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公共管理学习题一、简答题1、公共管理的内涵: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1)限制政府干预(2)主张政府干预(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
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
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1)政策本身的因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
政策的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因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
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4)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1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机构、政策、管理、组织以及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重点探讨政府如何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在各类公共问题中,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应该扮演着领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对危机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
政府必须采取及时和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其次,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需要扮演着公共安全的守护者。
政府必须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防止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最后,政府在危机事件中还要承担着振兴和恢复经济的责任。
政府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受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恢复生产生活。
为了更好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提高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度。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等形式,加强公众的理性思考,让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危机事件的影响,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
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应急体系,完善监测体系,确保卫生事件的及时掌控。
政府还应加强卫生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综合应急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
政府还应及时测试新型病毒,并建立病毒检测中心和隔离观察点,避免病毒扩散。
此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政府应该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包括社区组织、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
政府需要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分享信息、资源和知识,建立起一个紧密的合作框架,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总之,公共管理学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研究领域。
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巨大威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措施,完善卫生应急体系,保障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
政府需要与各方紧密合作,在共同应对危机事件的同时,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提高社会的应对能力,共同推进公共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第1 大题选择题1 。
(3分)下面哪一项不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C)A。
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划浆”B。
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经验C.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D.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2 。
(3分)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ABCD)等方面的差别.A。
限制因素不同B。
物质基础不同C.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D.绩效评估不同3 。
(3分)在进行政策规划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是(C)原则的体现。
A.优化原则B。
变化原则C.权变原则D。
系统原则4 。
(3分)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AB)等A。
分配性政策B。
调节性政策C。
元政策D。
基本政策5 。
(3分)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间接主体的是(B).A.政党B.智囊专家C。
立法机关D。
行政机关6 。
(3分)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ACD)。
A.政府官员B.企业领导C.政府公职人员D。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7 . (3分)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C)A。
财政赤字B。
商品服务质量下降C。
市场失灵D.政府干预8 . (3分)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ABC)方面的能力。
A。
管理认知能力B。
管理诊断能力C.管理决策能力D。
人际沟通能力9 . (3分)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ABD)等方面。
A.环境保护B.扶贫救困C。
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D。
社会公益10 。
(3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ABCD)。
A。
公益性B。
正规性C。
专门性D。
志愿性第2 大题简答题1 . (10分)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2、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3、实现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2 。
(10分)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答: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立政策目标。
作业一单选题:(共12道试题,每题3分)1.公共管理的客体是().A.公共组织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权力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A.各类社会公共事务B.政府C.公共政策D.公民3.公共组织的权力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国家权力,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
A.社会性B.程序性C.系统性D.权威性4.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早出版了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原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A.泰勒和法约尔B.怀特和威洛比C.威尔逊和古德诺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5.认为政府应该起掌舵而不是划桨作用的是()。
A.新公共管理理论B.政治行政二分法C.治理理论D.公共产品理论6.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鼻祖的是()。
A.韦伯B.怀特C.威尔逊D.克拉克7.德国学者______________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A.马克斯•韦伯B.古德诺C.法约尔D.赫伯特•西蒙8.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A.法约尔B.赫伯特•西蒙C.马克斯•韦伯D.泰勒9.我国权力保障性组织不包括().A.社会自治组织B.立法组织C.政协组织D.军事组织10.公共选择理论认为().A.政府应该向企业学习,变“自身本位型政府”为“顾客取向型政府”B.政府是以利益集团实现公共利益C.选民与政治家的关系也是委托代理关系D.政府是理性选择人,通过理性选择实现公共利益11.由于政府机制自身的缺失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或无效的情形被称为( ).A.政府失灵B.社会失灵C.市场失灵D.双失灵1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主张( )的代表人物之一.A.政府不干预B.政府干预C.限制政府干预D.政府应干预单选题:(共12道试题,每题3分)1.公共组织的权力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国家权力,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作业一:1.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A)A)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2.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B)A)利益性B)无偿性C)间接性D)多样性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C)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经济途径D)法律途径4.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A)A)公共性B)历史性C)政策引导性D)管理参与性5.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C)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A)A)管理的一般职能B)管理的性质C)管理的使命D)责任的性质7.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XXX主张的研究途径是(A)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管理途径C)政治途径D)法律途径8.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B)A)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准政府组织D)事业单位9.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D)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10.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D)A)选择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静态性1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C)A)竞争性B)排他性C)自然垄断性D)顾客导向性12.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
