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l 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 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 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 光补偿点较低,生在全光照条件下

D 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 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大豆

D 冬小麦

3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 平均温度

B 生物学零度

C 有效积温

D 天数

4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 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 根系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C 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 根系不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5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 块状结构

B 团粘结构

C 核状结构

D 片状结构

5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 块状结构

B 团粘结构

C 核状结构

D 片状结构

7 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B 顶冠C 根系发达D 旗冠

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9 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A 疏透结构

B 紧密结构

C 稀疏结构

D 通风结构

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于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焚风效应B 山风效应C 谷风效应D 陆风效应

11 种群是指

A 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 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 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 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 稳定型

B 增长型

C 衰退型

D 混合型

13种群平衡是指

A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 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 种群迁人和迁出相等

D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14 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 周期性波动

B 种群爆发

C 不规则被动

D 季节性消长

15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____________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B 林德曼C 达尔文D 坦斯利

16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 演替原则

B 植物区系

C 植被型

D 群落生态

17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A 蒙古栎

B 长白落叶松

C 红松

D 兴安落叶松

18 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 地面芽植物

B 地上芽植物

C 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19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A 原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20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A 气候顶级

B 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 地形顶级

20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A 气候顶级

B 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 地形顶级

21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 温带

B 热带

C 亚热带

D 寒温带

22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 初级总生产力D 初级净生产力C 群落净生产力D 次级生产力

23 人类对作物科加能源的作用主尽是

A 改善环境

B 消灭竞争者

C 增加总生产量

D 增加净生产量

24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 海洋

B 草原

C 海陆交接地带

D 荒漠

25 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A 草原

B 森林

C 海洋

D 农田

26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 湖泊

B 草原

C 果园

D 热带雨林

27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石油

B 天然气

C 煤

D 水能

28 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A 总主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 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 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 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29 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A 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 保护天敌

C 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 保护害虫种群

30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

A 3%

B 0.5%

C 20%

D 万分之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1 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________。

32 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___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33 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___。

34 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5 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____生态因子。

36 根据生境类型,生态学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__________四类。

37 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_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38 竟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____。

39 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__________。

40 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_。

41 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称为__________。

41 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量称为__________。

43 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____。

44 演替按基质的性质可划分为__________和次生演替两类。

45 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受环境条件特别是受__________周期变化所制约。

46 森林群落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__________四个层次。

47 生态位的数量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和生态位重叠。

48 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49 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人食物链中的__________键。

50 林德曼效率又叫__________。

51 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____。

52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包括__________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部分。

53 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联密度过度增长。

54 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_________的原则。

55 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源有工业污染流农业污染源和__________污染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56 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57 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

58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9 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25分。

60 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相关内容: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的水圈、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的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的存活后代的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的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的生物种群不受其他因子限制时的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有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位:之声吴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生态位包含了所有生态因子和生态辐。 生态幅: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 生态因子:指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应:指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表现出的特性。 层片:每一层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训练题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训练题 2016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训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3、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5、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6、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9、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A、疏选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 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 为() A、焚风效应 B、山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陆风效应 11、种群是指()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一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一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 ) A.焚风 B.干燥风 C.台风 D.寒露风 2.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 A.焚风效应 B.陆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山风效应 3.在常年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植物可选择的适应机制有( ) A.叶片变小 B.具有银白色的表皮 C.具有发达根系 D.增加细胞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浓度

4.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成丛分布 B.均匀分布 C.随机分布 D.群集分布 5.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 A.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6.按Logistic方程增长的种群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 ) 7.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自然选择只作用于现有的基因型 B.任何适应性都是相对的 C.选择并不一定创造“最好”或“最优”的表型 D.自然选择必须考虑把所获取的能量和资源分配给一系列彼此矛盾的物种 8.下列说法中,支持“个体论”的是( ) A.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 B.可以重复出现 C.与生境都是连续的 D.是间断的、可分的、独立存在的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种群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2.黑白瓶法答案:通过测定水体中某物质的浓度来测定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该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答案:A 3.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r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 B.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 C.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 D.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 答案:D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圈 D.生物 答案:C 5.从裸岩到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起始阶段是( ) A.苔藓阶段 B.地衣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 答案:B 6.某一生态因子在生物生长发育初期是限制因子,但在后期为非限制因子,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因子作用的(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答案:A 7.华北平原没有天然橡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照时数短 B.温度过高

