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则案例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18
婚姻法中的经济补偿纠纷案例解析婚姻法是我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旨在调整和规范夫妻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婚姻关系。
婚姻法中的经济补偿条款是为了保护婚姻中弱势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其在离婚后能够得到应有的经济保障。
经济补偿纠纷案例是在离婚中经济问题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解决的具体案例。
一、案例分析案例一:女方成为家庭主妇多年,无经济收入,丈夫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除婚姻关系。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丈夫有经济能力,解除婚姻关系后,应当给予妻子适当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应根据女方以前的生活状况、婚姻期间所做的贡献以及离婚后生活所需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案例二:妻子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人员,丈夫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除婚姻关系。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如果妻子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人员,丈夫应当给予妻子适当的经济补偿。
在确定经济补偿数额时,应考虑丈夫解除婚姻关系后继续从事原有工作的可能性、职业发展的空间以及婚姻期间为家庭做出的贡献等因素。
案例三:双方在结婚前签订了财产约定书,约定一方在解除婚姻关系后不享受经济补偿。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夫妻可以协商订立财产约定书,明确不享受经济补偿的约定。
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结婚前明确规定经济补偿的权利和义务。
二、经济补偿的原则婚姻法中的经济补偿依据以下原则进行判断:1. 根据离婚后的经济状况衡量。
经济补偿应当根据双方当事人离婚后的经济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估,确保离婚后双方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2. 根据婚姻期间所做的贡献衡量。
婚姻期间,夫妻双方的贡献是经济补偿的重要考虑因素。
无论是经济上的贡献还是家庭劳动的贡献,都应得到适当的补偿。
3. 追求公平和合理。
经济补偿应当追求公平和合理,避免对一方过度偏袒或者过分剥夺。
双方应当在离婚解决经济问题时共同协商,确保达成公平、合理的经济补偿。
三、司法实践中的经济补偿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经济补偿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一:某夫妻婚姻关系破裂,丈夫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妻子长期担任家庭主妇角色。
婚姻法中的经济补偿纠纷案例解析婚姻法是我国家庭法律的核心法律,旨在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其中,经济补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旨在弥补离婚对一方经济利益的损失。
在实践中,经济补偿纠纷案例时有发生,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婚姻法中的经济补偿纠纷。
案例一:夫妻共同财产争议李某与王某在结婚后共同经营一家小店,二人共同劳动,共同承担风险,取得了可观的财产。
然而,由于感情不和,二人决定离婚。
在财产分割过程中,李某声称他是店铺的主要贡献者,应该有更大份额的财产分得。
王某则主张二人共同劳动,应该平分财产。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后所得、未告知离婚的财产,以及离婚前夫妻共同劳动取得的财产等。
在这个案例中,财产分割应该以夫妻共同劳动取得的财产为基础,而李某的主张并不符合法律原则。
法院最终裁决了财产的平分,并判决李某支付王某一定的经济补偿,确保其离婚后的生活质量。
案例二:丧失劳动能力的经济补偿纠纷张某在婚前因车祸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结婚后妻子刘某一直承担了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
然而,由于婚姻关系破裂,张某提出了离婚申请,并要求刘某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一方,应当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因丧失劳动能力而依赖妻子的经济支持,离婚后将无法独立生活。
法院判决刘某支付张某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并考虑到张某的丧失劳动能力,在财产分割过程中分配更多的财产给刘某。
案例三:婚前财产的纠纷王某在婚前已经拥有了一处房产,结婚后该房产成为夫妻共同财产。
然而,由于夫妻关系破裂,两人决定离婚。
在财产分割过程中,王某主张房产属于其婚前财产,不应该被计算在内。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在这个案例中,王某的主张是有依据的。
法院最终裁决将房产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剔除,并判决另一方支付王某在离婚过程中遭受的经济损失作为补偿。
浅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对离婚事宜的一种解决方式。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出台,旨在对夫妻双方离婚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双方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等和公平。
论文起草人认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社会正义,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同时也为离婚当事人提供了相应的权益保障。
首先,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正义。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体现了以司法公平为准则的夫妻损害补偿制度,用客观标准对损害责任作出公正的裁定,为离婚当事人提供了法律保护。
这也能避免家庭纠纷的发生,防止离婚损害赔偿的滥用,有效维护和保护每个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其次,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可以促进和谐的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双方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改变而改变,最终可能导致离婚的发生。
如果当事人等夫妻之间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可以让双方更加清楚自己的权利,并有助于他们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权利,维护彼此的权利和利益,从而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最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为离婚当事人提供了相应的权益保障。