这种带领方式属于(D)A)集权型领导方式B)民主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放任型领导方式13.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B )精品文档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大众管理理论C)大众管理理论D)新大众服务理论14.揭示了当局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敌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A)A)帕金森定律B)公共选择理论C)瓦格纳的理论D)XXX 和XXX的理论15.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B)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D)输入—输出环境16.新大众管理运动的理论根蒂根基主要是(D)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大众选择理论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17.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C)A)XXXB)德鲁克C)XXXD)XXX18.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A)神秘化组织B)传统组织C)合理—合法化组织D)商业组织19.被称为“军队型组织”,又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是(A)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20.领导连续流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A)A)施XXXB)XXXC)布莱克D)XXX21.“新公共管理”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欧洲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行政改革实践中的(C)A)政治途径B)法律途径C)管理主义D)宪政主义22.以下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C)A)国务院B)妇联C)XXXD)共青团23.大众部分计谋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B)A)效率B)创造和实现大众价值C)效益D)让顾客满意XXX.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的是(A)精品文档A)人民主权论或权力制约论B)分权制衡论C)中央集权论D)社会契约论25.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A)公共经济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B)大众行政范式下的大众管理实践C)公共服务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D)公共责任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26.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A)A)扶植法治当局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D)严格执行法律27.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D)A)XXXB)XXXC)XXXD)XXX28.被XXX称为“消费者给大众部分的报告”的是(A)A)标杆管理B)目标管理C)绩效管理D)计谋管理29.选择政策工具的根蒂根基原则是(A)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公道性的原则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30.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D)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大众决策是大众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根蒂根基C)大众决策是大众管理的起点,又贯串于大众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31.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C)A)政策议程B)政策沟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精品文档32.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公共管理学概论》作业一一、填空题1、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_效用的不可分割性_____、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2、公共管理学就是研究__公共管理活动_规律的学科,它是在__公共行政学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4、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重新思考三个阶段.5、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_公益性、正规性和专门性。
6、因为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不同,所以可将其分为结构______优良的_______问题、结构中等问题和结构_______不良的_______ 问题.7、政策评估是指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___价值标准____________,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8、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二、选择题1、1887年美国学者( D )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
A、古德诺B斯坦因C、泰勒D、威尔逊2、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 B )。
A、小政府B、全能的政府C、间接的政府D、恰当的政府3、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A )。
A、保罗·萨巴蒂尔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本尼·杰恩C、J·佛瑞斯特D、本尼·杰恩和J·佛瑞斯特4、在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中,直线结构形式与职能结构形式相结合的结果是(D)。
A、网络式结构B、矩阵式结构C、扁平式结构D、直线—职能式结构5、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亦称(C)。
A、行政组织部门化B、管理层次C、行政组织层次化D、管理幅度三、简答题1、公共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公共管理的内涵: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第一次作业1、简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2、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答:1)、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
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
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
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
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信息孤岛问题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第一次作业(仅选择题)试题列表单选题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是指被组织正式承认的权力。
A职责B职位C权责D职权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2()是纯公共物品。
A社会保障B交通C广播电视D外交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3公共组织的横向差异性是()和专业化。
A等级化B层次化C部门化D制度化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4波兹曼和斯特劳斯曼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完整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A《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B《公共管理中的理论》C《公共管理战略》D《公共管理与行政》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5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一种角色是()。
A公共物品的提供者B政策的制定者C市场经济的管理者D法律的制定者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6实行单一垂直领导的组织结构为()。
A矩阵结构B职能结构C直线结构D直线-职能结构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7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始于1979年()的私有化运动。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8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是1991年在()举行的第一次全美公共管理研讨会。
A雪城大学B哈佛大学C斯坦福大学D耶鲁大学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9就其理论基础来说,传统行政学坚持()的观点。
A政治行为主义B政策科学C政治-行政二分法D商业途径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0()是公共物品的关键特性。
