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相
- 格式:rtf
- 大小:177.30 KB
- 文档页数:5
相对不起诉的条件相对不起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检察机关可以决定不对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
相对不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一项制度安排,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鼓励犯罪嫌疑人积极主动认罪悔罪,并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相对不起诉的条件。
一、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相对不起诉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对于部分性质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行为,如违法轻微、犯罪后果不严重等,检察机关可以酌情决定相对不起诉。
这样做可以避免过度执法,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同时也能够起到法治教育的作用,让其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过。
二、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罪态度: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罪态度是相对不起诉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认罪悔罪,积极配合调查机关的工作,有助于案件的查清和犯罪事实的确认。
此外,认罪悔罪也是改造和教育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其反思罪行,改正错误,为重获自由奠定基础。
三、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不起诉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
对于一些初犯或轻罪犯罪嫌疑人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具备严重危害社会的条件,且对社会关系和安定的破坏影响较小,检察机关可以考虑相对不起诉。
这样可以减轻被告人可能面临的刑事惩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四、犯罪嫌疑人积极补偿行为:犯罪嫌疑人的积极补偿行为也是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之一。
这包括对受害人的经济赔偿、道歉、赔礼道歉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
同时,这也是犯罪嫌疑人向社会和谐公正的表现,体现出一种对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尊重。
五、社会适应性和教育矫治效果:相对不起诉还有一个条件是社会适应性和教育矫治效果。
对于一些能够通过其他方式纠正错误、改变行为、重新融入社会的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可以考虑相对不起诉。
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社会资源的消耗,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促进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司法实践中应加大对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摘要]虽然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律对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作出了一些概括性的规定,但没有对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的适用作出明确的细则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操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科学分析,不断加以完善,以扩大适用范围。
[关键词]检察权;自由裁量权;相对不起诉;完善相对不起诉,是指公诉机关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所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它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产物。
作为贯彻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刑事政策的程序机制,相对不起诉制度以实施个别预防和节约司法成本为价值目标,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相对不起诉的条件、制约和救济都作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此项自由裁量权,控制和防范不正确运用不起诉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公平正义,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一、相对不起诉的诉讼价值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通过取消免于起诉制度,建立了相对不起诉制度,从制度设计上,确立和发展了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进而使得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对待起诉裁量权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
(一)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长期以来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宽严相济的精神实质就是区别对待不同的犯罪行为人,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要求刑事程序在认定和裁处犯罪时,总体上应当倾向于相对宽缓,使严厉的刑事惩罚只适用于严重的犯罪,鼓励司法机关适用相对轻缓的刑罚、非监禁刑、非刑事化的措施裁处一般刑事犯罪和轻微刑事犯罪。
而相对不起诉正是宽严相济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上的一种体现,对于轻微犯罪,包括偶犯、初犯等主观恶性不深的犯罪,检察机关完全可以适用不起诉裁量权将其控制在最低限度的惩治范围内,用行政处罚、治安处罚等手段代之以刑罚处罚,一方面可以改善犯罪者更生和重返社会的条件,降低社会改造的难度和成本,降低再犯罪率,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案件处理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刑法的最终目的,有效地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The Property of Our Country's Not to Sue
Relatively and Its Application 作者: 石永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出版物刊名: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67-71页
主题词: 相对不起诉 裁量 完善 适用
摘要:相对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相对不起诉既是检察机关的权力,也是义务。
我国的相对不起诉属于有罪认定,但只是控方为提前终止刑事诉讼的便宜行事,不具有终局裁判性质。
相对不起诉在实践中适用比例偏低,是同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直接相关的。
醉驾检察院可以不起诉吗?需要满⾜哪些条件如果醉酒驾驶,达到法定条件,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般会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醉驾由⼈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醉驾检察院可以不起诉吗?需要满⾜哪些条件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
醉驾是否不起诉,主要是看是否符合不起诉的条件。
不起诉是指⼈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起诉,决定不将案件移送⼈民法院进⾏审判⽽终⽌诉讼的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可以分为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类型。
绝对不起诉的适⽤条件是以下6种情形之⼀:(⼀)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被告⼈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对不起诉的适⽤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的⾏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为情节轻微;(三)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适⽤存疑不起诉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案件经过补充侦查;(⼆)定罪证据不⾜;(三)不符合起诉条件。
我国对不起诉适⽤的程序包括:(⼀)审查。
经过审查起诉,认为需要作不起诉处理的,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写出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审核,报主管检察长决定或由主管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决定不起诉。
不起诉的决定权由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使。
(三)宣布和送达。
⼈民检察院应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并将不起诉决定书分别送达被不起诉⼈及其所在单位、被害⼈或者其近亲属以及被害⼈的诉讼代理⼈。
送达时,应当告知被害⼈或者其近亲属、诉讼代理⼈,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7⽇内向上⼀级⼈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民法院起诉。
