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5
我是来自软件学院的学生,残疾人社会工作在这学期之前于我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
这个学期,我跨专业选择了这门课,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对残疾人,对学特这个专业,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有了浅浅的认识,于是写下了这篇关于残疾人刻板印象的小论文,肯定有很多很多不好的,不正确地方,而且认识浅薄,希望老师海涵。
起初,人们对于“残疾”大多是从神话或宗教术语的层面来理解,如认为“残疾人”是被魔鬼或幽灵附身;或者认为“残疾”是“上辈子造的孽”,被看作是对过去所犯错误的惩罚[。
这种观念至今在社会上还存在。
Z是某西北某自闭症机构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
她深刻认识到家长之间互助和自助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家长联谊会,定期开展活动。
据她2012年8月份口述,起初许多家长对自闭症都不了解,觉得是不是鬼附上孩子的身了,还是其他的文化因素影响才会造成自闭症孩子的出现。
于是有的家长替孩子改了名字,有的家长请来了道士帮看家里看风水甚至是跳大神驱赶恶魔,有的家长听信一些风水先生意见以为给孩子吃了兔头孩子就好了,也有的家长挪祖坟希望能让孩子恢复正常,有的请来了中医也去了西医院但孩子还是没好,也有的家长听了先生的意见用蛇泡酒埋在院子里30天后给孩子喝,但是最后孩子还是没一点好转。
这种神学模型视角下的“残疾”观,目前在中国的民间社会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
2011年初,有人在兰州市对85户心智障碍人士家庭进行了调查,当问及“残疾”的原因时,2.4%的人把“残疾”归因于“社会文化因素”。
这种将“残疾”归因于宗教或巫术的价值观,影响着父母的看法和行动,也将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造成一些阻挠和影响。
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会耽误孩子极为重要的特殊训练或教育的时期。
“残废”一词在古文献中也有出现过。
《魏书·显祖纪》:“永军残废之士,听还江南。
”清·黄六鸿著的《福惠全书·刑名·贼盗》:“如伤人未中要害,不致折损残废,约略数日可愈者,不报伤人亦可”。
肢体残疾人现状分析报告摘要肢体残疾是一种造成个体行动能力受限的身体残疾。
本报告旨在分析肢体残疾人的现状,包括其数量、分布、教育和就业状况,以及社会对他们的看法和对他们提供的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肢体残疾人的现状,我们提供了改善他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的建议。
导言肢体残疾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生活的身体残疾。
肢体残疾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日常生活自理、教育、就业、社交活动等。
了解并关注肢体残疾人的现状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肢体残疾人数量和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约有2%的人口患有肢体残疾。
这意味着全球有超过1.5亿肢体残疾人口。
肢体残疾人的分布不平均,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
肢体残疾人的教育和就业状况肢体残疾人在教育和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许多肢体残疾人无法获得适当的教育资源,这导致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受限。
在就业方面,肢体残疾人面临许多障碍,包括缺乏适应性工作环境、歧视和刻板印象。
这导致很多肢体残疾人失去了工作机会和经济独立性。
社会对肢体残疾人的看法和支持虽然我们正逐渐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但鉴于肢体残疾人通常需要特殊支持和辅助设施,社会对他们的看法仍然存在一些负面观念。
有些人认为肢体残疾人是无用和负担,而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个体。
然而,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意识到有必要改变这种看法,并开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给肢体残疾人。
对肢体残疾人的支持和改善建议为了改善肢体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包括无障碍的校园环境、辅助设施和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2. 创造无障碍的就业环境:雇主和政府机构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对肢体残疾人友好,并提供辅助设施和灵活的工作安排。
3. 推动社会认知和接纳: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宣传肢体残疾人的能力和贡献,以减少负面偏见和歧视。
4. 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肢体残疾人需要面对许多心理和社交挑战,社会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
理解残疾人的体验:容忍无能和刻板印象一、行动障碍在当前社会中,行动障碍往往象征着残疾,根据社会建构模型,行动障碍这一残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造世界不太乐意接纳那些使用替代性交通工具的人。
1、不依赖他人的轮椅移动●人们使用轮椅的原因各异,一些人由于意外事故或受伤而导致下肢瘫痪,一些人由于疾病恶化而难以行走等。
●轮椅使用者经常需要解决某些其他人不会碰到的特殊问题,比如轮椅使用者一定要仰视才能与那些站立的人进行眼神交流。
●轮椅使用者尽管有些人是暂时性的,但很快就会注意到那些能走路的人难以发现的障碍。
一位热衷于参观博物馆的旅行者的陈述:我的丈夫推着我走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林荫道上,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条路两边的残疾人专用入口,却一个也没有。
●轮椅变成了身体的延伸,变成了真切能感受到的身体的一部分。
2、依赖他人的轮椅移动●某些类型的残疾限制了人们的手臂等的功能,如,中风患者等。
●电动轮椅会让人们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这类轮椅比较笨重。
3、由于能量水平所导致的残疾●许多行动障碍不是由于外伤或者直接由疾病引发的,而是由于以上种种残疾所导致的能量丧失而产生的。
●某些类型的残疾与能量的丧失和枯竭存在特定的联系。
比如,慢性疲劳综合症会使患者觉得自己无法完成必需的日常生活任务。
●氧气的使用和肺功能的问题也会导致身体能量供应困难,比如哮喘病等,都会导致身体能量水平下降。
Connie是一名心理学家,需要连续不断的输氧来维持生命。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由于自立能力的丧失导致的权能的丧失,我会感到非常空虚和寂寞,现在是一名轮椅使用者,每分每秒都要和氧气机在一起,对于氧气,我是又爱又恨。
二、感知觉障碍视觉受损和听觉受损是感知觉障碍的两种主要形式。
1、失明与视觉受损失明:多数人把失明看做是所有残疾中最糟糕的一种,人们一般把盲人看做是个人的悲剧,看做是“值得帮助的”。
