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119.22 KB
- 文档页数:1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变得日益重要。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光学、电子学、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创新方法与策略。
实践教学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与行业的联系,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技术需求,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因此,实践教学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然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更新迅速,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资源支持,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场地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等。
这些都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此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采取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
为了推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建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的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并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并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支持。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手段,例如虚拟实验室、在线实践平台等,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项目,并提供指导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关于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是电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电子工程师必修的课程之一。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电子制图技术也日益精进和广泛应用,新兴的科技领域对学生的电子制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原有课程的不足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是以“板书+教材”为主要教学方式,主要依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笔记学习。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缺乏主动性,难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我们进行了改革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方面。
1.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将传统的“板书+教材”教学法转变成“多媒体+案例分析授课、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使课程更加生动且更有学习兴趣,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要。
采用多媒体技术,插入各种形式的动画、视频、图像等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轻松,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点。
同时,老师将案例分析融入课堂中,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剖析和解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2.实践环节改革针对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脱节”和“缺乏动手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性实验,如绘制电路板,处理工程图纸、设计3D制图等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效果评估在实施改革后,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课上测试、学生反馈等方式,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对制图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入。
四、总结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拓展的过程,要适合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电子工程师。
电子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不断深入推进,不断优化完善,不断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为电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业与课程建设收稿日期:2020-08-21作者简介:郭焱(1981—),女,河南信阳人,武汉工程大学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光孤子通信、光电图像处理等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光电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X2018003)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经历了9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
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从2006年由教育部组织试点开始,到2016年,我国成为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将得到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国的承认。
这对我国符合国际标准工程师培养质量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度的提高,以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1-3]。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41所普通高等学校的1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理论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较强等特点,就业涉及光通信、光电子学、光电图像处理、光学工程应用等多个领域,这些都是支撑当今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相关支柱行业[4-5]。
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该行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光电工程化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光电信息专业的工程教育已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
为了确保培养出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的光电专业毕业生,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值得认真探索研究。
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教学,如何将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外活动中,与学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适合本专业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这需要对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
本文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特点,结合本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武汉工程大学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本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为例,讨论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模式及意义。
其探讨对本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的建设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光电信息专业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专业之一。
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课程设置作为光电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尤为重要。
在工程专业认证中,通常会对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进行审核和评估,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前沿发展趋势,设计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
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光学、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应用场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光电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二、教学内容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光学、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光学方面,应该包括光的基本特性、光的传播、光的成像等内容;在电子方面,主要涉及电路理论、电子器件、电子系统等内容;在通信方面,则需要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等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全面、系统,能够使学生对光电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式针对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
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前沿发展和应用方式。
四、教材选用在光电信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也尤为重要。
教材应该既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光电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又要关注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案例。
《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对《光电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利用科研一线的现代观点、先进理念和典型工程个案充实课堂教学,实现课堂内容时代化;将多媒体的声、光、电技术充分合理地与光电技术课程紧密结合,从感官直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消化与吸收”并重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开设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光电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6-0039-02光电信息技术是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材料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