C.土壤贫瘠 D.温度过低 答案:D 8.林德曼通过对某生态系统的研究得出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这一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湖泊 D.农田 答案:C 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B.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元 D.种群是多种生物的集合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描述陆地植物群落特征的指标是( ) A.多度 B.优势度 C.内禀增长率 D.盖度 答案:C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l 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 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 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 光补偿点较低,生在全光照条件下 D 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 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大豆 D 冬小麦 3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 平均温度 B 生物学零度 C 有效积温 D 天数 4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 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 根系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C 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 根系不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5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 块状结构 B 团粘结构 C 核状结构 D 片状结构

5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 块状结构 B 团粘结构 C 核状结构 D 片状结构 7 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B 顶冠C 根系发达D 旗冠 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9 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A 疏透结构 B 紧密结构 C 稀疏结构 D 通风结构 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于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焚风效应B 山风效应C 谷风效应D 陆风效应 11 种群是指 A 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 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 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 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2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 稳定型 B 增长型 C 衰退型 D 混合型 13种群平衡是指 A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 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 种群迁人和迁出相等 D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14 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 周期性波动 B 种群爆发 C 不规则被动 D 季节性消长 15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____________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B 林德曼C 达尔文D 坦斯利 16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 演替原则 B 植物区系 C 植被型 D 群落生态 17 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2016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重点与习题

2016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重点与习题 距离2016年成人还剩5天时间,大家是否感觉到紧张感呢?为帮助大家更有准备地参加,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五章重点与习题,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持续关于我们! 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练习 1、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2017年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2017年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先使用“生物学多层蛋糕”这一提法的生态学家是______ A.埃尔顿 B.谢尔福德 C.奥德姆 D.苏卡乔夫 答案:C 2. 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3. 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A.种群 B.物种 C.群落 D.生态系统 答案:A 4. 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______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答案:C 5.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简单的是______ A.荒漠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答案:A 6. 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______ A.冻原 B.河流 C.果园 D.荒漠 答案:C 7. 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通气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______ A.发达,不发达 B.发达,发达 C.不发达,发达 D.不发达,不发达 答案:C

8. 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______ A.多度 B.密度 C.频度 D.盖度 答案:C 9.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 A.U型 B.S型 C.J型 D.V型 答案:B 10.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______ A.趋于互补,利用率低 B.趋于互补,利用率高 C.趋于竞争,利用率高 D.趋于竞争,利用率低 答案:B 11. 与阴性植物(如人参)相比,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______ A.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B.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答案:A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态学是研究__________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 A.动物与植物 B.人类与环境 C.有机环境与无机环境 D.生物与环境 答案:D 2.下列植物中,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是( )。 A.大麦 B.油菜 C.水稻 D.甘蓝 答案:C 3.与耐阴植物相比,喜光植物光合特性表现为( )。 A.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低 B.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高 C.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 D.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高 答案:D 4.暖温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 A.常绿针叶林 B.落叶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答案:D 5.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将植物划分为( )。 A.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B.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 C.旱生植物、水生植物、湿生植物 D.C3植物、C4植物、CAM植物 答案:A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紫外线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产生热效应 B.对植物茎伸长有抑制作用 C.杀菌作用 D.与维生素D的合成关系密切 答案:A 7.生物休眠最主要的作用是( )。 A.促进代谢 B.贮藏能量 C.抵御逆境 D.安全越冬 答案:C 8.与陆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在形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叶片较大,通气组织不发达 B.叶片较小,通气组织发达

C.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不发达 答案:C 9.陡坡地不宜作为农田利用,一般陡坡是指( )。 A.坡度小于15° B.坡度15°~20° C.坡度21°~25° D.坡度26°~35° 答案:D 10.农田防护林最显著的生态作用是( )。 A.降低风速 B.增加湿度 C.增加温度 D.增加降水 答案:A 11.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海拔 答案:B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的是( )。 A.食物调节 B.遗传调节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答案:D 2.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答案:D 3.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 A.综合作用 B.限制作用 C.补偿作用 D.替代作用 答案:C 4.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 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 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 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 答案:D 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答案:B 6.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肉质茎肥厚 C.角质层厚 D.叶面积大 答案:D 7.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多个物种共存 C.环境资源无限 D.K-对策生物

