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
- 格式:pdf
- 大小:745.55 KB
- 文档页数:2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
传媒新思维是指传媒行业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下所采用的创新思维和新方式。
传媒新思维已成为当今传媒行业发展的必要趋势,是推动行业不断前进的核心动力,是推动媒体向数字化、综合化、交互化发展的关键。
传媒新思维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内容创新思维。
传统媒体的内容模式以纸质媒体为主,以信息流为主要来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内容不再局限于纸面,而是更广泛地运用数字方式,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创造更具互动性的多媒体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营销创新思维。
传媒新思维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品牌需求为中心。
采用个性化营销方式,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目标。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渠道建立与用户的密切联系,开展各种互动营销活动,提升社交化互动,提高用户参与度。
三、制作模式创新思维。
传统媒体制作过程繁琐、浪费时间和成本高,而数字媒体制作过程集成化、自动化推广,制作更高效快捷、流程更简便,如数字媒体制作创作工具的不断推出,使得构建数字化媒体照片、视频、音频及图像等制作成为现实。
四、品牌营销创新思维。
品牌营销是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品牌营销模式中,自上而下宣传推广,效果不尽如人意。
数字媒体采用社交分享、自发传播的模式,品牌营销更灵活、更富创意。
例如,通过互联网开展品牌活动、推广品牌名片、社交媒体中寻求粉丝拥护。
总之,传媒新思维是传媒业不断前进的核心动力,一方面是新时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增长。
其实,每一种思维方式和创意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只有充分利用新思维,才能不断创新,开辟新的传媒前景。
声屏世界2020/7新型主流媒体的主要特征从政治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是党领导下的媒体,是主流内容、主流舆论、主流价值的生产者、建设者和传播者。
这规定了新型主流媒体的根本性质:由党领导,为党服务。
从社会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是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媒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主流媒体应该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动员的独特作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从文化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是主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主流价值建设的排头兵。
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做讲品位、讲情调、讲责任的表率,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
从经济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是传媒市场中举旗定向的中坚力量,是媒体产业竞技场上的主导角色。
媒体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受众和用户市场的竞争,主流媒体的地位、价值需要经由受众市场检验和兑现。
从形态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必然同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网为依托的全媒体,体现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功能。
(据杨明品于《中国广播》2020年第6期)传媒机构商业模式的路径创新原则第一,依托自身独有资源,扬长避短。
应发挥既有优势,使其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中难以被复制的“元素”。
传媒主体之间,在资源方面虽有传媒共性,但在既有资源优势方面,彼此仍存在较大差异。
而根据自身的独特优势资源制定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竞争对手的复制,也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影响利润和效益。
第二,争取“只引领不跟随”。
从一定意义上看,引领其实意味着创新,而跟随则意味着模仿。
创新虽然需要付出相应的开发成本、试错成本,但盲目跟随、跟风却更加可能会导致失败。
传媒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量身定制、自主提出、创新性针对性地制定商业模式,也唯有如此,才能引领市场。
第三,要考虑长期收益,做好协调。
要在保障短期收益的同时,协调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与收益的关系,使短期、中期采取的各项活动,尽量符合传媒主体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不能因为担心影响短期收益而影响了长期发展。
声屏世界5G 时代内容建设的四个突破点一、以“六可”新形态内容产品作为内容建设重点。
5G 时代的内容产品一定会因先进技术的支撑和牵引而衍生出新的特性,诞生出新的品类,呈现新的表现形态和传播规律。
它会强烈地体现出可听、可视、可互动、可感受、可体验、可分享诸种特性的巧妙结合,这也是“全息媒体”在内容产品形态上的具体体现。
二、以协同生产、体系竞争力构建作为能力建设重点。
5G 的优势应用场景是超高可靠与低时延,可以实现时延只有几十毫秒甚至几毫秒。
超低时延对同步性提供的技术支撑会带来更大的协同度,催生驱动更多异空间协同合作。
5G 技术的高同步性会加速推进传媒竞争,体系竞争力成为衡量传媒竞争力的基本能力。
三、以获取多形态数据资源作为资源建设重点。
利用各种传感器系统和其他数据收集处理系统,人类可以超出人的感觉器官的敏锐度、速度、效率、数据量感知外部世界和人本身的变化。
多形态数据未来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值得从传播的角度挖掘。
四、以增强分发能力作为加强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础。
对于传播而言,分发环节是传播链条的关键环节,没有分发,内容价值与传播影响都难以实现。
增强分发能力是加强内容建设的重要基础。