与靠轮椅移动一样,失明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物。
孩提时失明的kleege的自传描述:除了对视觉的渴望,我知道能看见一位着什么,因为我一直生活在一个为有视觉者制造的世界中,我使用的语言、文学作品等,我对失明这个问题所能提供的最具有价值的见解是:失明对我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总的来说,我不会因为失明而怨天尤人。
重新思考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态度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应该被平等对待,并且有权享受与所有人一样的机会和福利。
然而,长期以来,残疾人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对待和态度方面的限制和偏见。
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对残疾人的态度,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包容、平等和尊重的社会了。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包括肢体残疾、听力损失、视力障碍、认知障碍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残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潜能,不应该仅仅因为他们残疾就被贴上某种标签或是被边缘化。
我们应该意识到,残疾人也是有独特的能力和价值的。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对残疾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社会对残疾人的常见偏见是他们无能、需要依赖和无法自立。
然而,残疾人并不是无能的,只是在某些方面相对困难些而已。
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潜力和能力,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参与到社会中。
其次,社会应该创造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无论是公共场所、交通工具还是信息技术,都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利和平等的使用条件。
这包括修建无障碍通道、安装辅助设备、提供视听解说等。
只有这样,残疾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带来的福利。
而且,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和宣传。
残疾人有着与众不同的困难和需求,社会应该尊重他们的权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的真实情况,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误解。
此外,残疾人也应该在各个领域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声的空间。
他们可以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增加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接纳。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自主权。
最后,我们需要树立一个尊重和关爱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我们都应该尊重差异,消除歧视,创造平等、友善的环境。
教育和宣传是关键,通过普及相关知识和倡导正确的态度,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对待残疾人的方式。
总而言之,重新思考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态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障碍文学作品中的残疾人形象塑造在障碍文学作品中,残疾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通过对残疾人形象的刻画,作家们试图传达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然而,残疾人形象的塑造也需要关注平衡,避免陷入刻板化的陈述和曲解。
本文将探讨障碍文学作品中残疾人形象的塑造方式,以及其中的挑战与反思。
首先,障碍文学作品通常会通过直观的描写和细致的描绘,以生动的方式展现残疾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比如,在《巴黎圣母院》中,唐吉诃德残疾人的形象被描绘得非常真实而立体。
作家通过对他的外貌、行动和言谈的刻画,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深刻思考的能力。
这种描写方式使读者更容易对残疾人的内心世界有所共鸣和理解。
其次,障碍文学作品中的残疾人形象也需要避免过度的理想化和同情。
作家应该努力展示残疾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将他们描绘成需要别人同情和救助的弱者。
在《费曼物理学讲义》中,作者理查德·费曼以自身的经历,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无声传达者和科学家的能力和智慧。
他通过技术性的描写和科学的思考,打破了对残疾人固有的刻板印象,呈现了一个独立、有尊严的形象。
不过,塑造残疾人形象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
一方面,作家需要尊重残疾人的自主权和隐私权,避免在描写时暴露个人隐私或侵犯隐私。
另一方面,作家也需要保持敏感性,避免陷入恶俗或嘲笑的陷阱。
在《谜案追击》中,作者卡尔·赫斯瑟通过对一个聋哑女性的形象塑造,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智慧、勇敢并且独立的角色。
他对残疾群体的关注和尊重使故事更加感人和引人深思。
此外,在塑造残疾人形象时,作家还应该注重多样性和共识。
残疾人群体本身是多元化的,他们的经历、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
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应该尽量避免一视同仁的方式,而是更深入地了解残疾人不同的背景和特点,以呈现更真实和丰富的形象。
在《误杀熄灯法师》中,作家普拉迪普·康纳特通过对一个失明警探的形象塑造,揭示了不同残疾人的生活经验和独特视角。
大学生对残疾人消极内隐态度的实验研究作者:方宇迪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0期摘要:本研究基于Greenwald的内隐联想测验理论,旨在研究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消极内隐态度。
本实验研究随机抽取56位大学生,通过E-Prime1.1软件,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设计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消极内隐态度进行测量。
研究表明:(1)大学生对于残疾人的消极内隐态度的确存在;(2)性别、生源地因素并未显著影响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消极内隐态度;(3)是否接触过残疾人因素是否影响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消极内隐态度,仍存在分歧和疑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有助于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对残疾人的消极内隐态度,同时也为消除这种消极内隐态度提供了理论前提。
