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峡》导学提纲一、简单提示1、作者、作品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县(今属河北)人。
地理学家、散文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其水表面上是注释《水经》,实则是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写作背景《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
《水经》原是魏晋时人所著的一地地理书籍,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曰《水经注》。
这部书兼有科学、文学两重性质。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一部重要文献二、认识与探究1、知识性问题A、生字注音阙嶂曦襄御溯湍啸属涧B、重点词语和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3) 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5)沿溯阻绝 (6)或王命急宣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则素湍绿潭 (9)回清倒影 (10)清荣峻茂 (11)晴初霜旦 (12)林寒涧肃 (13)属引凄异2、探究性问题①⑤⑥⑦⑧、课文写三峡的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三峡的山又有怎样的特点?②、写三峡四时之景,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③、果说山塑造了三峡之“形”,那么水便是三峡之“魂”。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来刻画三峡之“魂”的。
同学们合作探讨以下问题:(1)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四季之景。
(2)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呢?(3)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4)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④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边读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你看……(文中的语句)”,说一名简单的话。
示范:三峡的山美,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八上文言文《三峡》《短文两篇》复习知识点《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在。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太阳,月亮。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三峡》复习提纲学习 ————— 好资料《三峡》 习题总结 2017要点: 1、主题: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江水流经三峡时的壮观场面,由三峡“七百里”地貌写到两岸四季变化的万千气象,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
2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 、从山和水两方面来描写三峡。
段意:( 1)总写三峡地貌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 2)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 3)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 4)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一、文学常识:1、《三峡》选自《 水经注 》,作者 郦道元 ,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是为《水经》所做的注释,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三峡是指瞿塘峡、巫 峡、西陵峡。
二、解释下列字、词1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缺。
2 重岩叠嶂岩:高峻的山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3 .隐天蔽日 蔽:遮蔽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亭午:正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5 夏水襄陵 襄:漫上 6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绝:断。
7.8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 疾:快以:如此,这么 9 则素湍绿潭 素:白色 湍:急流 10飞漱其间 漱:冲刷11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绝:极。
巘:山峰,山顶12 .清荣峻茂:指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良:确实,实在13 晴初霜旦 旦:早晨14属引:连续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16 .哀转久绝 哀转:悲哀婉转绝:断,消失.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重叠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④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⑤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⑥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⑦最能表现三峡秋季萧条景象的句子是:林寒涧肃。
《三峡》知识点复习三峡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它位于中国湖北省义县境内,是长江最狭窄的地段之一。
三峡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针对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三峡工程等方面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一、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境内,是长江上的一段峡谷,起点是东门山,终点是西门山,总长度约193公里。
三峡地势险要,两岸山高水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二、自然景观1. 大轰炸璧峒涧:位于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以奇峰怪石和清澈见底的水质而著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2. 丰都鬼城:坐落于长江北岸的丰都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山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更因其灵异的传说而吸引游客。
3. 神女峰:位于瞿塘峡南岸的神女山,山势雄伟壮观,山巅有一块巨石,据说有神女抱石而成的传说,因而得名。
三、历史文化1. 三峡文化: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三峡人民以其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而著称,他们与长江共同书写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2. 三国故事:三峡地区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红、蓝、绿三峡是长江上的三个战略要点,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有名的战役和故事。
3. 巫山神女:三峡地区的巫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避世之地,有着许多文化典故。
而巫山神女更是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他们把神女描绘成聪明、美丽、多才多艺的化身。
四、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标志性工程。
它由三峡大坝、船闸和电站组成。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坝,它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水位,减轻了洪水的危害。
三峡电站则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保护和修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成为重要任务。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生态移民、植树造林等,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目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改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
综上所述,三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备受瞩目。
《三峡》复习纲要郦道元提示:必须在已经顺通文意的基础上,再次梳理以下内容。
(注意课文中的注解)主旨:本文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春夏秋冬壮丽的奇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先总写三峡地貌,然后分写不同季节写三峡的壮丽奇景。
(一)理解文章内容:1)《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
2)文章第1段是写三峡的(山),第2、3两段是写三峡的(水),第4段写的是(渔歌)及猿的啼鸣。
(二)重点字词注音:阙处叠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飞漱绝山献长啸御风疾瀑布峻茂属引(二)重点词语解释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太阳夏水襄陵:漫上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素湍:急流绝山献(极)(山峰)属引凄异(连接)(延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飞奔的马)(快)属引(连接不断)飞漱(冲荡)(三)一词多义自①自三峡起百里中(从,在)绝①沿溯阻绝(段)②绝山献多生怪柏(极)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四)重点句子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打着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五)背诵:注意本文为考试背诵重点课文,同学们要注意字、词不要出错。
