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东北师范大学论文题目气质与依恋姓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日期 2010年6月摘要:依恋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母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两者是儿童早期发展中重要的心理指标。
关键词:气质亲子依恋依恋类型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 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依恋行为系统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 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结。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艾斯袄斯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测验是最经典的测量依恋的实验室方法,这项测验提供了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关于婴幼儿的多种行为反应的测量。
并根据婴儿在两个重聚情境中指向抚养者的行为模式将婴儿依恋类型分为安型、回避型、反抗型三种类型。
梅因等人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发现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
后两种合称不安全依恋。
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是Ainswort h 提出的依恋个体差异的研究。
跨文化研究表明:儿童依恋类型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
依恋的形成关系到亲子双方,母亲往往是儿童最早最重要的依恋对象。
儿童形成何种依恋风格,不只与父母的抚养方式有关,还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关。
婴幼儿的气质是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之一。
关于依恋类型的确定,美国Ainswort h 的工作最具有经典意义。
他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通过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用以评价8~18 个月婴儿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
该方法的理论背景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行为”,通过行为控制系统的调节,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儿童和依恋对象不断转换的寻求亲近行为和探索行为。
英国心理学家,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Bowlby提出的亲子依恋理论是建立在演化论的基础上,主张依恋行为与控制系统存在于人类脑部的神经机制中。
宝宝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发展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在宝宝的早期生活中,他们通过与父母和其他关键人物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起情感连接,并逐渐发展出一系列情感能力。
本文将探讨宝宝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宝宝情感发展的过程。
1. 接触和依恋阶段在宝宝最初的几个月里,他们开始建立起与父母的情感联系。
这个阶段被称为接触和依恋阶段。
宝宝会通过触摸和眼神交流来感知父母的存在和关爱。
当父母对宝宝做出积极的回应时,宝宝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培养起依恋感和信任感。
2. 分离焦虑阶段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会逐渐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宝宝6到8个月时。
宝宝开始体验到分离焦虑,当离开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时会出现不安和焦虑。
这是宝宝认识到自身独立性的开始,并对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连结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
家长可以通过逐渐延长离开的时间,以及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支持,帮助宝宝适应这一阶段的挑战。
3. 情感共鸣阶段在宝宝1岁左右,他们开始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个阶段被称为情感共鸣阶段。
宝宝能够通过模仿和观察,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悦、愤怒和悲伤等情感,并逐渐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沟通。
4. 情感自我调节阶段当宝宝逐渐进入幼儿期,他们开始学会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宝宝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策略来平复自己的情绪,并处理与他人的冲突。
例如,当宝宝感到生气或沮丧时,他们可以逐渐学会通过深呼吸或与他人分享情感来缓解负面情绪。
5. 情感认知阶段在幼儿期后期和学龄前期,宝宝的情感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们能够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并开始培养同理心。
宝宝在这个阶段还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地处理情绪和情感问题。
总结:宝宝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接触和依恋阶段、分离焦虑阶段、情感共鸣阶段、情感自我调节阶段以及情感认知阶段。
这些阶段相互交织,对宝宝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依恋情绪对依恋关系的影响在人际关系中,依恋关系是一种基于情感的牢固连接。
情绪和依恋情绪在这种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依恋情绪对依恋关系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对个体和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情绪对依恋关系的影响情绪对依恋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满足和享受,可以促进依恋关系的发展。
当一个人感到快乐和满足时,他们更有可能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
积极情绪还有助于提高人际互动中的沟通和共享,并且促进合作和互助。
