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7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以乙烯、氯化氢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氯乙烷,所需涉及的最主要的反应类型有A.取代 B.加成 C.氧化 D.化合参考答案:B略2. 下列物质中,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的是()A.N2 B.SO2 C.CO2 D.CO参考答案:B略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不浪费,把用后剩余的Na2CO3溶液倒入原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参考答案:D略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如果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参考答案:C略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存在Br2+H2O HBr+HBrO,加入AgNO3溶液,溴水渐渐褪色B.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有利于提高氮气的转化率C.醋酸稀溶液加热后溶液pH降低(不考虑醋酸受热挥发)D.对处于平衡态2HI(g) H2(g)+I2(g) ΔH > 0反应,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参考答案:B略6.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参考答案:C略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 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参考答案:B略8. 已知4NH3 + 5O2 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A. 4 v(NH3)=5v(O2) B.6 v(O2)= 5v(H2O)C. 4v(NH3)=6 v(H2O) D.5v(O2)= 4v(NO)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参考答案:C10. 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甲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 B.④⑤⑦C.④⑤ D.③④⑤⑦⑧参考答案:B11. 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ks5uA.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 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 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参考答案:A略12. “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重要内涵。
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同学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
已知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有 Al(OH)2,试分析下列饮食中,该同学在服药期间不享食用的是A.醋B.松花蛋C.面条D.米饭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3.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2C(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A为0.5 mol,B为0. 4 mol,C为0.2 mol。
用生成物C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速率A.0.025 mol/(L•s)B. 0.0125 mol/(L•s)C. 0.05 mol/(L•s)D. 0.1 mol/(L•s)4. 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5.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丨昆合气体发生反座:x A(g)+_y 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B的转化率降低D. C的体积分数不变6.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 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1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相同B.中和HC1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8.在48 mL 0. 1 mol/ L HN03溶液中加ru 12 mL 0.4 mol/ L KOH溶液时,所得到的溶液呈A.弱酸性B.强酸性C.碱性D.中性9.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KOH-)是A. 0.1 mol/ LB. 1× 10-3 mol/ L1×10-7 mol/ L D. I×10 -11 mol/ L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 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HX,HZ,HYB. HX,HY,HZC. HZ,HY,HXD. HY,HZ,HX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Fe3-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人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人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A.NH3•H20B. NaOHC.Na2C03D. MgC0312.以Mn0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 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
洛阳市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ΔH= -a kJ/mol ,在5 L密闭容的是器中进行,10 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A.10s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 mol·Lˉ1·sˉ1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6v(O2)正=5v(H2O)逆C.10s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1akJD.10s时,H2O的反应速率为0.012 mol·Lˉ1·sˉ1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直接转化的是()A.Mg→MgO→MgCl2→Mg(OH)2B.C u→C u C l2→C u(NO3)2→C u(OH)2C.Fe→Fe3O4→Fe(OH)3→Fe2O3D.N a→N a2O2→N a2CO3→N a Cl3.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都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设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C.加入CuO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电解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4.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英、荷三国科学家分获,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研究方面的成就。
三蝶烯是分子机器的常见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Ⅰ、Ⅱ、Ⅲ均为烃B.三蝶烯一氯取代物有3种C.化合物Ⅱ生成化合物Ⅲ为取代反应D.苯炔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5.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能发生氧化反应B .乙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和液溴反应C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丙,丙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D .丁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的产物不能与金属钠反应6. 链状有机物M (分子式为C 4H 6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 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N (分子式为C 4H 8O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若M 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 的结构有3种 B .若M 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 的结构有4种C .若M 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 的加成产物N 的结构有2种D .若M 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 的加成产物N 的结构有4种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有黑烟,因此可以用燃烧法区别甲烷和乙烯B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D .氨基酸能够以不同数目和顺序相结合形成结构复杂的多肽8.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FeCl 3溶液中 ②过量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 (OH )2投入过量NaHCO 3溶液中 ④向NaAlO 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⑤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A .①③④⑤B .只有①④C .只有②③D .只有③④⑤9. Cl 2有毒,常用于自来水和游泳池的消毒杀菌。
