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4.35 KB
- 文档页数:1
教师轮岗制度审视王贝贝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的窘境。
教师是极为关键的教育资源,但各地区师资配置及发展存在显著差距。
教师轮岗制在我国特殊的教育实情下便应运而生了。
这一制度既是我国教育领域开展的一大重要探索、实验,又是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教师轮岗制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文本中不断发展演变并最终确立,但这一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同时在落实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一、教师轮岗制度的发展演变教师轮岗制的全称应该是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教师轮岗制度。
它是由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以实现区域内校际师资均衡配置为目标,旨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山区)学校、中心学校和周边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的一种制度设计与安排。
教师轮岗制度是在教育政策中逐步确立下来的。
(一)萌芽阶段:确立援助农村的旨向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实行教师定期交流,从而打破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和地区间交流,真正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
该《意见》在我国教育政策体系中首次提出“教师定期交流”的概念,是对教师合理流动在政策层面的规定和方向引导。
(二)发展阶段:丰富内涵形式2005年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颇具代表性地提出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项制度,旨在平衡教师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农村教师整体水平。
其中“巡回授课”和“流动教学”是出现的新名词,也是教师流动议题在发展中不断细化的具体表现。
(三)完善阶段:逐步落实教师轮岗制度化2008年12月,《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关注义务教育教师》发布,该报告重点关注农村教育及师资问题,建议县级政府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规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校布局的调整,统筹区域内部教师编制和资源,完善教师聘任、调配、流动机制,积极解决农村教师数量、质量以及流动等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轮岗问题研究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中,择校问题成了家长孩子心中的大问题,不管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在面对这个选择时总会陷入巨大的困境中。
因此,很多地方为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各种探索,其中教师轮岗制度的诞生是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
虽然到现在为止,教师轮岗制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它对促进教育公平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抹灭的。
而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推进这个制度,将它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关键词教师轮岗;教育均衡;权力寻租教师轮岗制的全称应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
它是为了一个地区中城乡之间、贫富差距较大的地方之间的学校教育资源往均衡化方向发展而制定的教育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教师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换。
因为随着名师名校热的不断升温,我国教育的非均衡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无疑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不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这种现象,教师轮岗制度就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我国的现状以及教师轮岗制的不完善,这个制度出现了许多问题,要使这个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 教师轮岗中面临的困境每一项制度的变迁一开始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各个利益的相关者就会出现利益博弈。
在教师轮岗制中就会涉及政府、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利益牵扯。
1.1 利益博弈下出现的道德风险、权力寻租和消极接受(1)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诉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使他管理地区的教育往均衡化方向发展是他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的利益诉求点在于地方政府要让当地人民觉得在他任职期间他有在做实事,他们希望当地在他们的带领下教育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长足发展,提高自身的威望。
于是,这样的想法就会产生两种后果:第一就是政府只是流于形式,单纯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真的在为教育公平做努力。
而这种想法无疑会让教师轮岗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政策,那么在现有的制度下教师轮岗肯定会得以实施,对促进教育均衡肯定会产生作用。
一、教师交流轮岗中的问题(一)流出校与流入校师资管理的利益冲突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职工实行聘用(聘任)制度。
教师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在合同期限内,教师占用学校编制名额,校长对教师拥有人事管理权。
同时,教师和学校的聘用关系还决定了校长对教师同时拥有聘用权和管理权。
校长聘用教师占用了学校的编制,因此,教师应该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
当前,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执行以人事关系不变的方式为主,即在教师人事关系属于流出校的情况下,教师本人暂时到流入校进行教学工作,流出校校长“聘用”教师,流入校校长“使用”教师。
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决定了流出校校长对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存在潜在的不配合。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执行是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师资的均衡配置,应该由县(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县(区)根据师资实际分布,统筹安排教师流动到质量低下的学校。
但在实际执行中,主要由县(区)级教育局人事部门确定教师流出校和流入校的名单,由流出校确定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这使得流出校实际掌握了控制参加教师交流轮岗的教师质量的权力。
因而通常情况下,校长为了学校自身的发展,为了保护学校的利益,很难做出决定让优质教师外流,因此也影响到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目标的实现。
现行的教师聘用制度导致县(区)政府对教师的管理权有限,首先不能强制教师离开原岗位参加交流轮岗,其次不能越过校长直接调用师资,这两点直接导致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实施权力的受阻,而流出校成为实际的政策资源提供者和把关人。