A安全性B非排他性C消费性D竞争性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多选题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3分难度:中等得分:31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主要途径为:()。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公共管理学》作业一简答题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得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得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得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得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得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得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得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得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得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得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得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公共管理学》作业二简答题1、简述公共财政得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得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得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得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得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得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得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得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得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得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得“心得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论述题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得动力与阻力得认识。
组织改革得动力(一)组织改革得外部动力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得动力。
作业一:1.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A)A)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2.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行政手段具有的特征是(B )A)利益性B)无偿性C)间接性D)多样性3.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途径不包括(C )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经济途径D)法律途径4.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A )A)公共性B)历史性C)政策引导性D)管理参与性5.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C )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6.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A)A)管理的一般职能B)管理的性质C)管理的使命D)责任的性质7.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
美国着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A)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管理途径C)政治途径D)法律途径8.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B)A)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准政府组织D)事业单位9.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D)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10.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D)A)选择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静态性1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C)A)竞争性B)排他性C)自然垄断性D)顾客导向性12.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领导方式属于(D)A)集权型领导方式B)民主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放任型领导方式13.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B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公共管理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新公共服务理论14.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 A )A)帕金森定律B)公共选择理论C)瓦格纳的理论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15.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B )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D)输入—输出环境16.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D )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17.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的是(C )A)戴明B)德鲁克C)巴纳德D)威廉.盖伊18.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A)神秘化组织B)传统组织C)合理—合法化组织D)商业组织19.被称为“军队型组织”,又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是(A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20.领导连续流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A )A)施米特B)利克特C)布莱克D)罗伯特21.“新公共管理”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欧洲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行政改革实践中的(C)A)政治途径B)法律途径C)管理主义D)宪政主义22.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C)A)国务院B)妇联C)红十字会D)共青团2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B )A)效率B)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C)效益D)让顾客满意24.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的是(A)A)人民主权论或权力制约论B)分权制衡论C)中央集权论D)社会契约论25.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A)公共经济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B)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C)公共服务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D)公共责任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26.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A)A)建设法治政府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D)严格执行法律27.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D)A)古利克B)厄威克C)福莱特D)伦纳德.D.怀特28.被威廉.盖伊称为“消费者给公共部门的报告”的是(A)A)标杆管理B)目标管理C)绩效管理D)战略管理29.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原则是(A)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30.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D )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31.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C)A)政策议程B)政策沟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32.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1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
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1、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规模的扩大度、市场占有率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_A一单项选择题1. 非政府公共部门具有()特征。
a 强制性b 营利性c 非政治性d 非正式性2.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主编出版了《政策科学:近来的范畴与方法上的进展》,第一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的概念。
a 特格韦尔(R.G.Tmg well)b 哈罗德・D・拉斯韦尔(sswall)c 托马斯・戴伊(Thamas Dye)d 艾拉・夏康斯基(Ira Shar kansky)3. 政府角色的演变主要经历了自由放任主义、国家干预主义、()等三个不同阶段。
a 新古典主义b 新国家干预主义c 古典主义d 新自由放任主义4. 政策评估依据的标准是事实标准和()。
a 价值标准b 公平标准c 效率标准d 正义标准5.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公共管理具有其特殊的伦理性质。
主要包括()和管理主体的服务精神两个方面。
a 以社会价值为核心b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c 以社会正义为核心d 以效率为核心6. 对政策执行的本质的界定,学术界在长期的争论中形成了两大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
a 行动学派b 评估理论学派c 管理理论学派d 计划学派7. 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导向性功能、调控性功能及()功能。
a 分配性b 战略性c 组织性d 计划性8. 从1887年威尔逊发表论文发表()之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 《行政学导论》b 《政治与行政》c 《行政之研究》d 《经济与社会》9. 政策评估的主要类型有政策效果评估、()、政策效率评估。
a 政策执行评估b 政策过程评估c 政策检查评估d 政策制定评估10.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价值标准和取向是追求()和效率。
a 效益b 社会公正c 司法公正d 社会正义二多项选择题1. 公共部门实施战略管理主要有()等原因。
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发展的影响私人部门的变化公共利益的要求。
