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资产深度研究【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 格式:pptx
- 大小:76.18 KB
- 文档页数:2
一文读懂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以下简称「非标」或「非标资产」)的定义源于银监会2013 年3 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 号,以下简称「8 号文」)。
银监会出台该文件的背景,是当时的银行机构出于缓解贷款规模、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压力的考量,纷纷通过理财资金对接信托、券商、基金等渠道,为企业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
客观来看,「影子银行」的出现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为银行提供了实现业务转型、增加中间收入的手段,也更好地满足了实体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反映了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体系转型与银行业自身变革的共同需求。
但是,该类业务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在透明度、规范性方面有所欠缺,因而成为了部分银行规避监管、隐匿风险的通道。
在此情况下,为整顿「影子银行」,防范监管套利与风险积聚,银监会发布8 号文,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定义为「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并对理财投资「非标」的规模进行限制。
很多人在理解8 号文的「非标」定义时,只看到了后半句话所列举的各类资产,这样的理解是不准确的。
8 号文是以是否在指定场所进行「交易」来认定「非标」的,理解这个定义时始终不能离开「交易」这个语境。
换句话说,在当时,各类债权性资产在私底下「交易」时会被认定为「非标资产」。
也有人认为以场所来划分「标」与「非标」不够科学,但根据我们的理解,监管层以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作为划分「非标」的依据,实质上看重的是这两个市场上交易的资产所具备的「标准化」特征,包括明确的监管要求和准入标准、权威的账务记载、公开的交易报价、透明的信息披露、规范化程度较高、全流程处于监管视野范围内等,这些特征都是其他债权性资产所不具备的。
干货| 全面解析银行非标资产2016-07-28 njuanige转自cartoonv修改微信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荐给朋友|来源投中研究院一、非标资产简介非标资产的全名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标准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等,均是在一种相对明确、规范与公平的机制保护下进行的投融资过程,非标产品则是绕过银行或债券审批管理部门,通过某个非标准化的载体(如信托计划等),从而将投融资双方衔接起来。
在去年3月份银监会出台的“8号文”中,指出当前非标资产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一直以来,银监会对银行的信贷规模有着严格的监管,75%的存贷比红线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规模。
另外,银监会在银行信贷资产的投资领域上也有所限制,例如限制银行贷款投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矿产企业等产能过剩行业。
因此,在寻求监管套利的动力之下,银行找到了一种新的放贷形式——投资非标资产——来规避银监管。
从投资非标资产的主体——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投资非标资产这种监管套利的行为能够为其带来诸多好处。
一方面,与普通贷款相比,通过投资非标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贷款”业务的收益率相对偏高,能够为银行创造更高的效益;另一方面,利用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属于银行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会计科目中体现,银行在做大非标资产规模的同时不需要考虑存贷比限制;通过同业业务投资非标则因属于同业资产,仅需计提20%的风险权重,在银行会计科目中主要体现在买入返售资产以及应收款项投资项下。
因此,在过去几年内,银行非标业务实现了快速扩张。
二、银行投资非标资产的方式与监管环境1、商业银行投资非标的方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非标资产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各类短期理财产品获得资金,将该部分资金集中起来,投向企业贷款、同业贷款、贴现票据、委托贷款及其他金融工具或者直接进入银行资金池,通过对接单一类信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子公司等各类通道业务,利用信托受益权等形式与非标资产对接,从而达到为实体经济“放贷”的目的。
所谓银行非标资产证券化是指以银行作为原始权益人,以银行表内的非标资产作为基础资产,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信托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作为特殊目的载体(SPV)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或类资产支持证券份额的活动。
对于金融实践而言,提出问题是关键,而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会因不同人、不同项目而异。
一、“ABS”or“类ABS”:备案方式的选择由于银行非标类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人行及银监会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管理规定。
基于各个方面因素的考虑,从业者一般会选择将银行非标类资产证券化备案成传统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或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备案成传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好处:之所以有很多机构将银行非标类资产证券化项目备案成传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是考虑操作的便捷性。
如果要备案成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则必须不仅要符合证监会颁发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其相关规定,还要符合基金业协会发布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及其相关规定。
由于银行投放的非标类资产中,有较大比例的政府平台融资和房地产融资项目,与负面清单抵触的可能性较高,如果备案成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就必须将这些资产剔除。
备案成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好处:诚然,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并非是资产证券化的法定特殊目的载体,因此备案成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项目仅能被称为“类”ABS项目。
如果无法认定为正式的ABS项目,不仅可能面临会计出表的问题,而且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可能无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之附件九《资产证券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计算风险权重。
如果这样的话,则投资资产支持证券的缓释风险资产的作用将会消失,对于已经这样操作的投资方来说,这还将意味着已经资本部分出表的资产,未来还有被并进表内。
