质、抗病性、耐逆性等来进行改良,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目录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 (1)(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 (1)(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 (2)(三)马铃薯(土豆)的形态特征 (2)(四)马铃薯(土豆)的生长习性 (3)(五)马铃薯(土豆)的品种分类 (4)(六)马铃薯(土豆)的营养价值 (5)二、马铃薯(土豆)的种植技术 (5)三、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 (8)(一)马铃薯(土豆)的经济价值 (8)(二)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类别 (9)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
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
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
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
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马铃薯调查报告马铃薯调查报告(一)在农业领域,马铃薯被广泛种植和消费,成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本文将对马铃薯在农业中的地位、生长特点以及价值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马铃薯的地位马铃薯,又称土豆,属于薯蓣植物科。
它是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和稻米。
由于其产量高、易储存、营养丰富等特点,马铃薯在饮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它是人们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二、马铃薯的生长特点马铃薯生长适宜温度在15℃到25℃之间,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到20℃。
它主要以淀粉为营养物质,光照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马铃薯喜光照充足、较长的日照时间。
此外,适宜的土壤条件和适量的水分对马铃薯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三、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马铃薯的种植通常采用苗化种植,通过将马铃薯切割成苗块后进行栽培。
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可以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
马铃薯的收获时间大约在栽培后80天至120天之间,取决于品种和气候条件。
收获时,一般需先将地上部分清除,然后使用专用收获机具将地下部分的马铃薯挖起。
四、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钾、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酶的重要成分,维生素C则对维护免疫系统和抗氧化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马铃薯中的钾和磷有助于维持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马铃薯在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宜种植和收获。
通过对马铃薯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马铃薯的生长特点,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马铃薯调查报告(二)一、马铃薯的利用价值马铃薯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用于加工其他食品。
例如,马铃薯可制作成薯片、薯条、马铃薯泥等。
这些加工食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并成为众多快餐连锁店的重要菜品之一。
二、马铃薯的药用价值马铃薯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其中,马铃薯皮中富含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马铃薯品种大全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种植或食用的马铃薯。
一、马铃薯品种大全。
1. 安地斯马铃薯。
安地斯马铃薯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地区的马铃薯品种,具有植株矮小、块茎形状不规则等特点。
这种马铃薯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旱,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 马铃薯新品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地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新品种马铃薯,如马铃薯新品种“鲁丰”,“薯莨1号”等,这些新品种在产量、抗病性、口感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3. 马铃薯优质品种。
优质品种的马铃薯具有口感细腻、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如“马铃薯优质品种1号”,“马铃薯优质品种2号”等,这些品种适合加工成各种马铃薯制品,如薯片、薯条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4. 马铃薯耐病品种。
马铃薯是一种容易感染病害的作物,因此培育出耐病品种对于保障产量和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一些耐病品种的马铃薯问世,如“抗旱抗病马铃薯”,“病毒抗性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抗病性能上有很大突破,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 马铃薯地方品种。
各地因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培育出了许多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马铃薯地方品种,如“云南马铃薯”,“内蒙古马铃薯”等,这些品种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结语。
马铃薯品种繁多,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种植或食用马铃薯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当地环境来合理选择品种,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和食用体验。
希望本文介绍的马铃薯品种能够为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马铃薯】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山药蛋、馍馍蛋、薯仔(中国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供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为淀粉9%-20% ,蛋白质 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
由于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具有抗灾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栽培范围很广,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在我国北方地区马铃薯是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马铃薯性喜温怕寒不耐热,喜光,属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和强光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