光电测试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以其非接触、高精度、高速度、实时等特点,成为现代检测技术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1]。
《光电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器件、方法等。
因此,该课程也成了相关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但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很广[2],肩负着相关理工专业从基础转向专业应用的传承作用。
为了适应光电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发展趋势,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开设了《光电技术》这门课程,然而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其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他人的先进成果,广泛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光电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杂而滞后的教材内容根据王启明院士等提出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观点[3],将光电技术定义为“研究光电信息系统中光和电信号的形成、传输、采集、变换及处理方法的技术学科”。
单从光电测试系统(图1)来说,其不仅与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及电工学、工程力学、电子线路等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而且课程中所讲述的各种传感器知识还涉及到材料知识、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地教案研究与改革-电气论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地教案研究与改革葛为民赵健衡(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02)【摘要】本文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案过程中存在地各种矛盾和弊端,结合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案内容、模式、手段、思维、教案平台、教案模块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具有创新能力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地需求.关键词工程制图;教案;能力;改革基金工程:常州工学院教改课题.作者简介:葛为民(1966—),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图学、精密测量方面地教案和研究.0引言工程制图是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地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地学习,使学生具有空间思维和三维想象能力,并能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在此基础上,最终达到分析、检测和设计产品地能力.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地学生地就业趋向主要在光电产品地分析、检测和设计方面,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地绘图能力,熟练地阅图能力,否则,如果连图样都看不懂,产品地分析和检测也就无从谈起.由于一些客观地原因,学生普遍反应这门课比较难学,为此,我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本课程教案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地努力,积累了一定地经验,也取得了良好地成效.1存在问题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地学时本来就偏少,而受各学科方向课程规划总体学时压缩地影响,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课程目前压缩到只有32学时,而教案内容又很多,学时少和内容多地矛盾日见突出.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工程制图,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地特点,而对于刚进大学地新生来说,由于缺少生产实践机会,缺乏机械方面地背景知识,感性认识不够,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从而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因感到抽象、枯燥而丧失学习地热情.课程中地虽然制图基础部分对制图标准有详细地介绍,许多标准由于比较难记、繁琐,因此到了后续相关课程设计和大四毕业设计时,许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因此导致很少有学生能绘制一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地图纸,常见地错误有:中心线缺失、粗细线不分、线型选择错误、尺寸标注不对或不规范、标准件画法错误、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不清等.总之,要在较少地时间内讲完大纲规定地内容,还要锻炼学生地绘图、阅图、空间想象、计算机绘图能力难度可想而知.2对策及措施2.1修改教案大纲,重组课程内容针对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我们重新修订了教案大纲,增加了正投影规律、立体地三视图、组合体画法以及机件表达方法等内容地课时,减少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等部分地学时.注重手工绘图和读图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地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2.2探索教案模式,完善教案手段在以教师为主导地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很难保持整节课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教师为完成教案任务而用满堂灌地授课方式,教案效果会大打折扣,而采用互动式地教案模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实物模型作为工程制图传统教案方式地重要手段,看得见,摸得着,带给学生地感性认识比较直观,但实物模型本身难以动态地表现立体地构型过程,因此,我们在课堂讲授中引入三维绘图软件作为辅助教案手段,三维绘图软件绘出地具有立体感、形象感、动态感地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空间形本,建立空间概念.2.3自制构形模型,训练空间思维传统地课堂教案主要通过教师地语言,而工程制图教案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形体地立体性,有时会结合各种手势和动作,来展示不同地构形方法,但手势对学生来说,还是感觉比较虚无,因此,我们通过三维构形设计来培养学生地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虚实结合.构形设计就是给定一个或几个视图,要求学生构造出不同地空间形体.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各方面知识不多,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因此学生很难凭空构造出各种形体,为此,要求学生用可塑性很强地橡皮泥作为辅助工具,针对给定地视图,捏造出各种形体,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地想象力,又可以锻炼学生地动手能力.2.4构建教案平台,强调学练结合由于课时所限,课堂上教授地内容需要课后及时消化,同时,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地课程,更要求学生课后多学多练,因此,我们采用网络教案平台开发地网络课程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助教案地重要手段,在网络课程中设置教案大纲、课件、作业,单元自测,模拟考试、答疑以及讨论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地交互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提高学生地学习兴趣.2.5设计教案模块,加强专业联系作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模块课程群中地工程制图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而课程群中地其他课程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在大二和大三才开设,因此如何衔接这些内容相关地课程,不至让前学地知识遗忘,为此,我们经过探索和实践,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一次工程制图知识竞赛;在后续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布置大型作业地方式,对工程制图所学地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地、综合地复习和巩固;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地课程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用手工和AutoCAD两种方式绘制减速箱地轴、齿轮、箱体等零件图,并绘制减速箱装配图;总之,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使制图和读图贯穿于大学学习地各个阶段,尽力做到工程制图学习不断线,绘图、读图能力常训练.3结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地教案研究与改革,旨在根据本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案过程中存在地各种矛盾和弊端,结合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案内容、模式、手段、思维、教案平台、教案模块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具有创新能力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地需求.从几届学生地实践情况看,教改效果明显.这一教革体系思路正确、针对性强,对其他非机械类专业,也具有一定地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黄利平,孟明辰.工程制图教案模式改革地探索[J].东华大学学报,2005(6):156-159.[2]石玲,吕金丽.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06,12(5):154-158.[3]郭颖.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案质量[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4):55-56.[4]熊巍,刘林.现代工程制图课堂教案改革地探索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4,35(2):296-300.[责任编辑:曹明明]。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积极探索开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将围绕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思路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技术密集的学科领域,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具,并设立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科研项目等,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学科交叉,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光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领域。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技能的人才。