《短文两篇》复习纲要提示:必须在已经顺通文意的基础上,再次梳理以下内容。
《三峡》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
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文言词语1、通假字[阙]通“缺”,空缺。
2、一词多义[绝] 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3、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4、常见短语[略无]毫无。
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夜分]半夜。
[荣]茂盛。
[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
良,很。
[属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5、其他词语[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日光。
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
[回]回旋。
[巘]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三、问题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三峡》知识点复习这是一个《三峡》知识点复习的文章。
由于没有具体格式要求,我将根据你提供的题目内容进行整理和论述,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峡》知识点复习三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峡谷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它位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大自然的奇迹。
本文将回顾三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景点特色等内容。
一、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和重庆市的交界处。
总长度约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这里的地理环境独特,有山脉、江流和峡谷,形成了壮美的自然景观。
二、历史背景三峡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
在中国历史上,这里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
在唐朝时期,三峡地区的繁荣达到了顶峰,成为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峡地区遭受了自然灾害和战争的破坏,人们对其价值的认识逐渐淡化。
三、三峡工程为了解决长江上游的洪水和水电能源需求,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三峡工程。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包括建设大坝、发电站和船闸等设施。
该工程不仅提供了可靠的防洪措施,还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四、三峡的景点特色1. 瞿塘峡:位于三峡的上游,以奇峰险岭和流瀑飞瀑而闻名。
这里的风光如画,是登山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2. 巫峡:属于三峡的中游,是一个神秘而宁静的地方。
这里有悬崖峭壁、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江水,令人流连忘返。
3. 西陵峡:位于三峡的下游,是三峡的终点。
这里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许多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关注。
五、三峡文化遗产除了自然景观,三峡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例如,三峡地区是传统民间文化的摇篮,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传统习俗。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古老的村落,展示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和艺术。
六、三峡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推动下,三峡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个宝贵的自然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和开展生态恢复项目。
《三峡》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阙]通“缺”,空隙,缺口。
2.一词多义[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以] ①不以.疾也[比得上] ②以.刀劈狼首[用][绝] ①沿溯阻绝.[隔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或]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 ②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这两个“或”都是代词,但一个代指时间,一个代指人,是有区别的。
3.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三、文言句式有时朝发白帝【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应“有时朝(于)白帝发”】飞漱其间【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应“(于)其间飞漱”】四、课文理解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高耸入云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2)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连绵不断,高耸入云。
4.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5.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势浩大(襄陵,沿溯阻绝)(2)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作用:烘托夏水的水流湍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
7.作者既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为什么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①不矛盾。
②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急,不会冒险出行。
三峡郦道元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1)、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坡而且湍急,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突出江水凶险和急速的特点。
(2)、春天、冬天: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突出了三峡春冬季节景色的清丽奇秀。
(3)、秋天: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渲染了秋天凄凉肃杀(萧瑟)的气氛。
2、用原文回答:(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表现春冬水流缓慢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文中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种神奇的景观在唐朝被另一位著名诗人描写得更形象生动,你知道是哪首诗吗?请把它默写出来。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第四段并没有明确说是写秋景,从哪些语句可看出是写秋天的景象?作者是怎样表现秋天的凄清肃杀的气氛的?——(1)从“晴初霜旦”可看出是写秋天的景象。
秋天的早晨开始结霜,风霜高洁,“霜”暗点秋季。
(2)秋天到来,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林寒涧肃”,整个三峡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高山上的猿啼,猿的叫声悲哀婉转,引用渔者歌谣,渲染出秋天的肃杀气氛。
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谣,有什么作用?——(1)、是对前面写景的补充,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2)、侧面写猿猴叫声的哀婉,渲染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6、拓展延伸训练:(1)、截流后的三峡出现了怎样的迷人景象?(要求要引用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句诗来描述)——三峡截流后出现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一、诗歌背景
1.诗歌写作时期:唐朝初期。
2.诗歌创作地点:长江三峡地区。
二、诗歌内容
1.主题:
《三峡》主题首先是唐诗中最早的人生哲理之一:人生苦短,应当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2.结构:
《三峡》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四句诗,共十六句,全诗结构严谨。
3.描述水景:
同时,描写水的涛声和洪水的威力,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世事的无常。
4.描述峡谷景色:
诗歌以峡谷的景色为背景,描绘出山峰的壮丽、峰峦的层叠、悬崖的险峻以及峡谷的幽深。
5.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6.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三、诗歌意义与价值
1.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景观的代表之一,诗歌通过描写三峡的美景,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自然观。
3.诗歌以大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人生苦短、珍惜时光的哲理。
5.《三峡》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真理和国家荣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6.诗歌通过对江水、峡谷等景色的描写,体现了杰出的艺术审美,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创作范例和经验。