离婚损害赔偿案例及解析您了解离婚损害赔偿吗?如果⾃⼰的权益遭到损害,该怎么办呢?如果起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对于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实际案例中是如何运⽤的?下⾯我们就来看⼀个离婚损害赔偿案例及解析,希望对⼤家能有所帮助!离婚损害赔偿案例及解析原、被告于2006年12⽉登记结婚,原告(⼥⽅)诉称:2008年“因原告未怀上孩⼦的事及其他琐事,双⽅频繁地发⽣争吵,夫妻感情越来越差,濒于破裂。
2009年4⽉9⽇,孩⼦出⽣后原告⼀直在娘家居住。
从2010年2⽉开始,被告对原告和孩⼦很冷淡,即使孩⼦病了,被告也不来看望。
原告和被告已分居两年多,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故提出离婚。
其诉讼请求之⼀是请求法院判令“婚⽣⼉⼦由原告抚养,跟随原告⽣活”。
被告(男⽅)提起反诉称,原告所称的“婚⽣⼉⼦”不是被告的亲⽣⼉⼦,是原告与第三⼈⽣的,导致双⽅感情破裂的原因是原告违背了夫妻之间的忠贞义务,原告对此应负完全责任,应向被告进⾏损害赔偿。
【律师分析】⼀、亲⼦鉴定《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个亮点就是对“亲⼦鉴定”的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该解释在第2条规定:“夫妻⼀⽅向⼈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没有相反证据⼜拒绝做亲⼦鉴定的,⼈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关系不存在⼀⽅的主张成⽴。
当事⼈⼀⽅起诉请求确认亲⼦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没有相反证据⼜拒绝做亲⼦鉴定的,⼈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关系⼀⽅的主张成⽴。
”如果本案被告向法庭提供了亲⼦关系不存在的必要证据,原告拒绝做亲⼦鉴定,则法院可以推定亲⼦关系不存在。
⼆、法律规定之不⾜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导致离婚的,⽆过错⽅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可见,《婚姻法》的规定是不周延的,其列举的四种过错不能涵盖所有对婚姻当事⼈造成严重伤害的⾏为,没有考虑到婚外性⾏为(通奸)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本案中婚外⽣⼦的情况就未包含在《婚姻法》规定的范围内。
浅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离婚案件中,对于一方因离婚所受到的精神或经济损害给予赔偿的制度。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存在,旨在保护弱势方的合法权益,缓解其离婚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背景、适用条件、赔偿计算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是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在婚姻中,一方面存在着经济负担不均等、家庭暴力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经济利益的争夺、婚姻不忠等纠纷。
因此,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是为了保证离婚时,不利于一方的行为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维护弱势方的权益。
另一方面,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也是为了顺应婚姻观念的发展。
传统的婚姻观念中,离婚被视为道德败坏,但现代社会对婚姻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利益,更加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个体的自主权利。
其次,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是需要明确的。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其中一方有过错行为,包括疾病、赌博、家庭暴力等;二是另一方因过错行为受到了精神或经济损害;三是请求赔偿的合理。
这些条件的合理设定有助于保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公平公正。
最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赔偿计算也是一个较为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赔偿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离婚后一方面临的经济困难程度。
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应考虑离婚后一方的收入、负债、抚养子女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赔偿金额;二是受害方的精神损害程度。
离婚带来的精神伤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害方应该得到赔偿的重要标准之一;三是过错方的过错行为程度。
如果过错方的过错行为非常严重,导致受害方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和经济损失,那么赔偿金额应相应增加。
总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存在对于保护离婚当事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适用条件和合理计算赔偿金额,应确保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公平有效。
离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案例标题:离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案例背景:2010年,A先生和B女士于2005年结婚,并于同年得到了一个女儿。
然而,婚后几年内,由于沟通不畅和家庭矛盾等原因,夫妻间经常发生口角和争吵。
随后,这些争吵逐渐升级,导致了A先生受到了B 女士的人身伤害。
因此,A先生决定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赔偿人身损害。
事件一:双方争执升级2006年5月,A先生和B女士发生了一次激烈争吵,双方情绪失控,B女士向A先生投掷了一个杯子,导致A先生的右手被杯子砸伤,造成了手指骨折和皮肤裂伤。
事件二:A先生遭受家庭暴力2007年2月,A先生和B女士再次爆发争吵,B女士不满情绪失控后,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向A先生挥舞。
在一次短暂搏斗后,A先生的左臂被刺伤,导致刀创切开了他的左臂肌肉,需接受外伤手术。
事件三:A先生面部损伤2008年9月,A先生和B女士为孩子的抚养权再次产生争执。
B女士情绪失控后,一拳击中了A先生的脸部。
A先生立即被送往医院,诊断出面部骨折,需要进行面部整形手术。
律师点评: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2条之规定,家庭成员有权保障和享受家庭暴力公共秩序以及尊严和人身安全。
在这个案例中,A先生受到了案发时间点的连续人身损害,并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其指控。
此外,该事件发生于2010年之前,适用的是旧版的婚姻法。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8条,家庭成员对他人的身体健康和人格权享有保护权。