二、举措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以满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的需求。
还需要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2. 设立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资金投入和合作建设的方式,设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开展行业合作项目,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可以积极开展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
课程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36·光电信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探讨赵 静 王 琪 刘伟伟(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7)【摘要】从专业自身特点、学生特点和教育环境特点分析出发,提出了光电信息专业的几点改革措施,包括共建优秀的光电课程资源、专题讲解生活中的光电专业知识、组织导师制专业兴趣小组、邀请毕业生回校交流工作体会等。
这些改革措施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能促使教学改革尽早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 专业特点【科研基金】南京工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YKJ201323, YKJ201419)资助的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2. 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6-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信息产业逐步成为21世十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以中国光电产业的重要基地——武汉“光谷”为典型代表,伴随而来的是市场对光电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全国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光电方向的相关专业[1,2]。
光电信息专业更是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了蓬勃发展,专业新、前景好、难度大、要求高,这些典型的特点使得该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摸索一套即独具专业特色又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因此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思路务必要在对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
对光电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很多[3-5],但不同学校有不同特色,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改革办法。
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新建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本专业教学改革中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光电信息专业特点1.专业自身特点光电信息专业涉及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点,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个学科领域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
因此,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和现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应用范围广泛的交叉学科,涉及光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实践操作,但这种模式容易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由于设备条件和实验资源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机会较为有限。
二、成果与实践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探索引入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
该模式基于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实验课题,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引入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除了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还有其他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应用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
例如,在课堂中引入虚拟实验模拟软件,使得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设备资源紧张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教学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工程实践训练。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过程,了解工程实践的全过程,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评估与展望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评估对于模式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专业能力提升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评估模式的效果。
此外,可以与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更加适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优化与更新摘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当今科技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的重要学科。
实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对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和学生需求。
1. 引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涉及光学、光电子、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其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对于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化人才极为重要。
实训教学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在适应行业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更新。
2. 实训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在实践环节上,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个人的实践机会有限,无法全面提升实践能力。
其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传统实训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引导。
最后,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传统实训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缺乏对新兴技术的学习和实际应用的培养。
3. 实训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更新为了优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满足行业发展和学生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与更新。
3.1 实训设备的改进与完善实训设备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对实训设备进行改进与完善是实训教学模式优化与更新的重要环节。
首先,可以引入先进的光电信息设备,如激光技术、光电传感器等,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实际应用领域。
其次,可以与行业合作,建立实验基地,提供更多实际应用的机会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2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要素之一。
为了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加入创新项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工程制图是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空间思维和三维想象能力,并能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在此基础上,最终达到分析、检测和设计产品的能力。
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趋向主要在光电产品的分析、检测和设计方面,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熟练的阅图能力,否则,如果连图样都看不懂,产品的分析和检测也就无从谈起。
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学生普遍反应这门课比较难学,为此,我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本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存在问题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学时本来就偏少,而受各学科方向课程规划总体学时压缩的影响,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课程目前压缩到只有32学时,而教学内容又很多,学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日见突出。
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工程制图,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对于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由于缺少生产实践机会,缺乏机械方面的背景知识,感性认识不够,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从而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因感到抽象、枯燥而丧失学习的热情。
课程中的虽然制图基础部分对制图标准有详细的介绍,许多标准由于比较难记、繁琐,因此到了后续相关课程设计和大四毕业设计时,许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因此导致很少有学生能绘制一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图纸,常见的错误有:中心线缺失、粗细线不分、线型选择错误、尺寸标注不对或不规范、标准件画法错误、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不清等。
总之,要在较少的时间内讲完大纲规定的内容,还要锻炼学生的绘图、阅图、空间想象、计算机绘图能力难度可想而知。
2对策及措施2.1修改教学大纲,重组课程内容针对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我们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增加了正投影规律、立体的三视图、组合体画法以及机件表达方法等内容的课时,减少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等部分的学时。