对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百四⼗⼆条第⼆款规定⽽被不起诉的⼈,应当告知其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7⽇内向⼈民检察院申诉。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的比较研究作者:王嘉瑶来源:《商情》2019年第15期《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3月14日修改后新增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至此,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共有四种不起诉模式: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与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区别明显,而其与相对不起诉皆是根植于起诉便宜主义,都是将起诉裁量权交给检察院,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时二者在适用上存在竞合,使得司法实践存在困难,因此对二者作出比较尤为重要。
一、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两种制度概述(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及法律依据新刑诉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日本称之为起诉犹豫,德国称之为附条件不起诉。
我国沿用了德国的概念,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格、情况、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后的悔过表现等,对较轻罪行的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的条件,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犯罪嫌疑人履行了相关的义务,检察机关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一项诉讼制度。
我国现行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依据,详见《开0事诉讼法》第271条至第273条,其中第271条规定了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四个条件:一是未成年人涉嫌的犯罪为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规定的犯罪;二是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三是符合起诉条件;四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悔罪表现。
(二)相对不起诉的定义及法律依据相对不起诉,也称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一规定是适用相对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对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的规定。
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检察院适用相对不起诉必须具备两个实体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已经构成犯罪;二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的案例摘要:一、案例背景介绍二、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的定义和相关法律规定三、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四、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五、案例分析和结论正文:一、案例背景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这些案件中,有些加害者是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即由于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原因,不能完全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针对这类案件,法律有何规定?本文将以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的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二、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的定义和相关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是指由于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原因,不能完全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实际案例中,对于这类人群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其犯罪动机、行为方式、犯罪后果等多方面因素。
三、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于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而言,如果强制猥亵未成年人,也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较轻,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因而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对于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的案件,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可以适用相对不起诉:1.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被害人或者其家属表示谅解;2.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3.犯罪嫌疑人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五、案例分析和结论在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强制猥亵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的案例中,我们应当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准确把握法律规定,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上海明泰(厦门)律师事务所附条件不起诉与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区别?作者:上海明泰(厦门)律师事务所赵广林律师(一)、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的区别1、法定不起诉。
也称“绝对不起诉”,其有两个特点:一、人民检察院没有自由裁量权,只要具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只能作出不起诉;二、作出法定不起诉的原因是不应或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即人民检察院没有或丧失追诉权。
根据刑诉法规定,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是具有以下六种情形之一:(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属于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的;(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所谓“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指犯罪嫌疑人虽然实施了达到犯罪程度的危害行为,但是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
如:由于不可抗力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损害后果的;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的行为,不属于刑法第17条规定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构成正当防卫的;构成紧急避险的;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根据刑法第12条规定的溯及力原则不应当追诉的。
2、酌定不起诉。
也称“相对不起诉”、“微罪不起诉”,其适用应具备三个条件:一、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犯罪情节轻微;三、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所谓“免除刑罚”,依照刑法的规定,主要有:(第10条)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第19条)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20条)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21条)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22条)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即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4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第27条)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8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67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68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351条)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第383条)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第390条)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392条)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对不起诉意见书刑事诉讼中的相对不起诉意见书一、引言在刑事诉讼中,相对不起诉意见书是指被害人或者其他合法权益人对被告人不起诉的意见书,它是刑事诉讼中一种具有重要法律效果的文书。