关键词:消极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残疾人;大学生1.引言生活中,我们常常面对着如何看待和如何对待残疾人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残疾人问题也不仅仅是生理性的问题,它逐渐显示出其社会性的一面。
残疾人群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体会着与非残疾人之间微妙的差异和阻碍。
为了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人们能更加平等地对待这样一个群体,首先应该让大众认识到他们对待残疾人的这样一种“消极态度”。
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内隐态度是本人难以在意识中察觉、而时刻影响着其行为的一种态度。
本研究着力于在假设存在这种消极内隐态度的条件下,进行验证性实验,继而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2.文献综述2.1残疾人的界定和我国残疾人研究的现状根据我国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至2010年,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达8052万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
关于对残疾人态度的研究,有外显态度和消极内隐态度两种研究。
外显态度的研究室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
直接测量是被试知道自己的态度正在被测量,并在这样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认为社会对残疾人群体了解不足残疾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身体或智力上存在一定障碍,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关爱。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于残疾人群体的了解程度不够,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误解。
这种社会对残疾人的不足了解,给残疾人带来了额外的困难和不公平对待。
本文将从残疾人群体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提高社会对残疾人了解程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残疾人的现状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无可避免。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口估计超过8500万,这个庞大的群体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然而,由于社会对残疾人了解不足,他们往往会遭受到不公平对待和歧视。
在就业方面,许多残疾人因为身体条件无法胜任某些职位而失去了工作机会;在教育方面,残疾人面临缺乏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在社交方面,残疾人经常被人忽视或排斥。
这些不公平待遇,不仅影响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使他们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导致社会对残疾人了解不足的原因社会对残疾人了解不足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首先,缺乏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
残疾人在传统观念中常常被认为是“弱者”,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了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忽视。
其次,社会对残疾人了解不足的原因还与人们的认知偏差相关。
一些人对残疾人抱有误解和偏见,认为他们无法独立生活或工作,这种偏见进一步加剧了对残疾人的不了解。
此外,也有一部分人对残疾人的了解来自于媒体报道,但往往只关注残疾人的不幸和困难,而忽视了他们的能力和价值,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残疾人的误解。
提高社会对残疾人了解程度的方法要想解决社会对残疾人群体了解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残疾人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开展针对残疾人情况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水平。
此外,学校也应将残疾人教育纳入课程,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
其次,建立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及对策引言残疾人在社会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被边缘化。
他们经常被无视、排斥或者被视为无助的一群人。
这在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很少有关于残疾人的真实故事被报道出来。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新闻报道中的边缘化困境,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边缘化的困境缺乏关注和报道残疾人的故事很少在主流媒体上得到报道。
他们的问题和挑战被无视,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
这种缺乏关注和报道导致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非常有限,甚至充满偏见和歧视。
刻板印象和负面报道当残疾人的故事被报道时,通常呈现出刻板化的印象和负面的报道。
他们被描绘为弱者、可怜者或者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报道不仅进一步加剧公众对残疾人的偏见,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残疾人的多样性和能力。
缺乏有声音的时机在新闻报道中,残疾人很少有时机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
他们往往被视为无能或者无足轻重的人,因此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很少被报道出来。
这种缺乏有声音的时机进一步加大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边缘化程度。
对策提高报道的多样性媒体机构应该致力于提高残疾人新闻报道的多样性。
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挖掘残疾人的故事,展现不同残疾人的真实生活和经历。
只有通过多样的报道,公众才能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多样性和能力。
