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系统工程 系统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13
一、判断、改错 ( 4×4′)1.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必要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发展)、可能性2.都江堰水利工程概括:功能或需求的确立—工程的起点;资料收集(情景调查);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案;多方案的综合、分析、组合、选择;实施3.钱学森对我国系统工程发展贡献大,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军事运筹研究机构—“作战研究处”4.系统工程的四类基本问题【排序(系统评价)、组集(多元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适度(系统仿真方法)、联接】5.系统功能指的是系统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或系统完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系统功能是相对环境来说的,环境是系统功能作用的舞台。
系统行为指的是一个系统输入作用于系统所引起的输出,反映系统对系统输入的响应程度。
系统响应时间的快慢和强度的大小是系统的重要性质,系统行为是系统结构和系统输入的函数,或者说系统行为是系统自身特性的表现,但与环境有关。
案例:能源对企业的影响6.无论用哪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去处理问题,其基本原则都是把要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性角度去分析、组织和管理。
7.系统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系统(遵循因果律、多重反馈、反直观性、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时滞(延迟)效应、大惯性、不适应做直接试验、因果有时在空间上分离)8.系统工程方法论指的是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基本观点(整体、综合、层次、优化等)和方法论层次上各种方法的总和9.供求关系中,供应曲线S和需求曲线D的交点称为平衡点,平衡点的稳定性取决于这一点附近曲线斜率的绝对值k D和k S,那么平衡点稳定的条件是(k D<k S)。
二、名词解释 (2×5′)1、系统定义:(汪应洛教授“系统是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系统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称为要素(主要元素)、部分、或者子系统;系统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关系或联系;系统是其所有元素与全部关系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或称为有机统一体;具有一定的边界,作为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存在。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评价1. 引言安全系统工程(Security Systems Engineering)是指将安全技术与相关工程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建立安全系统的过程。
系统安全评价(System Safety Assessment)是对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系统能够在预期的工作环境中稳定、可靠地运行。
本文将对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2. 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过程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2.1 安全需求分析在系统安全评价的第一步中,需要进行安全需求分析。
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系统用户和其他相关方对于系统安全的要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特性、运行环境、潜在风险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2.2 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分析是系统安全评价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安全风险分析包括对系统的所有功能、组件和相关的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识别可能的威胁和漏洞。
通过分析威胁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可以确定系统的安全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
2.3 安全措施评估在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系统中已经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安全措施评估的目标是验证系统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地防御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并对可能的漏洞进行修补和改进。
安全性能评估是对系统安全性能的综合评估。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估,以评判系统是否满足预期的安全要求。
安全性能评估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系统在面对安全威胁和攻击时能够有效地响应和应对。
3. 安全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评价指标在进行系统安全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3.1 安全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指标用于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包括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
系统工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北京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是指()参考答案: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2.系统的整体性要求系统的组成要素均达到最优。
()参考答案:错3.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系统要动态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
()参考答案:对4.系统的关联性仅指集合中要素之间存在的空间结构联系。
()参考答案:错5.系统工程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其运筹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霍尔三维结构包含()。
①知识维②逻辑维③时间维④空间维参考答案:①②③2.霍尔三维结构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优化分析3.切克兰德方法论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比较学习4.霍尔三维结构可以用于研究“硬科学”领域的复杂系统。
()参考答案:对5.切克兰德方法论可以用于研究“软科学”领域的复杂系统。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系统环境分析包括()。
参考答案:微观环境;宏观环境2.图中的邻接矩阵是()。
参考答案:3.图中不存在越级二元关系。
()参考答案:错4.图中不存在强连通区域。
()参考答案:对5.SWOT分析中S指()。
参考答案:优势第四章测试1.系统模型是采用某种特定的形式(如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对一个系统某一本质属性进行描述。
()参考答案:对2.物理模型比数学模型更容易修改。
()参考答案:错3.埃特金插值法是低次插值、多次重复的过程。
()参考答案:对4.已知一组实验数据:请用插值法建模,并求x=115 时的 y 值。
()。
参考答案:10.725.有系统实测数据如下,用线性回归法求系统的近似数学模型()。
参考答案:y=3.54+0.621x第五章测试1.物流网络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物流设施位置;物流路线优化;物流设施数目2.运输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参考答案:运输计划;运输调度;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3.物流设施选址问题常见的类型有()。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系统与软件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系统和软件的质量以及满足用户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是评估系统和软件质量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从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1.功能性:系统和软件的功能是指系统和软件能够实现用户所需的功能和特性。
用户需求是制定功能性质量要求的基础,开发团队需要分析用户需求,并确保系统和软件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2.可靠性:系统和软件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和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信性。
可靠性质量要求包括系统和软件的稳定性、容错性、可恢复性等指标。
确保系统和软件的可靠性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减少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的概率。
3.可用性:系统和软件的可用性是指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和软件的程度。
可用性质量要求包括系统和软件的易学性、易用性、反应速度等指标。
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用性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4.可维护性: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系统和软件修改、维护的难易程度。
可维护性质量要求包括代码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可测试性等指标。
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以降低修改和维护的成本。
5.安全性: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和软件对信息和数据的保护程度。
安全性质量要求包括系统和软件的认证、授权、加密等措施。
确保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重要信息。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在不执行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源代码的结构、规范和语义等信息,对系统和软件进行评估。
常用的静态分析工具包括代码检查工具、代码度量工具等。
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指在执行代码的情况下,通过输入测试用例来检查系统和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常用的动态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3.用户评价:用户评价是指将系统和软件交互给真实用户使用,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用户评价可以直观地了解用户对系统和软件的满意度和功能性的反馈。
