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40.15 KB
- 文档页数:8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课题概述本节课是关于空气的科学知识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以及空气的重要性。
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和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明白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含量;b. 掌握空气的作用,如供给生物呼吸、维持大气层稳定等;c. 认识空气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空气质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和描述空气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无味等;b.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风、气温变化等;c. 能够合作探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b.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b. 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a. 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空气的性质;b.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空气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空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
b. 介绍空气的作用:空气是生物呼吸的重要来源,同时也能维持大气层的稳定,并参与地球气候的形成。
c.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没有空气,人类和其他生物将无法生存。
3. 实验探究(20分钟)a. 实验一:观察空气的性质-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张白纸,将玻璃杯倒扣在白纸上,然后迅速将玻璃杯提起。
- 观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反应,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玻璃杯能够提起白纸。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明白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设计和观察来了解空气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实验器材(气球、烛台、吸管、空瓶、水杯)、PPT课件。
2. 教材准备:学生教材、教师教材、实验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城市雾霾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并提问:“大家有没有想过,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它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首先,解释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的;然后,讲解空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可压缩等;最后,强调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如供给氧气、维持气候平衡等。
3. 实验探究(20分钟)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验证空气的特性。
首先,将一个气球充满空气,然后用烛台上的蜡烛点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接着,将一个吸管放入水杯中,封住吸管的一端,让学生尝试用吸管吹气,观察气泡的产生;最后,将一个空瓶倒置放在水中,让学生观察水的上升情况。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空气的压力、浮力和膨胀性。
4. 概念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并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背后的科学原理。
5. 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讨论和展示相关视频,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空气的理解。
例如,介绍空气污染的影响、空气净化器的原理等。
6. 归纳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归纳总结。
五、课堂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保护空气,保护健康”为主题,撰写一篇小作文,表达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决心。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概念和组成成份;2. 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3. 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空气质量的评价和监测方法;2.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空气的思量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大自然中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需要空气?”2. 探索空气的组成成份(1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将一块燃烧的木炭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然后用水银封闭容器的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银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的。
3. 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15分钟)教师通过图表和数据,向学生介绍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数据,如人类每天需要吸入多少氧气才干维持生命,以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让他们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基本需求。
4. 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如工业污染、交通排放、农业活动等。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 空气质量的评价和监测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空气质量的评价和监测方法,如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空气监测站的建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让学生了解如何判断和监测空气质量的好坏。
教师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让他们意识到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环境。
6.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和研究结果,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危害。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空气的定义和组成;2. 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空气的性质和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定义和组成;2. 空气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器材:气球、蜡烛、玻璃杯、水、吸管等;3. 教学素材:空气的组成和性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空气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空气的定义和组成(1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存在,并引导学生讨论空气的定义和组成。
教师可以使用气球和吸管的实验,让学生体验气体的特性,并引导他们思考气体的组成。
3. 讲解空气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应用,如空气污染治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让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
4. 探究空气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可以进行蜡烛实验,让学生观察蜡烛在不同环境下的燃烧情况,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原因。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空气的压力、弹性等性质,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总结。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空气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1. 学生可自行寻找更多与空气相关的实例,并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学生可通过制作海报、写作等形式,展示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空气的方法。
七、板书设计空气- 定义和组成- 重要性和应用- 性质和特点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空气的定义、组成、重要性和性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空气的重要性、空气的污染、保护空气的方法以及空气的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空气的相关知识。
一、空气的组成1.1 氧气: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占据了空气的大约21%。
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也是燃烧的必需品。
1.2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占比最多的成分,约占78%。
氮气对人类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3 其他气体: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气体,它们虽然占比很小,但对环境的平衡和气候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空气的重要性2.1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进行呼吸的必需气体,呼吸过程中,氧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身体提供能量。
2.2 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无论是生活中的燃气灶、汽车的燃油还是工业生产中的燃料,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进行燃烧反应,释放能量。
2.3 气候调节: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例如,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三、空气的污染3.1 大气污染: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2 室内污染: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家具、燃气等,长期暴露在室内污染物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3.3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
