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81
骨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1.骨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病人的体位及各种引流管;(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的温度、血运情况,如发现异常已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肢体手术者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4)疼痛是根据病情予适量镇痛剂,以缓解疼痛;(5)术后病人可枕软枕(腰麻除外),6—8小时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可进流食;(6)观察伤口引流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伤口引流管;(7)病人如装有PCA,应将其放置在可及的地方以便使用,返回病房后立即使用一次,其镇痛效果更好;(8)如装有自体血回输器装置,应在10小时之内将血回输完毕;(9)颈部手术7日拆线,其他12—14日内拆线;(10)出院指导: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②保持良好心境,有利于康复;③修养环境清洁、舒适,空气新鲜;④注意预防外伤;⑤定期门诊复查。
2.骨牵引病人的常规护理?(1)严密观察患肢血循及其活动情况,观察内容包括: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桡动脉或足动脉的搏动和指端的活动;(2)保持有效的牵引,根据病人牵引的部位抬高床头或床尾,以保持牵引力和体重的平衡;(3)牵引时要保持病人处于正确的牵引体位;(4)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5)骨牵引病人要保持针孔处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牵引处不需盖任何敷料,每日滴75%酒精两次;(6)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并发症;(7)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3.简述石膏病人的护理措施?(1)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血流及淋巴液的回流;(2)严密观察固定肢体末端雪循,发现肿胀、麻木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3)未干时应用手掌托,禁用手握,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疮;(4)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如石膏内某一点疼痛,应及时检查处理,切不可忽视,以免发生局部坏死;(5)用嗅觉进行观察,如有腐臭味,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6)石膏内有伤口者,应及时观察渗血情况,为明确伤口是否继续渗血,应在石膏上沿血迹做一标记,并不断观察;(7)解除局部压力,可在局部开窗;(8)鼓励病人做石膏内的肌肉收缩运动,预防肌肉萎缩,若病情允许可下床活动;(9)禁止使用硬物抓挠石膏内皮肤,以防皮肤损伤;(10)保持石膏的整洁,避免污染,严重污染者应及时更换石膏;(11)石膏拆除时可做肌肉按摩,并加强功能锻炼。
骨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骨科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我们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指导病人摄入高营养饮食,以增强其体质和提高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
其次,我们要指导病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等,以便手术时能够做好特殊体位。
我们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指导,如手术目的、效果、术后疼痛规律、引流管的妥善放置和术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等。
此外,我们还要对病人进行术前配合常识指导,如饮食控制、手术区域皮肤保护、个人卫生、睡眠要求、避免受凉、禁烟酒等,并做好护理记录。
在术前日,我们还需要进行常规备皮、配血、询问药物过敏史等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后,我们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注意搬运时扶持患肢,保持规定体位,以避免因搬运不当而致手术失败。
其次,我们要立即监测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
如果需要,我们还要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注意保暖。
我们还需要向麻醉师了解病人的麻醉情况和手术方式,并检查硬膜外导管是否拔除、皮肤受压情况、伤口渗血情况和输液是否通畅等。
我们还需要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向家属和病人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作好护理记录。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肢体的抬高和观察肢端颜色、皮温、血运、活动、感觉和肿胀情况,并作好记录。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我们要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我们还要注意疼痛的发生和使用止痛剂,提供安静环境,分散病人注意力,并记录情况。
最后,我们还要根据麻醉方式和病情指导病人合理进食,并适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锻炼原则为循序渐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按照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诊断。
焦虑是常见的护理诊断,与担心术后康复程度有关。
2、睡眠障碍通常与环境和疾病有关,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疼痛常常与疾病和手术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
4、躯体移动障碍通常与疾病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
骨科手术一般护理
术前准备
1.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将准备范围内皮肤汗毛或毛发剃净,再清洗擦干,用碘酊涂擦后再用75%乙醇脱碘,或用苯扎溴胺配于手术前日夜或手术日晨涂擦 1次。
3.对全麻患者,术前晚行清水灌肠。
4.术日晨手术部位的开放性伤口应换药1次。
术后护理:
1.选用硬板床按照一般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卧位
(1)四肢手术后,用支架、枕头、沙袋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
(2)对石膏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
则。
3.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4.骨科手术后一般10—14d拆线。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
一般术后锻炼可分为三期:
(1)初期:术后1~2周,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
(2)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用物一段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及时增加运动量、强度、时间,并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锻炼。
(3)后期:加强对症锻炼,并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运动,手拉吊环,抬高身体,增加肺活量及促进循环,防止肺不张。
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的护理措施1. 概述骨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医治与骨骼有关的疾病、损伤和畸形。
骨科护理是指对骨科患者提供的全面护理服务,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痛苦,并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本文将介绍骨科护理的一些重要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护理骨科患者。