在政策执行中,流出校与政府权力比肩,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利益冲突力量,对政策的执行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二)职称晋升政策的变动对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失去吸引力职称晋升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是对其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是其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个人专业水平,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师职称晋升条件应该指向对其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要求,而非刻意给教师设置门槛。
教师交流轮岗与职称晋升的“捆绑”似乎为其执行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却发现,多年来职称晋升制度的变迁已经饱受诟病,以职称晋升“诱导”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实际效用并不明显。
义务教育教师轮岗政策实施问题及建议——以吉林省为例吴正扬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摘要:国家出台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是为了扭转城市与农村、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的的巨大差异,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使得普通中学、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优质、平等的教育资源,不因地域原因而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
然而在把这些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时候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大大影响甚至阻碍了教师轮岗政策的发展以及成效。
就政策本身的客观因素,政策落实机构的问题和城乡客观教学环境的差异进行分析并给出完善教师轮岗政策政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师轮岗制度;政策和实施情况尽管我国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指出:“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
鼓励和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
有条件的地区,先通过试点,逐步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
”然而落实到吉林省基层的这些政策措施并不完善,给整个吉林省的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当前义务教育教师轮岗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一)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配套政策包括轮岗教师审核评价制度、教师生活保障,审核评价制度国家下发的轮岗政策中给予各地区落实该政策时很大的自主性,由于各个省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对该政策的落实推进也大不相同。
虽然从对于吉林省各地区的调查问卷来看,行政官员都对该交流政策表示满意,可从真正落实到对交流老师的综合能力考核上来看,有的县域明确出台了对优秀交流教师的考核方案,而部分地区却缺乏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以主观、临时的随意性来判断交流教师平时的表现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吉林省大部分地区都未建立完善的交流教师评价机制,没有相应的任务规格和质量限定和具体详细的奖惩措施。
这直接导致了部分交流教师的工作懈怠性,因为考评制度的缺乏意味着无论教学成绩有多优秀,都不会得到任何在教师职称评聘以及物质上的任何优势。
教师生活保障为了确保教师尽可能得在交流岗位上发挥出其原有的教学水平,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基本需求都是需要满足的。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现状及改进措施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城乡教育交流为基础的教育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1.交流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体系,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乱象,交流对象也难以确定。
2.教师缺乏交流意识。
在目前国内教学环境下,许多教师缺乏主动交流的意识,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平衡化分配。
3.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的优越主义。
在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的优越主义,认为本地区的教育水平更高,轮岗过来的教师无法适应当地教育环境。
二、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应当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包括交流对象的选定、交流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考核评估等内容。
同时,应当加强对交流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交流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2.提高教师的交流意识。
应当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交流意识,鼓励教师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3.开展交流试点。
可以在一些地区开展交流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的方式逐步推广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同时,在试点过程中需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交流机制。
4.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应当注重提高教师管理水平,加强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推动城乡教育交流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结论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城乡教育交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建立健全的交流机制、提高教师的交流意识、开展交流试点和提高教师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推进城乡教育交流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让城乡教育更加平衡发展,为我国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教师轮岗制度学校教师轮岗制度是指学校内部教师之间进行相互调剂岗位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
下面将从教师岗位轮岗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师岗位轮岗的意义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通过轮岗可以让教师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增加专业知识。
比如,一名语文教师可以暂时担任信息技术教师,从而提高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
2.增加教师团队的凝聚力:通过轮岗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会根据教育和教学需求来调整岗位安排,教师轮岗可以帮助学校及时调配教师人员,更好地适应和推动教育的要求。
二、教师岗位轮岗的实施步骤1.确定轮岗计划: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轮岗计划,包括轮岗岗位、轮岗周期和轮岗的人员范围等。
2.制定岗位要求和轮岗标准:学校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以及轮岗人员的资格和条件,确保教师能够胜任新岗位的工作。
3.拟定轮岗方案:学校需要制定具体的轮岗方案,包括轮岗的时间安排、调岗程序、工作安排等,确保轮岗的过程顺利进行。
4.开展轮岗调查与培训: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意愿和能力,同时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5.实施轮岗:根据轮岗计划和方案,学校实施教师岗位轮岗工作,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够参与到轮岗中。