然而,负面情绪也可能对依恋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焦虑、愤怒和沮丧都会对一个人的情绪产生负面作用,进而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依恋关系。
例如,情绪不稳定的人可能会在依恋关系中表现出过度依赖或过度冷漠的行为,导致关系破裂或疏远。
第二部分:依恋情绪对依恋关系的影响依恋情绪是描述个体对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感受的情绪状态。
它主要分为安全依恋、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
依恋情绪对依恋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安全依恋促进了稳定和健康的依恋关系。
当一个人具有安全、可靠的依恋情绪时,他们能够建立支持性和亲密的关系,从而与他人形成深厚的情感联系。
这种安全感可以提高个体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并促进依恋关系的维护和发展。
焦虑依恋和回避依恋则可能对依恋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焦虑依恋的人更容易担心他人的接纳和爱意,他们对依恋关系的需求往往过于强烈,导致过度依赖他人的情感和支持。
而回避依恋的人倾向于回避亲密关系,他们可能避免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导致依恋关系的疏远或破裂。
第三部分:情绪与依恋情绪对个体和关系的重要性情绪和依恋情绪对个体和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积极的情绪和安全的依恋情绪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自尊心,并促进他们与他人的积极互动。
这种积极的情感状况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负面情绪和焦虑或回避的依恋情绪则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健康的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
情绪不稳定和焦虑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和人际冲突,而回避依恋则可能导致孤立和社会隔离。
依恋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依恋是指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情感和行为模式,是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建立起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
对依恋的研究起源于婴儿束缚的观察,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研究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依恋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依恋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家约翰·鲍曼提出,他认为儿童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依恋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神经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将依恋与儿童对于母亲的需求与依赖相结合,提出了依恋理论。
鲍威尔提出了依恋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依赖性需求、依恋行为和安全感。
他认为,儿童的依赖性需求来源于对安全、抚养和满足的需要,而儿童的依恋行为包括寻求接触和亲近母亲的行为,以及在她离开时的焦虑和苦恼反应。
而安全感则是孩子对母亲的信赖和依赖,以及母亲对孩子需求的敏感和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理论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心理学家玛丽·埃文斯和Mary Ainsworth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名为"分离与重聚"的研究,她们通过观察儿童与母亲之间的分离和重聚行为,提出了著名的"奇异情况测试",用以评估儿童的依恋类型。
他们将儿童分为安全依恋、回避性依恋和焦虑性依恋三种类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早期的依恋类型将对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通常对自己和他人拥有积极的认知,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情绪管理更为灵活。
而回避性依恋的儿童往往避免亲密关系,对他人缺乏信任和依赖,而焦虑性依恋的儿童则常常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依赖,不安全的情绪调节。
除了儿童依恋,成人依恋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成人依恋通常与童年时期的依恋模式相关联,但也可以受到个体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成人依恋类型通常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这些类型对人际关系、社交支持和情绪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健康特点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健康特点。
本文将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婴幼儿阶段(0-3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情绪发展和依恋关系上。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常会经历一些情绪波动,如哭闹、害怕和不安等。
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就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同时,这个阶段的婴儿通常会与一位成年人建立依恋关系,如母亲或父亲。
这种依恋关系会对婴儿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其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应对策略:家长应该给予婴儿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同时,家长应该注意婴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照顾,以帮助婴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儿童阶段(4-12岁)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上。
在这个阶段,儿童会经历许多情绪波动,如兴奋、快乐、悲伤和愤怒等。
同时,儿童也会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开始了解自己的喜好、优点和缺点。