洛阳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A. 钢铁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是O 2+2H 2O+4e -=4OH -B. 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 在海轮外壳上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2. 室温下,将1molNa 2CO 3·10H 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1molNa 2CO 3(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Na 2CO 3·10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10H 2O (s ) Na 2CO 3(s )+10H 2O (l ),热效应为△H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 2<△H 3 B. △H 1>△H 3 C. △H 1+△H 3=△H 2 D. △H 1+△H 2>△H 33. 已知是比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达到平衡后,要使的浓度增大,可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种物质A.B.C.D.4. 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B .土壤或水体中的SO 42-部分来自于降水C .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SO 2的含量D .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5.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6.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纯醋酸加水稀释,经实验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c三点溶液的pH:B.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 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的pH,测量结果偏小D.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三点的溶液各,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7.有4种碳架如图的烃(小黑球表示碳原子,黑球之间的连线表示共价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②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③d为平面型分子,属于芳香烃④b和c互为同系物⑤a、d、e的最简式相同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⑤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洛阳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2.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Na :23 S :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 B.加热FeCl3溶液颜色会变深C.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D. KAl(S04)2·12 H2O)可用于净水 2.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A.PH = 8的某电解质溶液B. c(OH-)>lX10-7mol ·L -1C.含有OH-的溶液D.溶液中 c(OH-)>C(H+)3.对于可逆反应 2AB3 (g)=2A(g)+ 3B2 (g), △H>0,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4.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 C(s)+H20(g)=C()(g) + 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H2O)(CO)逆正υυ=C.生成n mol CO 的同时生成n mol H2D. 1 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 —O 键5.浓度均为0. 1 mol • L -1的下列溶液,其pH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①NaHC03溶液②NaHS04溶液③NaCl 溶液④A1C13溶液⑤NaClO 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⑤<③<① C.②<④<③<①<⑤D.②<④<③<⑤<①6.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25 ℃时,氯化银的Ksp= l.8Xl0-10。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长期摄入肉、蛋、鱼偏多易导致血液偏酸性C.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碘盐、铁强化酱油等营养强化剂适合所有人食用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苯和甲苯B.仅用氯化铁溶液可区分苯酚稀溶液和甘油C.仅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D.仅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区别液态的植物油和动物油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镀铜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5.若往20mL 0.01mol•L﹣l 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c点>b点B.b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c(NO2﹣)>c(H+)>c(OH﹣)C.c点混合溶液中:c(OH﹣)>c(HNO2)D.d点混合溶液中:c(Na+)>c(OH﹣)>c(NO2﹣)>c(H+)6.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A.绿矾一FeSO4•7H2O B.芒硝一Na2SO4•10H2OC.明矾一Al(SO4)3•12H2O D.胆矾一CuSO4•5H2O7.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3 mol硫被氧化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 N A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C.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 N AD.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 A10.有关NaHCO3与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粉末与同浓度的盐酸时,Na2CO3因为碱性强,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速度快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的两倍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有NaHCO3结晶析出D.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现象不同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mol•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 (0.1mol•L﹣1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A.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 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C.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 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13.已知: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 kJ•mol﹣1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8.4kJ•mol﹣114.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15.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mol O2,有44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16.将4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4D(s),若经2s后测得C 的浓度为0.9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D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30%④用A、B、C来表示反应速率,其速率之比=2:1: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③④17.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 ﹣)+c(OH﹣)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18.常温时向20mL 0.1mol•L﹣1 HA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 NaOH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A的电离方程式:HA═H++A﹣B.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C.c点溶液:c(H+)+c(Na+)═c(A﹣)+c(HA)D.d点溶液:c(Na+)>c(A﹣)>c(OH﹣)>c(H+)19.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 sp=[Ba2+]•[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 sp大于c点对应的K sp20.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2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4)上述步骤①中通入N2﹣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原因是,装置中干燥管后的U形管的作用是.①计算得到实验式2,其中x=.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22.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欲用图所示实验来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2)为探究MnO2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50mL 1% H2O2加入容器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因是.(3)为分析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结论是,实验Ⅲ的目的是.(4)①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FeCl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H2O2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和(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23.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的主要方法,其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2)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其产生原因:.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 H4(1)+N2O4(1)=3N2(g)+4H2O(g)△H4=﹣1048.9kJ/mol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助推剂,折算在标准状况下的数据,燃爆后气体的体积与燃爆前的体积之比为:.