因此,在此案中,我建议A先生提起离婚诉讼的同时,向法院申请人身损害赔偿。
在申请赔偿过程中,A先生需提供与事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治疗记录、病历、伤情描述等。
律师将协助A先生整理并提交这些证据,以支持其人身损害赔偿的主张。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B女士因其故意或过失行为对A先生造成人身损害,理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法院将综合考虑A先生所遭受的身体伤害、医疗费用、精神痛苦等因素,并依法判决赔偿金额。
综上所述,A先生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提起离婚和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
「浅谈我国现行离婚纠纷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离婚纠纷是现代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争议类型,损害赔偿制度是解决离婚纠纷中产生的损害赔偿问题的一项制度。
本文将从我国现行离婚纠纷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出发,对其进行浅谈。
首先,我国现行离婚纠纷中的损害赔偿制度是在婚姻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婚姻法规定了离婚的条件和程序,并对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可能会出现侵权行为,导致对方受到损害,此时就需要进行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是维护离婚双方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其次,我国现行的损害赔偿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精神损害赔偿和物质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通过金钱等方式对离婚双方的精神损害进行补偿,比如因离婚而导致的心理压力、抑郁等;物质损害赔偿是指因离婚而导致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比如因离婚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财产分割不公等。
再次,我国现行的损害赔偿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标准不明确。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明确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导致赔偿金额难以确定。
其次,证据难以取得。
离婚纠纷中,精神损害往往是难以直接证明的,这就给赔偿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最后,赔偿数额过低。
在一些离婚纠纷中,赔偿数额往往难以合理反映受害方的实际损失,导致维权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完善我国现行的损害赔偿制度。
首先,应明确精神损害赔偿的计量标准,建立相应的赔偿计算方法以及金额确定方式,从而使赔偿数额能更好地反映受害方的实际损失。
其次,应提供相关证据的保障措施,比如可以采取鉴定机构的评估意见作为证据,以避免证据难以取得的问题。
最后,应对损害赔偿进行合理限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赔偿数额。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离婚纠纷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在维护离婚双方权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必须看到,目前该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进一步完善损害赔偿制度,明确标准、保障证据、合理限制赔偿数额,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离婚纠纷中的损害赔偿问题。
离婚损害赔偿不支持的案例
哎呀呀,今天来和大家讲讲那些离婚损害赔偿不支持的案例。
话说有这么一对夫妻,小张和小李,他们结婚后日子过得也是平平淡淡。
有一次小张发现小李和一个异性频繁联系,这可把小张气坏了,心想这不是背叛嘛!于是小张就提出了离婚,还要求损害赔偿。
可结果呢,法院居然没支持!为啥呀,大家想想看,就光凭这频繁联系也不能确凿地认定就是背叛呀,这不就跟你看到人家跟异性多说了几句话就觉得人家有事一样,太草率啦!还有啊,又有一对夫妻,小王和小赵,他俩老是为了各种小事争吵。
有一天小王实在受不了啦,觉得小赵对自己太不好啦,就毅然决然去提了离婚,也要求损害赔偿。
但法院还是没支持,这就好比说你觉得人家对你说话大声一点就是伤害你了,这理由也不充分呀!难道吵闹一下就要给赔偿,那这离婚的人不都可以随便要赔偿啦?再来说说另外一对,老孙和老周。
老孙觉得老周婚后太不顾家了,整天就知道自己玩。
老孙觉得自己在这段婚姻里受尽了委屈,离婚时就要求损害赔偿。
可最后呢,还是没得到支持。
这就好像你觉得人家没给你足够的陪伴,但又不能说人家这就是天大的错误呀,毕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呀!这么多例子看下来,大家是不是也有点明白了呢?其实呀,离婚损害赔偿不是随便就能要到的哦。
得有足够充分、确凿的理由才行呀!不是你觉得自己委屈了就一定能得到赔偿,得遵循法律的规定和证据的支持
呀。
要不离婚都成了敛财的手段啦,那还不乱套啦!所以说呀,对待离婚损害赔偿这件事一定要慎重,不能想当然呀!。
婚姻法中的财产损失赔偿纠纷案例分析婚姻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法律关系,而财产分割问题常常成为离婚过程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婚姻法相关条款规定了夫妻在离婚后如何处理共同财产,其中包括财产损失赔偿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婚姻法中的财产损失赔偿纠纷。
案例一:张某与李某的房产分割张某和李某是夫妻关系,两人在结婚前购买了一套房产,共同还贷款10万元。
随着婚姻的破裂,他们决定离婚。
在房产分割中,张某表示他对购房贷款给予了较大的贡献,要求将房产归他所有,并且要求李某偿还其在购房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李某则认为两人在婚姻中一直共同还贷款,并且没有贸然决定购房,应该对房产进行平分。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的财产,包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应当实行平等分割。
在这种情况下,张某可以主张购房时的个人贡献,但法院也会考虑两人在购房过程中的共同贡献。
如果张某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他的个人财产对购房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他有望获得房产的所有权。
但在没有明确的证据前,法院会认为两人应该进行平分的房产分割。
案例二:王某在离婚中的劳动力损失赔偿王某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在婚姻中一直承担了重要的家庭经济支持责任。
然而,在婚姻关系破裂后,王某的妻子提出了离婚要求。
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王某离婚后将面临劳动力损失的问题。
他认为婚姻法应该赋予他一定的赔偿保护,补偿他因离婚而造成的劳动力损失。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确实会给一方带来劳动力损失,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予该方一定的经济赔偿。