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发出,不仅可以使案件及时了结,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也有助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以相对不起诉意见书作为主题,探讨其背景、特点和作用。
二、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背景1. 法律保护被害人权益的需要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出现,得益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过去,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地位相对被动,他们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平衡刑事诉讼中的各方利益,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相对不起诉意见书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
2. 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使用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负荷,提高审判效率。
对于一些涉及轻微罪行或证据不足的案件,提出相对不起诉意见书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迅速了结案件。
同时,此举也可以使司法机关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重要的刑事案件,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特点1. 自愿性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提出是自愿的,并非强制性的程序要求。
被害人或其他合法权益人可以根据自身权益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提出该意见书。
这种自愿性的特点,保证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选择权,使其在案件处理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 具有参考性相对不起诉意见书并非直接决定案件的结果,而是起到向公检法机关提供意见的作用。
司法机关对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处理,既关注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也需要兼顾法律的适用和社会公共治理的需求。
因此,相对不起诉意见书具有一定的参考性,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权衡和判断。
四、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作用1. 维护被害人权益由于刑事案件决策权主要掌握在公检法机关手中,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相对不起诉意见书的提出,使得被害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案件进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Relative Non-Prosecution under the Leniency System of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enalty
作者: 王新建
作者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检察院
出版物刊名: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页码: 147-15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认罪认罚;相对不起诉;审批程序;附条件不起诉;起诉必要性审查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入推进对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下,认罪认
罚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存有争议、整体运行环境不佳、配套保障程序缺位,这些因素的存在使相对不起诉整体适用率偏低,审前过滤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构建起诉必要性审查制度、简化相对不起诉的审批程序、完善相对不起诉的监督机制,并扩展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化发展和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的完善.。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适用关系探析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适用关系探析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手段,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两种不起诉方式的概念并不是非常清晰,因此探讨它们之间的适用关系也变得比较复杂和深奥。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附条件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就是在追诉刑事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被追诉人的具体情况,在不追究民事责任的前提下,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暂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法律手段,一旦被告人履行完毕,检方则撤销对其的起诉。
因此,附条件不起诉的核心是条件,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免于追究。
附条件不起诉有以下的特点:1、宽恕性强附条件不起诉作为一种刑事法律程序,重点是更加注重对于犯罪人的善意和懊悔,而非更多的处罚手段。
因此,这种方式具有宽恕性强的特点,能够提升犯罪人的认罪悔罪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权益。
2、条件具体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具体而明确,一旦发生一定的变化或者出现了违反的情况,就会导致这种方式的失败。
3、适用面窄附条件不起诉适用面相对比较窄,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况和被告人的态度来判断。
因此,这种方式仅限于一些轻微的犯罪案件。
二、相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协商达成和解意向,并达成了一些具体的协议,在此基础上,被害人可以放弃对犯罪人的民事赔偿权利,而检察院也可以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不予追究。
因此,相对不起诉的核心是和解协议等种种的协商,一旦达成协议,检方会对被告人免于起诉。
相对不起诉有以下的特点:1、权利性强相对不起诉的双方之间达成协议的核心是为了保护各自的权利,确保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犯;因此,权利性强是相对不起诉的一个重要特征。
2、依赖性强相对不起诉还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为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前,犯罪嫌疑人必须与被害人达成具体的协议,这需要一定的协商能力和协商技巧。
什么是相对不起诉什么是相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
适用相对不起诉应具备以下法定条件:1.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照刑法规定已经构成犯罪,依法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手段、对象、危害后果、动机、目的等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一贯表现等综合考虑,认为犯罪情节轻微。
3.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不需判处处罚的情形“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主要是指虽然不具有免除处罚的情节,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较小,综合全案具体情况,结合刑法和司法解释关于法定刑和量刑标准的规定,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
适用“不需要判处刑罚”时,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犯罪事实方面的情况。
包括犯罪的手段、对象、危害后果、动机、目的等。
2.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
包括性格、年龄和境遇、个人的恶性、改造的难易、身体对刑罚的承受能力、提起公诉对犯罪嫌疑人的职业、工作单位和家庭可能带来的影响等。
3.犯罪后的情况。
包括作案后是否有逃跑、隐匿或者毁灭证据的行为、有无悔改表现、是否积极赔偿损失等。
4.被害人处分权的行使状况。
即被害人是否愿意接受人身、财产损害赔偿调解协议,是否同意不追究刑事责任。
5.是否直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包括社会影响是否恶劣,人民群众反应是否强烈。
免除处罚的情形“依照刑法免除刑罚”,主要是指下列情形: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6.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7.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8.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9.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10.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刑法》第68条 [2],其中“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被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9条删除 [3]。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不起诉的条件有哪些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不起诉的条件与要求(⼀)提起公诉提起公诉,是指⼈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提交⼈民法院审判的活动。
