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图层结构【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过程和方法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1.“地幔”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教具设计】【讲授过程】【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
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
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学生回答】略。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6课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目标1、通过绘制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知道岩石圈的组成。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重点1、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难点1、岩石圈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①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②特点:传播速度随着而变化。
③分类:(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
表1.地震波的特点列表对比:2、不连续面:①概念: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②分类:(1)莫霍界面:地面以下千米处,该界面以下,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2)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在这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3、地球内部圈层:表2.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列表分析、对比:4、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①组成:(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和。
(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地球表层水体组成,主要包括水、水、水、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运动之中。
(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它占有大气圈的部、水圈的部和岩石圈的部、②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二、合作讨论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2.你知道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时速度有什么变化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构成的,你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三、反馈测试一、单顷选择题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3.莫霍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5.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B.内地核C.软流层D.上地幔二、综合题1、读图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行星地球)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没有兴趣对地理学习影响很大。
然后就是要努力,不放弃。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目录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单顷选择题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B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C
3.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解析:此题考查了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A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
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
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
答案:C
5.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解析: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答案:C
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B
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B.内地核
C.软流层D.上地幔
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
软流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但最准确的答案是C 项。
答案:C
8、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D 提示:对地球内部各层的界线与厚度范围要清楚。
9、地壳和地球其他内部圈层的主要区别是
A.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大
B.地壳物质密度最小,温度最低
C.地壳的底部是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D.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惟一能够传播横波的圈层
B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小,温度最低;上地接上部是软流层,地壳、地幔两个圈层都能够传播横波。
10、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假如按AB位置打一口深井,那么从上至下依次是:
A.主要是花岗岩类——硅镁层——莫霍面——地幔
B.硅铝层——主要是花岗岩类——莫霍面——地幔
C.主要是玄武岩——硅镁层——古登堡面——地幔
D. 硅镁层——硅铝层——莫霍面——地幔
A AB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是硅铝层(花岗岩类)、硅镁层(玄武岩类)、莫霍面、地幔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E 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该是横波;F是纵波。
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是外核,D是地壳。
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12.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
从图上看:A、B 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
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
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
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部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莫霍界面的深度、地壳厚度不均的特点、软流层的位置、岩石圈的范围等。
读图时要注意图上深度数值的变化。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