在这种案例中,王某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他在婚姻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经济责任,并且他离婚后将面临无法立即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的困境。
如果王某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劳动力损失,法院有可能会判决其妻子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案例三:财产转移引发的损失赔偿在一起离婚案件中,男方申请离婚后迅速将大部分共同财产转移到家族成员名下,以此来逃避财产分割的规定。
女方认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她的权益,要求男方向其支付相应的财产损失赔偿。
婚姻法中的离婚诉讼损害赔偿纠纷案例分析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而离婚作为婚姻关系的终结方式之一,常常伴随着许多纠纷和争议。
在婚姻法中,离婚诉讼损害赔偿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针对损害赔偿的纠纷案例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李某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案例分析李某和王某结婚多年,然而在婚姻关系持续一段时间后,王某与他人婚外情,导致婚姻破裂。
李某对王某的出轨行为感到极度伤心与愤怒,并认为这造成了他的精神和感情上的损害,因此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并要求损害赔偿。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王某的出轨行为确实对李某的人格尊严和感情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李某理应获得相应的损害赔偿。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将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李某的心理疾病发生、医疗费用、精神损失等因素来确定赔偿金额。
二、离婚诉讼损害赔偿的标准和原则在离婚诉讼损害赔偿中,法院通常会参考以下几个标准和原则来进行裁决。
1. 过错原则: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离婚是由于一方或双方有过错,因此在确定赔偿金额时,法院会较为关注引发离婚的原因和责任。
2. 公正和合理原则: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判断被害方在感情、财产和精神上所遭受的损失,并通过公正的方式确定赔偿的数额。
3. 综合权衡原则:法院将综合考虑双方的财产状况、婚姻关系的持续时间、过错行为的严重性以及被害方的损失情况来决定赔偿金额。
该原则旨在实现公平、公正的法律效果。
三、案例分析对离婚诉讼损害赔偿的启示上述案例和对离婚诉讼损害赔偿的分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尽管离婚诉讼损害赔偿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执行仍需根据个案情况具体裁决。
不同案件中的赔偿金额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损失程度进行合理判断。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人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当婚姻受到伤害时,对赔偿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离婚本身并不仅仅是过错一方的责任,也可能是双方共同导致的结果,因此在确定赔偿金额时需要综合考虑。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李某(女)与被告赵某(男)于2005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赵某在外地工作,李某则全职照顾家庭和孩子。
由于双方性格不合,夫妻感情逐渐破裂,于2018年2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李某提出要求赵某支付经济补偿。
二、案件事实1. 婚前财产情况:李某婚前有存款10万元,赵某婚前有存款8万元。
2. 婚后财产情况:婚后,李某的工资收入为每月5000元,赵某的工资收入为每月8000元。
双方共同还清了婚前债务,并共同购置了一套房产,价值100万元。
此外,李某的婚前存款和赵某的婚前存款在婚后均未进行投资理财。
3. 离婚原因:双方性格不合,经常发生争吵,感情破裂。
4. 离婚协议: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离婚后,李某可获得经济补偿30万元。
三、争议焦点1. 李某是否有权要求赵某支付经济补偿?2. 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如何确定?四、法院判决1. 李某有权要求赵某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离婚时,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李某在婚后全职照顾家庭和孩子,承担了较多的家庭责任,符合法律规定,有权要求赵某支付经济补偿。
2. 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案中,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经济补偿为30万元,已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予以认可。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李某因全职照顾家庭和孩子,承担了较多的家庭责任,符合法律规定,有权要求赵某支付经济补偿。
同时,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已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予以认可。
这表明,在离婚案件中,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和支付方式应以双方协商为主,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启示1. 离婚时,双方应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以减少纠纷。
上海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判例
上海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判例
近日,上海某法院审理了一起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件,引
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案件的背景、法院的判决及其意义三个方面
进行分析。
一、案件背景
该案的原告是一名女性,被告为其丈夫。
原告认为,在婚姻期间,其
丈夫长期与其他女性保持密切关系,对其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和财产
上的损失。
原告在法庭上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的诉求,希望得到相应
的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
二、法院的判决
经过审理,上海某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原告的判决。
法院认为,被告在
婚姻期间与其他女性保持婚外关系,构成了严重的婚姻违约行为,致