除此以外,如果不备案成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还将无法按ABS的规则在交易所挂牌,一般无法认定为标准化资产。
综合而言,笔者建议在可行的前提下,银行非标类资产证券化业务首选备案成标准的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小专项计划)的形式。
银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操作细则第一条目的为促进我行业务发展,拓宽资金投资范围,提升我行资金整体收益,规范我行资金投资债权类资产业务操作,有效控制风险,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本行对公司客户、金融机构客户、个人客户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业务。
第三条定义和分类(一)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业务是指我行资金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合作机构投资于债权类资产,该资产通过按期收回(即还款方式按约定方式还款)债权或其收益权转让等方式,使我行资金获得投资收益。
(二)本细则所称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指基于用款企业作为主要偿付来源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具体包括未在银行间市场或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及其相关受(收)益权、委托债权、应收账款及相关受(收)益权、委托贷款及其受(收)益权等。
第四条基本原则(一)业务发起营销机构负责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前、投中、投后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前期调查、拟定交易结构、业务发起、立项审批、放款审查、存续期风险管理、期间收息及到期兑付,切实把控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信用风险。
(二)我行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优先选择资产结构设计简单、法律关系明晰且涉及的监管规定和制度相对成熟完善的资产类别。
(三)我行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做到前、中、后台相分离及项目营销、风险审批、立项审批与投后管理相分离。
(四)本操作规程所指我行资金投资债权类资产可分为直接投资与委托第三方合作机构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在相关协议和政策规定的许可范围内,由本行完全行使投资管理职权进行资产管理的投资交易模式;委托第三方合作机构投资是指根据资产管理的需求,与第三方合作机构合作并签署相关协议,由其对协议中所约定的资产行使双方约定的投资管理权限的投资模式。
与第三方合作机构开展的债权类资产,其对接的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或专户计划等可设计为封闭式或开放式等。
(五)我行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业务按照实质风险原则进行信用风险管控,比照自营贷款业务开展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
此业务对银行旳意义1.不占用表内贷款额度让自己旳授信客户(符合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债规定旳)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不占用银行旳表内额度旳同步还可以协助企业优化融资构造2.赚取更多息差收入银行用自己旳理财资金去购置私募债,可以赚取更多旳息差:银行旳理财资金成本大概在5%,而中小企业私募债旳平均票面利率在9-10%,那么银行可以赚取旳息差收入将高达4-5%3.债券募集资金可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实现表内贷款表外化中小企业私募债是立案制旳债券,没有资金用途使用限制,一般私募债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也可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这种通道方式,用理财资金来置换本来旳表内贷款,实现表内贷款表外化4.理财资金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不受8号文限制由于中小企业私募债是可以在沪深交易所旳有关交易平台转让旳债券,不属于8号文中监管旳非标范围,因此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私募债是投资原则化债权,不受8号文限制中小企业私募债旳界定定义非上市旳在中国境内注册为有限责任企业或股份有限企业旳中小微企业,委托证券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旳,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旳有价证券两个试点措施、两个指导(指南):两个交易所先后出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措施》、《业务指导》/《业务指南》承销业务试点措施与登记规则:证券业协会和登记结算企业对应出台证券企业承销业务试点措施与登记结算规则中小企业界定1.发行对象:非上市旳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旳认定原则,按照2023年工信部等四部委《有关印发中小企业划分原则规定旳告知》(工信部联企业〔2023)300号)进行,根据从业人员人数或营业收入按行业划分划分为中型、小型及微型企业(详细旳中小企业界定文献详见附录)2.行业上:暂不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流程(一)中小企业私募债旳发行规定上海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措施》第九条:在本所立案旳私募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发行人是中国境内注册旳有限责任企业或者股份有限企业;(二)发行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旳3倍;(三)期限在一年(含)以上;(四)本所规定旳其他条件。
非标准化资产投前调查及投后管理操作规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满足的要求继续延续了现有的规定,《办法》中第三十九条的表述如下:(一)确保理财产品投资与审批流程相分离,比照自营贷款管理要求实施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并纳入全行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二)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单一机构及其关联企业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资本净额的10%;(三)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也不得超过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
此外,《办法》还对理财产品的非标投资作出了匹配的要求。
《办法》第四十四条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应当为封闭式理财产品,并明确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安排。
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到期日。
研究员认为,以上关于银行理财产品非标投资的规定延续了资管新规严监管的口径,在投资规模和集中度上都有所限制,要求银行加强风控和内控,这也是防范风险的需要。
而期限匹配这一规定对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产品还是有所限制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理财资金投资非标产品的监管总体还是趋严的。
在首席经济学家看来,尽管理财产品可以投一部分非标,但是投资比例仍有较强限制,在期限匹配和集中度也有具体要求。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利好其实有限。