一、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的目的是解决总体优化问题,从复杂问题的总体入手,认为总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各部分虽较劣但总体可以优化。
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最基本出发点是将分析的对象作为整体系统来考虑,这也是系统工程考虑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的观念就是整体最优的观念,它是在人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整体观念,或者称为全局观念。
大自然的发展启示我们,进化与优化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
整体功能最优化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本能,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最优化是人类特有智能的体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为系统观念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条件:首先,它使系统观念能逐步做到数量化,成为一套具有数学理论,能够定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方法。
其次,它为定量化系统观念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
在今天,系统观念已被理解为,使具有多元目标的某一系统体,其整体指标最优(或最满意、最适宜或最合情合理)的观念,广泛用来协助解决现代社会各种大型化和复杂化的问题。
二、系统评价方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1.层次分析法案例
某单位拟从3名干部中选拔一名领导,选拔的标准有政策水平、工作作风、业务知识、口才、写作能力和健康状况。
下面用AHP方法对3人综合评估、量化排序。
⑴立层次结构模型
⑵造成对比较矩阵及层次单排序
由此可求得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
⑶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第一章概述(简答题)1. 钱学森对于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a.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b.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c.由于这些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3. 系统的特征:a.整体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目的性f.适应性4. 系统的分类:a.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b.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c.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d.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e.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和复杂巨系统。
5.系统工程的内涵: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的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的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及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成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的发货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6. 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模型化,系统的最优化,系统的组织管理,系统评价,系统预测与决策等。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计算题、简答题)1、线性规划问题:重点计算题2、整数规划问题:重点计算题3.分支定界求解整数规划的内涵:设有最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A,与它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即在整数规划中去掉了决策变量的整数取值要求)为B。
从解问题B开始,若B的最优解符合A中的整数条件,则A 的最优解即为B的最优解;若B的最优解不符合A的证书条件,则B的最优解对应的最优值必是A的最优值Z*的上界,记为Z,而A的某一任意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将是Z*的一个下届Z。
分枝定界法就是不断将B的可行域分成子区域(称为分枝),并在每个子区域中确定A的上界Z和下届Z(称为定界)的方法。
1、○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
○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
○3系统的结构(框图表示)。
○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说明系统的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机能、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展开各要素及相互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总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有机行为。
关联性。
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系统必须首先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比如:从综合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可归纳出整体最优的思想。
3、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复杂系统。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
○2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质的要素所构成。
○3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固有的复杂性。
○4由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
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它是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
由于系统工程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信息,并着重为决策服务,“软科学”。
系统工程学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运筹学、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5、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时,系统工程工作的前提:需要确立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目的:总体最优及平衡协调的观点;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手段:综合运用方法与技术的观点;系统工程有效性的保障:问题导向和反馈控制的观点。
系统工程方案评价方法一、引言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方法,它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开发和管理。
系统工程方案评价是对系统工程方案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分析,以确定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先进性、经济性和科学性,从而为系统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结合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基本原则系统工程方案评价是一种复杂的工程活动,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系列的评价原则。
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多因素综合、多层次评价、科学决策和综合效益等。
具体来说,系统工程方案评价应当综合考虑系统工程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并注重综合效益的实现。
这些原则将有助于系统工程方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方法体系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能够全面、系统地对系统工程方案进行评价和分析。
具体包括概念评估、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分析、方案优选、方案实现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概念评估主要从需求出发,对系统工程方案进行初步评估;需求分析主要从需求角度出发,对系统工程方案的需求进行清晰明确地分析;方案设计主要对系统工程方案进行方案设计;方案分析主要对系统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方案优选主要从多个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实施。
这些方法和技术通过相互配合,构成了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完整体系。
四、系统工程方案评价的方法工具在系统工程方案评价中,需要借助多种评价方法和技术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常用的方法工具包括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模型仿真、成本效益分析等。
其中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逐级分解、逐层比较的方法,适合于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工程方案评价。
敏感性分析能够帮助识别系统工程方案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风险点,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是系统和软件开发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
环节,是确保系统、软件及其文档质量的主要手段。
它负责详细地定义系统、软件及其文档的质量要求,并对其实现的状态与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以确保质量满足要求。
系统和软件质量要求包括:正确性要求,要求软件能够正确执行功能,不出现任何错误;可维护性要求,要求软件具有良好的维护性,以便进行
改进或修改;完备性要求,要求软件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完备性,包括用
户界面、文档和错误处理;可靠性要求,要求软件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不
发生故障或错误;可用性要求,指软件的易用性,要求软件的用户界面易
于使用并便于理解;可移植性要求,要求软件在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上都可用;可测试性要求,要求软件具有一定的可测试性,以便对其进行行为测
试和安全测试;优质性要求,要求软件具有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最佳质量。
系统和软件质量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审查、测试、检查、调
查等。
其中,审查可以有效检测软件质量,但它不能衡量软件的可用性和
可量化的质量,因此要结合测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