消除刻板印象和负面报道媒体应该摒弃刻板化的印象和负面的报道,而是以积极、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
报道应该更加客观和真实地反映残疾人的生活和挑战,以鼓励和鼓励残疾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增加残疾人的参与度在新闻报道中,应该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参与时机。
媒体机构可以采访残疾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观点。
此外,媒体应该邀请残疾人参与各种活动和讨论,以增加他们在新闻报道中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提倡包容和平等的价值观媒体应该积极提倡包容和平等的价值观。
他们应该通过报道正面的残疾人故事和成就来改变公众对残疾人的看法和态度。
同时,媒体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和建议,向公众传递包容和平等的信息,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的认可和尊重。
残疾人如何面对歧视和偏见在现代社会中,残疾人在面对歧视和偏见的问题上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无论是在就业、教育、社交还是其他方面,许多残疾人都遭受着不公平待遇。
然而,残疾人并不是被动接受这种不平等待遇的一方,他们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并努力推动社会变革。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如何面对歧视和偏见,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残疾人自身的心态至关重要。
尽管面对歧视和偏见会让人感到挫败和沮丧,但残疾人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相信他们可以克服困难,为自己争取权益。
这种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残疾人树立自信,提高自尊心,更好地面对歧视和偏见。
其次,残疾人应该加强自我认识。
了解自己的残疾特点和能力不仅有助于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还可以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残疾人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避免歧视和偏见的出现。
第三,残疾人在面对歧视和偏见时应该寻求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或组织,共同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待遇。
通过加入社群,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资源,残疾人可以更强大地应对歧视和偏见。
同时,寻求法律或人权组织的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教育也是消除残疾人歧视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公民的平等意识和尊重他人差异的能力。
因此,残疾人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争取平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残疾人。
最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是消除残疾人歧视和偏见的关键。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残疾人服务设施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而社会大众也应该积极改变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尊重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总之,残疾人面对歧视和偏见的问题并不容易,但他们并非无助,他们积极应对,并为争取平等权益而努力。
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随班就读是我国实现融合教育的主要途径,该政策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能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
这些残疾学生享有和正常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权利,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发展其优势的潜能。
但就师范生而言,他们可能对残疾学生持有刻板印象并会将之带入未来的教学岗位中,这些刻板印象会妨碍师范生以客观正确的眼光看待残疾学生,使残疾学生的个性特点被忽视,进而影响到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效果。
因此,考察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十分必要,一方面研究需系统地了解师范生所持刻板印象的现状,另一方面研究也应探讨这种刻板印象的有效干预途径。
围绕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这一主题,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包括了5项分研究以系统地考察师范生所持残疾学生刻板印象的现状。
其中,研究一采用自编的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调查问卷考察了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外显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和特点,并发现师范生被试在问卷上对残疾和正常学生的评分情况存在明显不同,被试在问卷坚韧性因子上对残疾学生的评价更为积极,而在适应性因子上对残疾学生的评价则更为消极。
研究二则通过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了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和特点。
该研究发现,师范生被试采用同一反应键位对残疾学生和贬义属性词的反应时更短,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明显。
研究三同时使用直接和间接的测量工具比较了师范生对智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视力残疾3类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异同,其结果显示被试在问卷中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评价最为消极,而对听力和视力残疾学生的评价则比较接近且较为积极;而在内隐联想测验中被试对3类残疾学生反应项目的反应时较为接近,针对不同类别残疾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值间并未发现显著差异。
研究四主要关注的是刻板印象的内容,通过双维结构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的测量,该研究发现在外显层面上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内容呈低能力高热情的结构;在内隐层面上则呈低能力低热情的结构。