但经人工选择和长期栽培,对日照长短反映已不明显,无论春季或秋季都能结薯。
露出土面的薯块,如长期受到日光照射,会使薯皮颜色变绿,龙葵素含量增多。
龙葵素具涩味,多吃会引起人畜中素,甚至死亡。
所以,在栽培上应注意中耕培土,使薯块不露出土面。
若马铃薯生育期间种植过密,光照不足会使茎徒长,植株抗病削弱。
属须根系植物,利用块茎无性繁殖的植株无主根,只有须根,入土较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耕作层内,而用种子直播的实生苗根系入土较深。
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要求温度适中、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一般应选择排水好、耕层深、肥沃而疏松的砂壤土种植,土壤酸碱度以Ph5.0%-6.5较适宜,当土壤pH大于7时大部分品种有减产趋势;若土壤较黏重,则产生薯形不规则,芽眼突出等现象,而且马铃薯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产量及淀粉含量也低。
马铃薯发芽期间因薯块中贮有水分,较其他蔬菜耐旱。
在植株生长期间,开花和块茎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期间充足的水分供应是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保障。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土豆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蔬菜,也被称为马铃薯。
它们是全球最重要
的作物之一,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人类饮食。
以下是关于土豆的基本
知识:
1. 起源:土豆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大约在5000年前被当
地人发现并开始种植。
2. 种类:世界上有数千个土豆品种,包括白色、黄色、红色、紫色和
黑色等不同颜色的品种。
3. 营养价值: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钾等营养成分。
同时,它们也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
4. 储藏方式:储存土豆时应将其放在阴凉干燥处,并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
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土豆容易受到霉菌感染。
5. 烹饪方法:土豆可以煮、蒸、炸或烤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
其中最
常见的方法是将其切成块或片后油炸成薯条或薯片。
6. 健康食用建议:虽然土豆富含营养成分,但人们在食用时应注意适
量。
过度摄入土豆会增加身体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摄入,可能导致肥
胖等健康问题。
7. 世界产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土豆生产国,其次是印度、俄罗斯和
乌克兰。
全球土豆年产量约为3亿吨左右。
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土豆在人类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它们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种资源,并为我们的健
康饮食提供更多选择。
关于土豆的知识
1. 土豆(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块茎作物,中文
名“马铃薯”或“洋芋”。
2. 土豆源于南美洲,是印加帝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15世纪
初传入欧洲。
3. 土豆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世界各国的土豆品种繁多,颜色、形状、大小、质地各异。
4. 土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钾、钙、镁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材。
5. 土豆可以生吃、煮食、炸制、烤制、蒸制等多种方式食用,广泛应用于餐饮、烹饪、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中西方菜肴中都有广泛使用,如土豆泥、烤土豆、薯条、炖土豆等。
6. 常见的土豆品种有雪莉、赤皮、花芯、洛川红、青皮等。
在中国,土豆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河北、黑龙江等省份。
7. 土豆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同时,土豆还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抗氧化等作用。
马铃薯(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
营养价值土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8],疏通肠道。
除此以外,土豆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产地介绍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定边成为中国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
种植过程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定边马铃薯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
严格按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施肥原则。
土豆的选购不同的烹饪方法,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果是用来烘烤或者制作炸薯条的,可以选择形状长圆,外皮比较粗糙的土豆,这些土豆通常淀粉含量比较高。
如果想做炖肉的配菜,沙拉或者煮浓汤,要挑选皮薄而光滑的,形状各异的土豆,这种土豆通常淀粉含量低,而水分和糖分较高,在水中仍能成块。
秋到冬季是土豆的盛产季节,应挑选形状丰满,表面无伤痕,皱纹的为佳,切忌不可挑选外皮呈绿色或发芽的土豆。
土豆的存储长期存放可以将土豆与苹果放在一起,因为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一种植物激素—乙烯,这种激素可以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和器官的脱落。
土豆和苹果放在一起时,苹果产生的乙烯会抑制土豆芽眼处的细胞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积累不到足够的浓度,自然不会发芽了,熟的香蕉应该也有这种效果。
土豆的烹饪小技巧1.去土豆皮:准备一张锡纸(烘焙用的),将锡纸亮面朝外,揉成一团,用锡纸团将土豆表皮搓揉一遍,将搓揉过的小土豆放入清水盆中,土豆皮便悉数漂浮出来了。
2.削皮时,只削掉薄薄的一层,因为土豆皮下面的汁液有丰富的蛋白质。
去了皮的土豆如不马上烧煮,应浸在凉水里,以免发黑,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使其中的营养成份流失。
3.土豆表面往往有蓝青色的斑点,配菜时不美观,如在煮土豆的水里放些醋(每千克土豆放一汤匙) 斑点就会消失。
土豆科普小知识简短
土豆,学名马铃薯,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现在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以下是一些关于土豆的简短科普知识:
1.起源:土豆最早起源于安第斯山脉地区,由印第安人种植。
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将土豆引入欧洲。
2.植物特征:土豆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为食用部分。
植株通常有叶子,花朵为白色、粉红色或紫色。
3.品种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土豆品种,包括马铃薯、红薯、甘薯等。
它们在形状、颜色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
4.主要产地: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上土豆产量最大的国家。