此外,这个阶段的儿童也开始与同龄人交往,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应对策略: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教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儿童与同龄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三、青少年阶段(13-19岁)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健康特点主要体现在情绪波动、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上。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通常会经历许多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自卑和迷茫等。
同时,青少年也会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形成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此外,青少年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但也可能面临与父母关系紧张、社交压力等问题。
应对策略:家长和学校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人的情绪发展趋势人的情绪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影响。
在人的一生中,情绪可能经历多个阶段和变化,从婴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到老年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情绪特征和发展趋势。
在婴幼儿期,人的情绪表达主要由基本情绪(如喜怒哀乐)组成。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情绪经历由高度依赖和被照顾的状态逐渐向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发展。
他们逐渐学会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阶段,关键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和情感连接,对于婴幼儿来说,稳定、亲密和温暖的关系是构建积极情绪出发点的基础。
在青春期,人的情绪开始面临更多个体化和复杂性。
这个阶段,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情绪会有更多的波动和矛盾。
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尊心的挑战、自我认同的探索以及社交关系的改变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时,青少年需要学会处理情绪,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身心发展的需要。
进入成年期后,人们的情绪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个体中的责任感、自我控制和自主决策能力逐渐增强,情绪表达也更加成熟和理性。
成年期的情绪发展与社会角色和责任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工作、婚姻、生育等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成年期人们的情绪通常更加稳定和成熟,但仍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如工作压力、家庭问题和个人目标的追求等。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学会情绪管理和调节,以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进入老年期,情绪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老年期人们会面临身体功能的下降、行动能力的减退以及社会角色和身份的转变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情绪上的不稳定和负面情绪的增加。
然而,老年期也是生活经验丰富、智慧和心理成熟的阶段,一些研究表明老年人在情绪经验上可能更加积极和满意。
在这个阶段,老年人需要学会接受和适应生活的变化,寻找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应对策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简述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引言:依恋是指个体与主要照料者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情感连接。
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依恋对个体的情绪、社交和认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 婴儿期的依恋在婴儿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婴儿依恋主要体现在与主要照料者的亲密关系中。
当婴儿感受到主要照料者的安全和关爱时,他们会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促进婴儿的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
相反,当婴儿面临不安全的依恋环境时,如主要照料者不可靠或冷漠,婴儿会表现出焦虑的依恋样式,这对婴儿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幼儿期的依恋在幼儿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社交和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期的依恋样式与婴儿期有所不同,表现为幼儿对主要照料者的依赖和寻求保护。
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幼儿会积极探索环境,并与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幼儿可能表现出依赖性的行为,难以独立探索和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3. 儿童期的依恋在儿童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绪和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期的依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主要照料者的信任和依赖。
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儿童能够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并建立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儿童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卑等问题,对困难的应对能力较差。
4. 青少年期的依恋在青少年期,依恋关系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交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青少年期的依恋主要表现为对同伴和同辈的依赖和归属感。
