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21.81 KB
- 文档页数:4
HR常用各类计算公式HR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是管理组织内的员工和相关人力资源的部门。
作为HR人员,掌握各类计算公式对工作非常重要。
下面是HR常用的各类计算公式:一、薪资计算公式:1.月薪计算公式:月薪=日薪×工作日数2.年薪计算公式:年薪=月薪×123.外包人员薪资计算公式:总费用=(底薪+餐补+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工作天数二、绩效考核公式:1.绩效得分计算公式:绩效得分=完成指标总分×考核得分百分比2.平均绩效得分计算公式:平均绩效得分=绩效得分总和/员工数3.绩效奖金计算公式:绩效奖金=基础工资×平均绩效得分×绩效奖金系数三、福利计算公式:1.社保费用计算公式:社保费用=基本工资×社保费率2.公积金费用计算公式:公积金费用=基本工资×公积金费率3.餐补费用计算公式:餐补费用=餐补标准×工作天数四、人力资源指标计算公式:1.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员工离职率=(本期离职人数/上期员工总数)×100%2.员工流动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动率=(本期流动人数/本期平均员工总数)×100%3.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薪资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发展机会满意度)/3五、招聘计算公式:1.招聘成本计算公式:招聘成本=(广告费用+中介费用+面试费用+员工培训费用)/招聘人数2.招聘效率计算公式:招聘效率=招聘时间/招聘人数3.面试通过率计算公式:面试通过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人数)×100%六、培训计算公式:1.培训成本计算公式: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工资补贴+培训费用2.培训效果计算公式:培训效果=(学员满意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3七、综合计算公式:1.总员工数计算公式:总员工数=本期在职人数+本期离职人数2.员工效益计算公式:员工效益=(总产出-总成本)/总人力资源投入以上是HR常用的各类计算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在HR工作中会非常有用。
HR公式汇总_计算工资_上班天数_入职_离职率等
作为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部门的一员,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公式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HR公式汇总,涵盖了计算工资、上班天数、入职率、离职率等方面。
一、计算工资:
1.员工月工资计算公式:
员工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奖励金额-罚款金额
2.计算加班费:
加班费=每小时工资x加班小时数x加班系数
3.计算绩效奖金:
绩效奖金=基本工资x绩效评分
4.计算年终奖:
年终奖=基本工资x年终奖系数
5.计算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奖励金额-罚款金额
6.计算税后工资: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x(1-税率)
二、计算上班天数:
1.计算平均每月上班天数:
平均每月上班天数=每周上班天数x52/12
2.计算工作日上班天数:
工作日上班天数=每周上班天数x工作日的周数
三、计算入职率:
1.计算入职人数:
入职人数=新员工人数+外部招聘人数
2.计算入职率:
入职率=入职人数/总招聘人数
四、计算离职率:
1.计算离职人数:
离职人数=主动离职人数+被动离职人数+自然离职人数
2.计算离职率:
离职率=离职人数/公司总人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HR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工资、出勤、入职和离职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还涉及其他复杂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在使用这些公式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
-月薪计算:月薪=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社保费用-扣税金额
-日薪计算:日薪=月薪/30
-时薪计算:时薪=月薪/(每月工作小时数*工作天数)
-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数*加班小时薪资
2.绩效评估计算公式:
-个人得分计算:个人得分=目标达成度*权重+行为表现得分*权重
-团队得分计算:团队得分=各成员个人得分之和/成员人数
-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得分=个人得分*个人权重+团队得分*团队权重3.招聘效率计算公式:
-招聘时效率计算:招聘时效率=招聘人数/招聘周期
-成本效率计算:成本效率=招聘费用/招聘人数
-质量效率计算:质量效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总人数
4.培训效果评估计算公式:
-培训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人数/参与人数)*100%
-增值效果:增值效果=(培训后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培训前绩效表现*100%
5.离职率计算公式:
-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6.加班率计算公式:
-加班率:加班率=(加班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7.高绩效人员占比计算公式:
-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总数)*100%
8.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流失成本
9.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获得的效益-投入的成本)/投入的成本*100%
以上列举了人力资源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供人力资源部门参考和应用。
不同企业和部门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
HR工作必备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作为HR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员工管理、薪酬设计、绩效评估等工作。
