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8.76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选范文【第一篇】本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由于第一次教新课程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我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
我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学期我外出听课8节同时作了很多新课程高考和会考题。
这使我对新课程高考和会考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肩负高一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我,更觉得责任重大。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发挥去年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
静心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还是有收效的。
一、热爱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合作。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
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
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
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1、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
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2、指导学生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网络化小结的环节就好像种庄稼收获的过程。
如何对一堂课进行小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课堂小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总结1.长度的测量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长度的测量。
对于游标卡尺,我们掌握了两种读数方法:加法和减法。
对于螺旋测微器,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读数公式进行测量。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的目的是练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并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我们还掌握了推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并测定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我们通过分析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和位移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和复写纸片等器材。
我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了仪器的安装和测量与记录。
总的来说,这个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长度测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原理和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即胡克定律。
实验中需要使用弹簧、挂钩、游标卡尺等仪器。
实验步骤:1.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并将挂钩挂在弹簧的一端。
2.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记录下挂钩的质量。
3.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弹簧的原长,并记录下来。
4.用手拉伸弹簧,使其产生一定的伸长,记录下伸长的长度。
5.根据挂钩的质量和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所受的弹力。
6.重复以上步骤,增减挂钩的数量,进行多次实验。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弹力与伸长长度的图象,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成线性关系,符合___定律。
2.通过逐差法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k,即弹簧单位伸长长度所受的弹力大小。
3.实验结果表明,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弹簧的材料和直径有关,与弹簧的长度无关。
考前须知:1.实验中需要注意弹簧的拉伸程度,过度拉伸会导致弹簧变形或断裂。
2.游标卡尺的读数要准确,避免误差。
3.实验前要检查仪器的稳定性和清洁程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实验结果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高中物理实验的总结高中物理实验的总结「篇一」关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总结关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总结一、实验的设计思想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计思想为:1.垒积放大法把某些物理量(有时往在是难以直接测量的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或把它们放大后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如通过若干次全振动的时间测出单摆的振动周期;把员杨螺杆的微小进退.通过周长较大的可动到度盘显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等。
2.平衡法根据物理系统内普遍存在的对立的、矛盾的双方使系统偏离平衡的物理因素,列出对应的平衡方程式,从而找出影响平衡的一种方法如用天平测质量、验证有固定转动因乎衔条件、验证玻意耳定律等。
3.控制法在多因素的物理现象中,可以先控制某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对现象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
如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等。
4.转换法用某些容易直接测量,(或显示)的量(或现象)代替不容易直接测(或显示)的量(或现象)。
或者根据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相同的效果作间接的观察、测量。
如把流逝的时间转换成振针周期性的振动;把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转换成对指针偏角的测量;用从等高处抛出的两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它们的速度等。
5.留迹法把瞬息即逝的(位置、轨迹、图象等)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
如通过纸带上打出的小点记录小车的位置z用描述法画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用示波器显示变化的波形等。
二、实验的基本类型和要求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大体可以分为四范,其要求如下:1.基本仪器的使用除了初中已接触过的常用仪器(如天平秤、弹簧秤、压强计、气压计、温度计、安培计、伏特计等)外.高中又学习了打点计时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万用电表等,要求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熟悉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懂得工作(测量)原理,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会正确读数,明确使用注意事项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初中物理中巴学过长度、时间、质量、力、温度、电流强度、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了对微小长度和极短时间、加速度(包括g)、速度、电阻和电阻率、电动势、折射率、焦距等物理量的测量。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5 篇(高三物理实验总结)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
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5 篇(高三物理实验总结),以供参考。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最新 1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寻找一条最优的教学途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我在这儿仅以“稳恒电流”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提出“实验教学法”。
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
过去实验,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机会少。
即使学生有机会分组实验,也是在给定的时间,给定的器材,甚至给定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下按部就班的完成,绝大多数情况是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下通过实验象征性的验证一下,实验做得失败的学生甚至在凑数据,这样的实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针对上述情形,有些章节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法”,以“稳恒电流”一章为例,大体可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熟悉教材。
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要求,熟悉一些仪器(电压表、电流表、蓄电池……)为学生下一步动手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在学生看书时,应提倡自由讨论、提问。
并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遇到实验误差较大时,要求学生不凑数字,认真检查原因,反复进行实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具体实验操作时,要求他们自己体会归纳每个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自主的开展讨论。
第二阶段:教师答疑、小结。
着重讲解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小结本章重点内容;评讲习题和实验情景;介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创见、体会和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共同提高自学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第一篇: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该实验基于洛伦兹力的作用机理。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电子束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中的偏转情况,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当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洛伦兹力为F=q(v×B),其中F为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q为电子的电荷量,v为电子的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磁场中,电子的运动轨迹会被打偏。