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青少年能够建立稳定的友谊和亲密关系,并发展出健康的自我认同。
相反,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青少年可能表现出社交障碍、自我认同问题等,对人际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依恋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恋关系对个体的情绪、社交和认知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形成健康的社交关系和发展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三)第三篇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第一节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1、情境2、身体状态3、情绪表现4、情绪体验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3、婴儿的微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婴儿的害怕。
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一、学习理论二、知觉再认理论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恋人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第三节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一、害怕的发展1、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父母是否在场;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抚养者的多少;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接受的刺激。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有些心理学家主张,为了可靠起见,与其采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方式,不如让儿童简单地去适应害怕的对象为好。
2、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3、模特塑造法4、认知疗法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三、害怕的预防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1、沮丧2、社会退缩3、焦虑反应4、青少年抑郁症两种表现;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第四节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1、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体验。
名词解释依恋的概念依恋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在重要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依附和信任。
依恋关系形成于婴儿和主要照顾者之间,随后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和延续。
这种关系对于个体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精神分析医师约翰·鲍德温(John Bowlby)提出,并由他的学生海曼斯(Mary Ainsworth)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模式,认为这种模式会对儿童的情感状态、个性特点和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依恋关系通常可以分为安全型、不安全型和消极型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得到照顾者的关怀和支持时感到安全和满足,他们相信他人是可靠和值得信任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则常常表现出担心被拒绝、抓住或被忽视的情绪,他们的信任度较低;消极型依恋的个体则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排斥,他们经常被自己的需求和冲突所困扰。
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到多种因素。
首先,婴幼儿期的肌肤接触和满足需求的及时响应是形成安全依恋的基础。
这种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其次,主要照顾者的情绪调控能力、反应灵敏性和愉悦度也对依恋关系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照顾者的情感支持和陪伴能够帮助婴儿调节情绪、认识自己的需要,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随着儿童成长,依恋关系逐渐扩展到其他重要人际关系中。
学校、朋友和爱情关系等都可以成为依恋的对象。
这些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例如,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在学业成就、自尊、情绪调节等方面表现更好,他们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然而,依恋关系也可能出现问题和困境。
例如,不安全型和消极型依恋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出现冲突、猜忌和攻击性行为。
他们常常在追求亲密关系时表现出过度依赖或回避的行为。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早期依恋关系的失衡或创伤经历,也可能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对于那些存在依恋问题的个体,心理治疗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节婴儿的气质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由于气质在婴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预测婴儿个性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近年来关于婴儿气质的研究日益增多。
同时,由于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不断进展,在婴儿气质的测量、发生发展、基本内容和特点等方面都有了诸多进展,取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由于目前在气质定义、内容和生理基础等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或流派,对气质的本质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因而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也是众说不一、流派繁多,如两类型说、三类型说、四类型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活动特性说、血型说、体型说等。
