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第一次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什么是记忆和思维的基础
第一次超分子作业
高中的生物课程告诉我们,记忆是由神经元之间新突触的形成引起的,但美国生物学家说他们能观察神经细胞“学习”和“记忆”。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记忆可能是由神经元本身的内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
他们制造的两系神经细胞,它们对刺激的反应在刺激重复几次或者增加或者减少,引起神经细胞内这种变换反应的化学变化或许就是记忆形成的基础。研究人员从大鼠身上获得了这两系神经元,检测细胞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和接收的化学信号。研究人员通过给两系细胞收到反复刺激的乙酰胆碱后,一系细胞去甲肾上腺素越来越高,另一系则相反。但是用血清素处理细胞后,细胞对反复刺激的反应更强烈。Koshland认为,此过程与记忆有关,因为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与动物记忆有关的数种化学物质,其中就包括血清素。
这只是一个验证,还有其他科学家在研究记忆的机制。Delay认为,记忆是由两个不同的机构来司掌,海马乳头体回路司掌近记忆,而支配记忆的皮层及皮层下神经元的完整性则为远记忆保存所必须。过去人们认为记忆信息的贮存是由电流在神经通路上来回传递,但用豚鼠做的实验表明,其结果是错误的。把豚鼠的脑冷却,停止一切活动后,它仍然能解决问题,因此记忆不是这些神经通路上永不止息的电流活动,而是这些神经通路本身。1957年Hyden用很小的工具在显微镜下研究,从老鼠脑部取出单个神经元,把核取出,把神经元切开,一块一块的研究发现在老鼠学习过程中,神经元产生比较多的核糖酸(RNA),且这些RNA与未经学习的老鼠产生的RNA不同,RNA能产生蛋白质,他认为蛋白质既能维持也产生记忆。
众多实验证明,记忆不但是电性的,也是化学的。可能短时间记忆借助电模式来实现,但是长时间记忆借助神经元的化学变化来实现。与记忆有关的蛋白质或肽类分子改变着突触膜的结构与通透性,或改变着特定受体部位的被感性,以贮存记忆信息。
关于记忆的认知,早在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就提过“蜡板假说”。自从17世纪法国哲学家迪卡尔发飙了著名的二元论,即把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后,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就在不断争论,人的思想到底是不是可以认知的?而随着科学家的研究,记忆像其他普通的生理过程一样,也可以被现代科学理论解释。就比如许多很多生物技术公司都在竭力想要解开人类记忆的密秘,因为它能够做出增强或者减弱某些记忆的药物。研究人员正在解码出记忆形成和消退的物理原因,他们已能识别出在大脑中操控记忆形成的基因和蛋白质。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人们已研究出部分和记忆有关的蛋白质,判断出神经信息传递、信息存贮是和突触结构本身及所产生的蛋白质有关,而进一步研究就自然到了分子层次,这就更依赖于化学的基础。比如生物制药公司想要研发出改变人们记忆性的药物,但生物医学和药物开发迫切需要的、基于分子层次的、合理且有预见性的科学依据的不足,就需要化学家们来解决。涉及生物分子过程化学本质的信号传递最终也是要回归到化学的。
基于自组织的研究,即分子可以按照某种程序相互作用并以某种特定方式相互聚集,而人工复制的分子聚集体则隐含着化学信息居庸定向传递和放大的可能。自然的,科学家们就想到设计分子的“学习体系”,可以预见,当我们得到
答案时,就有可能设计新的思维和记忆方式,至少做到学会如何保存旧有的思想和记忆。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化学过程,这种类型的中介过程也需要化学语言提供指令。
总之要真正了解记忆的过程,一定要回归到化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