6.评估与总结:学校需要对轮岗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了解轮岗的效果和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轮岗制度。
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教师自愿参与的问题:有些教师可能对岗位轮岗持观望态度,对此可以通过宣传教师岗位轮岗的意义以及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愿参与。
2.岗位匹配的问题:学校需要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做出合理的安排。
如果出现岗位不匹配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岗位调整等方式解决。
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每个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方案旨在通过推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提高学校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进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
二、实施内容1.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的建立(1)建立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明确交流轮岗的时间、方式和具体流程。
(2)制定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管理办法,包括岗位职责、交流要求、培训安排等内容。
(3)设立专门的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
(1)制定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计划,明确每个学校交流的时间和对象。
(2)组织开展交流轮岗前的培训和准备工作,包括相关政策法规的宣讲、交流岗位的背景介绍等。
(3)进行交流轮岗,确保教师和校长能够真正融入到新的环境中,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4)开展交流轮岗后的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3.支持措施(1)加强交流轮岗中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人员和教育教学水平。
(2)对参与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学校采取激励措施,如资金扶持、优先晋升等,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
(3)加强交流轮岗期间的督导和指导,确保交流轮岗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附件:1.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的、由负责提供的基本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
2.优质教育:指教育质量高、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
3.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指学校教师和校长之间的工作岗位交换,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经验互补。
4.学校资源优化配置:指将学校的各项资源按合理的比例进行配置,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问题及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20-11-25T01:59:55.83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26期作者:王凤[导读]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推动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已成为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教师交流轮岗制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不仅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起关键作用,并且有利于缓解“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应该大力推广实施。
但在实际执行这项政策的过程中却面临以下困境:教师主动参与轮岗的积极性不足;教师管理体制的阻碍;各利益主体的冲突与博弈。
对此,可行的路径选择是:制定差别化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推进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关键词:教师交流轮岗;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一、研究缘起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推动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已成为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
201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提出“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
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号),要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方面要求“加大县域内城镇与乡村教师双向交流、定期轮岗力度,建立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
”可见,教师交流轮岗已日益走向深入,成为义务教育全面提质新时代的一项重要政策。
二、实施现状及问题教师交流轮岗制指的是由县级教育部门制定措施、组织实施的在县域范围内把教师进行合理流动的一种制度。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现状及改进措施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城乡教师轮岗交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效果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1. 城乡教师数量不均衡在我国,城市的教师数量普遍较多,而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
这种城乡教师数量不均衡的情况导致了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时城市教师较容易被调动到农村地区,而农村教师很难有机会到城市地区交流学习,这加大了农村教师的教学压力。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城市教师到农村地区交流往往会面临教学条件的不足,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
3. 城乡教师交流不足由于城市教师普遍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交流,且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缺乏,导致城乡教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少。
这使得城市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农村地区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也影响了他们对于农村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4. 交流效果不明显在一些城市教师到农村地区交流后,由于教育资源和条件的匮乏,导致他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经验也不能有效地传播给当地的老师。
农村教师到城市地区交流的机会较少,也难以获得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机会。
二、改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措施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以改善农村教师的教学条件。