2. 对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兴起和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理论主要有()。
有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志愿失灵理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一、阶段性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是人们进行的生产劳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实现目标、提升业务活动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等活动。
A.领导B.控制C.沟通D.反馈2.()直接针对劳动目标,因而是人类物质财富的基本来源。
A.业务活动B.管理活动C.后勤活动3.()是为了保证业务活动和管理的顺利进行,而为它们提供各种技术、能源、材料等各种资源和各种辅助的活动。
A.业务活动B.管理活动C.后勤活动4.公共管理是以()为代表的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依靠公共财政资源,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A.个人B.社会C.公司D.政府5.“()”,认为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
A.种属说B.从属说C.新旧说6.从一般管理活动的属性上看,公共管理与其他管理一样,都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对()进行整合和协调的活动。
A.财产B.资源D.信息7.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实证研究法是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A.公共管理B.私人管理C.社会D.个人8.与公共管理相对,私人管理指的是由()进行的旨在实现组织自身利益的管理活动。
A.公共组织B.民间组织9.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共组织都是依靠()资源运作的。
A.私人财产B.公共财政C.私有财产10.有了(),可以对业务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进行统筹和协调,减少各种资源浪费,进而提升业务活动效率。
A.业务活动B.管理活动C.后勤活动11.()是公共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A.领导者B.组织者C.公共组织D.成员12.一般来说,人们称以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为()。
A.私人组织B.公共组织13.一般来说,人们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称为()。
A.私人组织B.公共组织14.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
公共管理学作业1一、简答题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根本特征〔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效劳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效劳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根底效劳。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根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根本特征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的作用。
二、论述题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的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到达最正确的情景。
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
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经济行为。
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
政府失效主要是现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应的低效率;内部性和政府扩张性;“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1〕单纯依靠市场和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开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的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2024年秋季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过程性考核作业11()是公共物品的关键特性。
A安全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消费性学生答案:C2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是1991年在()举行的第一次全美公共管理研讨会。
A斯坦福大学B雪城大学C耶鲁大学D哈佛大学学生答案:B3就其理论基础来说,传统行政学坚持()的观点。
A政治-行政二分法B政治行为主义C政策科学D商业途径学生答案:A4()是纯公共物品。
A交通B社会保障C广播电视D外交学生答案:D5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始于1979年()的私有化运动。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学生答案:A6()是指被组织正式承认的权力。
A职责B职位C权责D职权学生答案:D7公共组织的横向差异性是()和专业化。
A部门化B制度化C层次化D等级化学生答案:A8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一种角色是()。
A法律的制定者B政策的制定者C市场经济的管理者D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学生答案:D9波兹曼和斯特劳斯曼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完整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A《公共管理与行政》B《公共管理中的理论》C《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D《公共管理战略》学生答案:D10实行单一垂直领导的组织结构为()。
A直线-职能结构B矩阵结构C直线结构D职能结构学生答案:A1最常见的组织冲突有()。
A目标与合作的冲突B目标间的冲突C功能与领域的冲突D目标与顾客的冲突学生答案:B;C;D2政府角色定位的不合理表现在()。
A生产角色缺位B错位的市场化改革C政府间缺少合作D扭曲的政府出售形式学生答案:A;B;C;D3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的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特别是通过()政策来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A货币B税收C财政D债券学生答案:A;C4按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公共组织可以分为()。
A半强制型公共组织B非强制型公共组织C强制型公共组织D封闭型强制组织学生答案:A;B;C5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公共组织可以分为()。
A第三部门行政模型B官僚模型C古典模型D现代模型学生答案:A;B;C6在公共组织的一般环境中,()是最重要的环境构成因素。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20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5、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P436、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P537、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P548、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P839、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P8610、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P100二、选择题1、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威尔逊)P13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马克斯·韦伯)P14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亚当·斯密)。
P374、政府失效政府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
P435、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合法性)P846、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政府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杰恩)。
P96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P5答:(1)目的不同。
(2)限制因素不同。
(3)物质基础不同。
(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5)绩效评估不同。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P10-13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公共管理学作业《公共管理学》homework(1)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A.泰勒和法约尔B.怀特和威洛比C.威尔逊和古德诺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A.社会人B.经济人C.自动人D.复杂人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 C )A.威廉?配第B.马歇尔C.亚当?斯密D.洛克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公共行政原理》C.《行政之研究》D.《行政行为》7.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 )思想。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公共管理学》作业一简答题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公共管理学》作业二简答题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论述题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
改革的本质动力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与机构进行改革。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
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
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与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就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公众参政议政观念与能力的提升就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动力。
