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骨科护理操作项目骨科护理是指对患有骨骼相关疾病或手术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
骨科护理涉及到许多操作项目,包括预手术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科护理操作项目。
1.预手术准备:骨科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助于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护士需准确、完整地了解患者的病史、相关检查结果,并与其他专科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此外,还需完成手术部位的清洁消毒、术前用药等操作。
2.手术操作:骨科手术操作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护士在手术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护士负责协助医生准备手术器械、物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对手术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护士需维持手术室的清洁、安全和卫生环境。
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进入术后恢复期,护士需进行密切观察和关心。
护士会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监测、疼痛评估、伤口护理、药物管理等操作。
此外,护士还需帮助患者进行活动能力的恢复和康复训练。
4.骨折固定:对于骨折患者,护士常常需要进行骨折固定操作。
这可以通过外固定器、内固定器或石膏固定来实现。
护士需了解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固定前的皮肤清洁和消毒,确保固定器的正确安装和紧固。
护士还需对患者进行固定后的护理和观察。
5.关节活动训练:对于关节曲伸度受限或功能障碍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关节活动训练。
这包括通过被动、主动和抗阻训练来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护士需了解不同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相关运动学知识,掌握关节活动训练的技巧。
6.疼痛管理:手术或骨折患者通常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士需进行疼痛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并及时给予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
护士还需对患者进行疼痛效果的观察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骨科护理操作项目涉及到预手术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骨折固定、关节活动训练和疼痛管理等环节。
护士在这些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骨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骨科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我们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指导病人摄入高营养饮食,以增强其体质和提高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
其次,我们要指导病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等,以便手术时能够做好特殊体位。
我们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指导,如手术目的、效果、术后疼痛规律、引流管的妥善放置和术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等。
此外,我们还要对病人进行术前配合常识指导,如饮食控制、手术区域皮肤保护、个人卫生、睡眠要求、避免受凉、禁烟酒等,并做好护理记录。
在术前日,我们还需要进行常规备皮、配血、询问药物过敏史等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后,我们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注意搬运时扶持患肢,保持规定体位,以避免因搬运不当而致手术失败。
其次,我们要立即监测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
如果需要,我们还要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注意保暖。
我们还需要向麻醉师了解病人的麻醉情况和手术方式,并检查硬膜外导管是否拔除、皮肤受压情况、伤口渗血情况和输液是否通畅等。
我们还需要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向家属和病人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作好护理记录。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肢体的抬高和观察肢端颜色、皮温、血运、活动、感觉和肿胀情况,并作好记录。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我们要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我们还要注意疼痛的发生和使用止痛剂,提供安静环境,分散病人注意力,并记录情况。
最后,我们还要根据麻醉方式和病情指导病人合理进食,并适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锻炼原则为循序渐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按照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诊断。
焦虑是常见的护理诊断,与担心术后康复程度有关。
2、睡眠障碍通常与环境和疾病有关,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疼痛常常与疾病和手术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
4、躯体移动障碍通常与疾病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
第一节骨科手术一般护理一、术前护理(一)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艾滋病梅毒等检验及ECG、X线等检查结果。
(3)手术区域皮肤有无破损或感染。
(4)女性患者有无月经来潮情况。
(5)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
(二)按要求做好术前指导:如床上训练大小便、功能锻炼、有效呼吸及禁烟等。
(三)手术备皮范围按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四)皮肤准备:术前晚清洗手术区域皮肤,剔去毛发并修剪指甲,用75%酒精消毒手术区域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五)完成青霉素、普鲁卡因等药物敏感测验,必要时遵医嘱备血等。
(六)肠道准备:一般手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必要时遵医嘱清洁灌肠。
(七)手术晨测体温、脉搏、呼吸,取下假牙、眼镜、发炎、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如为女病人,再次确定有无月经来潮(以便医师决定是否手术)。
(八)遵医嘱注射术前用药。
(九)将准备好的术中在、用物:如X片,术中用药,CT片,病历等交与手术室工作人员并进行交接班。
(十)特殊要求见具体疾病护理常规。
二、术后护理(一)骨科病人术后应睡硬板床。