提起公诉的条件:1)犯罪嫌疑⼈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3)犯罪嫌疑⼈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不起诉不起诉,是指⼈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刑事案件经过审查,对不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所作的不交付审判的诉讼活动。
1、不起诉的条件(1)犯罪嫌疑⼈的⾏为不构成犯罪,主要有以下情况;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2)⾏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后果的,但主观上既⽆故意也⽆过失,⽽是由于不可抗⼒引起的;3)精神病⼈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的;4)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2)犯罪嫌疑⼈⾏为已经构成犯罪,但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项到第六项规定的五种情形,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3)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4)经过补充侦查,⼈民检察院认为证据仍然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2、不起诉的程序(1)制作不起诉决定书。
(2)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书,并送达被不起诉⼈所以单位;被不起诉⼈如果在押,应当⽴即释放。
对于不起诉决定书,被不起诉⼈如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7⽇内向作出决定的⼈民检察院申诉,⼈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
(3)对有被害⼈的案件,还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
如果被害⼈不服的,可以⾃收到起诉书后7⽇内向上⼀级⼈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
对于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还可以向⼈民法院起诉。
被害⼈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民法院起诉。
⼈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民法院。
(4)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
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
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中规定有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包括:
一、立案报告书被驳回
当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立案报告书时,法院可以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使审查权,对其进行审查,并可以驳回或准许立案。
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如果法院驳回了提出的立案报告书,则表明检察机关证据不足,没有构成犯罪的事实,因此不能起诉,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之一。
二、被害人撤销检察院的起诉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被害人撤销检察院的起诉决定时,检察院也可以撤销其起诉,因此也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之一。
三、检察院对案件重新审查
当检察机关在审查和调查案件期间,发现重要证据,产生新的疑点或发现有相关犯罪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要求检察机关重新审查案件,如果在重新审查案件的过程中,检察机关认为案件不构成犯罪,则不予起诉,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之一。
四、案件被追诉机关拒绝追诉
追诉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认为证据不足以确定有犯罪行为,则有权拒绝追诉,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之一。
五、特定的法律规定规定的情形
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中也规定了一些特定的法律规定,如果案件
属于这一规定,没有被起诉的可能,则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之一。
六、判决结束的案件
在公诉仲裁机关介入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如果判决结束了案件,则不能再提起起诉,属于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之一。
上述就是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中法定不起诉的六种情形,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总体而言,都不能被起诉。
受案人员、检察机关、法院和追诉机关应当慎重对待,以便严格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检察院不起诉的情形有哪些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
1、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1、没有犯罪事实;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后依法做出的处理结果之一,其性质是人民检察院对其认定的不应追究、不需要追究或者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所作的一种诉讼处分。
那在司法实践中,检察院不起诉的情形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你解答疑惑吧。
▲一、检察院在什么情况下不起诉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是指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定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具有以下三种情形:1、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
2、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相似于国外学者的“微罪不起诉”,这样称谓能体现其性质,还是比较科学的。
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看,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证据不足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这种不起诉的适用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
这里需要指出,所谓“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在起诉与否之间做出自主选择,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况,因而不能提出起诉。
▲二、检察院不起诉的情形有哪些法定不起诉的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
论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关键词:相对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免除刑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丁•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一规定是人民检察院适用相对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对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的规定。
根据这一规定,人民检察院适用相对不起诉,被不起诉人必须具备两个法定条件: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一、犯罪情节轻微关于犯罪情节轻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此都没有作具体或明确的规定。
如果从文法上分析:首先,被不起诉人的行为己经构成犯罪,而不是无罪或者是一般违法行为;其次,被不起诉人的犯罪情节轻微,而不是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情节严重。
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况,应当适用绝对不起诉,如果是情节严重的,也不能适用相对不起诉,而是应当起诉。
我们认为,犯罪情节轻微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被不起诉人所实施的犯罪为轻罪。
轻罪,是指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对其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
如果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犯罪是重罪,如:故意杀人、绑架、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暴力犯罪,或者是放火、爆炸、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不能适用相对不起诉。
第二,被不起诉人的主观恶性较小。
主观恶性较小,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或者是出于过失,或者是出于激情、头脑不冷静,或者是被害人一方亦有过错等情况;在实施犯罪后,有悔罪表现,如:有犯罪中止、g首、立功、主动赔偿或者同意赔偿他人损失的等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较深,如:累犯,惯犯、再犯、多次受过行政处分或处罚屡教不改的,犯罪之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的,拒不认罪的等等,不能适用相对不起诉。
第三,被不起诉人所实施的犯罪,危害后果较轻。