下面是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希望对HR人员能有所帮助:1.总人力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2.人力成本率=总人力成本/营业收入3.人力成本占比=总人力成本/企业总成本4.平均人力成本=总人力成本/平均员工数5.员工流动率=(入职数+离职数)/2/平均员工数*100%6.员工留存率=1-员工流动率7.员工综合福利占人力成本比例=员工综合福利费用/总人力成本*100%8.人力回报率=创造价值/总人力投资*100%9.薪酬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10.薪酬增长率=(今年薪酬总额-去年薪酬总额)/去年薪酬总额*100%11.员工人事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员工人事费用/总人力成本*100%12.计薪周期内的时薪=每周工作时数*每天工作时数/工资总额13.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计薪周期内的时薪*加班倍数14.加班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加班费用/总人力成本*100%15.人力资源ROI=(营业利润-人力成本)/人力成本*100%16.岗位薪酬水平=岗位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岗位补贴17.人均产值=年度产值/平均员工数18.人均劳动生产率=年度产值/总人力成本19.离职成本=流失员工的平均年薪*离职率20.平均离职率=(入职数-在职员工数)/入职数*100%21.离职率=离职数/平均员工数*100%22.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评分23.绩效评分=员工绩效得分/最高绩效得分24.绩效奖金=绩效工资*奖金系数25.平均员工年龄=总年龄/员工数26.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27.员工满意度变化率=(今年员工满意度-去年员工满意度)/去年员工满意度*100%28.培训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培训费用/总人力成本*100%29.员工绩效排名=(团队总人数-员工绩效排名)/团队总人数*100%30.绩效评分分布对比=各绩效档次人数/总人数*100%31.应出勤天数=总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32.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33.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34.加班工时占总工时比例=加班工时/实际出勤工时*100%35.岗位空缺率=未填充职位数/总职位数*100%36.培训满意度=满意培训人数/参加培训人数*100%37.培训费用占薪酬比例=培训费用/薪酬总额*100%38.职工福利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职工福利费用/总人力成本*100%39.职工满意度=满意职工人数/参与调查职工人数*100%40.人才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在职员工数*100%41.工资总额占企业总成本比例=工资总额/企业总成本*100%42.职工工资占企业总成本比例=职工工资/企业总成本*100%43.绩效工资占总人力成本比例=绩效工资/总人力成本*100%44.薪酬总额占企业总成本比例=薪酬总额/企业总成本*100%45.平均每人工作时间=总工时/员工数46.平均工作年限=总工作年限/员工数47.员工福利费用占总人力成本的比例=员工福利费用/总人力成本*100%48.平均员工工资=总工资/员工数49.入职到离职的平均工作年限=总工作年限/离职员工数50.员工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总和/参与评分员工数以上是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HR人员进行一些基本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HR必备的劳动用工的12个计算公式
1.计算员工的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时薪
2.计算员工的年终奖:年终奖=基本工资×年终奖比例
3.计算员工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系数
4.计算员工的带薪假期工资:带薪假期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假期天数
5.计算员工的社保费用:社保费用=基本工资×社保费率
6.计算员工的公积金费用:公积金费用=基本工资×公积金费率
7.计算员工的税前工资:税前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带薪假期工资
8.计算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前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
9.计算员工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税前工资-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公积金费用
10.计算员工的离职赔偿金:离职赔偿金=(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12×离职月数
11.计算员工的加班费用:加班费用=加班小时数×加班时薪
12.计算员工的年假工资:年假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作天数×年休假天数
以上是HR在劳动用工中常用的12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管理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并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1.总薪资成本=月薪×122.人员流失率=(离职人数÷平均员工数)×1003.离职率=(离职人数÷头寸数)×1004.平均员工工资=总薪资成本÷平均员工数5.人力成本率=总薪资成本÷总收入6.平均离职成本=总离职成本÷离职人数7.招聘效率=招聘成本÷招聘渠道数8.培训投入率=培训成本÷总薪资成本9.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0.绩效率=(绩效薪资总额÷总薪资成本)×10011.假期成本=假期工资总额÷总薪资成本12.招聘费用率=招聘费用÷新员工总成本13.面试通过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人数14.培训满意度=(满意培训人数÷参加培训人数)×10015.福利开支率=福利开支÷总薪资成本16.福利满意度=(满意福利人数÷总员工数)×10017.员工绩效排名=(该员工的排名÷总员工数)×10018.新员工入职满意度=(满意新员工数÷新员工总数)×10019.奖金制度合理度=(认为奖金制度合理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0.