我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参与政治生活就是每个人的权利。
最后,科技知识的发展与国外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也就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重要动力。
(二)组织改革的内部动力首先,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就是组织变革最基本的动力。
目前,我国的组织职能已经开始由政治统治为主逐步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也就是政府领导层与专家学者倡导的新型政府建设目标,与此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组织工作模式亟待进一步开发。
其次,改变过度膨胀的传统行政组织规模的诉求就是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动力。
我国的传统行政组织中存在着政党不分、政企不分、机构臃肿、贪污腐败、效率低下等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建立新型高效的行政组织成为人们的共同诉求。
最后,行政组织成员的个人全面也就是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力。
不合理的行政组织体制中,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易于组织成员个人全面发展的因素。
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行政系统,来自于政府及其公务员。
主要表现为:1基于利益与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
改革就是权力与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
这种调整与分配的任何举措均会涉及到现存的权力格局与利益格局。
公务员属于社会中权力与利益的既得者阶层,任何改革的大动作无疑会使她们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丧失,产生抵制就是必然的。
2基于习惯与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
改革本身就就是对既定模式与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它必须要受到习惯势力的阻挠与影响。
为官只能上不能下,机关只能进不能出,一旦离开官场便人走茶凉,事事难办,这种社会思想氛围,就是广大公务员走出机关,下海分流的一大思想障碍与阻力。
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
对公务员来说,行政改革,尤其就是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存在许多不得不忧虑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忧虑使公务员产生压力,就会使她们对改革产生怀疑,进而形成消极态度与抵触性行为,防碍与制约改革的顺利进行。
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
我们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性,造成下级机关与下级人员缺乏创造性与主动性,事无俱细依靠上级的指示、指导与推动,而且这种依赖性有时被瞧成就是稳重老练的表现。
可能造成“上动下不动,越动越被动”的局面,坐失良机。
5基于曲解而产生的阻力。
一个人一旦确立起自己的态度体本系之后,就必然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在既定的态度体系框架内作出反应。
每个公务员对当前行政改革的目的、机制与前景就是怎样理解瞧待的,出入会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改革。
这种因曲解而产生的阻力一般比较持久,具有顽固性。
2、谈谈您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的认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就是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进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基石与保障。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⑴分类机制。
完善的人事管理都应该实行科学的、明确的分工。
现广泛实行的就是职位分类,由于职位分类体现的就是一种分工合作、权责明确的精神,所以每个工作人员就必须忠于职守,依法履行其职责。
⑵竞争机制。
为了促使公职系统获得优秀的人才,并激发现有公务员的活力与进取精神,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⑶保障机制。
政府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连续性,使公务员更积极的工作,就必须充分保障公务员工作与生活的基本条件。
⑷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就是人们行为积极性的动力所在。
⑸更新机制。
为保证公务员队伍稳定性与年龄结构的合理化,使知识结构与工作技能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更新队伍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⑹监控机制。
一就是公务主管机构依据法定的公务员义务与纪律,对公务员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依法追究其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就是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公众对公职人员及其行政机关,以及政府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
《公共管理学》作业四论述题1、谈谈您对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所产生影响的认识与理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与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下,信息与网络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结构、管理模式、价值观念等产生了全面冲击与深层震荡,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该国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成为全球公共行政产生变革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影响下,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被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所取代。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与水平,迎接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挑战,已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的政府机构普遍关心的问题。
信息技术对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对公共事业传播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低成本、大范围信息传递,使公众以很低的成本了解信息,影响她们的认知、判断及情感体验方式。
信息必须进入交流过程才有价值,这种交流过程就就是传播。
由于网络的普及与相对自由,公众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到大量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进而又影响到其她人,所以信息在网络上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并造成影响。
(二)、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体制设计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采取与之配套的措施。
放松管制,给部门、下级以更多的自主权,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
为此,大规模地解除管制,放松规制,成为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内容。
应对的主要措施就是:缩小审批事项的管理范围,下放审批权限,废除失效的、过时的条例,合并重复的审批程序与审批制度,简化申报程序与审批手续等。
(三)、信息技术对管理方式的影响信息技术缩短了公共管理过程,加强了政府部门内部信息的沟通。
通过各种信息沟通,许多公务在办公室内就可以解决,不必在组织内各部门之间、在与服务客户之间进行长时间的路途奔波。
信息技术强调了对企业与公众的服务,公务员必须完成角色转换,从过去自上而下对企业与公众的领导地位,变成为她们服务的地位,其相应的行政模式也要改变,变被动为主动,把服务建立在用户所需要的项目上。
这样的转变要求公务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更重要的就是可能会使公务员失去部分特权,尤其在我国更就是如此。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通过改善信息基础与信息通讯手段,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支持,可以大大提高公务管理效能。
(四)、信息技术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公共部门决策最重要的两个衡量因素,一个就是效率,一个就是公平。
先进信息技术的采用与提高办事效率关系密切。
政府部门拥有先进的办公自动化就是效率提高的硬性因素。
公文制作、公务联络及信息化作业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并随时随地取得政府所需资料,这样,可以增进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效率。
在决策过程中,下级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随时了解所在单位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需要向上级汇报的,利用电子通讯手段,联系转瞬即至,既减少了沟通时间,也增强了决策执行过程的灵活性。
上级则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及时了解与全方位监控决策执行过程,找出执行结果与行政管理目标之间的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五)、信息技术对公共虚拟组织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组织的发展。
虚拟组织只具备一般组织的实质,不具有公共部门组织结构,就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与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
网络上组织的大量出现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虚拟组织正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它按照不同的主题把人群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电子方式把这些公民链接在一起。
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参与国家政治,我国最近许多社会事件都就是先在网络上被曝光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加以解决。
这种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可以让民众更广泛的监督政府,但也可能超越虚拟空间,对国家政治系统带来冲击。
如我国近几年网络上曾经出现的抵制某国商品的浪潮,就实际地影响了我国与该国的贸易乃至双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