5.主要营养: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等。
它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能源来源。
6.烹饪用途:土豆可以煮、炸、烤,也可以制成马铃薯泥、马铃薯片等多种美食。
7.保存方便:土豆是一种耐储藏的食材,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中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8.重要历史作物:在一些国家,土豆曾经是解决饥荒问题的关键作物,因为其高产和适应性。
总体而言,土豆是一种重要的全球性食物,对人类的饮食结构和农业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马铃薯第一节概述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马铃薯是宜饲宜做工业原料的粮食作物,2.淀粉含12%~22%,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3.块根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事物热量高于所有的木谷类作物。
4.可以制作淀粉、糖精、葡萄糖、酒精等工业产品,加工成薯片、薯条、全粉等。
5.还是多种家禽和家禽的优质饲料。
二、马铃薯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区划(一)马铃薯的分布与起源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中心为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区。
南美洲是马铃薯的故乡。
野生种的起源中心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马铃薯是第四大农作物。
分布世界五大洲148个国家和地区。
主产过为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波兰,占世界的60%。
我国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占全国的90%以上,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种植面积64.64万hm2黑龙江省种植面积为24万hm2,占全国6.2%。
(二)马铃薯的栽培区划三、北方一作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中原二作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东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实行春、秋二季栽培。
春季多为商品薯生产,秋季主要是生产种薯。
与其他作物间套作。
3.南方二作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
秋播后冬播,栽培的集约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薯出口基地。
4.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云、贵、川、西藏等省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山区。
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很大。
马铃薯在本区有一季作和二季作栽培类型。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概况1950年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155.9万hm2,总产8701kt,平均单产5.58t/hm2,1982年全国栽培面积245万hm2,平均单产9.7t/hm2,1995年以来,发展很快,2000年全国栽培面积472.3万hm2,总产66282kt,平均单产14t/hm2。
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晚疫病 (一)发病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过多的地块,发病都较严重。
温、湿度适宜时,晚疫病迅速扩展蔓延,病株成片枯死。
(二)症状表现。
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部和健康部分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层。
茎部受害,出现稍凹陷的褐色条斑,潮湿时也产生白色霉层。
薯块受害,出现褐色稍凹陷病斑。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2.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钾肥,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抗病性。
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
每5~7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58%的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的达克宁悬浮剂500~600倍液。
二、环腐病 (一)症状表现。
一般在开花前后开始表现症状,病株枝、茎缩短,叶色退黄凋萎,叶脉变黄,并出现黑褐色斑块,叶缘略向上卷曲。
发病较轻的薯块外部无明显症状,发病重的薯块病部变黑褐色,出现环状空洞,有时并发软腐病,以致全部腐烂。
(二)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薯,留种和切薯前彻底淘汰病薯,切薯前要将刀消毒。
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实行轮作,选用杭病品种。
三、膏枯病 (一)发病条件。
马铃薯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马铃薯的严重病害。
高温、高湿、多雨的地区发病重。
种植带病种薯,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易发病。
(二)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两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
(三)防治方法。
马铃薯不能与茄科值物和花生等作物连作,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好。
要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
酸性土壤,耕耙前每亩撒50~75公斤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可减轻发病。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用药剂进行灌根,每隔7天灌一次,连灌2~3次,每株用药液0.25公斤,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常用药剂有500%的消菌灵700倍液,或靠山水分散颗粒剂8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液,或20%的石灰水。
四、病毒病 (一)发病原因。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是因为种植了带毒种薯,栽培管理粗放,缺肥、缺水,会加重病情。
(二)症状表现。
发病后,植株畸形、矮小,产量降低,由于病毒病危害,可引起马铃薯种薯性能退化。
马铃薯受浸染后,主要表现为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
1.皱缩花叶病。
叶片上深绿和浅绿相间,叶片缩小,叶尖向下弯曲,皱缩,全株矮化。
2.卷叶病。
叶片的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呈圆筒状,病叶比健康叶稍小,叶色较淡,有时叶背呈红色或紫红色。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加大行距,缩小株距,高垄深沟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拔除病株,减轻发病。
2.治蚜防病。
马铃薯出苗后,立即喷药,防止蚜虫传毒。
3.药剂防治。
用1.5%的植病灵1000倍液加20%的病毒A600倍液喷施,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防病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