(4)联氨为二元弱減,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 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长期摄入肉、蛋、鱼偏多易导致血液偏酸性C.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碘盐、铁强化酱油等营养强化剂适合所有人食用【考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A.碳酸钠的腐蚀性过强;B.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被称为酸性食物;C.碘单质有氧化性;D.甲亢病人不能食用碘盐.【解答】解:A.碳酸钠的腐蚀性过强,对胃的刺激性过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 错误;B.鱼、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被称为酸性食品,过多摄入易导致血液偏酸性,故B 正确;C.碘单质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甲亢病人不能食用碘盐,血色病患者不能食用铁强化酱油,故D错误.故选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苯和甲苯B.仅用氯化铁溶液可区分苯酚稀溶液和甘油C.仅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D.仅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区别液态的植物油和动物油【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A.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苯不能;B.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C.卤代烃不能与硝酸银反应;D.植物油含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而动物油不含碳碳双键.【解答】解:A.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苯不能,则高锰酸钾能鉴别,故A正确;B.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则利于氯化铁可鉴别,故B正确;C.卤代烃不能与硝酸银反应,则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不能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故C错误;D.植物油含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而动物油不含碳碳双键,则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C.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B.漂白粉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含有的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D.三价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解答】解:A.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故A错误;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因为漂白粉中含有的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故C正确;D.三价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镀铜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X为电流计,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D、若X为导线,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解答】解:A、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Y为铜棒接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池,Fe棒上镀铜,故A正确;B、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Fe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故B错误;C、若X为电流计,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Zn作负极,阴离子SO42﹣移向负极Zn,故C 错误;D、若X为导线,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Fe作负极,Fe棒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5.若往20mL 0.01mol•L﹣l 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c点>b点B.b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c(NO2﹣)>c(H+)>c(OH﹣)C.c点混合溶液中:c(OH﹣)>c(HNO2)D.d点混合溶液中:c(Na+)>c(OH﹣)>c(NO2﹣)>c(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HNO2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B、b点得到HNO2,和NaNO2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电离大于水解,由此分析解答,也可能结合电荷守恒分析;C、a→c温度升高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点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而c→d温度降低,所水解为主;D、d点混合溶液中当c(NaOH)较大时,得到NaOH和NaNO2混合溶液.【解答】解:A、HNO2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而c高于b,所以电离平衡常数:c点>b点,故A正确;B、b点得到HNO2,和NaNO2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电离大于水解,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O2﹣)>c(Na+)>c(H+)>c(OH﹣),故B错误;C、a→c温度升高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点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而c→d温度降低,所水解为主,所以c点得到NaNO2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NO2),故C正确;D、d点混合溶液中当c(NaOH)较大时,得到NaOH和NaNO2混合溶液,所以离子的浓度为:c(Na+)>c(OH﹣)>c(NO2﹣)>c(H+),故D正确;故选B.6.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A.绿矾一FeSO4•7H2O B.芒硝一Na2SO4•10H2OC.明矾一Al(SO4)3•12H2O D.胆矾一CuSO4•5H2O【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含有7个结晶水;B.十水硫酸钠的俗名为芒硝;C.明矾为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名,其化学式中含有钾元素;D.胆矾为硫酸铜晶体,为含有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解答】解:A.绿矾为含有7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其化学式为:FeSO4•7H2O,故A不选;B.芒硝为硫酸钠晶体,含有10个结晶水,其化学式为:Na2SO4•10H2O,故B不选;C.明矾的十二水硫酸铝钾,其正确的化学为:KAl(SO4)2•12H2O,故C选;D.胆矾为五水硫酸铜,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故D不选;故选C.7.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3 mol硫被氧化【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2CuFeS2+O2→Cu2S+2FeS+SO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则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u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S元素被氧化,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生成1 molCu2S,有1mol硫被氧化,故C错误;D.由反应可知,1molS被氧化转移6mol电子,则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mol硫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A.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S;B.漏写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生成亚硫酸根离子;D.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故A错误;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一水合氨生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H2O+NH3.H2O,故B错误;C.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C6H5O﹣+SO2+H2O=2C6H5OH+SO32﹣,故C错误;D.碳酸钙和醋酸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大理石溶于醋酸中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D正确;故选D.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 N A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C.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 N AD.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标况下HF为液态;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C、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D、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解答】解:A、标况下HF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7.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氢原子为N A个,故B正确;C、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故浓硫酸不能反应完全,故生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0.46N A个,故C错误;D、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6N A个,故D错误.故选B.10.有关NaHCO3与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和NaHCO3粉末与同浓度的盐酸时,Na2CO3因为碱性强,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速度快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的两倍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有NaHCO3结晶析出D.