他表示,《办法》出台后,资管新规大的原则和方向没有变,监管层整治理财市场乱象的决心没有变,银行业面临的未来激烈竞争的格局没有变。
关于过渡期的时间区间,《办法》第八十五条明确,自该办法发布实施后至2020年12月31日。
过渡期内,商业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对于存量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存量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
对保险资金非标资产配置的思考_韩铭珊保险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保险公司则是承担着管理和运用保险资金的重要机构。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何合理配置保险资金,使其能够安全、稳定地增值,成为了一项关键的任务。
在保险资金的配置中,非标资产的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保险资金非标资产配置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非标资产的概念。
非标资产是指那些不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各类资产,如信托产品、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等。
相对于传统的标准化产品,非标资产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需要保险公司有更高的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来进行投资运作。
在保险资金非标资产配置中,应首先考虑风险控制问题。
保险公司是以稳定盈利为目标的机构,因此,在非标资产的选择和运用上,应当注重风险控制,避免过度投资高风险资产,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为此,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非标资产进行评级和风险测算,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保险公司应注重非标资产的流动性管理。
非标资产一般具有较低的流动性,因此,在配置非标资产时,保险公司应考虑到保险资金的流动性需求,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用于理赔和赔付。
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投资期限和退出机制,降低非标资产投资的流动性风险。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积极参与流动性供给机制,提高非标资产的流动性水平。
除了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保险公司还应考虑非标资产的长期稳定收益。
保险公司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长期保值增值的需求,因此,在非标资产的选择和运用上,应优先考虑那些具有稳定长期收益的项目,如基础设施投资、产能合作等。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寻求更多的长期投资机会,提高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能力。
最后,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规模来进行非标资产配置。
不同的保险公司具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规模,因此,在非标资产配置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运用。
海南椰岛非货币性资产会计流程详解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海南椰岛非货币性资产会计流程深度解析海南椰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非标资产(非标准化资产)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不受约束和不易流通的资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标资产在金融市场中发展迅速,在各种投资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非标资产起初主要集中在私募股权基金、私募债券和其他私募投资领域。
这些资产通常是通过私人协议进行交易,不受监管,不易流通,因此被称为非标资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非标资产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房地产信托、收益权、影视基金等资产。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非标资产的交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非标资产交易需要通过私募基金或其他渠道进行,而如今,通过区块链技术,数字化资产的交易变得更加容易,进一步推动了非标资产的发展。
二、非标资产的问题1. 风险管理难度大非标资产通常是不受监管的,因此交易风险较大。
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信息披露,难以评估资产的价值和风险。
2. 流动性差非标资产通常是相对不易流通的,尤其是私募股权、房地产信托等资产,在需要变现时,难以找到买家进行交易。
3. 信息不对称非标资产的交易双方通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却很难得到充分的信息。
这种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4. 缺乏标准化非标资产的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计量和评估标准,导致投资者难以比较和评估不同的非标资产。
5. 监管不足由于非标资产不受监管,容易出现一些不法行为,投资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三、相关建议1. 增强信息披露对于非标资产,加强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
发行方应该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资产的财务状况、交易历史等,这样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风险和价值。
2. 加强监管针对非标资产交易,应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出现不法行为。
建立监管机构,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 提高投资者教育对于非标资产的投资者,应提高其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
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水平和能力,降低非标资产投资带来的风险。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非标资产是指一些传统的金融市场上没有明确定义、不能进行标准化交易的资产,比如一些具有独特属性的金融产品、特许经营权、资源开发权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非标资产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下面我们将探讨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1.起源非标资产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时出现了第一批证券化品种。
这些证券化产品原本属于非标资产,但通过金融工程技术的改造,使得这些非标资产可以交易、可以标准化、可以规模化交易,从而被纳入到金融市场的可交易资产范畴。
2.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非标资产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其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资产支持证券、集合信托投资等,这些产品都属于非标资产范畴。