2.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伤口护理措施:•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保持伤口干燥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使用无菌纱布或敷料定期更换,并定期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等异常情况。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定期观察伤口愈合的情况,注意伤口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任何伤口愈合异常的情况。
•避免伤口受到二次损伤:避免用力撕拉伤口附近的敷料或绷带,以免造成伤口重新打开或出血。
•定期更换伤口引流管:如有需要,定期更换伤口引流管,以避免结石或感染的发生。
3. 疼痛管理疼痛是骨科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疼痛管理措施:•定期使用疼痛评估工具:使用疼痛评估工具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整疼痛管理计划。
•药物管理: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非处方类药物如酮洛芬和布洛芬等,以及处方类药物如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也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
•心理支持:骨科手术可能导致患者焦虑和情绪波动,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陪伴患者度过手术和康复过程。
4. 功能康复训练骨科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和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康复训练措施:•物理治疗:骨科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恢复功能。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方案,包括热敷、冷敷、电疗等疗法。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练习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加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促进康复。
骨科病人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
根据麻醉方法、手术部位和各疾病特点决定术后病人卧位。
2、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观察病人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持续心电监护,每30-60分钟监测1次。
观察下肢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及远端动脉搏动情况。
并随时观察病人神志、表情、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观察出血情况查看敷料及引流液颜色、性质、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备齐抢救物品。
(3)禁食期间,准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观察术后不适及并发症。
如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切口疼痛、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肺炎、肺不张,并做好相应处理。
(5)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
3、心理护理
对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护士应鼓励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4、管道护理
保持胃管、引流管、尿管通畅有效,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5、伤口疼痛护理
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运用有效方法,减轻或解除病人疼痛。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落实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和肢体运动方法,必要时拍背,雾化吸入。
7、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纠正贫血,注意休息,提高病人抵抗力。
8、活动卧床病人经常将双下肢抬起,踝、肘关节给作屈曲伸展和旋转动作,防止肿胀和栓塞,协助病人床上翻身,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9、指导病人正确进行动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
骨科术后注意事项
骨科术后注意事项包括:
1. 休息和恢复: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骨折或手术区域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2. 使用辅助工具: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拐杖、助行器或石膏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行走和减轻受伤部位的负担。
3. 定期复诊:术后需按照医生安排的复诊日期定期复诊,确保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4. 恢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和物理疗法,帮助肌肉恢复功能,增强骨骼的稳定性。
5. 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术后要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的风险。
遵循医生给出的伤口护理指导,进行适当的伤口清洁和更换敷料。
6.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止痛药物,以控制疼痛。
同时,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用力,以防止伤口重新受伤。
7. 饮食和营养:根据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骨骼恢复。
8. 避免喝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对骨骼健康和伤口愈合有不良影响,术后应避免喝酒和吸烟。
9. 睡眠姿势和枕头高度:根据骨科手术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和枕头高度,以保持舒适并避免对伤口施加过多压力。
10. 注意安全措施:避免从高处跳跃、运动强度过大或进行危险活动,减少再次
受伤的风险。
一、引言骨科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两方面对骨科术后护理进行探讨。
一、护理诊断1. 疼痛疼痛是骨科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与手术创伤、切口疼痛、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2. 知识缺乏患者及家属对术后康复知识了解不足,可能导致康复进程延缓。
3. 焦虑、恐惧患者因手术、预后等因素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4. 生活自理缺陷患者因手术部位限制、功能障碍等原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5. 躯体移动障碍患者因手术部位制动、疼痛等原因,活动受限。
6. 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因长期卧床、术后伤口护理不当等原因,易出现压疮、皮肤感染等问题。
7.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患者因长期制动、活动减少等原因,易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
8. 肺部并发症患者因手术创伤、卧床休息等原因,易出现肺部感染、呼吸不畅等问题。
9. 泌尿系感染患者因术后卧床、尿潴留等原因,易出现泌尿系感染。
10. 深静脉血栓患者因手术创伤、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二、护理措施1. 疼痛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
(3)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2. 知识缺乏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康复知识,提高他们对术后康复的认识。
(2)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3. 焦虑、恐惧护理(1)倾听患者心声,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2)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4. 生活自理缺陷护理(1)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等。