离职率预测=(离职人数÷平均员工数)×10021.职位填补周期=(用时最长的职位填补周期÷平均职位填补周期)×10022.年度绩效奖金=个人绩效分数×年度奖金基数23.周转率=(离职人数+新员工人数)÷平均员工数24.每员工创造的利润=总利润÷平均员工数25.假期带薪工资比率=带薪假期工资÷总薪资成本26.平均在职年限=(员工总在职年限÷总员工数)×10027.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绩效薪资增加数值÷培训成本)×10028.员工绩效增长率=(员工绩效增长数值÷员工绩效基准数)×10029.福利投资回报率=(福利满意度增长数值÷福利开支)×10030.平均入职时间=(所有员工的入职时间总和÷新员工总数)×10031.成本效益比=(总收入-总成本)÷总成本32.平均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培训小时数33.薪酬差异率=(高层薪酬总额-基层薪酬总额)÷基层薪酬总额34.员工参与度=(参加调查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5.正式员工比例=(正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6.岗位空缺率=(空缺岗位数÷总岗位数)×10037.员工离职率=(解雇员工数+辞退员工数)÷平均员工数38.可操作员工留存率=(可操作员工留存数÷可操作员工总数)×10039.招聘时间=(招聘结束日期-招聘开始日期)×2440.训练时间=(训练结束日期-训练开始日期)×2441.组织效益比率=组织效益÷组织成本42.人力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人力资本投资43.基尼系数=1-(∑(每个员工工资÷总工资)²)44.知识员工离职率=(知识员工离职人数÷知识员工总数)×10045.招聘广告效果=(招聘广告响应数÷招聘广告投放总数)×10046.岗位认同感=(认同该岗位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47.员工满意度与绩效的相关性=福利满意度×员工绩效48.员工流失成本=离职员工的薪资总和+招聘成本49.用工成本比率=用工成本÷总收入50.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薪资成本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人员评估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HR必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作为HR专业人士,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对于日常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HR必备的50个最常用的计算公式:1.总薪资成本计算:总薪资成本=平均工资x员工总人数2.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所得税=应发工资x税率-速算扣除数3.年度员工薪资涨幅:年度薪资涨幅=(当前薪资-上一年薪资)/上一年薪资×100%4.平均每年流失率:平均每年流失率=(年度流失员工数/平均员工总数)×100%5.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数/期初在职员工数)×100%6.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薪资×平均员工发薪周期7.年度招聘率:年度招聘率=(新员工数/平均员工总数)×100%8.员工到岗率:员工到岗率=(到岗员工数/预计上岗员工数)×100%9.年度培训费用投入率:年度培训费用投入率=(年度培训费用/平均员工总数)×100%10.人力成本占比:人力成本占比=总薪资成本/公司总收入×100%11.员工加班费用计算:员工加班费用=加班时长x加班工资率12.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平均工资x社保基准线13.工资帽:工资帽=平均工资x市最低工资系数14.人均净利润:人均净利润=公司净利润/平均员工总数15.薪资差异度:薪资差异度=薪资最高岗位薪资-薪资最低岗位薪资16.年度绩效奖金总额:年度绩效奖金总额=平均绩效奖金x员工总人数17.平均绩效得分:平均绩效得分=(员工绩效得分之和)/员工总人数18. 年度绩效得分标准差:绩效得分标准差= sqrt (Σ(绩效得分 - 平均绩效得分)^2 / 员工总人数)19.市场竞争力指数:市场竞争力指数=部门平均薪酬总和/市场竞争力薪酬总和20.员工工龄:员工工龄=当前日期-入职日期21.员工满意度指数: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22.平均招聘周期:平均招聘周期=(应聘到入职所需的平均时间之和)/招聘人数23.平均离职周期:平均离职周期=(离职流程所需的平均时间之和)/离职人数24.员工生命周期成本:员工生命周期成本=员工所有成本之和/员工总人数25.平均员工生命周期:平均员工生命周期=员工所有服务年限之和/员工总人数26.员工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员工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员工总工作小时数/平均员工总人数)/工作日数27.计划提升效益(生产力):计划提升效益=员工总数x提升幅度x 生产率x产出价值28.员工效益比:员工效益比=(员工的产值/员工的薪酬)×100%29.平均员工在岗时间:平均员工在岗时间=(员工总在岗天数/在岗员工数)×100%30.离职员工满意度:离职员工满意度=(满意离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总数)×100%31.员工福利费用率:员工福利费用率=员工福利费用/平均员工总数32.岗位匹配度:岗位匹配度=(申请人满足条件的数目/申请人数)×100%33.岗位空缺成本:岗位空缺成本=平均工资x岗位空缺天数34.年度薪资预算:年度薪资预算=平均薪资x预计员工总人数35.岗位平均工时:岗位平均工时=岗位总工时/岗位总人数36.岗位劳动生产率:岗位劳动生产率=完成产量/岗位总工时37.岗位平均薪酬:岗位平均薪酬=岗位总薪酬/岗位总人数38.岗位平均产值:岗位平均产值=总产值/岗位总人数39.单位人工成本:单位人工成本=总薪资成本/总产值40.工时产值:工时产值=单位产值/平均工时41.岗位工时生产力:岗位工时生产力=(单个岗位的产值/单位工时)×100%42.月度人力投入量:月度人力投入量=员工总人数x平均月工作天数43.平均每人产值:平均每人产值=总产值/员工总人数44.全员平均薪酬:全员平均薪酬=总薪酬支出/员工总人数45.员工绩效奖金:员工绩效奖金=平均绩效奖金x员工绩效得分46.员工招聘成本:员工招聘成本=招聘流程所需成本之和/新员工总数47.平均每人薪酬:平均每人薪酬=全员总薪酬/员工总人数48.季度人力需求量:季度人力需求量=岗位总人数x季度工作天数49.每人绩效工资:每人绩效工资=平均绩效奖金/员工总人数50.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总薪资成本x社保费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专业人士更好地进行薪资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流动率分析以及绩效评估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1.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基本工资是员工工资中最基础的部分,通常是根据员工的职位和工作经验来确定的。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工资 = 职位工资 + 工作经验工资其中,职位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的薪资水平来确定的,工作经验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年限来确定的。