(二)病人回病房后,护士应在病房与手术室工作人员交接班,并协助正确搬运病人至病床上,按要求放置体位。
(三)术后血压测定原则(1)局麻或臂丛麻醉患者回到病房即测血压1次。
(2)硬麻或腰麻患者测血压q1h×3至平稳,必要时吸氧。
(3)全麻按医嘱测血压至平稳停,常规吸氧6小时。
(四).四肢手术后遵医嘱用支架,支具或枕头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
(五)石膏末干前搬运患者需用手掌平拖,忌捏压,垫平整,以防石膏变形、压迫或折断。
(六)6小时内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情况,如引流量大于300ml(考虑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协助做好相应处理。
(七)术后24小时为应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每1-2小时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有血液循环障碍,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骨科手术前病人的护理措施引言骨科手术是指对骨骼系统进行的手术治疗,这种手术需要专业的护理措施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前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准备工作、术前访视、术前宣教和消毒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骨科手术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包括: 1. 准备手术室: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消毒手术器械和手术台等设备。
2. 准备药物和麻醉器械:根据手术类型和病人的特殊情况,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麻醉器械。
3. 检查手术设备和器械:检查手术设备和器械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手术无误。
4. 术前体征监测:对病人进行术前的体温、脉搏、呼吸等基本体征的监测,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骨科手术前必要的一项工作,旨在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为手术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病史采集:了解病人过去的病史,包括过敏史、手术史、既往疾病等,为手术做出相应的调整。
2. 体格检查: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3. 心理访谈: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期望,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三、术前宣教术前宣教是为了帮助病人理解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加他们的合作性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手术流程:向病人详细介绍手术的流程,包括麻醉过程、手术时间、住院期间的安排等等。
2. 饮食控制:告知病人手术前需要进行禁食,以避免手术中的各种并发症。
3. 洗净身体部位:指导病人正确洗净手术部位,消除潜在的感染源。
4. 术前用药说明:告知病人关于术前用药的注意事项,如何正确使用和遵医嘱使用。
5. 术后恢复:向病人介绍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包括伤口护理、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术后期。
四、消毒预防消毒预防是骨科手术前必须要做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毒预防措施: 1. 手术室消毒:在手术室进行术前彻底的消毒,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降低感染的风险。
第二节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一、内固定术护理常规1. 术前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钙、丰富维生素饮食。
拟急症手术者禁食。
(2)评估伤情,首先协助处理威胁生命安全的并发症。
(3)行牵引者要保持牵引的正确方式和有效效能,不能随意增减重量。
(4)遵医嘱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做好抗生素皮试、备血等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监测生命体征等。
(2)术后24小时局部冰敷,抬高患肢,并注意患肢血运。
肢体骨折内固定,大多数是坚强内固定,一般不需要外固定辅助,但若骨折极不稳定可辅以皮牵引2~4周或石膏固定4~6周。
行皮牵引或石膏固定者,按相应护理常规。
(3)麻醉清醒且无恶心、呕吐后,患者可恢复高蛋白、高钙饮食,如排骨、牛奶、鸡蛋等。
(4)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引流情况,术后3~5天或敷料渗湿时更换敷料。
24小时后引流液少于50~100ml时可考虑拔出引流管。
(5) 根据病变部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出院指导(1)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2)定期门诊复查以了解病情变化及转归。
术后1周内x线照片,了解复位以及内固定情况。
骨折牢固愈合后取出内固定。
二、取内固定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 . 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
2 .使病人有思想准备,能主动配合治疗。
向病人介绍麻醉和手术情况。
介绍手术后体位、饮食、注意事项等,嘱咐吸烟病人术前禁烟以减少术后咳嗽、咳痰和肺部并发症。
3.皮肤准备:术前应洗澡和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4 .胃肠道准:遵嘱禁食水,必要时清洁灌肠。
5 .胱的准备:病人人手术前应解小便排空膀胱。
6 .手术前晚及术晨的准备:手术前,根据病人情况适当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保证充足睡眠;手术晨对全部准备工作进行复查、核实,如病人临时发热,女病人月经来潮等,除急症手术外应推迟手术日期;手术前,根据医嘱予麻醉前用药;登记并保管病人的重要财物。
病人的假牙应取下,以免麻醉或手术中脱落或误吸。
骨科手术前后护理要点骨科病人在做手术前,医生都会为病人详细讲解病情,病人如果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和医生提出来,医生都会耐心的解答。
并且在手术前医生或者护理人员还会详细的告知病人和家属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的要点,为了确保病人的权益,在实施手术前,医生还会与病人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一、骨科病人手术前护理要点骨科病人在做手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皮工作,在手术的前3天,坚持每天使用肥皂水彻底清洗需要手术的部位,也可以使用75%纯度的酒精来消毒,完成消毒后,再使用无菌巾包扎好。
在手术前一天,需要将需要手术部位的毛发剃除干净,然后依然需要消毒和包扎,在手術当天的清晨再次消毒和包扎。
备皮部位。
需要备皮的范围是以手术切口为中心,上下各20厘米的区域。
骨科病人在做手术前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以此确保病人身体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手术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骨科病人在手术的前3天应该自主的练习在床上大小便,避免手术后因为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出现尿滞留和便秘的问题。