(一)传统的四类型说这一学说是从古希腊开始逐步传播、发展起来的,目前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被人们广泛运用。
它将人类气质分为以下四种最基本的类型。
1.多血质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2.胆汁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3.黏液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4.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
强型又可分为平衡和不平衡型。
平衡型又可分为灵活型和不灵活型。
相应于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根据其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依恋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依恋与情绪调节能力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依恋是指人类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而情绪调节能力则涉及个体对情绪的感知、表达和调节的能力。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下面将通过分析各自的概念、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来探讨依恋与情绪调节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依恋的概念与特点依恋是人类在早期的关系建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感纽带,其核心概念来自于乔恩·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依恋理论”。
根据依恋理论,个体的依恋类型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者相信自己可以依赖他人,并且他人会提供支持和安全感,回避型依恋者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焦虑型依恋者常常感到忧虑和担心他人的离开。
依恋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提供安全感和支持,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形成。
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则倾向于阻碍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并增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二、情绪调节能力的概念与特点情绪调节能力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感知、表达和管理的能力。
它涉及到情绪的识别、评估、调节、表达等多个方面。
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早期受到个体的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期则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进行提升。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缺乏情绪调节能力的个体往往容易情绪失控,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依恋与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依恋与情绪调节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首先,依恋关系的稳定与质量对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获得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他们更有可能培养出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而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者在情绪调节上常常表现出困难和挑战。
另外,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影响其依恋关系的形成和维持。
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理解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对情绪的观察、识别和调节能力。
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基本情绪阶段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能够表达基本情绪,如高兴、悲伤、惊奇和愤怒等。
这些情绪通常是由感官刺激引起的,而不是与具体事件相关联。
2. 意图情感阶段在幼儿1-2岁时,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情绪是由行为、表情和言语传递的。
他们能够将情绪与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并预测其他人的感受。
同时,幼儿还能够在表情、语言和运动中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
3. 稳定情感阶段在3-4岁时,幼儿开始能够识别和描述更复杂的感受,如内疚、尴尬、羡慕等。
他们能够理解情绪的起因和后果,并开始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以适应情境。
4. 理解变化的情感阶段在幼儿5岁时,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情绪的时空变化,意味着他们对情境、和谐与矛盾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
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与依恋有密切关系。
依恋是幼儿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感情联系,它是幼儿发展成熟的基础。
幼儿依恋的类型主要包括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依赖和矛盾等多种。
主要关于注意力与情感的基础,这些都是关于自我和他人形象、情感表达和情绪识别的重要因素。
幼儿依恋的类型与情感智力密切相关。
安全依恋可提高幼儿的情感智力,使情绪和行为更加适应,不安全依恋和不成熟的情感表达、效应地表现出来,严重影响幼儿的情绪理解与表达。
