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摘苹果优质课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摘苹果2教学目标•掌握一年级数学摘苹果2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能够同时应用数学知识和游戏策略来完成任务。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会认真思考,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并应用游戏规则,领会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和数值比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维敏捷,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游戏规则材料•摘苹果2的游戏板•学生名单和分组名单•教学课件•计算器教学内容第一步:游戏规则的介绍•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3人。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摘苹果的工人,其他两名学生担任仓库管理员。
•游戏区域划分为一个“卖场”和四个“仓库”,每个仓库里放有相同的苹果数量,卖场上面有一个价格牌,标明购买1个苹果的价格。
•游戏开始后,仓库管理员需要把苹果运到卖场上,供买家购买。
•工人需要计算每个房间内苹果的数量,然后通过比较各个房间内的苹果数量,确定应该选择哪个仓库的苹果,在卖场上卖给消费者。
•学生需要通过事先规划好的结构来将所有的苹果全部卖掉。
•学生需要根据实际价格完成所有交易,最终盈利最多的小组获胜。
第二步:游戏流程1.仓库管理员将苹果搬到卖场上,并放在可摆放的区域。
2.工人负责记录每个房间内的苹果数量,并计算出每个仓库的苹果数量之和。
3.工人确定每个仓库的苹果数量,然后计算总价,并选择应该选择哪个仓库的苹果,在卖场上卖给消费者。
4.其他小组可以在工人计算价格时选择做出抢购的决定,在选择不同的方案时,他们需要权衡利弊,决定自己的策略。
5.小组交替进行,直到所有的苹果都被卖掉为止。
第三步:学生思考问题1.学生可以讨论职责分工中的合作精神。
2.如果一组比另一组多卖了一些苹果,他们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吗?3.如果有太多的讨价还价会发生什么?4.如果小组之间的价格不是一样的,那么会怎样?5.讨论不同的策略是否会影响结果。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摘苹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摘苹果》是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数字4》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模拟摘苹果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对数字4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1-10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数字4的认知存在模糊现象。
此外,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数字4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参与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巩固对数字4的认识,能够正确数出4个苹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数字4,能够正确数出4个苹果。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苹果、挂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4。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故事《小猴摘苹果》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出示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内容。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模拟摘苹果的游戏。
4.教师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正确数出4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模仿。
5.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数出4个苹果,并将其摘下。
6.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7.游戏巩固:学生进行“摘苹果”游戏,增加学生对数字4的认识。
2 摘苹果项目内容1.口算。
31+24= 36+32= 54+41= 35+63=2.淘气和笑笑拼图,淘气拼了23块,笑笑拼了27块。
你能算出他们一共拼了多少块吗?3.见教材第71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1)列式。
要求这个箱子能不能装下摘的苹果,应先求17和38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
(2)探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算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将17分成整十数10和7,将38分成整十数30和8,先算7+8=15,10+30=40,再算( )。
算法二:凑十法。
将17分成2和15,先算38+2=40,再算( )。
算法三:用竖式计算。
4.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的数位要( ),从( )位加起,( )位相加满“十”要向( )位进“1”。
5.用竖式计算。
26+7= 18+27= 26+27= 18+47=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计数器。
参考答案:1.55 68 95 982.23+27=50(块)3.(1)17+38 (2)40+15=55 40+15=554.对齐个个十5.33 45 53 65人生格言: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0.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摘苹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数小苹果。
2.学生能根据要求找出苹果的位置。
3.学生能理解苹果数量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摘苹果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苹果数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展示板。
2.班级苹果模型。
四、教学过程1.活动设计1.认识苹果,通过听、说、看、数四种途径认识苹果。
2.摘苹果,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摘苹果。
3.比较苹果,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苹果数目的对比。
2.认识苹果1.接触苹果,教师首先出示苹果,让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式感受苹果,激发学生对苹果的兴趣。
2.认识苹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苹果的外表和内部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苹果的特点和属性。
3.数苹果,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苹果,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苹果,体验苹果数量的概念。
3.摘苹果1.准备苹果模型,教师准备班级苹果模型,模拟摘苹果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摘苹果的过程。
2.摘苹果的方法,教师手把手地教授摘苹果的方法,从握住苹果、扳苹果、揉苹果、摇动苹果、拿下苹果五个步骤讲解,并结合模型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摘苹果的方法。
3.训练摘苹果,教师让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摘苹果的方法,再结合实物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正确的方法摘苹果。
4.比较苹果1.认识不同苹果,教师出示不同品种、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苹果,让学生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数不同苹果,教师出示不同数量和组合的苹果,引导学生进行数量对比,体验数字的抽象概念。
3.分享发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喜好,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巩固练习1.练习摘苹果的方法,让学生对模型进行摘苹果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摘苹果技能。
2.训练数苹果的能力,出示不同数量的苹果,让学生数出苹果的数量,提高对数量的认识和理解。
3.数字游戏,教师设计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已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苹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会了摘苹果的正确方法,体验了数量的概念,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协作和表达能力。
《摘苹果》本节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只提供了“摘苹果”这一情境,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法则一类的东西去制约学生,打破了“教材设计算法——教师示范算法——学生记忆算法——训练强化算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列举了几种方法,目的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样让学生自己支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摘苹果”主题图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箱子可以装60个苹果,如果把淘气和笑笑俩人摘的苹果装在这个箱子里,这个箱子能够装得下吗?师: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