四、保护空气的方法4.1 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工业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大气污染。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 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3. 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4. 培养保护空气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2. 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3. 空气污染的危害;4. 空气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2. 实验器材: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3.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空气污染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空气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这些美丽的风景都与空气有关,我们为什么需要空气呢?2. 探究空气(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空气?空气有什么特点?b.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空气的组成成分和特性,例如: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它们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3. 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b. 通过教师讲解和互动问答,让学生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例如:空气是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同时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
4. 空气污染的危害(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什么危害?b.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例如: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气候变化等问题。
5. 空气环境保护(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环境?b. 通过教师讲解和互动问答,让学生了解保护空气环境的意义和方法,例如: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6. 实验演示(15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空气的理解,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变化。
7. 小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的危害以及保护空气环境的方法。
空气说课稿标题:空气引言概述: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包含了各种气体成分,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性质、污染、净化和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空气的组成1.1 氧气:占空气成分的大部分,供给生物呼吸和燃烧所需。
1.2 氮气:占空气成分的大部分,稳定大气压力和维持生态平衡。
1.3 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氩气、氦气等,对大气环境起着不同的作用。
二、空气的性质2.1 透明无色:空气在常温下呈透明状态,无色无味。
2.2 可压缩性:空气可以被压缩成液体或固体状态。
2.3 密度不均匀:空气在大气层中密度不均匀,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三、空气的污染3.1 工业排放:工厂、汽车等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
3.2 燃烧排放: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尾气会污染空气。
3.3 生活废弃物:垃圾焚烧、化学品泄漏等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四、空气的净化4.1 植物净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4.2 空气净化器:通过过滤、杀菌等技术净化室内空气。
4.3 空气清新剂:能够去除室内异味,提高空气质量。
五、空气的保护5.1 减少排放: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
5.2 垃圾分类:合理处理垃圾,避免焚烧造成空气污染。
5.3 绿化环境:增加绿地植被,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结语:空气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空气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污染、净化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呼吁大家一起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空气的概念和组成成分;2. 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3. 掌握空气的性质和特点;4. 培养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性质;2. 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的组成成分和特点;2. 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空气组成成分和性质的图片或实物;3. 学生课前阅读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大自然中的风景,引导学生思考:这张图片中有什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2. 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空气的组成成分,如氧气、氮气、水蒸气等,并解释每种成分的含义和比例。
(2)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空气中的微粒物质,如尘埃、花粉等,并解释它们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 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压力,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具有压力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可压缩性,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具有可压缩性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3)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传导性,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具有传导热量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4. 探究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如呼吸、供氧等,并解释其作用和原理。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如维持气候、保护地球等,并解释其作用和原理。
5. 培养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意识(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影响和危害,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性。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如减少尾气排放、节约能源等,并解释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空气质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概念、组成和性质,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空气的一些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烛台、烛心、烛芯、火柴、纸巾、水杯等)、教学课件、教学实验记录表。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空气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思考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平时都能感受到空气吗?空气是什么?”二、呈现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概念和组成。
2. 利用实验展示空气的存在:教师点燃烛台上的烛心,烛心燃烧时,教师将一个空水杯倒扣在烛心上,学生观察到火焰熄灭,说明空气被耗尽。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三、探究1. 利用PPT,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形、占据空间。
2. 利用实验展示空气的性质:教师在一张纸巾上放置一个明显的重物,然后用吸管将纸巾上的空气抽走,学生观察到纸巾被重物压倒,说明空气具有质量。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空气的一些性质。
四、拓展1. 利用PPT,向学生介绍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呼吸、维持生命、传播声音、形成风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如何保护好空气?五、归纳1. 教师总结空气的概念、组成、性质以及重要性和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写在笔记本上。
六、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2.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展示。
七、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空气说课稿【空气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及特性,并能辨别空气的存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及特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如玻璃瓶、蜡烛、水杯等);2. 教材准备:课本《自然》第三册第六单元《空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张大气环境照片,引起学生对空气的思量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我们周围有什么东西我们看不到?”引导学生思量空气的存在。
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幻灯片,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及特性。
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的,以及空气的特性如透明、无味等。
3. 实验探索(20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空气的存在。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玻璃瓶、一根蜡烛和一杯水。
首先,教师点燃蜡烛,放在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口紧紧盖住。
观察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说明瓶内的氧气被燃烧掉了。
接着,教师将水杯倒扣在瓶口上,再次观察一段时间,发现蜡烛重新燃烧起来,说明瓶内的氧气得到了补充。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空气存在并且是由氧气组成的。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讨论和提问,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空气的认识。
教师可以提问:“空气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哪些成份?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量和回答。
5. 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或者黑板写出空气的组成成份、特性以及重要作用,让学生记忆和复习。
6.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小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1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