最后,研究五对前4项研究中的直接和间接测量数据进行了IEC分析,并发现师范生所持有的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间不存在明显的结构关系。
关于残障的偏见刻板印象写总结残障,是指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或障碍。
然而,由于缺乏了解和宣传,很多人对残障者存在着偏见和刻板印象。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常见的偏见之一是认为残障者无法独立生活和工作。
事实上,许多残障者通过努力和适当的支持,完全可以独立生活和从事各种职业。
他们可以通过轮椅、助听器、假肢等辅助工具,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残障者并非无能之辈,他们同样具备发展潜力,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很多人对残障者有着偏见的观念是他们需要同情和施舍。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残障者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残障者和其他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他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并且有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支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还有一种常见的刻板印象是将残障者视为弱者或者悲剧的代表。
事实上,残障并不等于悲剧,残障者同样可以过上积极、快乐的生活。
他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许多残障者以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成为了社会的典范。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残障者的潜力和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还有一些人认为残障者是社会负担,需要依赖社会的救助和援助。
实际上,残障者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为社会创造价值。
许多残障者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机会,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残障者同样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和机会。
我们不能因为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而给予他们偏见和歧视,相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尊严和人权,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和尊严的权益。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残障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为残障者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利。
对残疾人标签化的看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对残疾人标签化的看法残疾人标签化是指将残疾人简单地划分为一个统一的群体,而忽略每个残疾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这种标签化现象不仅无法准确地反映残疾人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容易导致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在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比如残疾人无能,残疾人需要被保护,残疾人应该被施舍等等。
这些观念无形中限制了残疾人的权益和发展空间,使他们在社会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残疾人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能力。
有些残疾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甚至超越了正常人,而有些残疾人可能在其他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当我们简单地将他们标签化为“残疾人”时,就会忽视这些个体的差异性,只看到他们的共同之处,而忽略了他们的独特之处。
这样的标签化不仅会使残疾人感到被歧视和被边缘化,也会使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和认知出现偏差。
为了改变残疾人标签化的现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我们应当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和宣传,让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残疾人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通过宣传残疾人的成功故事,展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让社会意识到残疾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群体。
我们应当建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鼓励残疾人参与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实现他们的自由和平等。
我们应当从个体情感上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不要简单地将他们标签化为“残疾人”,而是应该看到他们的个性和能力。
只有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实现对残疾人的全面尊重和认同,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权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只有通过消除残疾人标签化现象,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获得尊重和尊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完】.第二篇示例:对残疾人标签化的看法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同样拥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残疾人被贴上各种标签,从而造成了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收稿日期:2017-11-21作者简介:王凤丽(1989-),女,云南宣威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评估与测量。