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生1: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的“17+38=?”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方法二:借助计数器,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和起来就是55。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摘苹果北师大版教案:《摘苹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认识图形》,主要涉及平面图形的认识。
具体章节为:第3节《认识圆形》,第4节《认识三角形》,第5节《认识方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2. 能够辨别和指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物体;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并能够辨别和指出生活中常见的这些形状的物体。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于生活中不常见的三角形和方形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片、圆形、三角形、方形卡片。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充满苹果的果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果园中的苹果,发现苹果的形状。
2. 认识圆形(5分钟)(1)教师出示圆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圆形的特征,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2)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形,并剪下来。
(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苹果树上,组成一个苹果树。
3. 认识三角形(5分钟)(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如三个角、三条边等。
(2)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剪下来。
(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苹果树上,组成一个苹果树。
4. 认识方形(5分钟)(1)教师出示方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方形的特征,如四个角、四条边等。
(2)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一个方形,并剪下来。
(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苹果树上,组成一个苹果树。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苹果树,分享在制作过程中学到的关于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特点。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形三角形方形边缘光滑三个角三条边四个角四条边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物体,并画下来,明天上课分享。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摘苹果∣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在数轴上标记数的位置,理解自然数在数轴上的排序关系。
2.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数轴及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数轴上数字的标志和排序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2.难点:数轴上数字位置与大小的理解及团队合作过程中的角色理解。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们观看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一群小朋友一起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问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视频感知身体的运动和数字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展示重要知识1.通过展示数轴、经典算术之类的教具,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字的大小和排序关系。
2.通过数字练习,学生们能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练习新知识1.授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模拟竞赛的方式,竞选每组中最佳的人员,选出苹果并放在篮子里。
2.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关卡,通过顺序游戏等多种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总结知识点1.老师设计互动游戏,对结束的比赛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次活动的关键知识点。
2.老师总结、强调错误操作的修正方法,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进一步理解新知识。
五、实施条件1.能够在课堂上使用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玩耍和合作的教具和道具。
2.能够在课堂上制定好游戏规则,要求学生遵守并保证游戏的顺畅。
六、教学评价1.通过每个环节的教学,检验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关键知识点。
2.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能力以及每个队伍对应的结果表明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中,通过使用数轴和经典算术教具,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数字之间的排序关系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了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和团队精神,以及开展自学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摘苹果》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6.2节《摘苹果》。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图片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用加减法来表达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加减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画有不同的苹果数量,还有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还有计数棒和算术本。
五、教学过程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上面有不同的苹果数量,然后我会问大家,这些图片中有多少个苹果?让大家用手指头来数一数。
然后,我会给大家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让大家将这些卡片进行配对,比如,我会让大家找出两张写有4的卡片,然后让大家将这些卡片放在一起,表示有4个苹果。
我会给大家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大家用加减法来解决,比如,我会问大家,如果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大家用加法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片数字卡片苹果七、作业设计1. 如果有2个苹果,又来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2+3=52. 如果有5个苹果,又去了2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52=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家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图片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图片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图片中展示了不同数量的苹果,这样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们看到数量的增减。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摘苹果∣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摘苹果∣北师大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是我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们设计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第五章“有趣的图形”中的“平面图形”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区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2. 能够理解基本图形的特征,如圆形无角、方形四角相等等;3. 