(2)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
5. 躯体移动障碍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2)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等。
6. 皮肤完整性受损护理(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2)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7. 预防废用综合症(1)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骨科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引言骨科手术是指对骨骼系统进行的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置换手术、骨折修复手术、脊柱手术等。
骨科手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术后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骨科术后护理工作。
二、骨科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骨科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术后疼痛。
护理措施包括:•给予镇痛药物: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
•冷敷或热敷:根据患者的痛觉反应,给予冷敷或热敷以缓解疼痛。
•位置调整:帮助患者找到最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感。
2. 伤口护理骨科手术后的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和促进愈合。
护理措施包括:•每日清洁: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柔清洗伤口,避免用力搓洗。
•消毒处理:根据医嘱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敷料更换:根据医嘱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3.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骨科手术后,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护理措施包括:•床上活动: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活动肢体、踝关节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弹力袜使用: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合适的弹力袜,以增加下肢血液回流。
•抗凝治疗: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4. 功能锻炼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护理措施包括:•活动训练: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康复阶段,制定相应的活动训练计划,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
•牵引治疗:根据医嘱进行牵引治疗,以减轻关节压力和促进骨折愈合。
•物理治疗:根据医嘱进行物理治疗,如热疗、电疗、按摩等,以促进康复。
5. 饮食调理骨科手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调理,以满足营养需求和促进康复。
护理措施包括:•蛋白质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钙和维生素D摄入: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骨密度恢复。
骨科手术后护理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术后的安全和病愈,规范骨科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订立本规范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骨科手术患者。
第三条骨科手术后护理的目标是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病愈。
第二章术后护理复习第四条骨科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骨科手术的基本知识,掌握骨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第五条术后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骨科手术后护理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第六条护理部门负责订立并发布骨科手术后护理操作规范和相关培训教材。
第三章护理前准备第七条每位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当天前需要进行术前护理评估,包含患者健康情形、过敏史、手术部位清洁消毒等。
第八条骨科手术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第九条术前护理人员应核查患者身份、手术部位与手术内容是否全都,确认手术同意书已签署。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确保手术室环境乾净,手术器械准备充分,手术室设备和监测仪器正常运行。
第四章术后护理第十一条骨科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妥当处理手术器械,保证手术室清洁,并做好器械的消毒工作。
第十二条术后护理人员应将骨科手术患者转送至重症监护室或恢复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察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第十三条术后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手术部位的情况,包含伤口是否干燥、愈合情况、是否有红肿等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骨科手术患者应遵从医嘱,定时服用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第十五条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疼痛评估,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缓解。
第五章术后病愈引导第十六条骨科手术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后病愈引导,包含饮食调理、伤口护理、常见并发症防备和处理、病愈磨练等。
第十七条术后病愈引导应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订立个性化的病愈计划,并将计划书交给患者或其家属。
第十八条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病愈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对病愈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
一、引言骨科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骨科术后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骨科术后护理常见问题1. 伤口感染骨科术后伤口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2. 肢体肿胀术后肢体肿胀是骨科术后常见的症状,可能与手术创伤、血液循环不畅等因素有关。
3. 疼痛骨科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
4. 功能障碍骨科术后功能障碍是患者康复过程中常见的难题,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康复锻炼不足等因素有关。
5. 尿潴留骨科术后尿潴留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能与麻醉方式、术后卧床等因素有关。
三、骨科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3)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肢体肿胀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2)适当使用弹力绷带,减轻肿胀。
(3)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疼痛护理(1)了解患者疼痛原因,给予针对性止痛措施。
(2)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3)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4. 功能障碍护理(1)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3)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5. 尿潴留护理(1)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有尿潴留,及时处理。
