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
- 格式:rtf
- 大小:81.66 KB
- 文档页数:4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全球史观名词解释全球史观是指一种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整体性、全球性思考和研究的观念和方法。
它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没有孤立的国家或地区史。
全球史观强调交流、互动和相互渗透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特殊现象。
它试图把不同地区的历史联系起来,从多个维度和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现象,揭示出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人类共同的历史轨迹。
全球史观的核心概念包括“全球化”、“交流”、“互动”和“多中心”。
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具有联系和共同特征,如交流、贸易、文化传播等。
交流指人类社会之间的信息、货物、知识、技术、文化等流动和传播的过程。
互动指各地区社会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多中心强调人类历史存在着多个中心,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具有平等的地位和重要性,没有一个中心是绝对主导的。
全球史观涉及的重要概念还包括“世界体系”、“历史进程”和“共同命运”。
世界体系是指人类社会整体的组织结构和关系,其中留有各个地区和国家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
历史进程指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涉及历史的起源、发展、变革和转型等方面。
共同命运强调人类社会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问题和挑战,需要共同合作和共同应对。
全球史观试图揭示并思考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全球史观的研究方法包括比较历史、区域史和跨学科研究等。
比较历史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史实、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趋势,找出共性和差异。
区域史研究特定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与全球历史的联系和作用,探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跨学科研究利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共同解读和解释历史现象,并开展对全球历史的综合研究。
全球史观的出现和发展是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批判和补充,弥补了国家史观的局限性,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它帮助我们看到历史中普遍的规律和趋势,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共同性,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 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 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 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专项训练九全球史观一、理论阐释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提出这种史观的是欧美学者,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及其名著《全球通史》最具代表性。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
又称为整体史观,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关注整个人类,更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即人类自孤立、分散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
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二、典型考题(2014·山东卷·39)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4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8分)【参考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什么是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指的是在二战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部分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主张从全球视野观察和阐释世界历史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全球史打破了传统民族—国家的基本框架,具有超地域、超国家、超民族的特征,因此一般又被称为“整体世界史”。
较早系统阐发全球史学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同时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也在此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全球史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西方重要的史学流派之一。
当代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全球史学者当属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
从本质上说,全球史学并非要囊括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所有内容,而主要是一种从整体出发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
全球史学者主张客观平等地对待世界上一切民族和国家,重新发掘被忽视的民族或国家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贡献,其基本理论特征就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它主张从全球而不是欧洲的狭隘视野去研究世界历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恢复世界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史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世界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其重视整体、联系的方法催生了“整体史学”的诞生。
但同时,全球史学引起了中国学人的争论。
首先,对待全球史学的态度问题。
大多数学者对全球史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全球史学是当前西方史学界的主流派别之一。
全球史顺应了全球化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新的方法和视角,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体系;而它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体现了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深切关怀。
因此,中国学者应该积极吸收全球史学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了要让全球史学重构中国的世界史学科体系的观点。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史学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展开剩余33%美国虽然是全球史的主要阵地,但全球史也仅仅是众多史学分支下的一个研究方向。