同时也防止病人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不适或者损伤。
骨科病人在手术前,不可以吸烟和喝酒。
手术前骨科病人需要练习深呼吸,避免病人在做完手术后,出现换气不足或者肺部扩张提高现象,提高病人的肺部功能。
骨科病人在进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前,应该换上干净整洁的病服,去除身上的发卡、假发、饰物和假牙等,防止在手术的过程中,假牙落入病人的气管中,造成病人呼吸阻塞,或者发卡划伤病人身体,饰物遗失等。
骨科病人在手术前10个小时通常不准许吃东西,前6个小时不可以喝水,避免病人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呕吐,误吸呕吐物,而引发肺炎或者造成病人窒息。
二、骨科病人手术后护理的要点骨科病人做完手术后6小时左右一般就会清醒过来,这时病人就可以吃一些食物和喝水,主要特别注意的是骨科病人手术后的饮食应该以清淡和容易消化为主,不可以吃油炸、油煎等油腻食物,也不可以吃一些过于大补的食物和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科护理常规⾻科⼀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按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患者⼊院时,护⼠要检查全⾝情况,并作好记录,长期卧床患者协助翻⾝、功能锻炼,防⽌肌⾁萎缩、压疮等并发症。
3.移动患者⼒求轻⽽稳,勿触及患者患处,给予妥善固定。
4.创伤急诊患者、⽆医嘱者,不应给⽌痛剂或使⽤热⽔袋,禁⾷,严密观察颅脑胸腹部等合并症。
5.检查⼿术区域的⽪肤是否完整,有⽆感染。
遵医嘱做好⼿术区⽪肤准备,勿使患者受凉感冒。
⽣活能⾃理者⾃⾏洗浴;⽣活不能⾃理者,应为患者进⾏床上擦浴,并注意保暖,避免患者着凉。
6.遵医嘱给予消炎、⽌⾎、消肿药物使⽤,保持⽔电解质平衡,并保持各种管路通畅。
7.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讲解并教会患者及家属。
8.根据患者情况做好⼼理护理。
9.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配饮⾷。
(⼆)术后护理常规1. 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患者返回病房时,应平稳地移⾄床上,保持好患者的体位。
3. 卧硬板床,四肢⼿术,取平卧位,抬⾼患肢应⾼于⼼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观察患肢的感觉、活动和⾎运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
脊柱⼿术,取平卧位,保值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式翻⾝。
4. 伤⼝合并特殊性感染,如破伤风、绿脓杆菌、⽓性坏疽,应予以隔离。
患者出院后病室应严密消毒。
(三)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及早进⾏功能锻炼,⽬的是恢复肢体功能,防⽌并发症。
⼀般锻炼分三期。
(1).初期:术后⼀周,协助患者做远端关节肌内的活动。
(2):中期:根据病情、⼿术⽅式、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3):后期:术后2周拆线后,加强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患肢关节制动),可使⽤牵引床上的拉⼿,抬⾼躯体,避免形成压疮;增加肺活量,促进循环,防⽌肺部感染;按摩肌⾁,防⽌下肢深静脉⾎栓。
3.出院指导:注意⾃我防护,预防外伤;继续进⾏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牵引护理常规(⼀) 按⾻科常规护理(⼆)⾻科患者牵引包括⽪肤牵引、⾻盆牵引和头颅牵引等。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是指在手术治疗到出院的这段时间内,医护工作者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分为术前、术后、术后恢复和出院期。
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要让病人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了解手术的经过和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并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勇于面对手术。
术前准备包括完善术前检查、配血、皮试、监测生命体征和胃肠道的准备等。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监护、术后护理和术后宣教。
术后监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要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等。
术后宣教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和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训练。
在术后恢复阶段,要进行功能锻炼、物理康复、饮食指导和预防并发症等。
同时,要对病人进行出院流程、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不适时进行随诊。
术前护理要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心电图、血细胞分类计数、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
同时,要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便和大小便的练,以预防术后便秘和尿潴留等并发症。
呼吸评估在手术后显得尤为重要。
长时间麻醉和肺膨胀不全会导致胸廓形状改变,进而引起医源性血胸或气胸,从而损害肺功能。
此外,术后肺栓塞也需要引起注意,如呼吸短促、胸痛、血红蛋白减少和体温升高等症状。
应该在术后72小时或更长时间内,每个值班班次都检查肺功能,以及时发现有关征象。
术后体位的指导也非常重要。
全麻术后且尚未清醒的患者应该取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进入气道。
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该平卧6~8小时,以防止因脑脊液外渗而引起头痛。
四肢手术后,应该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位,肢体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便休息和促进肢体血供和静脉回流,从而消除水肿。
年老体弱术后无法下床活动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应该卧气垫床,术后4小时可以为病人翻身和按摩,以后每2小时翻身1次,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引言: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感染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一、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安全评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道通畅情况等,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处于稳定状态。
3. 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4. 静脉通路建立:确保患者静脉通路畅通,以便输液、输血等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术后护理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3. 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异常。