王凤丽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成为国内外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的主要途径后,残疾人刻板印象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关研究发现,普通大众对残疾人普遍持有消极刻板印象,这种印象直接影响着普通大众对残疾人的正确认知,从而阻碍“融合教育”的发展。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残疾人刻板印象的发展、测量方法、特征及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方向。
关键词:融合教育;刻板印象;残疾人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8)04-0156-0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是普通大众对某一群体的信念集合,这些信念往往是一些没有事实根据,不考虑个体差异而储存在人脑中的一种极度概括化的固定看法[1-2],其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认识某个社会群体的共有特征,进而影响人们对该群体的认知和行为[2-3]。
自古至今,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受到他人的偏见、歧视,阻碍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而这些偏见与歧视与普通大众对残疾人所持的刻板印象息息相关[4-5]。
由此可见,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对残疾人是否能以健全人的身份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全面地了解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从而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融合教育与残疾人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分离式教育即把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分开受教育产生质疑,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不停地在为残疾学生能够尽早融入主流社会谋求新出路。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恰好是在教育公平、受教育均等、互相包容、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于1994年联合国在西班牙组织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上,通过《萨拉曼卡宣言》正式提出[6]。
它主张普通学校需要为能适应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尽可能地让残疾儿童享受普通教育的学习机会,从而促使这些残疾学生回归主流,其核心在于保障教育公平的质量[7]。
融合教育的理念蕴含着一种相对分离式教育更公平、更民主的思想,透露着人们对特殊教育公平化的迫切愿望[8]。
普通大众恰好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执行者,尤其是普校教师是融合教育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对残疾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融合教育的质量[7]。
相关研究显示,残疾人刻板印象是存在的,这些固着的看法时刻干扰着普通大众对残疾学生的态度,即可能会给残疾学生带来不公正或过于关爱的待∗∗∗第38卷第4期绥化学院学报2018年4月Vol.38No.4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Apr .2018156遇,进而对融合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鉴于此,展开对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是必要的,只有深入了解个体对残疾人的真实看法,才能进一步探究普通大众应该对残疾人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找出如何改善这些根深蒂固的印象的措施,从而确保融合教育的质量。
二、残疾人刻板印象的测量与发展(一)残疾人刻板印象的概念。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由新闻记者Walter Lippman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1922)中提出的[9]。
他认为刻板印象是“头脑中的图象(Picture in our heads)”,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从文化上、语言上和思考方式上获得对其他群体的认知[9]。
虽然刻板印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但对刻板印象的定义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
其原因除了研究者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来界定刻板印象的外,还受到王沛提出的心理动力学、社会文化、认知和社会认知等四个刻板印象理论视角的影响。
在刻板印象定义的影响下,残疾人刻板印象的概念目前也没有被明确提出,已有研究中,研究者常常是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刻板印象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来定义残疾人刻板印象。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刻板印象的定义来从不同角理解残疾人刻板印象的概念。
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中最有代表性定义的是Katz和Braly,他们从社会的角度将刻板印象定义为“一种试图表征某类群体事实的固定概念”[10]。
Brigham1971年从观察者的主观角度,通过研究种族刻板印象,提出“种族的刻板印象是观察者对某个种族群体的某种品质属性的概括”[10]。
McCauley 等人于1980年将刻板印象看做“一种阶层区别于其他阶层的特征概括。
”这一观点的提出表明刻板印象可以作为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并可用来区分类别[10-11]。
Kanahara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对刻板印象的定义应该从信念和群体这两个属性出发,并人为刻板印象是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系列信念所组成的一种认知结构[13]。
综上所述,研究者可将刻板印象总结为:关于某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二)残疾人刻板印象的发展与测量。
1.残疾人刻板印象的发展。
对于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早在1940年,西方国家已经有少数研究者开始研究正常人对残疾人群体的看法和观点,这时的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正常人眼里,残疾人存在着某种特殊性。
Mussen和Barker以大学生为被试,要求他们分别对正常人和残疾人进行人格特质的5级评定。
评定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正常人的评定分数相对集中,而对残疾人的评定分数较分散,这表明他人对残疾人的态度明显区别于正常人[5]。