答案:C 8.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 )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答案:B 9.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答案:A 10.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 B.竞争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答案:C 11.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 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019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一 一、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这个词是186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首先提出来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生态学看来,没有一种生命有机体是可以孤立存在的,任何一种有机体都必须依赖于周边的环境,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必须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生存。 二、生态学研究内容 ?个体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最低层次)。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群落生态学: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一个重要分支。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制的学科。 ?景观生态学:研究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的分支。 ?全球生态学:研究整个地球生态问题的生态学(生物圈生态学)。 三、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到现在) 四、生态学研究方法 1.原地观测研究方法 (1)野外考察(2)定位观测(3)原地实验 2.受控实验研究方法 3.生态学的综合研究方法 2019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二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的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的类型:①按环境的主体分类②按环境的性质分类③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 二、生态因子的概念 (一)生态因子的概念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一)综合作用 (二)主导因子的作用 (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四)阶段性作用 (五)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六)限制性作用及生物的耐受性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七) 满分:150分时间:l50 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C太阳辐射D降水量 2. 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 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A密度效应B种群调节C竞争作用D他感作用 3. 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 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 4?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 淡水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5. 农药对天敌的伤害常大于对害虫的伤害其原因之一是()A农药杀不死害虫B害虫有抗药性C农药有选择性D天敌的营养比害虫高 6.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C生态学研究层次 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 7.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 A. 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B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

烈C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 强烈 8. 在大棚生产中,施放下列哪一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A氧气B. 氮气C二氧化碳D水汽9种群是指() A. —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 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0. 公式N(t)=Nt-1+B-D-l-E表达人口的增长。其中D表示()A迁出率B死亡率C迁入率D.出生率 11. 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附生关系 12. 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A亚优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优势种13?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A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B. 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C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D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14.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一一所消耗。()A异化作用B同化作 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15?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沉积型循环C生物循环D气相型循环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学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1.生态学的概念 经典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居住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海克尔) 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奥德姆) 现代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生态系统 (2)研究内容: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①个体生态学(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学相当)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 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可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可分为: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 (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可分为: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 (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可分为: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 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1.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一般地说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1866年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科学名词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出现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叫渗透交叉;生态学学派分化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今):1935年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939年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 (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 (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

2020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20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二)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二) 满分:150分时间:l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 ( ) A.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2.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 ) A.地球因子 B.限制因子 C.替代因子 D.一般生态因子 3.下列条件中,能提升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 ( ) A.昼夜变温 B.恒温条件 C.高温条件

D.低温条件 4.当水量低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点时,植物会 ( ) A.萎蔫 B.烂根 C.休眠 D.缺氧 5.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 ) A.pH5~6酸性 B.pH6~7_微酸 C.pH7~8微碱 D.pH8~9碱性 6.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对植物的有利影响的是 ( ) A.风媒 B.“旗形树” C.风折 D.矮化 7.下列属于原地实验的是 ( ) A.实验室中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B.在田间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C.应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不同温度对昆虫发育和死亡的影响

D.用线粒体和细胞核DNA标记序列,分析证实欧洲大陆的沙漠飞蝗来自两个起源地 8.睡莲属于 ( ) A.浮水植物 B.沉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多浆植物 9.在一些水域中,因为氮、磷等矿物质过多而引起一些浮游生物的突然增殖,并引起水色异常,即赤潮现象。这个现象属于 ( ) A.生态入侵 B.种群平衡 C.季节消长 D.种群爆发 10.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 ) A.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B.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 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11.下列生物在生存斗争中是K对策生物的是 ( ) A.蝼蛄 B.金雕 C.乌龟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卷 l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 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B玉米C大豆D冬小麦 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时表面积较大 5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B团粘结构C核状结构D片状结构 5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B团粘结构C核状结构D片状结构 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 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9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 A疏透结构B紧密结构C稀疏结构D通风结构 10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于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 11种群是指 A 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 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2 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 13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人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14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不规则被动D季节性消长 15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___________ 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16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 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 17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A蒙古栋B长白落叶松C红松D兴安落叶松 18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冲刺试题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冲刺试题及答案十一[1] 【网络综合- 成人高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第1题? 种群:? 【正确答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同种个体组成的个体群称为种群。? 第2题? 生态位:? 【正确答案】:生态位是指物种所占有的物理空间,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土壤等环境资源条件的适应或利用范围的综合。? 第3题? 生命表:? 【正确答案】:把观测到的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的存活和死亡数编制成表,称为生命表。? 第4题? 种群分布格局:? 【正确答案】: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称为分布格局。? 第5题? 异株克生现象:? 【正确答案】:一种植物将其次生代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能抑制其它植物发芽或生长的现象,称为异株克生。? 第6题? 种群密度:? 【正确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容积中种群的个体数目。? 第7题? 存活曲线:? 【正确答案】:依据生命表中种群在不同年龄的存活数绘制的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第8题? 出生率:? 【正确答案】: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与初始个体总数之比。? 第9题? 种群年龄结构:? 【正确答案】:种群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用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整个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百分比表示。? 第10题? 互利共生:? 【正确答案】: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有利,甚到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这种现象称为互利共生。? 第11题? 性比:? 【正确答案】: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第12题? 生态对策:?