4. 动静脉通路护理:定期检查静脉通路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避免感染和静脉栓塞的发生。
5.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三、疼痛管理1. 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以便制定有效的镇痛方案。
2. 多模式镇痛:结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综合应对患者的疼痛问题。
3. 定期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观察,及时调整镇痛方案,确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四、感染预防1. 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
2. 感染控制措施: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呼吸道防护等。
3. 定期消毒:对医疗器械、设备和病房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结论:骨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涉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和感染预防等多个方面。
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 术前准备
-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 安排骨科手术前的必要检查,如X光、CT扫描等。
- 评估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麻醉方式的选择、患者的心
理状况等。
- 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 术中护理
- 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 在手术室内保持洁净环境,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 配合医生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和物品。
- 确保手术刀具的消毒和严格操作手术无菌原则。
- 术后护理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等。
- 注意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 配合医生进行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 给予患者必要的止疼药和抗生素,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预防感染。
- 应用适当的固定和支架,保护患者的手术部位。
- 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上是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措施,具体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和医生的指导。
> 注意: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依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指导。
一、术前护理1. 术前评估(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程度。
(3)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确保患者术前营养充足。
2. 术前准备(1)术前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术前1天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备皮,防止术中感染。
(3)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类型,术前给予患者肠道准备,如禁食、灌肠等。
(4)药物准备:术前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5)术前监测:术前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 术前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情绪。
(3)鼓励患者家属陪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二、术后护理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6小时内每半小时至1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监测时间。
2. 术后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湿透,及时更换。
3. 术后体位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渗,引起头痛。
(2)根据手术部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骨折患者应保持患肢抬高。
4. 术后疼痛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3)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
5. 术后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后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待胃肠蠕动恢复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2)指导患者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6. 术后并发症护理(1)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预防血栓: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护理质量控制引言概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患者评估、手术准备、术后护理、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
正文内容:1. 患者评估1.1 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准确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1.2 生命体征监测: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必要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这些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手术准备2.1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科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2.2 手术室准备:骨科手术室的准备工作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好,手术器械和材料准备充足,并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等的调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3. 术后护理3.1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2 病情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排尿情况等,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训练、功能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4. 疼痛管理4.1 疼痛评估:骨科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症状,因此疼痛管理是骨科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案。