主流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相当程度上要靠相应或更强的分发能力来实现。
分发能力的增强,一定意味着对受众需求、内容制作、产品匹配、传播策略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为精当的运用,必须能够牵引、拉动、支撑内容建设。
(据陆小华于《中国广播》2019年第8期)数字新闻伦理体系的建构在宏观(新闻行业)层面上,传统的社会责任话语始终在一线新闻从业者的认知中占据核心地位。
尽管人们对于数字技术和新闻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不尽相同的理解,但这并未动摇“社会责任”本身作为现代新闻业的道义基石这一事实。
新闻业的价值宗旨并未因数字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在对数字新闻伦理体系进行建构时,仍需紧扣“社会责任”这一价值内核。
在中观(新闻机构)层面上,数字技术的介入无节制地放大了传统新闻伦理中的功利主义面向,从而在日常生产实践中制造了功利导向的伦理危机。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I~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一、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基本成型。
新闻传媒业混合所有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传统媒体中属于党的喉舌性质的报纸、广播、电 视仍坚持国家所有,但互联网上的大部分新媒体则属于民营资本所有。
其次,以B A T为代表的民营资本在政策的支持下,以参股、合作、收购等多种方式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领域积极布局。
二、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形成,新媒体成为主导,传统媒体全线收缩。
在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组成的传媒格局中,传统媒体整体上面临着江河曰下的困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体的受众和市场规模仍在持续扩张。
从市场规模上看,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导,传统媒体更加式微。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的新媒体格局中,民营新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三、“制播分离”新模式出现,传统新闻媒体面临沦为“内 容提供商”的风险。
相比于过去传统媒体垄断新闻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的“自产自销”,新闻传媒业“制播分离”的模式越来越普及。
“制播分离”模式一方面推动了新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合,但也将带来传播权力的转移,传统媒体可能会沦为互联网公司的“内容提供商”。
四、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融合新闻重塑新闻生产和传播生态。
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媒体机构为主导的媒介生态。
在新闻生产领域,PGC+U G C融合的新闻生产特征日益显现。
(据李良荣袁鸣徽于《新闻大学》2017年第5期)当前新媒体发展六大趋势一是移动化,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报告,到2020年世界手机用户将达到57亿,覆盖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
二是可视化,视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潮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均把视频业务作为发展重点。
据思科公司预计,2016至2021年,全球移动视频将增长8.7倍,占移动数据总流量的78%。
三是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采集、制作、发布方式,重塑了信息传播流程,极大激发了新闻生产潜力。
声屏世界2023/11主流媒体MCN 机构的产业化创新路径一、从媒体到“数字中介”:基于角色转型的平台价值创新。
在打造传播平台的意义上,未来媒体MCN 机构必须实现从媒体到“数字中介”的转型,新的平台将不再具有单一的媒介属性,而是在媒体和区域特色产业之间承担产业路由器的作用,通过MCN 平台产生的新连接、新产品和新运营,帮助各类产业连接丰富的产品和场景,促进当地产业数字化进程,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从流量到留量:基于优质内容的平台运营创新。
特色优质内容仍然是MCN 机构的核心命脉,有助于相关参与主体培育用户习惯,掌握用户画像,从而实现流量引流与变现。
媒体MCN 机构除了保持对头部IP 内容的投入、开发以及持续创新外,还要继续深耕细分市场,在特色领域发力好内容的制作和开掘,吸收和释放海量用户资源和IP 产业资源,全力支持短视频生态的建设与发展。
三、从单一到多元:基于跨界融合的平台产业链创新。
在传播技术的推动下,跨界融合必然成为媒体MCN 机构的主要发展方向。
媒体MCN 机构要在“短视频+直播”的内容生产路径上,突破现有MCN 机构的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向“内容生产商—零售商—物流商—仓储商”全方位转型,发挥数字中介的平台作用,吸引多方交易主体进入媒体MCN ,减少多方交易的中间环节,大幅拉近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距离,提高商品的成交率与周转率,从整体上提高媒体MCN 产业化效率,以搭建立体互联的产业矩阵。
(据曹国东赵恬于《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下)国际社交媒体的情感干预在深度媒介化时代,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数字平台成为国际传播最活跃乃至最重要的场域,也是多元舆论交往和交锋的重要阵地。
一方面,就国际传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媒介逻辑的影响这一事实而言,首先把握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介生态特性,充分考虑到“特定媒介的质地、被人们使用的方式,以及因为使用媒介所发展出来的思考或生活习惯、环境配置,甚至世界观……”情感呈现越来越媒介化,本质而言就是媒介介入到了国际传播的情感实践过程中。
声屏世界2020/6智媒时代主流价值引领需要“四个力”一是增强全程把控力。
全程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尺度,实现了信息生产、传播、反馈等环节的全链条呈现。
新时代背景下,主流价值引领应对信息传播保持全流程介入,借助媒体融合实现流程再造,鼓励信息传播多元主体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进行协同联动,推动内容生产、传播、消费的全面深入改革。
二是激发全息创新力。
全息是指媒体信息格式的多元化,信息呈现的形式更为立体。