能够用基本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并能够描述图案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拼出不同的图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通过课件,我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的基本图形和图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2. 图形卡片:通过卡片,我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接触到不同的基本图形,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3. 彩笔和画纸: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拼出不同的图案。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有趣的摘苹果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在情景中自然地接触到基本图形和图案;2. 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和图形卡片,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如何用基本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图形的特征,以及如何拼出不同的图案;5.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们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摘苹果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摘苹果》。
这是一节非常有趣和实用的课程,通过这个主题,我希望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数数、计数和比较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的第二章“数数小能手”,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数字110;2. 学会数数,能够从1数到20;3. 学会比较大小,能够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并正确地比较数字的大小。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数字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苹果图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数字和苹果的关系。
学生则需要准备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笔,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程,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苹果树,上面有10个苹果,我们想要知道苹果树上有多少个苹果,我们应该如何数数?”接着,我会讲解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让学生跟随我一起书写数字,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书写。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数数和比较的概念,例如:“如果我有2个苹果,你有3个苹果,我们应该如何比较我们的苹果数量?”随堂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有10个苹果卡片,他们需要数一数每组有多少个苹果,并用比较符号<、>、=来比较各组苹果的数量。
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数字110和比较符号<、>、=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概念。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将会写上数字110,并用<、>、=符号来表示比较关系。
例如:1<2、3>2、4=4。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数一数家里的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橙子,并记录下来每种水果的数量,然后用比较符号<、>、=来比较这些水果的数量。
答案: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是可以给出一个示例答案:苹果3个,香蕉2个,橙子4个,所以苹果<香蕉<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摘苹果》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2《摘苹果》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摘苹果》。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2页。
这一页介绍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图片和例题向学生展示了如何用加减法来计算摘苹果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PPT和黑板,学具包括练习本和苹果图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PPT上展示一幅摘苹果的图片,让学生们想象自己正在摘苹果,并引导学生思考摘苹果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讲解概念:我会用PPT和黑板向学生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来解释这些概念和方法。
3. 练习巩固:我会让学生们用练习本来练习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并会在黑板上给出一些例题来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应用拓展:我会让学生们用苹果图片来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来解决摘苹果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一些例题和学生们练习的题目。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8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加减法的关系还有一定的困惑,因此在课后我将会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摘苹果》教案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4)总结提升。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
教师完善。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补评: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中加数与和,说一说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找一找变化规律。
四、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摘苹果1授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在详尽情境中,经过操作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责问题,感觉数的运算与生活的亲近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和解决实责问题的能力。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游戏领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
2学情解析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学习方法等差异很大,好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买卖,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所以给授课带来了必然的难度;但也有一些有利之处能够加以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直接获得数字信息的优势,经过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近联系。
3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怎样合理地估计及算法的多样化。
4授课过程活动 1【导入】课前铺垫,导入新课一、复习铺垫把学生分与四小组进行游戏竞赛,每次哪一小组获胜,便给那一小组加两个苹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一组的碟子上都是空空的,想要拿苹果吗?那就要比比快,看哪组同学又快又准地算出结果(拿出口算卡),每算对一题加两个苹果。
还有,你们的碟子很奇异的啊,每个碟子只能装十个苹果,若是超出十个,苹果就要送给其他组啊!记住装满十个苹果要告诉老师,换另一只碟子啊!第一组: 17+6= 25+7= 26-5=第二组: 19+5= 39+9= 29-5=第三组: 40+20= 30+30= 50-20=第四组: 40+20= 30+60= 80-70=师:很不错哦,四组的小朋友都全答对,每组都获得这么多苹果,快乐吗?但是,我认为三、四组的同学比较厉害啊,他们比一、二组做得要快好多,应该为他们组再加两个苹果。
师(观察学生反应):公正吗?生 1:不公正。
生 2:他们的口算题较简单。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整十数的加减法做起来比较简单。
(设计妄图:本环节除了复习从前所学的口算题,经过分组竞赛,让孩子们意识到计算时,整十数的加减法较简单,为下一步的估计做铺垫。
《摘苹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大部分都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及算法。
很多学生会模仿着第一课的方法去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并且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只是在探明算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联系,竖式的书写等方面需要再做探究与强调。