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是连续性的中断。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1、急诊病人的护理
2、一般病人的护理
手术前的护理
•一急诊病人的护理
•一般指的是开放性的骨折,骨折端暴露在外,需要马上手术的病人。
这些病人一般病情都较重,常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
•(一)一般护理
•1、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遵医嘱开发静脉通道输血,输液,补充有效的血容量。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吸氧。
•3、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4、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是否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
•5、通知病人禁食,准备X片,通知手术室。
•6、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告知病人手术的必要性。
(二)伤口骨折部位的护理
1、妥善固定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绑带加压包扎伤口止血。
2、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的出血。
如使用止血带,记录使用时间,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
患肢血液循环。
3、遵医嘱使用TAT及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二一般病人手术前的护理
•1、热情接待病人,详细介绍病房环境,使病人尽快熟悉,适应新的环境。
•2、体位:一般骨折病人均需卧硬板床,上肢骨折病人可以下床活动,下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四肢骨折的病人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饮食: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加强营养。
一般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
如:鱼,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尤其注意避免甜食及易产气的食物,如豆浆等。
•4、病情观察
• a 、全身情况神志呼吸生命体征
•b、局部情况患肢血液循环,伤口渗血,胸腰椎骨折病人注意双下肢活动,腹胀情况。
颈胸椎骨折病人注意呼吸及四肢活动情况。
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
5P观察法:pain(疼痛),pallor(苍白),paresthesia(感觉异常),paralysi(肌肉麻痹),(pulselessenss)无脉
另外须注意,肢体的温度,疼痛方面尤其要注意,有无被动牵拉指,趾痛,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
5 、协助病人完成各种术前检查,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如:让病人了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避免着凉吸烟病人禁烟,多数病人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术前应锻炼适应。
• 6 、术前日,测量体温3次,如有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应通知床位医生,推迟手术日期。
通知病人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7、术日晨,测量T P R BP,遵医嘱术前用药,准备好手术所需的X片,药品等,与手术室认真交接。
骨科特殊治疗的护理:如各种牵引的护理,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塑托固定等。
术后护理
• 1 、准备床单位,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准备床位。
骨盆骨折,截瘫病人及年老体弱者床上要置厚垫或卧气垫床。
根据手术部位放置中单,一般手术部位放一条,如果是腰麻或是硬麻则臀部也要放一条。
必要时备牵引架,沙袋,丁字鞋等。
• 2 、体位,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四肢骨折病人患肢抬高30°;胸腰椎骨折病人平卧4-6小时后予滚动式翻身,避免脊柱扭曲,取平卧与侧卧交替,使用三角枕,侧卧是呈30-40°角。
•3、饮食,一般术后4-6小时根据麻醉与医嘱指导病人进食,术后第一餐以清淡易消化半流为主,如:粥,烂面条等,次日可以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胶原蛋白为主色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如三日未排便可以使用缓泻剂。
术后护理
4、切口护理:观察伤口情况及患肢血液循环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清洁、牢固,局
部有无肿胀疼痛等情况。
5、引流的护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条有无脱出,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量等。
6、观察患肢肢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7、预防并发症:如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8、术后疼痛的护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
疼痛因手术切口引起者可遵医嘱应用止痛
剂;由于石膏或夹板固定引起疼痛者,应观察是否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血、坏死。
防止盲目应用镇疼剂而掩盖病情。
应用镇痛泵者,应正确指导其使用方法。
5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折康复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功能锻炼是骨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遵从以下原则:
1 、全身和局部情况兼顾,
2、以恢复患肢的功能为主,
3、以主动锻炼为主,必要时被动活动,如:助步器。
CPM,气压治疗仪等。
4、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一切遵医嘱,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急于求成,拼命锻炼,另一种则无所谓,错过了最后时机。
锻炼分三期,早期(术后1-2周),中期(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骨折端已形成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
)晚期
出院指导
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②保持良好心境,有利于康复;
③修养环境清洁、舒适,空气新鲜;
④注意预防外伤;
⑤定期门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