智媒时代的主流价值引领应把握和运用好这一媒体发展趋势,发挥好技术和各类平台优势,充分释放全息传播的创新力,重构主流价值传播生态。
三是调动全员生产力。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生产、传播权力得以下放给普通用户,信息生产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
智媒时代,要提升主流价值引领力和影响力,应顺应这一趋势,激发人人参与主流价值传播的积极性,动员更多用户为主流价值传播做出贡献,以实现主流价值传播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
四是扩大全效辐射力。
智媒时代,媒体的功能得到更大丰富和拓展,其正逐渐从单一的信息传播中介演化为集信息、社交、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聚合性平台,全效传播得以实现。
完成好新形势下主流价值传播的使命任务,应在媒体平台的功能拓展上继续下功夫,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功能服务(据王晓红于《现代视听》2020年第5期)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法治能力建设的策略一、不断拓展法治知识结构,要把法治能力作为基本素质来要求。
新闻工作者除了了解基础性的新闻法治知识,还要注重对法律基本理论和概念、宪法和部门法的了解。
学习法治知识要体现新闻工作者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与现实国情的法治话语体系相联系,注重提升新闻报道在法治中国伟大进程中的本土化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二、引导法治理念成效,必须把法治作为新闻核心精神来培育。
要想法治理念在新闻工作者的内心和头脑中扎根生芽、落地开花,需要将法治理念融入新闻行业的核心意识。
新闻行业的整体法治理念增强,将会极大影响从业个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声屏世界2023/10中国传媒业逻辑的整合融通与协调兼顾我国传媒业中的政治逻辑、资本逻辑、文化逻辑在互动博弈中呈现出整合融通与协调兼顾的特征。
一、政治逻辑与文化逻辑的整合融通。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传媒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体服务实践中文化逻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尤其是传媒业肩负着中国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历史使命,对内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外要服务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党性与人民性的相统一使得传媒业的政治逻辑与文化逻辑得以整合融通,并通过“把社会效益优先放在首位”的价值规范得以呈现。
二、政治—文化逻辑与经济逻辑的协调兼顾。
传媒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社会效益需要经济效益作为支撑,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中国体制下传媒业的发展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目前传媒业中的资本运营已相对成熟,但我们要警惕因过度资本化导致的媒体“泛娱乐化”和过度消费主义倾向,应充分发挥政治调试功能,增强媒体的主体责任意识,规范资本参与下的媒体运营,防止传媒业发展背离我国特有的政治逻辑与文化逻辑。
(据李佳杨子瑶于《传媒》2023年9月下)短视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短视频凭借其轻便、快捷、随身性等接触和使用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微小的篇幅、更加新颖的视角呈现在用户面前,顺应了现代人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观看的习惯,也满足了人们迅速获取信息的快餐化需求。
短视频平台用户覆盖广泛,通过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可以触及更多的人。
二、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新表达。
短视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音效、动画、特效等丰富的视听手法进行创新性表达,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在智媒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需要彰显出视觉性、新奇性和趣味性等媒介特征。
声屏世界2022/2广电媒体体制机制改革趋势前瞻一、区域优势互补,推进协同发展。
在未来,广电媒体要注重“区域共性+本土差异”的平衡统一,既要发挥整体特色,又要满足各个地区垂直化、分众化、差异化的用户需求。
在搭建跨区域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区域广电媒体间的生产协同机制、分级运营机制、内容共享机制、人员交流机制、沟通会商机制等,实现区域资源的集成效应与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一体化和媒体多层次深度融合转型升级。
二、聚合资源价值,强化造血功能。
面对市场化竞争,广电媒体亟待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这需要进一步协调好与用户、其他平台、多元社会机构的关系,在机制创新中寻找造血赢利的突破口。
三、优化人才管理,平衡多重属性。
未来广电媒体需要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打造新型人才队伍。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电媒体既要对已有人才进行转型培育,又要强化对工程技术、直播销售、全媒体运营等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更好地应对行业发展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
在分配激励方面,广电媒体在探索项目制、工作室、MCN 等制度改革的同时,更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市场化导向的用工体系和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效率优先。
在晋升体系方面,广电媒体要充分考虑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和管理队伍的后备建设。
四、推进智慧转型,提升治理服务水平。
随着国家对新基建领域加大投入,人工智能、5G 、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将为广电媒体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性保障,使其成为融信息分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于一体的,连接各类要素的智能化平台。