如果电子束的速度、电荷量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都已知,那么通过测量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将阴极和阳极接通电源,使阴极发射电子束。
2.在电子束发射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个铁环,其作用是增强磁场强度。
3.在电子束传输管中放置一个磁铁,这个磁铁的作用是在管内产生一个横向的匀强磁场。
4.测量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
5.根据偏转角度和其他参数计算电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需小心操作,防止高压和射线辐射的危害。
2.铁环和磁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
3.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外部干扰。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电子荷质比的近似值为:e/m = 1.76×10^11C/kg。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很大,这也是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原因之一。
此外,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如温度变化和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这些误差因素。
2018高考物理实验总结大全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此只需验证:m1OM+m2OP=m1OM'+m2OP'。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巧。
下面是我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进行的12个实验的总结。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通过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测量自由落体的时间和下落距离,然后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二: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这个实验使用光电管和不同波长的光源,通过测量光电流强度和电压的关系,计算出普朗克常量。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光电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三:测量动量守恒这个实验使用弹簧振子和小球,通过测量小球和振子的质量和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实验四:检验斯涅尔定律这个实验使用光线经过透镜和凸面镜,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验证斯涅尔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透镜和凸面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五:探究光的干涉与衍射这个实验使用光栅和单缝光源,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理解了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的原理。
实验六: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信号这个实验使用示波器观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信号的波形。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交流电信号的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七: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关系这个实验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大小,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理解了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实验八:探究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实验通过将线圈放置在磁铁周围,测量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九:测量光的折射率这个实验使用石英棒以及测量装置,测量光在石英棒中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光的折射和光速的关系。
实验十:测量电容器的电容这个实验使用电容器和电桥测量装置,测量不同电容下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容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熟悉了电容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优秀范文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篇一一学期来,实验室的工作搞得扎扎实实,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着搞好今后工作的宗旨,兹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小结。
一、加强了实验仪器的严格管理,减少了开支,避免了浪费。
首先按学校的财力、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资源以及新教材的需要及时补充了必要的仪器、用品和材料。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开学以前就制定了《仪器、材料购置计划》并反复进行了市场调查,以最低的价格完成了此计划。
其次,强化了仪器的保养工作。
所有的仪器都要定期维护。
本学期共进行了四十多次维修。
再次,强调了仪器运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比如,干电池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其寿命。
二、完成了标准化的建设。
从10年7月15日到同年11月5日,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期间除了实验室的工作之外还带着218班和225班的物理课,另外还得兼管数学和地理仪器。
工作头绪多而繁杂,而时间要求又很紧。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杨老师一方面吃苦耐劳地干,另一方面自己出钱雇人干(实在是无奈)。
通过辛勤的劳动终于取得了验收合格的成绩。
三、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率。
由于上了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的功能大大增多,使用率自然提高了。
本学期两个实验室共被使用150多次,包括分组实验、多媒体授课、课外实验、竞赛辅导、各项考试以及其他的活动。
使用量大了,责任自然也就大了,特别是电脑,麻烦很多。
但是由于我们个个认真地工作,两实验室的所有设施一律完好无损。
四、完成了实验教学的全部任务。
本学期共开出演示实验200个次,学生实验224个次,课外实验64个次。
其中学生实验是超量完成。
对每个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准备,力求提高质量。
对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与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归纳总结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对我们在高中阶段所进行的物理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梳理实验内容、总结实验原理和结果,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实验一:加速运动本实验通过使用斜面和滑轮装置,研究物体在受重力作用下的加速运动。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其速度逐渐增加,加速度保持恒定。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成正比,为了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力的平行和测量装置的灵敏度。
实验二:光的折射本实验通过将光线通过不同介质中的界面,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实验结果表明,光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折射定律来描述,折射定律为$ \frac{{\sini}}{{\sin r}} = \frac{{v_1}}{{v_2}} $。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介质的光学性质。
实验三:电流的测量本实验通过连接电路和使用安培计测量电流,研究电流的测量方法。
实验中我们发现,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和电压成正比,通过欧姆定律可以描述:$ I = \frac{{U}}{{R}} $。
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电流时需要注意电路的连接正确性和安培计的选择范围。
实验四:电磁感应本实验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磁感线与线圈相交或改变相对位置时,产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感应现象符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感应电动势和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在进行实验时,需注意磁场的产生和线圈的选取。
结论和建议高中物理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和探究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学会了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建议在实验过程中充分注意实验环境和装置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研究物理知识,并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分享我的实验心得和技巧。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并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光滑的斜面,并用尺子测量其高度和长度。
2.将小物体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利用计时器计时小物体滑下斜面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3.重复上述步骤,每次改变斜面的高度,以获取更多的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在该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测量和计时,了解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斜面的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实验二:用风力驱动小车实验目的了解风力的作用,探究风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可以受到风力作用的小车模型,并在模型上装上风帆。