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现象不同【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Na2CO3和NaHCO3都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与酸反应时,碳酸氢钠反应较剧烈,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Na2CO3的物质的量较小,等物质的量时,生成二氧化碳相同,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该题.【解答】解:A.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A错误;B.由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故B正确;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所以析出的是碳酸氢钠,故C正确;D.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只有碳酸钠生成沉淀,二者现象不同,故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1.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mol•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 (0.1mol•L﹣1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A.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 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C.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 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若Z为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图象中生成沉淀消耗的体积计算分析判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时沉淀物质的量和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不符合,不能是铝盐;所以z是硫酸溶液,根据图象分析.【解答】解:从图象趋势和沉淀于消耗Z的量,可知溶液中有偏铝酸钠,无铝盐溶液,故所加Z为硫酸溶液,从生成沉淀质量增加知含Ba2+;故AB错误;若为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开始滴入硫酸时会生成沉淀氢氧化铝和硫酸钡沉淀,生成最大量沉淀氢氧化铝0.1mol,需要硫酸0.05mol;生成硫酸钡沉淀0.1mol,需要硫酸0.1mol,同时生成盐酸氯化氢0.2mol,所以溶液不能为中性,并且不符合第一个拐点,故D不符合;按图象拐点分成三个阶段.1: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是二元强酸强碱,因此一开始氢氧化钡的OH﹣和硫酸里的H+1:1中和.同时Ba2+和SO42﹣,1:1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2:氢氧化钡消耗完,硫酸继续滴加,氢离子开始和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由于H+和AlO2﹣是1:1反应,但硫酸是两元酸,因此硫酸的消耗量和沉淀的生成量是1:2.3:硫酸进一步过量,开始消耗沉淀,3份H+消耗一份Al(OH)3,因此硫酸和沉淀消耗量应为1.5:1直到把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只剩下不溶于酸的BaSO4.符合图象的数值变化;故C符合;故选C.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 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 (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故选:C.13.已知: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 kJ•mol﹣1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8.4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运用盖斯定律,用已知化学反应通过相互加减得到待求反应,相应的△H也同时相互加减即可.【解答】解:已知①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②C(s)+O2(g)=CO2(g)△H=﹣393.5kJ•mol﹣1据盖斯定律,②﹣①得:2Fe(s)+O2(g)═Fe2O3(s)△H=627.6KJ/mol,故选A.14.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考点】电解原理.【分析】A、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分析;C、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含有Ni2+;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解答】解: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Fe﹣2e﹣=Fe2+;Zn﹣2e﹣=Zn2+;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故B错误;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Zn2+、Ni2+;故C错误;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故D正确;故选D.15.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mol O2,有44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真题集萃.【分析】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由此分析解答;D、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负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解答】解: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故B正确;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也就是1mol的氧气,阴极有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二氧化碳为29.3g,故C错误;。
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中2018-2019学年⾼⼆(上)期中化学试卷⼀、选择题(每题有⼀个选项是正确的.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的B.当同⼀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C.如果⼀个化学⽅程式通过其他⼏个化学⽅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D.对于⼀个化学反应,⽆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成物,反应的焓变是⼀样的2.已知1mol⽩磷(s)转化为1mol红磷(s),放出18.39kJ热量,⼜知:4P(⽩,s)+5O2(g)═2P2O5(s);△H1P(红,s)+5O2(g)═2P2O5(s);△2△H1△H2关系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法确定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 Pa时,1mol⽯墨和1mol⼀氧化碳完全燃烧⽣成⼆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H=﹣393.5kJ/mol和△H=﹣283kJ/mol,下列说法或⽅程式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C(⽯墨,s)+CO2(g)═2CO(g),△H=+172.5 kJ/mol B.1mol⽯墨不完全燃烧,⽣成CO2和CO混合⽓体时,放热504.0kJC.2C(⽯墨,s)+O2(g)═2CO(g),△H=﹣110.5kJ/molD.已知⾦刚⽯不如⽯墨稳定,则⽯墨转变为⾦刚⽯需要放热4.下列热化学⽅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5.在⼀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正反应速率逐渐减⼩,最后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正反应速率逐渐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6.下列说法或表⽰法正确的是()A.氢⽓与氧⽓反应⽣成等量的⽔蒸⽓和液态⽔,前者放出热量多B .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 .在稀溶液中:H+(aq )+OH ﹣(aq )═H 2O (l )△H=﹣57.3 kJ/mol ,若将含0.5 mol H2SO 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 .1 mol S 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 ,其热化学⽅程式为:S+O 2═SO 2△H=﹣297.3 kJ/mol7.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 .H 2(g )+O 2(g )═H 2O (g )△H 1B .C (s )+O 2(g )═CO (g )△H 2 C .S (s )+O 2(g )═SO 2(g )△H 3D .H 2S (g )+O 2(g )═S (s )+H 2O (l )△H 4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 ?mol ﹣1,则H 2SO 4和Ba (OH )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 ?mol ﹣1B .CO (g )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 ﹣1,则2CO 2(g )=2CO (g )+O 2(g )反应的△H=+2×283.0 kJ ?mol ﹣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的反应⼀定是吸热反应D .⼄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 ⼄烷燃烧⽣成⽓态⽔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9.已知4NH 3+5O 2═4NO+6H 2O ,同⼀反应速率若分别⽤v (NH 3)、v (O 2)、v(H 2O )、v (NO )(mol ?L ﹣1?min ﹣1)来表⽰,则正确关系是()A .v (NH 3)=v (O 2)B .v (O 2)=v (H 2O )C .v (NH 3)=v (H 2O )D .v (O 2)=v (NO )10.在容积固定的4L 密闭容器中,进⾏可逆反应:X (g )+2Y (g ) 2Z (g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浓度改变表⽰的反应速率v (正)、v (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则图中阴影部分⾯积表⽰()A .X 的浓度的减少B .Y 物质的量的减少C .Z 的浓度的增加D .X 物质的量的减少11.某温度下,反应2N 2O 5?4NO 2+O 2开始进⾏时,c (N 2O 5)=0.040 8mol/L .经1min 后,c (N 2O 5)=0.030mol/L .