总之,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是从生理反应到高度复杂的情绪知识发展的过程,与依恋类型、稳定性和愉快感紧密相关。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一、情绪的发展(一)情绪表达的发展:婴幼儿期:时间情绪情绪的类别影响因素出生满足、厌恶痛苦、好奇基本情绪可以由生理控制,由生理唤醒所引起,如被愉快刺激所吸引或从不愉快刺激中退缩2-7个月2月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有人类面孔唤起的显著性笑容)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惊讶所有健康婴儿都在大致的时间段出现,在所有文化中的解释也是相似的8-12个月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开始出现基本情绪,为恐惧的一种12-24个月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愧(shame)复杂情绪自我意识情绪●个人因素①自我再认能力②认知能力,逐渐内化了个人行为的规则和评价标准,可以评判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标准或规则●环境因素①父母对孩子成功和失败的反应②父母对违规行为的反应1、出生时的婴儿会表现出满足、厌恶、痛苦、好奇;2、两个月时,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有人类面孔唤起的显著性笑容),其他基本情绪还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惊讶。
(基本情绪:在出生或第一年的早期出现的一些情绪,一些理论家认为它们是由生物程序决定的。
3、快到两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情绪(在两岁时出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部分以来与认知发展),包括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愧(shame)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感——尴尬。
内疚是因为我们无法达到对他人的某些义务。
害羞则更多的是由于对自我的关注而非对他人的关注。
情绪表达的发展——童年中期到青少年期时间情绪情绪的类别影响因素儿童中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日益增多情绪由重要的现实生活事件所引发,与父母对成功和失败的反应有关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伴随性成熟的心理和激素变化●与父母、老师和同伴的矛盾激增所导致的生活压力(与认知能力发展也有关)●亲子冲突、同伴矛盾●女孩更容易受到压力所导致的消极极情绪的困扰1、在儿童中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日益增多2、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女孩更容易受到压力所导致的消极极情绪的困扰。
依恋期的心理发展的内容一是情感发展,二是言语发展,三是社会性发展。
还有认知观念,性格,自我意识,独立性等。
以下只是罗列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到了十八岁之后,人就进入到一个相对的独立的一个时期,也就是他比较成熟了。
随着他年龄越来越成熟,人格开始趋于稳定,而且性格决定命运。
现在教育意识,特别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包括我们社会的发展有时候也是。
看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往往看他是不是来自名牌大学,然后他的学历有多高。
但是你真正到45岁之后,你看这人能不能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恰恰这些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性格,和他以性格为核心的人格。
所以早期父母如果要培养得当的话,这个人才会有后劲。
否则的话再聪明也没用。
我们知道有很多读到博士博士后,他到40岁之后也平平淡淡。
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很多性格上的问题,导致他在事业上的发展有一定的障碍。
这里我们讲,心理发展是一环套一环。
所以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一个重点,也就是我们把这个关系捋清,大家就知道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问题都有哪些。
1.情感发展这个情感发展为什么作为人早期的一个心理现象,这和人的一个特性有关。
我们知道人是高等动物,而且是在这个大自然界当中,众多生命当中是最高级的了,也就是说,人是最聪明的了。
可是就这些聪明的人有一个特点,他在生命的早期却是最笨的。
举例:人和猩猩(1岁之内)心理学家曾经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大猩猩的小猩猩放在一起抚养,把他们放在同样的背景下,想看一看动物和人的二者区别,结果发现,在一岁之内,大猩猩要比人要聪明。
这个抚养人把他们俩个人都是一样的,就是两个生物一样的对待。
同样的抚养人,同样的吃,同样的穿,同样的环境,那么猩猩(1岁之内)会对人做出各种有明显反应。
比如说他很快乐,它会很友好的互动。
1岁之内,人的孩子,却什么反应都没有,刚开始就是吃、睡,半岁之后虽然有一点反应,但是基本是不能自主的,也就是说他很多都是被动的反应。
但是到一年之后,人们发现,人的孩子的发展开始日新月异,而猩猩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依恋是指人类与他人之间存在的情感关系,并且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安斯沃斯基的研究,依恋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阶段:前依恋阶段、依恋形成阶段、依恋巩固阶段和独立探索阶段。
第一阶段:前依恋阶段(出生至2个月)第二阶段:依恋形成阶段(2个月至7个月)依恋形成阶段是指婴儿从大约2个月至7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形成对特定依恋对象的情感依赖,通常是母亲或主要照顾者。
婴儿会表现出对特定对象的喜欢和亲近,通过笑、眼神交流、和声音的互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婴儿还会在与特定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焦虑和不安。
第三阶段:依恋巩固阶段(7个月至2岁)依恋巩固阶段是指婴儿从大约7个月至2岁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依恋关系变得更加明确和稳定。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和照顾者之间的分离和连接,开始发展出一种基本的信任感。
婴儿会主动与照顾者互动,并且表现出对照顾者的偏爱和需求。
当与照顾者分离时,婴儿会表现出焦虑和不安,并且会通过哭泣、哀求等方式来寻求安慰。
第四阶段:独立探索阶段(2岁至6岁)独立探索阶段是指儿童从大约2岁至6岁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独立探索和与他人建立其他关系。
他们渐渐学会独立行动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对于照顾者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少。
儿童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分离焦虑和对新环境的适应。
然而,他们通常会通过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来消除这些焦虑,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安全感。
总结来说,依恋发展可以分为前依恋阶段、依恋形成阶段、依恋巩固阶段和独立探索阶段。
这些阶段代表了人类在依存和独立之间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依恋的本质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幼儿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哭。