通过对《三峡》的整理,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这首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价值,还能从中汲取诗歌表达、意境构建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和创作经验。
这也为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基础。
八年级课文三峡知识点重点三峡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这个知识点是八年级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典故、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水利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三峡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内容。
一、历史典故1.大禹治水三峡地区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地区,大禹曾在此修建了著名的三峡闸。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水利工程建设是解决自然灾害和人类生存问题的重要手段。
2.宋代文学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在三峡地区游览,并留下了《题三峡》一诗。
这个诗句清新脱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地理位置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
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三峡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助于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三、自然风光三峡以其奇峰险峦、清澈溪流、壮美瀑布等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三峡的自然风光,增长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四、文化特色三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巫文化和白帝文化。
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三峡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有助于增长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水利工程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八年级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需要学生了解工程建设的意义、影响和挑战,有助于提升对国家水利建设事业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八年级课文三峡知识点重点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自然、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十分丰富和有趣的知识点。
学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第26课《三峡》一、重点字词: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从,由。
略无:毫无。
阙:通“缺”,空缺。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到了。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虽:即使。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御:驾。
疾:快。
5、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素湍:白色的急流。
6、绝巚:极高的山峰。
7、飞漱其间。
漱:急流冲荡。
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9、每至晴初霜旦。
至:到。
霜旦:下霜的早晨。
10、属引凄异。
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二、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翻译: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翻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回答以下问题1、用原文回答:(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014年暑期全托指导班复习资料《三峡》一、文学知识识记1.本文作者,字,是期间的学家、。
2.《水经注》是对我国第一部地理专著所作的注,不单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川游记和风俗风土录。
3.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二、要点字词整理(一)注音或填字ūe()处不见xī()月夏水xiāng()陵乘奔yù()风绝y?n()多生怪柏飞shù()此间2.重岩叠嶂()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属()引凄异....(二)特别词语1.通假字(1)略无阙处同,意思是:.(2)哀转久绝同,意思是:.2.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良多兴趣古义今义.(3)属引凄异古义今义.3.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解说为:.(2)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解说为:(3)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解说为:.4.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子夜分..5.归纳成语典故:形容山岭重重叠叠,绵延不停。
(三)要点讲解无阙处略无略1.两岸连山,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夜分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襄陵襄4.沿溯阻绝沿溯..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以.6.素湍绿潭湍潭.7.飞漱此间淑.8.良多兴趣良.9.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肃..10.空谷传响响.三、要点句子翻译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3.夏水的特色是2.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基本内容理解1.用原文语句填空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3)表现春冬天节水清流缓的句子是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2.文章第一层写山,突出了山的特色,此中“”从侧面全力衬着了山岳之高峻、江面之狭小。
三峡》基础知识复习《三峡》基础知识复习一、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作者郦道元。
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二、解释加点词语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阙处。
3.自非亭午夜分。
4.不见曦月。
5.至于夏水襄陵。
6.沿溯阻绝。
7.虽乘奔御风。
8.不以疾也。
9.则素湍绿潭。
10.回清倒影。
11.绝巘多生怪柏。
12.飞漱其间。
13.清荣峻茂。
14.良多趣味。
15.每至晴初霜旦。
16.属引凄异。
17.哀转久绝。
三、默写1.写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正面写山之高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写春冬之时静景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翻译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住天空,挡住阳光。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常有悬泉瀑布飞快地向下冲荡。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有很多趣味。
《三峡》复习知识点《三峡》是一部由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历史的洪荒巨变中坚守信仰、传承文化的故事。
本文将重点复习《三峡》中的主要知识点。
一、小说的主题《三峡》主要探讨了时间和历史对个体和家族的影响。
小说从家族的视角出发,描绘了中国自清末到当前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这段时间里所经历的种种变迁。
小说通过讲述冯唐一家在三峡地区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家族传承、社会变迁、个体命运等问题,展现了中国社会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过程。
二、小说的结构《三峡》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分为若干章节。
小说的结构为线性叙述和倒叙交替进行,通过这种双线叙事的方式,使故事具有扑朔迷离的感觉,也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1.冯唐: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在各种历史事件和家族变迁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家族血脉。
2.冯喝西:冯唐的父亲,是一个铁路工人,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3.冯乔:冯唐的兄弟,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成为红卫兵。
4.冯汉民:冯唐的堂兄,患有智力障碍,却凭借自身坚强的意志力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5.张长春:冯唐的儿时朋友,曾经在西方读过书,成为一个有追求的艺术家。
6.冷远志:冯唐的大舅子,是一个党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不能忍受体制的错误导致精神崩溃。
7.秦萍:冯唐的妻子,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持冯唐在困境中坚持信仰和良知。
8.船工阿牛:是冯唐一家人在三峡地区的邻居,他通过一生的艰辛努力实现了自己的小小梦想,同时也成为冯唐家族的精神支持。
四、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象征1.三峡移民:小说讲述了冯喝西家族作为三峡移民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对待和压迫,这一事件象征着中国社会在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变迁。
