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变色龙》观课报告
今天,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变色龙》,不禁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老师的引导要准确,要尽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于老师执教《变色龙》时,课堂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师生互动频繁,效果良好。
一开始导入就抓住了重要的词语“变”字,很快地就把学生引导到所学内容,让同学找出文中谁在变?因什么事而变?变了几次?这一连串的有关“变”的问题学生较感兴趣而且把文章的人物事件理清了。
二、学习的目标要明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主题。
《变色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小说,变色龙本来是自然界的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形象,表现了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卑鄙心理,极富讽刺力量。
教学时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堂课于老师抓住了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典型来揭示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节课中他始终抓住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学习。
他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主人公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善变的警官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警官其他人的表现又是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再现了当时的俄国现实社会,一步步提示文章的主题。
三、设计的问题要巧妙。
有时一节课仅一两个问题,清新、自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心智,获取了知识。
学生思维的涌动;推动着课堂向前进展,是学生对于一个个问题的破解思考,再补充,在学生相互完善的过程中,作者对于变色龙栩栩如生的描述也就深深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了。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这也正是朱老师正确的点拨所达到的效果。
四、教学思路要清晰。
学生与教师的知识水平有落差,就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
教学思路要清晰,要抓住抛出问题的时机,抓住阅读课文的时机;要突出一两点,不要面面俱到,而且应该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的东西,等理解后,通过课堂,带着知识点的体悟去引领学生。
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咬文嚼字,要品味、展现生活的本质。
通过回归文本,在课堂上将活生生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本堂课上,于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本节课中我觉得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能力还要加强。
虽说课文很长但也可以选取几句精彩的对话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还有就是于教师课堂上讲的多,把教师的理解一味地塞给学生,没能引导学生真正走入课文的细微处,导致课文的内容没能给他们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
比如,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共有四处描写可以仔细品味,赫留金的手指头和他说的几句话也被忽略了。
当然,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我们才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