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二年级数学学期课程纲要
- 格式:pdf
- 大小:283.03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科目名称二年级数学课程类型基础课程设计人二年级数学老师课程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学校适用年级二年级总课时数60课时日期编写依据依据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分解一、本学段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4、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5、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臵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7、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8、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9、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10、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11、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1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14、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第二学年,本册教材,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依据二基于学材的研究一、学材整体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课时:81课时〔义务教育〕设计者:【背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容,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包括以下几个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其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的加法和减法笔算,表乘法〔一〕,表乘法〔二〕。
难点是100以的加法和减法笔算,表乘法〔一〕,表乘法〔二〕。
【课程目标】1.掌握100以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展计算;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理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识别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 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容与实施】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
2.课资源: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工具书、〔教师用、学生用〕数学同步练习。
〔二〕教/学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运用已有的测量工具,对身边的事物进展估量和测量,能够更进一步的理解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课时)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第七单元、统计(3课时)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内容标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课程大纲:小学二年级数学
一、课程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
2.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分数概念。
3.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和秒。
4.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5.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内容
1.加减乘除运算:重点掌握进位和不进位的加减法,以及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
3.时间单位:初步认识小时、分钟、秒的概念,学会读取时钟。
4.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学习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5.数学逻辑思维: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和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进度
每周安排五节课,每节课时长约40分钟。
每节课包括新知识讲解、例题解析、习题练习和个别指导等环节。
四、课程评估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分数、时间单位、几何图形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1.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数学游戏、谜题和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讨论。
3.布置有趣的家庭作业,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知识。
4.定期表扬和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学习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时数:60课时设计教师:巴许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一、课程目标1.数的应用。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本册实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运算包括: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二)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开学第一课课程纲要(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认识和理解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及数的组成。
2. 数的运算: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量的计量:学习长度、质量、面积等基本计量单位,培养对量的感知和计量能力。
4. 几何图形: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5.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2.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教具、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3. 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知: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理解并掌握重点知识。
3.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和纠正错误。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梯度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练习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单元一: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学生将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二:数的比较和排序本单元中,学生研究了数的比较和排序。
通过比较数的大小,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并能够解决一些有关大小关系的问题。
单元三:加法与减法的综合应用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他们将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四:分组和对半分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分组和对半分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分组和对半分,他们能够理解数的分配和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解决一些与分组和对半分相关的问题。
单元五:乘法的初步认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他们将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六:整十和整百的乘法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整十和整百的乘法。
他们将学会如何进行整十和整百的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与整十和整百的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七:简便算术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研究一些简便的算术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他们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与简便算术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八:时间和日历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时间和日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他们将学会读取时间和使用日历,并能够解决一些与时间和日历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九:图形的认识和制作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制作方法。
他们将学会认识和制作一些常见的图形,并能够解决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十:计数与统计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计数和统计的方法。
通过统计数据,他们能够了解事物的数量和频率,并能够解决一些与计数和统计相关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的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 58课时设计教师:崔凯歌曹玉萍谢丽萍背景本册教材包括: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其中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册教材与课标实验版的教材相比1、降低了难度。
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是统计,原教材主要教学复式统计图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行教材重点学习调查统计的方法和记录数据的知识。
第三单元之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了结构体系。
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
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其次将“有余数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更能突出“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课程总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近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得数字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1、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2、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三角板天平剪刀直尺等二、教/学方法(一)教学方式:1、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本册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于老师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本册的教材内容包括: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八个板块的内容。
其中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统计和找规律三个内容是上册知识的扩展,其余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新知识。
本册的重点和难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除法的基础,百以内数的加减的口算和三位数的笔算是也今后计算的核心内容。