婴儿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后来发展到社会性的。
新生儿哭的原因主要是饿、冷、痛和想睡觉等,也有其他刺激引起的。
例如,环境变了要哭。
新生儿还有一种周期性的哭,许多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哭一阵子,这种哭是新生儿在表达内在的需要,也可以就是他的一种放松。
(二)笑。
笑是愉快的情绪表现,笑比哭发生得晚。
主要有以下类型:1、自发性的笑。
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主要发生在婴儿睡眠中,困倦时也可能出现,这种微笑通常是突然出现的,是低强度的笑,其表现只是卷口角,不包括眼周围的肌肉活动。
这种笑在3个月后逐渐减少。
2、诱发性的笑。
这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
(1)反射性的诱发笑。
最初发生在睡眠时间。
比如,在婴儿睡着时,温柔地碰碰婴儿的脸颊,或者是抚摸婴儿的肚子,都可能使其出现微笑。
新生儿在第三周时,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例如:轻轻触摸或吹其皮肤敏感区4-5秒,幼儿即可出现微笑。
(2)社会性的诱发笑。
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性物体和非社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的笑,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1、本能的恐惧。
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肌体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高声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从4个月左右,引起过不快的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婴儿6个月左右出现。
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膝上时,怕生情绪较弱,离开母亲,则怕生情绪较强烈,可见,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相联系。
4、预测性的恐惧。
2岁左右的婴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了预测性恐惧,如,怕黑、怕坏人等。
成人可以通过讲解及肯定、鼓励等来帮助幼儿克服这种恐惧。
(四)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一、情绪的发展(一)情绪表达的发展:2、两个月时,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有人类面孔唤起的显著性笑容),其他基本情绪还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惊讶。
(基本情绪:在出生或第一年的早期出现的一些情绪,一些理论家认为它们是由生物程序决定的。
3、快到两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情绪(在两岁时出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部分以来与认知发展),包括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愧(shame)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感——尴尬。
内疚是因为我们无法达到对他人的某些义务。
害羞则更多的是由于对自我的关注而非对他人的关注。
2、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女孩更容易受到压力所导致的消极极情绪的困扰。
(二)情绪调控的发展情绪调控/情绪自我调节:控制情绪或调整情绪唤起至适当强度和水平的策略(既包括对一些不良情绪的抑制和缓解,也包括一些情绪的增强)1、0-1岁时,开始出现情绪调节策略,以自身身体为中心的调节例如吮吸或出声,把脸转开,但此时还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还需要照料者的主动安抚。
2、1岁末,爬行和行走使婴儿可通过接近或远离不同的情境来调节情绪3、2岁左右,表征和语言的发展使儿童产生新的情绪调节方式,但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安慰自己,但语言提供了一种向他人求助的方法4、2-6岁时,:从依靠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通过限制感觉输入、跟自己讲话等注意力转移、想象等调节自己的情绪,但还不熟练5、儿童中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迅速增长,更多采用言语策略来应对不良情绪6、青春期,对情绪控制能力的知觉(情绪的元认知)逐渐增长,并对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情绪调节——某些自我意识情绪的增强唤起孩子的内疚情绪:没有愧疚感的孩子会对自身和社会造成伤害唤起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喝彩情绪的社会化和情绪的自我调节:情绪表达规则emotion display role:文化所规定的在特定情境中哪些情感应该表达,哪些情感不应表达的规则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7个月时出现对情绪表达规则的初步学习(具有一定条件反射的性质)3岁开始出现掩饰真实感受的能力,但不够高明小学时期获得对所处社会的情绪表达规则的充分理解女孩比男孩更好地习得了情绪表达规则成人在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当中的作用是什么?1、接纳孩子的情绪:肯定积极的情绪或安抚消极情绪,并且和儿童谈论他们的情绪2、帮助孩子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3、帮助儿童认识到向他人描述自己情绪的时机:教给儿童一些合适的词汇来帮助他们谈论自己的情绪和通过帮助孩子发现行为线索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情绪4、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引发情绪的情境线索上(三)情绪识别和理解的发展1、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婴幼儿时期的发展①在最初的几个月(约0-4个月),婴儿开始逐渐觉察到他人不同情绪表情的范围,并通过相当自动的情绪感染过程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反应②7-10个月,婴儿获得了产生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ing)能力:在不确定情境中根据他人的表情对当前情境做出推断,并借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反应的能力2、儿童阶段,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稳步发展①4-5岁:对原因的解释更倾向于外部因素:他很高兴,因为他荡得很高②小学时期的儿童对情绪的解释更多倾向于内在原因6岁左右儿童可以理解同一情境可以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情绪8岁时,开始意识到人们在同一时间可以经历不同的积极或消极情绪6-9岁:开始理解人可以同时体验多种情绪,开始整合相互矛盾的信息(如个人、情境和历史信息)来进行情绪推断,这与思维的去中心化有关二、气质的发展(一)气质的定义:气质(temperament):是个体在情绪、运动、注意反应以及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先天差异。
