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泥页岩致密储层渗透性与孔隙度关系研究泥页岩是一种具有特殊物性的沉积岩,在古生代水平运动最为激烈的地区,如中国泸州地区、美国白垩纪中部沿海地区等广泛分布。
泥页岩储层的刻画及资料解释一直是油气开发过程中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研究泥页岩储层渗透性与孔隙度的关系十分重要。
孔隙度是泥页岩储层的重要物性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储层中孔隙的占空比,可以描述储层的储集状况。
一般认为,泥页岩中的主要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浸蚀孔、微裂缝和有机质间孔。
其中,原生孔是泥页岩中典型的孔隙类型,孔径一般为0.1 ~ 1微米,在孔隙度估算中应注意正确识别它们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浸蚀孔是泥页岩中次要的孔隙类型,主要形成于泥页岩与杂石、白云岩等岩性不同的边缘带,孔径一般在1 ~ 10微米之间。
微裂缝是泥页岩中的重要孔隙类型,一般在泥页岩受压作用后形成,有机质间孔是泥页岩中的一类孔隙,在有机质热解释放的时候会发生膨胀,并形成孔隙。
孔隙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原生孔、浸蚀孔、微裂缝和有机质间孔的分布、形态及物性参数等。
一般认为,泥页岩孔隙度与储层成岩作用、沥青质类型、有机质含量等有关。
储层成岩作用是影响泥页岩孔隙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泥页岩在史前长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孔隙度逐渐减小。
同时,沥青质类型以及有机质含量也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越高,孔隙度越大。
渗透性是泥页岩储层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物性参数,它反映了岩石的渗透性能和流体运移特征。
一般来说,泥页岩储层中的渗透性主要由两种类型的通道贡献,即孔隙通道和裂缝通道。
其中孔隙通道主要包括原生孔、浸蚀孔、有机质间孔等,裂缝通道则是泥页岩储层中形成的又一重要渗透通道。
裂缝具有无规则、不连续性强等特点,其孔隙度往往很小,但渗透能力却很强。
综合上述来看,从孔隙度和渗透性的角度看,泥页岩储层中孔隙度和渗透性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般来说,孔隙度越大,渗透性也越好,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yy 孔隙率-回复引言:孔隙率是土壤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指的是土壤中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孔隙率是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对于了解土壤的水分运动、土壤通气性以及土壤的贮水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孔隙的定义、孔隙率的计算方法、孔隙率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及孔隙率在土壤应用中的应用等方面,一步一步进行解析和回答。
角度一:孔隙的定义在土壤学中,孔隙是指土壤中具有一定空隙的部分,由于土壤中存在各种尺度的孔隙,所以孔隙可以分为宏观孔隙和微观孔隙。
宏观孔隙是指土壤中比较大的空隙,一般直径大于0.08毫米,主要由土壤团粒之间的隙隙、土壤结构中的小分离团、生物源性空隙等组成;而微观孔隙则是指土壤中比较小的空隙,直径一般小于0.08毫米,主要由颗粒表面微小的空隙、团聚体中的毛细孔隙等组成。
孔隙的存在使得土壤具备了通气、排水和储水的功能,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角度二:孔隙率的计算方法孔隙率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体积法,通过测量孔隙体积和总体积,将两者相除即可得到孔隙率。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孔隙率()= 孔隙体积(cm³)/ 总体积(cm³)×100其中,孔隙体积是指土壤中所有孔隙的总体积,总体积则是指土壤的总体积,包括固体颗粒和孔隙的体积。
测量孔隙体积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方法,如气体置换法、浸水法、压力脉动法等,而测量总体积则可以通过体积桶法或称量法等。