2.抗日战争:冯喝西参加了抗日战争,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战争时期的团结和对民族主义的坚持。
3.文化大革命:小说通过冯乔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人生遭遇,描绘了中国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动荡和混乱。
《三峡》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分别是: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二、全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日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天)雨后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清凉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叫声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二、重点词语1、略无阙处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2、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3、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4、重岩叠嶂嶂(zhàng):像屏障的山峰5、至于夏水襄陵:襄(xiāng):上6、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7、或王命急宣:或:有时宣:传达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白色的;湍::急流;回:回旋10、绝巘:极高的山峰11、飞漱其间:漱(shù):冲刷12、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3、良多趣味:良:实在14、属引凄异: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1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早晨;肃:寂静16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一词多义①沿溯阻绝(断绝)绝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①属引凄异(连续)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②能以径寸之木(用)四、理解性默写(1(2(3(4)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
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重点词语解释
(一)1、略无阙处:[略无] 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 自,[亭午] 亭,[夜分] [曦(xī)] 3、重岩叠嶂:[嶂]
4、至于夏水襄陵:[襄(xiāng)]
5、沿溯阻绝:[沿] [溯(sù)]
6、或王命急宣:[或] [宣]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御] [疾]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 [湍]:[回]
9、绝巘多生怪柏:[巘(yǎn)] 10、飞漱其间:[漱(sh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 [峻] [良多] 良,
12、属引凄异:[属(zhǔ)引] 属,引,
13 、不见曦月:[曦] 1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 [肃] 15、哀转久绝:[哀] [转(zhuǎn)]
1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沾] [三]
(二)、通假字[阙]通
(三)、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 ] ③哀转久绝[ ] 【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
(四)、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奔,] ②素湍绿潭(湍:)
③回清倒影(清:)④林寒涧肃(寒:)(肃:)
⑤空谷传响(空谷)
三、重点译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2、绝巘多生怪柏:
四、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写山高的句子是: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5、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17、写山高峻的句子:
18、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1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20、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21、第四段文字从何处可以看出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22、第二段中与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23、第三段中与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相应的句子是:
24、一段中与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万重山”相应的句子是: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的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地形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2、层次结构: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季、春冬、秋季,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第一段:写山高而连绵不断。
第二段:写夏水急而航行快。
第三段:写春冬之时景色的优美。
第四段:写秋季雨后霜晨景色的凄清。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①写山,表现山的连绵不断、高峻陡峭、遮天蔽日。
②写水,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来表现三峡的水。
夏天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之时则清幽;秋季的水则寂静。
③写树、草,树荣草盛。
4、三峡的夏季、春冬季节及秋季各有怎样的特点?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具有奔放之美;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具有清幽之美;秋季:冷轻萧瑟,凄凉怪异,具有凄凉之美。
5、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连绵不断、高峻陡峭、遮天蔽日。
(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6、第一段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一句有什么作用?从侧面描写山的高峻、遮天蔽日
7、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山的“连”“高”“窄”。
9、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出了三峡山高岭长峡窄的特点。
10、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
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12、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
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13、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
14、“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5、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秋季。
听觉。
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6、“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
17、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8、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请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夏季:水势迅急凶猛(奔放美)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清悠美) ③秋季:萧瑟凄凉(凄婉美)
19、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20、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21、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2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23、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24、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答:第2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
第3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
25、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答: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③
2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写出了春冬季节江水的特点。
其中“素湍”“回清”是动态描写,“绿潭”“倒影”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28、“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29、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
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30、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31、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
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