气质的维度:恐惧性易激惹性(挫折-愤怒)活动水平积极情绪/社交性注意广度-坚持性节律性(二)气质的分类:1、容易型气质(easy temperament):随和的儿童,脾气平和,情绪比较稳定,对于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
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行为可以预测。
2、困难型气质:这类儿童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的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3、迟缓型气质:这类儿童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任何环境适应较慢。
但是与困难型儿童不同,他们对新颖的刺激的反应一般比较温和。
(三)气质的先天性和可塑性1、先天性2、可塑性①家庭的共享环境对积极成分影响比较大:例如父母的人格类型,不因为孩子的大小、男女差别对待②家庭的非共享环境对消极成分影响比较大:父母因为儿童的差别产生教养方式的差别,例如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类型的拟合度③文化的影响3、稳定性:较为稳定的气质成分:活动水平、易怒性、社交性和害羞、行为抑制性(behavior inhibition):个体面对陌生的人或事时退缩的倾向的气质特征是否某种气质对适应更有益?否:取决于气质类型与环境的性质和要求的拟合度根据儿童的气质设计相应的活动是困难型儿童可能会有更多适应问题,如更多攻击行为迟缓型儿童则可能在社会交往中退缩,被同伴忽视表达性差的儿童可能较难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气质对儿童适应的影响因不同文化而有差异三、依恋的发展鲍尔比(Bowlby, 1969):依恋指儿童与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的强烈的情感联系。
(依恋是双向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婴儿的依恋)依恋的形成:①依恋在婴儿与父母最初几个月的交往中逐渐形成。
②出生头几个月中的日常同步性对依恋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互动。
在这种互动之中,双方都积极根据对方的感受或行为调整自己的回应依恋形成没有关键期儿童能够跟保姆或者养父母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一)婴儿如何形成依恋:基本依恋的发展1.非社会性阶段(0-6周):不能区分社会性和非社会性信息,对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异2.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对人类更为偏好,喜欢社会性刺激,但未对熟悉不熟悉的人进行有效区分3.分化的依恋阶段(大约7-9个月):与某个特定的人形成依恋4.多重依恋阶段(大约9-18个月):与多人形成依恋(二)依恋的理论:早期依恋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我爱你,因为你喂养我,满足性的冲动2、学习理论:我爱你,因为你奖赏我,母亲作为喂养者,将喂养作为一种奖赏。
对学习理论的抨击:Harry Harlow对恒河猴的研究(Harlow & Zimmerman, 1959)3、认知发展理论:爱你,我必须知道你的存在产生依恋之前,婴儿必须要能将熟人和陌生人区分开。
他们还必须意识到熟悉的陪伴者存在的永久性(获得客体永久性)。
因为人们很难和一个一旦从视野消失就不存在的人形成未定的关系。
当代依恋理论-习性学理论依恋的适应价值:从个体发展来说,是婴儿为躲避捕食者或自然灾害的伤害而出现的本能反应。
从种系发展来说,使下一代存活到足以具备了生育能力1、习性学观点的起源:洛伦兹对印刻现象的研究2、人类的依恋:婴儿和照料者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反应。
例如:①婴儿天生具有惹人怜爱的外表和反射行为——丘比特娃娃效应②父母或其他成人具有对婴儿发出的交往信号做出亲切反应的本能(依恋不是自动产生的)(三)依恋的另一面: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1、陌生人焦虑(“怕生”)stranger anxiety:婴儿在陌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
2、分离焦虑(“粘人”)seperation anxiety:婴儿在同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
产生原因:习性学的观点:与婴儿对捕食者等其他危险信号的恐惧或回避的本能反应有关。
认知发展的观点:无论分离还是陌生人焦虑都是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
因为无法确定陌生人是谁或熟悉者的去向。
(四)依恋质量的个体差异:1、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这类儿童喜欢喝亲密伴侣在一起,将她作为探索的安全基地。
2、抗拒行依恋(resisent attachment)一种非安全型依恋,其特点是有强烈的分离抗拒。
希望和照料者保持接近,但又对照料着的主动接近表现出抗拒,特别是在分离重聚时。
3、回避型依恋:非安全型依恋,特征是很少表现出分离抗拒,儿童甚至对照料者有意回避和忽视。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特征是儿童在重聚时出现的矛盾行为,他们先是想接近,然后又是突然的回避照料者。
(五)依恋对后期发展的影响:安全型依恋-->更好的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情绪能力、更积极接受挑战非安全性依恋-->社会性退缩、人际关系差、违纪、攻击行为和其他情绪障碍为什么依恋质量可以预测以后的发展?Bowlby(1980, 1988) 婴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影响婴儿的依恋类型。
内部工作模式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认知表征,用以解释事件并形成对人剧下降陌生情境测验是用于评估1-2岁的个体依恋质量的通用方法(六)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1、文化:德国:回避型依恋;日本:抗拒型依恋(娇宠)2、抚养方式:A.抚养者的个人因素:临床抑郁.早期被忽视、受虐待、不曾感受到爱.孩子出生不是所期望的B.其他环境因素.健康、法律和经济问题.配偶关系抚养方式婴儿的依恋类型敏感、耐心、温暖Secure无回应或过度回应Avoidant时而热情、时而冷漠,大多时候无反应Resistant-ambivalent忽视和身体虐待disorganized-disoriented3、婴儿的气质: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依恋类型存在对应关系容易型儿童<--->安全型依恋困难型儿童<-->抗拒型依恋迟缓型儿童<-->回避型依恋但气质对依恋的解释力并不是很高婴儿的气质与抚养方式的共同影响抚养质量(敏感性和积极情绪的同步性)决定婴儿所产生的依恋是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抚养质量无法预见非安全型儿童的依恋类型,他们的气质起了决定的作用4、其他依恋对象对依恋的影响父亲的作用养父母的作用捐赠者受精家庭其他家庭成员,如祖父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