使原告精神上受到了侵害。
同时,原告还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证明其财
产受到了丈夫不当行为的影响。
因此,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离婚
损害赔偿金和经济赔偿,共计数十万元。
三、判决的意义
这起案件的结果,既是对被告不道德行为的惩罚,也是对无过错方权
益的维护。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出现,目的就是为了给受害方带来经
济和精神上的安慰。
在婚姻期间,如果一方侵犯了对方的合法权益,
无过错方可依法提出赔偿请求。
这一做法有助于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促进社会公正。
综上所述,上海某法院审理的这起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此类案件的判决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进一步加强家庭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婚姻经济补偿逐渐成为离婚案件中一个重要的争议焦点。
本案例涉及一对夫妻在离婚时因财产分配和子女抚养问题产生的纠纷,其中涉及婚姻经济补偿的法律问题。
案例基本情况甲(女)与乙(男)于2010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丙。
由于甲乙性格不合,感情逐渐破裂,双方于2023年协议离婚。
离婚时,双方对财产分配和子女抚养问题产生了争议,主要焦点在于甲是否应向乙支付经济补偿。
二、案件争议1. 甲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2. 经济补偿的数额如何确定?3. 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条:离婚时,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四、案例分析1. 甲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甲在婚姻期间承担了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较多义务,有权向乙请求补偿。
因此,甲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2. 经济补偿的数额如何确定?经济补偿的数额应根据甲乙双方的财产状况、收入水平、家庭负担等因素综合考虑。
具体数额可参照以下标准:(1)甲乙双方共同财产的比例:甲乙双方共同财产的比例越高,甲应支付的经济补偿数额应越高。
(2)甲承担的较多义务:甲在婚姻期间承担的较多义务越多,甲应支付的经济补偿数额应越高。
(3)甲乙双方的收入水平:甲乙双方的收入水平差距越大,甲应支付的经济补偿数额应越高。
(4)家庭负担:家庭负担越重,甲应支付的经济补偿数额应越高。
3. 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支付和分期支付两种。
具体支付方式应根据甲乙双方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五、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在婚姻期间承担了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等较多义务,应向乙支付经济补偿。
浅析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阐述了其重要性、基本原则、适用条件和范围、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指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确保婚姻关系稳定、保护弱势当事人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司法实践等方式来改进和完善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以促进离婚纠纷的有效解决和促进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文章总结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未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关键词: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基本原则、适用条件、范围、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未来发展趋势、意义、建议。
1. 引言1.1 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性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为了保护婚姻关系中弱势的一方,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之一。
通过设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地惩罚破坏家庭婚姻关系的行为,防止家庭暴力和侵权行为的发生,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也能够倒逼婚姻双方更加珍惜婚姻关系,避免轻易离婚,减少家庭纠纷的发生,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于促进家庭稳定、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要加强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宣传和实施,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弘扬家庭美德,推动我国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原则1. 保护家庭稳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旨在保护家庭的稳定,防止婚姻关系因为个人利益而轻易解除。
倡导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共同经营家庭,共同承担责任。
2. 衡平利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要求对于离婚时造成另一方精神或财产损失的一方进行赔偿,确保双方在离婚过程中的利益得到平衡。
这有助于减少离婚造成的经济纠纷和争执,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3. 公平公正: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强调公平和公正原则,要求依法审理离婚案件,确保裁决结果合乎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不偏袒任何一方。
离婚经济补偿协议案例
唉呀,大家快来看呀!今天来跟你们讲讲一个特别的离婚经济补偿协议案例。
就说有一对夫妻,李明和王丽,他们结婚多年,一起经历了好多风风雨雨啊。
可是呢,感情这东西有时候真的说变就变!这不,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在谈离婚经济补偿的时候,那场面,可真像一场激烈的战斗!李明说:“我这些年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我的青春都搭进去了!”王丽也不甘示弱啊,大声回道:“哼,我就没付出吗?我照顾家照顾孩子,我容易吗?”这时候就像拔河比赛似的,两边都觉得自己有道理,都想争取更多。
后来啊,经过多次协商,终于达成了一个协议。
比如说,房子归李明,但他得给王丽一笔钱作为补偿。
这就好比两人分一个大蛋糕,你切一块,我拿一块,谁都想拿到自己觉得公平的那一份。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到离婚真的不只是感情的破裂,还涉及到那么多现实的问题。
这多像一艘船在海上遇到了暴风雨,得努力去保持平衡啊!