非标资产的发展反映了市场主体日益增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要求,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投资选择。
3.问题虽然非标资产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追捧,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非标资产的交易相对不透明,市场参与者往往难以获取到足够的信息,难以评估风险,从而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市场流动性的不足,由于非标资产的交易相对不规模,使得市场上缺乏有效的流动性支持,造成交易的不便利和成本的上升。
再次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制度,目前对非标资产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还不够完善,市场风险隐患也难以有效管控。
二、相关建议1.加强信息披露为了解决非标资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该加强相关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获取到足够的信息来评估风险。
也可以加强信息中介机构的功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规范交易行为应该加强对非标资产交易行为的监管,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减少交易中的道德风险。
也可以建立相应的交易制度和交易标准,使得非标资产的交易更加规范、透明,从而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1. 引言1.1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非标资产是指那些不能直接在交易所交易的资产,如信托产品、私募基金、债权投资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非标资产也逐渐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风险难以评估等。
我们有必要对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非标资产的定义与特点需要被全面理解。
非标资产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其交易方式多样,包括场外交易和私募基金。
其具有不确定性、流动性差等特点,需要投资者对市场有较高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也值得我们关注。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非标资产在投资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监管缺位等。
针对非标资产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对非标资产的监管和规范,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加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建立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等。
通过这些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非标资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非标资产的定义与特点非标资产是指那些不符合传统标准化金融产品要求的资产,具有低流动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非标资产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非标资产的流动性较低。
由于非标资产通常是少数投资者之间直接交易,缺乏市场交易和定价机制,因此很难快速变现。
投资者需要有较长的持有期才能获得预期的回报。
非标资产的风险较高。
由于非标资产的交易方式非常灵活,缺乏统一的监管和报告规定,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资产的风险水平。
一旦发生市场波动或者交易对手违约等情况,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的损失。
非标资产的收益潜力较大。
由于非标资产的风险较高,相应的收益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非标资产可以成为实现资产配置和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带来更高的收益。
非标资产是一种复杂而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及相关建议非标资产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新兴资产,其发展历程与市场变化息息相关。
从其起初的单一形态,到今天的多元化,非标资产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和风险,但也展现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非标资产的发展历程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非标资产的起步阶段非标资产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其主要形态为信托、私募基金等。
由于此类资产投资门槛较高,主要服务于高净值人群,因此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
此外,当时的监管环境不健全,很容易出现乱象,也进一步制约了非标资产的发展。
二、非标资产的成长期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积极推动,非标资产的成长期开始到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多元化。
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资本涌入中国市场,为非标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了契机,包括不动产、收益权、债权等多种形式。
2、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
国家加大了对非标资产的监管力度,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3、投资者结构的巨变。
传统的私募基金等非标资产的服务对象逐渐扩展到了中等收入群体,这也推动了非标资产的发展。
三、非标资产面临的问题虽然非标资产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壮大,但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1、监管不健全。
非标资产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更为严格的监管,但目前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特别是一些新兴规则还未启动,给非标资产投资带来隐形风险。
2、投资风险较大。
非标资产风险较高,如信托、资管计划存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风险防范意识。
3、信息不对称。
非标资产的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难以判断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四、相关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监管。
进一步加强对非标资产的监管,建立相关制度、标准和程序,保障非标资产在市场运行中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提高投资者教育水平。
中级会计实务基础学习班讲义高志谦主讲0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篇0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会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企业之间的交易,而不是用货币进行支付。