(据田香凝赵淑萍于《电视研究》2022年第1期)媒体经营管理呈现四大趋势一、转入“融合营销”新阶段。
以“融媒体工作室”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架构改革催生“融合营销”。
融媒体工作室不再停留在建大屏、数字化、视频化等内容生产融合等初级阶段,而是捆绑经营任务。
媒体的深度融合正在转入“融合营销”新阶段。
项目制的考核管理和人才激励也日益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加速视频化转型。
声屏世界给算法推荐装上主流价值的“方向盘”一、坚持个性推送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人工智能算法推送采取快速分析用户兴趣并匹配内容的方式,有效实现了推送内容满足用户兴趣的目的。
然而,由于用户兴趣中充斥着大量的低级趣味,仅以用户兴趣为内容衡量标准往往会造成隐含负面价值取向的内容被大量推送。
人工智能算法不能唯流量、唯点击量至上,而是要坚持个性推送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二、坚持算法赋权与算法赋责相统一。
算法是技术,也是权力。
对于掌握算法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来说,要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追求商业利益同时善用议程设置和话语权,不能唯资本、唯流量、唯点击量至上。
三、坚持娱乐互动与公共价值相统一。
一项好的信息技术在方便和服务用户的同时,更应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智能媒体的过度娱乐化,客观上对公共领域、公共价值产生了挤压效应。
因而,人工智能算法应坚持娱乐互动与公共价值的统一。
四、坚持即时满足与深度学习相统一。
智能媒体算法深谙人类追求即时满足的心理机制,并充分将获得愉悦感的即时满足逻辑注入智能算法,但个体能力和技能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延迟满足逻辑下的自律和深度学习。
智能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类媒体算法既要贯彻及时满足逻辑,更应有意识加入深度学习逻辑,鼓励用户进行持久、持续学习思考。
五、坚持效率至上与内容为王相统一。
依托大数据的智能媒体算法效率至上导向日益明显。
效率至上导向极大提高了新闻信息生产、采集速度与效率,但也随之滋生了优质内容稀缺问题。
技术和算法终究是工具,传播技术再怎么发展,传播渠道再怎么多样,坚持内容为王的主旨不能变。
(据董向慧张丽红于《中国记者》2019年第7期)创新整合传播需具备的三大能力第一,迭代创新能力。
迭代创新是互联网的精髓,更是快速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所有创新者的必备素质。
要求传统媒体积极实现自我革命,能够时刻关注最新前沿趋势、最新媒介、最新手段,能够为客户提供最新的服务。
第二,整合传播能力。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传媒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活跃的行业,其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增强。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媒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媒新思维的提出,标志着传媒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理念和实践对于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传媒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和意义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使读者对传媒新思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传媒新思维是指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媒行业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传统的传媒思维主要注重传媒内容的传递和传播方式的创新,而传媒新思维更加强调传媒内容的创新和个性化。
传媒新思维不再只是关注传媒的技术和手段,更加重视传媒内容的价值和影响力。
传媒新思维的提出,使得传媒行业在信息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二、传媒新思维的特点1. 注重个性化传媒新思维强调内容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更加注重符合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传统的传媒思维往往以大众化为主,内容同质化严重,而传媒新思维不再套用模板,更加注重挖掘受众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
2. 注重创新传媒新思维鼓励传媒内容的创新和特色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形式。
创新是传媒新思维的重要特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3. 注重互动传媒新思维更加注重传媒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传统的传媒思维更多是单向传播,而传媒新思维鼓励受众参与从而使传媒内容更具有个性化和充满活力。
4. 注重价值观传媒新思维不再只注重传媒内容的娱乐性和吸引力,更加强调传媒内容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传媒新思维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只是迎合市场需求,更注重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1. 推动传媒行业的发展传媒新思维的提出,使得传媒行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传统的传媒思维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满足受众的需求。
2. 丰富传媒内容传媒新思维的特点是个性化和创新,这也为传媒内容的丰富化提供了可能。
传媒新思维鼓励更多的创意和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使得受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推动传媒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作者:暂无来源:《声屏世界》 2017年第12期未来广电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一、广电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