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 .v (N 2O 5)=1.8×10﹣4 mol/(L ?s )B .v (N 2O 5)=1.08×10﹣2 mol/(L ?s )C .v (NO 2)=1.8×104 mol/(L ?s )D .v (O 2)=1.8×104 mol/(L ?s )12.在密闭容器中进⾏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13.把0.6mol X⽓体和0.4mol Y⽓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末⽣成0.2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1,则n的值为()A.4 B.3 C.2 D.114.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反应H2?2H△H>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于12 s D.⼩于12 s15.100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的速率,但⼜不影响⽣成氢⽓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16.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A.v(O2)=0.01 mol?(L?s)﹣1B.v(NO)=0.008 mol?(L?s)﹣1C.v(H2O)=0.003 mol?(L?s)﹣1D.v(NH3)=0.003 mol?(L?s)﹣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碰撞即发⽣化学反应B.升⾼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的碰撞次数C.某⼀反应的活化分⼦百分数是个定值D.活化分⼦的碰撞不⼀定是有效碰撞18.在⼀定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下发⽣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 ﹣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成SO32mol B.SO2和SO3共2molC.放出197kJ热量D.含氧原⼦共8mol19.对于⼀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NO2+CO=NO+C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体系中⽓体总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反应时体系中⽓体总的物质的量B.从开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C.达到平衡时NO2、CO、NO、CO2的物质的量均相等D.达到平衡时,N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N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20.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成n mol O2的同时⽣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成n mol O2的同时,⽣成2n mol NO;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的反应速率的⽐为2:2:1的状态;④混合⽓体的颜⾊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体的平均相对分⼦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选择题,共40分21.(14分)“西⽓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程,这⾥的“⽓”指天然⽓,其主要成分为甲烷.(1)⼯业上将炭与⽔在⾼温下反应制得⽔煤⽓,⽔煤⽓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它们的体积⽐约为1:1.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2H2(g)+O2(g)═2CO2(g)△H=﹣572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若不考虑⽔煤⽓中其他成分,相同状况下要获得相等的热量,所需甲烷与⽔煤⽓的体积⽐约为,它们燃烧⽣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之⽐约为.以甲烷代替⽔煤⽓作民⽤燃⽓,其优点之⼀是.(2)某化⼯⽣产中⽤甲烷和⽔蒸⽓反应得到CO和H2为主的混合⽓,这种混合⽓可⽤于⽣产甲醇或合成氨,对甲烷⽽⾔,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①CH4(g)+O2(g)═CO(g)+2H2(g)△H1=﹣36kJ/mol②CH4(g)+H2O(g)═CO(g)+3H2(g)△H2=+216kJ/mol由反应①②推出总反应热为零的总反应⽅程式为;求进料⽓中空⽓(O2的体积分数为21%)与⽔蒸⽓的体积⽐为.22.(12分)写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程式:(1)3mo1NO2(g)与l mo1H2O(1)反应⽣成HNO3(aq)和NO(g),放热138kJ.(2)⽤CO(g)还原1 molFe2O3(s),放热24.8kJ.(3)1mo1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吸热90.7kJ.23.(6分)对于反应3X(g)+Y(s)═Z(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个条件则⽣成Z的速率(填“增⼤”“减⼩”或“不变”):(1)升⾼温度:(2)等容冲⼊惰⽓:(3)增⼤容器容积:(4)等压冲⼊惰⽓:(5)加⼊Y:(6)压缩体积:.24.(8分)根据如图填空.(1)反应物是,⽣成物是.(2)在2min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值各是.(3)该反应的化学⽅程式是.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中2018-2019学年⾼⼆(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每题有⼀个选项是正确的.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的B.当同⼀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C.如果⼀个化学⽅程式通过其他⼏个化学⽅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D.对于⼀个化学反应,⽆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成物,反应的焓变是⼀样的【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焓值与物质的状态有关;B、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C、焓变决定于反应物和⽣成物的能量差;D、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反应物和⽣成物的焓⼀定,和变化过程⽆关.【解答】解:A、焓值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所以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的,故A正确;B、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则当同⼀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相同的,故B错误.C、焓变的⼤⼩决定于反应物和⽣成物的能量差,和反应过程⽆关,故B正确;D、反应热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关,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化学变化与能量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的分析能⼒和基本理论的运⽤的考查,题⽬难度不⼤.2.已知1mol⽩磷(s)转化为1mol红磷(s),放出18.39kJ热量,⼜知:4P(⽩,s)+5O2(g)═2P2O5(s);△H1P(红,s)+5O2(g)═2P2O5(s);△2△H1△H2关系正确的是()A.△H1<△H2B.△H1=△H2C.△H1>△H2D.⽆法确定【考点】反应热的⼤⼩⽐较.【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的实质应⽤判断,可以利⽤题⼲所给反应和热量变化,合并得到⽩磷转化为红磷的热量变化分析判断.【解答】解:①4P(⽩)+5O2═2P2O5 △H1;②4P(红)+5O2=2P2O5 △H2,①﹣②得到4P(⽩)=4P(红)△H=△H1﹣△H2,已知1mol⽩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所以△H1﹣△H2<0;△H1<△H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的热效应的计算应⽤,关键是盖斯定律的含义和实际应⽤.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 Pa时,1mol⽯墨和1mol⼀氧化碳完全燃烧⽣成⼆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H=﹣393.5kJ/mol和△H=﹣283kJ/mol,下列说法或⽅程式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C(⽯墨,s)+CO2(g)═2CO(g),△H=+172.5 kJ/mol B.1mol⽯墨不完全燃烧,⽣成CO2和CO混合⽓体时,放热504.0kJC.2C(⽯墨,s)+O2(g)═2CO(g),△H=﹣110.5kJ/molD.已知⾦刚⽯不如⽯墨稳定,则⽯墨转变为⾦刚⽯需要放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根据⽯墨、⼀氧化碳的燃烧的热化学⽅程式,利⽤盖斯定律,进⾏⽅程式叠加,构造出⽬标反应式;B、1mol⽯墨不完全燃烧,⽆法计算⽣成CO2和CO各⾃物质的量,⽆法计算具体反应热;C、根据⽯墨、⼀氧化碳的燃烧的热化学⽅程式,利⽤盖斯定律,进⾏⽅程式叠加,构造出⽬标反应式;D、⾦刚⽯的燃烧热⼤于⽯墨的燃烧热,可知⾦刚⽯的能量⽐⽯墨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判断.【解答】解:A、1mol⽯墨和1mol⼀氧化碳完全燃烧⽣成⼆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H=﹣393.5kJ/mol和△H=﹣283kJ/mol,则热化学⽅程式为(1)C(s,⽯墨)+O2(g)═CO2(g)△H1=﹣393.5kJ/mol;⼀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程式为(2)CO(g)+1/2O2(g)═CO2(g)△H2=﹣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1)﹣(2)×2得C(s,⽯墨)+CO2(g)=2CO(g);△H=+172.5kJ?mol ﹣11,故A正确;B、1mol⽯墨不完全燃烧⽣成CO2和CO,⽆法计算⽣成CO2和CO各⾃物质的量,⽆法计算具体反应热,故B错误;C、热化学⽅程式为(1)C(s,⽯墨)+O2(g)═CO2(g)△H1=﹣393.5kJ/mol;⼀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程式为(2)CO(g)+1/2O2(g)═CO2(g)△H2=﹣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1)﹣(2)得C(⽯墨)+1/2O2(g)=CO(g);△H=﹣110.5kJ?mol ﹣1,即2C(⽯墨)+O2(g)=2CO(g);△H=﹣221kJ?mol﹣1,故C错误;D、⾦刚⽯的燃烧热⼤于⽯墨的燃烧热,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刚⽯的能量⽐⽯墨能量⾼,所以⽯墨转变为⾦刚⽯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热化学⽅程式书写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根据已知反应构造⽬标反应式.