【正确答案】: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第13题? 种群指数增长方程中,当r﹥0时,种群个体数量( )。? (1)减少? (2)稳定? (3)增加? (4)全部死亡? 【正确答案】:C? 第14题? 逻辑斯蒂克方程中,当1= N/K时,种群( )。? (1)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 (2)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 (3)增种群增长的数量已接近极限,? (4)种群数量不变。? 【正确答案】:B? 第15题? 在幼年时期个体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一般( )的存活曲线属于这一类型。? (1)阳性树种。? (2)耐阴树种。? (3)草本植物。? (4)中性树种。? 【正确答案】:A? 第16题? 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由同种个体集合,称为( )。? (1) 群落。? (2)林分。? (3)种群。? (4)林型。? 【正确答案】:C? 第17题? 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 (1) 随和分布。? (2)均匀分布。? (3)集群分布。? (4)泊松分布。? 【正确答案】:C? 第18题? 两个不同物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 )。? (1)寄生。? (2)附生。? (3)互利共生。? (4)偏利共生。?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b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 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和有限环境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原生演替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 拟试题及答案(八)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 ( ) A.焚风 B.干燥风 C.台风 D.寒露风 2.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 ) A.焚风效应 B.陆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山风效应 3.在常年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植物可选择的适应机制有 ( ) A.叶片变小 B.具有银白色的表皮 C.具有发达根系 D.增加细胞中的可溶性物质的浓度 4.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 A.成丛分布 B.均匀分布 C.随机分布 D.群集分布 5.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 ) A.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6.按Logistic方程增长的种群的持续收获量是 ( ) 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7.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自然选择只作用于现有的基因型 B.任何适应性都是相对的 C.选择并不一定创造“”或“”的表型 D.自然选择必须考虑把所获取的能量和资源分配给一系列彼此矛盾的物种 8.下列说法中,支持“个体论”的是 ( ) A.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 B.可以重复出现 C.与生境都是连续的 D.是间断的、可分的、独立存在的 9.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 ( ) A.奥斯汀 B.克列门茨 C.德鲁提 D.布朗一布朗喀 10。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是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 11.生态学是研究 ( ) A.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科学 B.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 C.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D.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2.阳性植物的特点有 ( ) A.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耐适度的荫蔽 B.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 C.植物体内含盐分少,渗透压低,抗高温、干旱、病害能力较弱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37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分类模拟37 一、选择题 1. 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总生产 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 C.增加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答案:B [解答] 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过程,有消耗就得有补充,这样才能维持系统循环。故选B。 2. 暖流将的动物带到较冷的地方。 A.喜冷性 B.喜热性 C.喜干性 D.喜湿性 答案:B 3. 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______ A.焚风 B.台风 C.寒露风 D.干燥风 答案:D

4. 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相比,生活在高纬度低温环境下的恒温动物其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一现象称为 A.阿伦定律 B.谢尔福德定律 C.贝克曼定律 D.霍普金斯定律 答案:A 5. 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pH值是 A.5.0~6.5 B.6.5~7.5 C.7.5~8.5 D.>8.5 答案:A 6. 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______ A.生物组织层次 B.生物类群 C.生境类型 D.应用领域 答案:A [考点]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解答] 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生态圈生态学(又叫全球生态学)。 7. 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燥红二土

C.灰化土 D.红色石灰土 答案:D 8.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水能 答案:D 9. 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上升 C.大气中CO2浓度降低 D.冰川融化 答案:C 10. 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答案:D 11. 单种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中呈指数增长时,其增长率为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