压缩广电领域的落后产能,解决中低端节目产品过剩,增加有效供给,提升节目质量,打造更多品质优秀、形式多样的节目产品,是广电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
随着改革的推进,广电产业发展重心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提升的精神文化新需求。
二、以科技驱动突破融合发展关键节点。
视频日益成为融合媒体时代最主流的内容形态。
面对强大的视听消费需求,广电媒体到底可以供给多少内容,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是摆在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关口的重要问题。
未来,广电媒体必须加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升级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突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
三、网络整合和智能化建设全面升级。
加快完成网络整合和智能化建设,实现由传统广播电视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升级,发挥规模效应、整体效应和后发优势,是有线网络解决自身发展瓶颈、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由之路。
四、拓展新兴产业打造智慧广电生态。
积极参与新兴产业开发,加速智慧广电生态建设。
要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抓手,积极探索新产品、新功能、新模式、新业态,成为连接用户与产品的通道、平台与服务商。
(据李岚于《电视研究》2017年第11期)媒体平台化建设与发展的前瞻性思考首先,准确定位,根据资源特点选择平台构建方式。
平台不是越大、越全就越好,平台的建设不是模板复制,也不是照搬照抄,要量力而行。
目标可以设置高远,但是自身的资源要能足够支撑,否则可能会产生平台建设的“烂尾楼”,抑或是空架子。
其次,重视用户价值,优化用户入口。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就是资源,应该建立数据库对用户信息进行存档和处理,这是将用户价值变现的重要基础。
此外,各类新媒体产品均可以作为吸引用户的入口,优化入口,让入口更加具有吸引力则需要利用数据库的精准数据。
声屏世界2021/2新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战略原则事业属性、企业化管理机制下的中国广电业,目前在以视频社交平台为主体的新主流舆论生态中,确实凭借深度进驻与政策工具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并成效显著,但仍需搭建自主可控的融媒体平台,尤其是强势的视频社交平台,进而夯实领导者地位。
由此,如何基于融媒体社交平台,建构具有自主可控性的新主流媒体舆论格局,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
第一,跨平台原则,即突破传统媒体领域治理的视野局限,从技术、法律这两大跨平台的维度上,建立起社会化的舆论引导实践机制。
第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立原则,即超脱宏大的整体性建构的思路,不必拘泥于自建平台或大规模购并等传统实践,在开小号、建公号等基础上,面向用户进一步开放治理权,深化创新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利用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推进以小博大、自主可控的舆论引导生态建设。
(据周笑于《电视研究》2021年第1期)5G 时代主流媒体新闻长视频的应用策略一、“提质增量”,用长视频打造媒体深度报道。
长视频的“高容量”决定了其能够在深度报道方面大显身手。
在5G 的推动下长视频将迎来全新的发展良机,长视频制作的重点将放在对热点现象、难解问题的深度剖析上,对于民众关心、社会关切的议题主流媒体应以视频深度报道的方式呈现。
同时,在制作长视频报道时,只有将优质的内容、深度的思想和移动传播业态相融合,才能实现高效传播。
二、“以理服人”,以长视频构建媒体理性解读。
随着人们“发言权”的释放,网络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纷繁复杂,但缺少理性的声音、权威的声音。
对此,主流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当热点事件发生时及时发出理性、权威的声音,并且对这种声音进行通俗化解码,力求让每个人都能听懂、理解。
此外,媒体在借助长视频“发声”时还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
主流媒体应借助5G 的技术力量,大力发展具有解读、评论功能的新闻长视频,这是主流媒体在5G 时代取得新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
三、无限拓展,助力媒体进入细分领域。
声屏世界2021/1以媒体融合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一是夯实用户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用户是发挥全媒体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媒体融合发展应着眼于拓展用户覆盖面,实现终端随着人走、信息围着人转,为全媒体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用户基础。
二是打造互动平台。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转变为双向和多向互动。
用户不再只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应强化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打造更多更优质的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互动平台。
三是聚焦治理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体融合开拓了新空间,也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媒体融合发展应聚焦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社会和用户可持续发展需求,以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帮助用户解决操心事、烦心事,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拓展用户网上网下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推动“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商务”等的发展,提升全媒体服务水平。
比如,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各类媒体可以通过建构线上线下渠道,征集相关信息和求助线索等,帮助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难题。