注意:(1)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2)反应式进⾏加减运算时,△H也同样要进⾏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H看作⼀个整体进⾏运算.4.下列热化学⽅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考点】热化学⽅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燃烧热是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成1mol⽔放出的热量;C、固体硫燃烧⽣成⼆氧化硫⽓体是放热反应;D、选项中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解答】解:A、燃烧热应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0 kJ?mol﹣1(燃烧热),故A错误;B、中和热应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故B错误;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反应放热,符合熔融化学⽅程式书写原则,故C正确;D、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不符合热化学⽅程式书写要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判断,热化学⽅程式书写⽅法,题⽬较简单.5.在⼀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正反应速率逐渐减⼩,最后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正反应速率逐渐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考点】化学平衡建⽴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变化,可由此进⾏判断.A、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成物为0;B、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C、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答】解:A、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成物为0,所以正反应速率最⼤,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B、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所以反应速率不为零,故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正反应速率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故C正确;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正反应速率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最后保持恒定,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的判断,难度不⼤,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6.下列说法或表⽰法正确的是()A.氢⽓与氧⽓反应⽣成等量的⽔蒸⽓和液态⽔,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程式为:S+O2═SO2△H=﹣297.3 kJ/mol【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液态⽔变为⽓态⽔的过程是吸热的;B、有的放热反应也是需要加热的;C、根据热化学⽅程式的意义来回答;D、根据热化学⽅程式的书写⽅法来回答.【解答】解:A、因为液态⽔变为⽓态⽔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氢⽓与氧⽓反应⽣成等量的⽔蒸⽓和液态⽔,后者放出热量多,故A错误;B、铝热反应需要⾼温下才能发⽣,但是它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将含0.5molH2SO4的稀硫酸即H+是1mol,与含1molNaOH即OH﹣是1mol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故C正确;D、1mol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程式为:S(s)+O2(g)═SO2(g),△H=﹣297.3 kJ/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热化学⽅程式的狮蝎、含义以及中和热的概念等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7.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O2(g)═H2O(g)△H1B.C(s)+O2(g)═CO(g)△H2C.S(s)+O2(g)═SO2(g)△H3D.H2S(g)+O2(g)═S(s)+H2O(l)△H4【考点】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能量.【解答】解:A.⽣成⽓态⽔不是最稳定状态,应为液态⽔,故A错误;B.应⽣成CO2,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C正确;D.不是⽣成的稳定的氧化物,应⽣成S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题⽬难度不⼤,注意⽣成稳定的氧化物的特征.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的反应⼀定是吸热反应D.⼄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烷燃烧⽣成⽓态⽔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成1mol⽔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注意只⽣成⽔;B.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程式的计量数成正⽐放出反写时,反应热的符号相反;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的反应不⼀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应⽣成液态⽔.【解答】解: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成1mol⽔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成沉淀也要放热,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于2×57.3kJ,则△H<2×(﹣57.3)kJ?mol ﹣1,故A错误;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g)+O2(g)=2CO2(g)的△H=2×(﹣283.0)kJ?mol﹣1,所以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的反应不⼀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成液态⽔,则1 mol⼄烷燃烧⽣成⽓态⽔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不是⼄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焓变与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知识,为⾼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综合理解和运⽤的考查,题⽬难度不⼤,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9.已知4NH3+5O2═4NO+6H2O,同⼀反应速率若分别⽤v(NH3)、v(O2)、v (H2O)、v(NO)(mol?L﹣1?min﹣1)来表⽰,则正确关系是()A .v (NH 3)=v (O 2)B .v (O 2)=v (H 2O )C .v (NH 3)=v (H 2O )D .v (O 2)=v (NO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的速率之⽐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据此计算解答.【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的速率之⽐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对于反应:4NH 3+5O 2═4NO+6H 2O ,A .v (NH 3):v (O 2)=4:5,故v (NH 3)=v (O 2),故A 错误;B .v (O 2):v (H 2O )=5:6,故v (O 2)=v (H 2O ),故B 错误;C .v (NH 3):v (H 2O )=4:6,故v (NH 3)=v (H 2O ),故C 错误;D .v (O 2):v (NO )=5:4,故v (O 2)=v (NO ),故D 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关系,⽐较基础,注意根据速率定义式理解速率规律.10.在容积固定的4L 密闭容器中,进⾏可逆反应:X (g )+2Y (g ) 2Z (g )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浓度改变表⽰的反应速率v (正)、v (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则图中阴影部分⾯积表⽰()A .X 的浓度的减少B .Y 物质的量的减少C .Z 的浓度的增加D .X 物质的量的减少【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观察图象,纵坐标为反应速率,横坐标为时间,⼆者之积为浓度,Y 和Z 的反应速率相等,则阴影部分不可能为X 的浓度减少.【解答】解:S abdo 表⽰Y 向正反应⽅向进⾏时减少的浓度,⽽S bod 则表⽰Y 向逆反应⽅向进⾏时增⼤的浓度,所以,S aob =S abdo ﹣S bod ,表⽰Y 向正反应⽅向进⾏时“净”减少的浓度,⽽Y 的反应速率与Z 的反应速率相等,则阴影部分可表⽰Y 的浓度的减⼩或Z 的浓度的增加.故选C .【点评】本试题为化学平衡知识的考查,较难题.过去历年⾼考化学试题中,涉及化学平衡的图象问题是⾼考的⼀⼤热点,但从未涉及到图象中的区域⾯积与化学平衡相联系,分析该试题时,我们事先应该知道各个⾯积所表达的意义.11.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进⾏时,c(N2O5)=0.040 8mol/L.经1min后,c(N2O5)=0.030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v(N2O5)=1.8×10﹣4 mol/(L?s)B.v(N2O5)=1.08×10﹣2 mol/(L?s)C.v(NO2)=1.8×104 mol/(L?s)D.v(O2)=1.8×104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化学反应速率之⽐等化学计量数之⽐进⾏计算.【解答】解:v(N2O5)==1.8×10﹣4mol?L﹣1?s﹣1,化学反应速率之⽐等于化学⽅程式计量数之⽐,v(N2O5):v(NO2)=1:2,故v(NO2)=2v(N2O5)=2×1.8×10﹣4mol=3.6×10﹣4mol?L﹣1?s﹣1;v(N2O5):v(O2)=2:1,故v(O2)=0.5v(N2O5)=0.5×1.8×10﹣4mol=9×10﹣5mol?L﹣1?s﹣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化学反应速率之⽐等化学计量数之⽐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12.