角度三:孔隙率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孔隙率对土壤的许多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孔隙率与土壤的通气性密切相关。
较高的孔隙率会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氧气的进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促进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
其次,孔隙率对土壤的水分运动有着重要影响。
较高的孔隙率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土壤中的水分向下渗透和向周围扩散。
此外,孔隙率还决定着土壤的储水能力,较高的孔隙率会增加土壤的贮水量和保水能力。
最后,孔隙率还对土壤的保肥能力和固结性有一定影响。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白云岩中的孔隙结构和储层特性白云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矿物构成的沉积岩,常见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海洋沉积环境中。
它由微生物残骸、碳酸盐沉积物和其他沉积物的沉积物质堆积而成。
在白云岩中,存在着丰富的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结构对于储层的特性和储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白云岩中的孔隙结构分为两种类型:晶间孔隙和溶蚀孔隙。
晶间孔隙主要由白云岩中的不同矿物颗粒之间的空隙所形成,这些孔隙通常较小、形态规则,对于储集和流动石油和天然气的能力有一定作用,但因为孔隙体积较小,因此对于储层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溶蚀孔隙则是白云岩中存在的重要孔隙类型,其形成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中的溶解作用,通过长时间的溶蚀作用,使白云岩中的碳酸盐矿物逐渐溶解,形成不规则的孔隙和裂缝。
这些孔隙和裂缝的形态复杂,大小不一,对于储层的特性和储集能力有很大影响。
溶蚀孔隙的形成是白云岩储层发育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白云岩中的孔隙结构对储层的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首先,白云岩中的孔隙结构决定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孔隙度是指储层中空隙的占据空间的比例,渗透率是指储层对流体流动的能力。
由于溶蚀孔隙的存在,白云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这使得白云岩成为理想的储集和流动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其次,白云岩中的孔隙结构对储层的储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白云岩中的孔隙和裂缝可以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空间,其大小和连通性决定了储层的储集能力。
溶蚀孔隙的连通性较好,可以形成大面积的储集空间,有利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和储存。
因此,在勘探和开发白云岩储层时,对孔隙结构的研究尤为重要,可以有效评估储层的储集潜力。
此外,溶蚀孔隙还会对储层的物性参数产生影响。
孔隙结构的形态和连通性直接影响储层的孔隙度、矿物组成和孔隙水的存在情况,从而进一步影响储层的密度、饱和度、孔隙体积等物性参数。
因此,在评价白云岩储层的物性参数时,需要充分考虑孔隙结构的特点和影响。
综上所述,白云岩中的孔隙结构对储层的特性和储集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4.储层微观特征及分类评价4.1孔隙类型本次孔隙分类采用以孔隙产状为主,并考虑溶蚀作用,结合本区实际,将孔隙分类如下:1. 粒间孔隙粒间孔隙是指位于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
它可以是原生粒间孔隙或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即原生粒间孔隙在遭受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一系列成岩作用破坏后而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孔隙。