想想看,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经济补偿协议,那两个人可能会争得头破血流,到最后谁都不好过。
总之啊,离婚经济补偿协议真的太重要了!它就像是给这段破裂的关系画上一个相对平稳的句号,让两个人都能继续往前走,去开启新的生活。
谁不想好聚好散呢?你们说是不是!。
浅析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当事人因对方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而受到精神或财产上的损害,可向法院请求赔偿的制度。
本文将从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适用条件、法律适用和实践运作等方面进行浅析。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在于,维护婚姻关系中的合法权益,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当事人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
婚姻关系是社会基本单位,对婚姻关系的维护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惩罚过错方的行为,减少婚姻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适用条件方面,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有过错行为、造成损害、有因果关系和有损害责任等四个方面。
过错行为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在婚姻关系中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行业规范或婚姻义务,造成对方当事人的损害。
造成损害指的是因过错行为造成对方当事人的精神或财产上的损害。
有因果关系指的是过错行为与造成的损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
有损害责任指的是过错方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
在法律适用方面,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原则主要包括有事实主义原则、适用主义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等三个方面。
事实主义原则指的是法院在审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案件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来判断和裁决。
适用主义原则指的是法院在适用法律时,应当依法适用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道主义原则指的是法院在裁决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案件时,应当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权益,维护公平正义。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对维护婚姻关系中的合法权益、保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当事人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适用条件、法律适用和实践运作方面,都需要依法合规、人道主义的原则来操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促进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健康发展。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浅析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浅析廖俊四川法奥律师事务所律师根据《婚姻法》第四⼗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导致离婚的,⽆过错⽅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此,我国明⽂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对⼀⽅发⽣重⼤过错,⽆过错⽅可以据此在离婚时提出赔偿请求,以保护其合法权益,补偿其有偿遭受的各项损害。
虽然⽆法完全抵偿⽆过错⽅⼼灵遭受的伤害,多少起到了相对的平复作业,有利于⽭盾缓解及维护社会稳定。
但该制度规定以来,未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和实现,究其原因,制度尚存在较⼤缺陷,虽经过司法解释等的完善、修正,但仿佛仍然悬在空中,不接地⽓。
需根据多年来司法实践,重新调整,充实内容,真实发挥出该制度的实效来。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现有规定。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所谓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根据我国现有制度做狭义解释,是指夫妻⼀⽅发⽣重⼤过错,导致离婚时,⽆过错的⼀⽅有权向过错⽅提出损害赔偿的制度。
其中重⼤过错包括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同居的、实施家庭暴⼒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四种。
其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
该制度的实施必须是在双⽅离婚时才能主张,没有离婚或⽆过错⽅不同意离婚,都不能提出。
只有⽆过错⽅、⾄少为相对⽆过错⽅才能提出,双⽅都存在过错也不能适⽤该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护⽆过错的利益,通过赔偿制度补偿其损失,抚慰其⼼灵。
(⼆)现有规定正如上⽂所述,我国《婚姻法》第四⼗六条,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明⽂作出规定。
但该条规定显得⾮常笼统,其反应的内容⾮常有限。
只规定了四种重⼤过错的情形,对该四种情形也没有具体明确,对提出条件、⽆过错者⾝份如何明确、赔偿性质为物质赔偿或为精神赔偿、权利如何主张等都不能直接反映。
针对该情况,最⾼⼈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做出了相应的回答。
结合《婚姻法解释⼀》第⼆条规定,明确“有配偶者与他⼈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浅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对于因一方的过错导致婚姻破裂,给无过错方造成的损害,由过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以下是对这一制度的浅论:1. 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通常基于婚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过错方在婚姻中的不当行为,如重婚、虐待、遗弃等,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时,应向无过错方支付赔偿。
2. 赔偿的范围:赔偿的范围可以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