此时,让学生讨论分享,共同探索算法,更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重点难点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创境设疑,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上节课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师:(苹果展牌)同学们,今天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每个苹果都又大又红,笑笑和淘气来到果园摘苹果,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生:笑笑摘了38个苹果,淘气摘了17个苹果)师:再细细看一看,图片中还给大家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箱子里能装60个苹果)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估一估这个箱子能不能装下这些苹果呢?为什么?(生:列式计算38+17,进位计算得出55)师:你算的结果是很正确,但是还需要进位计算,太麻烦了,能不能口算出一个结果呢?师:你知道估一估是什么意思吗?(生:猜一猜)师:怎么猜?瞎猜吗?我们要有方法地猜。
师:把38估成一个整十数,整十数加上一个数是不是就简单多了?把38估成哪个整十数呢?30?40?(师板书估算过程)师:这样算是不是简单多了?口算就能算出来?得出的结果是准确的吗?是我们大约计算出来的结果。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计算方法——估算。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第2课时摘苹果【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盼望着早点儿拿到新书,淘气负责发书,可他遇到了难题,同学们,咱们帮帮他吧。
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
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1) 讨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19 + 18 =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 10-10 = 20 9+8 = 1720+17 = 37算法二: 19+10 = 2929+8 = 37算法三: 20+18 = 3838-1 = 37算法四:列竖式 19+ 1837三、练习“试一试”25+18 27+24 46+35 51+2925 27 46 51+18 +24 +35 +29(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1、算一算,想一想。
26+7= 3+39= 18+27=26+27= 23+29= 18+47=2、用竖式计算44+18 52+29 7+56 21+7927+24 35+15 69-11 38+193、我们去春游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读题,认识到珠子应大于70颗,再让学生估一估,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2题。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6.2摘苹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减法完成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通过画图和分析问题,解决与摘苹果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教授以下内容:
1.复习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2.学习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摘苹果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对摘苹果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熟悉摘苹果问题中的减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减法
1.通过老师出题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一下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示例问题:小娜有 10 个苹果,她吃了 3 个,还剩下几个?
2.让学生自己出几道简单的减法题目,交给旁边的同学完成。
2. 学习摘苹果的问题
1.老师将一个摘苹果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
示例问题:小明去果园摘苹果,他摘了 5 个,小华也去了,她摘了 3 个,果园里还剩下了 7 个苹果,果园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2.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3.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
示例画图方法:画一个果园的图,将苹果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表示小明摘的苹果,一部分表示小华摘的苹果,一部分表示果园剩下的苹果。
然后标注出已知和未知的数量,通过减法运算求出未知数量。
4.让学生完成一些类似的摘苹果问题。
3. 总结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减法和摘苹果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减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更好地解决问题。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交流,可以在黑板上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
摘苹果
1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并知道列竖式应注意的地方。
2学时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学时难点
正确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秋天了,果园里的果树上长满了果子,苹果树上也长满了苹果,看红彤彤的苹果多漂亮啊!从果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吗?
板书课题:摘苹果
活动2【讲授】提取问题,进入探究
生1:发现了笑摘了38个苹果。
生二:发现……
……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他们摘的苹果放在一个箱子里,能装得下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师:谁愿意先说说你和同桌商量的结果?
生:要知道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才知道够不够装。
师:同学们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38+17。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吗?
师:你说得真棒!可是17+38应该怎样算呢?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哪组想出的
方法又多又好。
分小组讨论,讨论好了汇报。
还可以配合课件演示。
刚才大家讨论的十分热闹,相信一定想出了很多办法,谁愿意先说说?
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20+38=58 58-3=55
方法三:17+40=57 57-2=55
方法四:20+40=60 60-5=55
方法五: 1 7
+ 3 8
5 5
师:能说说这个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1)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7加8等于15,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5.再算个位上3加1再加1,等于5。
(板书)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进一。
师: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55。
那么用一个箱子,能装得下吗?
生:能。
4、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
现在我们也试着用竖式做几道题,好吗?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活动3【导入】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能看懂题意吗?
生能。
师:大家能说说这道题怎么做吗?
生:能。
43+19=62,43+38=81,19+38=57。
而70颗珠子才能穿成一条项链,所以
有43颗珠子和有38颗珠子的两袋合起能穿成一条项链。
2、“练一练”第2题。
教师找4位同学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3、“练一练”第3题。
师:大家可以看到,有三组算式,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三组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想。
师:请同学们先将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正确解答出,然后再找出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找正确了,你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请大家快试试吧。
4、“练一练”第5题。
师:这道题师有关春游活动的。
中心小学的同学要去春游了,他们商量着怎样坐车,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现在每辆车最多坐60人,你们觉得哪两个班坐一辆车合适?互相商量。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商量的结果?
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想吗?
师: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
可见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学会了按照一定的规律解决问题,这个进步可不小阿!
活动4【导入】课堂小结
时间过的很快,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