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是指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所做的工作所得到的报酬。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加班工资 = 基本工资 ÷工作日天数 ×加班时长 ×加班工资系数其中,加班工资系数是根据公司制定的加班政策来确定的。
3.绩效工资计算公式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来确定的,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等因素来评定的。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如下:绩效工资 = 基本工资 ×绩效系数其中,绩效系数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评定结果来确定的。
4.社保和公积金计算公式社保和公积金是员工的福利待遇之一,也是公司法定的义务。
社保和公积金计算公式如下:社保和公积金 = 基本工资 ×社保和公积金比例其中,社保和公积金比例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来确定的。
以上是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也需要注意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定假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150%。
根据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有11天的法定节假日。
因此,年工作日可以通过365天减去104天(休息日)减去11天(法定节假日)得到,即250天。
而年工作小时数可以通过250天乘以8小时/天得到,即2000小时。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一、工资计算公式:1.周工作小时数计算:周工作小时数=一天工作小时数×一周工作天数2.日工作小时数计算:日工作小时数=总工作小时数÷总工作天数3.基本工资计算: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率×日工作小时数4.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率×加班工时数5.总工资计算:总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二、考勤计算公式:1.出勤率计算: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2.迟到率计算:迟到率=(迟到次数÷应出勤天数)×100%3.早退率计算:早退率=(早退次数÷应出勤天数)×100%4.旷工率计算:旷工率=(旷工次数÷应出勤天数)×100%5.加班率计算:加班率=(加班时长÷总工作小时数)×100%三、人力计算公式:1.人员流失率计算:人员流失率=(流失人数÷平均编制人数)×100%2.缺编率计算:缺编率=(缺编人数÷平均编制人数)×100%3.培训覆盖率计算: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总人数)×100%4.员工满意度计算:员工满意度=(满意度总分÷满意度题目数量)×100%5.员工绩效计算:员工绩效=(个人绩效得分÷总绩效得分)×100%四、设备计算公式:1.设备利用率计算: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行时长÷设备可用时长)×100%2.设备故障率计算: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次数÷设备总运行时长)×100%3.设备维修率计算:设备维修率=(设备维修次数÷设备总运行时长)×100%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人事和HR工作中的计算公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数据,可以灵活应用适合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工资 = 总收入非工作性收入
其中,总收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非工作性收入包括以下几项:生活费 + 餐费 + 住宿费 + 交通费 + 通信费 + 出差补贴 + 职业年金 + 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 = 单位时间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系数
其中,单位时间工资是指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小时工资;加班小时数是指员工加班的实际工作小时数;加班系数是根据法律和公司规定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平时加班的加班系数为1.5,休息日加班的加班系数为2。
年终奖计算公式
年终奖 = 年工资总额×年终奖系数
其中,年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年终奖系数是根据公司规定和员工绩效评估来确定的。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公司应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由员工和公司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公积金。
目前,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为: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0.8%,公积金个人缴纳比例为12%,公司缴纳比例为8%。
劳动法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解除劳动合,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加班工资、年假工资、年终奖等。
,劳动法还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休假和福利待遇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执行。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HR日常计算公式
1.薪资计算公式:
-月薪计算公式:月薪=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加班费+补贴-社会保险金-个人所得税
-年薪计算公式:年薪=月薪X12
2.加班费计算公式:
-平日加班费计算公式:平日加班费=平日加班小时数X平日加班费率X基本工资
-周末加班费计算公式:周末加班费=周末加班小时数X周末加班费率X基本工资
3.绩效评定公式:
-绩效得分计算公式:绩效得分=实际绩效任务完成数/设定的绩效任务数X100%
-绩效奖金计算公式:绩效奖金=绩效得分X基本工资X绩效系数
4.社会保险金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金计算公式:养老保险金=基本工资X养老保险金比例
-医疗保险金计算公式:医疗保险金=基本工资X医疗保险金比例
-失业保险金计算公式:失业保险金=基本工资X失业保险金比例
-工伤保险金计算公式:工伤保险金=基本工资X工伤保险金比例
-生育保险金计算公式:生育保险金=基本工资X生育保险金比例
5.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税计算公式:个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年薪-免税额-五险一金-扣除项目
这些是HR日常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HR最常用的53个计算公式HR最常用的53个计算公式月初月末估计是HR最头疼的时候了,因为各种工资发放、绩效考核要统计整理呀。
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HR最常用的53个计算公式,欢迎阅读参考!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8、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9、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10、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11、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2、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13、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14、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15、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16、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17、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18、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19、人力资源费用率: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20、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21、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22、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23、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HR常用公式分析24.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5.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26.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27.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28.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29.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30.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31.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32.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33.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3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35.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36.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37.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38.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39.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40.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1.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42.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成本效用评估43.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44.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45.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6.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47.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数量评估:48.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49.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5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51.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52.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53.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1.薪资计算:-基本工资=月薪/工作日数-实际工资=基本工资+提成+奖金-扣除项-年薪=月薪*122.离职成本计算:-离职成本=新员工招聘成本+培训费用+福利待遇+补偿金3.高绩效员工奖金计算:-奖金=工资总额*绩效比例4.员工绩效评估:-绩效评分=个人绩效得分*绩效系数5.