在密闭容器中进⾏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考点】化学平衡建⽴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Z的浓度最⼤;若反应逆正反应进⾏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Z的浓度最⼩;利⽤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Z的浓度最⼤,假定完全反应,则:X2(g)+Y2(g)?2Z(g),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 0.2 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Z的浓度最⼩,假定完全反应,则:X2(g)+Y2(g)?2Z(g),开始(mol/L):0.1 0.3 0.2变化(mol/L):0.1 0.1 0.2平衡(mol/L):0.2 0.4 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建⽴,难度不⼤,关键是利⽤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极限假设法解答,假设法是解化学习题的常⽤⽅法.13.把0.6mol X⽓体和0.4mol Y⽓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末⽣成0.2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1,则n的值为()A.4 B.3 C.2 D.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W),再利⽤速率之⽐等于化学计量数之⽐计算n.【解答】解:5min末⽣成0.2mol W,则v(W)==0.02mol?(L?min)﹣1,速率之⽐等于化学计量数之⽐,则0.02mol?(L?min)﹣1:0.03mol?(L?min)﹣1=2:n,解得n=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故选,⽐较基础,注意根据速率定义式理解速率规律.14.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反应H2?2H△H>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时间应()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于12 s D.⼩于12 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所需时间增多,依此解答.【解答】解: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即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为0.1﹣0.06=0.04mol?L﹣1,反应物的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即反应物的浓度变化为0.06﹣0.036=0.024mol?L﹣1,若反应速率不变,则所需时间为=12s,但随着浓度的减⼩,反应速率逐渐减⼩,故所需时间⼤于12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难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度不⼤.15.100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在⼀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的速率,但⼜不影响⽣成氢⽓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成氢⽓的总量,可减⼩氢离⼦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成⼆氧化碳,减少⽣成氢⽓的量,故A错误;B.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成⼆氧化碳,减少⽣成氢⽓的量,故B错误;C.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减⼩氢离⼦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成氢⽓的量不变,故C 正确;D.加⼊硫酸铵固体,⽔解呈酸性,⽣成氢⽓的量增多,且反应速率增⼤,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频考点,侧重于学⽣的分析能⼒的考查,注意信息中Zn过量及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难度不⼤.16.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达正确的是()A.v(O2)=0.01 mol?(L?s)﹣1B.v(NO)=0.008 mol?(L?s)﹣1C.v(H2O)=0.003 mol?(L?s)﹣1D.v(NH3)=0.003 mol?(L?s)﹣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NO),在根据速率之⽐等于化学计量数之⽐计算⽤其它物质表⽰的反应速率.【解答】解: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NO表⽰的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A、根据速率之⽐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所以v(O2)=v(NO)=×0.002mol/(L?s)=0.0025mol/(L?s),故A错误;B、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NO表⽰的反应速率为v(NO)==0.002mol/(L?s),故B错误;C、根据速率之⽐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所以v(H2O)=1.5v(NO)=1.5×0.002mol/(L?s)=0.003mol/(L?s),故C正确;D、根据速率之⽐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所以v(NH3)=v(NO)=0.002mol/(L?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难度不⼤,注意反应速率计算常⽤两种⽅法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使⽤.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碰撞即发⽣化学反应B.升⾼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的碰撞次数C.某⼀反应的活化分⼦百分数是个定值D.活化分⼦的碰撞不⼀定是有效碰撞【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活化分⼦发⽣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对于⼀个化学反应来说,升⾼温度、加⼊催化剂可增⼤活化分⼦的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活化分⼦发⽣有效碰撞才能发⽣化学反应,故A错误;B.升⾼温度,使更多的分⼦成为活化分⼦,活化分⼦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故B错误;C.改变温度、加⼊催化剂,可改变活化分⼦百分数,故C错误;D.活化分⼦发⽣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18.在⼀定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下发⽣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 ﹣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成SO32mol B.SO2和SO3共2molC.放出197kJ热量D.含氧原⼦共8mol【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成物,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在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原⼦遵循原⼦守恒.C、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成物,所以反应能量⼩于反应焓变.D、在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原⼦遵循原⼦守恒.【解答】解:A、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成物,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三氧化硫,故A错误.B、在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原⼦遵循原⼦守恒,所以化学平衡时⼆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原⼦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初始时⼆氧化硫的质量,故B正确.C、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成物,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三氧化硫,放出的能量⼩于197kJ,故C 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原⼦遵循原⼦守恒,平衡时含有的氧原⼦的物质的量等于初始时⼆氧化硫和氧⽓中氧原⼦的物质的量,为6mol,故D错误.。
洛阳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Li:7 C:14 O:16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还原B. 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 金属的化学腐蚀实质是M-ne-=M 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D. 在潮湿环境中,金属的化学腐蚀一定是析氢腐蚀【答案】C【解析】【详解】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A错误;B.金属的化学腐蚀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均有可能进行,如金属铝的化学腐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B错误;C.金属的化学腐蚀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可表示为:M-ne-=M n+,电子由金属原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正确;D.在潮湿环境中,金属的化学腐蚀主要以吸氧腐蚀为主,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产物是A. H2B. Cl2C. HClD. NaOH 【答案】B【解析】【详解】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放电,在该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Cl-、OH-,由于Cl-的放电能力大于OH-的放电能力,所以Cl-放电,Cl-失电子在阳极上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故合理选项是B。