这样城市教师到农村地区交流时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 设立奖励机制政府和学校要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地区交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也要鼓励农村教师到城市地区交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3. 加强城乡师资力量交流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城乡师资力量交流,鼓励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现状及改进措施一、现状分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乡差距明显。
尤其在教育领域,城镇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开始实施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旨在加强城乡教育师资力量的平衡发展。
实际情况是,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尚未得到充分落实。
一方面,城乡差距较大,城市教师对农村环境的不适应和农村教师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成为了阻碍教师轮岗交流的主要原因。
在教育政策、管理机制、薪酬待遇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使得教师轮岗交流难以实现。
二、存在问题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城市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通常要高于农村教师。
如果城市教师来到农村学校,可能会感到工作环境降低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农村教师去到城市学校,可能会感到自己水平不够,无法胜任新环境下的工作。
这种情况下,教师间交流的意愿和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轮岗交流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薪酬待遇不平等城市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通常要高于农村教师,这也是制约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于薪酬待遇的差异,教师对轮岗交流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即使有了想要参与交流的意愿,也会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放弃。
3.管理机制不完善城乡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也成为阻碍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问题。
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差异,这就给轮岗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关部门对轮岗交流的规范管理也不尽完善,各地区的管理方式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
三、改进措施1.保障教师的职业身份和待遇要解决城乡教师轮岗交流中的薪酬待遇不平等问题,首先需要统一教师的职业身份和待遇,建立统一的薪酬体系。
这样可以激发教师间轮岗交流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保障教师的基本利益。
2.建立轮岗交流鼓励机制在城乡教师轮岗交流中,应当建立一套鼓励机制,给予参与交流教师一定的津贴或补贴。
这样可以增加教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轮岗交流政策的顺利实施。
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基础教育师资平衡配置是促进基础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严重举措。
目前,我国部分省份区域内试行的教师交流轮岗在平衡师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交流轮岗现有问题的梳理,总结,提出一些发展理念,供大家交流参考。
为了平衡师资,促进基础教育平衡发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在全国多个省(区、市)进行了试点推行。
师资的流动对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化具有极其巨大的意义,它是保障义务阶段的孩子们享有同等教育权利的严重举措之一。
但由于交流轮岗在我国尚处在摸索阶段,逐渐显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摸索阶段的问题(一)交流轮岗的对象《意见》提出“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1]。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部分城区优质学校出于自身学校利益考虑,不愿意损失骨干教师等优异教师资源,而是把普通教师、新进教师、甚至是代课老师派往交流学校,“完成”上级下达的交流任务。
这样的敷衍交流方式违背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平均优异师资的初衷。
(二)交流教师选择的手段很多学校根据交流轮岗的比例列出了符合条件的适合交流的老师,但是由于目前教师交流比例小,人员的确定又是一大难题。
派谁去交流没有客观的标准作依据,只能主观决定。
有的校长在无奈之下选择抓阄等看似“公平”的手段,却难平人心,使教师的交流显得很被动,简易导致教师群体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有的学校干脆把考核不合格或是难管理的老师定为交流人选,用“甩包袱”的方式流动到条件差的学校。
由此,交流轮岗变相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手段,原本积极的交流政策不但不能起到平衡优异师资的作用,反而产生出一些负面影响。
(三)教师流动的去向《意见》提倡交流轮岗率先在县(区)域内试行,重点鼓励城镇中心校优异师资交流到城镇单薄学校或是农村学校,逐渐扩展到更大范围。
教师岗位轮岗制度从古至今,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的根本所在,教师更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而教师岗位轮岗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教师岗位轮岗制度的优势和困境。
一、轮岗制度的概念及目的教师岗位轮岗制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从教的年限或某一科目调换到其他科目、学段或学校,以丰富岗位经历、拓宽教学视野,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机会。
其目的在于培养教师的全面素养、增进教师交流合作、调整学校教师资源等。
二、轮岗制度的优势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轮岗制度可以让教师跳出熟悉的教学环境,接触不同学段、学科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拓宽教学视野:通过轮岗,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进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3. 增进教师交流合作:轮岗制度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彼此的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调整学校教师资源:通过岗位轮岗,学校可以更加合理地调整教师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轮岗制度的困境1. 短期内适应困难:教师从一个学科转到另一个学科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一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轮岗制度可能导致教师流失,使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匮乏。
3. 轮岗频率不合理:轮岗制度所规定的轮岗频率可能存在问题,频繁的轮岗可能导致教师缺乏稳定感,影响教学质量。
4. 缺乏针对性培训:轮岗制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跨学科和跨学段教学能力,但现实中缺乏为轮岗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的机会和平台。
综上所述,教师岗位轮岗制度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学视野、增进教师交流合作和调整教师资源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困境及其对策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困境及其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增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这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首先,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家庭问题。
