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教学反思03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故宫》教学反思
1.《北京故宫》是一节美术欣赏课。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本身对故宫的建筑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在教学中,我也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故宫的历史与建筑,当然,重点还是放在故宫藏品的欣赏。
在每幅画的欣赏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我”——学生的存在,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讲故事等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近画面,再慢慢走进画中,使学生的思想与画面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事实证明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充满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使学生不仅收获了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学习、做事的认识和习惯。
2.这堂课激励了学生的智力,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思考、启发联想、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
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欣赏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3.美术欣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欣赏课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别美、表现美。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欣赏中,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
4.“激趣、激智、激美”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在激趣的基础上,才能激智,进而达到激美的目的,使学生懂得怎样欣赏美、鉴别美。
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欣赏课把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语),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
”美术欣赏课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
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得以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美术欣赏课关联着学生的自由和谐的发展,高质量的美术欣赏课应该是既使学生兴趣浓厚,又达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