3.下列有关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 锌锰干电池中,正极是锰B. 华为Mate20系列手机采用超大的容量高密度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C. 燃料电池电极本身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本身不包括活性物质D. 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答案】C【解析】【详解】A.锌锰干电池中,正极是石墨,A错误;B.华为Mate20系列手机采用超大的容量高密度电池是一种可连续充电、放电的二次电池,B 错误;C.燃料电池电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如氢氧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都是从外部供给,因此电极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本身不包括活性物质,C正确;D.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晶体硅,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019年洛阳市高二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Ⅰ卷两部分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H+[∶∶∶]2-H+B.CO2的比例模型: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D.硅酸盐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2. 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CH3—CH(CH2CH3)—CH3系统命名为2—乙基丙烷D.纤维素和淀粉的通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3.分子式为C6H14O且含有“—CH2OH”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4.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B. 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 能发生氧化反应D.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5.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B. 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 H2SO4溶液5.50 mLC. 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D. 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塞6.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C.向50 mL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 molD.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7. 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通电 A .向Fe(NO 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 .将HC1通入NaAlO 2溶液中C .加热溶有SO 2的品红溶液D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 、AlCl 3、MgCl 2、Na 2SO 4四种溶液B .将NH 4Cl 溶液蒸干制备NH 4Cl 固体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9.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A .在c (HCO -3)=0.1 mol·L -1的溶液中:NH +4、Al 3+、Cl -、NO -3B .在由水电离出的c (H +)=1×10-12 mol·L -1的溶液中:Fe 2+、ClO -、Na +、SO -24C .pH=1的溶液中:Mg 2+、Fe 3+、NO 3-、[Ag(NH 3)2]+D .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 -23、CO -23、Na +、K +10.25 ℃、101 kPa 下:①2Na(s)+1/2O 2(g) = Na 2O(s) ΔH =-414 kJ·mol -1②2Na(s)+O 2(g) = Na 2O 2(s) ΔH = -511 kJ·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B. 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反应②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D. 25 ℃、101 kPa 下:Na 2O(s) +1/2 O 2(g) = Na 2O 2(s) ΔH =-97 kJ·mol -1二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向FeBr 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 2+ + Cl 2 = 2Fe 3+ + 2Cl -B.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 - + 2H 2O Cl 2↑+ H 2↑ + 2OH -C. 少量C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 + CO 2 + H 2O → C 6H 5OH +HCO 3-D. 硫化钠水解:S 2-+ 2H 2O H 2S + 2OH -12.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N 2和1.5moLH 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N—H 键数为3 N AB .78 g 苯含有C=C 双键的数目为3 N AC .71 g 氯气与足量铁反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2 N A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H 2 22.4 L 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13.短周期元素A 、B 、C 、D 、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C 同主族,B 、E 同主族,A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E 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A>CB .C 、D 的简单阳离子均可促进水的电离C .B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D .含D 的盐溶于水一定显酸性14.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装置Ⅰ中,d 为阳极,c 为阴极B .装置Ⅰ可用于收集H 2、NH 3、CO 2、Cl 2、HC1、NO 2等气体C .装置Ⅰ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D .装置Ⅰ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5. 常温时,用某新型充电电池电解如图所示的l00mL 溶液,充电电池的总反应为4Li+2SOCl 24LiCl+S+SO 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仅闭合K 1,电子由Fe 极沿导线流向C 极,金属铁发生析氢腐蚀B .若仅闭合K 2,铁极的电极反应式:Fe ﹣2e ﹣=Fe 2+C .放电时电池上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SOCl 2+4e ﹣=4C1﹣+S+SO 2D .若不考虑气体溶解和溶液体积变化,当电池中生成0.025molS 时,溶液中pH=1316. 有机物M 的结构简式为:HO O C OCH CH CH 2Cl ,有关M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与H 2反应,1 mol M 最多消耗1 mol H 2B .可与浓溴水反应,1 mol M 最多消耗4 mol Br 2C .可与NaOH 溶液反应,1 mol M 最多消耗3 mol NaOHD .常温下,M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17. 下列实验与对应的图象符合的是A .Ⅰ是向一定量的CH 3COOH 溶液中通入氨气B .④是将pH =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C .Ⅰ是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 2(g) +3H 2(g) 2NH 3(g)反应,在t 1时缩小容器体积D .Ⅰ是向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AlCl 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18.常温时向20 mL0.1 mol·L -1HA 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 -1 NaOH 溶液,pH 变化如右图所示。
洛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7届湖北省恩施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1 L,完全燃烧后,生成2 LCO2和2 L水蒸气(相同状况),则该混合烃的组合及其体积比是()A.CH4和C3H6,体积比2∶1 B.C3H8和C2H4,体积比2∶1C.C2H6和C2H2,体积比1∶1 D.C2H6和C2H2,体积比2∶12.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2是氧化铁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C.溶液甲加热、蒸发、灼烧也可得到24.0g固体D.X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NO2和CO2生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Al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B.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C.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D.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5.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B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SO 42﹣C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CO 32﹣D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少量H 2O 2,呈血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O 与D 2O 互为同位素B .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 .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D .甲烷和十六烷互为同系物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2322CO 2H CO H O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2Cu Ag Cu Ag +++=+ C .向NaHSO 4溶液中滴加()2Ba OH 溶液至24SO -离子恰好沉淀完全:22442Ba 2OH 2H SO BaSO 2H O +-+-+++=↓+D .43NH HCO 溶液与过量HCl 溶液混合: 322HCO H CO H O -++=↑+8.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 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B.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A 点为平衡状态C. 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HA 溶液比HB 溶液酸性强D. 由丁可知:将℃的A 、B 饱和溶液升温至℃时,A 与B 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9.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10.NH 3和N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8NH 3+6NO 2=7N 2+12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