物质损害通常指因离婚导致的财产损失,如共同财产的分割不公等;精神损害则涉及因过错行为给无过错方带来的心理创伤和精神压力。
3. 赔偿的确定:赔偿的金额和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法院通常会考虑过错方的过错程度、无过错方的损害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决定赔偿的数额。
4. 赔偿的程序: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可以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情况,判断是否支持损害赔偿请求,并确定赔偿的具体内容。
5. 赔偿的执行:一旦法院判决支持损害赔偿请求,过错方需要按照判决执行赔偿。
如果过错方拒不执行,无过错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6. 制度的意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存在,不仅是对无过错方的一种经济补偿,也是对过错行为的一种法律制裁,有助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7. 制度的争议:在实际操作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如赔偿标准的确定、证据的收集难度等,需要法律专业人士和法院在具体案件中审慎处理。
8. 制度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权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包括明确赔偿标准、简化赔偿程序、加强法律援助等措施。
通过以上浅论,我们可以看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维护婚姻正义、保护个人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例分析【基本案情】蔡某和林某是大学同班同学,大学三年级时,他们建立了恋爱关系。
大学毕业时,林某应聘去了外企,蔡某就职于一机关单位。
1991年国庆节,二人结婚,组成了幸福的家庭,1993年4月他们的女儿出生。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教育好女儿,蔡某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都投入到了家庭中。
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林某不仅完成了硕士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且在工作中也成绩斐然,担任了企业要职。
女儿在妈妈的培养照料之下,8岁时就通过了小提琴8级考试,学习成绩优异。
2001年12月,正当蔡某为这一切感到无比骄傲的时候,却在一次洗衣服时发现了丈夫与另一年轻女子的亲密合影。
伤心无比的她质问丈夫,丈夫给她写了“悔过书”,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与第三者来往。
但后来蔡某发现丈夫并没悔过,仍借口工作忙经常夜不归宿。
愤怒中的蔡某找到“第三者”,将其羞辱了一番。
林某得知以后,回到家辱骂、殴打了蔡某,致蔡某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花去医疗费386元。
伤好后的蔡某多次去找林某的领导,希望他们能制止林的行为,然而换来的却是双方更激烈的争吵和林某更为恶劣的殴打。
2003年2月,在双方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林某从家中搬走。
几个月后,蔡某到林某单位找其索要孩子的生活费时,才知道林某已经辞职。
经多方打听。
蔡某进一步得知丈夫不仅应聘了一家工资待遇更好的单位,还在外租了房子,与“第三者”在一起同居生活。
2003年11月,蔡某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坚决与林某离婚,并要求林某承担家庭暴力和婚外与他人同居的损害赔偿责任,还要求“第三者”给予自己经济赔偿。
庭审中,蔡某向法院递交了林某的“悔过书”及自己被打伤后的照片及医院证明。
林某表示同意离婚,但不同意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理由如下:①他并没有对蔡某实施家庭暴力,每次发生冲突都是双方互相的行为,他也曾多次被蔡打伤;②因为不愿意面对没完没了的夫妻争吵他才搬出去住的,这完全是被逼无奈,况且他一直是一个人独住,并没有和所谓的“第三者”同居。
离婚损害赔偿文档模板范本:离婚损害赔偿一、案情介绍原告被告离婚一案,原告自提起诉讼至案件一审审结后,向本院提出申请,要求被告赔偿原告因离婚所遭受的各项损害,经过庭审,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本院认为,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的各项损害,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故做如下裁决:二、赔偿计算1.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原告因被告在婚姻关系中的违法行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情况,由原告列举被告的各种过错表现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综合考虑原告遭受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沉痛,以及对原告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本院按照法律规定,决定被告支付原告人民币***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2. 生活费用支出根据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该案双方婚姻生活期间的共同财产、收入、花费等相关证据材料,并考虑到该案被告为事业单位职工,具有稳定收入,又因其在婚姻关系中的违法行为导致原告离开婚姻生活获得不稳定的就业及生活支出,本院决定被告支付原告人民币***元的生活费用支出。
3. 离婚财产分割根据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该案双方婚姻生活期间的共同财产、收入、花费等相关证据材料,并考虑到该案被告从婚姻关系中的违法行为中获得的不当经济利益,本院根据法律规定决定对双方离婚分割财产,被告应支付原告人民币***元的财产分割。
三、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以金钱形式对因某种行为或行为方式而导致另一方(或另一方的家属)精神遭受痛苦和伤害的情形下,对另一方(或另一方的家属)予以补偿的一种方式。
2. 生活费用支出:指婚姻生活中日常生活所需的费用支出,包括食、住、行、用、娱乐等方面的开支。
3. 财产分割:指离婚双方应按照法定的原则,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行为。
四、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离婚:指夫妻之间通过法院裁决或达成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2. 损害赔偿:指因民事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依法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3. 共同财产:指婚姻生活中夫妻共有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