多呈三角形,无溶蚀标志。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是粒间溶蚀孔隙,即原生粒间孔隙经溶蚀作用强烈改造而成,或者是颗粒间由于强烈溶蚀作用的结果。
粒间空隙一般个体较大,连通性较好。
粒间孔隙是本区主要的孔隙类型。
2. 粒内(晶内)孔隙这类孔隙主要是砂岩中的长石、岩屑等非稳定组分的深部溶蚀形成的,在研究区深层砂岩中普遍存在。
长石等非稳定组分的溶蚀空隙可以进一步分为粒内溶孔和晶溶孔。
晶内溶孔是指长石颗粒内的溶孔,而粒内溶孔是指岩屑等碎屑内部的易溶组分在深部酸性流体作用下形成。
常常沿长石的解理缝、双晶纹和岩屑内矿物之间的接触部位等薄弱带进行溶蚀并逐渐扩展,因而常见沿解理缝和双晶结合面溶蚀形成的栅状溶孔。
长石、岩屑等非稳定组分的溶蚀孔的发育常常使彼此孤立的、或很少有喉管项链的次生加大晶间孔的连通性大为改进,而且,这类孔隙的孔径相对较大,从而优化了深部储层的储集性能。
3. 填隙物孔隙填隙物孔隙包括杂基内孔隙、自生矿物晶间孔和晶内溶孔。
杂基内孔隙多发育与杂基含量较高的(>10%)砂岩中,孔隙数量多,个体细小,连通性差。
自生矿物晶间孔隙发育在深埋条件下自生矿物,如石英、方解石、沸石、碳酸岩小晶体以及石盐晶体之间,个体小,数量多随埋深有增加之趋势。
但由于常生长于粒间孔隙中,连通性较好,又由于其晶体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复杂,影响流体渗流。
因此在埋深3500米以下,孔隙度降低较慢,而渗透率降低很快。
这类晶间孔隙在徐东-唐庄地区相对发育。
另外,杜桥白地区深层还可见到丰富的碳酸盐晶内溶孔和石盐晶内溶孔。
4. 裂隙裂缝在黄河南地区较不发育,在桥24井沙三段3547.5米砂岩中见一构造裂缝,此外多见泥质粉砂岩或细砂岩中泥质细条带收缩缝。
储集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一、孔隙和喉道类型的概念在该系统中,被骨架颗粒包围着的并对流体储存起较大作用的相对膨大部分称为孔隙,另外一些在扩大孔隙容积中起所起的作用不大,但在沟通孔隙,形成通道中却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对狭窄部分,则称为孔隙喉道,它仅仅是两个颗粒间连通的狭窄部分或两个孔隙之间的收缩部分。
二、孔隙类型①颗粒支撑的原生粒间孔隙②粒间基质充填不满所遗留下来的孔隙 ③基质内部有杂基支撑的孔隙 1.原生孔隙④原始岩屑粒内孔隙①溶蚀孔隙(包括颗粒、基质、胶结物、交代物溶孔)②破裂孔隙(一些层理缝和矿物解理缝也属此类) ③收缩孔隙(砂岩中某些矿物如海绿石、赤铁矿、粘土矿物等发生脱水或重结晶收缩而产生的裂缝)2.次生孔隙④晶间孔隙(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产生的晶体之间的孔隙)成因分类3.混合孔隙①完整粒间孔隙 ②剩余粒间孔隙1.粒间孔隙(共同特点是不论颗粒填隙物或孔隙均看不到溶蚀现象)③缝状粒间孔隙是指粒间孔隙基本被填隙物充填,只剩余一些缝隙 2.粒内孔隙 3.填隙物内孔隙 4.裂缝孔隙①部分溶蚀粒间孔隙②印模溶蚀粒间孔隙 是指一些碎屑颗粒或(和)填隙物晶粒被溶去而残留的印模孔隙 ③港湾状溶蚀粒间孔隙④长条状溶蚀粒间孔隙是指相邻粒间孔隙之间的喉道同时受到溶蚀,致使两个甚至多个粒间孔隙连成长条状孔隙者⑤特大溶蚀粒间孔隙是指岩石受到了强烈的溶蚀作用,致使一个甚至几个碎屑颗粒与周围的填隙物都被溶掉而形成的超粒特大孔隙⑥溶蚀粒内孔隙 特点是孔隙不仅处于颗粒内部,而且数量众多,往往呈蜂窝状或者串珠状 ⑦溶蚀填隙物内孔隙 按孔隙产状及溶蚀作用分类5.溶蚀粒间孔隙⑧溶蚀裂缝孔隙1.超毛管孔隙流体可以在其中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管形孔隙直径大于500um ,裂缝大于250um 。
2.毛管孔隙微裂缝和一般砂岩中的孔隙属此类。
管形0.2um-500um ,裂缝0.1um-250um 。
孔隙类型按孔隙直径大小分类3.微毛管孔隙管形<0.2um ,裂缝<0.1um 。
土壤的孔隙性土壤的孔隙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土壤条件,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土壤中水气热状况和养分的调节,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孔体系,由固体土粒和粒间孔隙组成。
土壤孔隙是指土壤中的土粒和土粒、团聚体与团聚具体之间、土粒与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形成的空间。
土壤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生长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方。
一、土壤孔隙和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孔隙。