作为一种构建世界通史的新方式,全球史学还处于探索阶段。
其次,关于全球史是一门理论还是一种方法的问题。
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
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
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近代化史观现代化也称近代化。
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全球史观:建立在人们的意识对全球化现实反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是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过程,它包括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以及整体性。
趋势性就是说全球史观反映了人类文明相互交流逐步摆脱分散并走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世界逐步联为一体,而且这种趋势至今尚有加强的前景。
而整体性则说明全球史观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从学术发生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通史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历史中的“八大史观”史观是学生的一个盲点,也是历史研究、学习、教学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八大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
如果从这种全球史观:从客观和公正的视角看待历史一、定义全球史观是一种从整体角度、客观地、和定义公正地出发看待历史的视角。
即采用了国际化的观点和角度,把世界历史像一首大歌一样,用一种客观的、公平的视角,来了解、思考历史,从而形成一种判断和估算。
二、作用由于这种全球史观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审视历史,如历史发展过程、历史格局、历史规律、历史把握、历史趋势,以及历史责任和影响等,以逻辑的过程对历史进行更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全人类历史变迁,积极探索历史规律,希望从此提升世界历史科学水平。
从而在提高史学科学化水平的同时,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三、层次全球史观不仅可以建立在政治和历史上的层面,也可以构建在经济、文化、历史学、理论、思想诸方面的层面,深入的全球视角考察世界历史发展的收尾过程,形成一种全盘的“看待历史”的方式。
四、实施实施全球史观,首先,必须树立新理念。
只有彻底认识到全人类负有共同义务,以及形成共同利益时,才能真正落实全球史观。
其次,在社会教育方面,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普及,懂得历史进程,学会怎样看待历史,全面理解历史,从而促进更好的历史理解,更有效的历史认识,才能有效的运用全球史观检讨历史。
最后,加强历史视角的国际交流,促进历史学界之间的合作,形成共同研究,全面深刻的了解历史,共同探讨问题探讨历史规律,考察发展趋势,全面改进和构建历史视野。
五、总结全球史观是一种由完整的视角以及公正、客观的历史判断,来观照历史的方式。
构建全球史观,推行全球史观,就是促进世界历史科学发展,提升史学科学水平的过程。
而推行全球史观,必须树立新的历史观念,加强知识的普及,以及加强国际历史视角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全球史观真正落实,全人类发展得更好!。
全球史观与高考历史复习“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
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
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1、从全局,亦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3、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
4、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全球史观已形成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而且已有许多研究成果。
我们运用这一新的史学观来指导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一定能将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全球史观的成因归纳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
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推动力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不步加深、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整体世界之中,没有哪一个是孤立的个体,也没有谁可以说离开了这个社会而存在,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人们的世界观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后,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
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而且“地球村”的概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因此,树立反映世界的“全球化”趋势的世界观,即“全球史观”,已经成为世界史学科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那么何为全球史观?这是我们要说的问题。
全球史观”是建立在人们的意识对全球化现实反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是一种从全球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史的方法。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动态过程,它包括长时段的发展趋势性以及整体性。
趋势性就是说全球史观反映了人类文明相互交流逐步摆脱分散并走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世界逐步联为一体,而且这种趋势至今尚有加强的前景。
而整体性则说明全球史观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从学术发生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通史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
整体史观认为,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
整体历史观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
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
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大历史观,学术界称之为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简单说,欧美学者发现,原来的历史观是欧洲中心史观。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进入殖民时代,旧的历史方法解决不了二十世纪面临的问题,本身路也越走越窄。
欧美的相关反思与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就开始了。
出现了美国环境史学、法国年鉴史学、德国社会史学等等。
马克思主义是其中一家。
在新的哲学思想引导下,逐渐出现了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目前已经被普遍接受,创立者非止一家,努力也不是一代。
包括马克思在内,对其均有主动被动的贡献。
1979年,中国新时期开始。
中国学者大呼经济学缺位,哲学贫困,史学危机。
从文革中醒来的中国人发现,阶级斗争史观,过于机械,也过于意识形态化。