(2)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按摩膀胱等。
(3)必要时给予导尿治疗。
四、其他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意识观察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应加强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3.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骨科手术后的注意事项!骨科手术后并不是说明疾病已经完全康复,术后需要注意很多事情,比如饮食、拆线、换药、石膏固定时间以及术后康复等。
很多医生都会叮嘱病人要适当运动,及早进行康复锻炼,避免在骨头长好时,却遗留下疼痛、肌力差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骨科术后注意事项。
一、脊柱手术后1、颈椎术后:①手术后第一天要进食流质食物,比如米汤和蔬菜汤等,术后三天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不要吃具有刺激性食物。
②手术后可在床上进行简单的四肢活动,比如活动手指和脚趾,双手向上抬起或举过头顶等,也可适当进行耸肩运动等。
③手术中安引流管通常在术后三天拔除,还要复查X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地活动时要戴着颈托,周围有人照顾,避免发生摔倒等危险,术后7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不需要人看管活动,通常术后1个月左右能够恢复正常运动。
④拆线要在术后5-7天进行,术后3天要换伤口处敷药,术后一周可以洗澡,但做好伤口的保护。
⑤术后不要做颈部按摩,可佩戴相应支具2-3个月,⑥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一年都要进行颈椎X线复查,必要时还应进行颈椎CT和MRI检查。
2、腰椎胸椎术后:①手术后饮食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要注意清淡,不要吃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和纤维食物,促进创面愈合。
②术后注意切口卫生,每三天换药一次,需要换药3-5次,术后15天可拆线,做好伤口护理,避免发炎或感染等。
③术后需要全休三个月,第一个主要是卧床休息,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戴好腰围或支具,至少要戴一个月。
④术后要加强腰背和四肢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康复项目,不要自己乱做,避免加重于腰部损伤。
术后避免久坐或者弯腰活动。
⑤术后三个月,半年和一年的时候,要进行腰椎和胸椎的X线复查,随时有不适症状要随时就医。
⑥若患者年龄超过65岁,且患有骨质疏松,出院后要做好补钙治疗,防治骨质疏松。
二、创伤手术后1、股骨颈骨折术后:①患者要完全休息三个月,这期间必须做好各项护理,注意营养补充,进行合理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压疮、血栓以及肺炎的产生,术后三个月绝对不能负重,至少在半年时间内都要辅助双拐行走,确保术后良好恢复。
骨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目的:在骨科手术后病人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护理。
方法:在骨科手术后病人应当选择硬板床并且按照护理以及麻醉后的常规护理的方法。
对于卧位方面,如果在四肢的手术后,要选用支架或者枕头等来抬高患者的肢体,这样有利于血液的回流。
对于用石膏固定的肢体的摆放,应当让患者舒适,这样有利于静脉的回流,同时不会造成石膏的断裂及对迹部然组织的压迫。
在此同时,要细心地观察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的状况,在手术的12小时左右拆线。
结果:患者的术后观察得到保障,也应指导患者进行恢复性的锻炼,用来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的功能甚至身体健康,达到无并发症,使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使得患者增强自信心,努力锻炼,减少患者的恐惧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是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标签:骨科手术;术后护理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护理队伍正努力的形成一支T字型的队伍,伴随着患者的护理要求变高,护理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护理人员不但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也要教会患者的家属督促帮助患者将强锻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患骨质疏松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样就以发生骨折的状况,骨折创伤之后的应激反应及营养的不足和长期的卧床会使得身体状况进一步的恶化明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这样骨关节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有的造成了残疾。
1.2方法1.2.1常规方法对于骨科手术后的病人主要的恐惧感来自于疼痛和出血,因此在了解疼痛的不同的原因之后再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处理,首先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再加上合理的用药,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不适。
并且护理人员要正确的指导用冷敷的方法来防止伤口的冻伤,告诉患者正确的运动方式,进行正确的活动锻炼,这样教会患者的自护能力。
让患者保持平卧的姿势来减轻肿胀的症状及防止了并发症的出现。
要定期的观察伤口和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的状况。
骨科病人术后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一)、床单位准备:1、按麻醉种类要求准备床单位,臀下及患肢切口处垫一次性中单,避免切口渗血污染床单。
2、根据病情、手术及麻醉的需要准备用物。
如大手术后需要准备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全麻病人还需要准备负压吸引器、急救车等抢救用物;股骨颈骨折术后准备中立位丁字鞋;显微外科术后需要准备烤灯。
(二)、交接病人的护理1、皮肤护理(1)、术后重点检查骶尾部及骨突部位皮肤有无压伤。
(2)、取俯卧位手术的,应检查两侧髂前上棘及面颊部皮肤有无压伤。
(3)、四肢骨折手术应检查扎止血带部位皮肤有无损伤。
(4)、术中牵引复位患者应检查会阴皮肤有无挤压充血。
2、管道交接(1)、伤口引流管:注意保持通畅,防止脱出、打折,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并准确记录。
(2)、静脉留置套管针:检查套管针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漏、脱出,固定是否牢靠,根据病情和病人情况调节滴速。
(3)、留置尿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尿管。
2)、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位,防止逆行感染。
3)、定时检查尿管是否通畅,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并准确记录。
4)、尿道口护理。
5)、夹闭尿管,每2-3小时开放一次,训练膀胱正常收缩功能。
3、病情交接(1)、手术后病人安置正确的卧位后,首先判断神志是否清醒。
(2)、测量生命体征,全麻病人应监测呼吸情况。
(3)、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
(4)、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功能,保持肢体功能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了解术中病情及出血情况,根据术中失血量、生命体征、术后尿量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三)、麻醉术后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1)、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低流量氧气吸入,2升/分,禁食水。
(2)、判断病人意识情况,未清醒者应设专人看护,监测病人呼吸,观察有无舌后坠、呼吸道有无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防止窒息的发生。
(3)、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强度等,如有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