土壤孔隙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比例和性质的总称。
土壤孔性包括:A、孔隙度(孔隙数量)决定着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B、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
二、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一)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是g/cm3或t/m3。
土壤密度数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组成土壤的各种矿物的相对密度。
大多数土壤矿物的相对密度在2.6~2.7左右。
因此,土壤相对密度一般取其平均值为2.65。
土壤有机质的相对密度为1.25~1.40,表层的士壤有机质含量较多,所以,表层土壤的比重通常低于心土及底土。
(二)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土重量,单位也是g/cm3或t/m3。
土壤容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数据,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途有:1. 判断土壤的松紧程度因为容重包括孔隙,土粒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相同体积的土壤容重的数值小于比重。
一般旱地土壤容重大体在1.00~1.80 g/cm3之间,一般土壤的容重在1.0~1.7 g/cm3之间。
旱地耕作层较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容重为1.1~l.3 g/cm3。
相同质地的土壤,数值越小,土壤越疏松。
其数值的大小除受土壤内部性状如土粒排列、质地,结构、松紧的影响外,还经常受到外界因素如降水和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尤其是耕层变幅较大。
裂缝孔隙型与孔隙裂缝的区别在地质学领域,岩石的裂缝孔隙型与孔隙裂缝型是两种常见的岩性特征。
它们对于油气的运移和储存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这两种类型在形态、特征及成因上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详细阐述裂缝孔隙型与孔隙裂缝型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岩性特征。
一、裂缝孔隙型1.定义:裂缝孔隙型岩石是指岩石中孔隙主要发育在裂缝中,裂缝是岩石主要的储集空间。
2.特征:- 孔隙形态:以裂缝为主,孔隙多为不规则形状;- 孔隙度:相对较低,一般小于10%;- 渗透率:受裂缝发育程度影响,渗透率较高;- 储集性能:油气主要储存于裂缝中,储集性能受裂缝发育程度和裂缝间的连通性影响。
3.成因:裂缝孔隙型岩石主要受构造应力作用,岩石发生断裂形成裂缝,随后裂缝中充填了矿物质,形成孔隙。
二、孔隙裂缝型1.定义:孔隙裂缝型岩石是指岩石中孔隙主要发育在岩石颗粒之间,裂缝主要起连通作用,是岩石中油气运移的通道。
2.特征:- 孔隙形态:以颗粒间孔隙为主,孔隙形状较为规则;- 孔隙度:相对较高,一般大于10%;- 渗透率:受颗粒间孔隙和裂缝发育程度影响,渗透率较低;- 储集性能:油气主要储存于颗粒间孔隙中,裂缝起连通作用,提高储集性能。
3.成因:孔隙裂缝型岩石主要受沉积作用影响,岩石颗粒之间形成孔隙,随后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石产生裂缝,裂缝与孔隙相互连通。
三、裂缝孔隙型与孔隙裂缝型的区别1.孔隙形态:裂缝孔隙型以裂缝为主,孔隙不规则;孔隙裂缝型以颗粒间孔隙为主,孔隙形状规则。
2.孔隙度:裂缝孔隙型孔隙度较低,孔隙裂缝型孔隙度较高。
3.渗透率:裂缝孔隙型渗透率较高,孔隙裂缝型渗透率较低。
4.储集性能:裂缝孔隙型油气主要储存于裂缝中,孔隙裂缝型油气主要储存于颗粒间孔隙中。
5.成因:裂缝孔隙型主要受构造应力作用,孔隙裂缝型主要受沉积作用影响。
总结:裂缝孔隙型与孔隙裂缝型是两种不同的岩性特征,它们在孔隙形态、孔隙度、渗透率、储集性能及成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孔隙、喉道、孔隙结构的概念是什么?答:储集岩中的储集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立体孔隙网络系统,但这个复杂孔隙网络系统中的所有孔隙(广义)可按其在流体储存和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孔隙(狭义孔隙或储孔)和孔隙喉道两个基本单元。