史学危机已经到一定程度,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把错误的历史教给下一代,上有愧祖宗,下对不住儿孙。
中国新时期史学探索,应在1979年后开始。
个别学者的努力,从五四时期就没停止过。
于是欧美的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被中国学界注意。
这种接触实际是全方位的,更多是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史学的交流不过是其中一种。
河里多海外网友,对此非常清楚。
中国史学界1979年后引进了一批学术成果——黄仁宇是这种引进的一个,此外,卡尔波普、布罗代尔、斯塔夫里阿诺斯、巴勒克拉夫、斯宾格勒、汤因比、克罗齐、柯林伍德、费正清、李约瑟……那是一个辉煌的名单,坦率地说,黄仁宇恐怕得称学生辈。
此外,中国的努力,还包括在中国的世界史体系里加进了本国史,开始关注文化史特别是经济史等等等。
各国的探索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
既有历史哲学,也有世界史研究,还有文化史探索。
不同国家,欧美中日等地,也有不同的侧重和成果。
比如何兆武,这位西南联大出身的杰出学者,就是中国新时期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
如同绝大多数学者一样,专业以外的人很少听到他。
中国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大陆方面,与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国经济和平发展等密切相关。
这是很好的事情,毕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思想史。
大陆的史学探索,经历非常复杂。
其间还有反精神污染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事情发生。
这里不展开谈。
在中国有关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的探索中,黄仁宇适逢其会,又在出版商的帮助下在大陆当了把明星,但学术毕竟不是演艺。
不必把黄抬太高,自然也没理由贬他。
他是中国史学界一股清风,确有一部分专业人士早在1990年代就介绍过他。
今天中国史学界还有学阀门派的藩篱,但某位强人一手遮天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黄仁宇没有产生更大的影响,完全受其自身限制。
黄氏过于匆忙的指出中国问题所在,想用一个“数目字管理缺位”涵盖一切,显然是失败的。
有关大历史观,前文说了,这不是他的功劳,黄不过是接触并运用了最新的学术工具。
至于中国的经济史,呵呵,不客气的说,包括黄仁宇,中文历史学家还没有这方面的大家。
这个也不完全是历史学界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问题更多,因为与现实发展关系更密切。
全球史观严格说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即使在历史学范围本身,也涉及比较史学、史学史和历史哲学多个领域。
这种方法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纵向的历史进程和横向的国家民族关系,文化、经济、军事诸因素,环境和气候,等等,都互有影响。
这种史观是积极进步的,中国的帝王将相史和西方的欧洲中心论,最后都归到这种思维模式是正确的。
全球史观,既有哲学系统论的影子,又有全球化的现实折射。
在这种史观的前题下,出什么成果,是具体问题。
研究万历十五年,研究鼠疫与李自成进京关系,研究中国之和平发展全球化影响,均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味道。
全球史观有不同的表述。
法国布罗代尔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是一种,德国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是一种,英国汤因比的文化比较是一种。
中国雷海宗双周论也是一种。
美国华裔史学家黄仁宇的大历史,还是一种。
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
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全球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树立一种全球意识。
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
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
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应做到“求同存异”,努力去寻求彼此间的共同点,把分歧暂时搁置,耐心地通过对话去缩小和解决分歧,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应有善于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导致冲突。
许多史学家都认同运用全球史观这一新的观点去研究历史问题,每个人对全球史观的认识也是大同小异,首都师范大学刘新成教授在《全球化与全球史观》一文中说:所谓“全球史观”是本世纪中叶在西方史学家中形成的一种世界历史观念,代表人物有英国史学家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和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 L. S.Stavrianos)、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1)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1966~1970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两卷本)是全球史观经典作品之一。
全球史观的主要特点在于观照世界历史的独特视角。
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对于全球史的把握他是“站在月球上”来审视地球上的人类发展史,也就是说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开来去说或进行史学研究。
这种新的史学观点与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传统的历史主义史学流派代表了一种以时间先后为序的纵向思考为基础的史学思维范式,强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连续性,历史分期这一史学研究方法就是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合理性。
全球史观主张把一切发展、变化或历史现象都纳入共时性研究,强调非连续的变化过程,历史分期的合理依据在全球史观的横向思维范式中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
全球史观这一新的观点最早是运用在史学研究方面,在研究历史学问题时不再是从一个孤立的点去看,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点去俯视这一历史时期的各种问题,不仅仅是从纵向时间上的考虑,更多的是要从横向考虑,从这一点上去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新课程教科书对全球史观的阐发,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设置和分布方式上,而且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定位和阐释上也有明确的表述。
譬如在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趋势等具体问题中,也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
就拿鸦片战争来说吧,如果只是从中国方面去看的话,中国还算量个大国,经济上比那些资本主义国家强,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上中国一直处于出超的在位,可是当我们从横向来看,中国则早已落后世界一个世纪了,从这点看我们就不难解释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乃至后来的一系列与外国的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了全球化的观点不只是运用在研究史学方面,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用全球化的观点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