2.利用风扇对小车模型进行风力驱动,记录下小车在不同风速下的移动距离。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风速和小车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风速对小车移动距离的影响。
当风速增加时,小车的移动距离也随之增加。
在该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进行风力驱动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风力的作用和影响。
实验三: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在介质边界上的折射现象,并了解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并在容器中注入一些水。
2.将一束光照射到容器中,观察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3.分别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观察光的折射路径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光在介质边界上的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心得在该实验中,我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了光的折射现象,并深入理解了光的折射定律。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1. 弹簧振子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弹簧、物块、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物块与弹簧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将物块拉至一定位置,释放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物块运动的周期及振幅。
- 实验结果分析:分别绘制周期和振幅与物块质量的图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斜面上滑动物体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斜面、滑块、固定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滑块固定在支架上,放置在斜面上。
2. 记录滑块的下滑时间及滑过的距离。
3. 分别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滑块下滑的时间与滑过的距离的关系,探究斜面的倾角对物体下滑的影响。
3. 光的折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 实验装置:光源、凸透镜、直尺等。
-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凸透镜上。
2. 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3. 改变光线入射角度,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4. 电流和电阻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实验装置:电池、电流表、电阻器等。
- 实验步骤:1. 将电流表、电阻器依次与电池连接。
2. 测量电流表上的电流大小。
3. 分别改变电阻器的阻值,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电流与电阻的图表得出结论。
5. 牛顿三定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牛顿三定律。
- 实验装置:滑轮、弹簧、物块等。
- 实验步骤:1. 将滑轮和弹簧与物块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以一定的力拉动物块,使其加速度产生变化。
3. 记录物块的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物块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三定律。
以上是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的简要总结,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2018年高考专题: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一共有55页,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包括高中所有必考的实验啦!是目前最完整的啦!!)★知识结构:眉多用表探索黒箱I内的电学元件—①会调节和使用多用电表(特别是欧姆表),②学会用多用表探索黒箱内的电学元件的基本方法练习使用示波器—①认识示波器的面板,②初步理解扫描原理,③会用示波器观察玄交变电压的图像<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①知道什么是传感器,②知道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的作用,③会设计简单的温度自动报警器电路3R里解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原理,②会用双缝干涉法测光的波长光学I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搜应対各艾宾韵.试我I包-F飞心⅛∣'勺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屮心娈求凶IVIy、沿沁兮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持別注意的问国验证机械能亍In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笛一个咖「等J'' 2mm勺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 ,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 ,则这段位移s=gt2∕2=(10 × 0.022∕2)m=2 × 10-3m=2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0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 ,如果:就算您IF「这个过秤川机械能丁⅛(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涵盖了电学、热学、力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习到了很多物理原理和实验技能,并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我将对其中几个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要总结的是关于力学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力的作用。
通过使用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我们测量了不同重物受力下的位移和力的关系。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了力和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得出了胡克定律。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理解了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力对物体的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中的测量和计算,我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我要总结的是与电学相关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电流计、电压表等仪器,研究了电流、电势差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我们测量了不同电阻中的电流和电压,并绘制了它们的关系图。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并得出了电流和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这个实验让我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含义,以及它们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另外,我要总结的是与热学相关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热传导、热量和温度等基本概念。
通过使用温度计和热导率计等仪器,我们测量了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研究了导热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验证了导热性能与温度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得出了热传导定律。
这个实验让我理解了热传导的机制和规律,并学习了如何正确测量温度和导热性能。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热学实验。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的总结,我不仅学习到了物理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控制,以及如何正确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对物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018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按照开学初制定的实验教学计划认真执行,扎实开展实验,现将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确定实验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实验教学中展开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把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索性试验,把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为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探究获取结论。
使教学内容将课内有机的与课外结合并适度延伸,做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的积极性。
组建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课外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组建专门的物理兴趣实验组,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开拓实验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并及时的练习实际生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中收获,在创新实验中具有成就感,掌握更好的物理研究方法。
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同样多物理实验也嫌麻烦,不能完成实验探索和获取实验结论。
还有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也相对来说较为懒散,进入实验室有观望,看热闹的思想,因此不能投入到实验的探究和思索当中,这就大大影响了实验目的和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继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广度,将物理更好的与生活和科学实际相联系,是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用.