在该系统中,被骨架颗粒包围着并对流体储存起较大作用的相对膨大部分,称为孔隙(狭义);另一些在扩大孔隙容积中所起作用不大,但在沟通孔隙形成通道中却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对狭窄部分,则称为孔隙喉道。
储层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等。
它反映储层中各类孔隙与孔隙之间连通喉道的组合,是孔隙与喉道发育的总貌。
2、简述碎屑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
答:(1)孔隙类型:1)成因分类①原生孔隙;②次生孔隙;③混合孔隙。
2)按孔隙产状及溶蚀作用分类①粒间孔隙;②粒内孔隙;③填隙物内孔隙;④裂缝孔隙;⑤溶蚀粒间孔隙;⑥溶蚀粒内孔隙;⑦溶蚀填隙物内孔隙;⑧溶蚀裂缝孔隙。
3)成因及孔隙几何形态分类①粒间孔隙;②微孔隙;③溶蚀孔隙;④裂缝。
4)按孔隙直径大小分类①超毛细管孔隙;②毛细管孔隙;③微毛细管孔隙。
5)按孔隙对流体的渗流情况分类①有效孔隙;②无效孔隙。
(2)喉道类型:①孔隙缩小型喉道。
②颈型喉道。
③片状喉道。
④弯片状喉道。
⑤管束状喉道。
3、简述碳酸盐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
答:(一)孔隙类型(1)按形态分类:孔、缝、洞。
(2)按主控因素分类1)受组构控制的原生孔隙:①粒间孔隙;②遮蔽孔隙;③粒内孔隙;④生物骨架孔隙;⑤生物钻孔孔隙及生物潜穴孔隙;⑥鸟眼孔隙;⑦收缩孔隙;⑧晶间孔隙。
2)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①粒内溶孔和溶模孔隙;②粒间溶孔;③其他溶孔和溶洞;④角砾孔隙。
3)碳酸盐岩的裂缝①构造缝;②成岩缝;③沉积—构造缝;④压溶缝;⑤溶蚀缝。
(3)按成因或形成时间分类①原生孔隙;②次生孔隙。
(4)按孔径大小分类按孔径大小可将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分为七种类型。
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图版314~744)4.1 储层孔隙类型(图版314~343)本区孔隙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缝等。
4.1.1 原生孔隙:包括原生粒间孔、部分粒内孔及微孔隙原生粒间孔隙:由于长期的压实作用及成岩致密化过程,保存的原生粒间孔隙已较少,一般小于2.5%,平均不足1%。
榆林地区山2储层较发育,最高可达9%。
孔径200~300μm左右,形态较简单,以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为主。
原生粒内孔:主要存在于燧石或粉砂岩岩屑中,并在成岩过程中有溶蚀扩大的现象,形态不规则,大小5~20μm左右,面孔率较低,一般不高于0.5%。
微孔:指存在于粘土杂基微粒之间的孔隙,孔径一般小于0.5μm,是该区主要的储集空间之一,对孔隙度的贡献,均在60%~70%以上,部分层段甚至达到90%以上。
4.1.2 次生孔隙:次生孔隙类型较多,有岩屑溶孔、长石溶孔、长石铸模孔、杂基溶孔、高岭石晶间孔等。
长石溶孔及铸模孔:在深埋酸性介质条件下,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由于介质条件的变化,变为不稳定矿物,常形成梳状、蜂窝状孔隙,部分呈铸模孔,苏里格地区及南部陕99井区此类孔隙较常见。
其面孔率最高可达2.5%(榆16井,1987m),孔径最大可达1000~5000μm,大小不均。
岩屑溶孔:多见于中酸性喷发岩、片岩、部分粉砂岩岩屑及少量片麻岩岩屑,是本区最常见的一类储集空间,溶孔中残余有大量粘土矿物,并有析出的自形石英等。
最高面孔率可达4%,形态不规则状,孔径大小不等,大者可达300~3000μm,小者仅数微米至十几微米,平均50~300μm。
杂基溶孔:松散堆积在孔隙中的杂基如火山灰等长期在酸性介质条件下发生溶蚀,此类孔隙是该区储层中较常见的孔隙,其孔径一般在数微米至200μm之间,形态不规则,常残余有杂基,面孔率最高可达5%,平均1.5%。
高岭石晶间孔:岩屑蚀变成因高岭石结晶差,晶间孔少,不足高岭石含量的1/10,孔径<1μm;孔隙沉淀成因的高岭石结晶良好,孔径较大,可达5~20μm,其面孔率约占高岭石总量的1/2~1/4,其面孔率最高可达2.8%。
土壤孔隙的指标参数
土壤孔隙是指土壤中的空隙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影响土壤的储水量和气体交换等机能。
它体现了土壤的多孔性、水湿持久性、通透性,这些都是影响土壤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土壤孔隙的指标参数是衡量土壤质量和性质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土壤孔隙的指标参数主要包括孔隙孔径分布参数、孔隙结构参数以及孔隙总量等。
其中,孔隙孔径分布参数指的是孔隙的空隙率和孔隙类型。