(据赵曙光于《人民日报》2020/12/09)深度的媒体融合形态是什么首先,数据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基本资源,缺乏数据,就意味着缺乏传播力。
数据是发挥内容优势的基础。
媒体深度融合应充分将主流媒体长时间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发出来,不断拓展新闻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在数据版权、数据服务、数据库等方面发挥比较优势,提供满足用户资讯、社交等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其次,媒体融合的理想形态是主流媒体成为集信息、商务、政务、民生等为一体的强大主流平台。
这里所说的平台,并非要有与互联网商业平台一样的体量和规模,而是要拥有同等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因此,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要用好5G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传媒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技术和创新的前沿领域,每天都有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意不断涌现。
而现在,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传媒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传媒新思维的时代。
传媒新思维是什么?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传统传媒方式和传媒内容的革新和创新。
在过去,传统媒体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
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新媒体更加便捷、实时和可定制,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传媒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性化定制。
在过去,传媒内容往往是一刀切的,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报纸杂志,内容都是一样的,很难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通过订阅,只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文章或者视频,这样一来,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能够避免被强制性地接受无聊的内容。
传媒新思维还包括内容创新和跨界合作。
在传统传媒中,内容多是传统媒体的延续,而现在,新媒体的兴起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视频领域,短视频成为了新的热点,用户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电视节目,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短视频。
而在跨界合作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兴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比如音乐视频网站与唱片公司的合作,电视台与游戏公司的合作,这些合作使得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可能。
传媒新思维还包括与用户的互动和参与。
在过去,传统媒体主要以一种单向的方式向用户传播信息,而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现在,新媒体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比如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
这种互动和参与不仅让用户感受到了更大的参与感,也能够为传媒行业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数据,有助于优化内容和服务。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
是对传统传媒方式和内容的革新和创新,包括个性化定制、内容创新、跨界合作和与用户的互动和参与。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传媒行业将继续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传媒新思维也将不断涌现。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媒的形式不断更新,传媒新思维正在逐渐成为传媒行业的主流。
传媒新思维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用户需求和体验,追求互动和多元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传媒新思维的特点和优势。
一、用户为中心传媒新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同时关注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传统的传媒模式往往是单向传播,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传媒渠道,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要求,但是传媒新思维通过多种途径让用户参与到传媒行业中来,积极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反馈。
例如,一些新媒体平台在报道热点事件时,会配合相关的话题进行互动,让用户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通过点赞、转发等互动方式,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此外,许多新媒体平台也开设了在线直播和互动直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和互动方式,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参与互动。
二、注重创新和多元化传媒新思维突破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注重创新和多元化。
新媒体平台通过各种方式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例如短视频、短信新闻、微信公众号等等,以更具有互动性、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方式进行传播。