这种交换通常发生在企业之间,其中一方将一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给另一方,以换取其他资产或服务。
本文将深入讨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方法。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权益类资产。
实物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和存货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等;权益类资产包括股权和债权等。
这些资产的交换可以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也可以是间接的资产交易。
在会计处理方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根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竞争市场条件下,交易双方自愿在交换资产时所能获得的价格。
根据会计准则,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报价、现金等价物或者现金流折现方法来确定。
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会计处理需要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
其次,需要比较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以确定是否存在差额。
如果差额存在,需根据差额的性质进行处理。
当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相等时,通常会将交换视为无利润的交易,直接记录资产和相关的负债或权益,不发生损益。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将一辆价值10万美元的卡车交换给另一家公司,以换取一项价值10万美元的设备,那么交换后两家公司的资产和权益总额不变。
然而,当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时,会计处理就会有所不同。
如果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了被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那么超过部分通常被视为收入,并在损益表中加以体现。
相反,如果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被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那么被剩余部分通常被视为费用,并在损益表中体现。
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注意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准确确定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至关重要,这涉及到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条件。
其次,不同类型的非货币性资产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例如,无形资产可能需要根据专利的使用价值来确定公允价值。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非货币性资产必考技能点分析在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非货币性资产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对于考生来说,掌握相关的技能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非货币性资产必考的技能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题策略。
一、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与分类非货币性资产是指不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各种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递延税款等。
在考试中,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和分类要有清晰的认识。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会计政策和准则。
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察非货币性资产的起始金额、采用成本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初始成本等计量问题。
考生需要根据具体情景,运用准则进行计算,并正确填写账务凭证。
三、非货币性资产的减值测试非货币性资产的减值测试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减值测试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资产组的测试、单项减值测试和确认减值损失等。
在解题时,考生应注意理清思路,正确运用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
四、非货币性资产的摊销与计提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非货币性资产的摊销与计提,考生需要了解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察资产的折旧摊销期限、折旧方法以及计提摊销费用等问题。
考生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和会计处理方法。
五、非货币性资产的报表披露与会计政策选择非货币性资产的报表披露是一个考察的热点。
考生需要了解非货币性资产披露的要求,如资产明细、计提减值损失、计提摊销费用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灵活性,例如固定资产的计提政策选择,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选择等。
六、解题策略针对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的非货币性资产题型,考生可以采取以下解题策略: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情景和要求;其次,明确概念和分类,确定计量、摊销和披露的准则;然后,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准确计算并填写账务凭证;最后,进行核对和复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非货币性资产是一个必考的技能点。
非标资产会计计量问题探析
丁盼盼
【期刊名称】《财会通讯》
【年(卷),期】2022()15
【摘要】会计准则模糊或无法有效执行,势必会造成会计信息与业务本质的脱离。
非标投资属于创新型业务,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此,我国出台了多部政策性文件针对非标业务进行规范,但至今仍缺乏专门的会计处理细则,大部分金融机构在实务中采取了摊余成本计量法,导致非标资产会计计量结果的相关性不足,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而当前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尚不成熟,如何选择合理、准确、可靠的计量方法成为非标资产会计处理的关键。
【总页数】4页(P95-98)
【作者】丁盼盼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资产减值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兼论我国资产减值确认标准和计量属性的选择
2.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析
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4.国内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数据资产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