孔隙空隙率是指有效土壤孔隙容积占孔隙内总容积的比例,衡量的是土壤的大孔小孔分布情况;孔隙的类型包括粘土孔和非粘土孔,体现了土壤细粒对孔隙变形的填充作用。
孔隙结构参数是指孔隙结构中颗粒路径的排列结构。
它反映了孔隙形状、立体结构、颗粒路径排列等,衡量土壤排水和气体交换等功能。
最后,孔隙总量指土壤中孔隙容积之和,是评价土壤块孔有效性的重要参数。
土壤孔隙参数的测定也有很多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拉曼法和叶氏孔隙。
拉曼法测定的土壤孔隙参数包括孔隙容积和孔隙结构参数。
叶氏孔隙的测定参数大多都是孔隙孔径分布参数。
总的来说,土壤孔隙的指标参数包括孔隙孔径分布参数、孔隙结构参数以及孔隙总量等,从而可以评价土壤块孔有效性、排水气体交换功能等,是衡量土壤质量和性质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1.原生孔隙
原生孔隙包括残余粒间孔隙和填隙物内微孔隙:
(1)残余粒间孔隙:指砂质沉积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原生粒间孔隙被填隙物部分充填改造后形成的一类孔隙,这类孔隙一般个体较大、分布比较均匀,孔隙连通性好。
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中,方解石、白云石星散状充填孔隙,交代碎屑,硅质多呈自形短柱状垂直孔壁生长充填孔隙,这类粒间孔孔径较大,连通性好,是主要的贡献孔隙。
另外发现石英次生加大后的残余粒间孔,此类孔隙孔径小,连通性差
(2)填隙物内微孔隙:指砂岩中与砂质碎屑同时沉积的泥质杂基内的微孔隙以及砂岩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
是颗粒间充填及交代长石的自生粘土及碳酸盐晶片之间的微孔隙,填隙物内微孔隙极为细小,一般小于0.2μm,只能在扫描电镜下见到。
自生石英、高岭石晶间微孔隙。
孔隙个体小,分布不均匀且连通性差。
2.次生孔隙
本区砂岩次生孔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这类孔隙分布很局限,孔径比较小,它们对砂岩储层的孔隙性能贡献较小,研究区以以下几类溶蚀次生孔隙为主:
(1)溶蚀粒内孔隙:指砂岩中部分碎屑内部在埋藏成岩中发生部分溶解而产生的一类孔隙。
通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溶蚀粒内孔隙多见于长石部分岩屑内,常见溶蚀粒内孔隙与溶蚀粒间孔隙连通(2)晶间孔隙:砂岩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分布于碎屑颗粒间自生矿物晶体间的微孔隙。
研究区内部分蚀变高岭石见晶间小孔及少量长石、石英产生的微裂(3)微裂隙:在砂岩储层中,由于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微裂缝,呈细小片状,缝面弯曲,裂缝宽度一般平行于最小地应力方向。
它能极大地改善岩石的渗透性。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孔隙结构是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相互连通关系。
压汞法测定孔隙结构常用的参数有:
①排驱压力及最大孔喉半径:排驱压力是指非润湿相排驱润湿相时所需的最小压力,最小压力对应的孔喉半径为最大的孔喉半径。
排驱压力及最大孔喉半径是划分岩石储集性能的主要标志。
②中值压力及中值半径: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在50%时相应的注入曲线的毛管压力。
其相应的孔喉半径为中值半径。
中值压力及中值半径反映了孔喉集中的分布范围。
③均值系数:表示全部孔喉分布的平均位置。
其值愈大,孔喉分布愈均匀。
④歪度:是表征孔喉分布的特征之一,反映了孔喉分布相对于平均值是偏大还是偏小。
⑤分选系数与变异系数:是反映孔喉均一程度的特征向量,一般来讲该数值越接近零均一程度越好,反之数值越大均质程度越差。
⑥进汞饱和度和退出效率:它反映了孔隙的连通情况和喉道大小。
根据常规压汞实验,各井区孔吼结构参数,我们主要分析各井区的排驱压力、中值压力、最大孔吼半径、中值半径、分选系数、变异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出效率。
一般来说,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大,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越小,最大孔吼半径和中值半径越大,最大进贡饱和度和退汞效率越高,分选系数和均值系数越小,歪度系数和变异系数越大。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本区在常规压汞参数中,对渗透率大小影响最为敏感的参数为排驱压力、中值压力、中值半径、其次为最大孔吼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