此外,传媒新思维促进了媒体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媒体往往只能以主流传媒的形式出现,但是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加灵活多样,执行更多元的任务和功能,例如线上销售、电子商务、文化娱乐和数据分析等,既扩展了媒体的业务范畴,也为媒体行业带来新的营收模式。
三、注重品牌和社会责任传媒新思维对于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传媒机构需要在用户体验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
新媒体平台通过发挥自己的特色,建立起更为精准、扎实的品牌形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在社会责任方面,新媒体传媒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发挥传媒平台的影响力和能动性。
总之,传媒新思维将用户、创新和品牌营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新型媒体创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迎合了时代需求,成为了当前传媒行业的趋势。
声屏世界文化管理经营:什么人才最缺文化管理经营人才匮乏是个老问题,无论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企业,几乎都因人才短缺而步履蹒跚。
说近些年没出人才,并非事实。
一些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常常因一位出色的掌门人而面貌焕然一新。
这样的人才,对文化经营管理而言,当然求之不得,但对多数文化企业事业单位来说,更需要现代经营机制的建立,更需要现代管理制度的确立,尤其需要一大批可培育可造就的基础人才。
在过去的文化管理体制中,一向比较注重宣传、重用少数特殊人才,而忽略了多数人才的培育和应用。
因此,面对现代文化市场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常常显现的就是基本人才的严重匮乏。
事实上,少数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多数人才却可以不断培育。
即使是那些少数特殊人才,也离不开大量基础人才的有效支撑,而多数人才即便没有少数特殊人才的引领,依然可以维持现代文化事业和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培育的变革创新是主要内容,培育人才首先要培育大量的基础性人才,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发展的关键,由于需求量众多,所以,其培育远比延聘少数特殊人才更难完成。
这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开放的机制,需要教育的更新,需要复合型人才的进入。
(据马原于《人民日报》2014/01/02)2013年虚假新闻的特点第一,数量大、种类多。
2013年从年初到年尾,不断有新的案例发生,不仅表现在典型案例的数量巨大,而且表现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第二,涉及的媒体类型广泛。
随着新的媒体平台的开发,媒体的官方微博、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账号,也被纳入虚假新闻的研讨范围。
有不少虚假新闻被媒体官微广泛转载,集体沦陷的窘境一再出现。
第三,虚假新闻体现出鲜明的媒体融合特征。
有不少起虚假新闻并没有在传统媒体上落地,社交媒体是其重要甚至唯一的传播平台。
在面对突发、爆炸性新闻时,媒体官方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抢发独家新闻的重要渠道”。
第四,追究查处的力度有限。
2013年各种虚假新闻案例频出,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被相关主管部门出面查处,特别是有些影响重大、传播效果恶劣的虚假报道,没有看到公开处理的情况。
第五,虚假新闻背后的社会情绪值得关注。
不少虚假新闻的内容本身似乎是为了弘扬正能量或者批判社会丑恶现象的,但由于所报道的内容存在人为设计、主观臆想、商业策划、刻意作秀等问题,最终被拆穿,非但没有弘扬正能量,反而在被拆穿之后造成了“负能量”的累积,对社会信任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第六,图片、视频引发大量虚假新闻。
2013年不少虚假新闻是以图片或视频形式传播或为事实依据的。
随着网络用户上传图片、视频内容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这些UGC (用户生产内容)因缺乏必要的把关机制将会引发更多的虚假新闻。
(据白红义等于《新闻记者》2014年第1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深度分析按照电视节目融合的深度,不同的电视节目对新媒体的价值开发程度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一、通讯工具价值:电视节目制播人员用新媒体找人和信息,与传统的电话、信件交流互动比较,不过是换了一个更为方便直接和成本低的交流通讯工具。
二、技术功能价值: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功能不断地被开发,这些技术功能被迅速移植到电视节目中,电视台和新媒体还会联合开发一些适合节目制作和宣传推广的相关技术。
三、输出传播价值:电视台与新媒体是竞合关系,电视台将节目内容和节目信息输出到新媒体,目的是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网络观众注意力,从而回归传统电视收看,提升收视率。
四、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的合作是交互推广、联合营销。
新媒体需要优质的内容资源赢得流量和受众,电视台借用各种新媒体资源来赢得观众的关注和口碑,扩大节目影响力。
五、产业升级价值:新媒体可以帮助电视行业实现产业升级,不再单纯以广告收益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
(据李岭涛李冬梅于《电视研究》2014年第1期)众筹新闻:为新闻运作创造机会在过去的十多年,报纸的销量一直在下滑。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不管是美国,还是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的新闻媒体,都面临着发展模式的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新的新闻运作模式被逐渐开发出来,“众筹新闻”就是其中之一。
众筹新闻的具体做法是: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平台提出一个新闻报道计划,受众通过捐赠一定的资金来资助他们认可的报道计划;在设定的期限内,如果这些记者能得到预期的资金数额,那么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钱来执行报道计划。
在大众筹集资金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记者与资助者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记者必须通过众筹网络平台来推销自己的报道计划,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向媒体报一个选题,然后写完了事。