危害后果较轻,是指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或者社会所造成的损失不大,如果是人身伤害,通过治疗和休养可以治愈,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如果是财产损失,通过赔偿可以恢复,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如果是精神或名誉的损害,通过赔偿损失和恢复名誉,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或者是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学校、单位、社区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主动要求检察机关对其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等情况。
二、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耍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有两层含义:一是被不起诉人的犯罪行为,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耍判处刑罚;二是被不起诉人的犯罪行为,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罚。
但无论是不需要判处刑罚还是免除刑罚,都必须是刑法明确规定的,而不能是主管机关自己认定的。
(一)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二款虽然明确规定“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是适用相对不起诉的一项法定条件,但是在刑法的全部条文中,仅有一处规定有“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条文,即刑法第37条。
该条规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司法实践中,对这一条款的理解有争议之处。
有人认为既然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那么只要司法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犯罪属于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就可以适用相对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我们认为,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中所指的情节,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情节,即法定情节,并非酌定情节。
司法机关不能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具有免予刑事处罚的情节之外,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适用本条规定。
理由是,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从刑法第6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酌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必须具有“案件的特殊情况”,并且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刑法对酌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其适用条件都那么严格,怎么可能会没有条件限制可以由司法机关任意适用的酌定的免予刑事处罚呢?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刑法中所指的免予刑事处罚,都指的是法定的免予刑事处罚,根本没有酌定的免予刑事处罚。
也就是说,司法机关在适用刑法第37条的规定时,只能是在法律明文规定具有免予刑事处罚情节的前提下,才能适用免予刑事处罚。
我们认为,刑法第37条的规定在刑法理论中被称为非刑罚处理方法,是指司法机关对丁•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耍判处刑罚的,在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同时,再给予犯罪分子刑罚之外的其他处理方法。
对这一法条的认识,应当完整、准确地理解,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该条的前半段,“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是指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并非一律判处刑罚,还可以定罪免刑,而且前半段并没有以句号点断,实际上是为后半段铺垫的。
该条的后半段,“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才是这条规定的实质内容,即: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分子定罪免刑的同时,再给予刑罚之外的其他处理方法。
由于刑法第37条的规定,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因此,我们建议立法机关将本条修改为:对于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二)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罚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罚,是指依照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规定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情况。
1.依照刑法总则规定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有:(1)第10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己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2) 第19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 第20条第二款:“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 第21条第二款:“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 第22条第二款:“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 第24条第二款:“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7) 第27条第二款:“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8) 第28条第二款:“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9) 第67条第一款:“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0) 第68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依照刑法分则规定可以免除刑罚的有:(1) 第164条第三款:“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 第241条第六款:“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3) 第351条第三款:“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4) 第383条第一款第三项:“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5) 第390条第二款:“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 第392条第二款:“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比较“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和“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罚,,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二款将“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作为适用相对不起诉的法定条件,但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刑法中实际上并没有“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具体规定。
刑法第37条中虽然有“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语句,但是该条实质上是指在对犯罪分子免予刑事处罚的同时,还可以予以其他非刑罚的处理方法,与适用相对不起诉的规定并不是同一个意思。
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二款将“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作为适用相对不起诉的两项选择条件,但实际上我国刑法中不存在“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具体规定,只存在“免除刑罚”的具体规定。
为此,我们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第142条第二款修改为:对丁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四)司法解释中单独规定的免除刑罚是否可以成为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依据我们注意到,除了刑法中规定有免除刑罚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中也有免除刑罚的规定,其中,绝大部分的规定与刑法的规定一致,但也有个别规定是刑法中不曾规定,而是司法解释单独规定的。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6日)第二条规定:“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而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比较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看出刑法并未对挪用公款的行为有免除刑罚的规定,也就是说,所有挪用公款构成犯罪的行为,都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司法解释是最高司法机关对具体运用法律所作的解释,它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权限作出扩大解释,否则就变成了立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