劳动生产率计算:-劳动生产率=产出/劳动力6.员工流失率计算:-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7.员工满意度计算:-员工满意度=满意调查得分/调查总人数8.员工培训投资回报率计算:-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效果-培训成本)/培训成本9.员工福利开支占比计算:-福利开支占比=福利开支总额/总工资支出10.员工年度休假天数计算:-年度休假天数=工作时间*年度休假比例11.员工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间*加班工资率12.新员工到岗效率计算:-新员工到岗效率=简历筛选合格率*面试通过率*入职成功率13.员工招聘效率计算:-招聘效率=招聘周期内招聘人数/招聘成本14.员工绩效奖金预算计算:-绩效奖金预算=平均绩效评分*绩效奖金总额15.员工培训时间计算:-培训时间=总学习时间-休息时间16.员工年度考核基准计算:-年度考核基准=平均考核得分*考核系数17.员工绩效指标权重计算:-绩效指标权重=绩效指标得分/总绩效指标得分18.员工晋升概率计算:-晋升概率=满足条件员工数/可晋升员工总数19.市场薪酬标准计算:-市场薪酬标准=平均薪资+偏差值20.员工绩效分布计算:-绩效分布=绩效等级员工数/总员工数注:以上所列公式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化。
最新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1.固定工资计算方式:固定工资是按月支付的工资,通常基于员工的职位级别和工作经验来确定。
计算方式为:固定工资=基本工资+津贴-扣款。
2.绩效工资计算方式: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来确定的。
通常每年进行一次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绩效工资的高低。
计算方式为: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系数。
3.计件工资计算方式:计件工资是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来确定的。
通常按照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任务量计算。
计算方式为:计件工资=完成数量*单价。
4.提成工资计算方式:提成工资是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来确定的。
通常是根据员工带来的销售额或利润额来计算提成。
计算方式为:提成工资=销售额*提成比例。
5.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加班工资是根据员工加班时数来确定的。
通常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工作的时候,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加班工资。
计算方式为:加班工资=加班时数*加班工资单价。
6.夜班津贴计算方式:夜班津贴是为了弥补员工夜晚工作产生的不便,通常是在规定的夜间工作时间内支付一定的津贴。
计算方式为:夜班津贴=夜班工作时数*夜班津贴单价。
7.假期工资计算方式:假期工资是根据员工休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通常假期工资与员工平时的工资相同。
计算方式为:假期工资=基本工资。
8.加班补贴计算方式:加班补贴是为了鼓励员工加班而支付的额外报酬。
通常是在员工超过规定工作时间后按照一定比例支付。
计算方式为:加班补贴=加班时数*加班补贴单价。
9.难度津贴计算方式:难度津贴是根据员工从事的工作任务的难度程度来确定的。
通常根据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确定津贴。
计算方式为:难度津贴=基本工资*难度系数。
10.周末津贴计算方式:周末津贴是为了弥补员工在周末工作时所产生的不便而支付的报酬。
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支付。
计算方式为:周末津贴=周末工作时数*周末津贴单价。
11.全勤奖计算方式:全勤奖是为了鼓励员工没有迟到、早退、旷工等情况而支付的奖励。
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的固定工资,不包括任何加班费、奖金、津贴等其他项目。
基本工资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级别以及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
2.绩效工资: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个人能力,给予不同等级的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根据销售额或利润的百分比来计算。
绩效工资是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员工在超过正常工作时间或法定工作时间的情况下,获得的额外报酬。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定,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来确定。
4.奖金:奖金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成绩、岗位职责和绩效表现给予的额外报酬。
奖金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利润状况、销售业绩、个人绩效评定等因素来确定。
5.社保和公积金:企业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按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
社保和公积金的计算方式一般是按员工的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基数的确定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规定。
6.绩效提成:绩效提成是企业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或产生的利润,按一定比例给予的报酬。
绩效提成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的销售模式和销售目标来确定,例如按照销售额或利润的一定比例来计算。
7.夜班津贴:夜班津贴是给予夜班工作人员的报酬,因夜班工作对身体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夜班津贴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定或者企业内部的规定来确定。
8.高温津贴或寒冷补贴:高温津贴或寒冷补贴是给予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下工作的员工的额外报酬。
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工作环境和政策要求来确定。
9.交通补贴:交通补贴是给予员工用于出行的报酬,以减轻员工的交通费用负担。