对于计算面对二年级的学生,在计算提速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掌握计算的方法、规律和计算的技能。
用数学解决问题从上册的基本的一步内容逐步过渡到二步甚至更灵活的解决方法,因此这部分内容将是我们班可以说是我们二年级的难点。
此外教材也关注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环节,如剪一剪和称一称这样的内容,使学生在操作中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课程目标: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空间与图形:5.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二年级数学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实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点,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理解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初步理解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角和直角。
3.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一年级上册理解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的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
4.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水平,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实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长度单位(3课时)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理解(4课时)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2课时)1、乘法的初步理解―――――――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1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2课时)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1课时)7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第七单元、理解时间(3课时)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问题教学。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课程简介:二年级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并为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正负等;2. 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巧,如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与表达- 自然数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整数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数的表达方式及数的读法。
2. 数的表示方法- 十进制表示法和拓展应用;- 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的认识与换算; - 长度、面积和容积的测量及计算。
3. 基本的数学运算-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算式的解释与运算规律;- 运算顺序与多步计算。
4. 分数的认识与计算- 分数的定义与概念;- 分数的比较与运算;-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图形与几何- 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图形的性质、构造和测量;- 图形的变换及对称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并理解数学概念和技巧;2. 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具,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
四、教学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1. 日常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评价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3. 课堂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 课外拓展活动和项目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60课时设计者:郭惠强背景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学习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总复习。
数与代数领域:本册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和表内乘法。
进一步认识钟表。
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是厘米和米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并能通过观察一个面猜出物体的形状。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和搭配问题。
其中,重点学习内容有: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难点内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
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对于难点,虽然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进位与退位知识基础,借助摆小棒,直观演示,学生能理解其算理;但学生年龄还小,在以后的练习中仍然会不断出现各种错误:如忘记加进位1,忘记减退位1等等,因此这部分知识学起来就比较困难。
目标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教师用书》、教学内容、学情制定如下课程目标:数与代数学习目标:1、通过摆小棒、讨论交流,会说出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在具体情境中,能说出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结合具体乘法式子,能说出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二年级(上)课程纲要【背景分析】2.本册中共编排的内容(1)七个单元的新内容数与代数:“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图形与几何:“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方向”统计与概率:“分类列举”(智慧广场)(2)2个综合与实践:“神奇的小棒”、“我喜欢的地方”;(3)2个智慧广场:“有顺序的数”、“分类列举”;(4)1个回顾整理(总复习)。
【课程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交流、分析活动,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体会乘法和除法的联系;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会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能应用表内乘法、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要求脱式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借助图片或直观图,通过观察、操作、做一做、拼一拼、结合现实情境等活动,通过开展指角、找角、做活动角、折角、画角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在填写完成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培养初步的几何观察能力,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用途。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会分类列举,能用表格、图形、文字、符号等方法呈现整理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观念。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欣赏图案、设计制作、分析交流、总结反思等活动,通过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有哪些等活动,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能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的平面示意图;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用平面示意图表示方向和位置的简洁性和明了性,提高发展想象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整数1.1 正整数和负整数- 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 掌握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比较- 运用正整数和负整数解决实际问题1.2 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1.3 数轴与整数运算- 了解数轴的概念与作用- 运用数轴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 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二、分数2.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理解分数的概念- 掌握分数的表示法和读法- 进行分数的化简和比较2.2 分数的加减法-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2.3 分数与整数- 理解带分数的概念- 进行带分数和整数的运算- 运用带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三、几何图形3.1 点、线和面- 理解点、线和面的概念- 能够画出简单的点、线和面3.2 平行线与垂直线- 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3.3 三角形与四边形- 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3.4 镜面对称与旋转对称- 理解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的概念- 能够找出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的图形四、时间和金钱4.1 时钟和时间- 能够读表并解释时间- 进行时钟的加减计算4.2 周期和日期- 了解星期、月份和季节的概念- 能够计算日期的差别4.3 金钱与货币- 认识各种货币的图案和面值-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运算五、数据统计5.1 收集与整理数据- 学会收集数据- 能够用表格和图表整理数据5.2 图表的读取和分析- 能够读取和理解不同类型的图表- 进行简单的图表分析和推理5.3 概率与事件- 了解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进行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和判断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纲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学期《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设计教师董水坤日期2011.8 适应年级二总课时60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学校观音寺镇闫庄小学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仅有7、8岁,各方面的知识还不全面,又由于儿童好动,且没有一定的自律能力,所以秩序比较难搞好,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要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践中我发现适当运用教具,联系生活实际,可以使孩子们更易于接受数学知识,如能结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调动起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更可以使教学变成孩子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快乐过程。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
本册实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四)表内乘法(一)(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五)表内乘法(二)(7~9的乘法口诀,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
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如利用工具书、图书、报刊杂志、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广播电视等进行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