由于轮岗交流需要教师到不同的地方工作,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这对于一些有家庭责任的教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因此,学校应该在制定轮岗计划时考虑到教师的家庭情况,尽量减少对教师家庭的影响。
其次,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
轮岗交流可以让教师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但是,如果轮岗交流的时间过长,教师可能会失去自己原来的职业发展机会,这对于一些有职业追求的教师来说是一种不利因素。
因此,学校应该在制定轮岗计划时考虑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尽量避免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最后,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校之间的合作问题。
轮岗交流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如果学校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轮岗交流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学校之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学校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轮岗交流的顺利实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制定合理的轮岗计划。
学校应该在制定轮岗计划时考虑到教师的家庭情况和职业发展需求,尽量减少对教师的不利影响。
二是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
学校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轮岗计划,确保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一致性,以确保轮岗交流的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家庭情况和职业发展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教师在轮岗交流中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现状教育管理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影响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四个因素的排序为:奖励措施、制度认知、目标认同、监督措施。
第二,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功利性色彩浓厚、政策失真和教师被动交流轮岗等问题,其原因是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督指导不到位、缺乏指导性原则、教师利益得不到保障和实施过程流于形式等造成的。
第三,基于本研究,提出了逐步建立教师公务员制度、加强对教师人文关怀、强化激励评价政策等切实可行的建议,来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的有效实施。
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社会热点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教育已成为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石,普遍受到政府和人民的极大关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实行公平的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基本人权的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条件之一。
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重视,长久以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不均衡发展,使得我国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显著,人民强烈需求高质量的教育,但与此相悖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二者矛盾凸显,特别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评估验收的推进,城乡学校在“硬件”上几乎不存在差距,然而,在“软件”上,师资上的差距反而扩大。
为了读好的学校,无数家长奔波劳累,催生出“上学难”、“上学贵”、“择校热”、“学区房”现象,这充分反映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而每年,甚至是每学期生源大量流失,教育质量低下,撤点并校等一系列生存难题正困扰着农村校。
伴随着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农村生源向城区学校靠拢,出现农村校师资赋闲,而城区校“大班额”的现象,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之态势,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学之谓,而有大师之谓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中小学。
教师轮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教师轮岗的意义和价值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轮岗,教师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不同教学环境、不同蓝图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和素质。
2.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轮岗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形成学习型团队,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3.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轮岗可以促进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二、教师轮岗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教师流动性较大。
教师轮岗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适应能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些教师可能因为适应能力不足而难以胜任。
2. 缺乏统一的轮岗标准和管理机制。
当前教师轮岗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机制,容易造成不同学校之间教师轮岗的效果不一。
3. 教师轮岗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在轮岗期间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教学任务,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工作效率下降。
三、教师轮岗的可行性分析1. 依托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
教育局和学校可以建立统一的教师轮岗管理机制,明确轮岗的目的、标准和程序,保障教师轮岗的顺利开展。
2.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对于参与教师轮岗的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奖励,如学术提升、职称晋升等,以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轮岗活动。
3. 强化教师培训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教学任务,提高轮岗的效果和效率。
四、教师轮岗的实施路径1. 制定教师轮岗计划。
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构成,制定教师轮岗的具体计划和安排。
2. 选拔合适的教师。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岗位需求,选拔合适的教师参与轮岗,确保教师轮岗的顺利开展。
3. 协调学校资源。
学校可以协调学校资源,如教学设备、教材、教学条件等,为教师轮岗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五、结语教师轮岗是一种有益于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方式,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