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员工的上下班距离和交通费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10.勤工俭学补助:针对学生员工,根据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加劳动工作的时间和工作的种类,给予一定的补助。
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来确定。
HR公式汇总计算工资上班天数入职离职率等HR公式的集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们帮助企业计算员工的工资、统计上班天数、评估入职和离职率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HR 公式的汇总。
1.计算工资工资计算是HR工作中的关键任务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资计算公式:1.1基本工资=月薪/工作天数*出勤天数基本工资根据员工的月薪、工作天数和出勤天数来进行计算。
1.2加班费=每小时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费根据每小时工资和加班小时数来计算。
1.3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系数绩效工资根据基本工资和绩效系数来进行计算。
1.4总工资=基本工资+加班费+绩效工资总工资根据基本工资、加班费和绩效工资来计算。
2.统计上班天数在工资计算和考勤管理中,统计上班天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统计上班天数的公式:2.1上班天数=总天数-请假天数-加班天数上班天数根据总天数、请假天数和加班天数来进行计算。
2.2出勤率=上班天数/总天数出勤率根据上班天数和总天数来进行计算。
3.计算入职率入职率是衡量新员工入职情况的指标,以下是计算入职率的公式:3.1入职率=新员工入职人数/招聘人数*100%入职率根据新员工入职人数和招聘人数来进行计算。
4.计算离职率离职率是衡量员工流动性的指标,以下是计算离职率的公式:4.1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员工人数*100%离职率根据离职员工人数和平均员工人数来进行计算。
4.2平均员工人数=(在职员工人数+新员工入职人数)/2平均员工人数根据在职员工人数和新员工入职人数来进行计算。
这些公式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员工的工资、统计上班天数以及评估入职和离职率等重要指标。
HR公式的汇总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HR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备注:当月应工作天数 =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当月有效工作日 =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4、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1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16、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17、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18、数量评估: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19、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的11个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
一、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加班工资计算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四、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二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五、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第十二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
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六、医疗期计算
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七、病假工资计算
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八、产假天数计算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九、生育津贴计算
依据《关于调整本市职工生育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1〕334号第三条: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职工,因生育或计划生育享受产假的,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发。
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十、二倍工资的时效计算
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二十八条:二倍工资适用时效的计算方法为: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时,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
十一、经济补偿金的个税计算
依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十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计算
依据《关于北京市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标准及相关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计算工伤职工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具体标准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3至18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其中五级18个月,六级15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9个月,九级6个月,十级3个月。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上述标准执行。
注:以上假期的算法,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