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空气说课稿引言概述:空气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的质量和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从空气的组成、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的原因、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保护空气的措施等五个大点来阐述空气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1. 空气的组成1.1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份,占领了空气的21%。
1.2 氮气是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占领了空气的78%。
1.3 少量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水蒸气等也存在于空气中。
2. 空气的重要性2.1 空气是人类呼吸的必需物质,它提供了氧气供给我们的身体进行新陈代谢。
2.2 空气还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通过空气的流动,可以带走地表的热量,使环境温度变得宜人。
2.3 空气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
3. 空气污染的原因3.1 工业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工厂、发电厂等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3.2 交通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造成为了严重的影响。
3.3 农业活动中的农药使用、畜禽养殖等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4.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1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4.2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3 某些空气污染物还具有致癌性,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
5. 保护空气的措施5.1 减少工业排放,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废气的产生。
5.2 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个人汽车使用带来的尾气排放。
5.3 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减少农药的使用,改善畜禽养殖的环境。
5.4 倡导绿色出行,鼓励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空气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到了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为了保护空气,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并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惟独保护好空气,我们才干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初中化学上册《空气》说课稿学校化学上册《空气》说课稿1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日我说课题目是《空气》这一课题的第一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下面开头我的说课,依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熟悉。
一、说教材《空气》是新人教版九班级上册教材其次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课题1。
本课题是继“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试验室常见学问”等基础内容后,第一次学习和讨论物质,包括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等常见的讨论物质的一般方法。
空气在学校科学已有接触,避开重复。
课题开篇支配了试验21,一则可以学习试验操作,培育观看、分析试验现象的力量;二则通过领悟该试验设计的意图,以便加深体会二百多年前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时的试验思路。
熟悉了空气的组成后,教材结合空气的例子,给出了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初步概念,由于同学还没有学习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这里只能给出最基本的一些学问,教学时不宜扩展。
到学习分子时,再从组成上进一步熟悉这两个概念。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熟悉,下面说一下本班同学的状况。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对空气已经有了常识性的了解,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知道动植物离开空气便不能生存等。
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同学仅仅知道这些科学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把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讨论的方法和思路。
由于空气是同学在化学课上系统地学习的第一种物质,老师在教学中要从同学已有的学问动身,让同学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好的空气的学问结构。
使同学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学化学并不难。
另外,由于同学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学问和试验技能,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试验的全面熟悉会存在障碍。
教学力求避开过度重视记忆和过度拓展。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五、学法指导1、收集有关材料对有关知识有初步了解2、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六、教学方法的确定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并以仿照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2、让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和图片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3、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内容: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2、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有关仪器的(2)、集气瓶中有物质(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3、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4、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讨论与思考下列问题(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些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5、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6、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些是混合物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7、作业:完成课本有关练习板书设计课题1空气。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紧密,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拟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究物质的神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爱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刻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法。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累积了肯定的知识根底和方法根底,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治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法要求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根底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推断来获得新知识,开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强化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时机,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洁物和混合物。
2、感情目标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了解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感情。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但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理解和了解,能够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实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水平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理解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能够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理解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能够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分析水平,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水平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理解作为依托,能够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所以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
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
成注重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实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
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
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1、收集相关材料,对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2、引导学生实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
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实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
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
“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
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能够讲故事的形式
引出主题,并以仿照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让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和图片,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让学生收集相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相
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
量日报,绘制图表。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 → →
→ → →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