从两则案例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摘要」我国新婚姻法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婚姻本质,保障了离婚自由,适应了司法需要;在适用范围上,既可以适用于协议离婚,也可以适用于诉讼离婚;在赔偿方式上,财产损失与精神损失均可得到救济;在构成要件上,也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
「关键词」离婚,损害赔偿,婚姻本质,离婚自由
一、案例的引入与问题的提出
案例1:莫某1986年冬经人介绍与同村男黄某相识,1987年7月登记结婚。
婚后莫某红杏出墙,与同村男青年任某勾搭成奸。
1993年5月13日莫任私奔,在外同居,一起打工。
1997年7月生一男孩。
今春,莫某以分居9年之久、感情却已破裂为由向浙江省长江县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黄某要求莫某赔偿3万元精神损害赔偿费。
前不久,法院依据新婚姻法第46条经调解由莫某赔
偿黄某1万元。
案例2:原告王某与被告褚某自1999年结婚以来,双方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
今年
3月中旬,褚某更是出手殴打王某。
王某遂
向上海市奉贤县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庭审中,王某要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就殴打行为赔偿,被告并不否认,经法院调解离婚,协议由被告赔偿原告2000元。
这两则案例均为我国新婚姻法实施以
来审结的新类型案件,涉及到了新婚姻法中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这一制度是我国首次引入的一项先进婚姻法律制度。
新婚姻法专设“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一章,在第46条明文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的四种情形。
这标志着我国婚姻家庭法治建设又一次走
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斩新的制度作一番研究与探讨。
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所谓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致使婚姻关系破裂的,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予以物质
赔偿的法律制度。
我国修改前的婚姻法并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而国外立法却早在几百年前就确立了这项制度。
如,“法国民法典”第266条规定:“在因一方配偶单方过错而宣告离婚的情况下,该一方对另一方配偶因婚姻解除而受到的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损失,得受判处负损害赔偿责任。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056条也规定:“夫妻之一方,因判决离婚而受损害者,得向有过失之他方,请求赔偿。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所以早在19世
纪即登上人类的立法舞台,是因为该制度体现了惩罚、保护与补偿的功效。
以笔者之见,我国新婚姻法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揭开了婚姻“契约”本质的面纱
婚姻,是男女双方为共同生活之目的而依法结成的以人身和财产权利义务为内容
的一种民事契约。
这项契约必须严格依照婚姻法缔结。
它的内容就是夫妻双方各自所享有的婚姻权利和各自所应履行的婚姻义务。
法治环境下的婚姻家庭必然是“法治家
庭”。
因而,婚姻契约所包涵的婚姻权利与婚姻义务也主要有婚姻法所设定。
这种由婚姻法所事前规制的权利义务应是婚姻契约
的主要内容,也是婚姻的核心所在。
契约强调权利,因此,我们可以说,婚姻意味着权利;而婚姻权利是靠婚姻义务的履行来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婚姻意味着义务,或者说,婚姻意味着责任。
从这个角度讲,配偶双方必须履行相互忠诚、相互扶助等义务。
当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如虐待、遗弃、通奸等,必然会导致对方的财产或精神损害,而这种损害又不能通过离婚得到平息和补救。
所以,只有通过赔偿的方式,才能使无过错方得到财产补偿和精神慰藉。
显然,这是婚姻的“契约”本质的有力体现。
换句话说,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其实是一种契约责任,是契约一方不能完全履行契约义务而致使对方契约权利损失的法律后果。
长期以来,婚姻的“契约”本质在我国受到禁锢,契约与婚姻似乎水火不相容,承认婚姻是一种契约,仿佛就是把婚姻看成了
一种交易。
应当说,这种理念回避了婚姻关系的本来面目,也限制了婚姻自由原则的贯彻和实现。
近来,随着民众“契约”理念的渐趋深入,有关婚姻本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明晰。
可喜的是,这种认识已经反映到婚姻立法上来。
这次婚姻法修正案中就有许多制度折射出了婚姻的“契约”本质。
比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就是从婚姻救助措施的角度来反映婚姻的“契约”本质的。
可见,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凸现了婚姻的“契约”本质,揭开了婚姻本质的面纱。
确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拓展了婚姻“离异”自由的空间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而契约不仅强调权利,更强调自由。
因此,我们可以说,婚姻意味着自由。
法律上的婚姻自由制度的根据就是契约自由,包括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离婚,不仅使夫妻双方的婚姻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即,解除了婚姻契约,而且也必将使无过错一方处于弱势状态。
婚姻关系中
处于弱势的一方就是婚姻领域里的“弱者”。
弱者在解除婚姻契约之后,往往陷入离婚所引发的心理伤感或精神顾虑,甚至基本的物质生活也不能保证。
为了避免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许多婚姻弱者宁愿勉强维持脆弱不堪的婚姻契约,也不会轻易选择离婚。
由此,婚姻“离异”自由的空间显得捉襟见肘,婚姻自由原则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背离了婚姻的本质,违反了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
相反,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就可以使无过错一方得到相应的救济、补偿和安慰。
这样就消除了当事人为解除婚姻契约带来的许多顾虑,从而拓展和深化了婚姻的“离异”自由空间。
修改前的婚姻法没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婚姻自由,尤其是离婚自由。
新婚姻法把这项制度明确规定下来,不仅是对婚姻“契约”本质的整体认可,更透视出了婚姻契约中的具体内涵,特别是“自由”内涵。
也就是说,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进一步保障了婚姻的“离异”自由,拓展了婚姻“离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