物理实验室。
2018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和总结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了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希望大家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 主要测量:a.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 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⑴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⑵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⑴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
⑵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二、基本测量仪器及读数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1.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凡是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例如1 23V5 10152量程时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⑶右图中秒表的示数是多少分多少秒?凡仪器的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在读到最小刻度后还要再往下估读一位。
⑴6.50cm。
⑵1.14V。
15V量程时最小刻度为0.5V,只读到0.1V这一位,应为5.7V。
⑶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示分,每小格表示0.5分钟;大圈内表示秒,最小刻度为0.1秒。
当分针在前0.5分内时,秒针在0~30秒内读数;当分针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
因此图中秒表读数应为3分48.75秒(这个5是估读出来的)。
2.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
【关键字】总结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一、基本仪器的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类题的关键)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3)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专题突破: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 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2018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3)实验装置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
二、几种重要的实验方法(1)累积法: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周期时我们用的是累积法,即我们不直接测一个周期的时间,而是测30~50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数即得周期T的值.用累积法的好处是:①相当于进行多次测量而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偶然误差;②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以测单摆的周期为例,我们实验时单摆的摆长大约是1m或不到1m,用停表(最小分度值是0.1s)直接测1个周期的值,只能读出两位有效数字(机械停表的指针是跳跃式前进的,因此不能估读),如1.8s、2.0s等,而测30个周期总时间,则可读出至少3位有效数字。
用累积法的实验还有很多,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直径(2)替代法:在互成角度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我们就用到了替代法,第一次我们用两个弹簧秤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把结点拉到某一位置,再换成一个弹簧秤,同样拉这个橡皮筋,也把结点拉到同样位置,这说明后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与前面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等因此右以互相替代.对于等效这个问题,应正确理解:所谓效果相等,是对某一方面说的,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等效,仍以合力与分力来说,它们只是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等效,而在其他方面,例如在产生形变上,二者并不等效。
(3)测量量的转换:例如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把测物体的速度转换为测物体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即把测速度转换为测长度。
又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本应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再根据折射率n=sini/sinr求出折射率,但角度不容易测准确(一般所用的量角器的最小分度是1,并且测角度时顶点很难对得特别准确),而通过做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把测角度转换为测线段的长度,从而增加了有效数字的位数,即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4)比例法:用比例法测电阻是常见的,当两个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因此两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如果其中的一个电阻是标准电阻,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就可测出.同样,两电阻并联时,由于两端电压相等,通过两支路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只要一个是标准电阻,另一个电阻的阻可测出。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⑴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⑵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
⑴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
⑵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二、基本测量仪器及读数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1.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凡是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例如⑴读出上左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
⑵上右图用3V量程时电压表读数为多少?用15V量程时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⑶右图中秒表的示数是多少分多少秒?凡仪器的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在读到最小刻度后还要再往下估读一位。
⑴6.50cm。
⑵1.14V。
15V量程时最小刻度为0.5V,只读到0.1V这一位,应为5.7V。
⑶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示分,每小格表示0.5分钟;大圈内表示秒,最小刻度为0.1秒。
当分针在前0.5分内时,秒针在0~30秒内读数;当分针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
因此图中秒表读数应为3分48.75秒(这个5是估读出来的)。
2.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0.1mm。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
其读数准确到0.05mm。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
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
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
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
如右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要注意: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3.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
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
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4.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特殊的计时仪器,电源用50Hz的交流电,所以打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5.天平天平使用前首先要进行调节。
调节分两步:调底座水平和横梁水平(在调节横梁水平前,必须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处,左端与零刻线对齐,如图中虚线所示)。
测量读数由右盘中砝码和游标共同读出。
横梁上的刻度单位是毫克(mg)。
若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26g砝码,游码在图中所示位置,则被测物体质量为26.32g(最小刻度为0.02g,不是10分度,因此只读到0.02g这一位)。
6.多用电表使用多用电表时首先应该根据被测物理量将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位置。
使用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轻旋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左端零刻线。
使用欧姆挡时,还应进行欧姆调零,即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右端零刻线处。
欧姆挡的使用:⑴选挡。
一般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如估计值为200就应该选10的倍率。
⑵调零。
⑶将红黑表笔接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
⑷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⑸将选择开关扳到OFF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用欧姆挡测电阻,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应增大倍率;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应减小倍率。
7.电阻箱右图中的电阻箱有6个旋钮,每个旋钮上方都标有倍率,将每个旋钮上指针所指的数值(都为整数)乘以各自的倍率,从最高位依次往下读,即可得到这时电阻箱的实际阻值。
图中最左边的两个黑点是接线柱。
若指针所示如图,则阻值为84580.2。
三、重点的学生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