随后,在弱势群体权利和反弱势群体歧视等运动的兴起下,在种族、性别等刻板印象的迅速发展的驱动下,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问题逐渐获得研究者的关注,残疾人刻板印象开始成为社会热点。
2.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直接测量。
关于残疾人刻板印象的测量主要是从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来展开的。
与其他领域的刻板印象类似,早期的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直接测量来考察残疾人的外显刻板印象,主要利用的测量法有:自由联想法、Likert量表和语义差异量表法。
自由联想法是测量刻板印象最简单、最便于操作的方法。
在测量中,主试直接告知被试需要描述的群体,并要求被试回答提到该群体时联想到的形容词,之后对收集到的形容词进行编码、小组讨论、专家评定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炼出被试对目标群体刻板印象的典型特质[12]。
该方法虽简单,不限制被试思维,但测量时被试对于要给出足够多的形容词有难度,且获取的内容较庞大杂乱,难以获取重要信息[10]。
李克特量表是社会心理学中常用来测量刻板印象的经典测量工具。
该量表以较结构化的方式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有较高的信效度。
该量表要求被试需要根据5等级或7等级的评定标准对给出的每一个特质词进行态度评定[11]。
然而,李克特量表是单维的,研究者无法判断出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取向[11]。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的语义差异量表弥补了李克特量表的缺陷,研究者从形容词中挑选出合适的互为反义词的形容词对作为语义差异量表的选项,从而形成具有双维特征的量表[5]。
语义差异量表虽然结构性更强,其信效度较好,也便于统计分析,但语义差异量表中的项目是由研究者确定的,这仍会限制被试的回答[12]。
因此,研究者通常将自由联想法和语义差异量表的优势结合起来设计相应问卷,从而使问卷的信效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早期的残疾人刻板印象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利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来探讨残疾人外显刻板印象是否存在,其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是Weinberg以大学生为被试的调查研究,Weinberg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被试对残疾人和正常人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别,Weinberg指出普通大众对残疾人有着不同157的观点和看法,即残疾人刻板印象是普遍存在的[5]。
随后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有研究者针对普校教师是否需要进行特殊教育培训这一问题,对培训过及未培训过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未培训过的教师较培训过的教师对残疾人持更消极的印象[14]。
3.残疾人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
随着内隐刻板印象的大力发展,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残疾人外显刻板印象的强度不高,即使个体表面上不承认对残疾人存在歧视或偏见,但真正和残疾人接触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表现出害怕、疏远,而直接测量法是无法测量这种自动化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11]。
因此,研究者对于残疾人刻板印象的测量逐渐从外显层面转向了内隐层面。
目前研究者主要利用内隐联想测量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来考察残疾人的内隐刻板印象。
IAT是由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一种经典的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15]。
IAT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来反应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此来衡量个体的内隐认知[16]。
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存在两种可能的关系,即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16]。
所谓相容,是指这二者的联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者被试对这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关系[15-16]。
当二者为相容关系时,其关系与被试内隐态度一致,即能较快地进行自动化加工,反应速度相应较快,所用反应时较短;当二者为不相容关系时,其关系与被试内隐态度不一致,而使被试产生认知冲突,此时需要更复杂的意识加工来完成分类任务,所以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则反应时相对较长[15]。
普遍用于与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尊、内隐自我概念等社会认知领域的测量,是一种十分敏感而有效的测量[17]。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残疾人外显刻板印象是普遍存在的,随着内隐刻板印象的发展,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残疾人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性。
基于此,Nosek等人用网络版内隐联想测验对残疾人内隐刻板印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试在相容关系任务中的反应时明显短于不相容任务,这表明被试更愿意把正常人与积极词联系起来,把残疾人与消极词联系起来,从而提出残疾人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18]。
刘嘉秋在考察师范生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时,从内隐层面对被试进行施测,同样发现残疾人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且这种印象普遍是消极的,这表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残疾人刻板印象都是存在的[5]。
综上所述,不管从外显层面还是内隐层面来说,残疾人刻板印象都是存在的。
三、残疾人刻板印象的特征Fichten和Amsel利用形容词检核表法考察了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发现大学生对残疾人普遍持有消极的刻板印象[19]。
此外,上述所提到的Weinberg利用问卷调查证实了残疾人刻板印象是存在的,且这种刻板印象普遍含有消极特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