这相当于记者直面整个媒介市场,让自己的报道计划首先接受市场和受众的检验。
因此,在众筹新闻的运作过程中,提出报道计划的记者必须了解受众并得到受众的认可,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报道计划推销出去,让受众为之慷慨解囊。
制作新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2014/2闻时,众筹新闻的资助者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把关人,由他们来决定哪些应该做,哪些没有必要做。
当然,为了限制某些出资人完全控制整个新闻报道计划,一些众筹平台对出资人提供给新闻项目的资金比例会有一定限制。
(据张建中于《中国报业》2014年第1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多办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1月23日在京说,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等节目相继播出,掀起一股原创文化节目热潮。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今年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加强专家点评环节,在选手书写汉字的同时介绍汉字字形、源流、演变及字义、词义的本意、引申义等,增加对名家名篇的引用,全面呈现汉语字词在语言应用中的美感。
此外,中央电视台还将创新推出《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并储备了以外国人为主要参加者的《听说读写300字》节目(暂名),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带着诗歌去旅行”为主题的人文记录节目《诗行天下》,在秀美山河中展示中华民族的诗意情怀。
(消息来源:《深圳特区报》)两部委共推国产电影走出去文化部外联局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近日在京签署《关于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战略合作协议》,以扩大国产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根据协议,双方将把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纳入各自对外交流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将中国电影展(周)作为在境外举办中国文化年(节)等综合性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共同组织实施。
同时,双方将充分发挥驻外文化机构在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荐优秀国产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并为实现中国电影在海外商业发行放映以及中外电影合拍等提供协助。
(消息来源:《光明日报》)全国将开展新闻出版“五个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通报,将于1月至3月在全国开展新闻出版“五个专项治理”整改工作,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深化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专项工作,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专项工作,规范报刊发行秩序专项工作。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个专项治理”整改工作旨在抓住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群众最反感、反映最强烈的新闻出版领域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切实整顿新闻采编秩序,促进出版物市场健康发展,切实使新闻出版领域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非法出版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促进行业风气整体好转。
(消息来源:新华网)8家民营企业获发第二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29日向8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第二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
获得第二批试点批文的企业有:深圳市爱施德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期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时代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远特(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据了解,工信部对参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的民营企业数量没有限制,试点受理申请将截止到2014年7月。
工信部将根据企业实际申请的情况进行审查,只要是符合要求的企业都可以获得试点资格。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两岸38家电台春节“温暖相约”由两岸电台参与制作的《2014两岸广播春节联播》,从除夕开始至正月十五在台湾的26家电台和大陆的12家电台播出,在马年正月和两岸听众“温暖相约”。
《2014两岸广播春节联播》由两岸22家电台联袂制作,包括12家大陆电台和10家台湾电台,节目共96个单元,每个单元5分钟。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牵头举办两岸广播春节联播,至2014年已是第八届,从最初的5家台湾电台参与发展到现在的26家台湾电台参与,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两岸广播交流的一个品牌栏目。
(消息来源:新华网)国家多语种影视译制基地挂牌日前,国家多语种影视译制基地在北京挂牌。
基地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命名与授权,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社会机构合作组建。
基地围绕影视剧译制,涉及创意策划、版权合作、翻译、配音、影视关联产品研发等多项业务,致力于打造结构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链,为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国际台曾译制《媳妇的美好时代》等近百部影视剧,在埃及、尼日利亚等国热播,拥有丰富的对外传播经验和业务资源,能为基地提供有效支撑。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